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義滴(一)——作者:釋明安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義滴(一)——作者:釋明安

2013-07-12 12:45閱讀: 序 言

四十八願者,乃過去無央數劫前,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稱性所發莊嚴凈土,成就眾生之超世願。發斯弘誓願已,大地震動,天雨妙華,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於是法藏比丘,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十劫以前,願行圓滿,法藏比丘成無上覺,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號阿彌陀。其土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名曰極樂,最極清凈莊嚴。但有信願念佛眾生,彼佛光明常照是人,攝取不舍,以佛願力,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速成佛道。釋迦世尊,以無盡大悲,於此濁惡穢土,屢宣凈土法門,欲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然詳說凈土者,莫若《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此三經中,又以《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為根本。何以故?由法藏比丘因地願行,故感得果地莊嚴,方有十方諸佛同贊,眾生念佛往生。是知四十八願,乃凈土之本源,諸經之泉眼。由是之故,古今中外諸大德,多註疏講解於此。然彌陀大願海,深廣無涯底,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所以諸家之言,各有殊勝之處。譬如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縱不盡真境,然亦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學人數年來,修習凈土,對於四十八願,亦曾研講。深感彌陀願海,精妙深廣,我等凡夫所知解者,猶如大海一滴。故此註解,取名為《四十八願義滴》,借大海一滴義而喻之。縱不盡大海之水,願不失海水之味。祈願接引導師阿彌陀佛,舒舌證誠十方諸佛,心光常照,慈悲加持:普願見聞者,皆能依願起行,共入彌陀願海,與佛同證無量光壽。

慚愧學人 釋明安

末 法 當 修 凈 土

我們學佛,首先對於無上的聖教要有一個正確的基本認識,我們抓住了綱領,學習起來才會如順風揚帆,事半功倍。好比我們要遠行一樣,一定要知道路徑,蕅益大師說:「譬如獨自遠行,若不預問路程,斷斷必有錯誤。」學佛就是如此,如果沒有正知正見,往往會盲修瞎練,到後來還是一事無成。如同用沙子做米飯,即使經過無量劫的蒸煮也不會成為米飯,因為沙非飯本。

佛是什麼呢?佛的全稱是佛陀耶,翻譯過來是覺悟、智慧的意思。我們學佛就是要覺悟,就是要有智慧。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一句話就道破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任何一個眾生,都具有如來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的智慧與功德,只是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有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本具的功德開顯不出來。佛是徹底究竟的覺悟者,看到了事實真相,把真相告訴我們,並且還宣說了種種法門,這無非是應病與葯,對機說法,令我們歇掉妄想,恢複本具的功德而已。

在《佛說無量壽經》上講:「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段經文可以說是釋迦本師一代時教的綱領,把佛出世的本懷和盤托出。「如來」總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別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懷著無有窮盡的大慈悲心,憐憫三界六道輪迴的苦惱眾生,所以才出現在此五濁惡世的。什麼叫「大悲」呢?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普賢行願品》上也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釋迦本師斷盡了一切無明,證得了一切眾生與佛皆是同體的實相。但一切眾生妄想執著,雖本具佛性,卻迷而不覺,起惑造業,所以枉受輪迴六道,生死無盡的苦果。於是佛為同體大悲所催,興出於世。佛的大悲是「無盡」的,是遍一切眾生的。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統統包括在內才叫無盡。因為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不圓滿,也是佛哀憫的對象。但下面卻說「矜哀三界」,這是因為雖然菩薩、緣覺、聲聞等聖者還不圓滿,但已經超越的六道,可以不受分段生死。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的凡夫卻還在六道中頭出頭沒,無有出期,正是佛急須救拔的眾生。善導大師說:「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光闡道教」就是廣宣正道實教,也就是世尊一代時教的八萬四千法門,目的是「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群萌」就是群生,一切眾生;「真實之利」就是究竟圓滿的成佛。在《法華經》上也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華嚴性起品》亦云:「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祗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華嚴經》是世尊最初所說,《法華經》是末後垂教,自始至終,只為這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想要眾生都成就圓滿的佛果。

