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專刊] 骨肉親情 雲水感恩
骨肉親情 雲水感恩
[本期作者]
古體詩:竹飄飄、洱冬情、母裕明、高望飛、劍膽琴心
現代詩:王繼華、王慧峰、張岩峰、冀彥峰、任哲峰、張靜靜、永江、名字@無所謂、郭亞珍、玉鐲兒
散 文:王繼華、笑看落花、黃建民
書 法:崔旭麗、張華興(自撰聯)、梁慶華
朗 誦:田悅慧
繪 畫:尚美慧
古 體 詩
七絕 · 中元祭
圖/文 竹飄飄
一泓秋水泣中元,
一捧鮮花祭祖先。
一縷輕煙飄兩界,
一聲寄語話猶然 。
雜詩
文/洱冬情
一歲中元至,
萬家祭紙焚。
草木有其根,
人自懷祖恩。
七絕·中元節
文/母裕明
中元節里宜團圓,
祭祖墳前幣燼旋。
此日父姑常敘舊,
宴中時見淚花漣。
書法:崔旭麗
中元遙祭
文/高望飛
一
錢紙寒衣覆墓埃,
遊子歸故祭先哀。
秋風蕭蕭山崖舞,
墳上家家後裔來。
二
落葉添薪仰古槐,
孝忠何以復三齋。
老爹莫怪兒忤逆,
遙望之陌營祭台。
七絕.上墳.新韻
文/劍膽琴心
上墳遙寄哀思去,
片片紙錢搖曳飛。
冥府天宮都貌似,
人生苦渡幾輪迴。
七絕.七月十五祭祖
文/劍膽琴心
中元節日人悲泣,
戶戶上墳燒紙錢。
告慰祖先安可好,
來生再續子孫緣。
亦同學亦兄弟歡意少年夢由此斷
且苦辛且病患遽然辭世情何以堪
書法:張華興
3:52 愛到永遠——寫給母親 來自雲水橋 現 代 詩
愛到永遠
一一寫給母親
文/王繼華
朗誦/田悅慧
媽媽,你永遠走了
帶走我一半生命
你在天堂里守望
我追隨在你身旁
如種子埋進土壤
白雲依偎藍天
還有一半留在人間
就像你有我一樣
孩子依偎在我身邊
黑夜看著月亮
白天愛著太陽
我不眷戀人間
常常仰望天堂
夢見媽媽在我身旁
一顆上下跳動的心臟啊
落在人間
跳在天上
不知何時醒來
看著孩子的歡笑
竟是媽媽向我走來
猶如那隻鴿子從天而降
我日夜仰慕的造物主啊,
人生怎能會有死亡
花開滿滿
泉水漣漣
7月14日凌晨長治
爺爺墳前的荒草
文/王慧峰
爺爺的墳前,又多了一些荒草
荒草在風中彎腰,對爺爺表達尊敬
凸起的墳塋,空氣中瀰漫著哀情
爺爺走了好多年了
爺爺的時代,戰亂與艱苦的年代
爺爺與泥土打交道,又回歸泥土
世隸耕,爺爺一生不言苦情
墳前的荒草,訴說爺爺未了的心聲
荒草沒有眼淚,心中已揚哭聲
爺爺的墳,東南西北向
哥哥說,這是腳蹬太行頭枕太岳
爺爺沒有這麼偉大,他不是老革命
只有那荒草,對爺爺的存在有印證
老人家的慈祥,已經湮沒了墳塋
致岳母
文/張岩峰
雨露依然,生命凈燃
不見了您慈祥的面容終止了您心脈的震蕩是病魔帶離了親情而永別是逝離中斷了兒女的問候吾非您生,亦非您養但那安然的笑容永駐吾心田而時別離,您去了天堂卻把思念的心碎留在了人間浮生若夢,您離我們最遠願天堂有仙花伴您而不孤單孝未盡道,心滿怨言子孫後代的淚滴不只是遺憾錯過流年,一逝不還願上天收您不再忍受人間苦難
寫給岳母去世100天,2016年1月3日於南京。
奶奶,我看您來了
文/冀彥峰
每年的七月十五
農曆中元節
我,都會回鄉
回到那個
依山傍水的村莊
那裡
有我的童年
我的歡笑
那裡
有我的山崗
我的奔跑
那裡
有我的河流
我的嬉鬧
