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精華】凈空法師經典語錄集

【佛學●精華】凈空法師經典語錄集

 功夫成片是什麼樣子,一天到晚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這是最低級的,念佛里最低的。我們把功夫成片,要在今年十二月完成。真有災難來了,我們就往生了,阿彌陀佛決定來接我們。如果你還留在世間,大概阿彌陀佛有使命給你,你要幫助善後,災難善後非常不容易收拾。

你有使命、你有任務,也很好,你會得到諸佛菩薩的保佑加持。

 

念佛三昧是什麼?不念佛的時候,日常生活當中外面所有境界,你看到都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三昧,三昧成就往生就成就。得念佛三昧的人隨時走,阿彌陀佛隨時來接引你,你念頭只一想佛來接引我,佛就來了。不要怕,十萬億佛國土的距離,我們這念頭才起,佛已經知道了。佛為什麼來接你?因為你對這個世界一無所求,一無所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真正修行人,無論出家在家,很多人用「功過格」,用這個東西來反省,受利益的人多。出家人也用功過格,蓮池大師做表率。蓮池大師的功過格現在收在《全集》里,它不叫功過格,它的名稱叫「自知錄」,就是功過格,用這個方法對治很有效果。袁了凡先生能夠把命運轉過來,就靠功過格,他非常認真。每天反省,我這一天做了幾樁好事,惡事,老老實實記載。

 

我們每天要反省、要檢點,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有過失。你能夠找出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的過失,在佛法裡面講這叫覺悟、開悟,開悟是這個講法。覺悟到自己的過失,把過失改正過來,這叫修行,念念修行,天天改過,天天自省。一個人如果真正能發心,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一天不要多,一天改一個錯誤,天天不斷的改,三年入聖。

 

解脫是三昧的作用。你有定功,你就有解脫。解是解除迷惑,脫是脫離生死。就是放下了。那麼解就是看破,脫就是放下。真正的功夫最後還是歸到看破、放下。你真看破了,肯定放下。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要在這裡產生錯誤的看法。沒有放下就是沒有看破,就是沒有了解得透徹,還得在經教上下功夫。真正了解透徹了經教就可以不要了,一句佛號就圓滿成就了。

 

精進是對你破障和放下程度的檢驗,真正的精進是指你在修行過程中,每天破除了多少障礙?放下了多少執著?改掉了多少習氣?心清凈了多少?向本性靠近了多少?在這些有質有量考核內容的前提下,體現出你在修行過程中迅速地靠近本性,才能稱為精進。脫離這些實質性的內容,就是空談精進和修行。這些內容,正是對布施、持戒、忍辱三法修持程度的檢驗。

 

忍辱是對萬事萬物誘惑自心的一種忍耐。是對外界誘惑及內心習氣的忍耐,只有在長期的忍耐中,才能斷掉這些習氣。如無忍辱,在世間很容易被世俗所染,從而隨波逐流,懈怠墜落。忍辱並非只對逆境而言,無論順逆之境都是境。而且順境之中更易使人麻痹鬆懈,得意忘形,心生傲慢。因此,無論何境,都能忍得過去,才能在萬境之中不動心,最終才能真正入禪定。

 

禪定的前提條件是放下,是忘我。這就需要對布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謂的布施並非一般人所理解的僅僅是舍財助人或捐錢印經,那僅僅是一些表象而已。真正的布施就是在讓你舍,舍就是讓你放下,舍就是要你從心上斷掉我執,放下我見,看淡萬緣,改掉習氣,最後達到徹底地放下,進入忘我、無我之狀,才能真正進入禪定。通過禪定才能達到真智慧的自然流露。

 

由於眾生多生多劫養成了貪的習氣,在慾望貪心的驅使下,很不容易自覺放下。因此,用持戒的方法來強制約束自己。使自己在長期的戒律約束中斷掉貪心,放下對萬事萬物的執著,才能逐漸進入禪定。佛門中多至幾百條戒規,要想全部記住都很難,要想全部守持不犯則更不容易。那麼最究竟,最根本的戒律是什麼呢?就是遵循宇宙規律辦事,時刻保持清靜平等心。

 

一般修行者,都把生命的解脫希望寄託於死後,在真正開悟者眼裡只有當下,只有此時此刻,從不把希望寄託於沒有把握的死後或來世。當下對生命的那一頓悟就是終極,當下對萬緣的徹底放下既是解脫,當下一法不見既是如來,當下一無所求就是大自在。因此,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路上絲毫不會懈怠,決不把精進推到明天,成功的希望就在於覺悟今生,把握當下。

 

生命既然都來源於宇宙本性,那麼,說明每一個眾生原本就有佛性。眾生來到這個世界,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物質對精神的誘惑力太大,眾生誤以為這個世界的東西都是實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記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顛倒的久了,也和內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聯繫。長期在紅塵這個舞台上遊戲人生,也忘記了自己原是為了發揮佛的力量。

 

現在人學佛,為什麼還會有煩惱?他這個念頭與性德不相應。性德,我們總說了五條,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他的念頭與什麼相應?與自私自利、與貪嗔痴慢,與這個相應。古大德常常提醒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念頭一起來,馬上就要覺察到,是跟性德相應,還是跟煩惱相應?與性德相應,要發揚光大;與煩惱相應,馬上斷掉。這叫真用功。

 

所謂用功,不是說每天念多少卷經、念多少聲佛號、打坐多少個小時,那是形式是樣子,有沒有功德?沒有。真正的功德是在你覺悟、是在你改過自新。你真的覺悟、真的改過來了,這是功德。積功累德是從這個角度說的,不是說你天天念多少卷經、念多少聲佛號。你念經、念佛,有口無心,自己的思想、念頭、言行一絲毫沒有改變,這一天空過了!這一年空過了。

 

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確實會退轉。你問什麼情況下退轉?你對世出世間法起心動念就退轉了,你把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了,你就不會退轉。世間事與我不相干統統丟掉,我們到世間來是作客,我們是客人。就好像住旅館一樣,旅館的什麼東西都不是我的,什麼事情與我都不相干,要用這種態度住在這個世間,我們的心永遠保持清凈、平等、覺悟,決定不迷惑就不會退轉。

 

我們修福,現在不要享,臨命終時候享福,享什麼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享這個福。人在臨終清楚、明白的時候,縱然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墮三惡道。哪有明白人去到三惡道投胎?不可能的。到三惡道投胎的,都是胡裡胡塗去的,神志不清才會到三惡道去。這是平常積功累德、斷惡修善比什麼都重要。功夫成片決定是要放下萬緣,我們的功夫才能夠成片。

 

人在臨終念佛能有二十分鐘不打妄想,沒有妄念,決定往生。所以這要看在什麼時候。平常能保持非常之好,保持的時間愈久愈好,總在臨終時用得上力。平常我們是訓練、練兵,臨終是打仗。能不能成就,關鍵在臨終的剎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頭一個條件,神志清楚。人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頭一個條件,這是福報。因此我們不能不修福和積德。

 

蕅益大師說得很好,「只要能往生,下下品往生我也滿足了,絕不在乎品位高下」,你想想看,他的心多謙虛、多清凈。什麼叫清凈?心裡頭有念頭,心就不清凈,有分別、有執著那是嚴重的不清凈。所以,都把這些放下。佛說的,我們聽聽就很好了,決定沒有疑惑、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一心向佛、一心念佛,決定得生。因此往生品位也不必放在心上。

 

凈空老法師:「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我們真正對凈宗深信不疑,真正發願,真正修行,為自己,為一切苦難眾生,為多災多難的地球,每一天用一個小時,最好是早晨,練習學早起,早睡早起。早晨用一個小時時間念佛、憶佛、拜佛,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祈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地球上災難化解,我相信有一萬人是決定可以。

 

念力能量不可思議,我們念佛、拜佛、想佛三合一,只想阿彌陀佛。這樣想三個月看看阿彌陀佛會不會現前。一天專想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萬緣放下。或者是面對阿彌陀佛的佛像,看著佛像想他老人家,一天想一個小時,三個月不間斷。把阿彌陀佛想來了,信息傳來了:我哪一天往生?我問問阿彌陀佛,要給他訂約。如果真有災難,那個時候一定要先聲來接我。

 

「彌陀念我,我念彌陀」,心心相應。一天搞這麼一個鐘點,不受任何干擾。一個小時,在清晨最好,大家都還沒起來,早晨早一點兒起來,用一個小時念佛、拜佛、想佛,不要有雜念,不懷疑、不夾雜,可以做得到啊。一天一個小時,三個月這是一期,跟般舟三昧時間相同。般舟三昧也是三個月,但這個是每一天只要做一個小時,時間確定。約束自己天天不間斷。

 

我們學佛人,無論見什麼人,無論哪種場合,見佛菩薩也好,見妖魔鬼怪也好,一片真誠,這就對了,這就叫學佛。真誠是真心的本體,我們現在對人是虛情假意,這是違背了性德。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一定要真誠,即使別人欺騙我們,我們對他還是要真誠,這是守我們自己的本分。佛菩薩是以真誠、清凈、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決定沒有一點虛假。

 

