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細說白茶

【茶文化】細說白茶

 
心哥說:
茶中有兩個「白」,一是綠茶類里的白茶,其實是產自安吉的綠茶,小名叫白茶罷了;二是白茶類的白茶,小名有好幾個,這才是真的白茶
細說如下,以後說到白茶,至少理論上你是沒有問題了
——————
白茶:我國六大茶類之一,輕微發酵茶,利用茶樹品種芽葉白毫滿披的特點,再加上執法特異,加工時不炒不揉,使成品茶外表滿披白毫,呈白色,故稱白茶
目前產區主要在福建省政和、福鼎、建陽、松溪等縣,境內丘陵起伏,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地以紅黃壤為主,主要種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建陽水仙等優良茶樹品種
製作工序
不同品類白茶在製作上各有特色,大致上可分為:
1、萎調: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
白茶的萎凋主要有日光萎調和室內萎調,既不殺死酶的活性制止氧化,也不碎裂細胞促進氧化,而是通過溫和的失水過程使芽葉內多酚類發生輕度緩慢地自然氧化,是形成白茶色澤品質物質的關鍵
2、乾燥:通過一定的方法,使茶葉失水,酶失活,形成香氣。白茶的乾燥可分為晒乾、風乾和烘乾
一、白茶的分類
按茶樹品種不同:大白、水仙白、小白
按採摘標準不同: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1、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素有茶中「美女」之美稱。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干茶外形似針狀,長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和,。茶在杯中沖泡出現白雲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令人賞心悅目
取料:「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及「政和大白茶」
採摘取決質量:以春茶的頭一兩輪茶芽品質最佳,以頂芽肥壯、毫心大為最優;夏茶制「銀針」品質不佳;現福鼎茶區也有上等的秋茶「銀針」。採摘對氣候也有嚴格的要求:晴天,東北風最佳;南風天較次,;雨天和大霧天均不宜採制
加工方法:
萎調:將原料茶芽薄攤在水篩或萎凋篩上,每篩約250克,攤均勻,不可重疊。攤好後放在架上,烈日曝晒,或低溫烘焙,不可翻動,以避免傷葉紅變,也不可放在地下
        乾燥:進行揀剔、去梗後,文火烘焙乾燥
2、白牡丹
        白牡丹葉張肥嫩,葉態伸展,毫心肥壯,色澤灰綠,毫色銀白,毫香濃顯,清鮮純正,滋味醇厚清甜,湯色杏黃明凈,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
取料: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歌樂及政和大白茶。有的地方採用少量水仙茶樹品種芽葉製成的供拼和之用,稱水仙白茶
採摘標準:春茶第一輪嫩梢採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並要求「三白」——芽與二葉都要披滿白色茸毛(或稱白毫)。春茶為上,秋茶次之,夏茶為下
製作工序
萎凋:室內自然萎凋的品質為最好。鮮葉均勻薄攤在水篩上,不能重疊。當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時,「兩篩」合二為一,至八、九成干時再將「兩篩」合二為一。當鮮葉差不及走水95%時,放置火籠烘乾為時,此時我們稱其為白牡丹「毛茶」。「毛茶」通過人工揀剔硬梗、薰片、蠟葉、紅張、暗張等精加工後進行乾燥
乾燥:低溫烘焙乾燥,趁熱拼和裝箱
3、貢眉
優質的貢眉成品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澤翠綠,沖泡後湯色呈橙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柔軟、鮮亮,葉片迎光看去,可透視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
取料
小白,取料菜茶鮮葉,采一芽二、三葉,要求含有嫩芽、壯芽,不能帶有對夾葉
大白,取料「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
製作工序:萎凋、烘乾、揀剔、烘焙、裝箱
4、壽眉
壽眉採用制白毫銀針「抽針」時剝下的單片葉製成,或白茶精製中的片茶按規格配製而成,與貢眉只是鮮葉原料略有不同之處,其它方法基本一致
二、白茶的質感評審
1、白茶的感官品質特點

 

 

 

 

