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化版 樂亶《太極拳要義》

簡化版 樂亶《太極拳要義》

 

 

     上段時間學拳處於迷茫階段,受點挫折信心倍落,幸有老師《最後一關》之苦心,得以為繼,搜得樂亶《太極拳要義》之影印本,讀起來頗感吃力,於是萌發把它簡化之心,以供同好閱讀!

 

    樂亶《太極拳要義》

    華東佘太山神院刊印

 

 

刊印說明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前震旦大學國學教授樂幻智先生以他精湛的太極拳之藝而著稱。從學者甚眾,學生主要是知識界、文藝界人士也。也有不少天主教界的神職人員和教友。本教材附有現代著名文字學家胡樸安先生所撰的《病疫閉門記》中的一段文字,從中可對樂先生太極拳的造詣窺見一斑。

本文作者樂亶先生是樂先生之子,就如本書序言所寫,他是為六十年代華東紡織學院跟他學拳的學生寫此書的,作為他父親教拳的記錄。此書寫得深入淺出,把練拳的過程和方法敘述的非常清楚,對幾個容易混淆的問題,各有精闢的分析。

八十年代初期,該書在香港出版,海內外評價很高,被評為當代有系統的太極拳術和氣功專著,出版以來數度脫銷。一九八七年又經樂先生後輩等人將香港出版的書與當年華東紡織學院的講義、特別是作者的原稿進行了核對和校訂,現正值佘山修院開設太極拳班,變將此校訂本作為學員教材。

該書雖經校對,不免有疏漏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

 

前言

去年年初,蘇州來了一位太極拳前輩吳兆基先生,囑我把學拳所得寫下來。當時我覺得關於練拳的問題,前輩們都寫的很多了,因此未採納這個意見,去年暑期過後,覺得有必要和華東紡織學院練拳的幾位朋友談談練拳理論上的問題,主要是想弄清楚幾個易於混淆的問題,以及太極拳練法的大概輪廓。本來為了這個目的也只要寫個提綱就行了,正好當時沈心德前輩竭力鼓動我寫此東西,作為我父親教拳的記述,也作為有志於練拳者參考。他還熱心提供意見和找人繕寫油印,於是我就依靠了以上的助力,現在得把幾篇草稿,提供到各位前輩和師兄之前,敬候指正與充足。

 

                                             樂亶

第一篇  練拳程序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很多,興趣都很高,簡化太極拳尤為普遍。有些人把太極拳作為體操練習一段時期後,就會希望專研一下,提高一下。根據一般情況,最方便的就是找幾本有關的書看看。關於太極拳的書,已經出國很多了,各有獨特的見解。不過可以看到,一般作者都承認王宗岳所著的幾篇論文還是最權威性的。所以這幾篇論文在練拳者中間流傳最廣,而且影響最大。往往聽到,才學幾個月太極拳的人,就對於「氣沉丹田」、「虛靈頂勁」等等說法已經很熟悉了。這說明推廣太極拳的工作極有成效,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也極為普遍,但是這裡面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理論,對於初學者的實際是否就可以聯繫了呢?比方說,有些理論是大學水平,那麼就只有大學程度的人才可以學習,而才進入小學的人,就一定難以學習的了。王宗岳的論文也是這樣,他在太極拳的學習中,就相當於大學水平,對於初學者來說,一般是難以理解的,當然也就不能用來聯繫實際了。至於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有沒有相當於中小學程度的理論,以供初學者研究呢?的確,這在提高太極拳水平的工作中,是個實際問題。簡易氣功和簡化太極拳都很好,可相當於小學普及水平,至於能把這些普及課程和王宗岳論文的水平從中聯繫起來的課程,或所謂中學課程,卻還缺乏得很。

說到這裡,必須對所謂的大學水平的王宗岳理論建立一個概念,以對循序漸進的問題取得進步的理解。實際上,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水平,是中國道家學問的尖端,它綜合了道家哲學、氣功和武術等方面的成就。當然就哲學和武功來說,他們和儒家、釋家或其它武術留派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按氣功來說,道家在這方面卻又獨特的貢獻。太極拳之所以被稱為內家拳,其主要方面便在於武功和氣功的密切結合,而且其中還特彆強調氣功的作用,因此,雖然也有許多非道家人物如陳王廷、楊露禪等,對太極拳進行過多次的加工,但仍應承認道家在太極拳的創造上佔有主要的功績。

根據流傳至今的一些書籍,可以把太極拳的發展整理出這樣的一跳線索,即最初是五禽戲和數息靜坐等萌芽狀態的動靜功;後來又發展成八段錦、易筋經等較高形式,其中便已經開始有動靜功的初步結合,接著便有進步到「峨嵋十二庄」之類的功夫,這便相當高級了,但還嫌複雜不純和缺乏貫通,之後幾經鍛煉,這才創造了太極拳這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滔滔不絕、節節貫穿的頭等拳藝。

對於王宗岳的水平和太極拳的創造過程略具概念之後,對於學習太極拳的程序也就大致有個數目了,簡化太極拳和簡化氣功固然是小學水平,但如練楊架等太極拳,而不能同時結合氣功,也只能算是小學水平,哪怕練有幾十年功夫,按外家拳或體操標準來衡量,程度是很高了,但在內家拳的途徑上仍然不能算是登堂入室。同樣的,如果把「峨嵋十二庄」練得好,要比徒具其形的太極拳高明。那麼是否可以把「峨嵋十二庄」拿來作為太極拳的中學課程呢?也未嘗不可。不過也可以直接以楊架等太極拳的練習中,通過這個中等階段,這就是先把架子搭好,再把裡面的東西加進去。只要明確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及各個程序的內容,對於具體的方式,就是靈活了,而且由於具體條件不同,也必須有各種相應的方式,以靈活地進行教學,才能更好的達到目的。

現在原則上把練拳程序分成三級。不過要注意各人志願不同,不一定都想到達到王宗岳的水平,而且各人的條件也不同,也不一定都能順利進入高級課程,這樣就應該實事求是的制定目標和程序,以免好高騖遠或脫離實際,當然,志願和條件都是變化的,因而目標和程序也就會隨之而變。

有按太極拳本身來說,總的方面既然分成了三步,於是各個細節方面,便也可以分成三步,如呼吸有呼吸的三步、開合有開合的三步、虛實、轉換等等方面,也都有其獨特的三步。原則上,練拳應該穩步前進,一步也含糊不得,實際上根據特殊的條件,也可能產生躍進的情況,各個方面可能齊頭並進,但更加可能的是參差地進行發展。有的人外力大,腰腿好,「外」的方面一定進步快些,有的人性情靜,用志專,「內」的方面就一定發展的較速,所以太極拳和其他藝術課程一樣,必須注意個別對待和細緻的教學。

可能有人問,每一步練到什麼情況便算畢業呢?大致可以這樣說:學會一套太極拳,練的很有興趣,感到對身心有益,最好再請明師,教一點簡單的氣功同時練練,能夠結合拳一起則更好。,這樣對內家拳功夫摸著些門路,咂出些滋味,平心靜氣的練通任脈,達到「煉精化氣」的程度,便可以說是小學畢業了。第二步就可以進一步往拳架中加入氣功,具體的就是練通任督脈,轉成小周天,以達到「鍊氣化神」的程度。這一階段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能否練好丹田,丹田為氣功只根底,亦即內家拳只根底,各人雖然都各有丹田,但可惜大多都不夠標準,必須通過鍛煉才行。靜功當然可以練好丹田,但動功效果更好,惟須明師指點,不然恐出毛病,丹田練好,才能講究呼吸開合,陰陽虛實,否則都在外面,未能深入。一般人年輕時,丹田氣足,但往往意氣浮,練不上路,待年達體弱,要練這套時,卻又丹田大虧,極難練好了。長期以來,練太極拳者多,而練好者極少,就因練好丹田確是一大難關之故,練丹田練好了,神氣充足,能夠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而且開合分明,變轉靈活,就可謂登堂或稱為中學畢業,練到這時,千萬莫自暴自棄,應該百尺竿頭,更上一步,以達到「煉神返虛」的程度,而且一人之虛實,漸悟兩人之虛實,自一身之貫串,漸悟敵我之貫串,自粗而精,自巨而細,運勁如抽絲,何懼力大似牛;待人如漩渦,不怕手腳如風,愈練愈高,無有涯際,練到此時,方謂入室,也就是王宗岳、楊露禪的境界了。

