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派名家談太極拳纏絲勁要義2

各派名家談太極拳纏絲勁要義 另外,我還想藉此機會,談一談有關簡化太極拳的一個問題。簡化太極拳是目前流行最廣的一種太極拳。它對群眾健康有很大關係,是不待煩言的。最近我查了一查簡化太極拳的說明書,在各項要求下,未見有纏絲勁這一要求;可是在上海出版的「簡化太極拳」里,卻把纏絲勁列為要求之一,原因是這本書在許多地方根據的是陳鑫的拳論。從說明書里,我們可以知道,簡化太極拳是根據楊式太極拳改編的。究竟陳式和楊式是不是同一類型的同一要求的太極拳呢?假定說:楊式確有纏絲勁,只是為了這個勁很難練而特地予以簡化的話,那就不成什麼問題了。如果是:楊式也只有抽絲而沒有纏絲的話,那就有必要把簡化太極拳的用勁問題,好好地明確一下,以免初學無所適從,同時,也免得在廣大練拳朋友中間引起無所謂的迷惑,這對簡化太極拳的發展前途來說,我認為是不容輕視的一件事!從纏絲勁問題談起顧留馨 遺作  元庄 整理編者按:該文當時為顧留馨老師應體育報社之約而撰,原打算以此結束太極拳的有關爭論,後因故未刊。1983年8月香港「新武俠」革新版121號曾以「全國太極拳大辯論」登載當時全部文章。今細讀此文不僅有史料研究價值,而且足以澄清很多似是而非的糊塗概念。時間雖然過去約40年,正可以驗證論文的價值。一九六四年六月一日體育報刊出徐致一先生《略談太極拳的纏絲勁問題》後,引起了爭鳴。民族武術方面的學術性研究氣氛,一直落後於其他部門,這次爭鳴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爭論的焦點是纏絲勁與抽絲勁的異同問題。對這個問題看法上的分歧,基本上分成兩大類:第一類主張纏絲勁為陳式太極拳所獨有,纏絲勁和抽絲勁是兩回事。第二類主張纏絲勁是各式太極拳的共性,纏絲勁即抽絲勁。第一類的主張者除對基本觀點(纏絲勁為陳式所獨有)一致外,對纏絲勁和抽絲勁的異同問題,看法上有很大的分歧。除陳式外,其它各式有沒有抽絲勁呢徐致一先生的文章中是含糊其辭的。「抽絲勁是太極拳勁的總體」,「纏絲勁只是抽絲勁的表現之一」,這是趙任情先生的看法。「太極拳諸勁中的抽絲勁,螺旋勁,纏絲勁是有區別的」,「抽絲勁不是以制勝對方的勁」,「螺旋勁和纏絲勁是用以制勝對方的」,這是李經梧先生的看法。他們間的同中有異,互相矛盾處,自我矛盾處,以及概念上,邏輯上的矛盾,羅宏基,洪均生,龍奉武三位先生曾作了一部分的分析批判。為了篇幅關係,本文著重和徐先生作商榷。我們是第二類的主張者。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纏絲勁和抽絲勁是名異實同的同義語,都是形象地標出各式太極拳繞旋運轉,順逆默運的主要特徵,也是太極拳區別於其它拳種的主要特徵(剛柔、快慢、動靜、尚力尚巧、是武術中任何拳種的共同要求)。沒有這一主要特徵,就不能完善地表現民族形式的獨具一格的太極拳。通常我們說的這人練的像不像太極拳,練的有沒有東西,都是首先根據這一主要特徵來作判斷。纏絲勁(抽絲勁)始終貫串於太極拳運動過程之中,亦即普遍性 (共性——纏絲勁)存在於特殊性(個性——各式太極拳)之中。離開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遍性,同樣,離開了普遍性(纏絲勁),也就不存在特殊性(各式太極拳)。