2、白茶的評審術語
形狀評語:
(1)毫心肥壯:指茸毛多的芽白茶,芽葉連枝。其芽形似花朵的花芯故稱為毫心,形容白茶的芽肥嫩壯大,茸毛多
(2)茸毛潔白:茸毛多、潔白、有光澤
(3)芽葉連枝、葉緣垂卷:採摘符合規格,制工優良,葉面有龜甲紋隆起,葉緣垂卷是高級白牡丹茶的外形
(4)舒展:芽葉柔嫩,葉態平伏伸展。攤展指芽尖瘦小的駐芽葉,或單片葉,葉態平展
(5)皺摺:葉張不平展,有皺摺痕
(6)彎曲:葉張不平展,不服帖,帶彎曲
(7)斷碎:芽葉分離、不完整
(8)顯毫:芽葉上的白色茸毛,通稱「白毫」,芽尖含旦高的並含有較多的白毫,稱為顯毫。白茶毫色有銀白、灰白
(9)身骨:指葉質老嫩,葉肉厚薄,茶身輕重,一般芽葉嫩,葉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10)勻齊、勻整:勻是均勻、齊是整齊,指上、中、下三段茶的大小、粗細、長短、輕重相近。拼配適當無脫檔現象。勻稱、勻凈與此義相同,勻凈又指老嫩整齊,無莖梗朴筋毛和夾雜物
色澤評語:
(1)銀芽綠葉、白底綠面:指毫心和葉背銀白茸毛顯露,葉面為灰綠色的優質福建白茶
(2)墨綠:深綠而少光澤
(3)翠綠:翠玉色有光澤,是白茶正常的外形色澤。
(4)灰綠:綠中帶灰,屬正常色澤
(5)鐵板色:深紅而暗,似鐵鏽色,無光澤,萎凋過度,葉色青紅,是品質較次的色澤
(6)草綠色:常見於粗老葉,萎凋不足、過早烘焙製成的白茶
(7)光潤:色澤鮮明,光滑油潤,為優良成品所具有的特徵
(8)枯暗:葉質老,色譯枯燥且暗無光澤
(9)調勻:色澤相當一致,但必須與一個具體評語相結合,如灰綠調勻,與調和含義同
(10)花雜:指葉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澤雜亂
湯色評語:
(1)黃綠:綠中微黃,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澤故有稱為橙綠
(2)杏綠:淺綠色,類似杏子的綠色
(3)綠黃:綠中黃多的湯色
(4)淺黃、杏黃:黃色較淺
(5)深黃:黃色較深
(6)紅湯:湯色發紅
(7)黃暗:色黃而暗
(8)鮮明:新鮮明亮,略有光澤,但不夠濃,亦不淡
(9)清澈、明亮:茶湯清凈透明稱為明亮,明亮而有光澤,一見到底,無沉澱或浮懸物,稱為清澈
(10)明凈:湯中物質欠豐富,但尚清明
(11)渾濁指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明度差,難見碗底
香氣評語:
(1)毫香:福鼎白茶的特徵香氣,指幼嫩的白毫的香味,如白毫銀針的香氣是毫香幽怨
(2)鮮濃:香氣濃而鮮爽持久
(3)鮮嫩:香高潔細膩,新鮮悅鼻.為芽葉細嫩的特殊香氣,類似毫香
(4)清高:清香高爽,久留鼻間,為茶葉較嫩且新鮮
(5)清香:香氣清純柔和,香雖不高,緩緩散發,令人有愉快感
(6)甜長、香氣清高:帶甜感而久留
(7)鮮爽:香氣新鮮活潑、嗅後爽快
(8)鮮甜:鮮爽帶有甜香
(9)甜純:香氣不太高,但有甜感
(10)純和:香氣純凈而不高不低,無異雜氣味,也可用「純和」
(11)鈍濁:氣味雖然有一定濃度,但滯鈍,感覺不快