我們有很多人念佛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心不清凈,我們的心被染污了。所以在《無量壽經》裡面,佛教給我們「洗除心垢」。心垢是什麼?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心垢就是心裏面的貪嗔痴慢、是非人我,是這些東西染污了我們的心。我們自己念佛不得力,自己要明白、要覺悟,要下定決心,把心裏面的污染洗得乾乾凈乾淨凈。

 

修行的第一個目標,是要成就自己的德行;要成就自己的德行,就要把自己的煩惱習氣去掉。貪嗔痴三毒煩惱,這是生死根本,要把這個東西去掉。真正存心去拔除貪嗔痴,這個人是真的覺悟了,真正在修行。現在整個社會,都是鼓勵人增長貪嗔痴,為什麼?他才好賺錢。你沒有定力,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每天增長貪嗔痴,那就完了。

 

佛在大經裡頭講得很好,「一切法從心想生」。禍福吉凶從哪裡來的?心想來的。心想惡,凶災就來了;心想善,吉福就來了。我們改變我們的想法,改變我們的說法,改變我們的做法,從這個地方真正轉變,凶災就消掉了。災真的消,福就來了,不要求福,福自然來。為什麼說福就來?福是自性裡面的性德,災是障礙、是煩惱,煩惱放下,性德就現前。

 

解決世界上這些災難,唯有靠佛法教育。佛教導我們了解事實真相,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佛菩薩大慈大悲,以真誠的愛心,無條件的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樣社會才能祥和,人與人之間才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存共榮。看一切眾生都是一家人,看一切眾生跟看自己一樣,這是大乘佛法的教義。佛法是智慧圓滿能化解一切眾生災難的教育。

 

佛法的真實利益,就在此地求,要真誠、要恭敬;『敬』是敬人、敬事、敬物、敬業。誠敬心大,得的利益大;誠敬心小,得的利益小;沒有誠敬,什麼也得不到。這就是印祖告訴我們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若是真誠、恭敬到極處,你就能全部得到,這就是宗門所謂的『明心見性』。佛教導我後在事相上才真正能看破、放下.

 

要是將一切錯誤都歸罪於別人、歸罪於外境,念念都覺得自己沒有錯,這是我們最大的過失,也是一生修學不能成功的病根、病源。佛說,世間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一是諸佛如來-即使等覺菩薩都還有過失,唯有諸佛如來沒有過失。另一種是凡夫、愚人-自己有滿身的過失,他也不承認。除此之外,誰沒有過失?因此,過失不在外面境界,而是在自己。

 

修行並不是每天光念經、拜佛、敲著木魚,那只是表面的樣子而已;實質是在日常生活的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將無量劫來的恩恩怨怨化解,這才是真修行。不但自己在此生要超越六道、十法界、往生凈土不退成佛;也要將自己的冤家債主一個個喚醒,幫助他們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你的大慈悲心顯露出來了,這些冤家債主就絕對能得度,因為他與你有緣。

 

我們今天念佛,說老實話,不是這一生才開始,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念阿彌陀佛,為什麼沒有能往生?就是夾雜。怎樣能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就成功。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想,你想全是妄想,你想它幹什麼?所以你要想就想阿彌陀佛,好極了!你要念就念阿彌陀佛,你要說就說阿彌陀佛,你要拜就拜阿彌陀佛。行住坐卧不離阿彌陀佛,這人肯定往生。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我們沒有把六根收回來,我們的念是雜念,就是念這句佛號裡頭夾雜著東西在裡頭,夾雜著許多妄想分別執著在裡面,這個念佛叫雜念,不是凈念。凈念才相應,雜念不相應。念佛人不懂這個道理,不遵守這個方法,念一輩子不能往生。看到人家念佛兩三年就往生,人家那個佛怎麼念?句句佛號裡頭沒有雜念。

 

這個法門真正的功夫是清凈心,你要記住。經上講,祖師大德常說「心凈則佛土凈」。不凈,不凈就是有為,凈,凈就是無為。你心地清凈,沒有一個雜念,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你的心清凈,你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祖師常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念佛這麼久,你有沒有一念相應過?

 

我們沒有能力降伏自己的煩惱,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就降伏了。這個法門,古大德講萬修萬人去的法門;你不能去,就是你沒有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你沒有放下萬緣。這個法門最忌諱的懷疑、夾雜、間斷,那你這個法門就不能成功。有些同學用功用得很勤奮,他日夜不間斷,但是怎麼樣?夾雜。他還夾雜著妄念在裡頭,把自己的功夫破壞掉。

 

恆順眾生意思並不是讓我們去隨順眾生的煩惱,跟著眾生一起做錯事,否則豈不是眾生度了我們去三惡道,而不是我們度了眾生?恆順眾生意思是讓我們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而不是恆順眾生的錯誤,我們應該痛切懺悔自己障礙他人修行的罪業,念佛誦經迴向給障礙自己的人。

 

人為吃殺害一切眾生,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不曉得後果不堪設想。佛給我們講,世間的戰爭叫刀兵劫,刀兵劫從哪裡來的?就是從殺生來的。殺生的罪業很重,一定墮落在三途。造作殺生的罪業,果報必定是先墮地獄,罪受滿了,變畜生還債。佛告訴我們,貪心是餓鬼道的業因,嗔恚是地獄道的業因,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真正明了這個事實真相你還要不要貪嗔痴?

 

人在世間,哪一個不貪圖享受?五欲六塵的享受,財色名食睡的享受,以為這是真正的享受,錯了! 財色名食睡,佛講是地獄五條根,你貪圖這個享受,你就被這五條根牢牢的捆住,後面的苦果,不堪設想!現在人貪圖物質享受,物質享受裡面最嚴重的無過於貪財、貪色、貪吃,殊不知這三樣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你的靈性被蒙蔽了,你的身體被傷害了。

 

人為什麼活著?為享受活著,這是實話。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哪一個病病得最重?貪嗔痴這個病最嚴重。我們走了許許多多國家地區,我們所見到的,人的貪嗔痴是一年比一年增長。 現在人迷惑顛倒,邪正、是非、真妄不能辨別。不順自己心的,起嗔恚心;順自己心的,起貪心,貪而無厭,這不得了,這不僅是給社會帶來動亂,會給世界帶來毀滅的災難。

 

佛法裡面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話是真的,一點不假!問題是你要覺悟。覺正凈是自性三寶,帶給你的是幸福美滿。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原來就是要求樂的,求快樂的、求幸福的,用貪嗔痴去求,怎麼可能得到?那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得到幸福快樂?用三學六度去求,你才真正能得到幸福快樂。三學是戒定慧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學佛學什麼?就是學覺正凈。對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凈平等,對境界一切了了分明,這個重要!對自己要修清凈心,對一切眾生要大慈大悲。大慈悲這裡面,最重要的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為什麼?唯有破迷開悟,他才能夠永脫生死輪迴。給予眾生再大的利益,但是他不能超越三界,這個慈悲都不是真實的。不能超越三界,繼續搞六道輪迴。

 

不要以為自己念這句佛號效果不大,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三種布施都是最殊勝、最上乘的,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不會做。而你在家裡,三種布施都圓滿了,念生來世你所得到的果報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

 

佛弟子要修積功德、福德,坐在家裡念佛就修圓滿了。以真誠清凈平等覺悟慈悲心念佛,就是大布施,一句佛號里,三種布施都圓滿了:我們用自己的體力、精神、音聲,這是屬於內財布施,其勝過外財布施;我們稱念這句佛號,心裡想佛,口裡念佛,身體禮佛,這是智慧,這是法布施。我們的心愿願迴向法界眾生,祈求三寶加持,為眾生消災免難,這是無畏布施。

 

對於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來說,他的內心沒有生死的對立,沒有好壞的對立,沒有任何分別念,沒有執著,所以特別輕鬆快樂,這叫解脫。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好事;不管是親人,還是仇人,都是好人;不管是極樂世界,還是娑婆世界,都是好處。沒有不好的事,沒有不好的人,沒有不清凈的地方。我們現在學佛修行就是要學這些,修這些。

 

凡夫和成就者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時候,心裡的感受不一樣:一個是苦,一個是樂;一個是折磨,一個是享受。痛苦和快樂不在形式和表面上,完全在內心。表面上、形式上有病了,但內心沒有病,就不痛苦。死也是一樣,內心沒有對死的恐懼和恐怖感,死亡就是一種解脫、一種成就,也是一種無比的享受。佛、菩薩都有表面上的生老病死,但是都沒有生老病死的苦。

 

怎樣把對兒女的貪執轉化成善業 ?無論對家人還是對兒女,別生起貪心。他們都是眾生,你關心他們是應該的,對他們發慈悲心也是應該的。但是不要把他們當成是 「我」的。如果因為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然後去愛、去關心,這都是貪心。因貪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惡業,要感受惡報的。父母對兒女越溺愛,對自己的傷害越大,對兒女的傷害也越大。

 

父母對兒女付出的越多,兒女對父母的要求越高,越不滿意,父母也會沒完沒了地感受他對自己的傷害。互相之間都沒有好的結果,因為彼此都是貪心。如果你能把兒女當成眾生,當成與自己最有緣分的眾生,平等地對待他們,你照樣可以關心、愛護、撫養他,但是一定要從心裡放下。這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慈悲心,這完全是善業,肯定有善報,互相之間都會有利

