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受訪:《張愛玲全集》主編 止庵

張愛玲一直在寫自己

張愛玲給宋淇的信中說,《小團圓》「是我一直要寫的」。

1945年4月到1946年12月,上海的報刊不止一次提到,張愛玲在寫「一中型長篇或長型中篇,約十萬字之小說《描金鳳》」,可是這部作品從未面世,一向不知道寫的什麼。現在《小團圓》里卻透露了一點消息。主人公盛九莉「戰後陸續寫的一個長篇小說的片段,都堆在桌子上」,邵之雍說:「這裡面簡直沒有我嚜!你寫自己寫得非常好。」——小說寫道:「寫到他總是個剪影或背影。」好像指的是《描金鳳》。假如不是虛構的話,那麼這正是《小團圓》的前身。

據看過張愛玲寫在《小團圓》之前、迄未發表的英文小說The Book of Change(《易經》)和The Fall of Pagoda(《墜塔》)的人說,這都是自傳體小說,與《小團圓》寫到盛九莉早年經歷的那一部分有所重複。

再往前,張愛玲的散文《燼餘錄》、《私語》都是寫自己的。她的散文《華麗緣》,研究者一度以為是小說;現在看《小團圓》,第九章就是《華麗緣》的節本,可見這也是她自己的真實經歷。

如此說來,《小團圓》是張愛玲多年孕育、一寫再寫的結果,它不僅僅是針對胡蘭成《今生今世》的。

與《小團圓》差不多同時創作的張愛玲作品中,《浮花浪蕊》也以她自己的生活為藍本。如果說《易經》、《墜塔》是《小團圓》的「前傳」,《浮花浪蕊》就是《小團圓》的「後傳」。

《小團圓》 張愛玲著 台灣皇冠出版社 2009年2月出版

《小團圓》 張愛玲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9年4月出版

《小團圓》顛覆了什麼

有關張愛玲的生平資料原本不多,除了她自己寫的《私語》、《燼餘錄》、《對照記》等,周瘦鵑的《寫在〈紫羅蘭〉前頭》,1940年代報刊上一些零星報道,再就是胡蘭成的《今生今世》、柯靈的《遙寄張愛玲》、張子靜的《我的姊姊張愛玲》等。後來那些張愛玲傳記,主要就靠這麼點兒材料。

現在《小團圓》出版了。這是張愛玲的自傳體小說,從「自傳體」來講,沒法不信;從「小說」來講,又沒法全信,——假如有人再寫張愛玲傳記,照抄或改寫《小團圓》,一準是惹人訕笑、遭人詬病的做法。我覺得,在張愛玲生平資料方面,《小團圓》沒有「立」的作用,卻有「破」的作用,它使得原來出自別人之手的東西多少顯得可疑,或者說,雖然確有其事,細節卻有出入,尤其是當事人做的解說靠不住了。市面上那些張愛玲傳記,可能因此都得打個或大或小的問號。

舉兩個例子。周瘦鵑說,他對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一壁讀,一壁擊節,覺得它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 Somerset Maughm(毛姆)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以為如何,而我卻是『深喜之』了」,《小團圓》里卻說「他又並不激賞她的文字」;《第一爐香》發表後,周瘦鵑受邀「參與她的一個小小茶會」,據他講「我們三人談了許多文藝和園藝上的話」,《小團圓》也寫了請湯孤鶩來家裡,但卻說「大家都沒有多少話說」。

再就是柯靈《遙寄張愛玲》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見張愛玲三十年了。」這文章寫在1984年,「三十年」大概是從他說的「張愛玲1953年就飄然遠引」算起。但是《小團圓》里寫道:「在飯桌上荀樺不大開口,根本不跟她說話,飯後立刻站起來走開了,到客室里倚在鋼琴上蕭然意遠。」要從這兒算起,可就不止「三十年」了。而且張愛玲赴港實為1952年7月,「根本不跟她說話」云云,好像正可解釋柯靈對張愛玲的行蹤何以如此不了解。

