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雜俎篇 六四、大乘佛教的行門

 

(四)雜俎篇 六四、大乘佛教的行門

 

  誰也知道,佛法的內容雖然包含了很多,然而把它總括起來,不出教、理、行、果的四個字。教是經教,理是義理,行是功行,果是佛果。教如路程單,理如道路,行如動步,果如目的地。如人慾達目的地,必須動步;動步必須依於道路;道路又必須有一定的方向和路程。依大乘教,明大乘理,修大乘行,證大乘果,這就是大乘佛教的內容。欲知大乘教理行果,必須在大乘三藏——經律論——中去求;經如《華嚴》、《法華》、《般若經》等,律如《瓔珞經》、《梵網經》等,論如《大智度論》、《瑜珈師地論》等。然而最簡括的說明大乘教理行果的,莫如《解深密經》、《攝大乘論》、《成唯識論》,今且依《成唯識論》略為說明大乘的修行。大乘的行門雖廣有無量,然十種勝行(十波羅蜜》是其綱要。

  甲、明數

  十勝行者,就是十種波羅蜜多——(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進,(5)禪定,(6)般若,(7)方便,(8)大願,(9)大力,(10)大智。布施波羅蜜中有三種:①財施,即以衣服、飲食、卧具、湯藥、金銀、錢財等施於他人;②無畏施,即濟弱扶傾、除暴安良、驅逐財狼虎豹等,使眾生免除恐懼;③法施,即教授技術、開示經法、勸人為善等。持戒波羅蜜也有三種:①攝律儀戒,即七眾弟子各所受別解脫戒,此側重在「諸惡莫作」;②攝善法戒,即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在禪定止觀之中,自然防非止惡之戒禮,身口受作,盡契律儀。道共戒,是三乘聖者所發之無漏定,則與無漏智共,於身中自發得防非止惡之戒禮,即無漏之律儀。此側重在「眾善奉行」;③饒益有情戒,那是完全以利益眾生為對象。這叫做三聚凈戒。忍辱波羅蜜有三種:①耐怨害忍,這是忍受有情的侮辱誹罵等;②安受苦忍,這是安受自然界的風霜雨雪饑渴寒熱等;③諦察法忍,這是能夠忍受如來深廣的大法,依教修行,自學化他,不起懈怠,不生誹謗,而堪忍承受大乘佛法。精進波羅蜜也有三種:①披甲精進,此如敵國相戰,掛鎧出門,則毫無畏懼;②攝善精進,上面是努力斷惡,這是努力為善;③利樂精進,這是一方面努力斷除自已的煩惱,以成自利,一方面又勤學佛法成熟有情,此名利他。靜慮波羅蜜也有三種:①安住靜慮,即安住身心,自在修一切善法;②引發靜慮,即引發神通,能度眾生以起信仰;③辦事靜慮,即能成辦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利生事業。般若波羅蜜也有三種:①生空無分別慧,即了達一切眾生本性是空;②法空無分別慧,即了達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本無實法:③俱空無分別慧,即能了達人法俱空,實現非空非有的中道觀行。方便善巧有二種:①迴向方便善巧,即將所修一切功德,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這叫做三處迴向;②拔濟方便善巧,即度眾生時,用種種便利的方法來攝受眾生。願有二種:①求菩提願,即上求無上佛果;②利樂他願,即下化一切眾生。力有二種:①思擇力,即思惟簡擇的法門,來滅除煩惱,如多貪眾生不凈觀等;②修習力,即修習一切福慧,莊嚴佛土。智也有二種:①受用法樂智,即修學一切佛法;②成就有情智,即普度一切眾生。故一切佛法不出三種:①斷煩惱,②度眾生,③成佛果。

  乙、出體

  上說十度的名數,現說十度的體性。布施是以無貪及彼無貪的身口意清凈三業為體性,持戒是以受菩薩戒時所起清凈三業體性,忍耐是以無瞋和精進以及審察的智慧這三種所起的清凈三業為體性,精進是以勤及彼所起的清凈三業為體性,靜慮但以止觀雙運平等任持為體性。後面五樣——慧、方便、願、力、智,都是以七覺支裡面的擇法覺支為體性的,因為第六般若波羅蜜屬於根本智所攝,後面四種波羅蜜屬於後得智所攝,不過有一家說第八願波羅蜜是以欲、勝解、信為願的體性。以上所說的是十度的自性,設若攝及它們的眷屬,那末十波羅蜜,每一種都是以一切俱行的功德為它們的自性。

  丙、明相

  上面是說十度的體,現在來說十度的相。十波羅蜜的相,要依七種最勝的功德才能攝受,它才可以建立這十種叫做波羅蜜多。什麼是七種最勝呢?第一,安住最勝,就是說要安住菩薩種性才可以;若是凡夫和二乘所行的布施,只可以叫做布施,不可以叫做布施到彼岸。第二,依止最勝,是要依止大菩提心才可以稱為波羅蜜。第三,意樂最勝,就是所行的布施等,為的是慈悲憐憫一切眾生。第四,事業最勝,就是說要具行一切善事,並不是一種二種,也不是此時彼時,是要廣修一切功德的,才可以究竟到達佛果。第五,善巧方便最勝,就是說,例如布施的時候,要無能布施的人,也沒有受布施的人,中間也沒有所施的物;能夠用無相智去觀察三輪體空,那才可以叫做波羅蜜。第六,迴向最勝,就是說,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專為人天有漏的福報,或為二乘及權教不究竟的果位;是要將所有一切功德,通通迴向到佛果上去,這樣才可以叫做究竟。第七,清凈最勝,就是說修布施等的時候,不要被煩惱障和所知障所間雜。例如布施的時候,還有瞋心、慢心、痴心、不正見等間雜其中,那怎麼可以叫做波羅蜜呢?設若不是前面所說七種最勝所攝受的話,那雖然是行布施等,也不是到達究竟佛果的功德。因此,布施等十波羅蜜多,每一種都可以有四料簡:(1)是布施非波羅蜜多,如不與前面所說的七種最勝相應的布施;(2)是波羅蜜多非布施,那是如修其餘的九度與七種最勝相應的;(3)是布施是波羅蜜多,如布施與七種最勝相應;(4)非布施非波羅蜜多,如不修十度的凡夫。布施有四句簡別,其餘的九度也是一樣。

  這是大乘最根本的行門,能夠修行到達圓滿究竟,即是成佛。

 

 

推薦閱讀:

完全無師無壇的情況下可以先誦大輪金剛陀羅尼之後誦密宗心咒嗎?還算盜法嗎?
怎樣堅固等喜歡的女生成佛後, 去找她的願力?
釋迦牟尼佛的地位真的比諸方神聖高嗎?
請教各位佛學達人,為何大乘漢地佛教有說法,魔王假扮佛菩薩來接引眾人?即是以色見色,為何又講以色明空?
佛教不承認客觀存在嗎?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