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於宇宙的個人簡略探討

天機論在說些什麼?一、宇宙分為兩大部分。如太極圖所示,黑色區域代表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白色區域代表靈界。生命是靈與肉的結合體,靈與肉是兩套不同的系統,靈魂離開肉體能夠獨立存在。二、傳統思想認為,先有宇宙、後有地球,然後再有了生命、人、靈魂等等。天機論認為,靈魂的產生比宇宙要早,靈魂們為了保障自身的長存而創造了宇宙,又為了更多靈魂的鍛煉和成長而創造了生命。三、天機論是逆向思維,論文上篇從時間說起,先確立了研究對象:真實存在與概念存在,並論證了時間非真實存在。然後提出宇宙之所 以是這個樣子(有序運動),根本原因是組成宇宙的最基本粒子,必須是一種「三合一」的結構。正因如此,物理、事理才能得到統一而圓滿的解釋。論文下篇重點探討靈魂問題,從分析意識、靈魂的本質開始,進而論證了靈魂的來歷,一步步推導出「人創宇宙論」。最後結合「三合一」結構,揭示了太極八卦的真正含義。四、天機論不是科幻假說,文中對宇宙的發展趨勢做出了重大預言,並提出了一個「水平雙表」科學試驗,以真實證真知。這是一個奇異的理論。開篇推導出一個驚人的事實:時間是不存在的!宇宙中除了三維,沒有任何維!文中提出,宇宙的最小組成單元,不是單一型,而是複合型的。是一種ABB形式的三合一結構。以ABB的活動規律闡明了宇宙運動原理,解開了眾多科學上的難解之迷,論證了事物本理。繼而分析了意識、生命的形成過程,層層推演,漸入奧堂,開闢了意識形態的全新觀念:宇宙人創說。真正破解了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的易經密碼,揭示了道德本質,還原了宇宙真容。天機論最顯著的特點是實證性極強。文中不但提出了大量可供觀測的預言,還提出了一個意識超前的水平雙表試驗,以事實來驗證理論。注意:天機不是指天上的機密,而是指天上天下,宇宙之本質機理。就如研究一棵樹,不是去研究樹榦、樹枝、樹葉等等,而是去研究樹的種子。宇宙反推到最初,只是一個奇點。所有複雜的道理,反推到最初,一定也是個極簡單的道理!天機學說的目標,就是找到這個極簡單的道理,這樣才能明白一切的來龍去脈,才能真正認識宇宙。本文分上下兩篇,近5萬字。上篇論證了物理和事理,下篇論證了生命和人類的來歷、目的。關鍵字:天機體,同質相斥,異質相吸。目錄:第一章:時間是不存在的第二章:天機論表述第三章:天機論對宇宙的描述及物理應用第四章: 天機論的社會應用天機論(物理篇節選)第一章 時間是不存在的,三維以外的所有維都不存在二千四百多年前,在希臘有一個叫芝諾的哲學家問他的學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動的還是不動的?」「那還用說,當然是動的。」「確實是這樣,在每個人的眼裡它都是動的。可是,這支箭在每一個瞬間里都有它的位置嗎?」「有的,老師。」「在這一瞬間里,它佔據的空間和它的體積一樣嗎?」「有確定的位置,又佔據著和自身體積一樣大小的空間。那麼,在這一瞬間里,這支箭是動的,還是不動的?」「不動的,老師」「這一瞬間是不動的,那麼其他瞬間呢?」「也是不動的,老師」「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動的.」以上就是傳說中的千古悖論——飛矢不動說。為了明確概念,我們把芝諾說的瞬間定義為時刻,時刻是一個點,以免有人把瞬間解釋為很短的時間段。一隻在飛行中的箭,怎麼可能不動呢?芝諾頭腦正常,視力正常吧?為什麼把運動中的箭說成了不動的?可是怪就怪在,二千多年來,人們明知飛矢在動,卻無法從理論上證明出來!其實最簡單的破解悖論方法,只需一句話就行:芝諾問:「(飛矢)這一瞬間是不動的,那麼其他瞬間呢?」在別人回答「不動」之前,我們會發言說道:「請問芝老師,您說的"這一瞬間』不動所對應的位置,和其他瞬間所對應的位置,是不是同一位置?如果不是同一位置,那說明飛矢發生了位移,它還是動的。如果是同一位置,那說明您的飛矢已經扎到了樹上。矢雖不動,卻沒有再飛。」為什麼芝諾悖論會成為千古難題?關鍵是人們長久以來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時間與運動是不可分離的,運動發生的同時,時間也在流逝。所以當時間在一瞬間靜止時,運動也會跟著靜止。是這樣嗎?不是的。真實情況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時間在流逝,時間根本是不存在的。如何證明時間並不存在?首先要證明時間和運動是分離的。已知宇宙中運動無處不在,而時間若與運動相分離,那時間將無處存身。怎麼證明時間與運動是分離的呢?這要從相對運動和相對靜止兩方面談起。1、相對運動。以飛矢為例,我們假設那支飛矢離弦後,飛行了10秒鐘才落地,那麼,它在飛行中一定要通過第3秒、第4秒、第5秒這些瞬間時刻。當箭通過第3秒時,箭在第3秒這一時刻上是靜止的嗎?根據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請注意,此時箭已離弦,忽略掉空氣阻力和地心引力,箭不受任何外力了。當箭在到達第3秒時,如果是靜止的,它必須重新得到一個推動力才能到達第4秒的位置上去。有這個推動力嗎?沒有。那麼牛頓定律就告訴我們:箭是(勻速)運動的!但是,第3秒會隨著箭一起運動嗎?不會,否則無論箭飛多遠,它總是處在第3秒的時刻上。好,所謂飛矢不動,實際上是飛矢動而時刻靜,結論:在相對運動中,時間(在每一時刻上)和運動是分離的。2、相對靜止。還是以飛矢為例,如果箭射到了一棵樹上,箭與樹就是相對靜止的。一天過去了,二天過去了,時間已經遠大於零,可箭與樹的相對運動仍是為零。結論:在相對靜止中,時間和運動是分離的。另外,人們已經知道在宇宙中運動是絕對存在的,而時間是相對存在的。那麼用相對時間怎麼去搭配絕對運動?所以時間和運動根本掛不上邊,用「宇宙中運動無處不在」為前提來推論,必得出宇宙中時間無處可存的事實。那麼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時間是人們在描述物質運動時,以一種作規律運動的事物(如鐘錶)作參照而得到的一個物理量,與所有物理量一樣,是一種量度和描述,純屬概念。鐘錶就是作規律運動的事物之一,在沒有鐘錶的時代,日影、沙漏、更香等等,都因其運動有規律而被用於計量時間。任何計量時間的事物,在原理上必須要有一個相對靜止的刻度(時刻),然後才能以規律運動參照刻度作為計量單位,去計量其他運動。運動是無處不在的,運動總是處於計量和被計量之中,所以才顯得時間無處不在。時間,是單純的概念存在。為什麼叫單純的概念存在呢?因為許多存在是不單純的,而是複合型的。比如一張照片,就有概念存在和真實存在兩種方式。我們看到的圖像,其實只是照片的概念存在,它的真實存在一般人往往給忽略掉了。有一種人只能得到照片的真實存在,那就是盲人。照片就是一張帶有圖像概念的相紙,是複合型存在。盲人無法得到圖像概念,只能得到它的真實存在:相紙。請注意:在複合型存在中的概念與真實,在運動上是嚴格保持一致的。比如放在桌子上的一張照片,被風吹到了地上,那麼,照片的所有存在就全跑到地上去了。不可能圖像概念還留在桌子上,而一張空白相紙躺在地上。時間與運動不能保持一致,才成為了單純的概念存在。時間作為單純的概念,只能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其他如孫悟空等,也是純概念存在。