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里的民俗文化
05-27
- 時至今日,當一個成年人看到肚兜二字時,大部分人都會將之與一些香艷情景聯想到一起。當然,今日我並非來做衛道士,更不是要以道德理論來斥責什麼,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容易對此產生聯想的人,寫這段雜字,除了說那場肚兜節外,主要的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肚兜里的一些民俗文化。
- 肚兜,古稱兜肚,又稱「抹胸」,是中國傳統服飾中護胸腹的貼身內衣,形狀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上面用布帶系在脖頸上,下面兩邊有帶子繫於腰間。 肚兜的面上常有圖案,有印花有繡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藍印花布,圖案多為「連生貴子」、「麒麟送子」、「鳳穿牡丹」、「連年有餘」等吉祥圖案。
- 先來說一下它的起源,肚兜起源極具中國特色,有多個傳說。一說為女媧伏羲兄妹創造用來遮羞,另一說起於漢時,獨女怕魯漢欺凌,以布纏胸,後漸成型,還有一說則更為弔詭,說是為楊貴妃與安祿山通姦便利而發明。各類說法都有創意,不過根據文字記載,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這裡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就可能是後來的肚兜。當然,這裡的肚兜在形狀上跟我們後世見到的肯定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一點從它的叫法上就很容易證實,比如先秦時,稱之為膺,漢稱之為「抱腹」,同時也由此可見肚兜早先注重遮掩上部,後來側重了下部。
- 再來說一說肚兜里的民俗。首先,肚兜在婚禮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時,新娘肚兜內藏滿各種寶貝,每一種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內有曆書一本,桔餅兩個,冰糖一包,小鏡一面,洋銀一圓,及銅、銀各一個。曆書是取押煞之意,桔餅則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鏡代表光明,銅取同心,洋銀即團圓之意。
- 其次是肚兜貫穿人們日常生活中,並含有寓意,而這正是最能體現肚兜里的民俗文化的地方。穿戴肚兜在風俗在南方已比較少見,但在西北地區卻比較普遍。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不論莊稼漢、婦女們,還是娃娃們,一年四季祖祖輩輩都離不開兜肚,孩子呱呱墜地,母親準備的第一件衣服,就是紅布兜肚,人們通過肚兜上的刺繡圖案,來表達自己對晚輩、親人的祝福。小孩肚兜上綉有虎頭像、「五毒」圖案,大人以此寄託孩子健康成長。新婚夫婦肚兜上綉有鴛鴦戲水,象徵夫妻恩愛。在西府大荔、合陽地區,肚兜呈葫蘆狀,葫蘆、南瓜曾是農耕先民的主食之一,加之多籽,象徵多子多福。
- 當然,隨著近代社會的演變,西方機織品的引進,城市百姓早已改肚兜為襯衫、背心。時至今天,一些偏僻地帶尚有穿肚兜的遺習,不過只為幼兒製作,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見了。但是隨著時代變化,神秘古老的肚兜成了新潮前衛的時尚,融進「服飾」之中,成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時尚圈從來不乏勇於嘗試、大膽創新的潮人,章子怡、鞏俐、阿Sa、林志玲、白靈、孫儷等一眾女星演繹的性感肚兜,不知撩撥了多少男人的心。
- 我有一損友,此時恰逢看到我在寫這篇雜文,正如我上面所說,看到這「肚兜」二字怎麼也正經不起來了,此君對於此道更有研究,馬上給我推薦了旅程,據說8月20號崀山在七夕將會有一場肚兜秀。「半生長譽丹霞美,方識崀山比丹霞」,崀山這個地方我是知道的,青山、綠水、紅崖,不管是那天一巷還是夫夷江,早已在艾青先生的文章里拜讀,對於這片讓艾青先生感嘆「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的土地嚮往已久,索性現在就同意了他的建議,定下七夕崀山行。更何況,在那裡還有著一場也許香艷、也許厚重的肚兜秀呢……
推薦閱讀:
※「拍兩下手然後出個熊」的遊戲是誰發明的?學名叫什麼?
※酉陽雜俎·『鬧婚』起源與演變
※春節走親戚如何多要一點壓歲錢?
※話說貼春聯 | 為什麼要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