眾生的根機不一樣,佛應機說法,才開顯了那麼多的法門。佛一生所宣講的無量法門,歷代各宗各派都有不同的分判,如天台宗依據《法華經》,判一代聖教為五時八教;賢首宗依《華嚴經》,判一代聖教為五教十宗等等,還有很多不同的分判方法。但若依凈土來說,可以判為聖道門與凈土門。如道綽大師《安樂集》上說:「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凈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是以諸佛大慈勸歸凈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確實如道綽大師所說,修行通途的聖道法門有種種的難處。我們現在處在末法時期,離佛太遙遠,根機極為陋劣。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在我們這個世界是一萬兩千年,頭一千年是正法時期,有教有行有證果者,是「解脫堅固」;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時期,有教有行,但證果的很稀少了,是「禪定堅固」,得禪定的還不少,但真正斷煩惱出三界的不多;後面的一萬年是末法時期,佛的教法經典還在,但去修行證果的更加的稀有了,眾生的根機是越來越陋劣,煩惱也越來越深重,是「鬥爭堅固」。佛法至今已經大概三千年左右了,早已進入到了末法時期了,我們眾生的煩惱極為深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靠通途的聖道法門來了生死成佛道,是億億人中也難找到一個的了。一般通途修行的法門,需要斷盡見思煩惱,才能了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這對我們一般人而言,根本辦不到。「見思煩惱」又叫「見思惑」,分為「見惑」與「思惑」兩種,三界內「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是知見上的迷惑,分為「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稱為「五利使」;「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包括貪、嗔、痴、慢、疑等,又叫作「五鈍使」。在小乘法中,斷除見惑證初果須陀洹,還沒有出三界,需要「思惑」斷盡證阿羅漢果才出離了三界六道輪迴。我們對照教理看一下自己就知道了,別的不說,先就「見惑」而言,第一條「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用種種的方法保護它,五條當中的第一條就斷不了,甚至伏都伏不住,別的就更不用說了。要知道,初果斷見惑如截四十里路的急流水一樣困難,更何況是思惑呢?其實,不僅是我們斷不了煩惱,很多祖師大德非常慈悲,為我們示現的也是以凡夫自居!比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他老人家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示現的,臨終之時有人問他證何果位?智者大師說:「我不領眾必凈六根,損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位只是圓伏五住煩惱(見愛住煩惱,欲愛住煩惱,色愛住煩惱,無色愛住煩惱,無明住煩惱)也就是見思塵沙等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除。既然沒有斷除見惑,當然還是凡夫,需要斷除見惑證初果須陀洹才入聖人之流。還有凈土宗九祖蕅益大師,他老人家臨終前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一語。蕅益大師為我們示現的是天台宗六即佛的名字即佛,也就是開悟明心見性了,但見思煩惱尚未能伏住,更何況是斷呢?其實這都是祖師大德的慈悲示現,讓我們這些後學不能恭高我慢自以為是。我們由此可知,通途法門斷煩惱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僅如此,道綽大師還說:「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一般不修行的人,起心動念,言語行為常與十惡相應。要過好一點的日子,要吃眾生肉,要喝酒等等,到處都是這樣。即使接觸佛法的人,能修五戒十善的也很少。很多都是拜拜佛,求求平安,沒有依照佛的教導去修五戒十善等。發心修行的人呢?我們看到,很多也是在搞名聞利養,打著修行的旗號,自欺欺人。雖有善心修行,但煩惱太強,正念不足,不知不覺就陷在是非人我中,內心貪嗔邪偽,說話也經常與妄語、惡口等相應。雖有心修行了生死,但難敵煩惱。《地藏經》說:「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罪」。善導大師也說:「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要認清自己,確實如佛菩薩和祖師所說,我們就是五濁惡人,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在末法五濁惡世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想了生死就要修行凈土法門了。在《正法念經》上說:「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好比我們要鑽木取火,如果是在濕的木頭上來鑽是很難出火的。要在乾柴中找水,水是找不到的。修行也是如此,依通途自力斷煩惱的法門,想要出離生死難如登天。若念佛法門,我們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就可仗佛力往生凈土。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發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以我們只要真信,切願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就能與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本願相感應,臨終之時,阿彌陀佛必定來迎接我們往生凈土,一生成佛。念佛不一定需要斷見思煩惱,用信願持名感通阿彌陀佛的大願就能成就。念佛是橫超三界的法門,這就像一個小蟲子長在竹子里一樣,它想出來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豎著出來,那得需要咬破一層又一層才可以。另外一種方法是橫著出來,咬破一層就好了。我們念佛就是這樣,不需要斷見思煩惱,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印光大師也打過一個比喻:我們的業障深重,就如同一塊大石頭,但只要裝到船上,即可仗船力運到對岸。船,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我們只要信願持名就登上了阿彌陀佛的大願船!而自力修行,不用說煩惱沒有斷,就是見思煩惱斷的只剩一絲一毫,還是不能出離三界六道的。如同細沙很小,但還是會沉到水底的!所以我們應當仔細的思量,修行凈土法門。

我們再舉兩例來說明通途聖道門了生死的不容易和凈土法門的易行殊勝。在《龍舒凈土文》記載一個 「喆老後身多憂苦」的公案:

宋朝紹聖年間,在京城一座大寺院中,有一位受人尊稱為喆老的禪師,其坐禪精進勤苦竟至四十年不睡眠。他坐化後,連他身上的紙襖都燒出舍利子。朝廷中有達官顯要願以三十千的高價購買禪師的一領紙襖,就因為紙襖有舍利的緣故。他坐禪的效驗已到達如此境界。如果他能以四十年的精苦念佛求生西方,必能證得菩薩不退轉地,可以生死自如。之後再回到這個世界來濟度眾生,有何不可。但他沒有想到這一著,以至死後投生到大富貴家,一生受許多苦惱,實在是可悲啊!縱然受大富貴,福報享盡,依舊還要隨業輪迴。或者有人提問:像喆老那樣精進苦修,居然今生還要遭受許多苦惱,這是為什麼呢?答說:佛經上言:「假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永嘉大師也說:「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喆老一生雖然精苦坐禪,卻不曾了得生死大事。今世轉生於大富貴家,這是他前生的願心所致,遭受許多苦惱,是因緣遇會,該當償還過去千百世的宿債。假如他是念佛求生西方,那他的宿債就不須還了。為什麼呢?因為往生西方證得不退往後,於六道輪迴中,能生死自如。是故雖入一切眾生生死界中,大作濟度,而自己的正因佛性已不迷昧,所以能超脫三界。既能入一切眾生界中大作濟度,難道還有什麼宿債還不清的?況且像喆老這樣精進用功坐禪,猶不能超脫三界。可見三界的崖岸極高,其苦海極深,其波濤極急,所以不容易超脫啊!念佛往生西方,能橫超三界,是除了自力外,還可以倚仗佛力。有佛力而不倚仗,猶如窮賤飢餓之人,本可以倚仗富貴仁厚長者的援助,而窮人偏不受援助,真是可憐啊。

另外一例是唐朝的張鍾馗,他生平以殺雞為業。有一天,鍾馗忽然看見有一位穿紅色衣服的人,趕著群雞來到他面前,並且大聲叫道:「啄!啄!」周圍的群雞就飛到鍾馗身上亂啄。可憐他的雙眼被雞啄得血流不止,痛苦難當。有一位僧人看到這種慘不忍睹的情形,就為他設立佛像,排上香案,念阿彌陀佛,並教鍾馗跟他一起念佛。鍾馗受教,就專心念佛。忽聞香氣滿室,鍾馗隨即安然往生。

與此類似的公案不勝枚舉,都說明了通途自力法門的難以了生死,而念佛法門臨終十念一念皆能成就,其利益大小可謂是天淵之別。因為通途聖道門仗自力斷煩惱,念佛仗佛力往生,自力佛力豈能相提並論。知此,哪有不求生西方的呢?