有人會問:時間沒有真實存在,就是真實時間為零了。零不具有任何力量,卻為什麼會束縛著我們不能回到歷史中去,也就是為什麼會產生「時間箭頭」現象?其實所謂的箭頭,並不是時間箭頭,而是宇宙有序的表現,宇宙最基本的序就是因果律,任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都有前因和後果,而因果的先後不能倒置。比如先有父親,後有兒子,有了兒子,才能有孫子,絕不可能先有兒子,後有父親。時間箭頭實際上是不可逆的因果序,所謂回到歷史中去殺死祖母是不會發生的。宇宙中沒有什麼能產生時間,時間也沒有任何產物。時間本身不含任何物理量,無法產生量變。時間與運動是分離的,是獨立的存在。所以,時間只是它是人腦中的概念。即使有人送你再多的時間,你也無法增加壽命,因為你收到的是非真實存在。許多人早就對時間產生了懷疑,並用各種方法加以證明,從破解飛矢不動悖論入手,也是方法之一。否定時間的真實存在,有什麼意義呢?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質疑了四維時空的真實性!如果時間只是純概念,那麼四維時空就是一種概念存在,從四維到十幾維,在宇宙中根本就沒有!當今物理界,科學家們為了完成大統一理論,已經構建了十多層的「維度之塔」。這個大統一理論,就是人們夢寐以求的量子引力論。不過如果三維之上全是概念,那維塔就是無中生無,生到最後,還是個無。下面,我們就看看物理中的熱門理論「弦理論」。弦理論是一門理論物理學上的學說。認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線」,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維時空的「能量線」所組成。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弦就是物理上提出來的宇宙構成最基本單元,也就是終極存在。可是,這個所謂的科學理論,是個美麗的謊言,漏洞百出。弦,它的名字和中國的「玄」和「懸」同音,這是個很不好的兆頭。弦存在於什麼事物之中?答案是:弦只能存在於弦中。試想,如果宇宙真是弦組成的,那麼宇宙就會像一碗沒有湯水的麵條,「弦們」相互緊密地挨在一起,中間沒有任何空隙!因為作為宇宙的終極存在,除弦之外不能有任何存在,所以,不但空隙不允許有,連界線也不允許有!麵條應該是麵糰。這樣的麵糰怎麼能產生運動?如果有運動,也只能是整體運動,麵糰內部沒有任何能容納運動的空間。一旦有空間,那麼這個空間就成為獨立於弦外的存在,弦就不能是宇宙的終極存在了!也許有人說,你這樣理解不對,弦是一維、二維存在,你把它比作麵條,首先就犯了一個錯誤,把弦當成了三維的,而在真實的宇宙中,最小存在必須是三維的,三維不能向下還原成二維、一維、零維!所謂體、面、線、點的還原,只存在於抽象分析中,不存在於真實的宇宙中。如果三維能還原到零維,請看一下零維的定義是什麼?「零維是點,點沒有長度、寬度、高度。」請問,一個沒有長、寬、高的事物,宇宙中能存在嗎?它本身不就是個零嗎?在人類的原始思維中,數字概念都是從1、2、3開始的,過了幾萬年,人類的抽象思維中才產生了零,為什麼?因為真實的宇宙中,不存在表現為零的事物!大家應該知道:「零、沒有、無」這些辭彙,是極為殘酷的,它們否定了任何「有」的可能。請計算一下,一百個「沒有長度、寬度、高度」,不論以什麼形式疊加,得到的結果是什麼?一千個、一萬個呢?……算到最後,大家明白了沒有?N億個「沒有長度、寬度、高度」的累加,結果還是等於一個零維。零維就是個純零!除了真正的零,什麼東西能做到半徑為零、或長寬高都為零?任何事物都辦不到!從1到2,這是量變。而從0到1,則是質變!零用什麼辦法才能自變成一?一個零如何在宇宙中表現出自己存在和位置?連位置都不知在哪裡,怎麼決定出線?沒有線,怎麼去組成二維的面?宇宙中存在厚度為零的面嗎?兩個三維的點(哪怕比夸克還要小),可以決定一條線,而兩個「沒有」怎麼決定出線來?零維的點只是個概念點,這個點只能存在於人的頭腦中,不能真實存在於宇宙中,零維組成的一維是概念線,一維組成的二維是概念面。由於零維是個純零,其質量也一定為零,零維組成的一維、二維都沒有任何質量,這些沒有任何質量的概念存在如何能成為真實宇宙中的基本存在?在討論中,有人反駁道:「夸克沒有表面嗎?表面不是二維的嗎?」我回答:「你說的那個二維表面有質量嗎?如果沒有質量,那就是頭腦中的概念,如果有質量,那就不叫表面,而叫表層!表層是有厚度的。」所以,真實宇宙中的最小存在必須是三維的,如果弦是三維的,還有可能組成麵條或麵糰,如果弦低於三維,那連麵條、麵糰也當不成了。可我們的「大麵糰宇宙」以什麼形式運動,才能產生出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的現象呢?甚至重新引入以太觀念,給弦一個安身之所,也無法應付「弦為什麼會動」及「弦為何有序運動」這兩大致命傷!假如弦的動力和序來自於高維的「膜」,那「膜」的動因和序因又來自於什麼?靠著高維度支撐的弦理論,成為「懸理論」了。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宇宙的終極存在。以上說明了時間和三維以外的所有維,都是概念存在,它們沒有真實存在於宇宙之中。越是把宇宙看得很複雜,就越是看不懂宇宙,因為宇宙的本源是極為簡單的!宇宙的本質就是有序運動,宇宙中除了運動之外,一無所有。運動存在於運動之中,物質、能量、空間都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時間是對運動的計量。(註:意識是一種極為特殊的運動)第二章    天機論表述霍金在《時間簡史》結論章的末尾說:「如果我們確實發現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它應該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時讓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科學家)所理解。」宇宙有什麼特點?有最基本的兩點:有序、運動。我們要問:有序的原因是什麼?運動的動力又是什麼?科學上雖然總結出了宇宙中的四大力,卻沒有明確力之來歷,更沒有給出宇宙有序的合理原因。不難想到,這一切都源於宇宙終極存在的性質!這個終級存在,也就是宇宙的至微存在。宇宙之所以表現出有序和運動,一定是因為它的終極存在就是有序和運動的。磚頭蓋起的房子不可能跑掉,而用細胞蓋的房子說不定真能跑掉。所以,宏觀的表現,取決於微觀結構的性質。弦,不可能是宇宙終極存在,因為它沒有表現出任何有序性與自動性。這樣看來,宇宙的終極存在必是一種複合型的存在,它的組成是有序的,本身又是運動的,這樣才合理。根據三維不能向下還原的道理,宇宙最基本的粒子必須是三維的。這個三維小粒子怎麼才能動起來?這個動力不能交給神或其它外因,萬一神改了主意就糟糕了。小粒子運動原因必須來自其內部,故此小粒子的成分就不可能是單一的,因為單一成分粒子的動因只能來自外部。要產生內動,小粒子的組成必是複合型的,由各「元件」構成了粒子,而元件之間的運動才導致了小粒子在整體上也表現為運動狀態。構成小粒子的元件可以稱為基元,沒有比基元更加基本的事物了。那麼兩個基元之間該如何產生互動?只能有兩種形式,一是相吸,二是相斥。這裡引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基元和基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肯定是不同的,因為相同的基元之間不可能既是相吸的,又是相斥的。