如今
祖屋佇立在風中
燕子們早已離巢
打開綉蝕的門鎖
仍能聞見
奶奶的味道
踩著奶奶的腳印
來到村外的墓塋
那是您現在的住所
奶奶
沒了孫兒的陪伴
一別多年
您,日子過的還好
上 墳
文/任哲峰
秋天的風
在你的視野里游弋
手機打不進你的墳塋
父親 你的思緒正好泛青
看我追逐一片白雲
但我不敢看你
不敢認你
只有草紙的火焰中
你的身形正歆享供品
我無法與你溝通
也無法跟你對話
繪畫:尚美慧
懷念父親
文/張靜靜
昨天中元節
咱們老家沒有過這個節的習俗
默默想您
今天三姨家凱凱結婚
親戚們都來了
唯獨少您
當年您是姨姨姨父的介紹人
前後村來了那麼多人
歲月催老了一張張熟悉的面容
不變的永遠是耳畔回蕩的鄉音
唯獨少您
現在我回咱家來了
您的墳就在前面的山坳里
我的心離得您更近 愈疼
走了來了 忽遠忽近
眼前晃動著您的影
家裡瀰漫著您的味道
包裹著我的身
伸手去探
卻抓不住一粒細小的塵
2016.8.18
中元日回憶祖母
文/永江
通向墳頭的小路
我走得很慢
連綿數日的陰雨
帶來的,不只是泥濘
還有牛、馬雜亂的蹄印
和來回往複的車轍
迷霧中漸行漸遠的村子
突顯得那般靜寂
偶爾傳來的狗吠
才讓人體覺出一絲真實
我又重新背起了書包
走在了去往小學堂的路上
耳畔再次響起
那一遍遍的叮嚀
落葉被踩在了腳下
發出吱吱的聲響
老祖母曾經說過
生死輪迴,生生不息
我由此深信
此刻,她便在天邊注視著我
留 白
文/名字@無所謂
(一)
慈祥 包容
偉岸 堅強
聰慧 睿智……
想起你
你就和這些詞連在了一起
二十五年了
痛,已然結了痂
想你的時候
不再流淚
於是,提起筆
想把你描畫
陪我成長的歲月
寫滿了故事
我,卻仍然不知道
故事的開篇在哪裡
更無法定義
故事的結局
(二)
我,是你生命的延續
你把你有的,給了我
你沒有的
就竭盡全力為我
創造 拼搏
沒有我陪的時候
你,披荊斬棘
把艱辛與屈辱放在心裡
當我出現在你的生活里
你,把我扛在肩頭
你的肩膀成了我的座椅
你的腦袋成了我的扶手
我,伸直脖子
看到我視線的盡頭
我沒有覺得你的腳在打顫
更看不到
你拚命挺直的腰板
(三)
我大了
不再繞著你嘰嘰喳喳
把情竇初開的躁動
寫進我的日記本
我以為
你顧不上懂我
也懂不了我
於是
我把我自己鎖進了箱子里
直到中考之後
我失敗的一塌糊塗
你把我拽進你的懷抱
說——不怪我
是你的笨叫我的心
雜草叢生
我才明白
我的小秘密全在你眼裡
但你惶惑地
不知道如何處理
直到兒子的長大
我終於懂得了你的
小心翼翼……
(四)
91年,立夏
我端坐在課堂
無法想像
你怎捨得放開
一直牽著我的手
獨自去了天堂???
你怎捨得
病床上的老媽
你知道的
你是她一生的牽掛!
你走了
沒有一句話
從此
我的世界裡
沒有了爸爸
日記本上
拒絕了和你的談話
當歲月的年輪
越來越密匝
我又覺得
用文字把你留下
才是對你最好的報答
卻不想
打開記憶的閘門
本該是洋洋洒洒
我卻想不起
關於你的一切
不敢想不願想的時候
一切,如鯁在喉
今天,想把你描述的時候
腦海里
卻只有你的形象和面容
是你知道
你,是女兒永遠的痛?
你不想,你不願意
看到她的撕心裂肺無語凝噎
於是,你帶走她所有關於你的回憶
就這麼
默默只站在她身後?