 

世間人多喜歡拜佛求福,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為什麼求不到?因為佛只是教給你修福的方法,佛並不保證你會得到什麼。誰保證你?自己保證自己。現在佛不在世,我們想修福,我們到哪裡去種福?供養出家法師。出家法師固然是有真正的佛弟子,也有妖魔鬼怪,你要是供養錯了,就像種子種到石頭上、種到沙土上,不但不會生芽,連這個種子也壞掉了。

 

種福田不容易,可是我告訴諸位,佛雖然不在世,佛的法身舍利住在世間,你供養它等於供養佛無二無別。法身舍利是什麼?經典。你怎麼供養它?你每天讀誦經典。過去人寫經,現在我們印經,這就是供養佛,使他的法身舍利常住世間,永不毀滅。尤其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同部的,一個叫大本,一個叫小本,它們完全一樣。

 

佛在《法滅盡經》裡面說過,將來佛法會滅盡,第一個滅的是《楞嚴經》,最後滅的是《阿彌陀經》。所有一切經都滅盡了,《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還要留在世間一百年,所以這個經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遇不到《阿彌陀經》的人沒福,遇到它的人依教修行,沒有不一生成就的。所以說當生成就的佛法,只有這個法門,我們讀誦弘揚經典,就是供養佛陀。

 

我們修的是一心不亂,只要短暫時間得一心就行,平常每天有幾秒鐘得一心不亂,慢慢時間延長,幾秒到十幾秒,二、三十秒,天天在培養,臨終時,那個一剎那,也是一心不亂,就往生了。想在臨終有把握,全在平時放得下。平時對世緣、法緣都要看淡、看輕,不可過分執著,容易得一心。要學著什麼都好,好事好,不好事也好,好人好,不好人也好,你心才清凈。

 

蓮池大師說:「專持阿彌陀佛名號,猶勝持往生咒,亦勝持余咒,亦勝一切余功德。」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全體,法界全體就是阿彌陀佛、是諸佛如來、是一切眾生、是自己本人。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念一切諸佛菩薩,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什麼樣的經、論、咒都在這句阿彌陀佛之中。念佛就是修集無量無邊的善業福德。阿彌陀佛名號里,有無量的福德智慧。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門都是幫助我們斷惑消業、出離六道輪迴,在一切法門當中,最簡單、最快速、最穩當、最殊勝的,無過於念佛法門。 心裏面想佛念佛,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要把這句佛號忘掉,這也在造業,造什麼業?造凈業。我們造凈業,所以成就凈業——這句阿彌陀佛六道裡面沒有,你心裏面只念阿彌陀佛,與西方世界相應,將來果報在極樂世界。

 

什麼是染業?善惡業是染業。我們要造凈業,善惡業都不能造——不但是惡業不造,善業也不為,這樣才能夠出離六道。念佛法門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法門,它奇妙在什麼地方?所有的法門都要斷煩惱,才能夠出離六道;唯獨念佛法門不需要斷煩惱,能帶業往生,這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佛菩薩、古大德常說,那些法門叫難行道,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容易,叫易行道。

 

凈空老法師的最新倡議: 我們真正對凈宗深信不疑,真正發願,真正修行,為自己,為一切苦難眾生,為多災多難的地球,每一天用一個小時,最好是早晨,練習學早起,早睡早起。早晨用一個小時時間念佛、憶佛、拜佛,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祈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地球上災難化解,念佛、拜佛、想佛三合一,我相信有一萬人是決定可以做到的。

 

真正修行人,真正有智慧、有德行之人,所居住的地方就是福地,就不遭災難。若心行不善,天天造業,想去找一個好環境,決定找不到。即使是風水很好之處,心行不善之人去住上三個月,地理也變成不善了,這就是「境隨心轉」。所以,真正明白道理,不會再去找好環境,只要回過頭來修善心、修善行就對了。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環境就清淨。

 

我們尊稱佛為世尊,但佛並沒有覺得自己很尊貴,只知道自己與一般人一樣很平凡。佛能與世間地位最低賤的凡人融成一片,念念為眾生服務,尊敬一切眾生;說到極處,是孝順一切眾生。學佛要從此處學起,真正學到了,你就多福、多智。智慧、福德現前,環境自然就轉變了。佛教導眾生要覺悟,真正覺悟的落實就是「仁民愛物」能愛護一切眾生,能尊敬一切眾生。

 

有好心,無論居住在何處,都是福地。「好心」,第一要有真誠的愛心,愛一切人,愛一切物,愛一切眾生,不分彼此,無有高下,一視同仁。這是諸佛菩薩修行的第一行門,也是佛法常說的「慈悲為本」。慈悲就是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這是修學的根本,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眾生迷了,就是迷失了慈悲心,不了解事實真相,執著自私自利,不曉得愛護一切眾生。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我、私」。剛才我跟大家講過,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如果你哪一天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你會愛人如己,你不會糟蹋人,你也不會欺負人。為什麼?欺負人、糟蹋人是欺負自己、是糟蹋自己,你會以真誠、慈悲處事待人接物,這是關鍵。明白之後,真正功夫從哪個地方去做?這句佛號要把我執念掉。

 

我們學佛人,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要落實到生活當中,別人對我虛偽,我對別人要真誠。你要問,這樣我不是吃了虧嗎?是的,你吃了大虧,吃大虧以後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佔了便宜的人將來到哪裡去?來生到地獄去了,三途去了。佛給我們講,因果通三世,你要真正懂得因果,你就曉得,決定沒有吃虧上當的,決定沒有佔便宜的。

 

世間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沒有人說是佔便宜的,也沒有一個是吃虧的,你看他三世因果就清楚了!哪有佔便宜的?你這一生佔便宜,來生就吃虧;這一生吃虧,來生佔便宜。我對人真誠,他處處欺騙我,占我便宜,好!消自己的業障,不但不能責怪他,反而磕頭感激他,為什麼?無始劫業障從這裡消除了。所以,吃虧才是真正福報,佔便宜是禍害根源啊!

 

中國古德都說「吃虧是福」,你要是真正通達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明白了,在這個世間,人要想占別人的便宜,沒有這回事情,無有是處!世間一般人,總想處處占別人一點便宜,這都是狂妄、自大、傲慢的習氣,這屬於業障,這不是智慧。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處處忍讓,換句話說,處處讓別人多佔一點便宜,處處自己多吃一點虧,這是修行,修自己的德行。

 

我們學佛人,決定不造惡事,絕對不起一個壞念頭,決定不敢占別人的便宜,就是想到來世來生有果報。人生苦短,一轉眼就過去了,真正聰明人,一定要想到來生後世怎麼樣。這一世吃一點虧,來世就佔便宜,眼前吃一點虧算什麼?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嫉妒、嗔恨、報復、互相殘害,一般人認為這是正常的;能看到來世後世,佔便宜是禍害,懂得吃虧是福。

 

念佛功效之大小,不在人數多少,在念佛人的真誠心與心量. 若念佛人沒有私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念的每聲佛號,都能震動虛空法界。這一個人念佛,比一萬個人的念佛場還要殊勝。果真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去念,此地的人就有福報,此地有真正菩薩在念佛,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消除罪障。

 

六道輪迴里的眾生他有分別執著,而且非常嚴重。這全部都是錯誤的,都是不善的,佛給我們講的十善全違背了。所以現在這個世界是十惡的世界,殺、盜、淫、妄、惡口、兩舌、綺語、貪、瞋、痴,他全是這個,全了。反過來是真修十善業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這太少太少了,真的一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

 

六道輪迴是穢土,現在這個環境糟到這個程度是什麼?每個人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想到別人,甚至於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所以才把地球變成這個樣子。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物質是假的,只有意念。這個意念什麼?意念是識。佛家講的,心現識變,自性能生能現它不變,識就會變,識是什麼?念頭,隨著念頭在變。這個念頭是十法界的眾生、是六道眾生。

 

現前這個時代,災難現前有好處,我們也常說,大災難現前,啟發許許多多人覺悟了。我們要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決定不能搞自私自利,我們要平等對待,我們要和睦相處,我們要同舟共濟。今天整個地球出了麻煩,在太空當中地球像一條船一樣,我們同舟共濟,不要再分別你我他,萬物一體,萬物一家,要誠心誠意互助合作。我們意念這麼一改,災難就化解了。

 

佛陀的教誨,第一就是教我們孝養父母,知恩報恩。孝養父母是覺悟的行為,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孝養父母的。孝順是隨順性德,不是隨順煩惱,不是隨順無理的要求。懂得孝道,懂得孝養父母,佛法才有根。佛法是師道,在佛法裡面有沒有成就,實在說要看他對於這個師道做到了多少。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懂得孝親,而後才知道尊師。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薩都降臨他家裡呵護保佑。佛經上說,照顧自己的父母,這個功德等於供養佛。佛常講,你家裡有兩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養父母,而去供養佛,佛不會接受。我們要以孝順父母的心,來服務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薩的心,來恭敬每位老人。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這是違背性德,去搞六道輪迴。一個人如果不孝養父母什麼成就都談不上。

 

大乘佛法是以孝道為基礎;要幫助父母破迷開悟,常生歡喜心。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志做到圓滿,孝道才圓滿。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門中之罪人。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凈業三福」第一條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修行要從這裡開始。不孝順父母,怎麼能成佛?

