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八旗是怎麼分類的?
滿清八旗有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那就是「黃紅白藍,四正四鑲」。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努爾哈赤在原來滿洲的牛錄製度的基礎上始建四旗,是為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又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和鑲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白旗是在黃、藍、白色旗幟(和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顏色圖案基本一樣)上面鑲紅邊,鑲紅旗是在紅色旗幟上面鑲白邊。
八旗在制度上定300人為一牛錄(最初滿洲人的前身女真人狩獵時各出一支箭,每10人中立1個總領,總領稱牛錄額真,此處牛錄是大箭的意思,額真是首領的意思,後來這個相當於狩獵小組組長的牛錄額真成為一級官名,牛錄成為最基層的組織,努爾哈赤便在此基礎上加以改組、發展、擴大和定型,創立了八旗制度),5牛錄為1甲喇,甲喇漢語「隊」的意思),首領叫甲喇額真,後漢語譯為「參領」,5個甲喇為一個固山,首領叫固山額真,後漢語譯為「都統」(但需要指出的是後來都統和旗主逐漸不是一個概念,都統是管理旗務的行政官員,旗內成員對其不像對旗主那樣具有主奴之分需要盡相關義務)。
固山是滿洲戶口和軍事編製的最大單位,每個固山有特定顏色的旗幟(見上),所以漢語譯固山為「旗」,一個固山即為一旗。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
隨著滿清政治和軍事實力的擴張,又出現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滿清入關以後,八旗主要駐防京城和各戰略要地,以京城而論,第一層是京城內八旗(參見上圖),第二層包括順義、昌平、三河、良鄉、寶坻、固安、采育,在這些靠近北京的地區,八旗駐防與京城內八旗所居方位相對應,每一旗分駐一處,作為京師禁衛部隊的外圍和延伸;第三層包括霸州、玉田、灤州、雄縣,每處兩旗合駐,與更遠的保定、滄州、太原、德州互為表裡,聲勢聯通,形成北京八旗駐防體系的最外一個環節。
其他戰略要地,清朝有一個逐漸駐防的過程,最早固定的三個八旗駐防城市是江寧(今江蘇南京)、西安和杭州,這三個地方都是歷史上曾經的都城,可以看出清朝的用意在於用八旗重兵鎮守可能成為反清中心和基地的地方。
之後,又在京口(即江蘇鎮江)設立第四個固定的八旗駐防點,這是為了防備鄭成功等對江南的衝擊。
全國性的八旗駐防制度是在三藩之亂平定之後才推廣完善的。在這個過程中,西北、中南、東南以及東北、內外蒙古、天山南北和西南,都逐漸布局完善。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全國共有將軍級八旗駐防單位13個,分別是:西安、江寧、杭州、福州、廣州、荊州、綏遠城、寧夏、成都、伊犁、盛京、吉林和黑龍江,此外,察哈爾都統也是和駐防將軍平級的八旗軍事機構。
清朝為解決八旗軍隊人數較少而國土面積廣袤的矛盾,採取居重馭輕的策略,以重點駐防和集中機動作為八旗駐防的原則,首先看重東北、直隸,次一步才重視西北和東南沿海。同時把日常的守護衙門、倉庫和以及緝查等軍務工作從八旗軍隊身上剝離,使得八旗有一種「彈壓地方,其勢隱然而重」(清世宗即雍正帝硃批語)的作用,數量較少,起到的效用卻較大。
需要補充的一個花絮是皇帝本人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屬於正黃旗,而是屬於鑲黃旗,如果其要按照一般滿族人的習慣說法介紹自己,或許應該是鑲黃旗某某佐領上弘曆,雖然他不需要這樣介紹自己。
推薦閱讀:
※玉照定真經和玉井奧訣斷語分類整理
※金口訣分類預測口訣 求 財 財爻旺相財可求。 財坐空地空手謀。 財動求財動本得, 財旺身弱勞神憂。 財空只宜雙牽線, 財旺身弱官非愁。 財休年月日時生, 合助宜速急可求。 課旺歲月日時絕, 刑
※深度學習中的動手實踐:在CIFAR-10上進行圖像分類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膚質?
※手相手型分類之哲學手,心智勞動者有獨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