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律詩對仗問題簡說

大家都喜歡寫格律詩,格律詩的關鍵在於對仗。如果把對仗搞好了全篇皆活。當然,還要注意起、承、轉、結四個環節的有機結合。這樣,一首格律詩就基本合格了。這裡,我簡要的說說對仗問題,供參考。一、對仗的發展和源流?對仗,也就是對偶。對仗的「仗」,取義於儀仗,意思是兩兩相對,排列整齊,如同儀仗。對仗是一種修辭形式,它是人們在修辭活動中自然產生的,並不局限於詩歌。在近體詩對仗原則確立之前,對仗藝術已經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詩經》已有不少對仗句,如《邶(bè)風·舟》:「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齊風·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都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對句了。不過總的來說,《詩經》中這種嚴格的對句並不多,其出現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到了漢魏六朝時期,隨著文人詩的產生和發展,詩歌中的對仗藝術開始成熟。《古詩十九首》中就有不少對仗,如「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魏晉以後,詩人運用對仗的意識更加自覺,詩歌中的對仗較為常見。南朝齊梁詩人更是將對仗作為詩歌創作最重要的一種修辭技巧,甚至到了濫用對仗的程度。可見,唐人近體詩的對仗是從古詩裡面發展過來的。近體詩一方面對對仗作出一些格律上的規定,另一方面也對對仗作了改革。在近體詩中,對仗成為律詩的必俱要素。但近體詩中規定中間兩聯對仗,首尾兩聯原則上不用對仗。這其實也是革除齊梁體濫用對仗的弊病。所以,近體詩的修辭藝術,其實是對句和散句的平衡合理地使用。這也是我們掌握近體詩的體制特點時必須注意的。二、對仗有哪些基本要求?詩詞中的對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對的兩個句子字數相等、結構相似之外,還要求它們字面相對,並且詞性一致。㈠字面相對。所謂字面相對,就是構成對仗的字詞意義相對或相反。如: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在這一聯中,「江間」對「塞上」,「波浪」對「風雲」,「兼天涌」對「接地陰」,字面意義都是兩兩成對的;動詞「兼」和「接」相對,名詞「天」和「地」相對,字面意義也是相對的。又如:新松恨不高千丈,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在這一聯中。「新松」對「惡竹」,「恨不」對「應須」,「高千丈」對「斬萬竿」,字面意義正好相反,表達出很鮮明的愛憎。㈡詞性一致。所謂詞性一致,是指對仗的字詞的詞性要求一致。一般來說,名詞和名詞相對,動詞和動詞相對,形容詞和形容詞相對。如:欲尋芳草去,還與故人違。——孟浩然《留別王維》「欲」和「還」都是連詞,「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詞,「去」和「違」都是動詞。㈢另外,近體詩中的對仗,除了上述兩個要求之外,還有不能在對應的位置用同一字。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有點類似於後人所說的扇面對。但是,在對應位置上出現同一個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仗。這類看起來和對仗很接近的修辭格,在古體詩里較多出現,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梅堯臣《河豚魚》)之類。初學者要注意,不要將此類也認成是對仗。三、何謂工對?何謂寬對?工對即詞性完全相同的對仗。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黃鸝」對「白鷺」,「翠柳」對「青天」,不僅是名詞對,而且還包含顏色對。「兩個」對「一行」,量詞和量詞相對,名詞和名詞相對,「鳴」和「上」是動詞對。像這樣上下句每個詞的小類都是一致的,是標準的工對。工對以追求對仗的工整為目的。在對仗上就有這樣一種追求。如:字面相對也就是詞類相同的互為對仗: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虛詞對虛詞。依照傳統,名詞還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小類:(1)天文(日月風雲等);(2)時令(年節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宮室(樓台門戶等);(5)器物(刀劍杯盤等);(6)衣飾(衣冠巾帶等);(7)飲食(茶酒餐飯等);(8)文具(筆墨紙硯等);(9)文學(詩賦書畫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烏獸蟲魚(麟鳳龜龍等);(12)形體(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倫(父子兄弟等)。同類的詞相對是工對,顏色對、數目對也是近體詩常用的工對類型。同義詞相對在近體詩中比駢體少得多。一聯對仗出句和對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義),是詩家大忌,叫做「合掌」,詩中極少這種情況。因為詩的篇幅短,要使詩的內容豐富,就應該讓每一個詞都充分發揮作用。寬對的一個意思,就是詞類上面放得很寬。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對仗的詞語詞性相同,也就可以了。換句話說,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如駱賓王《在在獄詠蟬》頷聯: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那堪」與「來對」,對的意味就不是那麼明顯。但仔細體會,還是「對」。又如杜甫《題張氏隱居》頷聯:澗道余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這一聯,乍一讀看,對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顯。主要是因為「石門」對「澗道」,「斜日」對「余寒」,甚至「林丘」對「冰雪」,都給人對得不是那麼工整的感覺。其實,這正是對仗的無窮妙用。對仗藝術不只有工對一個方向,還有寬對的一種藝術處理。寬對有時能造成更多的變化之美,讓人感覺對仗可以層出不窮。而且寬對能破除匠氣,在敘事達意方面也有妙用。當然,初學律詩的人,還是以求工對為主。寬對其實是更為純熟、變化多端的一種對仗藝術。在對仗藝術處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對為主,宋人則多利用寬對來破匠氣。總而言之,對仗的工對與寬對是相對而言的,與藝術高低也不是一回事。