 

佛門講,能夠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叫父母從此以後永遠不再受輪迴的苦報,這是大孝。家教,是根;聖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會守禮。把父子、夫婦、長幼的關係處理好,是孝。喜歡成就別人,把人事關係處理好,是悌。孝,是圓滿的性德。五倫八德,做得圓滿,才算是真孝。好好地念佛、學經教,就是孝養父母。

 

佛家講的「孝養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你能夠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養父母」。所謂「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這是「孝養父母」到了極處。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凈土,不但報今生父母之恩,也報累劫父母之恩。如果你學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我們念佛要得一心不亂,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決定有把握,要從孝敬修起。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是沒想到,自性本來是清凈的,有沒有染污?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是染污,實際上沒有染污到自性,也沒有染污到外面的法相,所以妄想分別執著是個什麼,是一個錯誤的幻覺,它不是事實。可是這個東西你要執著它,它就有,它把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全障礙掉了。你的心本來清凈,沒有一個妄念更不會有惡念,現在眾生迷得太深了。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不生滅就是大涅盤,他就證得大涅盤了。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佛不但不能夠契入,一切諸佛如來來跟你講經,你聽不懂、你聽不進去,這叫業障,這東西是業障。所以你要把這個放下,從這個地方放下,業障就沒有了。你不放下,它就在,起障礙,放下就沒有了,你才能入門,才入大乘之門。見性,知道本來沒有生滅,哪裡會有輪迴?

 

「何期自性」,沒想到自性「本自具足」,這個本自具足是什麼?就是智慧、德能、相好。我們今天在世間求學,你念得再多,那個覺不叫做正覺,那不是正覺是什麼?邪覺,偏邪了,不是正覺,正覺是自性本有的。你要曉得,你所有的學術不是圓滿的、不是究竟;正覺是究竟的、是圓滿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大乘教上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定不是盤腿面壁,定是什麼?你不會受外面境界的干擾,這叫禪定。外面境界清清楚楚,那個心像鏡子一樣,鏡子照外面境界照得很清楚,一絲毫沒有沾染。確實一切境界(物質環境)裡面,你接觸的時候,你都是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裡來?自性變現的,心現識變。識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它把這個境界變化,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會去肯定,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心要是善,風調雨順,天下太平;如果這地方居住的人心都不善,都是貪瞋痴慢,那這裡有天災人禍全來了。今天世界為什麼會毀滅?所以這外面境界是人心的感召。

 

對世間一切人事物的控制與干涉,這種念頭要淡忘、消除,對於我們修學的功夫就不會造成障礙。凡人對一切人事物都會想控制干涉佔有,這全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總說,其實只要稍稍有這個念頭在,都是自私自利。所以要把自私自利破除,對一切人事,無論世法、佛法,決定沒有干涉控制的念頭,我們就得大自在,得真解脫。千萬不要執著「我有權利來管」。

 

起心動念出於真誠,為眾生,絕對沒有私心,不為自己,這是真善。雖然為別人,真正的目的還是為自己,這是惡,不是善。譬如,你做了許多好事,最後的目的是為自己,總不出名聞利養,根源總不離自私自利。我們冷靜反省,檢點自己的思想言行,我這一天造的是什麼業?如果惡業多過善業,我這一天就空過了;善業多過惡業,我這一天沒有白過。

 

古人常講:「吃虧是福」,肯吃虧的人不吃虧,真的有福。跟著古人學,決定開智慧,決定得福報。如果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順從惡人的教唆,就喪失人格。人格是做人的資格,這一生死了之後,來生再不能得人身。人的資格是什麼?聖賢教導,人道的條件,儒家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佛法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佛教導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過去沒有學佛時,殺生吃肉造業,現在學佛了,要趕緊回頭,修功補過。而那些曾被我傷害的眾生怎麼辦?我要好好修行,把功德迴向給它們。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修,是為這些冤親債主而修,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把這些冤業消掉。如果欠人家錢就還錢,如果被人騙了就作還債想,心就安靜了。如果沒有欠人債,他需要錢的時,我布施給他。

 

現代的社會,災難太多了,個人有災難,國家有災難,世界有災難,什麼原因?我們曉得,這些災難是居住在這個地球上這些眾生他們的心行所感召的。災難禍福沒有自然的,《感應篇》說得多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個世間前途到底是福還是禍,我們只要看看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造的是什麼因,就能判斷吉凶禍福。一念凈,一切清凈;一念染,一切污染。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你要懂這個道理,你即使受到災難,你不能夠埋怨別人。為什麼?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感召的。你的周邊是善友還是惡友,也都是你自己感召來的。如果對於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不了解,還要怨天尤人,那你是罪上加罪,惡業上又添加惡業,你就錯到底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一念善,你的相也就變善,你的生活環境也變善。

 

《大乘經》上常講,境隨心轉,相由心生。你的心是主宰,所以你一生的享受,完全要自己負責任。你怨天尤人,你造的是罪業,所感受的是苦報,是痛苦,不是樂報。孟子教人「反求諸己」,遇到一切挫折、不如意的事情,回過頭來想自己,不要想外面的人,與外人不相干。業因果報,稍稍有一點深入的話,你就覺悟了,你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肯定有很大轉變。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你落實了,你真做到了,從前決定辦不到的,現在能做到,這就是修行;把做不到的改變成能做到,不能容人的,現在學習能容人,這就叫修行。把你不善的行為修正過來,不善的想法、看法、做法統統修正過來了,你的修行有功夫;看到這個人還是不行,還是受不了,你的修行沒功夫。修行沒功夫,依舊造罪業,你造業哪有不受果報?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那是中國人什麼世紀?所以,外國人都怕中國人,怕中國崛起要報仇。過去他欺負中國人,怕中國人報仇,所以提心弔膽。我們有很多解釋:中國的崛起是文化,絕對不是軍事、不是武力,也不是政治,也不是科學技術,也不是經濟貿易,是文化。唐太宗這一說,這句話我馬上就肯定了:《群書治要》,文化!

 

有一念怨天尤人,就是大錯特錯。遇到一切不如意的境界、逆緣,都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決定是自己不善業累積造成的,過失不在別人。回過頭來,自己真正懺悔,改過自新,這是真修行。是我沒有將他當作父母、師長看待,沒有孝順、尊重他,是我自己的錯,不是他的錯。諸佛如來就是以這種方法成就的,我們想作佛、作菩薩,也沒有例外,還是這個方法。

 

自古以來,儒、佛教育不外乎兩樁事:第一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與大宇宙的關係,這就是「諸法實相」。正確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這是體。第二是教我們如何對人、對事、對物,也就是在生活中,如何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用。這個體、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學,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一切眾生都不例外。

 

學佛是隨順自性,佛就是代表我們的自性,盡虛空、遍法界只是一個自己而已,除自己之外,確實沒有一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就展現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就圓滿的展現、流露了。我們對佛菩薩、大聖大賢孝敬,對父母、師長孝敬,然後逐漸能對一切眾生孝敬,甚至於對自己的冤家對頭、毒蛇猛獸、地獄餓鬼,也同樣的孝敬,決定以清凈平等心待之。

 

外面境界正如佛所說的「夢幻泡影」,是隨著我們的念頭起變化,這正是《華嚴經》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又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你所生的這些法不如意,是能生的心與法性不相應。所以一切境界不是別人變現給你享受的,而是自己變現給自己受用,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若想生活在一個適意的環境里,一定要遵從佛的教誨。

 

凡夫的見解、心思、常識,多半局限在一世,不知道過去世,也不知道未來世,所以產生了許多錯覺。佛菩薩以甚深定功,突破時空界限,對於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統統明了,所以知道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互為眷屬。諸佛菩薩用什麼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孝敬」,就是《觀經》三福的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用「孝順、尊敬」對待一切人事物,就是佛菩。

 

布施度貪心、忍辱度嗔恚、般若度愚痴。我們修布施、修忍辱、修般若,能不能把貪嗔痴息掉,成就三善根?如果貪嗔痴不斷,果報決定在三途。不貪、不嗔、不痴,叫三善根。佛在經上常常敎誡我們,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嗔、不痴,這才叫具足三善根。具足三善根,你的心地身心都不會有污染,清凈心能夠現前。凈土是修清凈心,凈土是果報,凈心是因。

 

每個眾生都在佛的救度範圍,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眾生沒有得度?沒有得度的,就是不肯懺悔的人。所以眾生得不得度,並不在於佛,而在於眾生自己。佛有三不能,其中之一即是「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是有緣?能相信、肯懺悔的人,這是有緣人。不相信,不肯懺悔的人,就沒有緣。都說佛光普照,為什麼不來度我?你不肯回頭,你不肯懺悔,佛怎麼度你?

