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會多界談剩女

社會多界談剩女

漢網-武漢晨報  2012-03-07 精品女

  35歲的Anna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部門負責人,有車有房。她還做得一手好菜,外貌也頗拿得出手,典型出得廳堂下得廚房,可就是沒遇到合適對象。總有人說,那是你要求太高了,總希望有白馬王子才嫁。她覺得委屈,有時想屈就,人家還未必領情。

  她說,以前還願意相親,有一次遇到一個印象不錯的男士,對方也很坦誠,說以後擔心居住問題,她說不介意男方一起住自己的房子。男方就有些不自然起來,此後沒再主動聯繫過她。後來她就吸取教訓,約會時打的而不開車。可終究還是會聊到經濟狀況,對方往往就沒了自信,甚至有男士坦言:你太能幹了,我怕以後掐不住!找老婆,還是找個比自己弱點的好。

  而她也從最初的自信變成了現在的懷疑:難道優秀也是錯?自己不是非富人不嫁,可連自信都沒有的男人,那以後肯定也不會幸福。

  有房有車,約會男士不敢「高攀」

  高知女

  外企白領

  文藝女

  28歲的小菲是個愛幻想的女文青,愛好讀書和畫漫畫,大學畢業後就當了自由職業者,認識的自然也多是一些滿腦子有理想的同齡人。父母一直勸她現實點,找個有穩定工作各方面不錯的男友。

  有了這些分歧,在談朋友方面,小菲和父母之間的衝突就一直沒斷——有的小菲自己覺得不錯,可父母對家境和工作不滿意;父母託人介紹的對象,小菲象徵性地出席一下就說沒感覺……

  就這麼蹉跎著,年紀漸漸大了。春節過後不久,父母就正式下了最後通牒:今年再不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就別回家來了。

  重精神交流,父母多現實考量

  「反正也拖到這個地步了,再等等也無妨。」這是很多大齡剩女的心態,在她們看來,最急切的「二十七八歲」已經過去了,眼看著奔三了,急也沒用,乾脆「一條心」找個自己喜歡的。

  29歲剩女小陳的媽媽急得頭髮都白了好多根,「她跟我說要一見鍾情,要有心動的感覺……我這到哪去物色啊?」女兒還動不動就放狠話:「難道我找個不喜歡的,結了再離?」

  閨蜜卻很了解小陳的心思:「小陳是剩女中最難搞定的類型,相信感覺,尤其重視細節。」

  她舉了幾個例子,小陳有一次去相親,就因為人家襯衫裡面穿了一件高領秋衣,其他的條件統統不考慮了,「沒有品位,沒有相同的審美觀,無法溝通」。另外一個則是因為「一個男人居然小指甲留那麼長,很娘很噁心」,還有的「對服務員都很粗魯,一定是個沒什麼教養的人,不可以接受」。

  對種種細節的挑剔,讓小陳相親無數,但就沒有一個入她法眼的。她也苦惱地對記者說:「沒辦法,我真的不能容忍這些毛病。」

  重視細節,總挑剔男方沒「品位」

  感情受挫女

  一場漫長戀愛拖成大齡,走不出情感困境

  像周芬這樣的大齡女青年,往往是有苦難言的。一年前還以為自己馬上就能當新娘了,但一年後男友就劈腿了。「不知不覺和他談了5年戀愛,他跑了,我突然發現,我被剩下了。」周芬特別磨不開面子去到處求人宣告自己已經成了剩女,急需他人「介紹對象」。「自己好像還沒有從失戀的陰影里走出來,不知道怎麼重新開始。」她也嘗試去接觸異性朋友,當對方問她為何單身時,她直接說出原因,對方卻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被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愛,拖成了大齡青年,也是許多單身女的無奈。「突然變成了剩女,不知道如何開始尋覓幸福,一下子迷茫了。」在悲戚的情緒里反覆回味失戀,對目前難以戀愛的狀態表示失望,這種心態十分影響周芬的生活。

  青春時節痴迷考博,高知女成「剩鬥士」

  38歲的蔚然是採訪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剩女,也是學歷最高的,其個性和經歷也是「獨一無二」。

  她在武昌一所高校任教,她最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考博,但卻次次未中。從小到大,都是知識分子的父母就要求她以學業為重,這讓她從小就只知讀書,而不知男女間愛情為何物。雖然也對異性動過心,但她根本不通人情世故,使她至今未談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戀愛。

  2011年3月,蔚然給記者打電話,說自己在網上喜歡上一個名校的副教授,見過幾面後,她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意,就不顧自己當時腳正受傷,拄著雙拐到男方辦公室掃地。這種讓人哭笑不得的求愛方式,結果可想而知。

  她苦惱地說,她的學生說她「不像個老師,講課都不抬頭,聲音也很小沒有霸氣,穿得像個農婦」。

  製圖彭翠琳

  社會各界說

  (根據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婚姻問題專家——

  寧等「績優股」別碰已婚男

  「剩女潮」會不會對圍城內女人的婚姻有威脅?

