提高速度,步頻重要還是步幅重要?

步頻與步幅之爭,一直以來都是跑步界「三大著名爭論」之一(其他兩個是前腳掌與後腳跟落地、晨跑與夜跑)。剛入門的跑者可能會奉「180步頻」為圭臬,而高階跑者也許會追求步幅的提升。

(關於晨跑和夜跑,可參考文章:晨跑還是夜跑,不必糾結)

如果要尋求自我突破,怎樣才能在步頻和步幅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什麼是步頻和步幅?

所謂步頻(cadence)就是1分鐘左右腳的總步數,而步幅(stride)是指1步的長度,它是離地距離、空中距離和接地距離三者之和。跑步速度=步頻×步幅,簡單計算的背後,意味著只需提升其中一項就能讓速度上去。

在SUUNTO MOVESCOUNT網站上,可以看到步頻以「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顯示,90rpm(90對步/分),即一分鐘左右腳的步數為180步。

無論是維持速度還是加速,都需要兩者的相互配合。對於業餘跑者來說,二者之間必然存在一個弱項,甚至二者都弱,沒有高步頻,也缺少大步幅。有時候在馬拉松後半程疲勞的時候,步幅變小,通常會通過擺臂提高步頻來維持速度。另一方面,有時候在後半程疲勞步幅變小時,為了保持速度,不得不勉強提高已經逐漸變窄的步幅,或者維持已近極限的步頻。因此,步頻和步幅缺一不可。

從1984年對奧運精英選手的步頻觀察,180步開始成為了眾多跑者效仿的標準。但研究發現,隨著速度增加,步頻很自然也會提升。一組對肯亞頂尖高手的實驗就是一個例子,當他們以每公里5分的配速跑時,大多數選手的步頻是160步,其餘一些在150以下;而當他們在半馬比賽中以3分配速跑時,步頻才達到180步左右,另外也有一些在200步以上。

步幅也有所謂的 「理想標準」,約是身高的1.1倍,但這也視乎跑者的速度而定。往往在跑者身上比較明顯的問題是步幅過大。這通常是由後腳跟著地跑姿不對而引起的,反過來說,步幅過大又容易讓後腳跟著地。這種跑法容易產生「剎車」作用阻礙身體向前,同時膝蓋也受力很大容易受傷。抬腿程度應該由兩件事情決定—速度和身體的傾斜程度。正如上坡跑時,保持配速不吃力的情況下,就沒必要抬腿過高。

最後,呼吸與步頻步幅密切相關。提升速度也會帶來呼吸節奏加快,心率也會跟著上升。步頻過快或者步幅過長都會擾亂呼吸,打亂自己的節奏。跑步的重中之重就是節奏:心跳、呼吸、擺臂、邁腿的節奏等。怎樣的節奏和步頻步幅才適合自己,不能一概而論,關鍵取決於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適應性。

如何訓練提升步頻和步幅

雖然因人而異,但通常做法是先達到一定的步頻,再提升步幅長度。這樣主要考慮到前面提到的跑步姿勢問題,提高步頻讓身體前傾,使重心落在腳下,更容易使用前腳掌著地,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

01

提升步頻可進行一些擺臂和收腿訓練

手腳是協同工作、相互引導的。一旦加快擺臂,傳導髖關節用力,步頻也會提高。縮短腿停留在空中的時間,增強收腿的反應能力,也能明顯提升步頻。擺臂和收腿訓練也是讓身體保持前傾姿勢的一部分,通過挺直軀幹能讓步伐得以調整,減少能量消耗。

也可以跟著節拍器的節奏跑步,或者下載一些相應BPM的音樂(BPM是指每一分鐘的節拍數量,即在迪斯科舞曲中的每一分鐘鼓點的總數),又或是跟著一些步頻高的朋友一起訓練。在這種外界的不自覺影響下,自己的步頻相應也會得到提高。

02

提升步幅需要強化腿部力量和柔韌性

把步幅增大讓滯空時間稍微變長,對大腿關節延展活動度的要求很高,也考驗著小腿肌肉的彈性和蹬腿時的爆發力。要維持落地支撐的穩定,骨盆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核心力量訓練也必不可少。

有鑒於此,可以通過拉伸讓胯部變得更有韌性,提高髖關節的可動範圍。像深蹲、慢速高抬腿、大跨步跑、坡跑,還有弓步走等訓練都可以用來強化腿部肌肉。針對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可以參考文章:《越野跑要持久,核心一定要有「力量」!》。

步頻跑法和步幅跑法該如何選擇?

步頻跑法還是步幅跑法,只是側重點稍微不一樣。步頻跑法由於步幅小,垂直高度落差小,著地對身體的衝擊力也少。提高步頻減少了觸地時間,因而能提升跑步效率。而步幅跑法側重步長,相同速度下觸地次數少,能量消耗要少些。增加步幅可明顯感覺速度提升距離增加。

步頻跑法:小步幅、多步頻

步幅跑法:大步幅、少步頻

兩者又各自有所不足。注重高步頻的跑法擺臂和邁腿較多,心率上升快負荷大,容易疲勞;而偏向步長的跑法則使身體垂直幅度加大,對身體衝擊較大,容易受傷,同時對於髖部柔韌性和力量要求較高,初學者不易掌握。

高步頻未必不會受傷

在馬薩諸塞州,Irene Davis等研究人員對健康的跑者和經常去醫院的傷病跑者進行對比實驗,發現前者161的步頻要低於後者164的較高步頻。與此同時還調查了觸地程度的兩個指標:垂直平均負荷率VALR、垂直瞬時負荷率VILR。結果顯示傷病跑者分別高於健康跑者28%和16%。然而他們並未找到這兩個因素和高步頻有任何聯繫,也就是說即便高步頻選手觸地時承受的衝擊也不一定就很低。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提高步頻沒有用處,研究表明改變步頻也會相應地改變觸地方式,接受地面的衝擊也有著相應的變化。從理論角度來說,低步頻更容易帶來傷害。

總結來說,首先根據身體條件、訓練方式來選擇合適的跑法。比如一般個子較高(175以上)的人相對步子要大一些,利用這種優勢在後期逐漸提高步頻;而個子較矮的人如果步子不大可以先從步頻著手,再訓練步幅。

其次突破思維定勢,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訓練也可以嘗試新的想法。在07年世錦賽10公里比賽上,身高僅160cm的Bekele比他的兩位對手Sihine (167cm)和Mathathi(171cm)步長還要大,步頻在最後一公里也從原來每分鐘197次提升到了216次。提升速度的關鍵在於步頻和步幅的控制,更在於怎麼開發身體的潛能。

最後,達到這一平衡的目的,在於提升速度。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初衷,那就是消耗更少體力以及避免受傷。只有當身體肌肉兼具力量(爆發力和耐力)和柔韌時,我們才能在步頻和步幅之間遊刃有餘。

Dr. Jeffrey Wight是運動科學的副教授,馬拉松和鐵三教練。他在佛羅里達大學獲得運動科學和生物力學博士學位。

編譯/清源


推薦閱讀:

馬年各生肖注意事項(很重要!快轉給朋友吧!)
沙發擺放中最重要的是哪二點
子宮對女性多重要
【專家訪談】夫妻關係VS親子關係,誰更重要?
論日課之重要性[原創]

TAG:速度 | 提高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