 

懺悔,是每個修行人每天的必修課,甚至是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每剎那每剎那的必修課。只要沒有成佛,就要不斷地懺悔,一直到你成佛為止,才圓滿。懺悔就是改過,不斷地改習氣,消業障。業障消完就成佛,習氣改完就成佛,懺悔懺到極點,就成佛了。不肯懺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現在賢劫千佛,過去莊嚴劫千佛,未來星宿劫千佛齊出來度他也沒用。

 

科學發現,念力能量太大,能治自己身心的病,肉體跟精神都可以治好,而且還可以幫助這個地球化解災難。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說「意識是一種不受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種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質事件。以心控物( 其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一個簡單的意念似乎擁有改變我們世界的力量,物質並不是固態和穩定的,甚至不是任何東西。

 

夏威夷古老治療的方法是個很好的例子,它的基礎是完全肯定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是一體,你要治療那個人,你要把他跟自己看成一體。這是第一個條件。他得的什麼病,治療時不跟病人見面,看病歷,想自己跟他一樣的病,我用念力想。要他的名字,對他了解越多越好,感應越好,都能治好。頭一個念頭,自他是一不是二。我用我的意念把我的病痛恢復正常。

 

他就好了。我覺得這跟災難有關係,因為災難一來的時候,醫院沒有了,醫藥沒有了,只用意念就能把人治好。四句話:「對不起,(我對不起自己,我沒有把自己照顧好),請你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如果我肺有問題,我就跟肺上的細胞說。一天做一次,半個小時,沒完沒了的說。連續30天,肯定有效。一定要把那個人跟自己想成一體,才有效。

 

眾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苦難?他的心不正常——不清凈、不平等,就容易變成嚴重的病毒。這病毒是什麼?貪嗔痴三毒。三毒煩惱,這是一切苦難的根源,這個不拔除就不能離苦。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原來就是要求快樂幸福的,用貪嗔痴去求,怎麼可能得到幸福快樂?怎樣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用三學六度去求: 即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眾生苦難的根源,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不解。所以幫助眾生雖然是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幫助他開悟,也就是幫助他破迷為悟——這是真實的幫助,究竟圓滿的幫助。這個世間的眾生,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過得非常痛苦,這種痛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迷惑顛倒的眾生所受的苦報沒有邊際,這是事實真相。真實的救濟,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

 

真正要改造你的容貌、改造你的體質,應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從心地做起,你心地要清凈、要善良,所謂「境隨心轉,相由性生」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不就是跟我們講他改變了相貌,他今天的相貌比以往哪一天的相貌都好!他怎麼改的?念阿彌陀佛。所以大家要想健康長壽、要想相貌美麗,就得拚命去念阿彌陀佛,決定沒錯。這有經為證明。

 

我自己心裏面,有沒有執著, 所以對自己講,確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但是對人的時候,又起心又動念又分別又執著,所以它是一不是二。諸位要學這樣子,這個叫佛。世間人跟佛不一樣,他外面分別,裡頭也真分別;外頭執著,裡頭也執著,這個事情麻煩大了!佛菩薩那個高明之處,就是外面對你,隨著你的分別而分別,隨著你的執著而執著。

 

我從無始生死以來,迷惑顛倒,造作種種罪業,有意無意得罪、傷害甚至殺害你們,使你們在輪迴中身心受到極大的折磨,遭受到無量痛苦,增加了無量煩惱。致使你們至今沉淪幽冥不得解脫,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罪業深重,罪大惡極,簡直不可饒恕。這都是由於我累劫貪、嗔、痴、慢、疑,身、口、意三業所犯下的一切罪障,一切過錯。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心中慚愧。

 

我現在深知:一切眾生是自己無量劫的父母,與我們有無邊恩德;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必定都將成為阿彌陀佛;又與自己是一體的。從今到未來際生命的每一個剎那,對虛空法界所有的每一位眾生,充滿感恩、孝敬、慈愛、真誠、恭敬、慚愧、謙下之心,深信因果,斷惡修善,戒殺吃素,放生念佛,知足常樂,慈柔和順,寬宏大量,善解包容。

 

我慚愧懺悔無始劫以來不孝敬父母師長,誹謗三寶,傷害眾生,障礙他人修學弘法,以及身、口、意、貪、嗔、痴所造的一切罪惡,徹底根除驕傲自滿、貢高我慢、淫慾心、自私慳貪心、怨怒心、嗔恨報復心、對立排他心、嫉妒心、燥動心、名利虛榮心、佔有控制心、我執我見、妄想分別執著心、懶惰、昏沉、掉舉、散心雜話,因循苛且心,徹底根除所有惡習。

 

一個真正覺悟的人,是要以了生死為目標的。在大乘法里,想要了生死,我們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念佛求生凈土。若要真正做到,就要記住普賢菩薩的話-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善財童子每遇善知識,都請教這兩個問題。所謂菩薩道就是存心,我們在講席里常說:『心、願、解、行要同佛。』心、願就是菩薩道,解、行就是菩薩行。

 

如果你的心純凈純善,則決定得生。純凈純善是什麼?心裡沒有殺盜淫妄、沒有貪嗔痴慢,不但沒有這個行為,念頭都沒有。殺盜淫妄、貪嗔痴慢從哪來的?習性,不是本性,本性里沒有,習性裡頭有。這個東西要舍掉,你要不舍掉它,它障礙你修行證果。你為什麼不能夠修行證果?根本原因在此地,所以修行人必須要把它放下。放下有困難嗎?困難在你沒覺悟。

 

學佛人一定要放下萬緣、少欲知足,只要生活能過得去就行,真正做到「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才能夠一心向道。清凈心生智慧,亂心則生煩惱。凈宗這個法門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個清凈心而已。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凡是能使我們心不清凈的,我們一定要遠離。勸同修們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不必要見的人盡量少跟他見面,心清凈。

 

不念佛的時候,你就想東想西,想一念善,就是種下三善道的業因種子;想一個惡事情,就是種下三惡道的種子。佛教我們只想阿彌陀佛,你一天到晚念佛、想佛,所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何況大乘經裡面佛常說,「心凈則佛土凈」,你真正把修學的綱領抓住了,你功夫就會得力。要想功夫得力,平時要用功夫,平時用什麼功夫?看破、放下。看淡一點不要分別執著。

 

現在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反省、來改過?這些年當中我們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為什麼?這是基本的戒律。也就是說最低的標準,你能把這三個根紮下去,也就是真做到,你就會得三寶護念,你就會得到護法神的照顧。冤親債主雖然多,他也不能靠近你,要記住,這是最低的標準。現在的這很低的標準,護法神都照顧你,為什麼?沒有人做,你能做到那很希奇。

 

占別人便宜的念頭是屬於盜心,你只起這個念頭你就欠他,你說多麼可怕。別人有對不起我的地方,我要把它放下,不再記在心上,不再有報復的念頭,我們解脫了。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拿定主意,我欠別人的一定要還,欠命要還命,欠債要還錢,要把它還清,再也不傷害眾生,再也沒有去占別人便宜的念頭。冤結不能解開,他就障礙你修行障礙你開悟障礙你證果。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業障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們這個世間人自私自利,迷惑顛倒,所以什麼樣的業障都有。如果你能聽從佛的教誨,把自私自利的根拔掉,起心動念利益一切眾生,你的業障就沒有了。自私自利,不肯利人,不相信這世上有好人,這就是障礙重!凡是障礙重的人,對一切人沒信心,天天擔心受怕,怕人家騙他,怕吃虧上當,結果常常吃虧,上當。

 

障礙重的人,沒有善根、沒有智慧、沒有安全感,他不相信這個時代里還有好人,他懷疑的地方多、顧慮的太多,他一天到晚生活在懷疑、憂慮之中,這就是他苦難的根源。苦難不是別人給他的,是他自己沒有覺悟,自作自受。業障重的人,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過得非常痛苦,這種痛苦從哪裡來的?從迷來的。所以要知道,迷是一切苦難的根源。

 

我們修凈土的,念佛要怎麼念法,功夫才會得力?念頭一起來,馬上要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把我們自己本性裡面的清凈、平等、慈悲給念出來,那就成功了。當我們心不清凈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就恢復到清凈;心不平等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心就平等了;心不慈悲的時候,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心就慈悲了。這樣念,功夫就得力。念出你的清凈、平等、慈悲。

 

 我們念佛的目的在哪裡?要把自己清凈心念出來,念佛目的在此。我們要求的第一步功夫,功夫成片,所謂成片就是我沒有妄念,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住了,伏煩惱這叫功夫成片。這個功夫做成,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一天到晚念頭還是那麼多,並沒有減少,換句話說,你那個佛都是白念了,功夫不得力,不能了生死,不能往生極樂國。

 

念佛,你要會念;止不了妄念,那就是不會念。會念的人,佛號能把妄念止住。只要你能把妄念止住,你的功夫就得力,往生就有把握。佛號止不住妄念,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你還是六道生死輪迴,這是我們真正修念佛法門,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不可以不知道. 功夫不得力,不能了生死,不能往生,大家要記住!

