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術又一個驚喜發現    轉自

關於武術又一個驚喜發現    轉自-顏紫元

    昨夜隨意翻閱趙堡太極拳方面的書,想找一下有否趙堡的《春秋大刀譜》,從而與博愛干載寺石碑上的春秋刀決對比一下(之前已對陳家溝的春秋刀決,洪洞通背的春秋刀決及唐豪在琉璃廠發現的山右王的<太極拳譜>、<陰符槍譜>合抄本中的春秋刀決已進行了對比),可惜未發現任何趙堡太極拳中記有其《春秋刀決》,然而「有意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2004年吾友趙堡和式太極傳人和有祿曾贈本人其大作《和式太極拳譜》一書,因事務繁忙,一直未閱,此次開卷,翻閱到書最後竟獲至寶,欣喜之情,難以抑制。

    原來書最後的附錄二,隱藏有重大學術價值的內容,其附錄二的說明如下:「趙堡鎮西新莊人劉世鵬先生,為筆者的同窗學友。1990年,他說他父親保存有兩本老拳譜。在我們的邀請下,劉世鵬先生把拳譜原本拿來讓我們觀看。拳譜為陳季生、陳鑫手寫的拳譜原文。對拳譜的來歷他是這樣講的:『拳譜是我爺劉清廉流傳下來,我爺從小跟同村人任應極學拳。任應極是任長春(1839-1910)的兒子。任長春年輕時曾在陳家溝人陳季生家做工並跟其學拳,後又跟陳清平人學拳。任長春功夫很好,還教有杜元化等人。』後此譜留在和學儉家收藏。」陳季生先生於道光二十三年的抄本及陳鑫八十歲時即民國十七年的抄本內容,不僅僅說明了「陳氏拳械」與千載寺通背功(通背纏拳)的直接血緣關係及其炮錘的來源,也同樣解釋了為何陳鑫在其所著的《陳氏太極拳說》中把「纏「字體為陳氏太極的靈魂的緣由。 同時也進一步證明了本人的判斷:陳鑫所改的「三三拳譜」確確實實就是由心意六合拳譜、易筋經貫氣決及部分通背纏拳譜三個部分組成。

     過去人們總以為「三三拳譜」就是「心意六合拳譜」,是陳鑫對「心意拳譜」的改稱。可本人一對比自己所收藏的幾十本心意拳譜與唐豪三十年代在陳家溝抄的《三三拳譜目錄》(此三三拳譜已遺失)總發現有些不對勁,後來研究發現其中的「易筋經貫合決」來自萇乃周的著作,其餘部分卻一頭霧水。 前些日子研究洪洞通背拳譜,才感覺到那所迷惑之處原與通背纏拳譜有關,今見陳季生先生和陳鑫的抄本,本人則肯定那疑惑部分就是來源於千載寺的通背功(通背纏拳)譜。也就是說陳鑫將傳入陳家溝的心意拳譜、易筋經貫氣決及選擇了通背功譜中的一些內容合成一本,稱為「三三拳譜」,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他要用「三三」的「三」字,即來源三個不同的拳譜之意。

    本來上述的發現已令人興奮,然後真正的驚喜還不在此處。

    我前陣子寫太極拳史的時候,引用了杜元化的「太極正宗」一書中說;「蔣發的老師王老夫子是山西太谷縣人」,又引用了趙堡太極傳人張敬芝所遺留下的、後來傳到楊邦泰、再到宦大海先生處的資料,即:「蔣發的老師是山西晉陽七里堡人王宗岳」。

 

    雖然引用了,可心裡總還有些不踏實,因為晉陽即現太原,無論是晉陽還是太谷,我在山西考證時都沒有查到「七里堡」,而且太原、太谷離開河南博愛縣(原河內縣)及溫縣趙堡鎮路途遙遠,山西(古稱山西為山右,太行山之東的山東稱山左)的王宗岳若經商,從太原或太谷去河南似乎在走很遙遠的路。因此這小小不踏實,一直令本人耿耿於懷,未料,今卻在陳鑫的抄本中找到了答案,可以釋懷矣!