纏絲勁的練法和獨特作用纏絲勁的練法,說來極平凡而簡單,就是在「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一動全動,內外相合的要求下,不斷地旋腰轉脊,上行則為旋腕轉膀,翻轉掌心,下行則為旋踩轉膝,變換襠勁,形成貫串整體的一系列無限延長的空間螺旋動作。纏絲勁技其性能分為兩種基本的纏絲:一種是掌心由內往外翻的順纏絲,另一種是掌心出外往內翻的逆纏絲。順纏絲,逆纏絲都離不開棚勁的作用,這是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而能逐漸產生的似棉裹鐵,沉重而又靈活,富於彈性和韌性的內勁的鍛煉方法,也是太極拳陰陽相濟,剛柔摩盈的極為自然的練法,纏絲勁鍛煉的質量越高,內勁的質量也越高,它是推手時粘化,牽動,拿放的核心,也是推手時具有威懾力量的基本條件。因此,我在《太極拳研究》中作廠如下的概括:「太極拳貫串於纏絲勁的核心作用,而以內勁為統馭。」纏絲勁的練法,不是單純求圓,而是在一連串弧形動作中始終螺旋式的開合,伸縮。所謂螺旋力(勁)即統一於纏絲勁(抽絲勁)之中,把纏絲勁,抽絲勁,螺旋勁區別為三種勁別,是錯誤的。這種獨特的完美的細緻的運動方法,能夠在同一時間內綜合性地完成肌肉,關節,內臟器官的鍛煉和暢通氣血的作用,是太極拳家累代豐富起來的經驗,適應於醫療保健性,體育娛樂性和競技性的不同要求,成為太極拳適應性極為廣泛的特點。陳鑫發現了纏絲勁的獨特作用,加以讚歎說:「拳術家創立纏絲勁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線,循環無端,神妙萬物,其至命矣夫,技藝云乎哉!」又說:「打太極拳須明纏絲勁,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陳鑫把累代積累的經驗纏絲勁公開標出,應該說是一項重要的貢獻。楊武兩氏學拳於陳氏,為日久而用功深,不明纏絲勁是不可理解的。舊時代武師有守秘的壞習慣,精要處往往不肯示人;但是武禹襄仍然以「運動如抽絲」來表達其形象,再傳的郝為真則以「麻花勁」表達其形象,都是指的同一事物,都是形象的標出太極拳纏繞運轉的主要特徵。不過,出於架式有大,中,小和高,中,低之分,形式有繁簡,表現的纏絲勁(抽絲勁)有明顯與不太明顯的區別而已。前輩太極拳家創立了螺旋式的纏絲勁運動方法,定名為纏絲勁(也可叫做抽絲勁或麻花勁,但纏絲勁的名詞較為妥貼),這是在體育運動中發現的科學規律,我們應該歡迎這種創見。我所以認為:「極為高級,極為細緻」;「是獨特的中國式的運動方式」,都是根據上述的認識而來,並且帶有民族自豪感的;也是研究陳,楊,吳,武各式太極拳之後,以纏絲勁為太極拳的共性來認識的,從未推祟某一家而自陷於宗派門戶的死胡同。「簡太」能不能談纏絲勁徐文說:「有必要把『簡化太極拳』的用勁問題,好好地明確一下,以免初學無所適從。」我們認為「簡太」既是太極拳,並不排除太極拳的主要特徵纏絲勁(抽絲勁)。道理非常簡單。「簡太」不同於過去的《太極操》(諸民誼作,1931年在上海出版,徐先生有序,贊為「蓋已擷取太極拳之精義」),可以排除纏絲勁,因為那是「操」而不是「拳」,把纏絲勁放進《太極操》或是放進非太極拳的拳種中去,說是「張冠李戴」還可以,把纏絲勁還之太極拳,不應認為是「張冠李戴」。道理也非常簡單。纏絲勁在推手技術上的獨特作用。