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不擔心中美衝突?

《中國能贏》10月出版以來,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11月12日,《中國能贏》和其他「解讀中國」書系的圖書《關注中國》、《思考中國》、《印象中國》、《美國能向中國學什麼?》一起進入十八大新聞中心,送中外記者。

為什麼不擔心中美衝突?

  

為什麼不擔心中美衝突?

        信息時代,如果在互聯網頭號搜索引擎谷歌搜索,有關中國的詞條高達62.5億,有關美國的為37億----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國家超過這個數字,兩者相加,意味著全世界有100億人次關心中美兩個大國。確實,做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法媒:世界的兩個主人),兩國國內生產總值加在一起,差不多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兩國任何風吹草動都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稱:毫不誇張地說,美中能否友好相處將決定我們面對的是戰爭還是和平。

  然而,世人卻又不得不承認的是,中美關係建交三十多年來卻相當的不平靜,除了經濟摩擦、台海軍售、涉藏事務、南海、東海,甚至還發生過多次軍事上的直接交鋒。比如中美撞機事件,美國導彈「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美國做為當今第一世界強國,也是目前唯一有能力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國家。中國則是公認的未來之星,其綜合實力已居全球第二位。這兩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如果發生全面衝突,不僅雙方就是全球都無法承受其後果。令人奇怪的是,一個信奉不做惡的基督教西方國家,一個是力主行善的儒家文化中國,何以衝突就不可避免?

  美國雖然聲稱是最發達的民主國家,然而卻又是發達國家中十分罕見的、宗教色彩十分濃厚的國家。美國移民大多來自歐洲,但歐洲隨著經濟發展,宗教已日益世俗化,以法國為例,90%的民眾信仰天主教,但只有不到10%左右的人會去教堂。在歐洲,宗教更象是文化。而美國卻走一個相反的道路,成為一個宗教相當狂熱的國家。每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九人自稱相信上帝,八個人認為宗教對生活非常重要,七個人屬於一個宗教團體,六人每天祈禱。全美有30多萬座教堂、1200多萬家宗教電台、每12家電視台就有1家宗教電視台,5000多種宗教刊物。宗教音樂的銷量遠超各種音樂。美國雖然是體育大國,但參加宗教活動的人高達五十多億人次,參加體育活動的人不到四億人次(1990年數據)。在美國的酒店,什麼都要收費,唯獨每個房間的聖經是免費提供。甚至美元上面也要印著「我們相信上帝」。日常生活如此,政治也如此。不是基督徒當不了總統,總統就職要手按聖經宣誓(無神論者或者非基督徒如何面對?)就是選舉,也要在教堂中造勢、發表演講。許多總統,包括威爾遜、里根、布希等認為自己成為總統是上帝的安排和旨意(顯然不是民主,不是民意)。小布希甚至建議小學不僅僅講進化論,還要講聖經的創世說。

  可以說宗教對美國的內政外交的影響無所不在。因而他們自認負有全球使命,有進行新的十字軍東征的責任和義務。事實上,民主在美國也早已宗教化了。這也是美國致力於全球推銷民主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美國眼裡,其它國家不僅僅是文化不同,種族不同,甚至就是異教徒。於是儘管出兵伊拉克是一個相當不智的決定,但仍然被宗教情懷十分濃重的小布希付諸實施。儘管大中東民主化是一個非常不現實甚至對美國都無益的計劃仍然被積極推動。至於中國這個不信上帝、種族不同、文化、制度也不同的異類國家,卻竟然可以成功,怎麼能夠令美國所接受呢?

  其次,西方的文明無論是從源頭古希臘時代還是後來的羅馬基督教時代、中世紀、近代以至到現在,其唯一不變的特點就是擴張,到二戰後止,西方就是一個永沒停止的戰國時代。古希臘民主為滿足自由民不斷膨脹的物質需求,而不斷的發動戰爭,最終走向毀滅。繼起的羅馬帝國更是以擴張為能事,繼承和發揚了西方文明傳播的武力模式。中世紀長達兩百多年的十字軍東征,給歐洲和地中海東岸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死於戰火的人不計其數,無數財富毀於一旦,更製造了東西方的仇恨。不過歐洲在經歷了發生在本土的無數次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痛定思痛,和平主義成為主流。就是法、英、德傳統世仇國家都相互實現了合解。民族主義思潮受到遏制而相對低落。但美國本土除了內戰之外,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法國一戰死亡人數高達130多萬,美國獨立以來所有參與的戰爭總和加起來也達不到這個規模。而且其他國家在戰爭中削弱了,只有美國在戰爭中迅速崛起和發展。因此,西方這種擴張文化在美國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傳承。與之相對的,美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十分的強烈。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和阿根廷發生衝突時,英國民眾十分的平靜。但「9.11」時,美國百姓如果出門不懸掛國旗,就會有人敲他的車窗。國慶時,更是聽國歌、舞國旗、唱愛國歌曲。2003年法國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時,美國人竟然將法國葡萄酒倒入水溝中,美國國會內的餐廳將法式薯條改為自由薯條,其行為之激烈,在發達國家中極為罕見。這種保留了西方文化擴張傳統同時民族主義思潮相當強烈的美國,怎麼會不可能與中國衝突呢?

