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蓮花》

再版序中一段:

《蓮花》在06年出版。讀者的反映熱烈,使它十分暢銷。同時又是一

本被默默流傳的書,很多人並不知道該對它說些什麼。它如同我出版過

的每一本書,表相熱鬧至極,人來人往,內里卻總是孤僻。

我的小說寫的都是邊緣人的生活。《蓮花》亦是如此。他們是世間身份

孤立的某個人,內心暗涌,悶聲不響。又或許是個獨行的上路者,不佔

有世俗的資源和權力,如同被流放的角色。唯獨只忠實於自己的心,一

生只與自己的心較量。

人若太執著,是對內對外的一種傷害。唯獨不能輕易原諒的,是對世間

的妥協。但人或許應該對命運妥協。這本書講的故事,是三個人,如何

與自己的命運妥協。

這個結果需要一段危險的路途抵達。危險代表著掙扎。在勇氣和軟弱之

間,在真實與虛無之間,在未來與過去之間,在突破與依附之間。這個

世間的繁榮昌盛如此沉重,而人在內心的荒涼裡面該如何自處。那不是

輕易能找到答案的事情。一切宗教與哲學也不是答案。

或許時間就是答案。就像地球在時間裡已經不一樣。更何況依存在地球

之上的生物。人是這樣的卑微。但卑微之中有榮耀,因為可以選擇行走,

抗爭,思考,最後被沉默地消滅。人與人的一生區別很大。書里的三個

人,如果有痛苦,那也不過是想著,是這樣地過一生,那是那樣地過一

生。或者在被命運擺布時總是試圖一搏的不甘願。

對一本書的理解,每個人都不同。他們曾經走過的路不同。這本書因此

像一面鏡子,就像善生對照於內河,看到自己的內里。讀者對照於小說,

看到自己暗的生存。而最起初,我把這本小說,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

蓮花的讀後感(轉):      1.一口氣看完了蓮花,感覺靈魂被雨水沖洗了一遍,謝謝那個送書給我的人。

    故事仍然簡單平淡,但卻直抵人心,一直喜歡安妮寶貝是因為她從未放棄對生活本質的執著追探,真正讀懂她的人是不會認為安妮是矯揉的,她的確是在用心寫作。

    每本書都是類似的故事,甚至類似的情節,但從不覺得乏味,只覺得喜歡,因為那些句子,那些段落都是有靈魂的,,就象你愛著的人,你從來不會因為他反覆出現你面前而厭煩,反而每一次都驚喜。

    這次說的是善生和內河,他們從來未以情侶的身分出現,卻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得人。

    界限一開始就存在。從少年時代起他們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善生冷漠、理性、剋制,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只想為了守寡的母親出人投地,除此以外心無旁騖。讀書、考大學、進入大企業、娶老闆女兒、成為商界精英,每一步都平穩、堅決、充滿野心。

     內河古怪、感性、不羈,從來不計劃自己的人生,只追尋自己的內心,師生戀,未婚先孕,退學,流浪,辭職,,她的人生彷彿在跳一曲癲狂的倫巴,永遠不知道她下一秒步點會踩在哪裡。

    然而,他們卻是彼此一生唯一的知己。只有內河能看到善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痛楚,也只有善生能觸及內河敏感和脆弱的內在。內河是善生的一部分,是他自由、狂野、爛漫、天真卻不得見天日的另一半靈魂。 

     對於善生,內河既是天堂也是地獄。

    於是他們壓抑了感情,各自走各自的人生路,然而終於他們在墨脫交會。儘管此時內河已經死去。

    拋棄了人世一切浮華的內河在西藏墨脫做了小學老師,在這個不通公路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呆就是幾年,不化妝、不保養、沒有任何奢侈品,只是和孩子一起,直到一次泥石流後失去蹤跡。

    內河失蹤兩年以後,善生終於去了墨脫。

    之前,他便已厭倦一切,與妻子離婚,退出商界,回故鄉隱居。昔日的繁華彷彿黃粱一夢。在他體內屬於內河的那一半終於佔了上風 

     但內河已不見。

    究竟誰的人生更為正確?究竟誰活得更貼近生命的本質?內河活得真實,她勇敢的撕去一切偽裝,卸去一切安穩與保護,在人世間顛沛流離,追求著生命的真相,寧願被真實的火焰灼傷,焚毀也一往無前。善生活得虛假,地位、身份、權利、金錢、家庭,他用層層的殼把自己保護起來,卻因負重無法前行,因重重包裹而看不見沿途得風景,直到一天他清醒。善生活得精緻、富足、安穩卻迷失了自己,內河似乎永遠處於粗礪、艱辛、未知的環境。眼神卻從不猶疑。

      我們都是善生。

     但願有一天我能如內河,不化任何妝,山茶花插於髮辮,穿粗布衣服,眼神閃亮,笑容自在,遊盪於廣闊天地2.  ……  《蓮花》的故事並不複雜,主要人物如下:

紀善生:男,成功中年金領,離異兩次。出生在江南小鎮,幼時喪父,多年忍受貧困和單親生活。有輕微自閉癥狀,不善於和人溝通交流,知識面狹窄,優秀的學生。從13歲起,唯一的朋友就是蘇內河,但是彼此性格完全相反。

慶昭:作者分裂體之一。女,自由職業者。由於身體狀況不佳,獨自外出旅行,在拉薩徘徊。旅店裡偶遇紀善生,遂結伴步行前往西藏墨脫。旅程完成後,定居雲南大理。

蘇內河:作者分裂體之二。女,出生在海邊,和舅舅長大,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去了英國。性格叛逆強悍,熱愛變動不安的生活,紀善生是她最好的朋友。少年時由於情變引發嚴重精神疾病,治癒後出國,最終選擇墨脫支教,死於泥石流爆發。