那麼就至少有兩種基元,一個是A,另一個是B。A和B是什麼關係?應是相吸。如果AB相斥,那就無法組成宇宙基本的小粒子。但緊吸在一起的A和B並沒有理由使小粒子運動起來,還要加入一個第三者「X」,X和A、B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若它與A、B都相吸,那ABX吸成一團,小粒子仍不會動。若它與A、B都相斥,那X根本無法加入到小粒子中去。於是這個X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和A或B中的一個是相吸的,和另一個是相斥的。設X與A相吸,但B和A是相吸的,所以X=B。小粒子的結構終於顯形了,原來它是ABB形式的組合體,其中AB相吸,BB相斥,即為異質相吸,同質相斥。小粒子中的B與A相吸時,要受到另一個B的相斥干擾,兩個B相斥分離時,又同時受到A的吸引,於是,小粒子就運動起來了。這個ABB型的組合,先命名為天機體。根據A和B的特性,用中國傳統命名法,把 A稱為陽質,B稱為陰質。 ABB組成的天機體們在吸力、斥力中運動著,只能在三種狀態中相互轉化:ABB、BAB、BBA。這就是元始秩序。到此,宇宙的終極粒子完成了自動、自序。這其中,ABB是BBA的反相。這是宇宙萬物對立統一、辯證存在的原理。天機體是粒子,但它是有序的粒子,粒子在三態間的轉換表現為粒子自旋。問:宇宙只有A和B嗎?難道就沒有C、D、E、F……?答:沒有別的了。因為A和B代表了兩個極,是正與反,是矛與盾,是對立。任何存在都表現在兩極轉換之中,其它基元並無存在的理由。問:那天機體中為什麼不能多一個A或B?答:多一個A是不可以的。那樣天機體就出現了兩對AB組合,均衡不會產生運動。而多一個B,和多10個B,都是不均衡的重複,是不必要的。況且給每個天機體中多加一個B,工程量大得恐怖,根據奧康姆剃刀原理,多餘的B不予保留。接下來再說天機體。天機體的構造解釋了宇宙進行有序運動和變化的原因,然而宇宙中的事物還存在著發展的過程,天機體無休止的運動和變化,只能產生重複,不能產生髮展,所以,終極粒子ABB中也要有發展才行!天機體ABB怎樣才能實現發展呢?唯一的途徑就是A與B間進行相互轉換。天機體也很「聰明」,有近路走,絕不繞遠。由於一個A向著B轉換,比2個B向著A轉換要省一半的力氣,所以,ABB中就存在著A向B的單向轉換(其實是多數影響了少數造成的)。這種轉換導致了宇宙也有一個生長衰滅的不可逆轉過程,表現為熱學第二定律、熵增現象,這種單向轉換可稱為宇宙的成長。到此為止,天機體構成宇宙模型就產生了,它有著以下四大優點:一、自有序。ABB組成的天機體,組成有序、運動有序、變化有序,無需第三者來維持這個序。如果弦理論中的「弦有序」是高維中的膜震造成的,那什麼原因促成了膜震有序呢?規律?定律?……推到最後,最終產生有序的原因,十有八九還要著落到上帝那裡。可上帝將這種有序維持了一百多億年啦,萬一覺得有些累或有些煩,我們的宇宙就全跟著歇了。二、自發動。天機體中的A和B,存在著同質相斥,異質相吸的現象,這種吸力和斥力,是宇宙中所有力的本源,我們的宇宙無需第三者來上緊發條,或進行推動,一切皆為自動!三、自存在。ABB型的天機體,在運動、變化、成長的過程中,一共有四種狀態。1、ABB狀態(陽質A打頭,稱為陽態)。2、BAB狀態(陽質A在中,稱為中態)。3、BBA狀態(陽質A打尾,稱為陰態)。4、BBB狀態(全是陰質B,稱為黑態)這樣,天機體就可以在這四態之中相互存在。打個比方,假如我們的宇宙中全是水,別無他物,這樣,宇宙的終極粒子構成就是兩個H和一個O。可分為陽態(水蒸氣)、中態(液態水)、陰態(冰),外加黑態(黑洞類堅冰)。四種態相互存在於對方之中,成為和諧的自存在,無須一種叫以太的東西去包容它們,也無須高維度,更無須「時間」,完全是一個圓滿的三維宇宙。宇宙的膨脹,用自存在現象就可以合理的解釋:「冰」在逐漸變為「水」,而「水」在逐漸變為「水蒸氣」。四、自增長。由於宇宙的基本粒子天機體中,存在著ABB向BBB的單向轉換,宇宙就是有始有終的。原則上從第一個A向B的轉換開始,到最後一個A轉換為B結束。在這個過程中,陽質A的不斷陰化導致天機體之間引力下降和斥力增加,使得天機體整體變大,於是宇宙呈現大爆炸的膨脹相。無數天機體如果沒有組成天機團體,就以真空、暗物質、暗能量的狀態存在。這是一個自序、自動、自在、自增的宇宙模型,多麼簡單!(第三章:天機論對宇宙的描述及物理應用、第四章: 天機論的社會應用,詳見全文)天機論(意識篇節選)引言探索生命和人類的來歷,揭示人生的意義。本文為人們帶來一個好消息:人的意識有可能是永生的!目錄第一章——意識之源第二章——神話的困惑第三章——物力之維堅第四章——生命謎案第五章——靈魂求證第六章——天外物語第七章——驚現天機正文第一章 意識之源意識這東西,大家沒有覺得奇怪嗎?意識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有自我意識?我為什麼是我,永遠無法成為別人?(註:意識也包括感覺和知覺,本章中所說的意識,指人類意識。)首先要明確的是,意識和大腦不是一回事,大腦不等於意識。醫生可以作出證明,精神病人往往有著非常健康的大腦,可他們卻沒有正常的意識。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完全不同醫學概念,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過精神異常的狀態,比如狂熱的興奮、悲傷的抑鬱等等,嚴重者會進入病態。范進因為中了舉人而歡喜瘋了,祥林嫂因為人權壓迫而愁傻了,類似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精神病人往往不是大腦發生了器質性病變,在治癒後和發病時,大腦沒什麼兩樣,而且「心病還需心藥醫」。由此可知,意識是相對於大腦是獨立的,意識出了毛病的時候,大腦還很健康。有人認為意識和物質是結合體,是不可分的,可是人死之後,意識與物質怎樣體現出結合來?唯物論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我們有一個問題:「大腦和意識誰說了算?」按唯物論的說法,一定會說是大腦,因為大腦是物質的,意識是大腦這個物質的產物和功能。好,下面一段文字,大家看過後請再回答一次「誰說了算」的問題。一個人在開車,大腦有些睏倦了,想睡一會兒。這時,意識清醒地提示到:不能睡!睡著了會出危險!於是大腦只好繼續工作。不需要任何理由,意識發令道:「先向左看,再向右看,然後摸一下鼻子。」大腦馬上調動神經肌肉,完成了上述動作。不需要任何理由,意識發令道:「向前面的牆上撞去!」大腦馬上執行,又調動神經肌肉,完成轉向、踩油門的動作,然後撞到牆上,把大腦本身撞了個四分五裂。再問一下:「意識是大腦的產物和功能嗎?大腦和意識誰是主人?」哦?大腦和意識完全是兩回事,它們二者之間,意識才是主人。意識不僅是大腦的主人,也是我們整個生命的主人!我們平時所說認識某某人,實際上是指認識對方的意識,並不是指認識對方的模樣。比如我說認識一位賣菜的老闆,平時關係不錯。一天我去買菜時,這位老闆忽然滿口外國話,揮舞著算賬的筆,寫出了E=M×C×C,然後又列出了一長竄深奧的公式,我還敢說認識這位老闆嗎?這明明是愛因斯坦嘛!我被嚇得跑出來,遇到一隻貓,那隻貓正用方言咒罵著:「批髮菜價又漲了!真沒法干啦,……給我修三輪車的那個傢伙怎麼還沒來?」我馬上就想到:哦,菜老闆在這兒呢。所以,我們說的認識人,就是指認識他的意識。