留給她
一篇空白……
為母親燃一支心香
文/郭亞珍
母親很胖
不會騎車
但
她走路很快
我從來沒有攆上過
除非
有意叫她等等我
這一回
母親還在
但她又的確是走了
我哭了 喊了
但她
依然雙目緊鎖
不理不睬
印象中
今天該燒點什麼
可是
我 不知道
這麼遠的距離您能否收到
只能為您燃一柱香
插在我的心上
小 路
————寫在七月十五中元節
文/玉鐲兒
入秋,幽靜的小路陡峭曲長
兩邊的雜草把路侵淹裹藏
這個圓月的夜晚
星光碎了一地,濺起思念
和著我們的淚水
接你回家
親情的牽掛是一種力量
無懼一切地走過這條小路
月滿弦,無聲的團圓
也是一種美滿
雖然,飯菜的香中夾雜著酸澀
不足一天,還是這條小路
我們備齊了佳肴與銀兩
在裊裊青煙中,遙祭
這幽長的小路啊
浸染了多少淚水
承載了多少思念
2016.08.20
書法:梁慶華
散 文
上 墳
文/王繼華
昨天是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民間稱"鬼節"),家族要上墳祭典,我答應了爸爸要回去。妻有事,與孩子在家沒有同往。
中午時分,我坐班車到了長治縣醫院附近。和弟弟聯繫後,他開車過來拉我到了老家:北呈鄉西坡村。爸爸、弟弟全家、妹妹和外甥蛋蛋都到齊了。中午過後,按照習俗,全家族下午上墳祭奠。
飯後,我們與前院的叔叔(小爸)一家,一起拿上紙錢、香,提上水桶等東西,扛上鍬,出了門,向祖墳走去。
我的母親是去年走的,墳也在那裡。我們的心沉甸甸的,確如"愁雲慘淡萬里凝"。
離開村頭,走在路上,兩邊的莊稼高過人頭,密密麻麻,飛蟲嗡嗡、迷人亂眼。我們先給老爺爺燒紙後,又沿路縱深,插到另一條田間路,通向主要祭奠地,爺爺、奶奶和大爹的墳墓在那裡,還有媽媽的墳墓在旁邊。
撥開高高的玉米莊稼,我們向裡面走,近前一看:三個墳墓已全長滿了野草,遮了個嚴嚴實實,雜草叢生、高高低低。
母親的墳墓在最右邊,煢煢孑立,墳頭豎一個十字架,立於草叢中。
當時我的眼淚就抑不住。日思夜念的媽媽就在眼前,然而墳墓上的草卻長了很高。母親一去,陰陽兩隔,墳墓突顯,也恍如隔世。今天是來祭奠祖墳,但更多的心情是看望我的媽媽。
有時我神思恍惚,覺得媽媽還活著,沒走遠,雖然早已入了墳,卻認為她睡著了。母親在孤單地等我們來看她。
站在莊稼地里,看著墳頭,想著媽媽,淚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我沒有擦。爸爸、弟弟、妹妹在忙著除草。我定定地站著,抬頭是天,低頭是墳,心中是媽,眼前是墓。隱隱想起余光中一句《鄉愁》的詩:「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
如臨其境。今天站在媽媽的墳頭,心裡在悠悠地思念著她,猶如媽媽過去的呼喚。
竟然與台灣詩人余光中先生有了類似的同感,我心口合一,開始默默哀念:媽媽在裡頭,親人在外頭;媽媽在地下,親人在地上。媽媽,我的母親,爸爸和我、還有弟弟、妹妹都來看你來了!
媽媽,我很想你,你已佔據我一半生命一半天。生活在這人世,我有好多話和你說,然你我卻已陰陽兩隔。媽媽,每次看到你的照片和到你墳前,想起您仁愛的目光,和每次我出門時您的盯矚、遙望,都會給我一種無窮的力量。今生我已無言報恩,只是想到地下陪陪你,我也很覺得幸福。
過去講父母去世,子女要墓前搭門,守孝三年。今朝事及己身,親人故去,悲傷難抑,才悉心體會到:情通古今,禮達心中。
孔子一生為"克己復禮"奔走天下,孝治天下。原來如此通"情"達"理",禮理合一,真乃至聖先賢、千古一人!
南朝庾信《枯樹賦》寫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是的,誰人沒有媽媽,誰人沒有母愛,誰人沒有心痛,又該如何面對?!世人的歲月有如青草叢生,又如那田野間的花卉茂盛,東風一吹來就不復存在。
站在媽媽的墳頭,想著媽媽日夜操勞的一生,她帶著對子女和親人的留戀,離開我們走了。人歸了灰土,但心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媽媽信奉基督,我追隨媽媽的靈魂,在她病重期間,經她同意,受洗入了天主教,內心略感欣慰。
彼時,我知道媽媽大限已到,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她知道,我皈依天主,靈魂在世即教堂相逢,離世即天堂相遇。以此讓我的媽媽心安,我的靈魂安心,期望能與我媽媽靈魂日夜在一起!