一、「沾連粘隨,不丟不頂」,「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推手原則,如果用單純弧形動作,像徐先生所主張的那樣,不但動度大,仍易於與來力頂抗,而致引進落實,而且不能達到即化即打的境界。只有弧形的動作過程中同時有螺旋動作,才能「觸處成圓」(陳鑫語),「觸之則旋轉自如」(李亦畲語),才能粘化恰到好處,無過不及而動度極小,這是舍遠(用單純弧形)就近 (用弧形中螺旋)的關鍵。「先引後進,半引半進,即引即進,」,「化即是打,打即是化」,「粘走相生」,離開纏絲勁是不可能練到恰到好處的,不可能由大圈練至小圈,由小圈練至沒圈(有圈之意,無圈之形)的。二、纏絲勁由於動作螺旋式的弧形纏繞,處處是曲線,處處可以轉化為直線,無定向而又有定向,無定向為圓,有定向為方,方圓互變,剛柔交用,充分體現了太極兩儀,有柔有剛,陰陽互為其根的含義。三、纏絲勁最能練出輕靈沉著而又圓活的內勁(陳,楊,武三家也稱作棚勁),出手沉重而又棉軟,極有威力。由於動作螺旋,處處能控制對方重心,使失去平衡,處處能越過對方防守點輕靈地進逼,使對方不知我手從何而來,因此是能柔,能剛,能引,能化,能拿,能發的。纏絲勁在戰略戰術上屬於積極的功勢防禦性的,是一動即進的。不同於「一柔到底」而又單純的弧形動作求「柔化」,只求被動中俟機爭取主動,是屬於消極的單純防禦性的,是一動即退的。我曾說過:「推手時以纏絲勁的沾連粘隨為靈魂,但又需以剛柔具備的內勁為統帥」,不僅是從研究古典太極拳論而得出的結論,也通過三年來訓練各式推手運動員,參加試行的推手比賽的實踐中,初步證實了上述結論的正確性。看法的分歧不服於纏絲勁徐先生把武禹襄的「運動如抽絲」理解為「是動手要柔而勻,都是行功時的動作要求」,「而且在旋轉中,也並不造成弧形的螺旋形象」,這隻能認為是徐先生個人的體會。「運勁如抽絲」這句話,用武禹襄自己的話:「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了「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來作解釋,是多麼妥貼,表達出抽絲勁的螺旋形狀,而又自然地柔剛相濟的鍛煉方法。徐先生作出「柔而勻」的解釋,顯然和武氏原意大為不同。抽絲勁如徐先生所說:「在旋轉中不造成弧線的螺旋形象」么即在吳式職業拳家中也有與徐先生持有不同理解的,例如教吳式五十多年的楊禹廷先生在《太極舉動作解說》 (1961年印)中就這樣說:「符合太極拳動作弧形,即呈螺旋形運動的原則……從螺旋形逐漸旋轉的過程,從勁的表現上(纏絲勁)也同樣符合推手應用的原則的。」徐先生懷疑楊氏是沒有纏絲勁的,而據《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中據傳是楊班候傳下的拳譜則主張「力在驚彈走螺旋」,在《亂環訣》中並作了螺旋力應用特點精到的說明。這正是纏絲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武式李亦畲的「觸之則旋轉自如」,正確地說明了「運勁如抽絲」的螺旋式纏繞的獨特作用。得李亦畲之傳的郝為真則稱作「麻花勁」,以油煎麵食品「絞連棒」來形容太極拳螺旋式弧形動作。因此各式太極拳的教學者,一般都認為纏絲勁,抽絲勁,麻花勁實質是一回事。只有明顯不明顯之分,不應作有無之爭。