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只會騎射?滿人在關外就已經憑火器吊打大明了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由於情緒性,許多人無法理智地看待明末清初的歷史,導致他們對明朝滅亡的原因形成了兩大誤區:一是小冰河造成的農民起義軍才是推翻明朝的主力,清軍入關純屬僥倖;二是八旗因不善火器一直被明軍吊打,所以入關後懷著報復心理禁毀明朝的火器兵書,導致中國火器技術倒退數百年。事實真是這樣嗎?

後金軍其實早早就裝備了火器

事實上早在天命八年(1623 年)四月一日,努爾哈赤就規定「每牛錄遣甲兵百人,以十人為白巴牙喇,攜炮二門、槍三枝;剩餘的九十名甲兵中四十名為紅巴牙喇,攜炮十門、槍二十枝,其中十人攜盾車二輛、水壺二個;黑營五十人,攜炮十門、槍二十枝,其中二十人攜盾車二輛(《滿文老檔》)。」可以看出,努爾哈赤起兵八年後,火器在八旗軍中的使用已有所發展。但後金並未滿足於此,於是擁有眾多火器但戰鬥力相對薄弱的朝鮮就成為了新的目標。

(早在努爾哈赤時代,清軍火器就已有了長足發展)

李朝在東亞雖算不上強國,但它擁有的火器數量卻相當多。以薩爾滸之戰為例,朝鮮就為明軍提供過一萬名火槍手。「天朝有征討之舉,徵兵於我國。王軍門(總督王可守)約四萬兵,楊經略(鎬)以為朝鮮兵馬之尠少,俺所曾悉,遂減其數,只征銃手一萬名(《柵中日錄》)。」不過這批軍隊的戰鬥表現卻很糟糕,「賊使策馬突入,馬疾飛如,伏兵四起,直斷我軍,我軍不得放一炮發一矢,瞬息之傾,躪死者幾二百人,申誠立、池如海、李元吉等皆死,而胡兵死者只二人(《柵中日錄》)。」因此,後金方面自然將李朝視作一塊肥肉。1627年,「丁卯胡亂」爆發,後金大舉入侵朝鮮,並逼使其簽訂了城下之盟。朝鮮除了要向後金繳納大批貢賦外,其軍隊也被迫為後金作戰。朝鮮火器兵的加入,極大地彌補了八旗軍的短板。

不過,比起輕火槍,後金更缺乏的是重型火炮。彼時東亞最好的火炮鑄造工藝掌握在歐洲來華的傳教士手中,女真人基本沒機會接觸。但明朝學習西法已初具規模,通過精通西法的漢人工匠間接搞到先進的歐式加農炮,對八旗軍而言不失為可行的策略。於是,皇太極在捕獲了漢人炮手、工匠後,以滿人勛貴佟養性為指揮官,將漢人兵丁組建成了炮兵營。其營內賞賜頗豐,史稱「一等炮手賞銀八十兩,二等炮手賞銀五十兩(《清宮檔案》)」。要知道,明軍的「鋒兵」一月收入也不過二兩銀子。八旗軍還大力仿製明軍引進的西式「紅夷大炮」,最終於天聰五年(1631 年)正月仿製成功。

(事實上,八旗自製的第一門紅衣火炮早在天聰年間就已投入使用)

大凌河戰役,後金火器初露鋒芒

與此同時,崇禎四年(天聰五年)正月,孫承宗東出巡關,重新整備關外防務。他經過崇禎批准,準備修建大凌河城(大凌河中左千戶所),以連接松山、杏山、錦州等城。明總兵祖大壽、何可剛等率領十餘名副將,受命前往動工。皇太極聞訊後,認為「坐視漢人開疆拓土、修建城廓、繕治甲兵,使得完備,我等豈能安處耶?」同時又敏銳覺察到明帝國「精銳皆在此城,他處無所有」。便於七月二十日,率領剛剛擁有重型火力的八旗軍向大凌河挺進。

在大凌河,後金軍很快就圍困了祖大壽等人,致使城中一片凄慘之象。不僅糧草將盡,「城中谷穗半堆,以漢斛計至,約有百石」。明軍的戰馬也消耗一空,「原馬七千,倒斃殆盡,尚餘二百,堪乘者止七十匹」。城中軍民「夫役死者半,其存者不過以馬肉為食耳」。