 

怎麼才叫會念?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念頭一起,馬上換成佛號,就用佛號代替了。換句話說,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做會念。不會念的,早晚課誦念幾聲阿彌陀佛,除這個之外是盡打妄想,搞一些是非人我,這個不行!這就叫做功夫不得力。念佛的時候打妄想,聽經的時候也打妄想,這樣修行,搞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防什麼?有防人之心,增長分別執著,誰吃虧?自己吃虧,分別執著障礙你明心見性。為什麼你學佛見不了性,你的清凈心不能現前,你的真誠心不能現前,大概就是常常有防人之心,錯了。諸佛菩薩不要說,連阿羅漢,永遠沒有防人之心,為什麼?人都是佛菩薩,只是有覺有迷不一樣。不管是迷是覺,統統是佛菩薩,人性本善。

 

現在有很多人,你跟他講六道輪迴,他不相信,這些人多半眼光短淺,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人有來世,這個麻煩大了!要是說肉眼沒看見,你就不相信,你沒看見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這個事情不管你信不信,信有,不信還是有!你不信,你造作這些罪業,還是要受報,不是說你不信就不受果報,沒有這個道理,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這個世間的人很苦,不樂,為什麼?有老苦。人老了,樣樣都不方便,樣樣都需要人照顧,惹人嫌棄,所以壽命長,也沒有樂,也是苦!病苦---內有貪嗔痴三毒,外有染污,內外交感,這是病苦的根源。念佛人最怕在臨命終時有病苦,一有病苦就危險,因為凡是墮惡道的,都是迷惑顛倒去的。人生在世如果不學佛,不天天接受聖賢教誨,這個日子不知道多苦。

 

我們念佛人,首先要放下我執,如果起心動念,念念還想到自己,要知道,那是輪迴心。輪迴心就是自私自利的心,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忘記自己的利益。為什麼念佛求生凈土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實在講,許許多多念佛人是以輪迴心念佛,所以出不去,還是搞六道輪迴。你要問哪一輩子我們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只要什麼時候你不用輪迴心就超越了。

 

真正要脫離輪迴,一定要舍輪迴心,轉輪迴心為菩提心,轉輪迴業為凈業。佛在經上常常警惕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要知道珍惜,一定要認真努力,轉輪迴心為菩提心,這樣才不辜負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菩提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要長存此心。菩提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要常修此行。這是善根性德。

 

修其他的法門、經典,一定要得到真正清凈心,你才能成就。念阿彌陀佛,心雖然不到真正的清凈,有個一、二分相似的清凈,你就能往生。這個法門帶業往生,阿彌陀佛幫助你,沒有清凈還能往生!如果臨命終時,二、三分鐘當中,你把煩惱壓住了,那不就往生了嗎?這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首先佛光照注,得到加持的力量,使你的清凈心得到真正的清凈。

 

念經就是修行,修什麼?修清凈心,念一個鐘點修一個鐘點清凈心,念二個鐘點修二個鐘點清凈心。千萬不要去研究,一研究,清凈心沒有了,那就大錯特錯!這個心果然清凈了,清凈心自然生智慧,真正智慧是從清凈心生的。念佛人一定要知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願意去是緣,因就是修清凈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諸位說,還是繼續修清凈心。

 

特別是凈土宗,所修的就是一個清凈心。大勢至菩薩修念佛法門,「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凈念就是此地講的清凈心。心清凈,身清凈、境界清凈。清凈心就是佛心,清凈心的作用就是無量智慧、無量佛法,這是學佛的秘訣,許多人不知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繼續修清凈心——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清凈心。心清凈,身清凈、言語清凈,沒有一樣不清凈。

 

念這句佛號,目的是修清凈心。我們念經念佛,就不胡思亂想了,就沒有分別執著了。  念經,要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去念,不要想經裡頭的意思!你一面念經,一面胡思亂想,想經裡面的意思,心就不清凈了。要曉得,念經不是求解義,念經無非是要把我們的妄想執著念掉。不念經,會打妄想,沒有辦法把妄想趕走。念經是個方法手段,不是叫你懂得意思的。

 

發脾氣是惡,不發脾氣是善。誰能不發脾氣,誰能對佛教的道理相應,誰就能很順利地成佛。絕對不發脾氣,這是最主要的關鍵,不發脾氣,就有智慧,只愛發脾氣的人,多數是愚痴,無明很重,沒有涵養的功夫。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成佛了。你們十天不發脾氣,就是十天的修行。你們要發脾氣,就是沒有修行。

 

房要小小的,錢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業要了了的。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想,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財欲令人顛倒,財、色、名、食、睡,這是地獄五條根,可是我們人人都把這個根扎得深深的。這個善根他不往深的扎。財色名食睡這五條根,他往地裡頭扎啊!扎了覺得還不夠深,還往地裡頭扎。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惡人。

 

這個「肉」字,就是一個被吃的人與吃肉的人,吃肉的人在外邊還是個人,被吃的人已經變成了畜牲了。吃肉的人與被吃的人就有一種關係,解不開冤結,互相罩著。吃齋是活著吃虧,因為未能滿足美食之欲,不能享口福,可是若不吃齋,吃了很多肉,死後便要到地府算賬。我是憑良心向你講真話,大家不要貪口欲,貪享受,死後就不會上大當。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持名念佛就像拿著東西似的,總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拿出真心來念佛,念一句佛,虛空里便有一道光明,若能懇切至誠地念佛,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氣化為吉祥,把污染、暴戾、災難的空氣改變過來。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給阿彌陀佛打一個無線電報,這叫感應道交。

 

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修行人,主要能忍罵、忍打、忍冷、忍熱、忍風、忍雨、忍飢、忍渴。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讓人所不能讓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飯,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總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我們無論什麼也不能貪,要知足,要能忍,但這個無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爭不貪就能福壽無邊。

 

叫你別著相,你著相,你是凡夫,你不著相,你就見性。著相,相就產生障礙,見不了真性。所以在此地有一句叫深契中道,我們這日常生活當中就是缺這個,不但沒有深契,根本就沒有契入,境界小小一動,煩惱情緒馬上發作,合自己意思的就狂歡、歡喜!不合自己的意思,立刻就要發脾氣,就要責備別人,全錯了!這樣的修行,從早到晚無不是在造業在跟人結怨。

 

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傳授給大家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跟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說這部經太長了,我每天沒有那麼多時間,那這個地方就告訴你,你每一天就受持四十八願,念這一句名號,這就是一切諸佛如來示現在人間,對我們一切眾生、地球上這些大眾最真實的利益。實在是沒有時間看全經,你就讀這一品,你就學這一品,你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決定成。

 

成功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秘訣就是不受環境影響。這一句話比什麼都重要。所有不能成就的人,都是被環境影響了。實際上環境怎麼能影響人呢?自己的關把不住。自己能把關把牢了,你就不會受環境影響。順、逆境界,這就是考驗,天天在考試,看你及不及格。你不及格就被淘汰掉了,你及格通過了,你就成就了。所以境緣不壞,境緣不要逃避啊!要歡喜接受啊!

 

我們修凈土的人,把所有境界全看成阿彌陀佛,我們念念不離阿彌陀佛,這個佛號才能念好。順境裡頭貪念心才起來,「阿彌陀佛」;逆境、惡緣,怨恨心才生起來,「阿彌陀佛」,都歸阿彌陀佛!好啊!心裡頭、口裡面、行裡頭除阿彌陀佛外,沒有別的雜念,這叫一心稱念,這叫一向念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境逆境都是虛妄。

 

魔境轉變成佛境:把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看成自己最殊勝的增上緣,善人是阿彌陀佛,惡人也是阿彌陀佛,你的境界就轉過來了。你的心完全定在阿彌陀佛上,順境、善緣是阿彌陀佛,逆境、惡緣也是阿彌陀佛。他們的示現為什麼?替我消業障。順境、善緣消我的善業,善業也是障礙啊!逆境、惡緣消我的惡業。你看:善、惡業全消掉了,清凈心現前了。

 

我們今生最重要的事,只有了生死、脫輪迴,而且只有凈土法門,才可以幫助我們究竟解脫。然而必須要具備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才能真正相信這個法門,依教奉行,三種條件缺一種都不可以。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聽經聞法,對凈土法門深入了解,斷除一切疑惑,這是極為稀有難逢的因緣,如果能夠真信切願,必然永脫輪迴,究竟圓滿成就。

 

印光大師教我們,要把「死」字掛在額頭上。想想死的時候,一樣也帶不去,心地自然就清凈。自己生死有把握,至於什麼時候去極樂世界,就要看緣分。如果與眾生有緣就要留下來,多幫助一些人往生。沒有緣分,不妨自己先去,將來倒駕慈航,再來普度眾生。人命就在呼吸間,為什麼還要造業呢?財富再多,權勢再高,都只是過眼雲煙,為什麼不利用機會修善。

 

在大災難中,佛菩薩不會建立制度,因為建立制度,立刻會被魔破壞。魔已經造太多罪業,佛菩薩不忍心讓他墮落得更深,所以一定會等到大災難過後,才建立制度。所以我們在亂世弘揚正法,一定要採取低姿態,等災難過後,正法才會真正的復興。世間人道德倫理喪失,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所以世界秩序大亂,大災難必定會降臨,能夠逃過劫難的人定是大福德人。

 

人身體怎麼會生病?不善念頭。什麼不善念頭?自私自利、貪嗔痴慢、五欲七情,這不善念頭。毛病從這裡生的。這些不善念頭統統都改過來了,像我們中國老祖宗所教的「仁義道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真的能夠做到,念茲在茲,你的身心決定健康,決定沒有毛病,為什麼?你都是善念嘛!帶給你都是健康、都是美好,怎麼會有毛病。