凈 土 法 門 的 特 點

釋迦本師一代時教中宣說了無量無邊的法門,每一修行法門都有其特點,凈土法門也不例外。我們先說凈土法門的修行宗旨,蕅益大師在《要解》上說:「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在《佛說無量壽經》上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這是凈土法門的修行宗旨。什麼是菩提心呢?《要解》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又說:「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由此可知,信願就是無上的菩提心。我們願意往生凈土就是願意作佛,願意作佛就是願意度化眾生,此信願確實是菩提心。印光大師說:「信願行三,為凈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還有很多類似的開示,為我們說明了凈土法門的修行宗旨就是信願持名,不同其它的修行方法。念佛法門有什麼特點呢?

一、普,就是三根普被,上至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至五逆十惡眾生,也可預入其中。在《普賢行願品》中我們看到普賢菩薩的發願偈:「願我臨欲臨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在《文殊發願經》中文殊菩薩發願偈為:「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無量壽經》上也說:「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歷史上,龍樹菩薩有「世尊第二」之稱,是中國八宗共祖,在《楞伽經》上有對他的授記:「「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還有智者大師、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等等都是求生極樂世界。密宗的喬美仁波切作《極樂願文》,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諾那祖師也說:「修任何本尊皆必須兼修西方凈土」。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上師也經常說:「我今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將凡與我結下仇緣或親緣的所有眾生都引到極樂世界。雖然有東方現喜剎土,鄔金銅色吉祥山剎土等許許多多清凈剎土,可是象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易往生的凈剎卻絕無僅有,而且往生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度化一切有情。」在《觀無量壽經》的下三品中我們看到,是造作十惡、破戒、五逆的眾生,但臨終十念稱名也可往生凈土。乃至於動物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如夏蓮居老居士在閉關時,成天繞佛念佛。後發現有一個老鼠也跟著繞,等老居士盤腿坐在位上,鞋放下去後,那老鼠就端坐在兩隻鞋當中。等到繞佛,這個老鼠又跟著繞,天天如此。後來有一天,老居士起來了,但那隻老鼠沒有動,再一看,老鼠端坐往生了。在往生傳當中,還有鸚鵡往生,公雞往生的例子。還有經上說的,地獄的眾生,只要他肯念阿彌陀佛,在他業障消除的時候,在剛出地獄的一剎那,就成就清涼花菩薩。可見凈土法門統收萬類。

二、易,凈土信願持名易修,可以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是一個世間自在的法門。現在大多數人都比較繁忙,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專心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比較契機的,早晚可以立一功課,甚至可以修十念法,只要堅持也必定成就,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在生活中,佛號也可以隨時隨地的持念,走路時可以念佛,炒菜做飯時可以念佛,帶小孩子也可以念佛,很方便。

念阿彌陀佛名號很容易,小孩子和不認識字的老人一教就會。若誦經和持很長的密咒等,就不一定都能如此了。即使是念佛法門的其它修法,也不比持名的容易。我們知道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就是以智慧觀照,欲親見本具的妙明真性,如禪宗參念佛的是誰,還有各種話頭,希望見到自己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是屬於實相念佛;觀想念佛就是依照《觀無量壽經》來作觀,或專觀白毫,或只觀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者觀佛真身等,這屬於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就是對著佛像,用眼根來觀佛;持名念佛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實相念佛屬於念自性佛,諦理很深,很不容易來修行,以專仗自己的戒定慧力,還有參究照察之力,若不是宿根成熟,很難開悟,若不開悟,就沒有見到實相;觀想念佛中,佛的真身很難觀成,「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即使是丈六八尺像也難觀成就,善導大師說:「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飛神揚,觀難成就」。我們妄想紛飛,要想把佛的丈六八尺像觀清楚也很難;觀像念佛,需要佛像才可以,並非隨時隨地都可以觀。總之,以上三種念佛都很困難,比不上持名的簡單容易。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可見,念佛可從眾生心下手。眾生的心是生滅心,念念生滅,能從這個心下手就方便多了。至於其它圓教法門,例如《圓覺經》說:「以生滅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隨流轉」。拿生滅心想去分辨圓覺,那圓覺之性就隨著人的生心而流轉了,也就有生有滅了,很不容易下手。禪宗要離思想意識,一般人不易契入。修念佛法門,只要把妄心換成佛號就可以了,可從我們的生滅心下手。

西方凈土容易往生,不像其它的凈土那麼難。如《西國傳》上說:有三菩薩,一位叫無著,一位叫世親,一位叫師子覺。他們三人都發願要往生到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並且相約好,誰先往生見到彌勒菩薩就來通報一聲。師子覺先命終了,但一去很多年沒有他的消息。後來世親快臨終時,無著對他講:「你去見到彌勒菩薩,一定要來通報。」世親命終後,三年才下來。無著問他:「你怎麼那麼長時間才來相告?」世親說:「我到了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講了一座法,馬上就回來相報了,因為天上時間長,所以這裡已經三年了。」無著又問:「師子覺現在哪裡呢?」世親回答:「師子覺生到了外院,正享受天上的五欲之樂,從去一直沒有見到彌勒菩薩。」智者大師說:「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黃念祖老居士說:「再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十方都有凈上,此土也是凈土,為什麼釋尊獨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顯示出阿彌陀佛大願王超勝獨異的特點。十方與此界都有凈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學,各校的錄取標準不同。這個暑假有人考道都醫科大學考了四百五十分沒有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它大學就都可以考取了。那首都醫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錄取分數高。又如《藥師經》中說,若人念藥師佛名號或《藥師經》,藥師如來在這些人臨終時,派八大菩薩護送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要求的分數高,往生藥師佛國土是不容易的。諸方凈土若不是斷了見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無明後方能往生。但是阿彌陀佛那裡: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當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個學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達得到。但是一旦考進這個學校,便沒有降班,沒有開除,保證個個是博士,是大科學家。都大成功;保險你成功。這就是說個個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是大願王,他招收極廣,教育極精,凡有來者,必定成功。所以這個學校我們要去。」

往生比來生做人容易,因為往生是仗佛力。印光大師說:「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要發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見佛得道後,度脫此等眾生。則仗佛慈力,即可不償此債。若求來生,則無大道心。縱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來,故莫有大功德。況汝從無量劫來,不知造到多少罪業。宿業若現,三途惡道,定規難逃。想再做人,千難萬難。是故說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惡業容易消。縱未能消盡,以佛力故,不致償報。」

