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表演技巧

 ___________成為表演藝術者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來自百度百科』

作為一個演員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理解力;持續而穩定的注意力;豐富而活躍的想像力;準確而鮮明的判斷力;靈敏、即興的適應力以及真切的感受力和生動的模仿力。這些素質的培養與發展史整個訓練過程之中的關鍵。在訓練過程中,著重於從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基本創作素質。運用各種類型的即興表演、動物模擬、人物模擬、觀察生活細節和小品表演里練習等方式進行訓練。與此相結合的是進行形體、聲音、語言技巧方面的訓練。

(一)說話

首先音量要夠大。話劇和戲劇舞台表演主要是通過對話或演唱來表現的,七對白與日常生活中的談話完全不同,表演又是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完成,觀眾只能聽一遍,不能問,如果演員的音量太小,語音不清晰,會整個影響觀眾的情緒,同時也失去了話劇和戲劇舞台表演的意義。有時碰到即場表演,又沒有擴音設備,或者劇情需要走下舞台,又不方便攜帶擴音設備,大音量就顯得尤其重要。演員只有做到語音清晰、洪亮、有穿透力,才能讓觀眾聽得明白,才能收到較好的演出效果。因此,學生必須經過嚴格的語言技巧性訓練才能不斷提高表演水平。

(二)動作

話劇(戲劇)是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觀眾在舞台下只能從某一個角度觀看,並且距離越大,越看不清楚演員的動作。因此,作為話劇(戲劇)演員舞台表演,要求動作的幅度一定要大,需呀時要做得特別誇張,才能讓全場的觀眾看的清楚、明白。形體訓練已經奠定了誇張動作的基礎,但誇張動作的表現應當自然、優美、得體。符合人物性格。在舞台表演中,所有外部動作,都是要以內心的情緒來做參考。有的演員在舞台上會有很多無機的動作,不符合人物的情緒。還會顯得手足無措,這樣會影響到角色人物的形象,要盡量避免。

(三)表情

演員表情的變化時按照劇情人物的需要而做出來的。不同的劇情人物往往有不同的表情,悲與喜、驚與喜、怒與喜之間的突然轉變,這是成為出色演員的重要條件。演員的表情要轉變得快,有意識地去控制,才能讓觀眾跟隨演員的情緒變化融入到劇情中去。

(四)膽量

怯場和緊張是每個演員,特別是初學者必然產生的一種自然心理現象,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演員成長過程的不可避免的心理現象。克服膽怯和緊張情緒,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排除私心雜念,不要老想著自己的扮相是不是好看,自己的說話語音是不是好聽,自己的動作是不是很美,觀眾會議論自己什麼,如果演得不好狠丟臉,其他人如果演得比我好怎麼辦等等;在上場前以及在表演過程中,注意力一定要集中,把自己的心放到刻畫人物形象中去,才能自然地去表演。在表演技能訓練過程中,經常性地舉辦小型表演會或藝術培訓機構舉辦的實踐演出鍛煉。是排除和克服考生緊張心理的重要途徑。

(五)想像

想像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問題是想像力是否發揮和利用是一個關鍵。想像力也是要練的,通過訓練可以使我們的想像力更加豐富。舞台上演員的想像力很重要,例如想像舞台是一間房子,內心就會產生在一定範圍被內的空間感,沒了這個想像,眼神會變得很空很假。例如想像自己心理最喜歡的人,那就說出來的讚美詞才會逼真。當然,豐富多彩的想像力,是來自日常對生活細節的細心觀察,與不斷提到個人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是息息相關的。

想像是演員做重要的創作能力之一,演員在藝術工作和舞台生活中的每一巡檢都離不開豐富而特殊的藝術想像,無論他在研究角色,還是再現角色。我們說,想像來源於豐富的生活,來源於演員的心理體驗和情緒記憶,來源於演員大膽的幻想與聯想。當然一切想像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與邏輯,又符合藝術的規律。演員必須將培養想像力看作自己畢生頭等重要的任務。因為想像貫穿創作的始末,貫穿演員整個創作生涯。

(六)交流

表演時絕對要根據規定情境來進行的,不能隨心所欲。在規定的情境中交流,這是許多業餘演員很容易疏忽的環節。交流有很多種:與對手的直接交流;與觀眾的間接交流;與一個不存在的對象交流;自己和自己交流。這些都是作為一名演員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交流的對象可以是物;可以是人;可以是自言自語。舞台的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和對手有交流,就是另外一種感覺,必須拉近觀眾和自己的距離,想像觀眾是一夥自己要好的朋友,交流起來就比較輕鬆自如。如果沒有經過這方面訓練的演員,是很怕交流的,一看到對手的眼神就覺得不自然。眼神的交流和心的交流,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真正會表演的人就懂得用眼,望和不望,都可以有其特別的效果,有沒有用心交流,也是考核演員對作品人物的理解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的能力。

(七)肢體語言(體態語)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

肢體語言(體態語)也稱為態勢、身姿語、體語,是通過目光、表情、手勢、姿勢、服飾等方式

傳遞信息的一種有效的無聲語言形式,是人類運用姿態和姿勢等輔助言辭表達情感的能力與技巧,我們必須把優美的肢體動作和豐富的面部表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獲得良好的表演效果。肢體語言是在無聲中表達極為豐富的、微妙的感情世界,是一種非詞語性的人類社會交際工具,肢體語言的表現應當簡練鮮明、自然適度。面部表情是肢體語言表現的核心,是心靈的屏幕,我們要通過富於變化的眼神目光、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的協調統一,加之精彩的口語表達,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渠道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日常生活中,語言與動作表情總是結合得非常自然貼切的,說話表現力強的人,常用適當的手勢

