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臨界態(轉自雷世泰)臨界放在足跟是對的而且始終在足跟移到湧泉的只是意念和極少的力不影響重心這才能保證徹底的單重和一軸到底

雷世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stxyq 

上文中談到足跟與湧泉穴的關係,有朋友問,從足跟把意念移到湧泉穴,是只移動意念嗎?重心也移動嗎?移動後還是臨界態嗎?我把和他的討論公之於此,供大家參考。    臨界態的"界」放在足跟是對的,而且始終在足跟,移到湧泉的只是意念和極少的力,不影響重心,這才能保證徹底的單重和一軸到底。    臨界態有幾個特點:第一,是不穩定,也就是說這個「界」是模糊的,是變化的,如果你覺得穩了,舒服了,就是常態不是臨界態了;第二,這種不穩定是可調控的,狀態控制在穩與不穩之間,一個很小的閥值就可以讓其偏離到穩或失控狀態,真正失控了也不是臨界態,而是另一個常態出現。所以,在練拳中以足跟為「界」體驗臨界態,但控制的閥門不在足跟而在湧泉穴。究竟用多少意氣力去調控,別人是說不清的,只有你自己去體會。我的體會是,坐滿後腳跟時腳前掌的感覺很重要,不能發虛,要儘可能貼地,或吸地,不用抓地這個詞,是因為抓地只是腳趾用力,容易走偏到把腳心抓空,在吸牢地面的前提下,儘可能去臨界。在套路中,在動態中,這個「界」可能是腳跟,也可能是前腳掌,也可能是腳的內踝或外踝(如果橫向運動)。調控中重心會有些移動,究竟移多少,也只有自己去體會,當然是越小越好。    「科學內家拳」朋友發的評論很有見地,附在下面共享:        「傳統武學強調腳跟,現代武學則重視前腳掌。應該說,從格鬥的角度看,重心放在前腳掌是對的,靈活啊!但從練功的角度,坐滿腳跟更好地刺激了腳跟處豐富的神經,有朝一日,「氣」從腳底升起,上行至腰骶,即打通外周神經系統之腰叢骶叢,亦是古語「精自腳底生」之真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d7bf5d0100q5gy.html
推薦閱讀:

如何用意念控制別人?
緊盯一個金屬勺子保持足夠久時間(例如時間無限長)能否讓勺子變彎?
一些人的死亡,總由於無知

TAG:影響 | 意念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