 

我們要想自己身心健康,把倫理道德做好就能得到。你說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多好,它管用!你現在就是升官發財,你身體不健康,還帶痛苦,那又有什麼用處?所以,真正的幸福美滿、健康快樂,都在古聖先賢的教誨裡頭,都在佛菩薩經典之中!你如果真的覺悟,從心理上改變,斷惡修善,懺除業障,病自己就好,不需要用醫藥。種種疾病的來源都是自己找來的。

 

隨順性德,「仁慈」養肝,「正義」養肺,「禮樂」養心,「智慧」養腎,「誠信」養脾胃。這是講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你把這五個字做到,你就不會有病。反過來,你要是違逆性德,「怒」傷肝,你要發脾氣,你的肝就有問題;「悲惱」傷肺,你肺就有問題;「恨」,仇恨傷心,你的心臟就有問題;「恐懼」,煩躁不不安,傷腎;「怨天尤人」斤斤計較傷脾胃。

 

我們要學佛,頭一條要學佛的知足。知足到什麼程度?可以過最簡單的生活。佛示現這樣的知足,我們在經上看到,他一生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你如果真的覺悟,從心理上改變,斷惡修善,懺除業障,病自己就好,不需要用醫藥。醫藥是個小的輔助而已,真正病好是靠自己心轉變。我們身體這個病痛是業報,把染污的心轉變成清凈的心,業消掉了。

 

貪嗔痴是所有一切病苦的根源,你要沒有貪嗔痴,你不會生病。所以身體裡面有貪嗔痴病毒,外面受一點點風寒的干擾,你就會生病;或者是受一點刺激,這個刺激是什麼?煩惱、怨恨、惱怒,你病就來了。如果心地清凈,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著清凈平等心,逆境不生怨恨、不生煩惱,順境不生貪戀,你永遠不會生病。病痛是業報 疾病的來源,都是自己找來的。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必須知道如何自度,也就是說必須要懂得怎樣救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聞法。天天聽,聽個十年、二十年,就會有所悟處。 現前這個世間,災難頻繁,我們要如何自度?我們要自度,要救自己,那就一定要記住李老師往生前的一句話:"世界亂了,諸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唯一的一條生路,念佛求生凈土。"

 

心上有佛,行為當中有佛、生活當中有佛、工作當中有佛、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都有佛,這才叫真正念佛人,這一種念佛,古大德所說,「萬修萬人去」。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有什麼用處?那就是古德講「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彌陀經》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只要真正能照這樣做,就決定成功,所以說非常非常地重要。

 

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伏不住煩惱,不能得一心。如果你一天只修十念,你這十念得力,真能伏煩惱,那就不得了,那就是功夫。念佛要怎麼念?我們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念」,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念」字的意思是現在的心,現在心上有佛,這叫念佛。不一定在口裡頭,口上有佛不管用,一定要心上有佛。

 

我們必須要記住,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善、行善、念頭善,這就是深信切願,這就是發菩提心。奉行六波羅蜜,這是善的標準,如果我們的心不善、念頭不善、行不善,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一個緣而已。用清凈心念佛,這個清凈心就是一向專念,所以功夫得力不在於念佛念多少.

 

念佛要把煩惱念掉、要把習氣念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心才動,就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壓下去,這叫功夫。念佛的目的,《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凈心現前,然後才能真正懂得古人所講的「心凈則土凈」。心地清凈,這是決定得生凈土的條件。這個法門沒有別的訣竅,就像大經裡面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古大德常講「歷事練心」,這才叫修行。歷是經歷,我們從早到晚,不曉得遇到多少人、遇到多少事情,就在這個人事裡面磨練。如果遇到事就迷惑顛倒,那不叫修行。把你所修學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用在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用在處理世間一切事務上,這樣學佛,就學活了. 把所學的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上,這裡面有內心的快樂。

 

佛法教學的大意、大目標是破迷開悟,果上就是離苦得樂。佛法是學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學兩分,就有兩分的受用——真修行,你自己就能得受用。佛法要能活學活用,不能讀死書!讀死書,食而不化,是守愚之輩,那是不解如來真實義,不能體會佛的意思。一定要活學活用,這才叫做真修行。學佛絕不是天天念著阿彌陀佛、讀經、每天拜佛,不是這個事情。

 

我們的根性愈來愈劣,一世不如一世,原因在哪裡?我們不斷在造罪業,不學佛的人在造,學佛的人也在造。 現在這個世間人喜歡什麼?喜歡貪嗔痴: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吃。惡業的根是貪、嗔、痴,幾個人不造惡業?幾個人沒有貪嗔痴?學了佛,吃了長素,世間法不貪,貪佛法,別人修行比我精進,我看到不順眼,心裡就難過,佛法佛法貪嗔痴來了。

 

 一般人雖念佛,有口無心,他沒有辦法。這個念是心念,不是口。我們現前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念念都有阿彌陀佛,那還得了嗎!每個心念都是阿彌陀佛,那個功夫不得了!我們要念到功夫成片,那就起作用了。要把念佛這個事情當做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其餘的都是雞毛蒜皮,都是芝麻小事,這才叫大事,勸人念佛,第一功德,真實功德。

 

常念阿彌陀佛,感得佛光普照。佛光會產生作用,這真的,不是假的。你要問什麼道理?道理佛經里講的很多,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這個星球在太空運行的時候,也是我們的境界,也隨著我們念頭在影響,它有影響。阿彌陀佛是正念,阿彌陀佛是無比殊勝的念力。你想想看能夠影響星球的軌道。所以一句佛號念到底,什麼問題都解決。

 

佛陀的教誨,第一就是教我們孝養父母,知恩報恩。孝養父母是覺悟的行為,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孝養父母的。孝順是隨順性德,不是隨順煩惱,不是隨順無理的要求。懂得孝道,懂得孝養父母,佛法才有根。佛法是師道,在佛法裡面有沒有成就,實在說要看他對於這個師道做到了多少。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懂得孝親,而後才知道尊師。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凈業三福」第一條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礎。「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修行要從這裡開始。不孝順父母,怎麼能成佛作祖?「孝養父母」,我們有沒有盡心儘力去做?你要不能盡心儘力孝養父母,你那阿彌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佛家講的「孝養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

 

佛門講,能夠勸父母念佛求生凈土,叫父母從此以後永遠不再受輪迴的苦報,這是大孝。家教,是根;聖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會守禮。把父子、夫婦、長幼的關係處理好,是孝。喜歡成就別人,把人事關係處理好,是悌。孝,是圓滿的性德。五倫八德,做得圓滿,才算是真孝。好好地念佛、學經教,就是孝養父母。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薩都降臨他家裡呵護保佑。佛經上說,照顧自己的父母,這個功德等於供養佛。佛常講,你家裡有兩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養父母,而去供養佛,佛不會接受。我們要以孝順父母的心,來服務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薩的心,來恭敬每位老人。大乘佛法,是以孝道為基礎;孝道到極處,就圓滿成佛。要幫助父母破迷開悟,常生歡喜心。

 

「孝親」非常重要,從孝親這才能夠「尊師」。我們對老師真正能夠尊敬,老師的「道」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做師長的,要教學生孝養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師重道。佛法教學的目的,是教我們開發性德,教我們明心見性的。我們的心地,本具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孝道與師道,是開發心地寶藏的鑰匙。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開發的道理?

 

我們很感恩,在這一生當中遇到祖宗聖賢的教誨,遇到大乘佛法,我們走佛菩薩的路子,覺而不迷。我們有能力,人人都有這個能力,超越這個災難。在這個災難裡面死亡是身體死亡,身是有生有滅的,靈性不滅,靈性不斷往上提升。大災難當中死亡的人很多,每個人去處不一樣,大不相同!我們走的是哪個道?佛道,成佛之道。你說多自在、多快樂!

