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人或是未來中國法學領軍者,他們的成長故事堪稱一部激勵書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8月17日在京會見了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及提名獎獲得者。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活動大有來頭,它是由中國法學會主辦,經中央批准設立的重大獎項。自1995年起迄今已經舉辦了八屆。
獲得過這項殊榮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我國法學界的理論骨幹或領軍人物,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以及著名法學家陳興良、韓大元、馬懷德、王錫鋅等。
那麼,你了解剛剛評選出的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嗎?他們來自哪個大學?是如何與法律結緣的?請跟隨小編探尋。
1.中國政法大學
汪海燕
被學生稱為「男神」
打開法大BBS,輸入「汪海燕」,在一行行留言中可以看到法大的同學們對於老師的認可和喜愛。
「簡直男神!在法大不聽一次他的刑訴絕對終生遺憾!太有趣了,講得超級棒!睡著都會笑醒,知識點拿捏也很到位。男神!」
「什麼叫年輕有為,什麼叫魅力四射,在汪老師身上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汪海燕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 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汪海燕教授長期致力於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和司法制度改革的研究。
2000年,身背幾十斤複習材料的汪海燕走進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校門,從此,他的人生就與這裡緊緊連在了一起。
17年過去了,從學生到教授,汪海燕的身份發生了轉變,但他勤勉好學的習慣一直保持著。
2.中國社會科學院
謝鴻飛
喜歡安靜地研究學問
謝鴻飛,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民法研究室主任。作為中國社科院民法典編纂項目工作小組秘書長,多次參與《民法總則》的編纂工作。學術方向民法總則、物權法、普通法、德國法、法律與社會理論。
謝鴻飛北大碩士畢業後,隨梁慧星老師攻讀民法學博士學位。他留在法學所工作後,進入梁慧星的民法典團隊負責起草草案總則中的一般規定部分。
現在,作為中國社科院民法典編纂項目的秘書長,謝鴻飛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要求,參與民法典分則的編纂工作。
「我的經歷很簡單,從學校到研究機構。我熱愛研究這個職業,自認為可能也只適合學術研究行業。」謝鴻飛說。
在他心裡,法學研究所是個相對很安靜、很單純的學術機構,無需面對和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也不需要太多的社會來往,而這正適合他相對喜歡安靜和思考的性格。
3.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林維
本想學新聞,
陰差陽錯念了法律
林維,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林維是刑法領域知名專家,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屆特邀諮詢員。
在高考前,他的職業理想是成為一名新聞人,後卻陰差陽錯念了法律,並逐步成長為一名法學家。讀研究生時,林維的寫作特長就得到了極好的發揮。那時,作為一名學生,在國家級的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還是挺難的,而林維的文章卻一篇接一篇地刊登出來,這不僅令林維本人深受鼓舞,也讓同窗甚為羨慕,用如今的時髦話來說,他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這種研究寫作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他成為博士、教授,直到今天。
4.中國人民大學
張翔
課堂評分居全校前列
張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博工委主任。
愛運動、愛書法、幽默風趣、帥氣無比……
這些高質量的「標籤」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同學們在其校園BBS上給他們的「男神」老師張翔的評價。
張翔秉持「理論基礎+學科前沿」「知識+實踐」「嚴謹性+趣味性」的理念,通過教學感染更多的學子們對於憲法學的熱愛,激發他們對於憲法研究的興趣。
「住宅使用權續期、機動車限行、胚胎冷凍等話題居然還有這樣的解釋方法,我以前是真想不到的,這和我以前對於憲法學的感覺不一樣。」一名學生這樣評價張翔的憲法學課程。
根據「數字人大」數據,他的本科課堂評估平均得分98.56,課堂最高得分99.57,位居全校前列。
5. 吉林大學
何志鵬
教材空白處寫滿筆記
何志鵬,吉林大學法學博士,現為吉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出版有《國際經濟法治》《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歐洲聯盟法:發展進程與制度結構》《全球化經濟的法律調控》等專著。
在求學的道路上,有許多老師都給了何志鵬莫大的幫助,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兩位導師。
多年過去了,他依舊清楚地記得車丕照老師在講授國際技術轉讓法的時候,通過非常前沿的、對當時國際法爭論問題的揭示,向學生們展示了國際法理論爭議和實踐發展的最新圖景。
「車老師非常注意用實踐導向的方式去帶動我們,他布置的模擬談判任務,讓我們通過直接參与來提升對於合同的形成過程以及合同具體條款的直觀感受。」何志鵬說。