  中美衝突不可避免的第三個原因是制度。美國是「多黨、普選」的民主國家。眾所周知,選舉需要金錢的參與和支持。在歐洲,雖然意識到這不可避免,但往往立法進行限制。比如選舉人選舉經費有最高額限制,國家給予財政補貼,甚至英國反對黨領導人都領政府薪資。但在美國,如何使用金錢是被當作言論自由和被憲法保護的權利。今年美國最高法院更裁定廢除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的對企業政治捐款的最高額限制。於是這給了財團影響甚至控制政治的契機。這次美國軍售台灣,兩大受益軍工企業分別是雷神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就是雷神公司前副總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奧巴馬所在民主黨的政治捐款第一次超過共和黨。美國經濟這麼困難,奧巴馬提出的2011年財政預算案,把已經投入91億美元的登月計劃取消,但軍費開支仍然大漲7%,超過教育的6%、健康開支的2%,用於失業的開支甚至減少35%。現在美國的軍費開支超過七千億美元(教育開支僅497億美元),超過隨後其他二十個國家的總和。這樣龐大的軍工企業,需要生存和發展,更需要超額利潤,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製造一個美國的敵人。也難怪今年國防部公布的報告稱,中國才是美國真正的敵人。既然是敵人,還能不發生衝突嗎?

  中美衝突不可避免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國家利益。美國在當今世界之所以可以搞霸權,之所以人均四萬美元債務甚至發生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還能夠維持下去,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話語權。二是在此基礎上的美元國際貨幣地位。

  有了話語權,美國的模式就是世界唯一的模式,美國的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再有問題,也不會被從根本上質疑和否定。但中國的成功崛起卻打破了這種唯一性,並成為眾多發展中國家研究和效仿的對象。政治就怕有可替代性,一旦美國沒有了話語權,它的霸權時代也就終結。隨之而來的,美國也將喪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外債已經累積到13萬億並繼續向上累積的美國崩潰則是必然的結局。希臘、冰島、甚至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就是美國的命運。美國之所以如此仇視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的伊朗,並不僅僅是價值觀或者它有石油,重要的是伊朗積極建議石油輸出國組織擺脫美元,另尋計價單位,伊朗且身體力行於2008年4月30日宣布在對外石油交易中,完全停用美元為結算單位。在歐洲使用歐元結算,在亞洲日元。美國2003年如此決心除掉薩達姆,很重要的原因也是2000年9月26日,儲量佔世界第二位的伊拉克做了伊朗同樣的事情,而且伊拉克還更進一步,2002年宣布把所有儲備轉為歐元。不過一年,薩達姆就被推翻。當然理由是建立民主。

  中美對抗雖然不可避免,但今天的中國卻早已具備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平和心態。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已經錯過遏制中國良機。

  回顧歷史,世人或許會感到困惑,美國崛起後,曾先後成功的挫敗了日本、德國和蘇聯發起的強烈挑戰,也從而奠定當今世界獨一無二超級大國的地位。何以就無法遏制中國的崛起?

  中國和歐洲的德國、蘇聯以及向西方學習的日本不同之處在於,是從不挑戰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體系和秩序。相反在不改變自身的前提下竭盡全力融入其間,並成功的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現在中國不僅僅為美國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消費品,更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而這都是保證美國可以不改變生活方式而盡情消費的兩個前提----要知 道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過度、超前)消費。東西方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牽中國一發必動西方全身。而當年的德國、日本和蘇聯,經濟上往往自成體系,一旦發生利益衝突,美國往往可以痛下殺手而無所顧忌。中國的成功做法,不僅僅是吸取了上述三國的崛起失敗的教訓,也是文明的差異使然。和西方相比,中華文明對外不是擴張文明,傳教文明,而是取經文明。所以中國的崛起往往令美國有「溫水煮青蛙之感」,難以感受到切身的威脅,直到中國羽翼豐滿。

  第二是中國確實抓住了突發的歷史機遇,屢屢和意識形態、制度不同的美國結成盟友。冷戰時,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中美首度攜手合作。中國不僅享有蘇東集團無法享受到的最惠國待遇,還有技術援助甚至軍事方面的合作。在這個政治背景下,中國成功抓住西方產業轉移的良機,一舉成為新的世界工廠。進入新世紀之後,對於中國的崛起和威脅已經形成共識的美國卻突然遭遇到極端伊斯蘭主義的攻擊,「九一一」實際改變了二十一世紀的走向和歷史。中國在關鍵時刻,拋棄前嫌,堅定的站在美國反恐的大旗之下。從而贏得寶貴的十年黃金時間。等到美國反恐打的一塌糊塗的時候,中國卻大跨步的超英趕德,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接下來就是美國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中國逆勢飛揚,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經濟體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火車頭。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美國也是在崛起後第一次,被另一個國家所超越。至此,重病纏身的美國已經無力再對中國進行遏制了。