三、圓,在《要解》上說:「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

確實信願持名一法,能圓收一切法門。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不外乎戒定慧而已,《楞嚴經》上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信願持名總攝戒定慧三學,我們若能一心念佛,自然諸惡不起,這就是戒;都攝六根,不攀緣外境,就是定;一句佛號了了分明,凈念相繼,這就是慧,所以念佛具足戒定慧三學。

凈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說:「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凈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複次凈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凈心之要乎。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蕅益大師說:「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凈戒,亦在里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上說:「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念佛又能圓超一切法門。如徹悟大師說:「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煉,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唯凈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余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不退。唯此凈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心不亂,凈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轉。又余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業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凈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懺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又余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凈業,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凈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然則凈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懺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

又說:「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經雲,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非以想念於佛,即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截痛快也哉」

蓮池大師說:「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優勝持往生咒;亦勝持余咒,亦勝一切諸餘功德。勝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持名則一日一夜,即佛現前。咒云: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勝持其他諸咒: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靈不測,大神咒也。一心不亂,斷無明,見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無上咒也。證無生忍,回入娑婆,普度眾生,無等等咒也。念佛勝余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專持名號,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願凈業弟子,專其信願,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門者,尚當改修念佛。況原修念佛人,豈敢變其所守,而復他尚乎!

四、頓,就是快的意思。蓮池大師說:「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片言就是指這一句佛號。在念佛中,我們就可以與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諸大菩薩看齊。《觀無量壽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來所有的大願大行所成就的果實,裡面有佛所有的功德,我們念佛就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就能與大菩薩們看齊。如果是論自力的修證,我們凡夫與大菩薩是有天淵之別的,但只要念佛就能平等。這就像一滴水與江河的水不能相比一樣,但只要都入到大海中,那麼就都等同一味了,就都一樣深廣了。「三祇」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這是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的時間。念佛全攝佛功德,在一念間就超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因證果的過程。徹悟大師說:「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蓮池大師又說:「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印光大師也說:「莫訝一聲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

五、妙,就是微妙,持名念佛是極微妙的修行,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我們最初下手時,就這樣一句接一句的念,字句分明的老實念下去。這樣不知不覺就會達到《金剛經》上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我們現在念佛,實際上也是用佛號把我們的聞性,也就是自性喚醒,一句佛號了了分明,這了了分明的是什麼呢?是佛號也是我們的心,所謂「一聲佛號一聲心」。這樣念來念去什麼都不想了,沒有住在工作上,沒有住在地位上等等,也沒有住在要成佛的念頭上,這就是「無所住」。但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不是斷滅,這就是「生其心」,這個就是「無住生心」。一般阿羅漢都不能達到這個境界,但我們凡夫在念佛中就不知不覺的達到了,確實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至極微妙。夏蓮居大德說:「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老實念佛,寶此一行!

六、穩,就是穩當。一般自力修行很不容易,在《楞嚴經》上我們看到有五十種陰魔,一個修行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偏差,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而念佛法門有佛力的加持,比較穩當。《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十往生經》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善導大師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恆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黃念祖老居士說凈土法門是:「不像禪宗和密宗,密宗師父很重要,禪宗同樣的要選擇師父,相信師父,靠師父。如你遇見一位無面目的長老,被他拿一個冬瓜印子,給你一印。也就是說,你本來沒有開悟,偏偏又遇見一個不長眼睛的長老,拿一個用冬瓜刻成的印,給你蓋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這是譬喻)。這位長老有名無實,他自己並沒有開悟,偏要強作會家,給你一個糊裡糊塗的證明,印證說你開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禪宗的師父也很重要;但是凈土宗不需要這些。為什麼修行難?難就難於生信。但是凈土法門『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無量經論,都在給我們作證,啟發人們的信心,所以對凈土法門的信心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這個法門,由信生願,由願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沒有任何危險。只要老實念佛,不須東參西訪,自然遠離惡師惡友,不易上當。最穩當啊!」

凈土法門還有很多殊勝之處,我們只是略微的提幾點,也是引用祖師大德的話。當我們知道這些後,就千萬不能再錯誤的認為念佛法門是老太婆修行的法門了,應該歸心凈土,以此自行化他,那才是大智慧大慈悲之人。

彌 陀 大 願 是 凈 土 本源

在凈土法門中,有正依的經論,就是五經一論:《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除此外,還有很多經論都在宣說念佛法門,如《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經》、《般舟三昧經》、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道綽大師的《安樂集》等等,提到凈土的少說也有百數十部。我們知道,論、注等都是依據佛經來說的,而在凈土的經典中又以《無量壽經》為第一,因為此經詳細的說明了阿彌陀佛在因地的發願、修行和果地的成就,是非常具體的。在《無量壽經》上,阿彌陀佛因地發的四十八願可以說是凈土法門的本源,因為有了阿彌陀佛在因地的願行,才會有果地的成就,才會有一切諸佛為我們宣說凈土法門等。那麼,我們來學習四十八願,可以說是直探凈土教源。但凈土法門全體是佛境界,《無量壽經》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崖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要解》也說:「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所以,我們這次的學習只能說是粗淺的認識一下佛的大願,所知者比海一滴尚遠,所未知者如大海之水。我們學習以祖師大德的著述為參考依據,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可以幫助我們生起對凈土法門的正信之心。我們有了信心後,再由信發願,由願導行,一心念佛,將來必定往生凈土,與佛同證無量光壽,快速圓滿佛果。我們成佛以後,就能完全明了凈土法門了。

所 依 經 本

 我們這次學習四十八願,是依據曹魏康僧鎧所翻譯的《佛說無量壽經》,因為古今中外很多祖師大德都是依據這個本子。說到這裡,我們要提一提《無量壽經》的原譯與會集等問題。佛法最初傳到中國,在後漢期間,此經就有翻譯。一直到宋朝,總共有十二個譯本。但現在能查閱到的僅有五種本子:一、《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懺譯於洛陽。(簡稱《漢譯》);二、《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簡稱《吳譯》);三、《佛說無量壽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簡稱《魏譯》);四、《無量壽如來會》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此本出在《寶積經》。(簡稱《唐譯》);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西域沙門法賢譯。(簡稱《宋譯》)

