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防治的14個真相

  下面陳述的十四點,都是醫生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實情況,可以說是糖尿病病人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小問題」,為了糖尿病病人的合理治療,有必要在這裡說清楚。

1糖尿病不傳染

  糖尿病有遺傳傾向,並無傳染傾向。糖尿病不是傳染病,「傳染」與「遺傳」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2控食不僅限主糧

  有些糖尿病病人把控制飲食單純理解為限制大米和麵粉等主糧,而紅豆、綠豆不加限制,黃豆製品也是餓了就吃,葷食是控而不嚴,這就是問題。

  糖尿病病人控食,指的是控制每天的總熱量,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素都應該控制。紅豆、綠豆和大米、麵粉一樣,應當一兩抵一兩。黃豆製品也不能想吃就吃,葷食屬於高熱量食品,更不能失控,否則,就是服了葯,血糖也難保接近正常。

   

3味甜蔬菜正常吃

  蔬菜中帶有甜味的品種很多, 像南瓜、菠菜、捲心菜、萵苣、筍、洋蔥、大白菜等,有些細心的糖尿病病人就不敢吃,說是吃了血糖會升高。其實不然,這些蔬菜雖然有甜味,但含糖量都很低,且進食量也不會很多,糖尿病病人可任意選食,何況南瓜、洋蔥尚有降糖功能。當然,如進食含糖量較高的老南瓜,100克應扣除主食半兩。

   

4燒菜放糖也無妨

  燒菜放糖一般不應超過10克,而且一碗菜是全家人共享,對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不會有多大影響。糖尿病人也不必「談糖色變」。

   

5多尿不怪多喝水

  有的糖尿病人認為多尿是因為水喝得太多,於是有意減少飲水量,這是一種誤解。高血糖引起的滲透性利尿,就是不喝水照樣排尿,所以,必須及時補充水分,否則會導致血液濃縮、血糖值增高,甚至誘發非酮症糖尿病高滲昏迷。通常情況下,糖尿病人即便是無口渴,每天也應當至少飲水2000毫升,到了炎夏,飲水還要多一些。

   

6少吃不能降血糖

  吃得太少並不能降低血糖,這不僅會影響機體營養的平衡,也易形成因長時間入不敷出而導致體重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不應當擅自剋扣定量,別以為吃的越少就越能降低血糖,因為過分的飢餓,往往會引起低血糖後的代償性高血糖。

   

7糖尿病病人能勞動

  除了重型糖尿病人不宜參加中等以上體力勞動外,一般青壯年患者都應當正常參加力所能及的田間勞動,因為勞動有利於減低胰島素抵抗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不過要注意勞逸結合,而且在勞動那天要適當增加主食半兩至一兩。

   

8米六兩非飯六兩

  醫生為患者規定每天大米六兩,而有些患者理解為六兩米飯,實際應該是六兩米做出的飯,怪不得有人吃不飽,可能與主食打了折扣有關。

   

9雞蛋牛奶分早晚

  早餐牛奶加雞蛋營養雖好,但一日三餐不可沒有五穀。同時牛奶雞蛋最好分開進食,即早餐吃雞蛋,晚上喝牛奶還可預防夜間發生低血糖。

   

10少吃油條泡豆漿

  豆漿天天喝對健康很有好處,但油條不宜經常吃。一來,油條的熱量較高,不是糖尿病人常規食品;二來,從油鍋里出來的油條,多少帶點苯並芘,這是致癌性很強的物質,所以油條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應當是難得吃一次。

   

11多吃加藥均不妥

  對待糖尿病的飲食與藥物治療絕不能採取「水漲船高」的辦法,否則低血糖的發生,藥物的毒副反應都會增加,而且會加速胰島β細胞的衰減。所以,糖尿病的治療還是應當聽從醫生的安排。

   

12糖尿病無隱私權

  糖尿病不存在隱私,也不會因此丟掉工作,更不會影響人際交往,沒有必要保密,應當大大方方去醫院看醫生。

   

13無癥狀時也服藥

  糖尿病是終身病就得終生治療,癥狀消失了,並不意味著血糖正常,更不是糖尿病已經好了。換句話說, 血糖就是正常了,也是因為服藥才正常的,要是終止服藥,將會使血糖再度升高。事實上,2型糖尿病中將近有一半患者平時並沒有顯示癥狀。

14有病可別不買帳

  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路上與病友相遇,互找根據,互相安慰,互相壯膽:「糖尿病不像醫生說的那麼可怕」;「張老三20年糖尿病了,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王老七從來不服藥現在仍正常正常」。於是一天兩包煙照吸;每天兩頓酒照喝;甲魚、紅燒肉常常食之不厭。簡單地說,這是和自己過不去。人世間最無價的就是人的生命,所以我們應當積極為自己健康付出努力,有了病不買賬不是唯物主義態度。

  李志尚

  


推薦閱讀:

家人患有糖尿病但飲食完全不節制該怎麼勸他們?
2017 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修訂,內分泌科醫生如何評價?
對於「三高」人群,能不能吃豬油?
糖尿病人能吃什麼
很多人說「胰島素千萬不能打,會上癮」,這是真的嗎?

TAG:糖尿病 | 真相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