有不少人練了十幾年的太極拳,似乎進步不大,是太極拳練不出工夫呢?還是自己練錯了呢?是老師不教,還是把尺寸練走了呢?問題重重,信心倍落,再如出些偏差,也許就從此不練了,這方面的確應著重交代一下。要知練拳的人必須闖過三關,方許登峰造極。哪三關呢?第一是恆心關,這一關對練了十幾年的人來說,當然已不是問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太簡單的。第二關是丹田關,前面說過練不好丹田,總在內家拳的門外。努力練了十幾年而成績不高的,切勿怨天尤人,而應檢查自己的丹田氣足了么?未能充足的原因又何在?假如第二關以闖過,那麼有第三關,這是最後一關,也就是最難的一關,就是所謂的明理關,有個故事說的好:一個人看見用網打魚,網魚的只是一個網眼,他想:只要一個網眼就夠了,於是就用一個網眼去網魚,結果當然是網不住魚的。練拳也是一樣,不能離開規矩練,也不能死照規矩練,而是貴於心領神會,觸類旁通,所謂績之極廣厚,則成者方高深,否則獨木不榮,小潦易枯,即使練拳一世,終忌粗陋耳。

第二篇   健身與武術

內經平人氣象論說:「平人者,無病之人也」,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健康的最高標準便是「平」。身內外部都很平衡,同時和環境亦很平衡,這個人就一定很健康。

太極拳在鍛煉身體上,所以能深受大家的歡迎,其主要原因亦就在於這種運動把鍛煉者的身體向平的方向調整所致。一般來說,他的動作和緩,呼吸調均,神氣安靜,消耗較小,故在鍛煉中易達到均勻的程度,鍛煉後也較易取得平衡效果。所以無論男女老幼都可以鍛煉,而且都會有好處,特別是對那些年老多病或體力較差的人,更是最適當的。

上面談過武術最根本的問題乃是均和幅度的問題,實質上這就是彈性問題。因此武術和健康雖然是二個方面,而在身體上所追求的標準卻完全是一致的。武術上有個幅度的問題,健康上也是有的,或者說健康上所追求的實質上也就是彈性問題,比方說:本地某一個人在有規律的生活情況下,身體很健康,但因為某個時期忙了些,或是飲食起居失常一些,或是氣候變化劇烈一些,就生病了,或是移居外地水土不服而生病了,這說明他在健康上彈性還較差,適應能力還較弱,用物理概念來說,就是在他的生活應變曲線上,能夠符合胡克定律的直線部分比較短,因此在鍛煉身體方面,不但要在目前的條件下要求平衡,而且還要盡量加強彈性,以備適應各種失常的現象或各種變化的環境,這種武術上要求不斷增加彈性幅度的原則正是一致的,於是從練拳上說:練武術的怎樣練,練健康的就應怎樣練,雖可有各種不同的程度,但只有一條基本的路線。下面我們討論精氣神的問題時,就更可明確武術和健康兩方面的內在共同性了。

有些人說:「我只不過練練健康」,就心安理得的把太極拳練得柔軟無力,以致只有老年人和弱不禁風的人才會對它感興趣。本來由於太極拳容易練練平緩松勻,故已成為老年人和多病者所大為歡迎的一項運動,但要知道,這雖然是太極拳的重要優點,可絕不是它唯一的優點,只是由於「好逸惡勞,人之常情」,練拳時只求舒服而不求進步,張之不足而弛之有餘,結果就使太極拳逐漸變質,幾乎成為一種最柔軟的體操了。我們說太極拳在物理和生理上的優越性,故在提高人體的彈性作用方面,恐怕還沒有任何其他運動可比的,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首先就是在於改變那些對太極拳的片面認識,同時有志於太極拳者確亦應大大提高自己的水平,從實際上證明太極拳是一種老少皆宜,文武兼妙的鍛煉方式,以打破一般人的誤會。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練武功和健康的不同點。剛才說過,練武和健康在本質上是一回事,這也就是為什麼武術套路可以用來鍛煉身體,而身體健康的人也就較易學會武術的緣故;但是練武的人雖然一般都很健康,但健康的人不一定都會武藝,這是一門特殊的藝術。要學會這門藝術,身體健康當然是一個條件,但絕不是唯一條件,像其它藝術一樣,他還要靈敏的感覺,例如:學音樂的要會聽,學畫的要會看,學武術的要什麼呢?照前人的說法就是「懂勁」。當然會聽會看和懂勁的程度,在每個人的天賦上是不同的,但絕不靠天賦,而是也有鍛煉的成分。特別在練拳的懂勁上,鍛煉的成分更多。也有些人,經過多年苦練,仍舊不能懂勁,但此所謂不懂,並非絕對不懂,只是懂得尚粗,夠不上王宗岳的所謂「懂勁」罷了,因此任何人只要照規矩練,總會由粗而細,愈練愈懂的。此外還有一個重要條件便是武術實踐,也就是所謂對練或打對子,一般所熟悉的推手便是太極拳的對練方式之一。如果不經實踐,即使個人練的很細,也還只能練練健康而已,近百年來,各種拳術逐漸變質的根本原因在於那種出生入死的實踐已經日益減少所致。根據發展趨勢來看,武術正在變為一種體育鍛煉方式或表演藝術了。

第三章  張與弛

古人說:「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當然這裡所說的「文武」指的是文王、武王,並不是練武習文的文武,但「一張一弛」,確定所謂的道,也就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措施,或者也就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因而文學武藝也應符合這個規律才對。王宗岳在他的拳論中說:「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所謂蓄勁和發勁,正是一張一弛,試看張弛二字,邊旁都是「弓」,可知原來就是開弓放箭的意思。

練拳的人,不大講一張一弛,而是將一開一合,所謂的一開一合,就是一張一弛,不過說到一開一合,便要懂得「意氣」,若只是從身形外面來看,不免造成誤會。比如弓,它的一開一合和一張一弛,是相符的,外型上一開一合,內力上便是一張一弛,故按外形便可辯其張弛,但按人來講,比弓要複雜些,外形開合和內力張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比方單鞭在人身形上是大開,而在內勁上卻是合的,其中的緣故是人身的張弛不以外形為準,下篇將要說到。勁和氣是不可分割的,氣在哪裡,勁就在那裡(最後是意在哪裡,勁就在哪裡),練拳中一呼一吸或一蓄一發時,中氣便是一開一合,身體就是一張一弛。所以蓄勁時不論身形開合,都稱為開勁。同樣的發勁也都稱為合勁。陳家溝陳鑫在所著書中說得好:開時如離卦? ,外實內虛;合時如坎卦? ,外虛內實,內家拳意氣為上,不重外面,故盡說開合,不說張弛,而如按意氣來說時,開合和張弛也便是一致的。但初學時,不可能馬上就結合到氣,而只能先搞好身體運動,所以開合難分而張弛易明,故不如先談張弛問題。

或問:「楊登甫練拳十要中說,練太極拳全身鬆開,鬆開不就是全身放鬆嗎?」為什麼又說要一張一弛呢?問的好!這個問題不弄清楚,那就真正冤枉楊登甫先生了。首先我們來說放鬆問題,試想一想,全身放鬆後,除了就地躺下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可能呢?文王武王當時已經認識到事物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張一弛的規律,不能弛而不張,或說一緊一松,只松不緊要躺下,只緊不松要僵住,其理甚明。其次我們在把楊登甫的練拳十要仔細看看,就可知道,他這句話是在解釋「用意不用力」這個要點是說的。因此要徹底了解這句話,就必須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全部解釋方才不致誤會。不難看出全身鬆開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勁」,以便「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和「意之所至,氣即至焉」。於是得到「如棉裹鐵,份量極沉」之「真正內勁」,可見「全身鬆開」是一張一弛中的總要求,而「放鬆」卻是一個「弛」,比方拉奏手風琴,可以說一拉一合的過程中,手風琴的皮老虎都處於松的開的狀態,但如果只許放鬆皮老虎就一定無法進行演奏了,實際上即使最強調放鬆的人,他既然在活動,就絕對不會只有放鬆的過程,一定也有拉緊的過程,不過問題就在於如果他一直力求放鬆,結果就會對任何較為顯著的緊張不分正確和錯誤,都一概加以避免。於是就把自己拉緊的活動一直退縮到儘可能低的強度範圍以內,這種人有點表現為小手小腳,不敢放開,有的則表面上動作很大,實際上軟弱無力,再說弓要用時須上弦,這在練拳也是一樣的,必須「上著弦」,不能盡量放鬆,否則就沒有彈性了,在這一點,那些主張全身放鬆的人,顯然也會搞錯,他的練法還一定正好相反,即不但不上弦,而且隨時儘可能的大大放鬆,只要仍舊站得住就行,這種張的不足,而弛之太過的練法,至多只能造就一張軟弓,並且還只是在部分範圍內才是具有弓的彈性,王宗岳說:「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才是正確的要求,這種練法正和「放鬆」的練法相反,他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強度,爭取做強弓強弩,故要在張的一方面採取積極的態度,只要彈性夠,盡量張的好了,原是自己張自己,不會像弓一樣被折斷的,倒是弛時要注意,必須留幾分勁,因為一個人也不像弓那樣有根弦拉著,弛過頭時,身便散亂了,當然在弛的方面也要加以發展,以擴大適應性,但在用力方面講,這比張的方面容易,故重點仍應先注意張的方面,說到張弛的幅度,這是個重要問題,依據上述意見,這主要是個力量的幅度,而不單是距離的幅度,再拿弓來講,對於一定的弓,其張弛幅度最大時,蓄勢最大,射箭也最遠。但這個幅度在張和弛的兩端都不免受到限制,那就是盡量張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會折斷,而盡量弛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又會散亂,因此這個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斷和散亂的中間。我們注意在這之間的一段距離內,不論是張弛,弓體中力的分布都有一個總的特點------均(這當然按理想的弓來說的),也就是在每一瞬間,功體中任何一點張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個弓體在張弛過程中,沒一點張力的增減率也都相等,在空間和時間的分布上,張力都很均勻,這便是彈性物體的共同特點,反過來說,若保證彈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問題,練拳當然比開弓放箭複雜的多,但實際上完全可以通過同樣的概念來理解,因此就可以知道,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使拳必須力求在均的條件下,有最大的張弛幅度。