至於遺失的七種,現在僅存經題和譯經者的名字,未見經本。依據《開元釋教錄》計為:一、《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二、《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二卷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三、《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曇摩羅多(晉言,法護。)譯;四、《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五、《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迦羅衛羅國沙門佛陀跋陀羅,(晉言,覺賢。)譯於道場寺;六、《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七、《新無量壽涇》二卷宋罽寶國沙門曇摩羅蜜多(宋言,法秀。)譯。

現存的五種譯本,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不像《阿彌陀經》的兩種譯本和《金剛經》的六種譯本,雖然文字語句的詳略稍有差別,但內容卻是相同的。此五種譯本,不但文字語法有詳略等等的差別,在內容深廣上出入也很大。例如關於阿彌陀佛因地的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並且願文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又如十念必生願和一向專念的宗旨,在漢、吳兩個譯本則沒有彰顯。還有五惡、五痛、五燒的經文,這是釋迦本師苦口婆心的告誡,但是在唐、宋兩種譯本則不具備。相對來說,魏譯本是比較完備的,是所有譯本之冠。所以古今中外的大德,多數都是依據魏譯本註解流通。但也有些大德通過比較說,魏唐兩個譯本中,雖有四十八願,但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兩願,未能明具。例如在《吳譯》本中的第二願中說:「使某作佛時,令我國中,無有婦人女人,欲來生我國中者,即作男子。諸無央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長大皆作菩薩。阿羅漢都無央數。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吳譯》本中雖明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時,常奉行是二十四願。」其實不止二十四願,這一願中就包括了,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等願。對照來說,魏唐兩個譯本確實沒有如此明確的願文。但在《魏譯》本中二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唐譯》本願文是:「若我成佛,國中菩薩,皆不成就三十二相者,不取菩提。」三十二相就可以說明無有女人,但並不是有那麼明顯的文句。《魏譯》本中還有永離女身願,在三十五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唐譯》本的願文是:「若我成佛,周遍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凈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若於來世不舍女人身者,不取菩提。」至於蓮花化生願,魏唐兩個譯本中確實沒有如《吳譯》本中的明說。但通過比較,《魏譯》本是最完備最好的。

為什麼現存的五種譯本有那麼大的差異呢?在清朝的沈善登居士的《報恩論》上說:「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一、譯手巧拙不同;二、梵本傳寫不同;三、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凈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並且梵文經典容易有缺失的內容。沈善登居士說:「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及藏外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

根據《報恩論》上的開示,我們就知道,《無量壽經》是釋迦本師多次宣說,原梵文經本有多種,並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在廣為流布的過程中,梵筴寫本又容易脫落。譯經者根據不同的梵本,再加上翻譯手法上差別,所以現存五種譯本自然就有差異。我們看《唐譯》本稱《無量壽如來會》,是《大寶積經》中的一會之文。這就足以證明佛說《寶積經》時,也就宣說了本經。如果對照五種原譯本,我們可以發現,魏唐兩種譯本,都是四十八願,並且內容也比較接近,或是同一個梵本;漢吳二譯,相差也不大,願目相同,又是另一梵本;宋譯本三十六願,又一不同梵本。由此可以推斷出,五種漢譯本的《無量壽經》中,至少有三種梵文原本。而在五種漢譯本中,又有存沒詳略的不同,出入很大。所以初心學者,往往不容易深入此經。如果專讀一種譯本,難明凈土深旨;如果遍讀五種,又會感到艱難。所以凈業行者研習《阿彌陀經》的很多,能熟悉《無量壽經》的就少了。

有見於五種漢譯本《無量壽經》的差異,所以古今有些凈土宗的大德,發心彙集此經,想要完成一個盡善盡美的本子,方便凈業行者的研習讀誦。從宋朝一直到民國期間,王龍舒、彭二林、魏默深與夏蓮居諸位大德居士,先後都曾會集、節校《無量壽經》。此經的會集、節校本有四種:一、《大阿彌陀經》 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二、《無量壽經》 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三、《摩訶阿彌陀經》 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並改今名);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民國夏蓮居會集。

會集節校此經的都是在家居士大德,他們的修行與見地非常高;弘揚凈土的發心與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會集節校的手眼功夫也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但是凈土法門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在《無量壽經》說:「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如來智慧海,深廣無崖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佛的境界只有佛能完全明了,就算是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無明沒有破,不可能完全了知佛果地境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也說:「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註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會集、節校本雖然各有特點,但後來的祖師大德也為我們指出了其中的錯訛利弊得失。

一、《大阿彌陀經》 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王日休(?~1173年),南宋龍舒(安徽舒城)人,字虛中,又號龍舒居士。宋高宗時,中舉國學進士,他卻棄官不做。他為人端正安詳,簡約潔凈,博通一切經書史籍,所著《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後來學佛,對佛法產生信心,修行凈土。有一天他把以前的著述全部拋棄說:「這些都是業識習氣,不是究竟了脫生死的方法,現在我一心志求的是歸向西方極樂凈土!」從此精進專修凈業。布衣蔬食,每日禮佛千拜,念佛不輟。有《龍舒凈土文》至今還在廣為流傳,化導眾生歸向凈土。

在乾道年間,在廬陵地方有個叫李彥弼的人,他患了重病將死,棺材都已經準備妥當了。他忽然夢見一個神情面貌都非常清凈莊嚴的修道人,用手替他按摩身體和四肢,李彥弼驚異的問:「您是誰啊?」那人回答說:「我是王龍舒居士。」彥弼就將自己的病情告訴龍舒居士,龍舒說:「你起來吃白粥,病就會好的。」又說:「你還記得闕仲雅教你修行最近且最方便的路徑嗎?」彥弼回答說:「記得,他教導我修行的捷徑是每天要不間斷地念佛。」李彥弼醒後,感到夢很特別,於是就吃了白粥,疾病果然好了。後來李彥弼看到王龍舒居士的畫像,和他夢中所見一模一樣。李彥弼非常感恩敬重龍舒居士,說自己能夠起死回生,都是龍舒居士的恩德,於是就命兒子和侄子前往親近修學。

