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伴親子】教育的起點和終點都是自我教育
提示:點擊上方親子教育專家一鍵關注
親子教育,智慧父母,中國青少年成長與發展
面對孩子就是面對神靈,心動神知──孟母的過人之處在哪裡──馬卡連柯的名言──身教與自我教育是不一樣的──孩子不僅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應試教育」變「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於老師──母親的自我教育教會孩子的自我教育。
由於習育如此重要,我們的母親必須時刻注意自己。曾參之所以殺豬,老福克斯之所以重建廢亭,其原因就在於孩子不是一個真假善惡不分的器物。母親面對孩子不是面對一個可以隨便行動的泥俑,而是面對一個神靈。心動神知,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象事奉神明那樣虔誠如一,因為教育孩子時哪怕母親心裡最底層的微弱顫動,孩子的「地動儀」也能敏銳地察覺到。面對母親,孩子的目光就象永不停息的雷達一樣,全天候地注視、跟蹤著。雖然他對母親的一些行為還不能理解,但是卻將它們完整地記錄下來,成為自己今後人生的資料庫。可是我們的絕大多數母親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在教育、影響著孩子,都是在孩子的監視之下,都在成為孩子人生的底紅。
在這一點上,那些偉大的母親大都做得極好,如孟母。一般說來寡母能將孩子培養成材,較多的因素是她們那剛強的個性和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這樣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雖然成材,但卻是以犧牲了孩子的性格和諧換取的,因此常常出現性格偏差而導致壽夭。但孟子卻活到84歲,其原因就在於孟母不斷地自我教育向教育性格完善。司馬光的《溫公家范》里曾談到孟母的另一件事情:
有一天,孟子看到鄰家殺豬,就問母親:「鄰家殺豬幹什麼?」孟母一時興起便開玩笑地隨口答道:「殺給你吃」,這本是我們生活中極平常的一段母子對話,更何況他們這孤兒寡母了。但孟母說出口便感到懊悔,繼而責備自己:「在孩子還未出生時我的言行舉止倒還注意約束自己,嚴格實行胎教,這都是為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可今天在他還不太懂事的時候,我竟然這樣信口開河,我怎麼能欺騙他呢?」為了挽回即將造成的言而無信的不良後果,孟母便真的買了豬肉給孟子吃了,以示言而有信。
如果母親這時不能自我教育,孟子的發展可能就是另外的樣子了,所以,自我教育對於沒有外界約束的母親來說極為重要,正如馬卡連柯所所的那樣:「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教育著兒童。你們怎樣穿衣服,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他的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些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你們態度神色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中都會影響到兒童,不過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如果你們在家庭里粗野暴躁,誇張傲慢或酩酊醉酒,再壞一些,甚至侮辱母親,那麼,你們已經大大的害了你們的兒童,你們已經對兒童教育得很壞了,而你們的不良行為,將會產生最不幸的後果。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正是因為這樣,蘇霍姆林斯基才這樣指出:母親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再現自己的過程,是教育自己和檢驗自己人格的過程,「生孩子,就是把我們的心分割了一部分……,嬰兒作為你身體的一部分開始呼吸了,睜開眼睛面向世界了,從此時起,你就應承擔巨大的責任: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因此,身教同自我教育是不一樣的,身教僅僅是對孩子來說存在,這種教育母親本人也許還認識不到,而自我教育則是把孩子作為認識對象,這時他的身教才是一種有意識的教育手段。
如果說自我教育也有層次的話,那麼面對孩子的自我教育則是最高層次的,這時孩子不僅是被教育者,而且也是教育者,面對孩子事實上我們就是面對自己的良心、面對人類的良心,這是因為當我們將孩子作為一個監督者時,孩子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那種無私的忘我精神,對這個世界徹底地信任主義態度,給我們以機會,讓我們能用孩子的觀點去看待今天的世界,而沒有歪曲我們那種一成不變的框框和偏見。他事實上一直是我們的母親應該學習的方向,正應為這樣,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才說「孩子是人類之父」,蒙台梭利才說:「孩子為我們之師」,這些話的意義不僅在於幼兒教育,而且就是在整個人生過程中,成人都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許多東西,正如蒙台梭利所說:「為從肉體上了解自己,最好的研究是從解剖屍體開始的;為從精神上了解自己,其研究是從對剛出生的人,即從對幼兒的研究開始的。」
