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識講座(4)

 

 

周易知識講座(4)                       

易卦的次序

八卦、六十四卦怎麼排列,是應該弄清楚的。

古有三易之說,《周官》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漢代大師鄭玄以為「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杜子春雲「連山伏犧,歸藏黃帝。」三易反映了易學的發展階段。首先,是對畫卦的解說不同,各有其象與數,各成一家之言;其次,易卦的排列次序是各有體系。連山為重艮?,歸藏為重坤?,周易重乾?開始。連山最古,艮為始,山林生活,應是游牧時期;歸藏坤為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其中」,亦說畜牧時期,坤為地,關切土地;周易乾為始,是農耕時期,乾為天,重視天時。

陰陽,或雲坤乾,反映了重陰重坤的母系社會文化思維。我們習慣說「陰陽」,是秉承了最初的元文化因子;又說「乾坤」,那是《周易》哲理的傳承。

八卦的次序,則依據「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解說,不看重四象(太陽、少陰、少陽、太陰),而強調八卦順次: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就是《周易本義》所載「伏犧八卦次序」。該書還載有「文王八卦次序」,「乾父坤母震長男」之類,《說卦傳》的排序是乾父一、坤母二、震長男三、巽長女四、坎中男五、離中女六、艮少男七、兌少女八,除了乾父坤母,其餘稱「六子」。因為它實指卦象,有人就不看重這個排序。值得注意的是「八卦方位」,八卦配八方。「伏犧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從乾一到坤八,是個S形。「文王八卦方位」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到今天還在使用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這四個還用於地平方位中,在生活中廣泛使用。

馬王堆漢墓出土有帛書《易經》,卦序排列與今本不同。八卦次序是:坤一、乾二、兌三、艮四、離五、坎六、巽七、震八。先陰後陽,體現了「《歸藏》之旨」。今本八卦六子的次序是長、中、少,帛書六子的次序是少、中、長。

 值得研究的是「伏犧八卦次序」,既稱伏犧,當是古易,必是陰陽坤乾,當是坤一、艮二、坎三、巽四、震五、離六、兌七、乾八。以此來釋讀「伏犧八卦方位」,從坤一、艮二、坎三、巽四,正是順乎天象的左行;再從震五、離六、兌七到乾八,也是順行。與前面的方位成倒S形。這才是真正的伏犧八卦次序,真正的伏犧八卦方位。八卦方位之內是一個圓圈,是太極,太極中從坤一、艮二、坎三、巽四順行,兩陰陽魚相擁就完全符合天道左行,才真正體現中華元文化的精髓。很明顯,乾一坤八是《繫辭傳》作者自己的理解。

六十四卦的次序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周易正義》載的「伏犧六十四卦方位」,已在講座(3)刊出。乾一、兌二,離三,凡橫讀,內卦都一樣;凡豎讀,外卦都一樣。古代的順次很明白,應該是始於坤,坤一、艮二、坎三到乾八。後人只顧用乾一、兌二自己的認識去解讀,確實走了樣。帛書《易經》六十四卦次序是:乾一、否二、遁三、履四、訟五、同人六、無妄七、狗八,艮九……。就前面八卦的排列看出,與今本不同,它是「伏犧六十四卦方位」(見講座3)的豎讀,乾一豎讀就是這八卦,然後艮二豎讀就是艮九、大蓄十、剝十一……,然後坎三豎讀,得17—24卦;然後震四豎讀,得25—32卦;然後坤五豎讀,得33—40卦;然後兌六豎讀,得41—48卦;然後離七豎讀,得49—56卦;然後巽八豎讀,得57—64卦。(見《文物》1984年第3期)

現今《易經》六十四卦的次序,也是後人確定的。上經三十卦,從乾、坤到離,下經三十四卦從咸、恆到未濟。《易傳》中有一篇《序卦傳》把這個次序安排的理由作了說明。我到是覺得,還是「伏犧六十四卦方位」的次序好,內卦、外卦都基於八純卦的交錯重疊,簡明而實用。

      今本易經三十六卦次序表

?乾   ?坤   ?屯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謙   ?豫

?隨   ?蠱   ?臨   ?觀   ?噬嗑 ?賁    ?剝   ?復

?無妄 ?大畜 ?頤   ?大過 ?坎   ?離   ?咸   ?恆

?遯   ?大壯 ?晉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損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漸   ?歸妹  ?豐  ?旅

?巽   ?兌   ?渙   ?節   ?中孚 ?小過   ?既濟?未濟

 

                        2007年4月17日      


推薦閱讀:

學會尊重
八字知識之40-80
知識圖譜
你有沒想過有一天你的信念超出你的想像?我相信那天不會遙遠。
四柱八字基本知識9

TAG:知識 | 周易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