王龍舒居士往生的前三天,向親友和道友們,一一告別,並勸勉大家要精進修持凈土法門,又說自己將要遠行,以後不能和大家再相見了。到了臨終那天,照常教導學生,講課完畢,和平常一樣拜佛誦經念佛,忽然高聲稱念幾聲阿彌陀佛說:「佛來迎接我了。」於是就站著自在安詳的往生了。當夜鄉里有人夢見兩位穿青衣的童子,引導龍舒居士向西而行。

李彥弼聽到王龍舒居士往生的消息,特別刻了他的的肖像,並向大家敘述自己夢中所見,從此龍舒居士的名聲與事迹,流傳遠近。在廬陵地方的人,幾乎家家都供奉龍舒居士的畫像。

咸佑年間,呂元益居士重新刻印《龍舒凈土文》,刻到祝願篇時,在刻中得到三顆舍利子。

王龍舒居士的德業確實不可思議,他也是第一個會校《無量壽經》的。但他只參考了四種原譯本,獨缺唐譯本。龍舒居士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校輯《大阿彌陀經》,歷時三年完成,全書共五十六分,條布詳明,面目一新,現收於龍藏與日本大正藏中。在歷史上,《大阿彌陀經》流傳的非常廣,在蓮池大師的《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又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印光法師也稱讚王龍舒的本子是「文義詳悉,舉世流通。」

但龍舒居士的本子還是有不圓滿之處的,除了只參考四個本子外,在王龍舒居士的自序中說:「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這是他校輯的原則,有用自撰的文句表達經義的地方。但這種做法不太正確。蓮池大師《疏鈔》上說:「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蓮池大師指出,王龍舒不是由梵文翻譯的,只是會集的漢文,沒有順從譯法。如果是依據梵文重新翻譯為第六個譯本的話,才可以用本人的文句來表達經義。確實,如果是會集的話,需要用原文才好。若用自撰的文句修改佛經,則弊端很多,容易引起後人的誹謗佛經和任意刪改經文。印光大師說:「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儕何敢流通魏本(魏源所會集的《無量壽經》)?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闢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蓮池大師在《疏鈔》中還評價王龍舒的本子說:「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清朝乾隆年間的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中也說:「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積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雲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前則乖成佛之正因,後則失往生之正智。他如敘次願文,後先舛錯,皆當考正。」印光大師在《復王子立居士書三》中也提到:「《無量壽經》中有三輩,《觀無量壽佛經》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惡業之人,臨終遇善知識開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龍舒死執三輩即是九品,此是錯誤根本。故以下輩作下三品,其錯大矣。故上輩不說發菩提心,中輩則有發菩提心,下輩則雲不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通有發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謂下輩罪業深重,何能發菩提心?不思下輩絕無一語云造業事,乃系善人,只可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將下輩作下品,違經失理,竟成任意改經,其過大矣。在彼意謂,佛定將一切眾生攝盡,而不知只攝善類,不及惡類。彼既以善人為惡人,故云不發菩提心。死執下輩即是下品,故將善人認做惡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臨終苦極,一聞佛名,其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奮感激,比臨刑望赦之心深千萬倍。雖未言及發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與誠,實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不按本經之義,而據《觀經》,硬誣衊善人為惡人,竟以惡人為判斷。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王氏之誤,蓮池大師指出,尚未說其何以如此。今為說其所以,由於死執三輩即九品也。書此一以見會集之難,一以杜後人之妄。」

或許有人要問,王龍舒居士既然校輯的有偏差,但臨終卻站立往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成就,又是為什麼呢?我們的疑問在蓮池大師的《竹窗三筆》中早有解答,比我們問的還要詳細。蓮池大師回答說:「此雖有過,然其平日念佛求生至真至切,至誠至篤,自利利他,功德非細。小疵不足掩其大善。尚有帶業往生者,何疑於龍舒?或其品位不能與上上流,則未可知也。」確實如此啊,比如在《觀無量壽經》中我們看到,下品下生的人是五逆之人,臨終十念念佛尚且可以往生,更何況王龍舒居士又不是五逆之人,平時的修行又那麼精進,臨終所示現的成就又有什麼可疑惑的呢?那又有人要問,王龍舒等大德會集佛經有偏差屬於謗法嗎?我們要知道,一般的誹謗佛法,就是不相信佛法,認為佛法是騙人的,不真實的,心懷邪見,出言誹謗等。但王龍舒居士等這些大德,他們都是發廣大的菩提心,想要方便大眾修習《無量壽經》,成就眾生的往生才來會集的,他們都深信佛法,深信凈土法門,怎麼可以與謗法相提並論呢?我們不要聽說會集有瑕疵之處,就大肆出言誹謗,如見仇人一般,這樣不好,不是修行人的作為。印光大師評價會集本說:「然此經此論(論,指王耕心的《彌陀衷論》),若真修上士觀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觀之,則未得其益,先受其損。以徒效其改經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專精之行耳。」印祖的開示非常圓融到位,願我等皆能做真修上士,但取其益,不染其弊。不過有見於歷史上會集的爭議,我們後人還是老實為好,誠如印光大師所說:「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

二、《無量壽經》 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他生於江蘇長洲縣(今蘇州)一個典型的士族家庭。父祖都以科第仕宦,際清也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進士及第,授縣官,他辭而不就。

 彭際清最初研究宋明理學,又從道士學修鍊之術,三年無驗。後從友人薛家三(起風)聽聞佛法;入京師應試,得識瑞金羅有高,有高好佛書,自是日以佛學相切磋。及讀明高僧《紫柏全集》,始歸心佛法。繼讀蓮池、憨山、蕅益諸人著書,遂深信凈土法門。乾隆三十八年(1773),三十四歲時,受菩薩優婆塞戒。乾隆五十年(1785),他屏居蘇州文星閣,專修一行三昧,繫心一佛,因顏所住處曰「一行居」。後來他即把他生平所作願文、敘、題記、銘傳等有關佛教雜著編成《一行居集》。不過印光大師曾評價說:「《一行居集》,若文若理,通通皆好。唯《禪宗秘密了義經跋》,為醍醐中含有毒味之作。此經出於乩壇。其文悉取《華嚴》、《法華》、《楞嚴》、《圓覺》之成文,並《六祖壇經》,及合會禪凈語錄中文。大通家看之固有益。不具眼者,謂此經乩壇中出,金口親宣。由茲逐謂乩壇中經,皆是佛經。古有閉目誦出之經,皆不流通者,恐其肇杜撰之端耳。大明仁孝皇后《夢感經》,其義理利益,皆不思議。而靈峰老人《閱藏知津》,目為疑偽。《清藏》初亦刻入,高宗(乾隆)後又撤去,以防偽濫。二林見地甚高,何以慮不及此?法雨先亦有一本,光燒之以杜禍胎耳。」