  說來有趣,美國誤判中國崛起,還離不開海內外自由派的「獨特貢獻」。當年冷戰結束後,中國成為唯一一個重要的社會主義大國。而當時的中國內外交困:改革遇到瓶頸、西方對中國全面封鎖。此時美國如果對中國動手,確是最佳時機。不料,在海外的自由派卻信誓旦旦的四處宣稱:中國最快半年、最多一至兩年就會垮台。民陣第一任主席嚴家祺不止一次在全球做過類似宣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居然對此信之不疑。在享受冷戰勝利果實和消化東歐戰利品的同時,坐等中國崩潰。從而給中國以喘息之機。不料,1992年鄧小平南巡,中國改革開放的列車重新高速啟動。就在西方逐漸感覺苗頭不對的時候,中國的自由派再度出手:宣稱中國的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必然導致中國的民主化。這一次,西方再一次被忽悠,從而令中國再度贏得整個九十年代和平發展的良機。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能夠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希望把中國納入WTO體系,以改變中國。從這個功效來講,海內外自由派確實充當了中國在西方的「潛伏」和「卧底」。

  這裡,不得不提章家敦先生的《中國即將崩潰》。這位章先生信心滿滿的提出中國加入世貿後五年將出現大亂。面對質疑者,他還頗為自信的聲稱:「歷史將做出判斷!在5到10年的時間裡,人們會看到我到底是對還是錯!那時候就無可辯駁了!」此書出版後,曾在西方一度洛陽紙貴,成為各政要的案頭必備,幾乎人人深信不疑。這個時候西方反而擔心中國崩潰之後殃及池魚的可怕景象。畢竟,中國已經成為西方經濟體系的一部分,避免中國出現崩潰一下壓過遏制中國的需要。

  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一向長於戰略謀劃的美國才屢屢錯過遏制中國崛起的良機。這不妨看作中國在歷經一百多年的挫折後積累的智慧和對苦難的回報。最後,還要強調一點的是,中國和日、德、蘇崛起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不僅僅是經濟崛起,軍事崛起,更重要的是文明的崛起。中國絕不是自由派所宣稱的「要融入國際主流文明社會」,中國本身就是文明,而且和美國才兩百多年的文明不同,我們的文明已經持續五千年。中國文明的正當性不在西方的認可,而是我們是否能夠恢復其曾經擁有的光榮和偉大。

  最後,中國之所以不懼美國的挑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西方正面臨著全面的、迫在眉睫的種族和文明危機。

  2011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非白人出生人數超過傳統來自歐美的白人。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預測,非拉美裔的白人比例2050年將降至46%。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學者享廷頓在《我們是誰?》一書中,憂心重重的論述了大量移民湧入、白人低出生率所導致的美國國家特性所受到的種種挑戰,並認為美國已面臨何去何從的嚴重關頭,若不大力捍衛和發揚盎格魯——新教文化這一根本特性,國家就會有分化、衰落的危險。

  在歐洲,由於二戰後對維持高福利制度的需要,引進了大量的移民,特別是穆斯林移民,這些移民使得歐洲今天也面臨了和美國類似的挑戰:伊斯蘭社會的迅速擴大。穆斯林一方面極難被西方價值觀所同化,另一方面穆斯林的人口出生率極高。周五到清真寺參加主麻聚禮拜的穆斯林人數已遠遠超過了星期天到教堂參加禱告儀式的基督教徒人數。目前在英國存在著1689座清真寺,與1700座國教徒教堂幾乎分庭抗禮。

  按照目前發展的速度,39年後法國將成為一個伊斯蘭共和國(法國最大的港口城市——馬賽現在實際上已經穆斯林化了)。而在荷蘭,50%的新生嬰兒來自穆斯林家庭。十五年後,一半荷蘭人口將是穆斯林。在比利時,25%的人口已經是穆斯林,50%的新生嬰兒來自穆斯林家庭。在德國,聯邦統計辦公室說,到2050年,德國將成為一個伊斯蘭國家。可以說歐洲大陸難逃伊斯蘭化的命運。如果歐洲伊斯蘭化了,西方文明演變成伊斯蘭文明,西方的民主還有存身之處嗎?

  西方的這種危機,早就引起不少學者的警醒。美國學者Mark.Steyn在其《孤單的美國(America Alone)》一書中(此書很快在加拿大被禁),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推論:西方文明即將毀滅!他認為,人口問題、福利、民主制度是造成西方文明毀滅的關鍵(類似觀點的書籍汗牛充棟。如:The Death of the West、The West』s last chance、We are Doomed)。想到今天西方文明所面臨的來自穆斯林人口的挑戰,我們不禁感慨:人是傳承文明的唯一載體,有了人,才有一切。沒有了西方文明傳承主流的白人,西方文明就什麼也沒有了。

  正是對未來的自信,中國根本不把美國的挑釁當作心腹之患,美國的各種「動作」不過是最後拖延其走向衰落的最後掙扎罷了,已缺乏真正的力量。或許最少十年、最多二十年,美國就要尋求和中國結盟,以共同對抗它所謂的伊斯蘭威脅。


推薦閱讀:

中美關係的中美外交史有知道的朋友嗎?

TAG:衝突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