如果那人在意識上產生了重大轉變,我們就會說他「像換了一個人」。此外,同性戀現象也能證明物質和意識是分離的,大量證據表明,不論是被父母生成男人,還是被社會教育成男人,都改變不了「他」自認為是女人的意識。那麼意識和物質是什麼關係呢?物質還能不能決定意識?能,但物質只能在感覺方面決定意識,從感覺到意識,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意識是極為抽象的,無論是抽象的過程,還是抽象的表達,只能由意識自己完成。舉個例子: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從小就分離了。多年後,弟弟在中國當了個美術教師,而哥哥在英國當了個語言教師。哥哥和弟弟除了本國語言外,不會說一句外國話。一次偶然的機會,哥哥和弟弟相遇了,他們卻無法交流。哥哥看到一朵紅花,想說花是紅的,於是指著花說:「red.」,弟弟馬上取出紙筆,畫出了整個一枝花,然後說道:「一枝花。」哥哥一看弟弟理解得不對,就把那朵紅花摘了下來,又說道:「red.」,弟弟馬上在紙上畫出了一朵花,然後說道:「花朵。」哥哥見弟弟還沒理解對,乾脆把一片花瓣摘了下來,指著說道:「red.」,弟弟又在紙上畫了一片花瓣,說道:「花瓣。」這下哥哥急了,他把花瓣摁到弟弟的畫紙上,使勁擰了幾下,然後把花瓣一扔,指著畫紙上的紅痕說道:「red.」弟弟終於明白過來了,說道:「紅色。」從兄弟辨花的故事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了所謂抽象概念中的「象」是怎麼被「抽」出來的。第一次,哥哥指了花,在弟弟看來,有紅花和綠葉,就以為哥哥說的那個詞是一枝花。當哥哥只摘下了花朵後,弟弟又看到了花瓣與花蕊,又以為哥哥在說花朵,當哥哥摘到一片花瓣後,花蕊被排除了,還剩下了什麼呢?是花瓣芳香柔嫩的質地和鮮紅的顏色,弟弟認為哥哥說的是花瓣。最後,哥哥把花瓣摁到了畫紙上擰了幾下,丟掉了花瓣,在畫紙上留下來的是什麼?是紅色。在全部過程中,那朵花如果喊上一嗓子:「我是紅色的!」大家不就全明白了嗎?可是沒有,這說明那朵花本身並沒有決定意識,只是決定了人的感覺,人類在對感覺層層抽象之後才有了一種意識,如果不對這些感覺深加工,人類無法得到意識,面對物質,人類永遠佔主動地位。不是嗎?人想得到意識,就去「抽」物質的「象」,不想去意識它們,那就讓它們一邊涼快去。如果物質真能決定意識,所有的物質必須開口說話,這才能決定意識。如果是那樣,世界上將不存在語言差異,連方言都不會有,因為物質隨時會糾正人類的發音。意識不是物質決定的,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是意識!大家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是怎麼把這滿紙的橫豎撇捺折轉換成了一種意識?因為這些橫豎撇捺折組成的是一種文字。我們怎麼認識的這些文字?是父母和老師教的。放下這篇文章,推開窗戶,靜下心來什麼也不想,只能感到心臟在搏動,耳中在輕鳴,風拂面頰帶來絲絲涼意……可只要動上任何一個念頭,意識就會以語言的方式表現出來,只不過說者和聽者都是自己,對不對?我們的一切思緒不就是心靈中自言自語嗎?說出來就是話,寫出來就是字,它們從哪裡來?原來是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的意識信息,轉化為語言和文字,再由父母和老師教的!如果說語言是意識的最基本元素,這些元素無一不是來自其他的意識!而掌握了這些元素之後,人們就通過意識的載體——信息來獲得更多的意識。人的自我意識成長與進步之後,逐漸形成了對外界信息的取捨和處理能力。自我意識最初只是自我感覺,幼兒不知道「我」的概念,卻知道自己的存在。一個嬰兒在玩弄玩具,如果有人奪了他的玩具,他一定會哭,因為他知道自己少了什麼東西。我兒子在三歲時,有一次從外面跑回來,我逗他玩,問道:「你是誰呀?」兒子答道:「銘銘。」我指著自己的鼻子,又問:「我是誰呢?」兒子看著我,眨眨眼,認真地回答:「我是爸爸。」可見,兒童不知道「我」這個詞的含義,卻知道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識又怎麼成長為分析能力呢?當然心理專家們最有發言權,我只談些個人體會。我還很小的時候,住在農村,見到扇子扇出風來,於是就認為所有風都是扇子扇出來的,可屋外為什麼有風?而且還很大呢?我想當然地把樹上的葉子都當成了小扇子,既然有那麼多樹,那麼多扇子,當然是屋外的風大啦!可到了冬天,樹上的葉子全掉光了,風反而更大了。我很納悶,當年那個小小的我,經常一邊擦著鼻涕,一邊站在風中發獃。長大後上了學,政治課上學到了物質決定意識,我也接受了這種教育,可是一想起小時候的事,不禁有些奇怪:物質決定了我的意識後,為什麼又給否定了?現在才明白,物質既沒決定,也沒否定我,否定我的正是我自己!當我形成了風的來源這種意識後,面對「有風沒扇子」的現象,只能把「風自來扇子」這種意識作了自我否定,在全部過程中,扇子和風誰也沒有和我說過一句話。是我自己的意識獨立完成了否定。所以,意識只能決定於意識,意識又能夠改造自我意識。如果有人反對我的觀點,想來辯理,我要提出一個條件:辯理可以,但你必須保證將要表達的任何理論,以及用於表達理論的任何辭彙全部都是物質親自教你的,而不是別人教的。那麼,意識能決定物質嗎?這是肯定的。而且是真正的決定,不是什麼反作用。我們面前放著一堆土,一盆水,一把柴,意識就能決定讓這些物質變成幾塊磚,完全改變它們的性質。哪個物質敢說人的意識決定不了它?馬上把它炸個稀巴爛!人們認識的大部分物質都在地球上,可在二千多年前,一個叫阿基米德的人就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看人家的豪邁精神!只要條件充分,他一個意識就決定了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物質!我們現代人為什麼越活越沒出息了?反而要說物質決定意識?我要對阿基米德說:「請將您的槓桿借我用一下,我能決定宇宙中的任何物質!」不過,意識本身是思想,不能直接決定物質,必須通過其他事物才能達到目的。阿基米德想撬地球,也要藉助支點、槓桿等。但是意識絕對是起決定的作用的!如果一個人用棍子打傷了人,受到法律制裁的是行兇者,而不是他用的棍子。我們已經知道了意識是怎麼成長起來的了,離開了社會,意識將無法成長,有名的狼孩的例子正說明了這一點。狼孩的大腦很健康,可由於從小被狼撫養,大腦中沒有一點人類的意識。就算把書籍、科學儀器這些「高級物質」放在狼窩裡,仍然決定不出狼孩的人類意識。另一方面,人類意識的成長還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要有健康的人類幼兒才行。如果動用人類的社會資源去培養一隻狗,這隻狗恐怕連小學也無法畢業,如果去培養一塊石頭——那還不如培養一隻狗呢!可見,人類社會環境與健康的人類幼兒兩者缺一不可。為什麼培養一塊石頭就毫無效果呢?在心理學上,意識從低到高分為感覺、知覺、意識三等。哪怕是極低級的感覺,也只有生命才會有,非生命體沒有任何形式的意識。從這點就可以看出,意識是生命的本質,如果失去了這個本質,那就不是生命了。不是嗎?如果一個物體連感覺都沒有,只能說它不是生命,或是已失去了生命。由於意識是生命的本質,意識只能在生命中表現和發展。許多低等生物可以用肢體語言來進行意識交流,人類進化出語言功能後,在意識上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人類意識。