自我教育不僅讓母親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習育,更重要的是孩子從母親的這種自我教育中學到這種教育的本質,由於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因此它決定了教育者本身應該是自我教育式的,我們現在一個極錯誤的觀念便是認為教育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而不懂得自我教育的老師能教會自我教育的學生。教學相長,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要讓教育成為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那麼教育者必須有他自己的事業追求,他在這種事業追求中才能很好的教育學生。我國的高校剛剛才從「教書型」向「研究型」過渡,也就是說大學老師科研應是第一位的,教書是其次的,因為你只有較高的科研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這種科研能力,你在科研中的努力是學生最好的教材,當你停止不前時,你就失去了為師的資格。
湯姆遜為一代名師,他曾培養了8個諾貝爾獎獲得者,1911年,玻爾慕名前來投師,但這時他已進入創造的暮年,無法對玻爾的想法感興趣,不得已玻爾只得投到盧瑟福的門下。其時盧瑟福剛提出原子有核模型,雖來自可靠的實驗,但核外電子沿著軌道運轉的穩定性卻與經典電磁理論背離,一時無法給以解釋,盧瑟福也為此苦惱,玻爾大膽地採用量子論,在與老師的共同研究中得出核外電子結構由作用量子所控制,從而掀開了理論物理上新的一頁!只有自我在受教育才能教育他人。
現在教育界提出要將「應試教育」變成「素質教育」,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不容易就在於它首先要將「應試教育」的老師改造成「素質教育」的老師。在「應試教育」中,老師扮演的是判官:你行還是不行,而在「素質教育」中,老師本身就應該是有高度事業追求的專家。在「應試教育」中,一個語文老師只要按大綱教育便可,但在「素質教育」中,他則要成為一個很好的文學專家。在解放前,不少中學教師後來成為大學者,如朱光潛等,就是連小學語文教師也個個吟詩作文,在這樣的教育里,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表現不一般。很多老師不僅要求學生寫作文,而且自己也做。直到現在,臧克家還記得他的小學老師孫夢星寫的《九日登高記》那篇範文中的佳句:「峰迴路轉,行行且住為佳。攀登附藤,步步引人入勝。紅葉煮酒,石山題詩……」,但是現在還有幾位小學語文老師,中學語文老師甚至大學語文老師在寫作呢?一個語文老師不會寫文章,他能把文章的美傳達給學生嗎?
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在「應試教育」里學校是很難實現這一點的,因為學校教育是一種傳授式的,它的教科書經過了嚴格的檢驗,不容學生懷疑,所以愛迪生、鄧肯等等都受到了這種不懂自我教育的老師的戕害,而那些好的老師無不都將「教學相長」奉為自己的圭。對於這種教育母親比學校還要有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在一個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能教育自己時,在那裡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教育就是從善如流,當母親如此做好時,孩子自然如此做,我們過去的錯誤在於以為這種自我教育是單方面的,殊不知他首先是以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換取的!
當我們的母親面對孩子能夠自我教育時,母親的行為一定會規範,語言一定會清潔,思想一定會高尚,品質一定會純潔,在這樣的環境里,孩子的成長一定會幸福得多。—— 《發現母親》文/佚名 來源:網路【暖伴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專家
關注親子教育公眾微信號:QinziZhuanjia
關注《身心自然健康療養》的朋友
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免費關注
閱讀原文舉報推薦閱讀:
※因為孩子吃飯慢,幼兒園老師竟然這樣對她!
※11張圖和23個小訣竅,告訴你高質辣媽是怎樣煉成的~
※264.與喵共舞142~ 周末舞蹈課
※父母皆禍害?是否原諒家庭的傷害應由自己決定
※周末去哪兒玩 | 江浙滬這些適合遛娃的親子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