 

我們居住的環境,完全是從人心來做主宰,人心善,沒有一樣不善,人心不善,就沒有一樣是善的。現在人心是什麼?貪瞋痴慢,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還得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沒有了,從念頭上都沒有了,起心動念全是自私自利,全是名聞利養,這還得了嗎?所以,我們是從實際上來觀察這個社會,是太平盛世還是一個亂世?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善心善行能夠集合起來,銀河對齊這個現象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這三個,有善心跟眾生集合起來,三對二,這個二是肯定要勝這個三分之一的。我們相信能夠克服這個問題,重要的,人要回頭。銀河對齊這個現象發生在二0一二年十二月,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回頭,回頭是岸,回惡向善,回迷向悟。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去修行。

 

一切法從心想生,地球上的人拋棄了倫理道德、拋棄了祖宗神聖的教誨,造作一切惡業,毫無顧忌,這還得了嗎?這在古時候說,人造這種罪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天地不容,現在銀河對齊就是天地不容。如果地球上的人都能夠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守住倫理道德,通達明了因果的事實真相,這個世間人人都是好人都是上品十善,銀河對齊就不會產生這種災難。

 

佛教的本質: 宇宙人生的真相,世尊教導真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教導我們人與人的關係。第二個教導我們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第三個是教導我們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受過科學教育的他說:『這是迷信,這是宗教』。科學家現在確實證明空間是多維次的,我們住在三度空間,天地鬼神,實際上就是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

 

佛教人『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要不能過清苦的生活,你的煩惱習氣決定斷不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重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能力也一樣,那個『德』是講能力,真的是萬德萬能,能力也一樣,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下面是『相』相貌好,身體好。這才真正叫究竟圓滿的幸福。

 

解決社會問題,最重要的、最殊勝的、最有效果的是教育。於是我們再仔細觀察釋迦牟尼佛選擇的這個行業,不但一生教學以身作則,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雖然是出家,他的父親是帝王,他可以蓋一個很好的寺廟,可以過很舒服的生活,他為什麼要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沿門托缽?為什麼?他教導我們,如果真正從事於教學的事業,一定要給一切眾生做出最好榜樣。

 

『心』跟『物』,在佛法講是一不是二。《心經》上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物質,心就是精神,確確實實它是一不是二,現在我們把它分成兩樁事情來看,這是錯誤的,這裡頭產生了矛盾、才產生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世間所有一切苦難的根源,不但是苦難的根源,是六道輪迴的根源、是十法界的根源。

 

災難能不能化解?在理論上講是決定可以化解的,事實上那有相當的難度。難在哪裡?得一切眾生真正能回頭、真正能夠反省、能夠改過自新,這個劫難就沒有了。佛在大乘了義經裡面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天災人禍、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報』是什麼?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些行為是屬於正報。物質環境跟念頭是一樁事。

 

真正有智慧的人們當中沒有發現有人說佛教是迷信的,雖然他們自己並不信仰佛教,但在他們的心目當中,都以為佛教是很高深博大,是相當了不起的,只不過現在暫時還沒有時間去進行深入研究或者自己還沒有緣份加入到佛教信仰者的行列之中。然而恰恰是那些沒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對世間及出世間法都不懂的人,反倒會說佛教是很迷信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敦倫盡分』。『倫』是五倫,五倫是天然的秩序。我們中國人常講『道德』,什麼叫『道』?倫理是道,這是自然的秩序。我們從人類來說,男女結合是『夫婦』,五倫從這裡開端,有夫婦而後你生下小孩,這就有『父子』,小孩多了的時候,這就有『兄弟』,進入社會,就有『君臣』,就有『朋友』,中國人講這五倫。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尤其凡夫跟凡夫在一起,他說:『我喜歡你,我愛你。』你要曉得,這是假話,不是真的。為什麼?他的心不是真心,他用的是妄心,妄心當然說的是妄語,那不會是真的。今天愛你,結婚了,明天恨你,就離婚了,你說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現在在這個社會上太多太多了,看清楚、看明白,不要上當。

 

『敦倫』從哪兒做起?從夫妻做起。諸位一定要知道,佛教教育是生活教育,是幸福美滿的教育,生活幸福美滿是從夫妻開始。夫妻要是不和,你一生沒有幸福,你也達不到圓滿。儒家講的倫理,也是講肇端乎『夫婦』,世出世間聖人對這個問題看得這麼重!所以修行成佛作祖,也是從這裡開始。中國諺語常講『家和萬事興 』。怎樣落實使夫妻好合、百年偕老?

 

佛教給我們『四攝六度』。四攝六度同修們都懂,是不是真懂?不見得。為什麼?真懂你就會做了,你還沒有能落實,沒有能做到,可見得你不懂。佛法確確實實是『知難行易』,凡夫成佛,說老實話是一念之間,念頭一轉就成佛了,轉迷為悟,這個人就成佛了。你為什麼轉不過來?你了解得不夠透徹、不夠清楚,所以你還會被外面境界誘惑,你自己做不了主。

 

有的人為了暫時的利益而造業,我們應該先對他得到的利益生起歡喜心,然後,再悲憫他,替他懺悔,願他以後不要再造這樣的惡業,願他以後不要感受這些果報。自己發心是清凈的就可以了。「我恨他,因為他造業造得太狠了。」不能這樣想,不應該生起嗔恨心。如果這樣,你還是不會當菩薩。他造業造得越多,你就越應該可憐他,越應該替他消業,跟他結善緣。

 

如果你生起嗔心,別人會看出你發脾氣了,自己也能明顯感到心裡不舒服;如果生起貪心,你能察覺到「我對某某人事物生起貪戀之心」,別人從你的言行舉止中也看得出來;如果生起極為嚴重的痴心,你的行為上會表現出打瞌睡、昏沉等,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有點迷糊。可是嫉妒和傲慢並非那麼容易被發現的,別人看不出來,自己也感覺不到但它會一直不斷地產生。

 

當一個人一旦把追求物質財富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時,他就很難做出品德高尚的行為了。況且人世間的富貴也並不只是靠努力就能到手的,俗話說:「命中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滿升」,雖然有些人一生都在為名利所勞累,猶如夸父追日般看著光芒四射的朝陽,卻永遠也追尋不到,到頭來只能得到一身的疲累與無盡的挫折。那是因為名利與富貴也是由德轉化而來的。

 

人活著就會有所追求,然而世上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什麼?很少聽到有人把高尚的道德品質或完美的精神生活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   人生貴在修德。有德才能擁有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積德與守德之人猶如把財寶積累在天上,不須操勞自會財源滾滾,衣食豐足。因此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人們去追求的無價之寶。

 

 物質財富不只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即使在我們能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它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它無法解除人的精神痛苦,更無法使人超越生死輪迴,走向自由自在的高尚精神境界。雖然也有人說高尚的道德品質不能當飯吃,然而實質上沒有德的人做乞丐也討不到飯食,有德之人不管身在何處都沒有衣食之憂。德無處不在,德是一切榮耀富貴的源頭。

 

古德有一個警告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們看到很多出家人,沒做到出家人的本分,破壞佛門的形象,造成社會大眾對三寶的誤會,這個罪業不得了!「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人為什麼會墮地獄?本分的事情沒有盡到,心裏面貪嗔痴慢沒斷,禁不起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道業荒廢掉了,所作所為都是罪業。

 

我們出家人是什麼?人家供養的。供養是要求福,你什麼福給人家?所以發心出家的,決定要往生,決定要弘法,出家人本分的事業就是這個。如果捨棄本分,去搞別的,那就是世間人講的「不務正業」。出家人這一生要不能往生,這些施主現在供養你的,將來統統都得要還債,所以出家人對於供養決定不能貪求。為什麼?現在貪求多了,將來還得多,這個麻煩大!

 

有些人認為出家好,又有人侍候,又有人供養,又不要工作,這個多舒服。他不知道,古德所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了道就是證果,就是要出三界,你出不了三界你就得披毛戴角還,你要還債。你這一生有本事出三界嗎?這是個大問題。出家是很危險的事情,你敢幹?要說修行,在家跟出家沒有兩樣。真正往生的人在家多出家少。

 

出家人的本分是修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出家人希求名聞利養,曲解了佛教,貽誤眾生,使許許多多的眾生不但沒有得利,反而受害,這個罪業墮阿鼻地獄。一定要知道,道場的功能是教化一方!能勸這一方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個道場有功德;如果這個道場做不到這樁事情,甚至於把眾生修行道路指錯,那他要背因果責任,這個因果責任都是在地獄。

 

七情五欲。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末後那個「欲」,就是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誰不貪愛呢?那麼這是人在一生當中是離不開的。所以古人對這件事情,生活離不開,但是防範要嚴格,定下些制度,不能違約。守住制約,不能夠違約,這是最健康的。不能讓他過分的,有節度的。那麼現在這個節制沒有了,愛欲泛濫了,造成今天社會動亂

 

我們畢竟還生在佛的末法時期,沒能夠見到佛,佛的形像還在;沒有聽到佛的教訓,佛的經典還留傳在世間。我們面對經典,就如同佛給我們說法一樣,這是不幸中的大幸,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珍惜的。如果這一次我們把這個因緣喪失,想來生再遇到這個因緣,相當相當不容易!世間之亂必然是加深的,一世不如一世如果想恢復過去那樣的淳樸,給諸位說,做不到。

 

 每一個人確實有命運,命運從哪裡來?命運從「業」來的。你只要造業,「業」就是命運的來源。我們今天依照佛的教訓來修學,就是在「業」上面斷一切惡業、修一切善業。我們所得的結果,當然就離開惡報而得到善果。我們今天得人身,生在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且是在末法的第一個一千年。換句話說,還能沾一點正法的邊緣。

 

佛也非常慈悲,知道他將來不住世的時候,這些眾生非常可憐,煩惱習氣很重很重,特別留一個藥方給後世人,給末法時期的人,這個藥方就是《阿彌陀經》,就是念佛法門。很可惜,末法時期這些學佛的眾生偏偏輕視這個法門,沒瞧得起它,不肯用它,這不怪佛不慈悲,怪自己愚痴不肯聽話。佛普遍為一切未來的大眾授記,「末法時期,凈土成就」念佛求生凈土。

 

 


推薦閱讀:

凈空老和尚開示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六八一卷——第六九0卷
凈空法語二
凈空法師講經菁華錄
凈空法師:為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

TAG:經典 | 語錄 | 佛學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