可不論人類的意識再高級,也是源自於生命的本質的。我們不禁要問:生命是怎麼產生的?第二章 神話的困惑(聲明:以下文字旨在探討各理論的邏輯性,絕非針對支持某理論的個人或團體。所有理論都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人類對理論有決定權,永遠是理論的主人。其實各理論都是相互促進的,天機論也不能離開唯物論和唯心論,唯物的科學分析與唯心的精神聯想,是天機論的兩大立論支柱。)現在要討論的是個大題目了。生命是怎麼產生的?是神創的,還是自發生的?神創論與自創論兩種觀點已經爭論了上千年,還沒有定案。天機論支持哪一方呢?抱歉,哪一方也不支持。先說一下為什麼不支持神創論——因為神沒有創造宇宙的動機。如果是神創宇宙,那麼是先有神,還是先有宇宙?——當然是先有神,若是先有宇宙,或是宇宙與神共生,那神就不可能是宇宙的締造者。而先有神、後有宇宙,說明了有神的時候並沒有宇宙,等於說神不需要宇宙就能獨立存在。那麼,神去創造一個並不需要的東西幹什麼?神不需要宇宙,同樣也不需要生命及人類。人類是萬物之靈,是生物中的最高級別。如果人對神都是無用的,那其他的生命就更別提了。為什麼說神不需要人類?因為神與人之間,差距太大了!除了模樣相似(這點還有待考證),簡直就沒有任何可比性。其間的差距,就像我們人和布娃娃之間的距離。但我們深知,布娃娃對人類不是必需品,沒有布娃娃,我們人類該怎麼過還怎麼過。那麼人類對神也只是起到「布娃娃」的作用嗎?如果不是這樣,人類對神有什麼用途呢?神是自給自足的,神通廣大,既是這樣,神造出生命和人類幹什麼用?神不需要人類來傳宗接代吧?也沒打算把神位傳給我們吧?我們把供品擺在祭台上,神並不來享用,我們賺到的錢放在口袋裡,神並不來收稅,人何益於神?如果神創造我們是為了表達愛意,可是世上天災地禍頻發,人間慘劇不斷,神為何坐視不管?我們遇到困難向神苦苦祈求,甚至以寶貴的生命相祭,可神為何對我們很少搭理?難道這也是愛的表現?如果神創造我們,是為了讓我們信仰神,可在人類產生之前,神靠什麼事物的信仰力才堅持了下來?從前貢獻信仰力的事物又哪兒去了?就算是需要人類的出現來多增加一些信仰力,為什麼神又造出了大批唯物論者去懷疑、否定自己?這是神的失誤還是故意要這樣造?除了唯物論者,剩下的信徒們為什麼不信仰同一個神?神會死嗎?按說不會,可就算神真的會死,創造我們同樣沒什麼用,反正造不造人類,神都要死,即使我們人類為神的死而痛哭,神也活轉不來吧?如果生命和人類是神創造的,神為什麼不吹上一口氣馬上把世界創造完成呢?竟然花費了幾十億年的時光從創造一個原始菌開始?難道神也必須遵從世間的因果律才行?既然要遵從因果律,神還是神嗎?假設有一個快樂的信徒,他在野外遊玩時,被一頭野獸追殺,他邊跑邊虔誠地祈禱,希望得到神的幫助,可並沒發生奇蹟,他被野獸吃掉了。他的靈魂如果能見到神,一定會奇怪地問:「神啊!為什麼您不把我從危險中解救出來?」神也許說:「是為了讓你早日升入天堂。」信徒說:「可我並沒打算提前幾十年進天堂啊,把我留在人間信仰您不更好嗎?」「在天堂同樣可以信仰我啊。」「那您還把我造在地球上幹什麼?還讓野獸把我咬上天堂,我很疼啊!」「因為你有罪過,你要在地球上用受苦來贖罪。」「我若有罪,在哪裡不能去受苦?不去地球也能贖罪啊,我的受苦被大家看到,還能起個警示作用,可我在地球上一直是很快樂的!如果一個罪人不知道自己在服刑,那怎麼算是贖罪呢?」「…… ……」(我不知神該說什麼了)說到天堂,那裡會是什麼樣子?光知道美好是不行的,究其是怎麼樣個美好?那麼多人擠在一起,不會產生矛盾嗎?我站得離神近了些,後面的人會怨我,我讚美神的聲音高了些,別人會說我產生了噪音。我們在天堂是站著?還是有座位?會不會累了、厭了?有人說:「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在天堂,我們在神的身邊永遠是幸福的!」哦,我們在天堂不會有矛盾、不會有煩憂、只有幸福……怎麼好像被洗腦了似的?自我意識都被掌控了,那我還是我嗎?人類已經做過了無數嘗試,試圖與神溝通,可至今也沒有明確的結果。人類的禱告與懺悔,完全是自我傾訴,人類冥想、扶乩、占卜,從來都得不到明示,只能自己猜。如果神真的創造了萬物,創造了人類,又何妨現身一見呢?神的光輝照耀天空,神的福音傳遍世界,那一刻,所有懷疑不全消失了嗎?所以,無論是從動機上,還是從表現上,都找不到神創造萬物、創造人類的跡象。第三章  物力之維艱生命和人類若不是神創,那是大自然創造的嗎?——這更不可能!神至少還有意識,有手段,大自然呢?無意識、無手段,更無動機,整個一個「三無」。因為大自然沒有意識,當然就談不上動機了,可它不具備創造或製造所必需的手段——選擇。一說選擇,人們馬上就聯想到了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不過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自然選擇的賓主關係:是生物選擇了去適應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選擇了適應它的生物!大自然沒有意識,怎麼能去選擇生物呢?什麼才是選擇?舉例說明:一個小蟲子爬著爬著,遇到了一塊大石攔路,小蟲繞石而過。一條小溪流著流著,遇到這塊大石攔路,小溪也繞石而過。表面上看,小蟲和小溪走了相同的道路,可這其中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小溪對大石頭是沒有感知的,它變向繞行是一種現象,只能解釋為小溪遵從了水的規律,而不能解釋為小溪作出了選擇,水的規律決定了小溪只能繞石而過,沒有他路。而那個小蟲子呢?它卻能感知大石的存在,它的繞石而過,不叫現象,而是一種行為,是一種真正的選擇!因為蟲子除了可以繞著走,還可以往石頭上爬!繞石而走對小蟲子來說,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選擇後的結果。一個小小的蟲子,不論是出於條件反射的原因,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它做出了一個巨大星系永遠也無法做到的事情:選擇。只有生命才會作出選擇!非生命的物質沒有感知,它們只是在一定規律下形成的存在,它們不會感知到包括它自己在內的任何存在!所以它們不可能作出選擇。選擇很重要嗎?是的,極為重要。夏天的時候,常見人們穿一種鞋子,通體是都一種材料,是一次成形的。而大自然的技術水平,最多只能達到這樣了。它能把單一的物質造得很大、很多,比如大海。也能把單一物質造得很精美,比如鑽石、雪花,還能把多種物質無序地加以組合,比如大山,山中有各種晶體、礦物等。但有一樣大自然是絕對辦不到的,那就是把多種物質有序地排列、精密地組合!不然,房地產開發商就沒生意了,因為大自然給人類蓋好了大量的石樓石屋,而且廚衛齊全。我們出一道題考考大自然。也不出太難的題,簡單說一樣,皮鞋——大自然能造出一隻皮鞋嗎?把生產皮鞋的材料準備好,一張牛皮(先把牛皮按鞋樣裁好),一塊橡膠(也裁成鞋底樣式),一根鞋帶(省得大自然再紡線了),再加一瓶膠水,一根線。行了,就這些吧。然後把材料放進一個密閉環境,在裡面模仿各種大自然的運動,有火山、地震、颱風、洋流等等,應有盡有!十年、一百年後,我們能得到一隻完整的皮鞋嗎?估計用不了一年,所有的皮鞋材料連渣子也剩不下了吧。為什麼大自然造不出來一隻皮鞋?正是因為大自然不會選擇!如果製造皮鞋至少要用三步才能完成,大自然不會選擇這些步驟。它或者沒完沒了地進行第一步,或者三步同時開工。也許它偶爾完成了第一步,但它不知道必須在保留第一步的基礎上,再去進行第二步。