對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動、在穩健中見變化這一原則。四、何謂流水對?流水對是對仗中上下句的關係,一般來說是兩個相對的句子,如: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上下聯都是兩個意思完整的獨立的句子。流水對則是上下兩句的意思緊密相聯,光看一句,無法知道其全部意思,得兩句合在一起,意思才是完整的。比如沈佺期的《雜詩》: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中間的兩聯,流水對的味道都很足。如只看「可憐閨里月」,意思還是不完整,必須兩句連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可見流水對的要點,在文字上嚴格遵照對仗修辭的前提下,又造成對仗兩句之間意思上的緊密聯繫。這的確是要求更高的語言藝術,也造成更豐富的美感。五、何謂借對?借對,或稱假對。借對分為兩種,一種是借義,就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該詞的某一意項與對句中相應的字詞構成對仗。例如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又例,杜牧《商山富水驛》: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華白日懸。「尋常」是副詞,意指平常,這裡借用其作為數詞的含義(「八尺為尋,倍尋為常」),與句中的「七十」構成對仗。「朱雲」是人名,這裡借其中的「朱」字與「白」字對,「朱」是「紅」,「紅」「白」相對。「雲」字與「日」相對。這些都是借義的例子。借對的另一種是借音對。所謂借音對,就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係來和相應的詞構成對仗。例如孟浩然《裴司士見訪》: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按:借「楊(諧音「羊」)來對「雞」。借音多見於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滄」為「蒼」、借「清」為「青」、借「珠」為「朱」,等等。各舉一例: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王維《酬嚴少尹見過》一卧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杜甫《秋興八首》(其六)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杜甫《恨別》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李商隱《春雨》借對用得好,可以在不損害詩意表達的同時,構成極為精妙的對仗。六、近體詩使用對仗有哪幾種情況?近體詩中,律詩必須用對仗,而且對仗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般來說,除了首、尾兩聯外,中間兩聯是要求對仗的。對五律和七律來說,就是頷聯(即第二聯)和頸聯(即第三聯)必須對仗。例如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一般來說,一首律詩,只要頷聯和頸聯對仗就符合要求了。首聯或尾聯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以不對為多。如果尾聯或首聯也對仗,那麼一首律詩中就有三聯都是對仗了。相對而言,首聯和頸聯、頷聯都對仗的例子還是較多的。例如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也有尾聯和頸聯、頷聯都對仗的例子。如祖詠《泊楊子岸》:才入維揚郡,鄉關此路遙。林藏初霽雨,風退欲歸潮。江火明沙岸,雲帆礙浦橋。客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又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也有四聯全用對仗的。例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也有極少的唐人律詩,四聯中完全不對仗的。但是,起承轉結都符合律詩的要求,也被視為律詩。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七、何謂偷春格?律詩的通常格式,是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但是,有一種特殊的格式,是頷聯(即第二聯)不用對仗,首聯和頸聯(即第三聯)對仗。初唐律詩中有不少詩都採用這種格式。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又如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律詩中這種特殊的對仗格式,名曰「偷春格」。為什麼叫偷春格?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的解釋很形象,他說:「次聯不拘對偶,疑非律詩,然起二句明系對舉,謂之偷春格,如梅花偷春色而先開也。」總的來說,這一格式在五律中是比較常見的,七律罕見。又就時代而論,則初盛唐比較多,中晚唐則較少。八、何謂蜂腰格?除偷春格外,律詩的對仗還有一種變格,稱為蜂腰格所謂蜂腰格,其實就是一首律詩中,只有頸聯(即第三聯)對仗。例如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此外,還有隔句對、當句對,等等,這裡就不多說了。九、對仗聯的辭彙上下句式要相同?有的人在這點上往往忽略。殊不知對仗聯的辭彙上下句式必須相同,不可隨意。否則就造成格式上的錯亂。它的辭彙句式如王灣《次北固山下》對仗的兩聯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把它分解開其辭彙句式就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又例如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對仗的兩聯是: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把它分解開其辭彙句式就是: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以上可見對仗的辭彙句式也是有規定的。不可錯位。(歲寒齋主編輯)
推薦閱讀:

七步塵技的六壬-----諸法合參 問題彰顯
很多客戶都問過相同的問題「我家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周易生活智慧,一個能問倒算命先生的問題!
關於墓的問題
那些有爭議的刑法問題,張明楷教授這樣認為

TAG: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