 

    陳鑫抄本中在《槍棍字解》與《四套錘》之間有一篇「辨拳論」(見上傳的抄本原件)抄錄如下:「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棒傳與王氏。河南溫東劉村蔣姓得其傳,人稱僕夫。此事容或有之。至言陳氏拳法,得於蔣氏非也。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後攻此藝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廷,清之敬柏、季生好手不可勝數。後有趙堡邢西懷、張宗禹,又後陳清平、牛發虎皆稱名手。陳必顯不摸原由,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

 

這段文字可是一個了不起記載!本人速查了資料,發現:清之汾州府即現在的山西「汾陽市」,在清代,汾州府除了汾陽外還包含了孝義、介休、靈石及平遙等地,「汾河」即是流經上述地區的一條長河,在平遙的王家莊鄉有一個緊挨著汾河的小王莊(也稱小王家莊),庄內的村民百分之八十姓王,明嘉靖、萬曆年間的王宗岳是其祖先,小王莊即王宗岳老夫子家鄉也!與陳鑫的這段記載,完全吻合了。 

 

從小王莊到山西陽城縣與河南博愛縣的關口(即關口一側為山西,另一側為河南),是平遙商人去河南做生意的必經之路,王宗岳老夫子去河南經商,此道幾乎是唯一的選擇。王老夫子因此路過博愛千載寺,傳千載寺博公道長、董秉乾老道「十三勢軟手」,又經距博愛僅四十公里的趙堡鎮(古時有山西會館)遇孝子蔣發,並將蔣髮帶回山西小王莊傳蔣發「十三勢拳」,則完完全全在情理之中了。

 

    「辨拳論」另一個重要之處,說明此藝是「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前明」者,即明朝也。熟知張三丰事迹的,都知道張三丰藝成後雲遊天下,河南、陝西、四川、貴州、江蘇、雲南、湖北及古之遼東都留有張三丰聖道的足跡,在雲南有關張三丰的 事迹特別多,因此,其傳人「父女從雲南到山西」完全可以理解。

  

    「辨拳論」也說明陳鑫原先是承認趙堡前有邢西懷、張宗禹,後有陳清平、牛發虎等太極大師的。 由於與陳奏庭是姑表兄弟的博愛李信(即李岩)等李氏眾多李氏兄弟及子侄輩,都參加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清稱「闖賊」),是滿門抄斬之罪,陳氏後人怕牽連,故陳氏家譜便隻字不提與李氏家族的姑表關係。到了十六世陳鑫這一代,便不知陳氏拳是來自博愛千載寺了(千載寺也在清朝早期被清政府以藏賊的罪名放一把火燒過),可見陳氏非但不願提與李氏的親戚關係,也不願提與千載寺的拳淵關係。

    

不知者無罪,陳鑫在先人隱去真情的情況下,又出於封建農村文人狹隘意識的情況下,說太極拳是其始祖陳人所創,也就不見怪了。從「前明有父女從雲南至山西,住汾州府汾河小王莊,將拳棒傳與王氏。河南溫東劉村蔣姓得其傳,人稱僕夫。此事容或有之。」這段文字上可知,蔣發得山西王氏所傳之事,在陳家溝一直是有流傳的,而且到陳氏十六世陳鑫一代還在流傳,這與趙堡流傳關於蔣發學藝于山西王宗岳是一致的,而且更詳盡。從末句:「陳必顯不摸原由,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可知當時陳家溝的陳必顯也說是蔣發傳陳家溝的太極拳,這就與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告知楊露禪時的說法完全一致。

 陳長興之曾孫陳發科在北京教拳時,其徒沈家禎也著書說是張三丰創太極拳,後由王宗岳傳蔣發,蔣發傳陳家溝,當時陳發科未反對,是默認這一種傳承關係的。

 

    陳鑫一支,是來自其祖父陳有本。陳有本與陳長興不同支,陳有本所創的新架主要來自通背纏拳及陳奏庭、李仲、李信三人所傳的太極養生功(也是根據千載寺道人所傳得十三勢軟手之原理對通背纏拳的改造),所流傳下來的譜(見陳有本之子、陳鑫之父陳季生於道光二十三年的抄譜)也是通背纏拳譜,而這些譜是在陳奏庭之前就存在(來自千載寺),故爾導致陳鑫的混淆,即認為陳氏拳不應該始自陳奏庭。 

從《辨拳論》中的「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之句上看出,陳鑫當時也不知道通背纏拳來自何人。因為李氏家屬中不少人參加入的闖賊,在清是要殺頭的,故從陳奏庭開始就不提與博愛唐村姑表兄弟李仲、李信一起在千載寺拜師學藝、創藝之事,害怕牽連到陳家,這也就造成陳鑫,對千載寺學藝之歷史空白無知,而得出「陳氏之拳不知仿自何人」的結論。