在進行第二步同時,又把第一步給毀掉了!這樣,大自然永遠交不出一個成品,只能把材料搞成一堆垃圾。一個最原始的生命,應該比一隻皮鞋要複雜些吧?目前世界上沒有成功原創出任何一種生命,頂多也就是搞個生命改裝,生命嫁接,也美其名曰「人造生命」。真正的原創生命,要從有機物開始,不藉助其他生命體,直接造出來才算數呢!看,生物學家們有目的、有技術,專門去創造一個生命還沒能造出來,大自然胡攪一氣,就能創造出生命來了?就算爆發了奇蹟,大自然真的一下子完成了一個生命,可這一個生命能存活下去嗎?難道大自然竟然一下子完成了一個族群?進化論從誕生到現在,只解釋了一個問題:複雜的生命或器官如何從簡單中演化而來。而對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卻無能為力,那就是:簡單的生命或器官如何從零開始?再說有了器官就能用嗎?要達到能用,在器官與決策中樞之間必須建立信息交流,大自然怎麼可能搞出來一套完備的"軟硬體』器官呢?以細菌鞭毛為例吧,即便是基因突變導致了鞭毛的出現,可鞭毛的正轉、反轉、停止是受細菌支配的,不能想怎麼轉就怎麼轉。如果沒有一套信號交流系統,細菌如何與鞭毛之間產生運動協調關聯,完成靠近食物或遠離危險的動作?什麼樣的基因突變還附加「售後服務」的?今天的所有生物物種,查一下祖先,都能追溯到五億多年前寒武紀那次生命大爆炸。可從那之後,再也沒產生出新門類的物種來。雖然地球上到處都是生命了,可大自然知道這事兒嗎?肯定不知道吧?它連自己的存在都不知道,怎麼會知道生命的存在?可如果它不知道,為什麼不接著造了?它隨機地讓自己停產了五億年之久?如果說今天的生存條件太優越了,反而不適合創造新物種——這是誰說的?給個理由先?然後試著用這個理由說服一下自己。我們都是人類,本身就是生命,而且身邊到處存在著同類和其他生命,所以對生命司空見慣了,覺得很平常。假如一個人在沙漠中跋涉了一年,周圍除了漫漫黃沙之外什麼也沒有。突然間他看見地上有一隻小蟲子!那他該有多麼驚奇啊!這麼一個小小的蟲子,在無盡的沙漠中簡直就是一個神級的存在!這就說明,生命現象與其他事物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生命是活的!如果說星系在宇宙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那麼生命在宇宙中絕對是一種懸殊的存在!看到這裡,朋友們還會覺得生命現象是平常的嗎?是正常的嗎?一個不知道自身和身外存在、不知道目的、永遠也不會選擇的大自然,怎麼可能創造了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異類呢?(重申聲明:以上文字旨在探討各理論的邏輯性,絕非針對支持某理論的個人或團體。所有理論都是人類思想的產物,人類對理論有決定權,永遠是理論的主人。其實各理論都是相互促進的,天機論也不能離開唯物論和唯心論,唯物的科學分析與唯心的精神聯想,是天機論的兩大立論支柱。)第四章 生命謎案生命是怎麼來的?人類是怎麼來的?生命進化史上有許多謎團,眾說紛紜,難有定論。現在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扮演一回大偵探,穿越迷霧重重的億萬年曆史,試著用推理的方法去破解生命及人類進化中的迷案!作為一個偵探,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觀態度,不能犯「疑鄰盜斧」的錯誤,其次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從看似平常的事物中發掘出關鍵的線索來。這樣,我們放眼世界司空見慣的事物時,就能發現,生物和物質之間差異竟大得出奇!人們通常認為生物就是物質系統,生命是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再從有機物的大分子、多分子中演化出來的。也就是說,生物的本質是物質或能量。既然如此,為什麼所有的物理定律都無法應用於生物呢?哪條定律能測出一個蟲子的運動速度和方向?蟲子爬得時快時慢,有時還停住。一會向東,一會向西,還可能爬上樹。哪條定律能測出一個蟲子的質能轉換數據?蟲子可以多吃少活動,也可以少吃多活動,能吃的未必胖,少吃的未必沒力氣。這怎麼能測准?哪條定律……好像只有測不準定律才能有些效果吧?可對於生物,測不準定律這回真測不準了。因為它無法給定一個測不準的範圍!原來物理定律不是在遇到黑洞或奇點時才失效,隨便遇到個生物,就全歇了!為什麼?因為生命的本質是意識,意識中不含任何物理量。生物只遵守生物的法則——進化規律,但物質卻不必遵守它!物質只轉換,從來不進化。石頭不是石頭祖宗進化來的,蛋白質也不是由「古蛋白質」進化來的。生物和物質的存在,就好像在足球賽場上有人在打乒乓球一樣奇怪。如果生物真的是物質,為什麼表現不出半點物性?生命和物質是一回事嗎?此外,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物質只有被動性(哪有具備主動性的物質?),而生物既有被動性,又有主動性!這就顯得不同尋常了,大家應該明白:從1到2,是量變,1靠自身的累加能得到無窮大。而從0到1就是質變了!因為0用任何方法也不能靠自身變成1。那麼,無主動性的物質,是怎麼得到這個1的?這已經涉嫌違反因果律了。問題:無能不能生有?還有,生物都會得病,物質從來不生病。生物都會死亡,物質從來不死(在宇宙末日有可能?)。不過當生物死亡後,確實和物質一樣了,這不正說明活著的生物比物質多了一樣東西嗎?這個東西就是生命!否則,為什麼生物失去了生命後,才和物質一樣?問題:有能不能變無?假如無中能生有,我們拍拍手就能得到一塊金子,這樣行嗎?假如有能變成無,那麼宇宙應該是越來越小的,甚至在人類誕生之前就消失掉了!這樣對嗎?事實上,宇宙中的物質只存在轉化,不存在消失。如果生命不能消失,它到哪裡去了?轉化成什麼了?為了解釋物質和生命的關係,有人提出了物命合一之說,意思是:物質和生命,正如事物具有的陰陽兩面一樣,是共同存在的。物質和生命能相互轉換,達到一定的條件時,物質可以變成生命,生物死後,又轉換為物質。然而沒有任何一個生物學家會相信這種說法,因為他們在實驗室用盡一切辦法,也沒原創出一個生命來。如果物質真有生命屬性,為什麼無論給出什麼條件,也不產生轉變?有人說,實驗室中給出的時間條件不夠,大自然有上億年的時間去完成生命轉變。可又有人提出反對,說大自然沒有意識,所以它同樣有上億年的時間去破壞生命轉變,正負抵消,時間條件不成立。或許大自然上億年中進行的有效操作,還沒有實驗室中一個月完成得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偵探們把眼光投向生命最初誕生的那一刻!生命「案件」是怎麼發生的?在百度上搜一下「最古老的生命」,答案很快就出來了:「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最老的有細胞結構的生命的證據是西澳大利亞的Warrawoona微生物化石群(35億年),表明地殼形成後不到3億年生物演化就開始了。但是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最古老的原始生命是和最古老的沉積岩同齡,即38億年,其重要的證據是格陵蘭西部Isua沉積岩中的條帶狀鐵建造……」用偵探的頭腦去分析一下這段話,會得到什麼有用的信息?很快,我們會從中發現一個驚人的線索:生命是非常急切地出現於地球上的!