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真仙,張三丰當年是怎樣修行的?

首先聲明:我是從道教信仰和學術理性兩個方面來論說我的主題思想的。比如說我們相信祖師張三丰是跟道祖和呂組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仙人物。同時他們的道論、文章都是我們學道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而且是當代學術和主流社會能認同的東西。

我所依據的話題,都是當代學術界研究張三丰祖師的資料,是以兩岸四地近代以來,特別是上世紀末和新世紀以來整理、完善的多種文化資訊,當然包括我們道教自身內部流傳的傳說和資料,由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我們過去有段時間對張三丰祖師的認同存在失誤,但是可以肯定地說,他是我們道教真實不虛的祖師爺,也是中國太極拳人的一個圖騰和偶像。我們今天所在的金台觀就是有祖師蹤跡有力作證的地方之一。(當代學者沒已經考證有十幾個有力的證據的資料佐證。)

談及張三丰祖師的太極丹道修鍊體系,這個人體科學實踐的複雜系統,也是一段文章難說清楚,加上要時間和功夫來驗證,所以,只能以我現在的經歷、功力和認識來談這個話題。

理論上《張三丰全集》,我們解讀有多個層面。有一個人生修道的道德倫理指點體系;一個修鍊內丹成仙的操作體系,一個太極功法系列原理體系;這裡研究的是太極丹道功法和延伸出的體系。

我尊崇師傳把祖師的丹道體系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太極拳動功的部分。一個是靜功的而內丹打坐部分。動功也可以說一個是健身、練養功力部分;靜功一個是養生、長壽和成仙部分。首先說這兩個部分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們試圖從現代語境中,用當代科學已證實的部分加以解讀。多從現在流行的太極拳說開。

我們認同流傳最能體現祖師思想的這句話:「欲令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擊之末爾」。這句話,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大染缸里就把這類「武林秘籍」的功法就隱秘潛藏起來的託詞,事實上,技擊之術與修養身心和得道成仙的確不在一個層次上,世俗中,人們名利爭鬥場的技能肯定是俗人們所看重的。所有關於人體高級功力、功法的相關文字於是就有:傳法不傳訣,傳訣不說法,或傳功不傳法的怪圈江湖。因此就有千百年來的道家玄學和隱秘的指代語系。這樣也讓我們失傳了好多真正的中國精粹功法。

我們針對祖師道論和詩文,結合當流行太極文化學現象,深入分析熱門的太極拳術作為道教內丹動功的原理和與內丹修鍊的多層關係。(其他關於修道之道德躬行、心理素養、活動規律,以及它類方法和原理等體系雖有關聯,但不深究。)

張三丰祖師的內丹道術是一個人體修鍊養生、長壽的大系統,太極拳是其中一個子系統(動態的功法系統),靜坐功(打坐修鍊)是與其共同修持的相配功法(靜態的功法系統)。張三丰祖師丹道體系中太極等內家拳術只是內丹功法與內家拳法的一個縮影。我們道教內丹術與武當等為代表的道家武術中的太極拳,不僅有相同的理論淵源(老莊思想,周易原理),相近的操作要求(虛靜、放鬆,沉穩,靈活),相似的內煉法訣(虛極靜篤、先天元神),相一致的操練部位(上中下三丹田整而一靈體),極具道家修鍊學內涵和文化價值。我們當代習慣把重於靜坐養氣,打坐煉丹稱為內丹術,通過國術(武術)鍊氣則可名為內功。尤其是以武術內家拳等為特色的注重內功的拳種,其實它們都是以丹田內精、氣、神的運作為主要手段,通過系列有序化鍛煉過程達到所追求的一種「煉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誰能敵」的效果,以及「煉虛合道」、得道成仙之目的。近些年流行的諸多健身氣功,都是內丹術的淺層、分支或者部分功用。雖然這功法過去是修道人士內部口傳心授的秘法,專門為得道成仙而操練,只有在明師的指導下,具體細節次第化、階梯型地循序漸進操作,才能體會太極丹道的妙功益處。《張三丰全集》里全面而具體對修道和練習內丹的系列方法、要求,心態、功法,乃至時間操作,靜坐原理及人生修養都有很多提醒。我們現在討論主要是太極丹道與太極拳理論和方法指導上的精髓。