(12)粗淡:香氣低有老茶的粗糙氣,也稱粗老氣
(13)濁氣:夾有其他氣息,有沉濁不爽之感
(14)高火:烘焙乾燥溫度較高,火溫尚可且時間過長,干度十分充足所產生的高火氣
(15)老火、焦氣:制茶中火溫不當所致,輕微的焦茶氣息稱老火;嚴重的稱為「焦氣」
(16)悶氣:白茶下匾後,堆積時間過長,乾燥不及時形成的不愉快的悶味
(17)異氣:焦、煙、餿、酸、陳、霉、油氣、鐵腥氣、木氣以及其他劣異氣息,或一時難以指明的異雜氣,一般要指明具體哪一種氣味
滋味評語
(1)鮮濃、鮮厚:鮮表示鮮潔爽口,濃是茶湯溶質豐富,口味濃厚而鮮快,喉味爽適含香有活力
(2)鮮爽:鮮潔爽口,有活力,但濃度比鮮濃低些
(3)甜爽:鮮潔爽口帶甜感,有活力
(4)醇厚:濃純可口,回味略甜,也可以用醇爽表示
(5)醇和:味清爽帶甜,鮮味不足,刺激性不強
(6)粗淡:味淡薄滯鈍,喉味粗糙
(7)純正、純和:滋味較淡,但屬於正常,缺乏鮮爽
(8)軟弱:味淡薄軟,無活力
(9)苦澀:味雖濃但不鮮不醇,茶湯人口,味覺麻木,如食生柿
(10)水味:口味清淡不純,軟弱無力
(11)異味:焦、煙、餿、酸、陳、霉等劣異味
葉底評語
(1)細嫩:芽頭多,葉子長細小,葉質幼嫩柔軟,主要視其全芽及頂葉含量多少。細嫩應與斷碎區別開來
(2)鮮嫩:葉質細嫩,葉色鮮艷明亮
(3)勻嫩:葉質細嫩勻齊一致,柔軟,色澤調和
(4)柔嫩、柔軟:芽葉細嫩, 葉質柔軟,光澤好,稱為柔嫩。嫩度稍差,質地柔軟,手指按之如棉, 撳後服姑盤底,無彈性,不容易鬆起稱為柔軟
(5)肥厚:芽葉肥壯,葉肉厚,質軟,葉脈隱現
(6)瘦簿、飄薄:芽小葉薄,瘦薄無肉,質硬、葉脈顯現
(7)粗老:葉質粗大.葉脈隆起.手指按之祖糙,有彈性。葉脈硬化.按後葉張很快恢復原狀為「硬挺」
(8)勻齊:「勻」是色澤調和,「齊「是老嫩一致,勻整無斷碎。反之,老嫩,大小,色澤不一致的稱「不勻」
(9)單張:即脫莖的獨瓣葉子。「單瓣」與之同義
(10)短碎:毛茶經精加工大都斷成半葉,短碎是指比半葉更碎小的而合於要求的葉片甚少的情況而言,或稱破碎
(11)開展、攤張:沖泡後,卷緊的干茶吸水膨脹而展開成片形,且有柔軟感的為開展,「舒展」此同義,而老葉攤開為「攤張」
(12)硬雜:葉質粗老而駁
(13)拈暗:葉色暗沉無光,陳年老白茶的葉底多如此
(14)紅暗:紅顯暗、無光澤
(15)烏暗:葉片如豬肝色或黑褐色或青暗.是發降不良的紅茶,如整片葉色如此,即稱「烏張」,葉色如此又不開展稱「烏條」
(16)花青葉底色不調和老嫩不一致,紅里夾青
主要功效
三抗:抗輻射、抗氧化、抗腫瘤
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三養:養心、養肝、養顏
推薦閱讀:

如何用白瓷蓋碗沖泡出一杯鮮甜春白茶?完整版教程在這!
你以為買到了便宜的白茶?錯!你買到的是水!
如何挑選一款性價比高的春白茶?以壽眉為例解讀!
常識的缺失,讓這些白茶故事成了笑話!
從干茶,香氣,滋味出發,圖解高山白茶與平地白茶的區別!

TAG:文化 | 茶文化 | 白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