它們是如此迫不及待,以至於根本等不得地球變得更舒適些,地殼剛一成形,它們就來到了!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地球會成為生命的搖籃?這是偶然還是必然?仔細觀察一下地球,沒發現有什麼突出的特點啊,不論是個頭,還是位置,並不是很顯眼,生命既然能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誕生,太陽系中至少有好幾個行星或衛星都能滿足條件,怎麼只有地球……不對!地球有一樣東西極為特殊,它有一個很大的、唯一的衛星——月亮!月亮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大,如果月亮再大一些,或再小一些,或是還有第二個月亮存在,我們的地球一定面目全非!生命在地球上出現後,月亮對地球的影響就能形成一種調節與促進作用,甚至輔助了地殼板塊的生成與漂移,對生命的發展和散布非常有利,特別是在生命誕生之初,品種少、品質低、個體小、行動力差,月亮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看來,月亮好像是專為地球演化生命而量身定造似的。接下來的三十億年,生命持續發展。這可是相當漫長的時光啊,佔去了地球歷史的三分之二!生命在進化中作了些什麼事情呢?給水中和空中增加了氧,從單細胞向多細胞轉變了,還分出了性別。按說這些也算是大事了,可是與三十億年的時間相比,還是略顯平靜了些,特別是沒出現什麼異軍突起的強勢物種,也沒有生命大滅絕,與後來出現的重大事件相比,好像有點對不起這麼久的時間一樣……怎麼會這樣?突然,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如石破天驚一般,地球上一下子湧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不約而同地迅速起源、立即出現,一系列與現在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物種集體登台亮相,短短的幾百萬年內,我們現在所有動物的祖先全都面世了,這就是學術界上稱為重大懸案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次生命大爆發之所以成為懸案,並不是因為產生的物種太多,而是多得毫無道理!這麼多物種,並不是在漫長的30億年中,通過「一生二、二生三」這個過程演化出來的,而是不知什麼原因,很突然地全出現了。就像舞台上正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眨眼之間上來了一大批雜技、小品、歌唱、舞蹈、相聲、京劇演員,各自表演起來。觀眾根本沒看清這些人是從哪裡登場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是從地上冒出來的?我們現今的大多數生命形式,都可以到寒武紀去認祖宗,而寒武紀大爆發出來的生命,卻沒有一個共同的「祖生命」可認!分析生命大爆發的現象和成因,是科學家們的事,懸案的偵破才是咱們偵探的事。作為偵探,我們常用到「有利於誰」這個重要的「法寶」。比如在偵探小說中,某人遇害了,偵探們就用「有利於誰」這個法寶去查嫌疑人的犯罪動機,看看誰從被害人的死中受益了,是得到了什麼?還是避免了什麼?然而用這個「法寶」一查,竟得到了一個奇怪的結果:生命大爆發的事件,只對生命本身有利!怎麼說呢?原來所有的物種一齊登場,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生物鏈,這條鏈子不但能套住各種生命,還能產生互動作用,「物競天擇」的法則生效了!具體解釋一下:如果說一套生物鏈,至少需要甲乙丙丁四種生命,如果甲提前一億年出現,那麼甲很可能會在一億年之中滅絕掉,或者進化成了子丑寅卯之類的生命,等到「乙、丙、丁」面世時,就無法形成甲乙丙丁共存的局面了。怪了個哉的,寒武紀的生命們大多沒長腦子,它們是用哪個部位想明白這個道理的?就算想明白了,難道大家還開了會,商量好行動方案?生命大爆發是大自然中的巧合事件嗎?這巧合簡直令人啼笑皆非!是神乾的嗎?也不對吧?神有本事創造一個生命,卻沒本事叫這個生命獨立活下去?非要搞出一套生物鏈來讓生命們相互依存?況且神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吹上口神氣,把什麼都造齊,甚至直接造出人來多好?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還要走「自然選擇」的路子,這怎麼體現神的本領?實在想不通,只能先放一放,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啊,不好了,生命大爆發之後的五億多年裡,發生了好幾次生命大滅絕!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生命演化史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導致大約80%的物種滅絕。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的二疊紀末期,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了第四次生物滅絕,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第五次最為人熟知,在6500萬年前,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了。好慘,二疊紀竟然毀滅了95%了地球生物!多懸啊,稍微加把勁兒,就不會有今天的你我了。科學家們對大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但都認為與環境突然變化有密切關係。偵探不跟科學家們摻和,咱們要做的是分析案情。這一分析,又嚇了一跳,滅絕了這麼多次,包括二疊紀那次最狠的,按理說怎麼也會把大部分物種消滅掉吧?可事實上全不是這麼回事,寒武紀生命爆發形成的五界十三門,沒有一界被刪除,也沒有一門遭滅門,所有的門類都留了種!這可有些詭異了。如果是環境變化所致,天災地禍是少不了的,可什麼樣的災禍竟有這麼神奇的準頭兒?就像田中長了草,如果用自然災害去除掉這些草,一定會傷到所有的秧苗。可這麼多大滅絕,為什麼打擊面如此精確?這還是大滅絕嗎?怎麼有些像果農為了保住優良的果實,動手摘除了那些殘次果子一樣?連科學家們都不得不承認,就連最厲害的那次大滅絕,對生命進程都有著積極的意義。遠的就不說了,我們看看最近的一次恐龍滅絕吧。恐龍曾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統治地球一億七千萬年,進化極為完善,這麼說吧,把所有的恐龍滅絕,比滅絕今天六十多億人類還要困難三倍。因為人類沒有住在水裡的,也沒有飛在天上的,而恐龍都住到南極洲去了,適應性超強。甚至有的小型恐龍學會了哺乳動物的打地洞本領。然而恐龍還是滅絕了,這是不能否定的事實。那會是什麼級別的災難才能把恐龍滅光啊!全世界七大洲同時發動了地面、水中、天上的巨災?地球末日也不過如此吧?要知道,恐龍不是因為個子太大才成為犧牲品的,許多種類的恐龍個子不大,有的也就是一隻雞那麼大(秀頜龍)。如果連只雞也不放過,這樣的災難,地球上至少有90%的生命要給恐龍陪葬吧?可是沒有!