人物確定以後,情節也就明晰了起來。主線是紀善生和慶昭拉薩邂逅,結伴前往異常艱險的墨脫。對於慶昭而言,這是一次用行走替代思考的精神之旅。對於紀善生而言,這是去赴一個死約會,要見的人早在兩年前死去。一路上他在回憶和蘇內河過去的種種,墨脫之行是他的心靈之旅。之後,他在世間再無任何留戀,作者暗示了他的自殺。

副線是蘇內河,她對紀善生的影響至為深重。在兩人的整個少年和青年時代,她以極為強悍的姿態出現在紀善生的面前,代表了後者內心世界深處最狂野的夢想,並且真的付諸實際。她的存在,是紀善生和這個世界唯一的紐帶。蘇內河也是紀善生唯一的愛情,除她而外,紀善生不愛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

這真是件累人的活,如果這本書已經上市,那麼這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簡介就不用麻煩我的指頭了。現在,談談作品本身。

首先要說的是結構,主線進行的過程中,不斷閃回複線的內容。這樣的結構本來很好,因為複線不斷在豐富主線,把回憶和現實不斷交織起來。《英國病人》就是這麼做的,在強大的副線基礎上,女護士和英國病人的關係,女護士和錫克教拆彈兵的愛情,就那麼奇異而自然地盛開了。但是在《蓮花》里,這個結構由於副線過於強大,幾乎導致整個故事的崩潰。大量篇幅都在寫蘇內河,就造成了慶昭的面目模糊。我不知道《收穫》省略掉了5萬字是什麼,希望全是關於慶昭的內容。否則,這個人完全可以去掉。她的存在對於這本小說沒有本質的影響,一個可有可無的旅伴而已,唯一的存在目的就是見證整個事件。如果是這樣,這個故事可以寫成一個孤獨的男人的死約會,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在結尾部分,作者不得不再增加一個記敘者。這個「我」去大理見慶昭,通過「我」補充了很多關於慶昭的細節。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艱難的補救,在手法上顯得相當笨拙。關於慶昭的塑造,其實在主線部分就應該全部完成的。若是一定要加進來個第四者,那麼這個結尾還應該遠遠未完。慶昭和這個來訪者應該發生點什麼,或者乾脆就是這兩個人的見面是主線,墨脫之旅是副線,再把蘇內河的故事埋得更深一層。這樣在結構上可能更為精妙一些,作者在三個層面之間來往,滿足了現代小說「輕盈」的要求。我不知道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好像在小說結尾安排一個局外人,一個忠實的記錄者,是一種流行病?馮唐的《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也是如此,不過好在首尾呼應。

然後是人物的塑造問題。慶昭這種遊離到連臉都看不清楚已經讓人非常困惑了,而主要人物紀善生則是完全按照言情小說創造的人物,沒有任何可信度。我個人覺得,言情小說和嚴肅小說在人物塑造上最大區別在於: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平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立體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靜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變動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一出來,就已經名校畢業,性格一流,開寶馬用古龍。而且從頭到尾,都保持這種造型,然後通篇忙於戀愛。而嚴肅小說里的人物是會隨著情節進展而變化的,感覺是個活人,性格會發展,會有缺陷。《蓮花》里紀善生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他非常平板,而且個人發展歷程根本不合乎情理。

在作者筆下,紀善生對俗世的一切不感興趣,簡直是個空降道士或者和尚轉世。他孤傲、離群、聰明,對財富名位沒一點興趣。作者的解釋是:紀善生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母親過著貧窮的生活。這種單親貧家的孩子會沿什麼一條道路發展呢?為什麼他會沒有多少物慾?我只見過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有這種淡定,因為打小他見得多了。家裡從來不缺物質財富,往來的人非富即貴,所以成年以後他把鵝肝和腐乳一樣地吃,名人和民工一樣地對待。

然後在職業設定上,紀善生居然是一個商業機構的上海公司總經理???一個小鎮上出來的男孩,念的是名校,孤傲而不合群,那怎麼去做一個商業機構的管理層?他怎麼達成的人際關係?他怎麼和人做生意?靠他的氣質?靠他在商業酒會上的孤傲?作者的解釋是一個富家女愛上了他,老丈人讓他做了直升飛機幹部。這是完全可能的,他可以去任職,但是他怎麼獲得的成功?我不否則現實生活里的確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必然是兩張臉過活。只有一張臉,這個人就立不住,就是言情小說里的人物。所有爆發、疏離、悲傷都無法成立,因為它們之是為了愛來愛去而存在。

最後,是語言和意象。昨天的BLOG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再贅述。慶幸的是,她沒有把這本書寫成衛慧《我的禪》那種故弄虛玄但是又狗屁不通的東西,沒有在宗教救贖上過多花時間。《蓮花》應該比較受小資和文學女青年歡迎,就是這樣。  3.  ……

   掩卷沉思,恍如隔世,從小說的故事情節中抽身出來也並非易事------

可以說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並不十分的離奇,但這本書中所揭示的現代人的內心感受、心路歷程卻值得仔細玩味,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人們似乎正缺失一種原本樸素純潔的內心情感,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環境下,人作為有思維有追求的個體該如何去走過自己平凡但又不可悲、在自己支配下良善的一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去生活,生活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是值得深思的-------

  「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會讓你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

推薦閱讀:

愛上嫂子前夫,一件美衣穿30年,貴為公主一生孤勇半世情傷

TAG:寶貝 | 安妮 | 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