說到這裡,我們把「在均的條件下,有最大幅度」的原則再可以結合練拳來研究一下。上面在寫弓為例時,假定的是某一張固定的弓

,其均勻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強度(即最大張力)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是軟弓,但對某一固定的人來說,他的均勻程度和幅度是可以變化的,而且練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為要改進均勻程度和幅度,以求成為一張可硬可軟的弓,那麼在練拳中,應該先求均,還是求幅度大呢?這卻不一定,比方說年輕人身體彈性好,就可以多練幅度,年紀大的和體質弱的則不妨多練均,再在較均的情況下穩步地增加幅度,實際上,在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均只是一個暫時現象,而不是經常現象,練拳也當然不會例外,增加幅度破壞均勢,再取得均勢,其最後目標仍是均。

第四章   力與勁

列子湯問篇中有段說:「均天下之至理也」,這句話極好!現在可以拿來作為內勁(或太極拳勁)的注釋,其中又說:「詹何以獨繭絲為綸,芒針為鉤, 荊筱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淵、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撓」,這個寓言也極有趣,可以拿來作為內勁的典型事例,再按近的來說,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鋼鐵等金屬加特殊的處理,而使它的組織變得更均勻之後,它的強度能增加幾百倍或者上千倍以上,或把食鹽這樣稀鬆的物質,冷卻至近於絕對零度,而使它們的組織變得均勻後,它們的強度也可以接近鋼鐵所以無論是根據哲理或科學實驗來看,王宗岳所說的「發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也不是誇大其詞。外家拳和內家拳有一個本質的共同點,即二種拳都是一張一弛來運動的,但也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那就是內家拳以張為蓄,以弛為發,即所謂「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而外家拳則「以馳為蓄,一張為發」,正好相反,總之無論什麼運動,脫離了一張一弛的規律是絕對無法進行的,而且根據人體的自然規律還總是張時吸氣,而在弛時呼氣。

我們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統一的用力都稱為勁,且根據呼吸開合的規律,再分為內勁與外勁,張時吸時為是外勁,弛時呼時便是內勁,一張一弛,輪換而行,一內一外,互為其根,可見絕無脫離外勁的內勁,也無脫離內勁的外勁,關鍵問題只是在於起作用的哪一種勁,用內勁作為發勁的稱為內家拳,用外勁發勁的便稱為外家拳了,所以內家拳並非只有內勁,而只是以內勁為用罷了,外家拳相反亦然。

例如舉重運動,便是典型的外勁運動,因為用力向上舉時,必須同時吸一口氣,我們說舉重時吸一口氣非常合理,因為舉起的過程是能量增加的過程,而且最後要求又是撐住,所以身體的運動當然以張為宜,且在呼吸上也就是以吸氣為宜。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統一的用力便都直接稱為拙力,它使人們的運動不協調,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銷,這樣運動的效率當然很差,例如仍用舉重來說,一般初學的人就很容易拼住氣往上舉,非但吃力,而且不討好,甚至好會扭傷,一般人在小孩的時期的用力相當協調,也就是所謂的整勁,漸漸長大後,就在勞動和運動中培養成局部用力習慣,以後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練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者,便是要防止這種條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絕對不許用力。因此談到用勁,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習慣,而這是很不簡單的。

按外勁和內勁的本身來看,它們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都算是勁,分不出彼此有何優劣。但如果結合了某種運動的具體目的來看時,就可以比出優劣了。例如還是舉重吧,按這個運動目的來看,顧然外勁就佔了絕對優勢,你想拿住石擔往上舉時,反而呼一口氣,能行嗎?當然不行,一呼氣,全身一松,石擔就只有往下掉的可能。即使功夫之大如王宗岳者,也絕不能用內勁把石擔舉起來,因為這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車,這就必須用內勁才行,你看人們在打夯時,總是唱起號子,以便加一把勁,這就是因為他們用勁時總是呼一口氣,若是用「悶口勁」來打夯,當然也就不會得勁了。話說回來,若是按拳術要求,到底哪一種勁合理呢?下面我們就詳細討論一下:

行家常說:「外勁出不去,只能挨打」,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只要觀察一下,一張弓在拉開過程中或一隻皮老虎在鼓起來的情況,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不妨再看看一下各種吸一口氣用力的典型,可格外明白外勁在技擊上的不合理性了。如《阿Q正傳》中阿Q和小D的鬥牛,又如遇到江湖賣藝中的滾釘板和敲石條,再如抗臂膀和劈磚頭等等,便都是使用頂勁、抗勁或所謂的「悶口勁」的武藝,實際上,使用這種勁的結果往往就會在「張」的頂端並住,和千斤頂的作用相仿,這立刻就破壞了一張一弛的能動性。接著既然脫離了呼吸張弛的重要規律,一定就又馬上破壞了統一協調的整體性,最後還是不得不流為局部的拙力。至於鐵砂掌、金鐘罩、鐵頭功等等,則更是走上這條路的極端去了。過去有把少林拳一派籠統稱為外家拳的,頗不妥當,雖然少林拳的練家中確有兼練硬氣功或竟以硬氣功為能事者,但總的來看,少林拳的對敵仍以閃展騰榔、一拳一腳為主,當然不可和屏氣硬拼者混為一談,反過來說,太極拳從來都是稱為內家拳,但如果動起手來仍然不離頂扁丟抗,那麼亦仍應派為外家拳。

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各種中拳術的名稱中,常會出現某些鳥獸的名字,如白鶴晾翅、倒攆猴、抱虎推山、青龍出水、燕子御泥等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但總而言之,這些有關的鳥獸一定都屬於內勁類型,而且有關拳術中所比擬的還一定是它們最精彩的一種勁。偶爾也會聽到有什麼「鐵牛耕地」之類的拳名,這裡也可以談一下,比如,牛對耕地雖然是它的第一拿手,而鐵牛則當然更為得勁,但這個勁歸根到底還是外勁,故為內家拳所不取,中國上古時候,有一種五禽戲,就是直接模擬某種內勁鳥獸的典型動作而創造的。王宗岳的拳論中也說:「神如搏兔之鶻,狀如捕鼠之貓」,如鶻者貓者,當然更是內勁禽獸的典範了,還可以在物理概念上來說明一下,內勁在武術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謂內勁就是以弛為用,以張為蓄的用力方式,於是從能量的變換上說,張就是能量的蓄積過程,弛就是能量釋放過程,如果需要一種頂勁、抗勁,如耕地、舉重等,就應在張的過程中起作用,其時能量的增加引起張力或壓力增加,於是就克服阻力而作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種打擊力、推力,如打鐵、射箭、開炮等,就應在弛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釋放的結果,就使鐵鎚、箭或炮彈得到了必要的加速度,因此在技擊上講,用內勁的弓是炮,用外勁的便是牛或「壓勿殺」了。

關於內勁方式的張弛蓄髮,初練時還是比較粗,即所謂直來直去,不免時時要停頓,身體上也會發生凹凸和缺陷,進一步即須曲中求直,轉圈而運,於是雖然在一張一弛的過程中,力量在不斷的變化,但速度仍可以保持均勻,全身亦始終可以得到鬆開,以滿足太極拳的原則要求。根據簡單的物理概念就可以知道,在各種運動中,只有圓周運動才能在外力變化的作用下,仍可能保持均勻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於圓周運動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鬆開狀態,至於談到武術方面,太極拳的所謂「四兩撥千斤」和「以靜制動」更是隨轉圈為不可能了。

最後我們說練拳的懂勁與否,主要的考驗就是對敵。下面就按一般常見的對敵方式,順次說明用勁的粗細,最粗的自然要算阿Q和小D的鬥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種摔跤,在鬥牛是基礎上已經有了些變化,而且其中有粗細之別,如果是硬把人搬倒,這是外勁,比較粗,如果能爽快的把人摔出去,這就是內勁,比較細了,再其次是西洋拳擊和擊劍,其中便已講究步法和利用體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勁為主,然後便是少林拳,其身法靈便,拳沉腳重,歷史上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還缺乏貫通而流於複雜,以致仍難越出「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小」的範圍,所以欲達到「豈以力勝,快何能焉」的程度,只有真正練好太極拳才行,一旦練到相當細的境界後,自然就會領會列子的話為所不虛也。