這次滅絕的傷害程度遠不如二疊紀那一回,大量的物種保存了下來,其中有比恐龍古老的,也有比恐龍新生的。難道倖存者都比恐龍適應能力強?如果不是這樣,為什麼恐龍成了最倒霉的?我們偵探再次動用「有利於誰」這個法寶,看看能不能照出真相。用這個法寶一照,發現只有哺乳動物受益了,其次是鳥類。其他物種基本上在原地踏步,比如現在的鯊魚、蛇、龜、昆蟲等等,在恐龍時代已經就是這個樣子了。那麼是哺乳動物和鳥類在生存競爭中戰勝了恐龍嗎?——不可能,如果那麼多恐龍都相繼死在了哺乳動物的肚子里,又怎麼會留下了如此多的化石呢?在生命進化樹上,哺乳動物被放在了最高的地方,以顯示其高級地位,可這個「高級別」並不是所有人的看法,我們偵探從客觀角度看來,哺乳動物簡直是些很古怪的劣等品。為什麼?簡單說幾條:恐龍是卵生的,母龍肚裡有蛋不影響活動。而哺乳動物是胎生的,母獸懷孕後大腹便便,稍有不慎就胎死腹中。兩者誰更有利於生存?恐龍生育時,把蛋往土裡一埋,省時省力。哺乳動物生育時要面臨生死關,母獸與幼仔都處於最虛弱的狀態,兩者誰更有利於生存?小恐龍從蛋殼裡一出來,就會吃會跑,一切全能自理。哺乳動物生出來的卻是個半成品,不但要吃奶,很多技能還要靠學習才能獲得。兩者誰更有利於生存?恐龍遇到強敵,各自逃生,爹媽不認。而哺乳動物遇到危險,為了保護幼仔,還要與敵人拚命,弄不好叫人家一窩兒端。兩者誰更有利於生存?可見,哺乳這種行為,並非是適應性進化,反而是一種弱勢的缺陷。在生存競爭中,哺乳動物與恐龍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兩者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哺乳動物應改名叫奶油點心才對。儘管中生代就出現了哺乳動物,但它們都是些小個體的弱勢物種(如柱齒獸、張和獸、熱河獸等,比老鼠還小,鑽洞穴居),勉強掙扎於恐龍的陰影之下,1.5億年也沒什麼進步,在恐龍滅絕後的6000萬年中才得到了迅猛發展。此前後的鮮明的對比說明:哺乳動物的各種「高級」特性,根本不足以與恐龍抗爭。說哺乳動物古怪,就怪在這個哺乳上。既然已經懷胎,你索性多懷上一些日子,直接生出來個全自理的成品幼仔不就完了?在母腹中吸取的養分與乳汁相比,有什麼實質性的差別嗎?母腹中的養分不好,幼獸還能長那麼大?若是養分很好,幼獸為什麼不直接吃足長夠?從前窮人家的孩子生下來,母親沒有奶水,用粥湯也能喂活嬰兒,長大後與正常人是一樣的,這說明乳汁也不是絕對的必需品,可為什麼哺乳動物非要經過哺乳這道多餘又費事的過程?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咱們把哺乳動物與另一個在恐龍滅絕後得到發展的物種——鳥類做一個橫向比較,排除掉一些不相干的差異後,我們得到一條重要線索: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有愛護幼體的特性。鳥類有孵化、喂雛的行為,與哺乳動物哺育、餵養幼獸相近。但是哺乳動物比鳥類有更多的培育後代的行為,況且鳥類的幼雛無論是得到翼護,還是得到餵食,都沒有哺乳動物的幼獸吸吮母親的乳汁更能感受到親情!高級哺乳動物往往終生都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甚至能認識更多的親族。但是這種撫育後代的做法,絕非生存所必須,否則世上除了哺乳動物和鳥類,別無生命。哦!難道以犧牲了無數恐龍為代價,以看似沒什麼必要的哺乳形式為基礎,就是為了感受到親情,認識一些親族嗎?這又有什麼意義?……且慢!親族向上發展,就是種群,種群再向上發展,就是——社會!社會,多麼熟悉的一個詞啊!前文說過,人類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是人類意識形成的兩大必要條件之一!另一個必要條件是「人類幼體」,只有人類的幼兒才有培養價值。在眾多生物中,形成了種群的可真不少,螞蟻、蜜蜂等昆蟲據說也有社會性,可它們的腦容量顯然不適合發展成人類。在高級哺乳動物中,大象、獅子、狼等等都有種群。如果可以選擇,咱寧願「人類幼體」的原形來自獅子,起碼有一付好身板啊,幹活也有力氣!況且獅子的腦容量也不小,為什麼在樹上爬來跳去的一群猴子成為了幸運兒?掏出偵探的放大鏡,經過反覆對比和推敲,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人除了需要一個聰明的大腦,還需要一雙靈巧的手。沒有手,又怎麼完成各項工作呢?與獅子的爪子比起來,猴爪更適合進化成雙手,因為靈長類在長期的攀爬與採摘行動中,前後肢已經有了原始分工,以這種基礎來發展,也許比獅爪的進化要省去千萬年的功夫。在生命大樂章中,進化論的自然選擇似乎只是某些自由發揮的部分,而整個樂章卻是有著主導旋律的。人類的原形就這樣產生了,接著,在一群猿類身上,發生了系列的、持續的、遞增的基因突變。直立行走、手腳分工、學會用火、產生語言……,一樁樁,一件件,小突變合成大突變,所有突變都保持著嚴格的方向性(目的性?)!就像排好了順序,鋪就了台階一樣,確保一直從猿變到人……在這些突變中,學會用火最為奇怪,如果說人類先祖嘗到了烤熟的食物,就想到了保存火種,可大自然中的火很常見啊,為什麼連最聰明的猩猩都想不到這點呢?我們知道狼孩怕火,可見人類在動物本性上對火還是懼怕的,這種天生的懼怕靠基因突變是改不過來的,哪怕基因都突變在膽子上。三四歲的小孩敢玩火,因為他們模仿了成人,那麼第一個用火的猿人又模仿了誰?縱觀生命和人類的起源及發展,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怪事?不管怎麼看,這絕不是神的手法,神沒必要這麼干!若說是大自然乾的,可信度也不高,無數不可思議的巧合使我們失去了說「偶然」的勇氣。那麼是外星人嗎?也不對,外星人有什麼理由花上30多億年創造生命和人類呢?況且他們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如果外星人是宇宙中自生的,難道他們的星球比我們地球更「聰明」,能自生出人?如果真是這樣,外星人發現了地球後,為什麼不開發成新的移民基地,反而跑回家去抓了一把細菌撒到地球上養著玩兒?一養就是三十多億年,這不是吃多了撐的嗎?如果外星人也是被造出來的,那麼宇宙中已經有了完美的外星人,何必再費事造我們地球人呢?讓外星人多生孩子不就行了?以他們高超的本領,生孩子或許都不用上醫院,直接從工廠里就能成批生產吧?這樣的話,我們人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作為偵探,我們遲遲不敢下定論結案,因為所有的疑點似乎都指向了一個極為離奇、卻又非常合理的答案——!!!所有一切絕非偶然!從頭到尾,完全是精心策劃、嚴密組織、精準實施的全套行動!這些手法怎麼越琢磨越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特別像是……人為的!是的,這場跨越了幾十億年的大行動,完全就是人為的!不是神人,也不是外星人,而和你我一樣的人!是什麼人做的?是怎麼做到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沒辦法,只好試著從結果上分析一下成因。什麼結果呢?就是那個「神秘人」花了三十多億年時光,處心積慮、不擇手段地完成的結果——人類的意識
推薦閱讀:

天地人盤探討
宦海無波皆因忌神有制(傷官用劫探討之二)
卜筮中六親的深入探討

TAG:宇宙 | 轉載 | 探討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