     既然陳鑫是學的其祖父陳有本一系的新架(與陳長興的道家原傳十三勢拳不同),同時又認為那新架的來源,即「通背纏拳」早於陳奏庭存在,於是索性說陳氏從明初遷來溫縣時就有太極拳,即《辨拳論》中的「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說明陳鑫把太極拳與通背纏拳混淆在一起了。

 

這裡陳鑫說「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是毫無根據的,陳奏庭之前就存在被陳鑫誤認為的太極拳的通背纏拳,不等於陳氏第一世陳卜就存在,他倆之間還相差八世呢。在陳氏家譜上對陳奏庭之前的陳氏八世隻字未提「拳」之事,而從陳奏庭起後的九、十世每代都記有:「拳」之事。到後來陳鑫做家譜時,索性把陳氏第一世陳卜說成是太極拳創始人了。

    因此陳鑫指「陳必顯不摸原由,謂學於蔣發大為背謬」,是指陳必顯不辨通背纏拳早於陳奏庭就存在,非蔣發傳陳奏庭才開始。可惜陳鑫沒有弄明白陳必顯所指的「學於蔣發」是十三勢拳,而不是千載寺的通背纏拳,蔣發也不會通背纏拳,陳鑫因此也把「纏」作為陳氏拳的靈魂。

    看來由於陳奏庭以後對有關陳奏庭早期在千載寺學拳的歷史的隱瞞而導致陳鑫誤辨與武斷,還不能將責任歸咎到陳鑫身上,所謂不知者,無罪也。

    1931年唐豪在陳家溝考證時,發現那裡的拳「有:十三勢、炮捶、長拳,三套家數。長拳已失傳;十三勢又分作:頭、二、三、四、五套拳,只有頭套流傳下來,余失傳;炮捶因其剛而不柔,村人有學有不學者……」。

    本人對比了一下:陳季生生於道光二十三年,陳鑫於民國十七年的抄譜與洪洞通背纏拳譜(來自千載寺)發現: 陳家溝的第二、三、五套拳分別是洪洞通背的通背行拳一、二、三。陳家溝的第四套捶即洪洞通背的通背二十四勢。不過上述四套拳雖勢名與洪洞通背的相同,但練法上已經軟化。而陳家溝的頭套拳即完全可能是在道家原傳十三勢拳基礎上的改變,這個改編者很可能就是與陳長興同時代的陳有本,而號稱新架。換而言之,陳奏庭在當時傳有道家原傳十三勢拳及陳奏庭、李仲、李信根據千載寺通背纏拳系中的通背行拳一、二、三路及通背二十四勢而改創的四路「太極養生功」,即唐豪發現的二、三、四、五套拳,但傳到陳氏十四世陳長興、陳有本時,陳長興保持了原傳的十三勢拳傳給楊露禪,後在陳家溝失傳。

而陳有本則在十三勢基礎上改創成新架,即唐豪1931年發現的頭套拳。

    其餘四路陳奏庭等創的太極養生功,即二、三、四、五套路,到1931年唐豪去陳家溝時已失傳,卻在濟源克井鎮勛掌雙峰村傳留下了(是與陳奏庭一起創四路太極養生功的博愛唐村李仲、李信的李氏家屬所傳,但是將得自千載寺道人的十三勢軟手,極為珍秘而未傳給濟源)。

陳有本雖在道家原傳的十三勢基礎上創拳,但加入 了少許通背纏拳的內容,突出了「纏」字(後陳鑫著書時,也把『纏』字作為陳氏太極的靈魂)。於是雖也稱十三勢,但形成了與陳長興傳揚露禪道家原傳十三勢拳風格迥異的拳藝。

 

趙堡陳青萍前往與陳有本交流學習,因此也影響了趙堡拳架,趙堡得自蔣發的原傳十三勢則傳給了武禹襄等人,和兆元、李景彥在陳青萍等所傳拳藝的基礎上創了代理架、忽雷架等。而唐豪1931年在陳家溝發現的長拳即是洪洞通背108勢長拳,只是陳季生、陳鑫的抄本中,將洪洞通背的「拳經總論歌訣」與108勢長拳的勢法歌,混同而稱:拳經總歌。唐豪在陳家溝發現的炮捶(後被陳發科改為陳氏二路),即洪洞通背的「通背十五紅、十五炮拳架」。