將來《易經》、《墜塔》出版,大概這種顛覆作用還會延續。——順便說一句,2007年宋淇之子宋以朗接受報紙採訪,才首次披露張愛玲有這樣兩部作品,此前研究者對此一無所知。張愛玲1965年寫的英文自白里說「I have lived in the U. S. for the last ten years,largely occupied with two unpublished novels about China before the Communists(我這十年住在美國,主要精力用在忙著完成兩部尚未出版的關於共產黨勝利以前的中國的長篇小說)」,指的正是《易經》、《墜塔》;高全之的《張愛玲學》算得上是迄今為止研究張愛玲最下功夫的著作,卻給誤會成「是《赤地之戀》與《怨女》」,並說:「此亦張愛玲偶爾小事糊塗一例:把《赤地之戀》歸類為前共產中國。」現在看來,糊塗的倒是研究者自己了。

更大的顛覆是「張迷」對她的印象

張愛玲擁有為數眾多的「張迷」,雖然「迷」的程度不同,層次也不同。假如只看過她的《流言》和《傳奇》的一兩篇小說,尤其是《傾城之戀》,再加上胡蘭成的《今生今世》,那麼有關張愛玲的印象,確實很符合現在的「小資」口味。但是如果讀了她的所有作品,就會發現壓根兒不是這麼回事;現在《小團圓》出版了,以作者自己為原型的盛九莉,與之更是天壤之別。相比之下,大家也許更願接受《今世今世》里的那個聰明絕頂,情調非凡,不食人間煙火的「民國女子」,而不接受《小團圓》里那個人間的、實在的,既痴情又自責的女主人公吧。

張愛玲在給宋淇的信中說,「我在《小團圓》里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這種地方總是自己來揭發的好。當然也並不是否定自己。」我曾說,張愛玲筆下總是有兩個視點,一個是人間視點,也就是說站在普通人的立場去看。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以此來看待自己或者別人,正是一個人的看法。另一個是在這個視點之上,俯看整個人間的視點。是把人類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整個看在眼裡。從人間視點出發,作者真實地寫出人物的願望,這時作者完全認同於他們,承認人生的價值;從俯視人間的視點出發,則揭示出這種價值的非終極性。當張愛玲說「當然也並不是否定自己」,是人間視點;說「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是人間之上的視點。在《小團圓》里,兩個視點交錯出現。一方面很切近,寫出盛九莉當下的細膩感受;另一方面又拉開距離,近乎冷酷地觀察著她。在盛九莉與母親的關係,與邵之雍的關係,與燕山的關係中,都充分體現出這一點。

張愛玲寫小說,只有《殷寶灧送花樓會》里有個「我」,其他都用第三人稱,正是為了便於這兩種視點共存於作品之中。具體說來,當第三人稱敘述者接近或認同某個人物時,體現的是人間視點;當敘述者脫離這個人物,人間之上的視點往往就體現出來了。這個超越人間之上的視點,用《老子》的話形容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前只在魯迅的小說中偶爾呈現。這是兩位作家最深刻的地方,但是我們卻未必接受得了。

《小團圓》有關盛九莉和邵之雍之間的「性描寫」,可能使「張迷」尤其難以接受。其實張愛玲寫作從來就無所顧忌。在《同學少年都不賤》中,主人公趙珏與赫素容同性戀愛,特地去上後者剛上過的廁所,從馬桶座板上體會「間接的肌膚之親的溫馨」,還要聞「空氣中是否有輕微的臭味」。在散文《重返邊城》中,結尾也寫到「忽然空中飄來一縷屎臭,在黑暗中特別濃烈」,作者說這是「香港的臨去秋波,帶點安撫的意味」。她不會因為讀者喜歡什麼就寫什麼,更不會因為讀者不喜歡什麼就不寫什麼。

