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宗金鑒》膽府經文

膽府經文

經云: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云:是經少血多氣。

又曰: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難經』曰: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長三寸,盛精汁三合。

『中臟經』曰:膽者清凈之腑,號曰將軍,主藏而不瀉(圖六十八)

 

膽經循行經文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圖六十九)。

 

膽經循行歌

足脈少陽膽之經,始從兩目銳眥生,抵頭循角下耳後,腦空風池次第行,手少陽前至肩上,交少陽右上缺盆,支者取後貫耳內,出走耳前銳眥循,一支銳眥大迎下,合乎少陽抵項根,下加頰車缺盆合,入胸貫膈絡肝經,屬膽仍從脅里過,下入氣街毛際縈,橫入髀厭環跳內;直者缺盆下腋膺,過季脅下脾厭內,出膝外廉是陽陵,外輔絕骨踝前過,足跗小指次指分;一支別從大指去,三毛之際接肝經。

註:●足少陽膽經之脈,起於目之銳眥瞳子□穴,循聽會客主人穴,上抵頭角頷厭穴也。

●從頷厭循懸顱、懸厘、曲鬢率谷,折而下行於耳後之天沖、浮白、竅陰、完骨等穴;折外上行至眉頭之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穴;循頸至風池穴,過手少陽經天牖穴之前,至肩上本經之肩井穴:從肩井穴卻交出於手少陽之後,入缺盆處也。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此一小支之脈,行於頭之無穴處也。

●又其支者,別銳眥下手陽明之大迎穴,合手少陽抵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穴,以下入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散布臟腑,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環跳穴也。

●其支者,從缺盆下腋淵液穴;從淵液穴循胸輒筋穴也。

●從輒筋、日月穴過季脅至京門穴;從京門循行帶脈、五樞、維道、居□,下合髀厭中環跳穴也。

●從環跳穴以下循髀陽風市穴;從風市循行瀆、陽關、出膝外廉,陽陵泉穴也。

●從陽陵泉穴循陽交、外丘、光明等穴,下外輔骨之前陽輔穴也。

●從陽輔穴直下抵絕骨之端懸鐘穴;從懸鐘下出外踝之前丘墟穴;從丘墟穴循足跗上臨泣穴也。

[10]從臨泣入小指次指之間俠溪、竅陰穴也。

[11]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出三毛,以交於足厥陰肝經也。

 

膽經穴歌

足少陽經瞳子□,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

率谷天沖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至,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腦空是。

風池肩井淵液長,輒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環跳市中瀆。

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溪竅陰畢。

 

膽經分寸歌

足少陽兮四十三,頭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風池,積數陳之根據次第。

外眥五分瞳子□,耳前陷中尋聽會,上行一寸客主人,內斜曲角上頷厭,後行顱中厘下穴,曲鬢耳前上髮際,率谷入發寸半安,天沖耳後斜二寸,浮白下行一寸間,竅陰穴在枕骨下,完骨耳後入髮際,量得四分須用記,本神神庭旁三寸,入發四分耳上系,陽白眉上一寸許,上行五分是臨泣。

臨後寸半目窗穴,正營承靈及腦空,後行相去一寸五,風池耳後發陷中。

肩井肩上陷中取,大骨之前寸半明,淵液腋下行三寸,輒筋復前一寸行,日月乳下二肋縫,下行五分是穴名。臍上五分傍九五,季肋俠脊是京門,季下寸八尋帶脈,帶下三寸穴五樞,維道章下五三定,維下三寸居□名,環跳髀樞宛中陷,風市垂手中指終。膝上五寸中瀆穴,膝上二寸陽關尋,陽陵膝下一寸住,陽交外踝上七寸,外丘外踝七寸同,此系斜屬三陽分,踝上五寸定光明,踝上四寸陽輔穴,踝上三寸是懸鐘,丘虛踝前陷中取,丘下三寸臨泣存,臨下五分地五會,會下一寸俠溪輪,欲覓竅陰穴何在?

小指次指外側尋。

註:●瞳子□,在目銳眥去眥五分,是其穴也。

●從瞳子□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動脈宛宛中,開口有空,側卧張口口取之,聽會穴也。

●從聽會上直行一寸,開口有空,側卧張口取之,客主人穴也。

●從客主人上內斜行,兩太陽曲角上廉,頷厭穴也。

●從頷厭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之中,懸顱穴也。

●從懸顱後行,耳前曲角上,兩太陽下廉,懸顱穴也。

●從懸厘後行,耳前入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曲鬢穴也。

●從曲鬢後行耳上,入髮際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率谷穴也。

●從率谷後行耳後三分許,入髮際二寸,天沖穴也。

[10]從天衝下行耳後,入髮際一寸,浮白穴也。

[11]從浮白下行耳後,高上枕骨下,搖動有空,竅陰穴也。

[12]從竅陰行耳後,入髮際四分,完骨穴也。

[13]從完骨折上行,神庭旁三寸;直耳上入髮際四分,本神穴也。

[14]從本神行眉上一寸,直瞳子,陽白穴也。

[15]從陽白上直行,入髮際五分陷中,正睛取之,臨泣穴也。

[16]從臨泣後行一寸,目窗穴也。

[17]從目窗後行一寸,正營穴也。

[18]從正營後行一寸五分,承靈穴也。

[19]從承靈後行一寸五分,腦空穴也。

[20]從腦空下行耳後,下髮際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風池穴也。

[21]從風池下行肩上,會其支者,令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當中指下陷中,肩井穴也。

[22]從肩井下行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淵液穴也。

[23]從淵液下行,復前一寸三肋端,橫直蔽骨旁七寸五分半,直兩乳,側卧屈上足取之,輒筋穴也。

[24]從輒筋行乳下二肋端縫下五分,日月穴也。

[25]從日月行監骨腰中季肋本,俠脊臍上五分,旁開九寸半,側卧屆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京門穴也。

[26]從京門下行季脅下一寸八分陷中,臍上二分,旁開八寸半,帶脈穴也。

[27]從帶脈下三寸,五樞穴也。

[28]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維道穴也。

[29]從維道下行三寸,監骨上陷中,居□穴也。

[30]從居□下行髀樞中,側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環跳穴也。

[31]從環跳下行膝上外廉兩筋中,以手著腿中按盡處,風市穴也。

[32]從風市下髀骨外,膝上外廉五寸,分肉間陷中,中瀆穴也。

[33]從中瀆下行膝上二寸,犢鼻外陷中,陽關穴也。

[34]從陽關下行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尖骨前筋骨間,蹲坐取之,陽陵泉穴也。

[35]從陽陵泉下行,足外踝上七寸,內斜三陽分肉間,陽交穴也。

[36]從陽交行外踝上七寸外斜,外丘穴也。

[37]從外丘下行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也。

[38]從光明下行一寸,輔骨前絕骨端,內斜三分,陽輔穴也。

[39]從陽輔下行三寸,外踝骨尖內動脈中,尋按取之,懸鐘穴也。

[40]從懸鐘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41]從丘墟下行三寸,在足小指四指本節後,足跗間陷中,臨泣穴也。

[42]從臨泣下行五分,足小指四指本節後間陷中,地五會穴也。

[43]從地五會下行一寸,足小指四指本節前,岐骨間陷中,俠溪穴也。

[44]從俠溪下行足小指四指外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竅陰穴也。

 

推薦閱讀:

佛走開,經文的篡改者
王建國:寫經書法創作談

TAG: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