  武漢市婦聯婚姻家庭輔導團專家丁曉莉根據多年來的一線諮詢經驗指出,「剩女」現在越來越多,但已婚男人一般不敢將其列為第三者的考慮對象。因為她們多是對婚姻或者情感有一定渴望的,而現代的男人處理情感問題「不主動,不負責,不拒絕」。他們在選擇婚外情時,寧可選擇那些年齡偏小的女性,可以不必負婚姻的責任,避免更深的糾纏。這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剩女」成為情感真空地帶的一個原因。

  她也奉勸「剩女」們,寧可堅守找到你想要的「績優股」,也不要去碰已婚男。

  武漢市婦聯宣傳科陳欣透露,婦聯長期以來專註婦女兒童的維權,但主要關注在婚姻家庭內的。而「剩女」是近年來在婚姻家庭外的一個社會現象,近年來還沒有特別地關注和服務。本月內,市婦聯將設婦女兒童中心「幸福家園」服務,將對大齡未婚女性的心理疏導、婚戀渠道等提供有效溫暖的一站式服務。

  心理學家——

  「抱大的一代」缺乏獨立能力

  湖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秘書長、武漢大學教授陸健認為,除了婚戀觀的開放、社會寬容度的增加、女性選擇的多元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剩女的主力軍70、80後是「抱大的一代」。這批人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從小在家長的呵護溺愛甚至包辦代替下長大,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處理的。

  而偏偏戀愛這種事父母代替不了,在成長中,她們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與經驗,所以只有眼睜睜被剩下。無論她們剩下的理由是因為宅、因為性格、因為特立獨行,還是因為「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那些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剩下來的人,都是和社會有一定距離的,接納度不夠高。

  這些有中國特色的「剩女」也造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相親會,很多父母出征代子女相親。他們覺得孩子到了年齡不結婚被「剩」下,是自己的責任。

  普愛醫院分院心理諮詢科心理醫生魏琳說,在她接診的400多個案中,尚無一例是「剩女」來求助的,反而「剩男」家長倒是有幾個。由於性別傳統,男方家長可以更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焦慮,女方家長則必須掩藏得更深一些。另一方面,男性「剩」下直接關係到傳宗接代,女性相對來說這種壓力較小一些。

  社會學家——

  「剩女」標籤是一種不尊重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梅正罡認為,給這一群人貼上「剩」這個標籤,不夠尊重也不公平。在世界範圍內看,初婚年齡漸漸提高也是目前的一個趨勢,說明大家更慎重地選擇愛情對待婚姻。但長遠來看,剩女剩男增多,弊大於利,自然界講究陰陽平衡之道,婚姻仍是主流生活方式,若長期單身遊離脫離社會規範,易產生心理問題。

  我國的傳統是,女士從二十五六開始,男士在二十七八歲開始,就要面臨結婚的壓力,但錯過年齡的人群實際上在增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80後為主,生活自主性更強,自我意識覺醒,在選擇上更自由。二是傳統上的男女婚差年齡影響,普遍認同男大女小的組合,佔主流的中間層級就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而少數優質男女選擇範圍就有限,剩下就不奇怪了。

  目前一些交友網站和電視相親節目確實給一部分人提供了相互認識的渠道,但不宜誇大作用,把一個完全私人化的行為演變成群眾運動,引來大量圍觀,儼然交易,這很容易讓人忽視內在的感情實質。新時期下,過去那種單位組織的交友活動仍舊很有效,至少保證了一定的安全性。

  情感問題專家——

  適當調整擇偶標準

  大型婚戀交友網站、世紀佳緣情感專家龔海燕說,現在的剩女通常是一些工作體面、收入頗豐、學歷較高的「三高」人群。她們往往忙於事業或者學業而錯過了擇偶的黃金季節,又或者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而一剩再剩。同時,她們的眼光高,不願意湊合。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都市裡年輕人購房購車的生活壓力較大,導致一部分人在擇偶時希望另一半能夠解決一些現實的物質需求,一個人的財力在擇偶要求中被突出,也導致了很多人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

  有些人難以抗拒來自父母和社會的壓力,在擇偶時既急切又盲目。有些人已經長期一個人生活,導致一個人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圓,別人其實很難走入到她們的生活或者內心世界。一部分人已經真的認為即使找不到另一半,一個人生活也是挺好的,因此更加不願意調整擇偶標準。

  作為中國第一紅娘,龔海燕建議:一定不要長期做剩女,否則最後真的會剩下來。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擇偶標準,務實一點,從所能選擇的範圍中選擇。要積極主動的出擊,不要老是等著別人來主動追求,特別是女孩子,錯過了最好的季節,價值、「成色」會大打折扣,追的人自然就少了。

   
推薦閱讀:

從八字看你會是大齡剩女嗎?
如何看待《34歲美女相親遭嘲諷》
她只能幸福,其他什麼都不行
小城市的大齡剩女,你還好嗎?

TAG:社會 | 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