如果徐先生練的吳式是單純的弧形動作,沒有旋轉的螺旋形狀,那就在徐先生的吳式中不存在纏絲勁也不存在抽絲勁的問題,這正是徐先生否定纏絲勁為太極拳共性之後,對陳式以外的各式有沒有抽絲勁只能含糊其辭的原因所在。而趙,李二位則承認了太極拳還有螺旋力(勁),然後,一個說:「抽絲勁是太極拳勁的總體」,評價很高,如果認為纏絲抽絲是一回事,原是不錯。一個說:「抽絲勁不是用以制勝對方的勁」,貶之極低,可惜忘掉了陳式以外的各式一般認為練的是抽絲勁,特別是武式。這樣,在第一類主張者中對抽絲勁看法的混亂,成為不能解決的矛盾。羅宏基先生引用李亦畲「氣未到而意已吞」,認為「是高度自動化了的螺旋習慣力量的預優」,是「觸之能旋轉自如」的「吞」。原是誠懇的說服徐先生太極拳是有螺旋動作的。徐先生卻在引用《四字密訣:敷、蓋、對、吞》時,把纏絲勁作為單純的有形動作,使與意和氣分別孤立起來,不相聯屬,企圖證明羅先生的解釋是錯了。太極拳是練意,練氣,練身三結合的運動方法,是通過「運中氣之法門也」的纏絲勁的核心作用來完成的。「氣未到而意已吞」不通過形體動作(那怕是極微小的動作)如何能發生「吞」,「化」的作用呢徐文中諸如此類的辯解不勝枚舉。附帶提一筆,《四字密訣》相傳是武禹襄的作品,從未有人認為是李亦畲所作,我在《太極拳研究》中考釋此作時,僅說李亦畲也有寫作此訣的可能,未作肯定語。徐先生意引為李亦畲所作,就不免有張冠李戴之嫌了。根據上面我們所作的分析,纏絲與抽絲都是標出太極拳螺旋式纏繞運轉的形象,是太極拳的主要特徵。纏絲與抽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事物,螺旋力統一於纏絲或抽絲之中,離開螺旋力也就不存在纏絲勁或抽絲勁。舊時代拳家守秘,於精要處不肯輕易示人。楊,武兩氏得陳氏之傳,不談纏絲勁力;系守秘。武禹襄僅以「運勁如抽絲」來標出其形象,楊式一直以武氏拳譜為理論根據,於是一般習楊者(包括原為楊式小架子的吳式)僅知有抽絲而不知即為纏絲。這是引起纏絲與抽絲之爭的原因所在。簡化太極拳,拳簡理不簡,《怎樣練習簡化大極拳》一書,為了明確起見,所以採用纏絲與抽絲並列,令人一目了然是螺旋的纏,也是螺旋的抽,否則不免要令人迷惑是兩種不同類的勁,是質量的柔而不是形狀的纏和抽。徐先生在《再談太極拳的纏絲勁問題》中,認為陳吳兩式除了都有圓圈和弧線以外,用勁,動作形象和風格都不同,據之劃分為兩種類型,再來證明纏絲勁為陳式所獨有。這就使一脈相承的陳,楊,武,吳,孫五式,勢必劃分為五種類型,創立五種勁別不可,因為誰都能一望而知這五個式子的動作形象和風格是不同的。但是勁別呢纏絲勁已給徐先生劃為陳式獨有了,又認為吳式沒有螺旋形狀了,抽絲勁又給李經梧說成是不能制勝對方的勁了!那麼吳式盤架子和推手時究竟用什麼勁呢楊,武,孫三式又分別用什麼勁呢姑且假定纏絲勁是陳式的,抽絲勁(麻花勁)是武式的,剩下的僅為所謂螺旋勁,分配給那一式好呢如果幹脆說吳式用的是太極勁吧,而徐先生又是「一柔到底」論者,是不符合太極兩儀,有柔有剛的,又怎能稱作太極勁呢看來僅僅為了要證明「簡太」不應講纏絲勁,反而把自己練的太極拳和各式的共性和個性,越講越糊塗起來廠。
推薦閱讀:

各派名家談太極拳纏絲勁要義1
遼金元代名家名畫賞析 中國繪畫簡史之四
名家講談——太極拳雙重問題
吳康民:誰能「維穩」,便是「真命天子」﹗ - 名家評論 - -...

TAG:名家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