第五章  呼吸開合

 

  前輩傳下十三勢歌中,有二句:「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這裡面就包含了練拳中呼吸開合的主要原則。試看屈伸就是張弛,主要是指骨肉而言,開合主要指意氣而言,達到了意氣領導骨肉的標準後,就能隨心所欲了。

  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聽其自由呢?我們就把這個問題來談一談,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屈伸開合本來是聽其自由的,不過這種「聽自由」只可稱為自發的運動,若是在學拳中亦聽其自由,其屈伸開合就一定難以合乎規矩,那就一定無法聽其自由。開始學拳時,老師要你下樁、挺腰、弓腿、坐腿等等,當時感覺就一定很不自然,這就是因為練拳的屈伸開合往往比你原來所習慣的屈伸開合要難些。所以既然要講到「學」和「練」,這就是自覺的運動,豈又能聽其自由而不管規矩呢?初學固然不能聽其自由,而且在練到能夠「聽自由」標準之初,這一時期大概要十年左右吧!其中也還是不能聽其自由的。此所謂「自由」即熟極生巧,自然而然之意,古人說:「大匠能授人以規矩,不能授人以巧」,那就是說,這個巧還需要你自己去練出來,你持之以恆地照規矩去「學規矩、練規矩、化規矩」,不外就是這個意思,某個京劇老前輩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他數十年來演猴戲的心得說:「初演時,處處不像孫悟空,功夫到了,處處都像孫悟空,到得最後,亦像亦不像,且不知我在演孫悟空呢還是孫悟空在演我?」,此即所謂超神入化,所謂「從心所欲不逾規,」或即所謂「聽自由」了,因此「聽自由」是練任何功夫的最高境界,決不是不依規矩的任意自流。初學功夫的人,千萬不能「聽自由」,而只能實事求是地「學規矩」和「練規矩」。

  現在我們來討論呼吸開合的「規矩」,前面說,我們把練拳的程序分成三步,因此關於呼吸開合方面,也將分成三步討論。

  第一步,把拳架子學會和練熟之後,即可配合呼吸,當然先必須辨清架子的蓄髮、轉變的抑揚頓挫才能配得得當。這時的呼吸以疏通任脈,煉精化氣為主。故要求吸氣時把中氣提升至心口的膻中穴部位,最高不可超過缺盆穴的水平,否則就會臉紅或悶氣,呼氣時把中氣降回丹田,這就是所謂的「以後天練先天,以先天化後天」,因為空氣的呼吸和中氣的升降之間有一種天然槓桿的作用,吸時後天氣下降,先天氣便上升,呼時後天氣上升,先天氣便下降。一般人不能直接控制先天氣,所以就利用這個規律來間接控制它,同時因為身體的張弛和中氣的開合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通過呼吸和身體的導引作用,便可使中氣絡續升降,而使任脈通暢。另一方面,由於先天氣上升至膻中,生化五穀之氣,並裹之同下,便有了返本還原的作用,這樣的練法比靜坐效果大,但亦較難。

  這一階段的開合便根據上述的呼吸方式而定,即吸時中氣自任脈上提,流布並充實全身陰脈,同時身體各部特別是腰胯部分即作張開運動,又使全身陽脈緊張而充實,於是分布在人身表面的陰脈陽脈便都處於緊張充實的狀態,相對的就形成了中氣內而外的運動趨勢,即成為開;呼時中氣自任脈放落,同時身體作松合運動,便形成中氣自外而內的合,這種開合又被稱為「提放」。由於中氣的活動還沒有達到任督循環的程度,故這時的開合也還不能達到開弓放箭的標準,而只能著重腰胯間開合的鍛煉,以作準備。由於人身陽脈自手走至頭,又從頭走至足,人身陰脈則自足走至手,成一循環,因此身體開時能推動陽脈而造成向下的勁,身體合時能推動陰脈而造成由手發出的勁,著重手足營氣的活動在以後各階段還是繼續保留的,它和本階段內中氣的活動方向正好相反,因而便成為本階段內維持活動平衡的根本條件。第一階段內中氣運動的示意如圖一。

    初配呼吸時,會覺得很不自然,甚至會感覺悶氣,但如能注意以下幾點,當可順利些。第一:拳架的動作較複雜,一時不易配好,開始時可抽出一些開合分明的架子,如「按」的動作等,拿來反覆練習,直到呼吸順暢,並對中氣升降的感覺明確後,再來配合整套的拳,當然也可用靜坐來練習提放的呼吸和找出感覺。

  第二:在練拳中要是配的不順當,或是如單鞭下勢等一口氣來不及的地方,切不可弊氣,而寧可多換幾次氣。即在開時以吸氣為主,以呼氣作為換氣,合時以呼氣為主,以吸氣為換氣。如像上樓下樓,雖是一步一頓,但仍要上下分時,不可忽上忽下,否則好武作用。

  第三:架子的蓄髮雖然較易分清,但亦還要注意如單鞭、斜飛式等外形似乎為開,而其實為合的姿勢,不可弄錯。同時無論開時合時,都要注意挺腰,並在開時把二胯盡量開方,合時把二胯緩緩合圓,腰胯的相對用力方向,示意如圖二。

 

一般人上身較強,下身較弱,故需要特別注意腰腿,作為矯枉過正。

第四:關於架子間的轉變。開始未能利用開合勁之前,只好使用「順勁」來轉,這時的呼吸便要根據動作的抑揚頓挫來分。如從按到單鞭的轉變為例:按完後,身微坐,手微收且向右轉小圈,這便是一頓,該吸;之後手溢出向右轉,腳亦隨之,這便是以挫,該呼;手再向下往右轉回,右手拿鉤,這是抑,該吸;做後鉤手向右方向送出,便是一揚,該呼。到此轉變完畢,正好接著單鞭的蓄勢,便再吸氣,這一轉變,有二個呼吸,腰腿夠時,一個呼吸亦可。但初時的呼吸,卻須寧多勿屏為原則。

  第二步,待任脈感到通暢之後,就要接著溝通任督二脈,使之互為循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任督二脈共有三種運行方式:

  第一種是中氣自丹田出,下至會陰分由任督二脈向上沖至頭部而散,如圖三。

  第二種約與第一種同,中氣亦由任督二脈向上走,惟會於心口而散,如圖四。

  第三種則是中氣自丹田出,由任脈上,過頭又由督脈下,至尾閭而散,如圖五。

總之,無論在哪一種方式中,中氣對於丹田總是有出無進的,而且任脈中的中氣總是向上走的,一個人的「五穀之氣」產生後聚於膻中,如營養充分,則可抵付日常的耗費,如休息足夠,則剩餘之氣,亦未當不可收至丹田。但實際上收支平衡和剩餘入庫的情況極為個別,最平常的還是入不敷出和提用庫存。所以無論是練身體或練武功,若是不注意這個問題,便沒有抓住中心,如欲改變這種日益虧空的收支情況,首先便要疏通任脈,讓它逐漸習慣於往下走,這就開始有了返本還源的最初條件。然後再使督脈上升而任脈下降,這就為返本還源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因為丹田氣足後,循督脈上升入腦,即能提煉為神氣,於是氣旺而神足,也即所謂「鍊氣化神」,其示意如圖六。

**(圖六註:所謂精、氣、神,是三種粗細性質不同的氣,且又能相互轉換。)

靜坐也有這步功夫,但不如練拳的平易安全。因為練通任督脈時,在氣的方面需要很高的活動強度,假如身體卻處於安靜狀態,這便形成一種極在平衡的情況,以致常易走火入魔,功敗垂成。所以若非心性極有修養,對氣極有控制能力的,對靜坐練功卻要謹慎!