《小團圓》是張愛玲的巔峰之作

《小團圓》的問世,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們對張愛玲整個創作歷程的認識。她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先前我們只看到《色,戒》、《浮花浪蕊》和《相見歡》三個短篇小說,與她的早期風格很不一樣。但是作品太少,好像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待到寫於同一時期的中篇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和長篇小說《小團圓》出版,情況就不同了,這些作品加在一起,不比整本《傳奇》篇幅小,而且風格又很一致,這提示我們,張愛玲的創作生涯,有整整一個晚期;而「晚期張愛玲」的成就和重要性絕不亞於寫作《傳奇》的早期。此前所謂張愛玲後來創作衰退、作品無多的「定論」,也就站不住腳了。說來這說法正是肇始於柯靈《遙寄張愛玲》所說「張愛玲的文學生涯,輝煌鼎盛的時期只有兩年(1943—1945)」。

不妨略述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3年到1945年,作品是《傳奇》增訂本以及沒有收入集中的幾篇。而這又可分為前後兩期,從《年青的時候》起有所變化。張愛玲當年在「《傳奇》集評茶會」上說,「人家歡喜她的《金鎖記》和《傾城之戀》,可是她自己最歡喜的倒是《年青的時候》」。譚正璧談到《年青的時候》,說「比較地鬆弛」,這從情節上說是趨於散,從意象上說是趨於簡,前後兩期的主要區別即在於此。《年青的時候》寫在1944年1月,恰恰是在她與胡蘭成相識之後。《小團圓》寫道,「蕊秋對她的小說只有一個批評:『沒有經驗,只靠幻想是不行的。」在寫前一期的小說時,張愛玲的確沒有戀愛經歷,所以全是「幻想」,認識胡蘭成以後,寫的東西真的不一樣了。

第二階段是 1945年到1952年,此時張愛玲已經被摒棄到文壇邊緣,創作也進入低潮,《鬱金香》、《十八春》、《小艾》都發表在小報上,《多少恨》又是根據她的電影劇本改寫的,在她的作品中,這些最接近於通俗小說。

第三階段是 1952年到1955年,其間她創作了長篇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這兩部小說,內地讀者迄今無緣得見。柯靈說:「對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戀》,我坦率地認為是壞作品,不像出於《金鎖記》和《傾城之戀》作者的手筆,我很代張愛玲惋惜。」將《秧歌》與《赤地之戀》相提並論,未必恰當;而「不像出於《金鎖記》和《傾城之戀》作者的手筆」,則是對作者風格變化不能適應。胡適看了《秧歌》,寫信給張愛玲說:「你自己說的『有一點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認為你在這個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可見作者自己不想繼續用「《金鎖記》和《傾城之戀》的手筆」寫作了。不光胡適,龍應台等都對《秧歌》評價極高,有人甚至說,張愛玲應該在大陸多待幾年,可能寫出一部《日瓦戈醫生》來了。

這以後張愛玲赴美,是為第四階段。她主要採用英文寫作,除了先以英文印行而後又譯成中文發表的《五四遺事》和《怨女》,其餘都無人問津。我曾說,這一時期她不是「創作力衰退」,而只是「不成功」,衰退無可救藥,不成功則可能因重獲發現而有所改變,這就有賴於將她的那些英文作品譯成中文出版了。

上世紀70年代,張愛玲的小說創作進入第五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最主要的作品就是《小團圓》。這一時期她的風格,結構上更趨複雜,語言上更趨精鍊,至於刻畫人物內心的深刻程度,則比早期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小團圓》是張愛玲結構最複雜的作品,盛九莉是她筆下最複雜的人物。然而大概因為《小團圓》和《同學少年都不賤》都沒有發表,張愛玲從此不再寫小說了。

網路編輯: 莫希 責任編輯: 馬莉
推薦閱讀:

《刺死辱母者》,我們如何保護尊嚴?
怎樣看待2016年的南方周末新年獻詞?
死且不避,峻法安足辭
《南周》的「小強填字」名字何來?
南方周末為何如此敢言?

TAG:南方 | 南方周末 | 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