另一位對何志鵬產生深遠影響的老師,是他的博士生導師鄭成良。
何志鵬回憶道:「他講課最大的特點是從一個又一個非常淺顯的、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例子出發,去引申、剖析,讓我們去體會這背後的複雜爭論和深刻的法理學,甚至是政治學、哲學層面的問題。」
當年上課作為教材的那本《法的一般理論》何志鵬至今都還保留著,書的空白處幾乎都被筆記填滿了,上面記錄的很多內容都是源於生活的例子。
6. 清華大學
樑上上
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學生都格外細緻認真
樑上上,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領域商法學、法律方法論。
在樑上上辦公室書架的一角,有一本略微泛黃的《法學研究》雜誌,雜誌的日期是1993年第5期。
「我的第一篇論文《論商譽與商譽權》就刊登在這上面。」樑上上笑著說,那時候是他本科三年級。
《法學研究》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學術刊物,在法學法律界具有重要的影響力,選稿標準也有別於一般法學期刊雜誌。
「當時我對民商法特別有興趣,馬紹春教授看出了我的興趣,並鼓勵我在這方面嘗試探索性地撰寫一些期刊論文,於是就有了這篇作品。」樑上上談道,這篇論文在馬紹春教授的指導下做了修改,最終發表於《法學研究》1993年第5期。1993年9月獲得了杭州大學最高獎學金——竺可楨獎學金,獲得載入校史的殊榮。
這次投稿成功深深地影響了樑上上,之後20多年的從學、從教生涯里,他始終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學生都格外細緻認真。在他看來,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7. 江西財經大學
蔣悟真
給自己的標籤是「草根」
蔣悟真,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法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經濟法、企業與公司法、司法理論。
蔣悟真給自己的標籤是「草根」,他說這不是自謙也不是自嘲,而是做人做事所標榜的心態。
「不以驕氣待人、不以傲氣待物,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這就是我做人的心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我人生的基本信念。」蔣悟真說。也正是這種「草根」的心態,讓他很喜歡「老師」這份職業,很樂意靜下心來從事學術研究,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從事法學研究,對待法學現象,探索法治規律。
今年已經是蔣悟真從事經濟法教學和科研的第18年。他說,當今轉型期社會上難免會出現諸多功利和世俗的情況,幸好他在喧囂中堅守下來,始終保持著對教師這份職業的操守。
同時,在他看來,經濟法學是一門新興發展學科,而學科的不斷發展又為他的法學道路持續注力。
8. 最高人民檢察院
董坤
最愛拋出「問題炸彈」
董坤是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編譯部副主任、副研究員。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請教大家」,這是董坤的一句口頭禪。「即使是一次輕鬆的日常聊天,他也可能把它搞成一次學術討論。當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應當明白研討要馬上開始,你要準備好接受他不計其數的『問題炮彈的轟炸』」,對於愛「尋根究底」的董坤,他的朋友有時有些「煩」他。
在董坤的領導、最高檢檢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守安看來,董坤是一個不錯的青年人。「他對新領域充滿熱情,特別樂於探索。」
他幾乎把所有能利用的個人時間全都放在科研學習上,即使下班回家,無論是乘地鐵還是坐公交,他都會戴上耳機,學習提前下載好的「專業講座」或「學術報告」。
「我還年輕,知識積累的厚度不夠,一定要多聽多看,多向其他前輩請教,這樣我才覺得比較充實,心裡也踏實了很多。」董坤如是說。
9. 武漢大學
何其生
求學路上感受師恩
何其生,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其生清楚地記得,在研究生第一年,他寫了一篇小論文呈獻給導師肖永平看。肖永平將他叫到家裡,並沒有批評責備,只是細緻耐心地指導著何其生,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將論文進行了徹底修改。何其生對比了修改後的文章,感覺就像重新寫了一遍。
「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是如此淺薄,很後悔拿一個這麼不成熟的論文浪費老師大半天的時間。」何其生說。
在肖永平到哈佛大學訪學期間,導師黃進對何其生碩士論文的指導又深深地給他上了一課。「我的論文被改得滿篇飄紅,而他說得最重的話也只是『你們不太認真』。」
博士畢業後,何其生來到北京大學做了兩年的博士後。導師邵景春教授發現何其生的英語能力有待提高,就積極幫他聯繫,督促他進步。
何其生說,正是因為求學路上得到了這麼多位老師無私、悉心的指導,才使得他擁有今天的視野去眺望國際法的前沿。
怎麼樣?看完「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的故事,有沒有覺得受到了激勵?距離司法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不少司考黨都留言求最高法的司考祝福,小編祝所有被司考考(zhe)驗(mo)的小夥伴都能順利通過。好啦,放下手機抓緊時間學習吧~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推薦閱讀:
※今天的中國該如何實踐《共產黨宣言》|伐柯熱點
※中國歷代紀元表
※中美之間會爆發戰爭嗎?美國為何不敢對中國動手?
※中國羅盤詳解-第七層 坐山八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