這一階段主要鍛煉內容如下:首先在任脈比較暢通後,便要開始養氣,即所謂培養丹田,亦即「煉精換氣」的繼續。任脈暢通雖是養氣的基本條件,但絕不是唯一條件。最主要的條件仍是心平

     氣和與生活有節,培養丹田的期限要根據各人的情況很難一概而論,少的半年一年,既有成就,長的則數十年以致一生一世 ,也可能毫無影鄉。養氣同時,亦就逐步練出了以心行氣的功夫。這就以後天操縱先天氣的過程,逐漸過渡到直接的心意操縱先天氣的過程。其次,在上述的各種條件------即腰腿開合較為純熟,任督較為暢通,丹田較為充足,以心行氣較有基礎------都已具備後,即可著手練習任督脈的循環和腹部的開合了。這時的呼吸方法是:吸時使中氣在丹田內後貼於背,呼時使中氣前貼於腹,如「晃動半瓶水」相似,丹田的中氣在吸時有部分由督脈上升至頭頂,呼時又由任脈下降丹田。同時根據導引的效果,全身營氣在吸時充於陽脈,即手三陽和足三陽;在呼時則充於陰脈,及手三陰和足三陰。由上可見,早中期的循環和營氣的循環在陰陽脈上已能完全配合,從而使拳架的開合在走上正軌。(不過還要注意,這時中氣的晃動只能配合營氣的循環,不能決定中氣在任督脈的循環。這時任督脈的循環主要還是營氣的循環和呼吸的提放所帶動的,只有到了第三階段時,丹田的旋轉才能直接帶動任督脈的循環,並反過來決定呼吸和開合),還可以看出這時的練拳同時具有以身運氣和以氣運身的成分。以後根據以心行氣功夫的增長,才能逐步過渡到完全以氣運身。如果第一步中的疏通任脈沒有練好,就冒然來練後一步,便會氣聚於頭,引起病症;再如腰挺不住、襠提不起、會陰尾閭便關不住,也就「張」不起來。最後我們就要準備向第三階段過渡,初時,對於轉變時的呼吸,是以抑揚頓挫來分的,這時漸能以氣運身了,就可開始練一種過渡的轉變方式,以便最後也能以一開一合來完成轉變。上面說到中氣在丹田內前後運動,這很類似一種往複的碰撞和晃動。但拳經中說:「氣如車輪,腰如轉軸」,這卻是要求中氣進行車輪一般的旋轉,雖然前後的碰撞和不斷的旋轉之間,有個相當的距離,我們所謂過渡就是針對這段距離而說的,所以這個過渡的步驟就是先從單純的前後碰撞,逐漸加上左右的晃動作為轉變的動力,左側則左晃,右側則右晃。這時的呼吸怎樣配合呢?實際上,練到這時,便基本上已是先天練後天的程度,即空氣呼吸的活動已由中氣的活動來帶動,所以這時只要專心注意中氣的活動,而不需再注意空氣的呼吸了,亦就可以不再去管呼吸的配合問題了,但也要說明,早中期向前向左時都是呼;向後向右時都是吸。這個步驟練熟後,中氣在丹田內的活動便已相當自由,丹田的地盤也開拓得有些基礎了,這便接近所謂「腹內松凈氣騰然」的境界。其後便要試把中氣向丹田的四個斜角發展,如圖七所示。

  這是由於轉變練得較為細緻,骨肉的活動便也較為圓勻了,接著,再把中氣像轉磨一樣地在丹田內轉起來,拳架向哪裡轉變,中氣就向那裡轉。不過直到這時,蓄髮的時候,仍須進行前後的碰撞,所以中氣的運動便成了時晃時轉的狀態,蓄髮用直勁,轉變用圓勁,有「方」有「圓」,但「方」和「圓」還是分開的。  

  

 

 

     **(八圖註:開始練纏絲勁與S形掉頭時,可用手足帶腰或手足營氣帶動丹田中氣,腰勁及丹田氣足後,便可正式起到「氣為旗,腰為纛」的作用)

     **(九圖注1至2為發勁後一圈,2至3為轉變之蓄或開,此時完成轉變約一半;3至4為轉變之發或合,完成轉變的另一半)

  第三步,我們便要練「曲中求直」,「方圓並有」的開合了,這個練法是:蓄時由兩手開始,以心行氣,沿著皮膚表面,做由前向外的螺旋運動,過肩後,又直線地沿著陽蹺脈下行,出胯里後,又如前旋至足,即為開足蓄足。於是再由足作S形掉頭,變為由前向里旋,上胯後沿腹胸間陰蹺脈至腋,再如前旋至手,即為合足發足。發而後蓄,蓄而後發,往複不已,綿綿不斷,這便是所謂「纏絲勁」,這時的中氣在蓄時向右旋,發時則向左旋,蓄髮變換而左右同時亦作S形掉頭。例如發時左旋和自作換右的掉向路線即如圖八所示。可以看出其路線正好描述出了一個太極圖。心意在丹田內帶動氣轉圈或掉頭時,便可帶動渾身各個迴路上的氣跟著作同樣的活動。如中氣作S形掉頭時,所有各脈也作S形掉頭,而且「心為令,氣為旗」,一處掉頭,處處掉頭,即開合轉變處。這時的移步轉身,亦即按S形路線,為一小開合,其示意如圖九

  練到最後,轉變即與架子之間同時完成,不復另須開合。這時的呼吸當然是先天領導後天,先天氣的情況即已講過,呼吸就不用講了,至於這時的開合,性質上和第二階段基本相同,即氣在陽脈為開,在陰脈為合,但在程度上卻進了一步。即如果說原來氣的開合好像猛晃猛盪,那麼現在的運動就像是較為柔和的波動。到以後的丹田旋轉還要從平面的路線改為立體的路線,纏絲勁的路線也將被簡化到最低的程度。

  如今在中氣已經較足,任督脈已走成循環以及已能以心行氣的條件下,便可以丹田為原動力,逐漸打通蹺脈、維脈的循環。至於腰際的帶脈,它是任、督、蹺、維諸脈的橫斷聯絡線,隨著腰部主動能力的加強也便逐漸暢通。還有手足十二經的循環本來就是通的,不過還要經過內臓,未免曲折迂迴,如今在蹺維脈練通之後,便可在腹背二處借道而行,從而大大提高了能動性,於是各路氣脈成迴路,且又互相聯絡,並都以丹田為根本源頭,這便是練拳中流行不已而又節節貫穿的根本條件,奇經八脈中還有個沖脈,要特別一些,它的循環在最後才能打通,也可能永遠打不通,這個循環的路線是自會陰始,由身體當中筆直上升至百會穴,衝出頭頂,然後再身體外四散而下,再回至足心湧泉穴,上升而復會於會陰,練到這步,就是所謂的「煉神返虛」的境界了,其示意如圖十。

第六篇 陰陽虛實

明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普天下萬事萬物,莫不有個陰陽的道理,就是練拳,當然也不例外。至於既然成之為太極拳,那麼就該有意識地利用這個道理了。練拳中的陰陽,說得廣一點,就有很多方面如呼吸、開合、張弛、蓄髮等等都是,但假如說得狹一些,那主要就是練拳中的虛實問題了。

為什麼要有虛實呢?王宗岳拳論中說:「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雖變幻萬端,而理為一貫」,這就是說出虛實,乃是求得運動的根本道理,又說:「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為之黏」,這是說二個人對敵,其中亦必須分清虛實始能變化,否則黏走的反面就是丟頂,也就是各不相干或兩廂頂牛了。拳論中又說:「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仰之則彌高,府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這也就是在對敵中為了保證二人之間的虛實變化,而對個人的虛實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對上下、左右、前後各方都能運用裕如,不致發生丟頂的情況,以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所以「英雄所向無敵,該皆由此而能也」。至於「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這二句,則值得玩味,實際上這是個「能動性」和「平衡性」的矛盾統一問題。拿天平來作比喻,兩頭愈不平衡則愈能動轉,故平衡與能動是互相矛盾的,但根據拳術的要求,卻要求運動中即靈活如意又能隨時平衡,故說這是個矛盾中求得統一的問題。

不分虛實又會有什麼問題呢?王宗岳也說到,他說:「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說到雙重,練過太極拳的人大都知道的,而且都想在練拳中竭力避免。但每見個人練拳時很講究虛實的人,逢到對敵時,卻又不免互相鬥牛起來,其形勢很像一張八仙桌子,二個人四隻腳,齊齊對牢,搬來搬去,這還是對雙重的觀念了解得不夠全面之故。他只是認為個人練拳應該分清虛實,而對於二人之間的分清問題卻還模糊。實際上若是兩人是不能分清虛實的話,那麼個人練拳時所分的虛實可能亦有問題,這就是對平衡性和能動性這二個還沒有統一起來,平衡時不能動,動起來就不平衡,如果兩廂接觸,就會一撞而散,或是互相扭結,最後只能屏住。其實不是不想分清虛實,而只是不能分,不敢分,假如分得不平衡,就非跌即倒了。

在個人的虛實方面,總的又左右、前後、上下之分,分開來說,一雙手或一雙腳上應有虛實,一隻手指頭上也要分虛實,甚至每個細胞都應分出虛實。這就是「一處有一處虛實」,同時又以丹田為主,一變百變,故又謂「處處總此一虛實」。特別應提出,臉上也要分虛實,常見人練拳時,臉上一直帶著冷漠不關心的表情,好像冷眼旁觀自己在練拳,或過於嚴肅而呈現緊張狀態,這都不對的,因為全身各處都有密切的關係,一處的虛實沒有變化,處處的虛實變化都要受到牽制,此理甚明。

那麼是用什麼來推動全身的虛實變化,而使「周身節節貫穿,無令絲毫間斷」呢?我們且看王宗岳在另一篇拳論中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意氣能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由此就知道「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便是「動若江河,綿綿不斷」的根本辯法,而心意氣則就是推動虛實變化的根本動力。