太極拳論

訣云: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朦一氣,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氣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育萬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人之作用,有動必有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氣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謂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能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廢矣。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粘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分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太極拳就是運用我國傳統道家哲理、陰陽學說和五行八卦演變之法,結合人體內外運行規律,形成一種剛柔相濟、動靜相間的健身防衛的優秀拳種,與道教養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習慣常的道教養生修鍊多分內、外丹或曰性命兩大類 。內丹是道教運用天人相應的理論,將人體作為煉丹的爐子,(特別是把下丹田這個人體部位的中心點、能量庫和產精所,比作基本練功處——「築基」;太極拳也是以此為重點。)把精、氣、神作為煉丹的藥物,經過一定有序地煉養步驟,傳統的內丹功法是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化虛和煉虛合道的過程,從而使人達到一種精、氣、神、高度和諧統一的狀態,並且能使精氣神在人體內聚凝不散而形成融合物。通俗地說:先通過身體內、外的運煉,讓體內的營養物質轉化成精微物質,再讓精微物質轉化為氣,讓「氣」在神的調控下,按照一定的(經絡)線路在人體經絡(穴位間)有節奏地(按一定規律地)運行,在運行中不斷地吐故納新,產生新的能量物質,使人永遠充滿活力,提高人的免疫力,為健康和長壽提供原動力。這股原動力被習慣地稱為「金丹」或「內丹」、「嬰兒」,現代人稱之為「氣功」,道教歷來稱其為「內丹」。這樣的修鍊方法就是內丹術。張三丰祖師的這類詩文論說是很多的。

當代公認和爭論最少的說法:王宗岳得張三丰祖師真傳,在建立太極拳拳學體系上有重大貢獻。傳有《太極拳論》,第一次以「太極拳」統一拳名。王宗岳傳說是以教書為業,對太極拳價值取向有獨特防衛方式和符合健身、養生、長壽的主旨。他在《太極拳論》和《十三勢歌》中,強調了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富有哲理地闡述了太極拳注重意氣運動的修鍊方法。他告誡後學:「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完全繼承和保留張三丰太極丹道思想和動靜相間,性命兼修的養生要旨。

我們先看看:因為內丹術和太極內功都注重下丹田這一部位,在內煉的目的上,內丹術是為了神形合一、與道合真;太極內功是要身形合一,能量巨大,發放自如。即使隨著內丹術層次的升級,丹田部位或玄關之竅有所變換,而太極內功也隨之而變。這就是道教人士修道境界(內丹功夫)與傳統武術(太極功夫)成正比的秘密。這裡可作特別說明的是三丹田學說:我們練太極拳第一階段,及修鍊內丹術的基礎功夫都在這位置。當今,我所見到練太極拳的大師,大多數的境界都是在煉精化氣這一步上,即是在下丹田的位置修鍊。以老子「虛其心,實其腹」等煉養原理為指導,而且重點多放在下丹田上,通稱正丹田,也正是太極拳「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腰腹部位中。故有拳經云:「抓住丹田煉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丹田乃「積精累氣」之所,《胎息經》所言胎息和丹田呼吸也指此部位。現代人體力學認為此是人體重心所在,氣藏丹田,既可穩固重心,又可培養真氣,增強內分泌,也是主宰力量源泉,太極門人稱太極點或太極核。這個太極拳運動的軸心——太極點,為人體真氣、健康和體力之中心,是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主要系統的中心樞紐。由此通過帶脈向外散射全身經脈,從分達腰的四周,經上擴至心間,通達大腦中樞與上、中兩丹田,向下到達會陰,並通達兩腿與腳根,至湧泉穴。修鍊家把這正丹田認為是藏精之府,在此築基和煉精化氣。精是指人體的內分泌腺特別是性腺的分泌物,是人體內的精華物質,現代醫學上稱激素(荷爾蒙)。這種激素正常地進入腺體周圍的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各處,以調節身體的生長和發育、物質代謝和組織器官活動。按「煉精化氣」的原理,它可以轉化為真氣。傳統的內丹家們又把此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同情慾交感之精加以區別。先天之精可轉化真氣,順經絡循環到身體各處,充盈周身,維持和增強人的生命力。太極拳和內丹術的初步功夫都是在這裡運功。太極拳通過走架或站樁以及「刻刻留心(意)在腰間」的各種動作鍛煉,把下丹田根基紮好,使丹田之氣(真氣)強大充盈。一旦下丹田之氣煉成,內氣可收可發。收時內氣緊凝於腹臍之間成丹,發則氣隨意起,力從氣注,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無所不至。用於技擊當中,隨意運轉,發至身體所需部位,其威力極大。所以太極拳的「丹田內轉」功以及由此帶動腰、胯、手、足上下協調旋轉而產生的內功力,就是太極拳追求的內功第一步。第二步是鍊氣化神,是意守中丹田(即心的位置——膻中上),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心臟、心窩的位置。鍊氣化神在中丹田的狀態是比較多樣的。這是太極拳和內丹術的分水嶺,向外、往拳技上發展就是太極拳內家功夫;向內、往靜養和上丹田的「煉神還虛」就是內丹功。拳術有重技擊之實質要務,這樣一方面要追求內氣充盈的丹田內功之力,一方面還要追求技擊上的方式技巧,因而不得不減弱在丹田內功上的深造,往往只注重技擊,而忽視了繼續經中丹田的鍊氣化神和上丹田的煉神還虛的進一步深煉,才使得太極拳難以達到威力無比的最高境界。而內丹術的大成者就是在築基煉精化氣基礎上,繼續向上層加深練功,待下丹田真氣充盈成丹後,即貯存能量,固本培元,在「中丹田」(兩乳之間的膻中穴里)這個藏氣之府中,進行第二階段的「鍊氣化神」,這就是道教內丹術中周天功的又一層次。待中丹田真氣充盈聚成丹後,可以調心養神,強心肺,益守氣,發神功,並能加強神經系統與經絡系統的傳遞作用。太極拳的整體發勁有「力由脊發」之說,實際上是依靠中丹田來傳遞的。如果說「下丹田是人體內的發電場和核能庫」,那麼中丹田就是人體力量的中轉站,因為上肢發力,下肢的作用力及腰胯的力源必須通過這個「中轉站」。在太極拳和內丹功都到了中丹田層次上,如果注重人體或四肢在力量上的發放,就是太極拳了不起的功夫。但是,力量的發放勢必影響精、氣、神的積累。換句話說,即是沒有機會、或者沒有能力再上更高的層次,即「煉神還虛」這一層。

