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的「數據泄露」、美國大選、個人隱私以及其他
近幾天,美國科技媒體的頭條是 Facebook 數據泄露事件,炒得沸沸揚揚,國內媒體自然也跟風報道,但多數是危言聳聽,甚至還搞出了「Facebook 面臨高達兩萬億美元索賠」的說法。
5000 萬用戶信息的泄露,可怕嗎?從數據量上看,算不了什麼大事,2017 年可是有過一次更大規模的數據泄露,與共和黨國家委員會簽約的一家營銷公司 Deep Root Analytics 泄漏了超過 1.98 億美國公民的政治數據。數據泄露包含大約 61% 的美國人的個人信息。這個數據量算大嗎?2017 年 10 月,Yahoo! 公司承認,在 2013 年的數據泄露事件中,有大概 30 億條帳號信息泄露。
而這次媒體對 Facebook 的口誅筆伐,看起來更像是遷怒:要不是 Facebook 把數據泄露出去,特朗普沒準兒贏不了大選。至於 Facebook 用戶掀起的銷號行動,更像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鬧劇。證明了美國網民里蠢貨的密度和中國網民里蠢貨的密度幾乎一樣高,至少是各有千秋。
說起數據泄露,不少人會以為 Facebook 數據被黑客盜了,或是 Facebook 出於利益把數據賣給了別人,其實並不是這樣,從目前的公開信息得知,更準確的說法是第三方開發者,利用 Facebook 的授權規則,在獲得用戶許可之後,抓取了用戶的關係數據。
具體是怎麼發生的呢?
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在 2014 年弄了一款性格測試的應用,放到了 Facebook 的開放平台上,然後以搞學術研究為名義,以 5 美元獎勵為誘餌,吸引用戶下載 App,並且要求用戶授權獲取自己 Facebook 上的社交信息,每個種子用戶平均帶來了 160 個朋友的數據。有27 萬用戶下載過這個 App,最後通過這個方式累計抓取了 5000 萬用戶的數據。
注意,並不是 Facebook 數據被盜,而是在用戶點了「確認」之後,該 App 利用有業務缺陷的授權規則,違規抓取用戶數據。
但是,這個事情,經過媒體渲染之後,在美國引發了渲染大波,也引發了 Facebook 股價大跳水。而一些腦殘用戶在 Twitter 上發起了刪除 Facebook 的行動,特別有喜感,包括著名的馬斯克也刪掉了自己的賬戶。
美國人民太天真了。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中國,根本就不叫個事兒。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數據已經被泄露過不知道多少遍了,抓取社交網路的信息,分析用戶的喜好行為,動用水軍操控輿論,已是司空見慣之事。更不要說,有的公司自己把用戶數據賣給別人用以牟利,他們叫自己「大數據公司」。
網上的媒體報道,傾向性頗為明顯,網路「大法官們」則是未審先判,幾乎不動腦子直接給 Facebook 定罪了。客觀的說,Facebook 也是有點冤枉。首先,Facebook 並沒有把數據賣給劍橋分析這個公司,其次,被抓取的信息是只是用戶的社交數據,更不要說,是這 27 萬腦殘用戶為了那幾塊錢,把自己好友的信息給賣了。
要我說,如果真要起訴,5000 萬人應該先起訴這 27 萬用戶。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見到這種腦殘用戶,可能是出於好玩兒,也可能是出於一點小利,就把自己的社交關係或是隱私信息拱手交給別人。
我個人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是:
這 5000 萬數據肯定會被劍橋分析用來建模。劍橋分析這家公司也對大選產生了具體影響,但這個影響,是不是因為 5000 萬數據產生的,仍不好下判斷。因為數據來源可能還有其他方面。
換個角度看,劍橋分析這家公司有誇大宣傳的動機,就好比 Palantir (帕蘭蒂爾,矽谷的一家大數據公司)一貫對外吹噓說自己幫助了 FBI 進行了反恐,真真假假,不得而知。
但是,Facebook 這次又不算太冤枉,包括同樣被波及的 Twitter(股價也大跳水)。為什麼說這兩家不冤枉,因為,這兩家公司的高層,在大選前,都站在希拉里陣營,但是,他們對特朗普在互聯網上取得的優勢視而不見,而這個優勢,本來是 Facebook 和 Twitter 可以預見到的,這沒什麼難度,不是嗎?