又問怎樣才能使意氣換得靈活呢?這就是虛實變化的核心問題了。我們知道,人身上有許多氣脈,主要有手足十二經和奇經八脈。其中手足十二經,在一般人是走成循環的,但全都繞絡內臓而迂迴曲折。奇經八脈基本上亦是通的,但一般都不能走成簡捷的循環,因此,既然所有的氣脈都不走成簡捷的循環意氣就難以達到轉換靈活的要求了,特別是奇經八脈更為重要,它們相當於運輸系統的幹線,或是排灌系統的主渠,在需要迅速調動的情況下,便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切勿誤會,必須用什麼其它方法把氣脈都練通之後再來練拳,因為練氣的功夫,如上篇所述,正是練拳程序中的中心問題。當然練靜坐亦可以作為準備或輔助的手段,但不能拿來代替練拳,因為靜坐對於任督的功效較大,對於其它奇經則小,其次靜坐練成的流動強度較小,也維持不夠練拳或武術的需要。在奇經八脈練成循環之後,便能一動百動,流行無端。一陰陽虛實來說,任督主腹背之陰陽,後升而前降;蹺脈主左右之陰陽;維脈主表裡之陰陽;皆起踵過耳而復下,上行則行於身之陰,下行則行於身之陽;帶脈外環於腰,以為諸脈之溝通;沖脈由會陰而上,衝出於頂,包身而下,回入兩足之湧泉,而復歸於會陰;以為諸脈之綱領,這些主經的流通,根據丹田的領導,遵循一定的規律通過無數的細脈微絡,便對骨肉起著推動作用,這就是以氣運身的大致情況了,至於丹田氣的運轉方式,請參看後面的太極圖。

練拳時氣在經絡中的流行,既不象直流電或交流電在整個迴路中的進行,近乎均勻的循環,亦不像雷電波那樣,在一個開放的線路上以衝擊波來放電,而是同時具有交直流電和雷電的雙重特點(參看下面的太極圖)。可以設想為原來在靜的時候,在一個閉合的迴路中有一個均勻的流動類似交直流電的情況,一動起來,就在閉合的迴路中有一個波頭焊接著一個波尾均勻的循環,這波頭便起著虛實變化的推動作用,又在對敵發勁時,這迴路便暫時開出一個缺口,稱為開放的路線,如雷放電。但要注意,這時的迴路中仍要保持適當的流量,即所謂「勁斷意不斷」,如此方能「斷而復連」。

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圍繞著練氣的程序,來逐步討論虛實變化的問題了。根據練氣的三個階段,把虛實變化也分成三個步驟。

第一步,這是練氣是以練通任脈為主,也即所謂「煉精化氣」階段。所練習的只是中氣在任脈中的上下運動,對於身體中的左右轉變並不起推動作用,所以第一階段的虛實變化,還不能和氣結合起來,而只能利用重心向身體中心線兩側的轉移來作為虛實變化的主要條件。這就是弓腿時,重心向前腳移,坐腿時,重心向後腿移,動右腳則移於左腳,動左腳則坐於右腳,這種情況便和天平相似,初練拳時,為了提高其能動性,就要使兩側的虛實相差得愈大愈好,如天平結構尚粗,便需兩邊相差較大時方能轉動,如總分量為100,這是分配的可能是1與99相比,但是,這樣的平衡性就差了,故隨著功夫的加深,便要逐漸縮短這個差別,直到近於49與51之比,這是便能一觸即動,而且左右亦近於平衡,最後就可達到「立如平準,動如車輪」的境界,功夫愈大,則進行變化時所需的虛實相差愈小,即相當於天平靈敏度愈為提高了。

圖11即表示初時的虛實變化情況,相當於一架普通的天平。根據靈敏度和平衡性的提高後的虛實變化情況,就相當於一個裝在天平支架上的車輪如圖12所示。不過歸根到底,這種變化的推動力還是重心的移動,而不是氣的轉移。重心比起氣來有較大的惰性,這就是它本質上的缺點,所以在第二階段,我們就要放棄這種比較粗劣的變化形式,改用較為高級的以氣運身的方式了。

第二步,這便是所謂「鍊氣化神」的階段,這一階段里,中氣在開時貼於後背,合時貼於前腹,轉變時,「左側則左晃,右側則右晃」。這是的情況便和一個球裝了一半水相似,其能動性和平衡性的矛盾統一過程和第一階段略相似,即初時為了提高能動性,要求虛實相差較大,後來在靈敏度提高的條件下,又逐漸恢復其平衡性。

圖13所示,即第二階段的虛實變化情況。由於其的惰性遠較重心為小,故可比第一階段靈活得多。隨著靈敏度的提高,就從初時的完全晃動,改為轉變時用轉動,蓄髮時仍用晃動,以至最後改成完全的轉動,從而保證了平衡性,此所謂「腰如轉軸,氣如車輪」的境界。

    

    **(圖14註:至於什麼時候左轉,什麼時候右轉,以及什麼時候才能確定這個問題,都將在下一篇「左起右落」中討論)

    但拳經說:「在意不在氣,在氣猶滯」,這就是說,氣的惰性未免還是大,不如意的靈活,意的靈活性究竟有多高呢?可以說幾乎可能有無窮大,因為它的惰性幾乎可能為零。

第三步,也即所謂「煉神返虛」階段。這是的虛實問題,在這一篇以作為標準情況談過,故不再贅述了,這裡只用圖來補充說明一下,圖15即為中氣在蓄髮時的平面分布情況,有意所住者為實,否則為虛,此時之虛並非無氣,只是無意而已。至於意的立體路線,亦是走的太極圖,很像一個網球或棒球上的結合縫。圖16即為俯視圖。

**(圖16註:王宗岳說:「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圖中S形掉頭,即所謂摺疊處,圓周上下小圈即轉換處。實際上轉換小圈的數目並不一定,第五篇中表示的纏絲勁的圓周大圈,在功夫提高後,即縮小為這裡所示的周小圈。)

所謂意的路線,就是本篇前幾節中描述波頭的路線,由16圖可見,在每一瞬間,波頭對上或下、左或右、前或後的三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接著便傳達到相應的氣脈中去,從而使各個氣脈也反映了和這種路線相仿的虛實變化,這些虛實變化,又通過無數脈絡最後在骨肉上反映出來。由於意的靈活,具有無窮的可能性,而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得過,所以實際上已不需要,也不可能再在虛實變化的策動力方面加以任何改進了。不過,接下去若是再提高一步的話,那就是乾脆連意的策動力也一併取消。這又是怎麼說呢?(老子說:「復歸於自然」,便是這個境界)

歸結起來說,第一階段的虛實,實際上完全是重心轉動的問題;第二階段的虛實開始和氣結合起來了,也就是變成中氣的轉移問題;第三階段在重心和氣力方面,幾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或勁頭方面來分虛實,最後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方為最高。比方說第一階段的水平相當於蒸汽機的調速器(對於蒸汽機的速度,機械連桿的調整便可勝任了)。第二階段則相當於汽輪機的調速器(對於每分鐘幾千轉的速度,機械連桿的慣性,雖然是太大了,這便需要液壓裝置才行)。第三階段就相當於電力系統的電壓電流的調整裝置,它是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進行工作的,只有電磁反應的速度,才能趕得上電壓電流的變動。至於人的心意,比電磁反應當然可能還要靈活無數倍,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的調整裝置能夠趕得上,問題只是在於如何把被調整的氣和骨肉逐步跟上去。

第七篇  左起右落

一個螺絲釘朝右便下去,朝左便起來,這就是左起右落。螺絲釘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呢?因為人們做事一般都用又說,而右手這樣轉時便覺順遂得勁,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很多人認為這不過是習慣,假使從小把左手用慣了,還不是一樣嗎?實際上也確有少數人是從小就用左手拿筷子的,甚至還有用左腳踢球的呢!其實這完全不是習慣,這主要是人身內中氣在向左或向右旋轉時,有著不同的效果所致。男人右轉時為開為蓄,左轉時為開為發,女人則反之。使用左手左腳的到底還是絕少數,假使是男的,他們一定還是較不得勁的,至於踢球等等,則又和練武的情況相同,因為他們已經不自覺地把中氣的旋轉和手足的旋轉調整到了,雖然相反,但卻也到了得勁的地步了。如女人把右手右足在較強的活動上用得很得勁的話,那就跟男人把左手左足用到得勁一樣,至於女人為什麼也跟男人一樣用慣了右手右足了呢?這恐怕主要和歷來都是男人做重勞動和參加戰爭有關係。這個規律,每個人都可用最簡單的實驗來證明,除了轉螺絲之外,也可用右手或左手反覆的抽回來和打出去,就可以明白哪只手比較得勁了。(這就是中氣的轉動方向對於用勁的性質有著絕對的決定作用。也就是左右對起落有個絕對的關係,而不是相對的關係),但一般人,也許還感覺不出中氣的活動,也就一時難以理解,那麼還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旁證。