 

春秋刀譜即與千載寺、洪洞的春秋刀訣同,其槍譜來自王堡槍譜,而王堡槍譜則來自千載寺。其餘的陳家溝兵器如雙鐧、雙刀等均與洪洞通背的雙鐧、雙刀勢名同。

     因此,一條清晰的思路似乎已形成,即:陳奏庭、李仲、李信學了千載寺道人所傳的「十三勢軟手」、「通背功」(通背纏拳)後,將通背纏拳中的「通背行拳」一、二、三路,以及通背纏拳中的「通背二十四勢」,進行柔化創「太極拳養生功」(共四路),而通背纏拳系中的「長拳108勢」、「炮捶」及「春秋刀」、「雙刀」、「雙鐧」等器械就直接帶回了陳家溝。陳奏庭帶回陳家溝的還有千載寺道人秘傳的十三勢(被陳氏稱為頭套捶)及十三勢槍、刀、劍(見唐村李氏抄譜及永年楊氏抄譜)。

 

   蔣發也傳陳奏庭十三勢拳,因此原傳十三勢拳是極其珍秘的。傳到陳氏十四世陳長興、陳有本手裡,陳長興將原傳十三勢拳、劍等傳給了楊露禪後,在陳家溝便失傳。取而代之的,是陳有本將原傳十三勢與通背纏拳融合而創的新十三勢拳,也稱新架,也稱頭套捶。但此時的頭套捶十三勢已與陳長興所傳的原傳頭套捶十三勢,雖名稱相同,但拳路及風格都不同了。

   由於陳有本名聲大,他的新架「頭套捶十三勢」學的人多,原傳的十三勢拳就在陳家溝失傳了。趙堡太極大師、原傳十三勢傳人陳清萍也去陳家溝與陳有本交流,因此後來也影響了趙堡拳架的風格。

    陳氏後人又將炮捶柔化而形成目前的陳氏第二路,陳氏第一路即陳有本的頭套捶。千載寺原傳的十三勢劍、刀、槍似乎到了陳長興傳給楊露禪後也被陳家溝的人改變,或者失傳,而陳家溝目前的刀、劍、槍可能也來自千載寺的通背纏拳系。

   濟源克井鎮勛掌雙峰林的 「神拳」,據本人親往考證,發現其譜上雖有河南府李鐵名著的(詳見本人「馬學禮師承之謎」一文及「答武魂」疑問一文)九要論,心意捶論、交手法等,但實際演練的,則是類同趙堡、陳氏太極一類的拳術。神拳主要有四路組成,第一路有29個動作名稱,第二、三、四路分別有37、30、28個動作名稱,本人獲贈其拳譜。

有意思的是:源自河南博愛千載寺的六合槍、春秋刀、通背功等,乾隆年間由郭永福傳到山西洪洞,洪洞通背第七代傳人徐克明(1883-1959)大師遺留拳譜云:「又精熟通背纏拳一百單八勢,遠近馳名,天下號為『神拳』,得之異人傳授者,有河南郭永福也,親得其傳。」

 

    看來千載寺的「通背功」即稱為「通背纏拳」,也號為「神拳」與濟源的「神拳」同源而異流。不過從現在洪洞徐奎生所著書中的動作與濟源焦立武先生的「神拳」動作對比著,相差很大。濟源的「神拳」可能已是博愛唐村李氏第九世李仲、李信及陳家溝的姑表兄弟陳奏庭,三人練了千載寺道人所傳「十三勢軟手」後,對「通背纏拳」進行柔化改造後所創的「太極養生功」了。

    千載寺董秉乾老道人的六合槍及春秋刀也分別傳到了陳家溝及山西洪洞,據洪洞第七代通背傳人許方慶遺留譜中對春秋刀的後記:「春秋刀,過五關,內有常山刀一路,偃月刀一路,四門刀一路,八卦刀一路。刀刀不一,路路不同。其中妙求,不可盡述,惟在熟習善悟者得之。」

    洪洞的六合槍譜與王堡槍譜也發生了差異,洪洞槍法論中有些地方與姬龍峰祖師的槍法論相似,但這些槍法與唐萬義的六合槍譜又不同,蘇老泰的六合槍譜首句是:踐步梳山賽崑山……。

    戚繼光在其《紀效新書》中關於拳法門派時寫道:「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訛拳,各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之溫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錦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