和姿態使「語言」變得有聲有色,讓聽話的人通過視覺而加深了印象。如一個人對死者家屬的表情和慰問,可一面用手撫摸對方的背脊,一邊說「別難過!」。面對朋友表示謝意,就握住對方的手說「感謝你了!」這樣一來,能使對方更覺寬慰和親切。成語上有句話叫「察言觀色」。「觀色」是從對方的臉色中可以看出「歡迎」、「討嫌」、「輕蔑」、「崇拜」、「悔恨」、」不願再談下去而下了逐客令「、」挽留片刻而笑臉相迎「等等。

總的說,生活中沒有人說話不輔以動作表情的,即使笨拙的人,也有笨拙的動作與表情。

動作表情能表達一部分內容,如你說「鋼琴在哪兒呢!「為了讓人聽懂看清,你必然會配合動作表情,用」眼神」和「手」指向鋼琴和它的方位,話中的「鋼琴」和「那兒」就有了依託。可見,人身體的各部分表情動作和姿勢,以及面部表情,人體位置等都屬於無聲的語言。它和有聲語言有同等功能

---表情達意。所以在語言學中稱謂「體態語」。體態語獨立運用時,表達的內容是有限的,只能進行簡單的思想交流(如: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反對,招手表示來,揮手表示去);再就是表達單一情緒,(如流淚說明悲哀,手舞足蹈說明高興,搖頭頓足表示後悔,怒目圓睜表示憤怒。一害怕就發抖,一害羞就臉紅

---這些都屬不自覺的體態語);此外也可表達人與人的關係,如鞠躬表示尊

敬、握手代表禮節等。

單獨使用體態語,是不可能把複雜的思想內容表達完整的。但在朗誦與演講及其他表演時,配合適當的體態語,就能使有聲語言如虎添翼(課文朗讀雖不需手勢,但也可配合適當的面部表情,實際上有感情的朗讀,面部表情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的。)

體態語的表現又應是出自內心的,沒有什麼統一規定,它是變幻莫測的,只能從內心去尋找依據。一下例舉幾類與情緒與內心活動有關聯的體態語(表情,手勢動作),僅供朗誦,朗讀、演講表

演者作參考:

1.

面部表情之功能最強烈,「眼睛」被譽稱為「心靈的窗戶」,傳遞信息潛力最大。

例:高興時眉開眼笑,眼睛放光;憂愁時緊鎖雙眉,滯目出神;

憤怒時橫眉立目,怒眼圓睜;驚恐時膛目結舌,雙眼倒插(暈過去)

困惑時不住眨眼,左右睨視,不滿時皺眉低眼或翻白眼;

心理有鬼不敢正眼瞧人; 討嫌人撇嘴斜眼看人,

難分難捨淚眼看人。

2.

面部其他器官的很多動作也極有表現力。

例:嗤之以鼻表輕蔑; 咬牙切齒表痛恨;

扇動鼻翹表激動; 內心痛苦咬嘴唇;

出神入迷合不攏嘴;大吃一驚倒吸冷氣;

放下心來長長吐氣。

以上形容說明面部啊表情這一體態語是內心思維的鏡子。如果在說「你有什麼了不起!」這句話

時,配上睨視斜視的目光,再撇一下嘴,就能使這句話充滿了輕蔑和侮辱感。

3.

人的手勢和其他體態語:

高興時擊桌,拍大腿(屬粗俗動作),雙手揮動,鼓掌等。

憤怒時也會擊桌、捽物,用食指指著對方叱責。

悲痛欲絕就捶胸頓足,悔恨時自己拍自己腦門,為難時搓手跨步,急躁時抓耳撓腮,激動時可以向

上、向下、向前揮動或猛劈手臂。甚至拍桌子(聞一多先生毫不畏懼國民黨特務,在舉行最後一次演

講時,就用拍桌子的動作來怒斥特務)。

「毫不畏懼」、「向人擔保」可以拍拍胸脯。

「內心緊張」可用手指彈桌子來表示。

還可用手比劃高度、長度、寬度、手指可數數,握手錶友好,揮手表再見,等等。

4.

還有一些特殊的面部表情,如表示幽默詼諧。優秀的「相聲演員」和「演說家」可以使人哈哈大笑,

而他自己卻一本正經。說明幽默詼諧的有聲有色的語言,往往是以嚴肅、平穩的體語來配合,以冷處

理贏得聽眾的熱反應。

總之體態語配合有聲語言時,手勢要適當、優美,面部表情要泰然自若、莊重大方,喜怒哀樂要

表現得體。不要以為動作表情越滑稽。越多越好。適當的手勢和表情才能增加人們的注意力,起到感

染人的作用。反之,無謂而不真實的手勢動作與表情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造成反效果。

推薦閱讀:

如何選擇北京表演藝考機構?
一張沙發、一名表演者、一間密封的小屋,上演一場沉浸刺激的……
後台的演員化妝間需要自然採光么?
現在越來越多的紀錄片邀請明星來配音,對於這種現象你怎麼看?
如何評價《演員的誕生》中各位演員的表現?

TAG:表演 | 演員 | 演技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