一九五六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從原子物理的試驗中,發現了某種粒子的活動,對左右有著絕對的規律,從而推翻了宇稱守恆定律。其實這個發現的性質,與上述人身中氣活動的規律的性質正是一樣的,所以這個發現在現代科學中,雖然要算是個破天荒的第一次,但在中國人研究自己身體的學問中看起來,只不過是一個早就發現的規律的一個旁證而已,雖然是一個有力的旁證,從中國古代醫療或練氣的書籍中,便已可見到「男左女右」、「男則左轉,女則右旋」等等的說法,這個規律雖然被發現的早,且又記載得如此明確,但是由於只有少數人關心到它,而且也只有更少數人能夠從自己的身體上求得證實,所以它幾乎一直是默默無聞的。有些人偶然在書上溜過一眼,也不過是把它當作好玄之士的附會之談而已。不過,而要教人承認這個規律,最好請他自己練功夫,練到某個程度,自然就會心領神會,而不需任何解釋了。

正因為一般人都易把左右的活動看成是完全相對的,所以這個規律在練功夫方面就顯得特別重要而必須加以高清楚了。中氣在丹田內作向左或向右的旋轉時,他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呢?這就是由於主一身左右之陰陽的蹺脈的作用。蹺脈之所以稱為蹺脈,因為它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比如說中氣前轉,會對前面的任脈起作用,中氣向後轉就會對後面的督脈氣推動作用,但對蹺脈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而是根據中氣本身左起右落的自然規律,以及蹺脈陰昇陽降的特點,只對其中的陽蹺有所作用(以上情況只在練拳到第三階段時才能自覺地完全如此,第一階段中,中氣在丹田內還不能有意識地進行轉動,即使有些作用,也是和一般人一樣屬於自發的,第二階段初,中氣只是晃動,一邊實的,一邊虛空,一邊虛空的也就談不上什麼作用了),對陽蹺的推動效果,就使得手足陽脈變實,陰蹺變虛,而成為開或蓄的過程;對陰蹺的推動就使手足陰脈變實,陽蹺變虛,而成為合或發的過程。練拳時,同時當然還有任督脈的開合作用,前面都說過了。至於和蹺脈近於並行的維脈的作用,再次可以補充說明一下,維者,維持調和之意,比如練纏絲勁時,在一個開或合的過程中,往往兩三個轉換或波動,由於此脈天生有一種「阻尼」的作用,在「氣壓」激增時,起到一種抑制作用,而在其衰退時,則起著一種滯遲作用,這就使它可以拉平波動而使勁平衡起來,很像電器迴路中濾波器的作用。中氣雖然對維脈也有直接的聯繫,但維脈還是作為蹺脈的助手而進行工作的。

氣的開合作用,很像一個氣球,開時「支撐八面」,如求之鼓起,對外有吸收的作用;合時「專註一方」對外有衝擊的作用,這便是武術上「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原理。

接下去,我們就要討論練拳中,如何逐步配合和利用這個「左起右落」的規律了。在這個規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個問題,就是在第一第二階段中,為了架子的變動所分的虛實,往往不得不和這個規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於練氣程序的限制,要有意識的利用這個規律,也必須等到最後「丹田氣轉」的階段才行(而要充分地發揮這個規律,則須等到蹺脈打通循環以後才能行),我們仍舊按照練氣的三個程序來討論這個配合問題。

第一步,在「煉精化氣」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脈上下提放,這和丹田旋轉的距離很遠,故還談不上丹田發動蹺脈的問題。在蓄實方面,這時主要是重心的轉移問題,重心的轉移只能根據架子的需要,不能根據「左右起落」的規律。若是一定要根據「左右起落」的規律來練,那麼又是就不能利用重心的轉移來進行虛實變化了,比如攬雀尾的掤捋擠按都是左腳在後,按照「左右起落」的規律,坐腿時蓄,應向右轉,但實際上根據這時的虛實變化水平卻只能把重心移到後腳,於是難免就有些向左轉身,這樣所引起的丹田的自發性就適得其反。轉變時左右轉身的動作根偉顯著,可能發生的矛盾就更大,如第二個倒攆猴轉變時,往往不易站穩,就是因此而起。

第二步,「鍊氣化神」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督脈的循環和丹田的晃動,其中丹田的左右晃動對蹺脈是會有較大推動作用的,但這種作用只能為打通蹺維脈打下基礎,還不能使蹺脈發揮正常的作用。比如中氣右晃時,(其效果和右轉而開顯然不同的,右晃時)右實左虛,右邊的陰陽蹺脈便會全部充實起來,而左邊的陰陽蹺脈則全部成為虛空,這顯然就不能達到開的效果,在虛實方面主要就靠這種氣的晃動來分,其對「左右起落」的規律所造成的矛盾,也和第一階段相似。假如真的一邊全實,一邊全空,並且是百分之百的晃動性質,那麼在左右晃動時,可以說是毫無開合作用的。實際上,當不如此。在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時,丹田氣便開始能動了,從這時起方能有意識的用丹田推動蹺脈,以求在開合中發揮正常的作用,也可以說從這時起才是由開合造成的左右前後的活動,而不再是由左右前後活動來造成開合了(從而也就可能在虛實變化中保持不偏不倚了)

第三步,「煉神返虛」的階段,各路氣脈包括蹺脈在內,都逐步走成循環,丹田氣也能逐步轉成了立體的太極圖路線。在這個階段里,丹田氣向右向下向後轉時(參看前面二篇的太極圖),對於也向下走的陽蹺脈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後面轉時,雖然有向下的趨勢,但因尾閭不通(加以吸提的作用)故反而向上對督脈起推動作用,於是全身就造成了開;丹田氣向左向上向前轉時,對於也向上走的陰蹺脈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前轉時,雖有向上的趨勢,但因手足發勁,氣有所注,故任脈乃以在督脈所受的推動餘力,加以陰蹺需氣的吸引力降至丹田,至於為什麼一定是督脈升而任脈降,則還有一個道理,必須補充說明,那就是丹田氣本身也有個「右開左合」的特性,它對全身的氣在開時似乎有一個撐開的作用,在合時,又有個吸集的作用,所以它便成為推動督脈而吸引任脈了。

第八篇 練打知要

人人都會打架,各有巧妙不同。太極拳的打法主張「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是有它獨特的巧妙。從道理上講,這兩點並不難於理解,阿基米德說過: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把地球舉起來。所以只要能夠運用槓桿原理,而且運用得當,四兩撥千斤完全是可能的,至於以靜制動,則主要就是里圈的問題,一人走外圈,一人走里圈,走里圈的人,便要從容得多,歸根到底,也就是要用較小的力和較慢的速度,求得較大的力和較大的速度同等效果。由圖17可見,力臂愈大,或圈子愈小,則效率越高。

  道理是這樣說,但實際做起來,就不很簡單,對於一件死東西,可以用棍撬,用滑輪拉,不妨從容應付,但對於一個活人,他很快地不斷地動,而且還在進攻你,這是要找一個支點配一個槓桿關係,就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

  首先就是在緊張的攻守活動中,如何接好槓桿的問題,這種槓桿一般有兩種接法:一種是固定連接,如摔跤中採用的,但是固定連接的結果會在連接處產生一個疙瘩,也就必然會在槓桿關係中形成一個作用點------支點或力點。在大部分摔跤招式中,兩人所使用的力點和支點都相同或重疊的,而且槓桿效率也幾乎相同,如圖18A所示。

  於是兩人體重相仿的情況下,便是力大的或手快的得勝。另一種連接,是彈性連接,也就是太極拳所要求的連接方式。這種連接的性質是:沾連黏隨、不丟不頂力氣貫穿而無疙瘩,虛實調整而能變換,

  對方攻我:

  「空」而勿「抗」謂之「沾」,

  「挫」而勿「扁」謂之「連」,

  對方避去:

  「結」而勿「丟」謂之「隨」,

「揉」而勿「頂」謂之「黏」,若非「黏連沾隨」即為「頂匾抗丟」(見圖18B)

  「空結挫揉」即作調整加減以求「黏連沾隨」,按虛實的道理講,就是彼時我虛,彼虛我實,而虛實變化的標準就是「不丟不頂」,這不丟不頂的目的就是維持兩人之間的彈性連接。看的捨己從人,實是主宰由我,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我只重心時時叫人難以捉摸,敵之重心時時在我掌握之中,待到得機得勢,一發即去。

  由圖18B可見,如在敵方各種強度的力量作用下,作出不丟不頂反應,就必須使我方的彈性幅度特別大,也就是在較強或較弱的應力下,卻不至於癟掉或脫掉,並要調整至一點當強度,正好能掌握敵人的重心,和傳達出攻擊的發勁。如圖落空的圈子越大,則所要求的強度愈低;但如果愈是爭得圈子愈小,則所要求的強度愈高。而在較強的應力下,進行較小的圈子的引勁動作,同時也就是進行蓄或張的動作,顯然是較吃力的,正好象拉開一張硬弓。楊家拳圈子較大,用勁偏於松沉;李家拳(武家拳)圈子較小,用勁便偏於剛緊,最好是二者兼而有之,方能萬無一失。因為如果練成的彈簧較軟時,則不免在迴旋餘地不夠的情況下,往往被較強的壓力所壓扁,而如果練成彈簧較硬時,則較弱的壓力下,將會麻木無知。