    而通背纏拳譜則云:「此拳巧力勝人,全要身手靈活。他如世俗所傳之紅、炮、飛虎、九拳、長拳,以及羅漢、二郎諸拳,皆以有力勝無力,大力勝小力。此拳是借人之力,四兩撥千斤。」

    戚氏所述的「溫家拳、八閃番」,即當今的戳腳翻子拳。

    通背纏拳譜中的所述的「紅拳、炮拳即與戚氏所述的『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同源」。

    陳家溝拳譜中的第四套則稱為「紅拳  -太祖下南唐」即是被通背纏拳吸收的來自紅拳的內容。

另:「二郎拳」即以上世紀滄州聖佛的王春明先生(也曾得李凌霞「昆吾劍」真傳。本人早年得王家傳昆吾劍及譜,得盧振鐸大師傳六路青萍劍、拂塵劍及盧老創的青萍對劍)為代表。少林五拳是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所創。白氏武功精深,常游俠四方。金哀宗正大年間,即公元1224—1232,少林寺僧覺遠上人見少林武功衰敗,得其師恆溫法師之應允,出遊四方,拜師學藝。在蘭州遇武功高人李叟,又經李叟推薦,同去拜見游俠於洛陽的白玉峰,後白玉峰、李叟及李叟子隨覺遠上人同歸少林寺,傳授少林寺僧武功。白玉峰留在少林寺有五拳十八手,即龍、虎、豹、蛇、鶴五拳與羅漢十八手。目前少林寺中五拳從德虔所整理的「少林武術大全」一書中可看出,其動作與長拳沒有區別,體現不出龍拳練神,虎拳練骨等的特點,已完全失真,可見原始五行拳已在少林寺失傳。真傳少林五拳仍在民間流傳,難度大,其招勢全部是跌扑滾翻,名稱為「飛龍地趟拳、黑虎地趟拳、金豹地趟拳、蛇形地趟拳、鶴形地趟拳」,五形拳後由滕黑子下傳到河北深縣的牛瀚章大師。 

    (註:從此譜內容看,少林五拳均為地趟動作,姬祖的心意六和拳中毫無地趟動作,所謂「姬龍峰在少林寺根據少林五形拳而創心意六合拳」之論可休矣。而「十三棍曾救唐王」一說,現經考證下來,完全是胡編).

   總之,本人的判斷是:少林寺的拳法實始自元代。元代的張三丰「先精外家,復而翻之而成內家」(見明王漁祥的著說)。因此說,張三丰不但集李道子、陳摶等前人的養生內功,而且對當時的少林外家拳也深有研究,復而翻之,創內家拳,晚年又創「十三勢拳」,並遺留下「十三勢論」。

    而所謂紅拳、炮拳系的「宋太祖長拳,太祖下南唐」等,本人則認為,均是託名「宋太祖」所創,其起源應在元末明初之際。

    千載寺的通背纏拳正是借鑒紅拳中「三十二勢長拳、太祖下南唐」及炮拳中的一些套路發展而起,已經柔化,強調「以巧力勝人」,反對「以大力勝小力」的蠻橫、笨拙的練法,以「纏」字為核心。

    此拳的最高武功秘籍招法,稱之為二十七路「纏手」(摘自通背纏手譜)。這大概是千載寺道人受老子「以柔克剛」的思想及千載寺祖師之一唐代李道子的「無極養生功」之影響所致。因此本人推斷千載寺是通背纏拳的發源地,也是春秋刀的發源地或關鍵傳承地(心意門也有三十六大刀,祥見本人「閻師談心意刀法」一文)。

    從唐村李氏的第五、第六氏開始習拳可知,千載寺的通背纏拳應在明早、中葉之際誕生,這種強調「柔化」的思想,在「十三勢軟手」傳入千載寺後更加突出了。如李氏第九氏李仲、李信及陳溝的陳奏庭將通背纏拳進一步柔化而創「太極養生功」;王堡的王仲錦在向博公道長學「十三勢軟手」及向董老道學「六合槍」後,在其編著的「王堡槍譜」中也將「六合槍」進一步柔化,而稱為「王堡槍」。

   千載寺的「通背纏拳」,包含了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 其一路通背行拳,幾乎直接就是是三十二勢長拳的拷貝,三十二勢名稱也一樣。因而也導致了當今研究者康戈武先生認為是陳奏庭參考戚氏收錄的宋太極三十二勢長拳而創陳氏太極的錯誤結論。事實上,也許陳奏庭根本可能見也未見過戚氏的《紀效新書》。

