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入門基礎:欲知平仄,先辨四聲(下) - 冷月無聲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詩詞入門基礎:欲知平仄,先辨四聲(下)再啟童蒙 2011-02-28 11:01:40 閱讀26 評論4   字型大小:大中小詩 詞 入 門 基 礎

欲知平仄,先辨四聲(下)今人辨四聲的難點之一,是如何掌握普通話讀平聲、而古讀入聲的那些字。這裡介紹幾種方法供初學者參考:一是勤讀韻書。初學者沒有必要去啃卷帙浩繁的《廣韻》、《佩文韻府》等韻書,可以先讀簡要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詩韻》、1992年新2版《詩韻新編》等。讀入聲部時,把那些今天讀平聲的常用字挑出來,另抄一本,加深記憶,用時備查。(附表於後)二是背誦作品。普通話中讀平聲,而在近體詩或詞裡面放在仄聲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聲。從背誦詩詞中可以掌握不少入聲字。如"國"、"昔",今讀平聲,在毛主席的《和柳亞子先生》"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解放軍佔領南京》的"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都是出句的尾字,處在仄聲字眼上,因之必是入聲。又"菊"、"出"今讀平聲,讀了唐人岑參的《九日思長安故園》"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這兩個字必是入聲無疑了。讀詞也可以辨認不少入聲字,一般《念奴嬌》、《滿江紅》、《憶秦娥》等詞牌是用入聲押韻的。背誦作品是辨認入聲最經常、最有效的方法。

三是按偏旁、數字記。入聲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們予以編排,可以觸類旁通。例如記住"責"字是入聲,那麼"簀、磧、嘖、幘、積、績"等字就不難記憶了。又如"夾"字是入聲,"狹、峽、硤、蛺、俠、浹、愜、篋"等字也是入聲。在數字中,除"三"、"千"是平聲外,其他都是仄聲,那麼現在普通話里讀平聲的"一"、"七"、"八"、"十"、"百"、"億"必是入聲。四是按韻母記。入聲字中韻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記一知十。例如今韻母為"a"的許多字是入聲字,象"塔、答、納、榻、雜、臘、匝、沓、踏、搭、咂"等;今韻母為"i"的許多字是入聲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極、密、鐵"等。今韻母為"e、o、u"也有不少是入聲字。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上述第一、第二兩法比較可靠,後兩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韻書的基礎上幫助記憶,不可視為規律。在學辨四聲的同時,還須學會辨認平仄兩讀字。在漢字中有不少字,有時讀平聲,有時讀仄聲,如果辨認不清,容易犯出韻或平仄不諧的毛病。平仄兩讀不外兩種情況:一種是可平可仄而字義不變。如"看"、"聽"(只有作"任"字用時讀去聲)、"忘"、"應"、"醒"、"堪"、"嘆"、"撞"、"過"(只有作"過失"解時讀去聲)、"患"、"慷"等。多掌握些這類字,無疑給我們作詩填詞時提供調聲的方便。

另一種是平仄異義。同一個字由於它用在不同的場合,字義變了,讀聲也就不同。例如"騎"字,作為動詞用,如"騎馬"、"騎"的"騎",讀平聲;作為名詞用,如"千騎"、"精騎"的"騎",則讀去聲。例如蘇軾的《黃州》:"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騎字讀去聲。陸遊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斥仙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騎字讀平聲。這類字不少,下面列舉二十字以供參考(多詞義者僅舉其一)。平仄異義字例讀平聲時字義  讀仄聲時字義縫  縫補(縫衣)  空隙(門縫)中  中間(院中)  射中(中箭)衣  衣服(布衣)  穿著(衣錦)分  分開(分辯)  名分(身分)聞  耳聽(聞訊)  名揚(聞人)燕  地名(幽燕)  鳥名(燕子)號  號叫(哀號)  名號(商號)占  卜占(占卦)  據有(佔領)屏  圍屏(屏幕)  去除(屏棄)翰  羽毛(鳳翰)  文藻(翰林)調  調和(風調雨順)  曲調(悲調)和  和合(和穆)  唱和(和者)荷  花名(荷花)  擔載(負荷)傳  交接(傳達)  傳記(《左傳》)更  換、時(更歲、五更)  進一層(更宜)任  堪(不任看)  聽便(任爾行)當  應該(應當)  當做(茶當酒)傍  旁、側(傍觀)  依附(依傍)興  發生(興旺)  興緻(酒興)冠  帽子(衣冠)  為首(冠軍)