  其次就是找支點的問題。簡單地說可用示意圖19來表明。

                          圖18B

  敵我搭手之後,如果在連續變換中雙方都能保持鬆開,無一處扎牢,則不產生任何的作用點,即可不分勝負。但只要任何一方不能及時作出恰當的變換,則立刻就會在他的腰胯處產生扎牢現象。腰一紮住,全身不靈,接著就會在腳跟處出現支點,腰胯扎牢之便正好作為重點。這時另一方如能統一用力,則其力點便亦在腳跟處,一發勁既有槓桿的效益。在腰胯處,扎牢主要有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力落空,一是被人擠住。落空時扎在前胯,前腳便稱為支點;擠住時,扎在後胯,後腳便成支點。

  其實,在四兩撥千斤的原理中,除了槓桿關係外,還有一個利用對方的彈性,借勁使勁的關係。我們就以「按」為例,用圖20解釋如下:

  對方推過來,便引其過頭,使其落空,彼腰即扎在前胯上,便以其前腳作為支點,按起其後腳如圖A所示,接著對方一覺落空並被按下,其自然反應就是往上和往後掙扎,這時只要趨勢放其起來,彼前腳必然浮起向後彈回而扎在後胯上,便可以其後腳為支點,順勢發出如圖B所示,自按至推,當然要順勢圓成,這就是要會轉圈,如圖C所示,雙方都轉圈時,就要比誰轉得小了。因此,可以知道,彈性去打人時,是一個主要優點,但在被打時,也成為被利用的一個條件。傳說楊登甫先生將對方發出時,可把人推過一條長凳子;楊露禪先生與人練習推手時,先在屋內架好繩網,一發便將人拋到網上。楊氏祖孫固然功夫絕倫,但被打者確亦彈性絕佳,如一皮球。我們亦可以踢皮球方面來談一談。初學踢球的人,只會踢死球,踢得熟練時便能定住再踢了,後來又能踢落地開花球了,最後便能踢凌空球了。會踢球的人都說,活球好踢,而且凌空球最能踢得急,推手意識這樣,推活的省力,而且還可以推得漂亮,而且人和球不同,球動與不動,其彈性是一樣的,但人在動的時候彈性較大,在感到不穩而急於恢復時,彈性最大,所以落空時,發人最佳。但要記住,無論如何,不可以避免跌出而放棄彈性,身形散亂的跌出,非但不能應付追擊,而且還能造成跌破後腦、扭斷腿骨等等的主要根源。

  平常我們能碰到的對方,不一定都是彈性很好的,而且大致分為三種性質,

  第一種:有整勁且又彈性,即如上所說的情況,其彈性範圍小於我者,即可勝之;其彈性範圍的較強的一端大於我者,可伺機打之;其彈性的較弱的一端大於我者,不太好打,可擠住打之。

  第二種:有整勁而彈性較差的,站在那裡,就像一張桌子或一個木樁,可掀而打之,其衝過來就像一支箭,則須蓄勢如弓而發之。

  第三種:稍有彈性而整勁較差的,像一盤繩子或一根稻草,打傷可能容易,打出去到難。弓勁弩強,難射不直之箭,在這種情況下,比較起來,還是擠住打到為佳。

  為了練習在攻守活動中,接好槓桿和爭取主動,便要練習推手,以求養成虛實變化和轉圈運動的習慣。基本推手練習便是棚、捋、擠、按攻守進退,相生相剋,轉圈兒行。推手首先要糾正一般人對外力加身的一個不合理的反應,這便是下意識的和對方的活動取得呼應。對方用力,己亦用力,對方松時,己亦松,完全和合理的虛實變化相反了。要能虛實變化,首先一定要改變這個頑固的習慣。改過來之後,方能愈練愈精,否則背道而馳,謬以千里。其次,便是用轉圈來完成虛實變化,轉圈比直來直去要快,圈子轉得愈小時則更快。這裡我們來分析一下推手的內容:按的勁在上面已經說過,棚的勁也與之相似,所不同者,只是一是主動進「攻」,是反「守」為攻,故一用雙手,一用手臂。本是人來按我,如能反過來借勁使勁圈子轉得小,便能爭取主動而棚出之。不過要注意,棚時雖用陽面,但初蓄時開勁,發人時便是合勁了,卻不可以開勁發人。捋是沾住而轉圈的「退」,擠則是黏住而轉圈的「進」。棚捋擠按是可練習轉圈的,但如果再捋的過程中被人擠住,不能再轉,便可退步用採、挒;同樣的在按的過程中,如被人引空,則可進步用肘、靠,步子一動,便是活步推手或稱「大捋」,可以繼續調整適當而繼續進行定步推手,亦可連續地活步推手。其變化關係表示如下:

註:圖內斜線只表示動步,並不表示實際的動步方向。

  活步推手走熟後,便有了進、退、顧、盼、定的功夫,加上推手中的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勁,便對太極拳的十三勢已初具規么了。太極拳中的每招每式,無非都是十三勢,故能得十三勢之勁,即能得太極拳之勁,得太極拳之勁,則一舉手,一投足無不得勁,而可以散打或走開打了。

  推手的練習鎖追求的目標是「不丟不頂」,但要知道,不丟不頂是以丟和頂作為基礎的,不丟不頂是標準,丟頂或頂匾丟抗是偏差。丟匾是不及,頂抗是太過。丟頂是攻擊中的過與不及,匾抗則是應付中的過與不及。按一般道理,過與不及是根據恰到好處的標準來說的,而實際上沒有脫離過與不及的恰到好處,問題只是如何盡量縮小偏差的程度而已。所以丟匾頂抗雖是根據不丟不頂的標準來的,但是實際上也沒有脫離丟匾頂抗的不丟不頂。二人敵對中,誰都反應細,圈子小,調整快,偏差低,就能比較的不丟不頂而站於上風的地位了。因此推手所練習的,實際上只是逐漸縮小丟頂的偏差而已。一般推手練習中,如果明確上述道理,就可能發生兩種偏差,第一種偏差是片面地發展「頂」,有些人片面的追求武術效果急於求勝,寸步不讓,雖然暫時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體力,但是結果卻只能冒沖冒打,頂中角力,一直停留在低級階段上。第二種偏差是片面地發展「丟」,等於和第一種偏差背道而馳,這些人沉醉於所謂的太極拳的「化勁」之中,你來我往,不惜丟匾,雖然似乎可以防止頂牛,但結果卻一直陷於被動,亦不能有較大的提高。所以開始練習時,做不到不丟不頂,但是一直要明確不丟不頂的方向,然後便要即丟且頂,亦丟亦頂,頂頂丟丟,丟丟頂頂,有粗入細,由淺入深,功夫到時,自然便能不丟不頂了。具體說來,初練推手時,鬥牛拉扯即是頂,閃開撲空即是丟,其中有意或無意的都有,甚至也許還有不得已為之的,總之,無意或不得已的,都算是功夫不夠,有意的便要注意隨時調整,決不可以走極端。對於已經有了片面發展的情況,便要注意矯正,比如頂的厲害的,便要特別練練「丟」,丟的厲害的,便要特別練練「頂」,此即所謂矯枉必須過正。

  太極拳練打,主要通過推手和太極散打。這些都是規矩,「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但亦不要被這個規矩限死了。練太極拳的不但可以而且需要向其它武術門類學習,一方面作為滋養,一方面作為「預防針」,拳擊、摔跤、擒拿等等,都不妨研究一下,只要隨時用太極貫穿起了融為一爐,而不要生吞活剝,如百寶箱。蓋叫天在其藝術生活中有一條實貴的經驗是:「學起來一大片,用起來一條線」,按說這所謂「一大片」,本無範圍,就是學拳也不限於各種手法,不過,當然可以把學習手法作為重點。再說,實際上如西洋拳擊或中國長拳的初步,都不外一閃一衝,亦就是一丟一頂,或就是不丟不頂的兩端,這和太極拳推手的初步情況完全一樣的,只要是武術,他們起點一定相同,即大丟大頂,又只要不是走極端的武術,他們進步路線也一定相同,不同的主要是不在於手法,而是在於他們粗細的程度,即他們偏離不丟不頂的理想標準的大小程度。所以只要你善於學習,天下武術本是一家,在你前進的各個階段上,都能找到情投意合的同路人。

 

 

 

 

 

 

 

 


推薦閱讀:

三十二式太極劍學習輔導
太極拳中最重要的精髓是什麼?
練太極,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孫祿堂《論拳術內家外家之別》
太極修鍊與丹田及內功-梅墨生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