    當時懷慶府地區是十分閉塞的。陳氏太極之所以有於宋太祖三十二勢相同的內容,那時因為千載寺的「通背纏拳」包含了「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而陳奏庭是在千載寺學的通背纏拳(見《李氏家譜》記載),當他與姑表兄弟李仲、李信將通背纏拳柔化而共創「太極養生功」(即現在的陳氏太極)時,自然就包含了「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的內容。「戴龍邦《六合拳序》」是偽文,幾乎已成定論,對此偽文的來龍去脈,本人會有專文論述。

  

   本人去終南山考察過,它屬泰嶺山脈之一,在陝西周至縣,在西安的西南方向160里地處,離潼關近四百里地。終南山有道家的樓觀台,是道教的發祥地,老子西出涵谷關後就去了終南山,結草為樓,觀星望氣,講經說法。終南山也有佛家的寺廟,但從無「岳王廟」。本人所收芷的「武穆遺書」中的目錄很完整,但無一與心意理論相合。

    隨著對「易筋經貫氣訣」、「通背纏拳譜」的深入研究,本人越發認為:心意拳是姬祖在精通六合槍、十三勢身法精要的基礎上,又對通背纏拳十分了解的情況下,根據自己對天上飛的、陸上跑的、水中游的,天地間靈物的會意而開創,全然擺脫了通背纏拳中108勢等龐大繁複的全套內容( 號稱天下拳藝總源),以一本散萬殊,萬殊咸歸一本,至精至簡的大道而開創拳法,與陳奏庭、李仲、李信根據十三勢拳直接將通背纏拳進行柔化而創的「太極養生功」所走的路子不同,「太極養生功」仍未捨棄通背纏拳的傳統動作模式。而「太極養生功」即當今的陳氏太極似乎尚未脫離傳統動作的舊舀。如洛陽、戴氏心意拳要求:「舉手不過眉,起腿不過膝」。其他所以拳術都有高手、高腿。

  姬祖的「槍法論」與通背纏拳譜中所收錄的「六合槍法論」有不少相似處,但似乎更精妙了許多,自成一派,這與姬祖超凡的悟性、對大道的徹悟很有關。在這點上姬祖與同樣學自千載寺的王堡的王仲錦所走的路子也不同,這從與「王堡槍譜」的對比中可看出。也與源自王堡槍及唐村太極的萇乃周所走的路子也不同,這從「萇氏武技全書」及目前的萇氏武術光碟上可一目了然。

    通背纏拳講「七十二把擒拿」、三十六盤跌、三十七滾跌,以「纏」字為其最高秘訣。心意拳則不講究拿法、跌法。姬祖在論到「稍節、中節、根節不明」時,針對通背纏拳中上述內容進行了描述。

    道家原傳十三勢拳,馬岳梁恩師傳本人時練功秘訣有:靜、輕、靈、切、恆,以「粘勁」為最高法則,以達「人不知我,而我獨知人」。(本網站太極拳欄目中有馬老90歲的推手視頻)

    心意練功秘訣有:重動、輕動到最後靈動。「十大要論」中「內勁」一篇也是從「粘勁」為最高內勁,曰:可以使「日月無光」。

  通背纏拳戰法中講:「側身而進,閃驚巧取」,心意拳也講「束身側進虎撲羊,以六合槍三尖照及一片射入的原則,兵行詭道。」

  通背纏拳講:「手打腳不跟,十有九掏空」,「遠者手,近者肘,不遠不近使扳手」這對心意拳理論似乎就是孿生兄弟一樣。

  總之,河南博愛千寺載與終南山是在姬祖家鄉永濟的二個相反方向,姬祖師不可能捨近求遠去終南山,終南山也無著名的拳術。

   看來陳鑫所改編的「三三拳譜」,應該是心意拳譜、易筋經貫氣訣及部分通背纏拳譜如七十二擒拿法等三部分內容所組成。既然通背纏拳借鑒當時在少林寺後流傳的紅拳、炮拳,而姬祖對通背纏拳是熟悉的,待他藝成後,想去少林寺試藝交流就十分可以理解。

 

 

推薦閱讀:

關於性,男人的見解很是清奇,超准!
不得不讀噢,關於男女的經典哲學!
關於傷官
關於你
關於李某某案辯護的辯護(二)

TAG:武術 | 發現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