九月二十四日,明軍援兵終於到來。監軍張春會同吳襄、宋偉等戰將百餘員率領八萬步騎,渡過小凌河列車營與八旗對峙。二十七日,明軍拔營向大凌河城推進,在距離城池十五里的長山與八旗遭遇。皇太極準備在明軍戰車到位前衝垮對手,「汗慮若候戰車兵至,勢必遲誤。於是,率兩翼騎兵列陣,吶喊衝擊。」然而這次來援的明軍非常精銳,「竟巋然不動,從容應戰,齊發槍炮,聲震天地。鉛子如雹,矢如雨霰」。後金軍連攻之下才突入明軍陣營,「左翼兵因避炮矢,未從汎地沖入,亦踵右翼兵而進。」但這支明軍在被八旗「破營」之後依然死戰,「其餘少半之敵,復聚列陣。」

為徹底擊潰明軍,皇太極下令「佟養性部屯於敵營東,發大炮火箭毀其營」。失去了車營屏障的明軍只能火攻,「時有黑雲起,且風向我軍,明兵趁風縱火,火燃甚熾,將逼我陣」。可惜運氣站在了後金軍一邊,「天忽雨,反風向西,火滅,明軍反被火燎」。戰至此時,勝負已定。皇太極投入包括巴牙喇在內的全軍精銳,「親臨陣,發矢斬殺。剛收兵,即命列行營兵車盾於前,護軍、蒙古兵及廝卒列於後。於是,營兵推戰車近敵,縱馬兵發矢衝擊」,終於徹底殲滅了這支拚死抵抗的明軍殘部(《滿文老檔》)。

(後世的烏蘭布通之戰中,清軍也裝備了大量火器助陣)

松錦戰役,清軍火器反居上風

如果說佟養性創建的漢軍火器營在大凌河的勝利是八旗火器的初現崢嶸,那麼三王歸順大清,並且贏得松錦會戰就是入關前清軍火器的巔峰。如前文所述,明朝下了很大力度效仿西法。不止購買、仿製了西洋火器,還花費重金直接聘請了歐洲人作為教官去訓練明軍,結果三王歸順的時候還帶著六名洋人技師。除此之外,還有副將、參將、游擊共一百零七人;精壯官兵三千六百四十三人,家屬七千六百三十六人;水手壯丁四百四十八人,家屬六百二十四人。共計一萬二千二百五十八人(《明清史料丙編》)。這其中就包括了西法訓練出來的炮兵和熟練的工匠,使得清軍火器力量大增。在圍困祖大壽的時候就自信地表示明軍無法抵擋「四十餘紅衣之威(《清太宗實錄》)」。

在松錦會戰中,洪承疇率領的明軍一開始本想穩紮穩打,半途卻被急性子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催促進軍,直接落入了皇太極的包圍圈。為了突破八旗軍隊的重重圍困,洪承疇率領明軍在乳峰山和清軍展開了炮戰。雙方由此展開了近代以前,東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火力對轟。和大凌河戰役不同,洪承疇所部使用的並非車營(車載火器註定不會很大),而是攜帶了不少重炮。

結果正如標題所言,明軍反而被華麗吊打,根本無法突破清軍的重重圍困。洪承疇開會商討對策,決定拚死決戰,「雖糧盡被圍,應明告吏卒,守亦死,不戰亦死,如戰或可死中求生,不佞決議孤注,明日妄諸君悉力。」可膽小如鼠的王朴卻腳底抹油先溜了,進而引發了明軍的整體崩潰。清軍乘機尾隨追殺,在塔山、杏山的清軍也一併出擊。皇太極還派了數支部隊前往小凌河口西直抵海,斷絕明軍的退路。到第二天只見「明兵竄走,瀰山遍野,自杏山以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勝記(《清太宗實錄》卷57)」。戰後清軍共繳獲了「紅衣大炮一,紅衣小炮三,已毀紅衣炮二,大將軍炮一百四十六門(《明清檔案》)」,這些炮中最大的相當於歐洲18磅炮,最小的僅9磅(小炮因為射程因素,在炮兵對決中所起到的作用僅僅是聽個響)。

(清代留存的畫作中顯示,八旗軍的火器裝備率相比明代軍隊只高不低)

此戰過後,明軍九邊精銳喪失殆盡。由於在炮兵對決也擊敗了明軍,此時清軍儼然已經在所有兵種領域上都領先明軍。清廷不僅重視發展火器,甚至在火器發展的軍備競賽中後來居上,反壓明朝。從這兩戰的過程和結果中不難看出,所謂「清朝不重火器」之論純屬無稽之談,而這樣的歷史現實,大概會讓所有把中國火器落伍怪罪在滿清頭上的人大跌眼鏡吧?


推薦閱讀:

TAG:騎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