矽谷精英們,矽谷的天才們,在這件事情上是白痴嗎?
是的。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解釋。
在大選結果揭曉之前,我堅信希拉里會成為下一任總統,還和不少朋友打了賭。然而,結果出來,讓我大為震驚(也損失了錢),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主流媒體們一邊倒的為希拉里吶喊,居然都是假象,我犯了個大錯,一定是錯過了什麼,我所看到的互聯網不再是真實的。然後我去尋找背後還發生了什麼,發現了 Cambridge Analytica 這家公司的信息。通過對這家公司所做業務的分析,我為特朗普的勝利找到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我把當時的感想發在了「小道通訊」里,並沒有公開發布。
當然,特朗普勝出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拉里陣營對互聯網的利用簡直是白痴。而之前,我一直堅信,那麼多矽谷精英站在希拉里這一邊,一定會給希拉里競選團隊出謀劃策的吧,包括谷歌的施密特。然而,實際並非如此,是我太天真。矽谷精英們(說不好聽點叫白左們)雖然掌握著互聯網,卻並不知道互聯網下的暗潮洶湧,也沒可能洞悉互聯網的脈搏,更不可能想到有人在利用他們的互聯網操控輿論。
大選塵埃落定之後,有少數媒體指責 Facebook 姑息乃至縱容假新聞,淪為特朗普勝選的幫凶,扎克伯格當時做了什麼?他並沒有反思這件事,至少沒有公開看到他的反思,倒是為自己辯護,他覺得自己和 Facebook 都很委屈。現在可以推斷,扎克伯格那時候應該並不知道 Facebook 所帶來的暗黑一面,或是已經知道但也不願意承認。就像中國某個搜索引擎公司的創始人堅信他們價值觀是好的那樣,閉上眼睛,假裝看不見,捂住耳朵,假裝聽不到。
這次從媒體到用戶對 Facebook 的聲討,也不過是清算總賬罷了。
我相信扎克伯格會對現狀特別失望。互聯網用戶的狂亂與盲從讓我這個旁觀者覺得愕然。互聯網可能真的變壞了。如我在之前疑問的那樣,充斥惡意的互聯網有可能重新變好嗎?現在我還不知道答案,雖然有些朋友,比如霍炬,堅定的認為,互聯網已經完蛋了。
以這次數據泄露的範圍和引發的反彈來看,美國互聯網對用戶隱私的重視仍然值得稱道,網路隱私依然神聖不可侵犯。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運用,用戶是否還存在隱私?如何保護用戶隱私,這看起來極具挑戰。
另一方面,用戶又在有意無意,或主觀或客觀的出賣自己的隱私,一些科幻劇里描述的未來,已經迫近我們真實的生活。隱私時代的終結已經在加速到來。
隱私終結意味著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已經沒有什麼秘密,而大數據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 AI 技術的運用,使得用戶更容易被操縱,輿論更容易被引導,信息更不容易分辨真假。在這一點上,美國其實已經落後了。不客氣的說,Cambridge Analytica 這家公司的做法,不都是我們中國互聯網玩剩下的嗎?
美國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推薦閱讀:
※數據安全戰爭號角吹響,保障數據隱私勢在必行
※請離我的屏幕遠一點……
※《一天世界》博客:輕視隱私違反了我的美學
※互聯網下,如何證明你不是個傻逼
※大數據智能時代個人隱私誰來保護?
TAG:美國 | 美國大選 | 數據 | 隱私 | 泄露 | Facebook | 個人隱私 | Face | 大選 | 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