否則,我很難想像並難以忍受媽媽離開我後的生活怎樣度過、如何面對?媽媽對我們子女一生的愛,就是:責任、付出和犧牲。
我靜下心來默默的長久的接受,並從現實中緩緩地出來,繼承媽媽的這份愛,傳承下去,照顧關心好爸爸和我的家庭,還有弟弟妹妹親人們。因為爸爸、弟弟和妹妹一樣非常悲痛,積壓在心中,我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們的心靈,只是期望媽媽的在天之靈能使他們得到撫慰。我能做得就是生活上關心爸爸和弟弟妹妹,而對於更重要的內心喪母之痛,我只有在教堂里為爸爸和弟弟妹妹一家祈禱:願主的大能和慈愛能早日接受並光照他們的內心,與媽媽的靈魂在天堂相遇。
無論在人間還是天上,在主的仁慈感召下,我們祈禱媽媽在天上坐在父的右邊,我們一家人在人世安康永遠,愛在心間!
由是,心中有感,作詩以記之。
祭 母
母愛緩緩憶心頭,
野田荒冢飄絮愁。
人生奔走風波里,
生命之舟何曾休?
百年過後誰相知,
滿眼蓬嵩只一丘。
淡定俗物人間事,
福音旅途大愛留。
繪畫:尚美慧
中元 · 致兄
文/笑看落花
月色揮灑,香火閃爍,站在初涼乍熱的秋夜,哥,我迎接你回家。渴了,你就喝一杯剛為你沏的熱茶,餓了,你就吃一碗剛為你做的細面,既來了,你就安安穩穩地在家住一晚,在外漂泊的生活,我知道你已厭倦。離別了將近四年的光陰,四年了,不知你的青絲又添幾許白髮,不知你的臉上又多幾道皺紋,不知曾經做事一向一身正氣的你是否還保持原來的模樣。回來吧,回來看看生你養你的母親可否還是原來的康健,回來看看曾經和你嬉鬧的兄弟姐妹可否已經長大成熟,回來看看你的侄兒男女可否還是那樣的活潑、可愛,再看看你一手建起的家可否有了新的變化。多少次在夢中與你相見,只見你步履依舊,你笑容依舊,夢醒之後,只能是一聲長長的嘆息,無盡相思沉浸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每時每刻,每分每秒。多少次深深地遺憾,你卻不能再真真切切地站在我的眼前 ,給我關懷,給予我鼓勵。蒼天的無情,讓你在那個本不應該天寒地凍的九月的夜晚,猝然間與你摯愛的家人永遠的別離。沒有告別的離去,與今生只做了你二十年小妹的我讓我痛惜沒有好好珍惜我們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想你了,心痛了,淚流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起酒杯,明月無語,青天無語,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明月月月還有圓的時候,自失去你的日子我心中的那輪月亮從未明過,也從未圓過。
為你剪更多的紙錢,塞滿你的口袋,為你備更多的乾糧,裝滿你的行囊,點燃一串串為你摺疊的風鈴,願我的思念如那滿天飛舞的紙灰伴你遠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七月十五
文/黃建民
七月十五上墳祭祖,不如「清明節」隆重。這個風俗在長治地區也不普遍。
市周圍「遙燒」不到墓地,對著墓地的方向。年長懂禮節的畫個圈,寫上自己父母的名字。縣城都需要到墓地對著墳頭。擺好祭品,點燃香燭、紙錢,叩頭祭拜。
昨日長治縣一同事祭祖回來說:今年雨水多地里的玉米桿高,有的老鄉找不到墳頭,就在墳地外面燒紙,口口有詞:「爸、媽孩子們不孝……」。
無論市周邊、還是農村祭祖。貢品和紙錢都比較豐盛。紙錢成千上萬,億元面值的都有。貢品更是五花八門。祭奠不是走過場,是通過這種形式緬懷父母的養育之恩,把禮儀孝道代代傳承!做好當下,無須悔恨!
2016.8.18
本期編輯團隊
策劃:王繼華
主編:王繼華
責編:張靜靜
協編:李素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