彭際清時常閉關念佛、發願迴向。晚年於杭州武林門外,和二、三禪侶靜修。他在這裡安居二年,後以病歸。又時常掩關僧舍,愛太湖秀峰寺風景之美,常在那裡專修凈業。嘉慶元年(1796),念佛安詳而逝,年五十七。彭際清的著述很多,有《無量壽經起信論》、《觀無量壽佛經約論》、《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華嚴經念佛三昧論》、《居士傳》、《善女人傳》、《二林居集》、《一行居集》、《二林唱和詩》、《觀河集》、《測海集》等。

彭際清的本子只是根據《魏譯》本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彭紹升居士對此節校相當慎重,曾三次在佛前拈鬮,承蒙印可,才開始流通。他作《無量壽經起信論》,來解釋本經的義理。近代丁福保居士,作《無量壽經箋注》,也是依據彭際清的本子。但此本只是《魏譯》的節校本,不是諸譯的會集本,所以還不能稱作是完善的本子。

三、《摩訶阿彌陀經》 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原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蔭福居士校訂,並改今名);

魏承貫(1794—1857),即魏源,法名承貫,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道光二年舉人,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法,受菩薩戒,寄居僧舍,專修凈業。是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魏承貫有見於《無量壽經》原譯本的差別和王龍舒會集本的疏漏,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後有王蔭福居士,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在魏承貫去世後流通。魏承貫的本子是會集的五種原譯本,王龍舒所會集的本子是四個,唐譯本沒看到。魏承貫知道王龍舒居士杜撰經文的過失,所以提出「無一字不有來歷」的會集原則,希望成就完善的本子。魏承貫的會集確實有比王龍舒的本子完善的地方。但會集佛經很難,魏承貫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會集中還是沒能免除王龍舒的過失,也增刪了經文。

例如:1、魏承貫的本子中,第二願上說:「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無有胎生」四字,所有的譯本中都沒有。並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背。《魏譯》本上分明有:「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唐宋兩譯也是如此,而魏承貫竟然說「無有胎生」,這是錯誤之處。

 2、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承貫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慾火燒,嗔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痴火燒。是為五痛五燒。」這一段在所有的譯本中都沒有,只是將原譯的數千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3、魏承貫的本子中說極樂的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也是所有的譯本都沒有的。

4、魏承貫的本子中「過是以後,無量壽經亦滅,唯余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這一段各譯本中也沒有,是從《大集經》中增加的。

以上所舉的幾處說明魏承貫的本子也不完善,印光大師斥其為「膽大心粗,不足為訓。」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民國夏蓮居會集。

夏蓮居居士(1884--1965),號一翁,本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山東鄆城人。清朝雲南提督夏辛酉之長子。早年曾任清末官員,後參與辛亥革命,宣告山東獨立。一九二一年辭職,以後主要傾心於文化宗教事業。中年以後,潛心佛法修行,從顯入密,攝禪歸凈,融通無礙,著作宏富。在1939年,由夏蓮居首倡,與廣濟寺退居現明法師、靳雲鵬居士共同創建凈宗學會,並訂於大勢至菩薩聖誕為成立紀念日。現今凈宗學會已遍及中外,弘揚凈土,普利群生。夏蓮居居士一生自利利他,於一九六五年冬稍感不適,夜間於念佛聲中安詳西逝。

夏蓮居有見於王龍舒、彭際清、魏承貫三家會校本的疏失,於是發心重新會集《無量壽經》,欲完成善本。夏蓮居居士在1927年從日本避難歸國後,掩關津門,專修凈業,決志西方。1932年發願會集此經,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詳參互校,千斟萬酌,才會集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的初稿。以後,夏老居士不斷再修訂校正,直到1946年,夏蓮居又將初本三十七章增為四十八章,又補入「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四句,而成為最後定本。在1979年,黃念祖老居士發心註解此會集本。黃老閉門謝客,歷時二年,在1981年完成初稿,82年完成二稿。以上是略說此經的會集與註解。夏老的會集本初成時,並沒有廣泛的流通,直到最近二三十年,由於海峽兩岸的居士與法師大力的提倡,講解此經的光碟等音像製品廣為流布,所以形成了學修夏老居士會集本的熱潮。此會集本也接引了非常多的人學修凈土,確實功不可沒。但最近十幾年,尤其這幾年以來,也有反對的聲音,我們對此不作評價。

這次學習,我們以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為所依。印光大師所楷定的凈土五經,就是以康僧鎧的《佛說無量壽經》列入的。沈善登說:「《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黃念祖老居士在《大經解》中也說:「五譯之中,魏譯較備。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確實,雖然《無量壽經》有多種本子,但古來中外大德注釋的《無量壽經》,絕大多數都是依據康僧鎧的本子。這也說明了古來大德們對魏譯本的推崇。我們凈業行者,應當以古為師,這是很好的修行態度。對於會校本,我們也要體會到大德們的慈悲用心,不能大肆攻擊誹謗。如果斗諍堅固,會令很多後學者無所是從。作為佛弟子,我們當弘揚正法,護念眾生,我們要做阿彌陀佛的使者,以凈土法門自行化他,共入彌陀願海,同生極樂世界。