所以,簡而言之,太極拳修鍊下丹田的功夫,是道教內丹修鍊中最基礎的。現在大多數的太極拳師,都注重在煉精化氣的下丹田上修鍊,能夠把下丹田煉得不錯,這就做到第一步。第二步修鍊到中丹田,是神、氣、精、力、勁,都整體隨心所欲,向外發放是太極拳功夫的外在體現,向內就是太極內丹功的積累;第三就是上丹田的修鍊,靠多靜少動的打坐養氣修鍊才能逐步提升,三丹田的整體合一的道教內丹術修鍊就是這個過程。張三丰等道家道教修鍊內丹的目的和拳術因最求的目的不一樣,內丹術要把鍊氣化神往更高層次上推進,即涉及到內丹術的大周天、小周天,也就是到第三步的上丹田,即到百會、泥丸上。上丹田是煉神還虛,又叫「煉虛合道」。上丹田(兩眉之間的印堂穴,與玉枕穴相對,在百會穴與會陰穴垂直相交線上)是藏神之府,是煉神還虛之舍。

這都張三丰祖師等道教宗師和修鍊家們為了講明道理而設計的幾個程序或過程。而在煉功過程中,也不一定是三次行動,它們是一個整體,上丹田是「調意」、控制藥物(精、氣)、調整火候之指揮中心。常說:「還精補腦」是通過煉精化氣的系列過程,到能煉到真氣充盈凝集成丹於上丹田後,可使精力充沛,記憶力增強,智慧開發,三丹田成一體,神意、氣力合一,出現人體先天的潛在功能。內丹功煉到此境界,太極拳內功則出神入化,發人於無形之中。內丹術的整個過程是通過精、氣、神的高度結合,會產生一種超能量,這種能量是宗教(功態)體驗,也感覺神秘體驗的內容。煉神還虛是能夠把自己的精、氣、神能量,集合到自己的上丹田,而上中下三丹田又是一個整體的感覺。這便是修鍊的最高境界。由於道家道教修鍊的最高境界是「煉虛合道」,即是在上丹田煉養,而作為武術的太極拳,則是在中丹田將力量往四肢去發展。這就是說,太極拳修鍊是在中丹田鍊氣化神,也就是讓自己的神、氣、力,聚集在這個點上,產生的力量可以由身肢向外發放。比較純粹的道教內丹術的修鍊,追求的是靈魂的升華,精、氣、神結合以後,在大腦裡面會產生新的元神,或者說體內有新的能量物質,是信息靈魂式的無形,這在練太極拳中有那種體驗的人是不多的。這就是我的三丹田太極理論和實踐。也是說我們要全面提升太極拳功力還是要靜功德坐練和站樁的內動和意動來達到搞功夫境界。所以說,太極拳只是我們道教內丹術的配套動功。動靜合一才是道教修鍊內丹術的最好功法。太極拳也就是張三丰祖師的太極丹道體系的一部分。

隨著社會開明進化、內丹功法逐步明朗和通俗化,延至當代只是專門的強身健體、卻病延年的養生的氣功。時下研修張三丰太極丹道功法,既可以先從太極拳入手,靜心、松身、腰手同動練養內動、氣功。再可以靜坐練養神氣和內丹升華功夫。這樣要首先明白原理、掌握方法、認準鍊師和修道同伴,通常我們是把原理、方法簡化在日常生活中,一邊生活,一邊修道,一邊練功。現代生活條件下,「平常心事道,功在日常中」。我們在勞作之餘,用學太極和學靜坐(養丹)的功法來補養我們因工作和生活所耗費的精力、體能和以及被損壞的身體。用這些功法來治療因工作、生活造成的病痛。因為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平安的生活;能平安地生活就幸福快樂了,再去追求長壽和成仙的更高層次。

原文標題為:《淺談張三丰太極丹道修鍊體系》

道教之音專稿,轉載請標註來源

1、回復9,查看道教之音官方微信關鍵詞回復簡表,了解你必須知道的道教常識。

2、回復35,查看道教之音舉行的線下活動。

3、道教之音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張三丰:一場跨越百年的盛大暗戀
《倚天屠龍記》張無忌Vs張三丰,誰更厲害?

TAG:修行 | 張三丰 | 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