初學者由於不辨平仄異義字,往往在調聲押韻上出錯。解決這問題主要辦法是:一,多讀作品,碰到時平時仄的字不要輕易放過,研究一下它在什麼場合讀平聲,什麼場合讀仄聲;二,勤查韻書、字典等工具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詩韻》,凡帶方框的,或是平仄兩讀,或是一字多韻。民國初年出版的詞典、辭源、辭海等,每個字都註明它屬《佩文詩韻》中哪個韻部,或分屬不同韻部,不妨到舊書攤上找找,以備查用;三,寫詩填詞時,要細心研究字義,判明平仄。若是平、上、去、入四聲一時學不會,而掌握了長音為平聲,短音為仄聲,基本上能辨平仄,也可以作近體詩。不過,你如果還想進一步學填詞,學寫古體詩,學填曲,必須學會辨四聲。詞牌有的平聲押韻,有的仄聲押韻,有的平仄轉押。仄聲押韻的,一般上聲押上聲,去聲押去聲,入聲押入聲。上聲可以與去聲通押,但上聲、去聲決不能與入聲通押。古體詩一般不講究平仄,押韻可平,可仄,也可平仄轉押。但是唐宋以後,受近體詩的影響,仄聲押韻,上聲去聲可以通押,而入聲不能與上聲、去聲通押。北曲雖"入派三聲",但是仄聲中分上聲、去聲,該用上聲的不能用去聲,該用去聲的不能用上聲。詞律嚴於詩律,曲律又嚴於詞律。

近體詩還個講究,就是律詩要避免"上尾"。它的出句句腳最好四聲遞用,首句入韻的,四個出句的句腳平上去入俱全,首句不入韻的,上去入俱全。要避開相鄰兩聯的出句句腳聲調相同。據王力教授考據,"老節漸於律詩細"的杜老,多數律詩的出句句腳上去入俱全。毛澤東的近體詩很講究聲律,他的多數律詩的出句韻腳,四聲交遞,請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平),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去),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岩暖(上),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軍過後盡開顏。這首詩的出句句腳依次為平、去、上、入。出句句腳平上去入俱全,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應該避免鄰近兩聯出句句腳聲調相同,否則就是"上尾"。鄰近的兩個出句句腳聲調相同,是小病;三個相同,是大病;如果四個相同,或首句入韻,其餘三個出句句腳聲調都相同,就是最嚴重的「上尾」。唐人有這個講究,但後來一般人也不大注意這個問題,乃至科考場中也並不認為"上尾"不合適,但某些詩論家卻將"上尾"視為詩病。初學者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不必刻意去追求,甘受這極苛的束縛,不妨待熟練地掌握了格律諸要素之後,再精雕細琢、錦上添花。

附錄:普通話中讀平聲的部分古入聲字(僻字除外)韻 目  普 通 話 中 平 聲 古 入 聲 字一 屋  屋竹福熟族菊軸伏讀瀆牘粥哭叔獨啄禿撲幅竺蝠舳孰倏二 沃  俗足燭局鵠督贖三 覺  覺捉卓駁四 質  出實疾一壹吉漆七卒佶尼蒺失悉五 物  佛拂屈掘吃紱弗厥六 月  闕伐罰竭歇發忽勃蹶掘閥碣羯咄滑核餑七 曷  曷達活缽奪拔撥割豁掇喝潑撮跋八 黠  黠殺察猾瞎刷滑九 屑  節絕結說舌別缺折切拙轍訣噎哲碣捏頡竭十 葯  薄爵約郭博酌詫削鐸泊搏嚼膜礴摸芍十一陌  白石澤宅席籍格額積夕革翮核責舶摘擇謫蟈昔惜十二錫  錫擊笛敵滴鏑激檄狄荻滌十三職  職國德食蝕極直值黑賦刻則殖植棘織逼息熄媳十五合  合答雜匝闔蛤鴿搭十六葉  帖貼蝶疊捷頰楫協俠莢睫摺輒十七洽  狹峽匣壓鴨乏劫脅插押狎掐夾呷(冷月無聲整理編輯)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推薦閱讀:

大六壬入門基礎九宗門第四遙克法
【餅衣櫥】秋日裡的基礎清單,搞定衣櫥沒商量~
易海蓮華——八字基礎(十干)
基礎必備!肩、肘、腕關節的查體要點
真武基礎功

TAG:詩詞 | 網易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 基礎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