大 願 緣 起

下面,我們再依據《佛說無量壽經》來談談阿彌陀佛的大願緣起。釋迦本師住世時,有一次在靈鷲山,與大比丘眾一萬兩千人,還有賢劫中一切菩薩,賢護等十六正士,以及無量無邊的大乘菩薩眾等俱會在一起。當時釋尊諸根豫悅,姿色清凈,光顏巍巍。阿難尊者看到後,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恭敬的請問佛說:「今天世尊所現出的殊妙瑞相,是我自從侍奉佛陀以來所沒有見到的。世尊您今天是不是住在最奇特的法裡面?是不是要為一切眾生做智慧的眼睛,導引眾生到殊勝的地方?如果不是如此,何以現出這樣的威神光明?」釋尊聽到後問阿難尊者說:「你剛才所問是諸天所教,還是以自己的智慧所見來問的呢?阿難尊者稟白道:「是我自己眼有所見,心有所感,才來請問佛陀的,不是諸天教我問的。」佛讚歎阿難尊者說:「善哉!善哉!你問的太好了。只有開顯了甚深的智慧辯才,有大慈悲心愍念眾生的人才能問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天的問題對於一切諸天人民等有大的利益」。於是佛以無盡的大慈悲與大智慧開始宣說凈土法門。

佛告訴阿難尊者說:「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次名須彌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離垢,次名無著,次名龍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頂,次名不動地,次名琉璃妙華,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種,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脫華,次名莊嚴光明,次名海覺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離塵垢,次名舍厭意,次名寶炎,次名妙頂,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琉璃光,次名無上琉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華,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華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痴冥,次名度蓋行,次名凈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鸞音,次名師子音,次名龍音,次名處世,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裡的「次」有順次、逆次兩種說法。若順次來說,錠光如來在最初,世自在王如來在最後;若逆次說,世自在王如來為最初,錠光如來為最後。《甄解》說:「又復順次(今經及《漢》《吳》)、逆次(《唐》《宋》自在王佛為初,錠光為最後佛)在列亦異,佛智所照,凡識何知其異同。」

在世自在王如來出世時,佛的壽命是四十二劫。當時有一個國王,聽世自在王佛說法後,內心非常歡喜感動,發起了無上的菩提心,捨棄了王位,走上了出家修行的菩提正道,這位國王出家後,號曰法藏。法藏比丘才高德尊,意志堅強,心智明哲,修行精進,與世超異。法藏比丘到達世自在王如來的處所,頂禮佛足,右繞三圈,然後長跪合掌,以偈頌讚嘆世自在王如來的功德,並在佛前初發無上菩提正願,其中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眾生,心悅清凈,已至我國,快樂安隱。」法藏比丘發起這樣的大願之後,就希望世自在王佛為他廣宣經法,他要如佛所說的去修行,這樣就能快速的成就一個清凈莊嚴的妙土,能令一切眾生都生到這樣的凈土中,拔除眾生的生死之本,能快速的圓成佛道。當時世自在王佛很讚歎法藏比丘發的廣大誓願,對法藏比丘說:「就像大海的水一樣,是很深很廣的,有一個人想用量斗去把海水取干,只要有恆心,經過無量劫,最終可以把大海水取盡,得到大海里的妙寶。假使修菩薩道的人,也能這樣精進求道不止,一定會圓滿自己的大願。」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菩薩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情況,其中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等,都為他講說,並且還加持他都能看到無量國土的景象。法藏菩薩發起了無上殊勝之願,並且能見到無量國土的景象,所以就在五劫長時中,寂靜專心的思維,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法藏比丘思維成熟以後,就到世自在王佛所,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對佛說:「世尊!我已經成就了思維攝取諸佛國土所有清凈莊嚴的行門。」世自在王佛很歡喜地告訴法藏比丘說:「你今天應該將大願對眾宣說,這是最適宜的時候,可以使一切大眾發起歡喜好樂的心,大眾聽到後,修行此法,就會滿足無量的大願。」於是,法藏比丘稟白於佛說:「惟願慈悲俯垂,聽我宣說殊勝大願,也肯請世尊檢察印證我所發的願。」接著法藏比丘就宣說了四十八大願,說完大願後,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法藏比丘又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中修行菩薩道,終於在十劫以前成就佛道,圓滿大願。法藏比丘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他所成就的清凈莊嚴剎土就是極樂世界。

以上是略說阿彌陀佛大願的經過,其實經文的字字句句深義無量,若看到祖師大德的註解,我們就會明白些。如釋迦本師在介紹阿彌陀佛發願時,次第列舉五十三佛,這就能說明五十三尊佛出世的久遠劫以來,只有法藏比丘一人能發超世大願,莊嚴凈土,普攝眾生。由此也可見阿彌陀佛願力功德的超勝。還有很多有深義之處,此不詳述。我們這次學習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採取的是康僧鎧的本子,並且用的是蓮池大師所釐定的願目名,同時也參照其他大德對大願名義的詮釋。四十八大願可以分為三類:一、攝法身願;二、攝凈土願;三、攝眾生願。其中十二光明無量願、十三壽命無量願和十七諸佛稱嘆願屬於攝法身願;第三十一凈國照見十方願和第三十二嚴飾超諸天人願屬於攝凈土願,其餘四十三願屬於攝眾生願。這是隋慧遠大師在《無量壽經義疏》上的分判方法,這位慧遠大師不是凈土宗初祖廬山東林寺的慧遠大師,只是同名,我們千萬不要誤會了。另外,還有不同的分判,有認為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眾生的。確實,攝法身三願中,阿彌陀佛光明無量是為了要照到十方國土攝受眾生,壽命無量是要度未來無窮盡的眾生,諸佛稱嘆名號是為了讓眾生能夠得聞凈土法門,得聞名號以求往生的,總為攝受眾生。至於國土清凈也是往生者所受用的環境,每一願都離不開利益眾生。不同的分判有多種,這都是祖師大德的慈悲,從不同的角度來幫助我們理解阿彌陀佛的大願,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圓融的來看待。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格局論命法實戰點竅 作者:太極弦
男女關係處理的好及長壽又不見老(作者:雨荷的魅力)
《閃婚總裁契約妻》小說78章說的什麼?
《言葉之庭》作者新海誠的套路是什麼?
論八字的刑沖合破害(轉貼自原作者不才老朽)

TAG:阿彌陀佛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