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5)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5)

貫通金剛經的公式--說某某者,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丁 二 許說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聽了須菩提的讚歎與請問,就印可讚歎他說:好得很!好得很!你說的真不錯!如來的確是能善巧的護念諸菩薩,能善巧付囑諸菩薩的。現在我要給你說發大菩提心的,應當這樣的安住,應當這樣的降服其心:你仔細聽吧!須菩提得到了佛陀的應允,歡喜的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都願意聽您的教誨!」

「如是住及如是降伏其心,約全經文義次第說,當然是指如來的下文開示。但古德曾解說為:如上文所說的——乞食、著衣、托缽、入成、洗足等,那樣安住,那樣降服其心。須菩提的『唯然』,即契見如來的深意,這真是富有新意的別解」!

一般人在《金剛經》的解釋裡面把「如是」兩個字講得很虛很玄,其實不是。說「如是」兩個字代表佛陀開始時乞食、著衣、持缽、入城、洗腳,這樣的安住。把這個「如是」解釋為前面這些過程,佛陀就是這樣的安住,我們要像佛陀這樣的安住就對了。注意聽哦!這個是富有新意的別解,不是正解。其實,真正的意思是在後面佛陀所要開示的內容。

丁 三 正說

戊 一 發心菩提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發心菩提,即初發為度眾生而上求佛道的大願,也稱為願菩提心。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至而滅度之,是菩薩的大悲心行。自如是滅度至即非菩薩,是與般若無相相應,要這樣降服其心,安住其心,悲願為本的菩提心,才能成就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菩薩」。

精彩的地方開始了,佛陀開始講空義了。今天我們發了菩提心,發了要成佛道的大願,當然是為了滅度一切眾生。「滅度眾生」,就是使一切眾生都進入無餘涅槃。注意聽啊!「我皆令入無餘涅磐而滅度之」,無餘涅槃就是真正的成佛。我們要度一切眾生進入所謂解脫,也就是進入到無餘涅槃的程度,這個不是一般的度,不是一般的小小的善行幫助而已哦!所有的眾生,包括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也就是一切的有為法,一切的有情,都要讓他們真正的達到無餘涅槃的這個程度,要發這樣的心啊!也就是說,你發的是這樣的一個願:要成佛,要度盡所有的眾生到無餘涅槃。這是從發願的立場來講的。而下面的自「如是滅度到即非菩薩」的這一段很重要哦!是與般若無相相應,要這樣的降服其心,安住其心,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菩薩。什麼叫做與無相相應?這裡就講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什麼叫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裡很重要!如果不是實無眾生可以滅度的話,就是有實性了,那麼這個菩薩他就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簡單的講,真正的菩薩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的菩薩才是真正的菩薩,也才能夠真正跟無相的空相應哦!

談到這裡時,我們可以很快的回歸到一個主題,回歸一個重點,我們要把握重點哦。剛開始講到的緣起,緣起的目的要讓我們明白:一切法只是因緣條件的組合,因為緣起而幻現的一切萬法是沒有實性的,沒有自性的,沒有永恆不變性。剛開始為什麼要講那個主題?為什麼要講緣起?因為不了解緣起就不能與實相相應,不能與無相相應。為什麼?菩薩深悟一切法的緣起無自性,才能了解它的一切法空無實性,這才能夠真正悟入眾生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如果實有一個法性是真實不變的,是永恆的,那麼就實有眾生。這個就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可能真正悟入空性,那這樣的菩薩是真正的菩薩嗎?注意聽!我們如果要想真正成為一個菩薩,除了發大悲願相契的悲心愿心以外,一定要與緣起的空慧相應哦!不與空慧相應的菩薩不叫菩薩。為什麼?他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就不是菩薩。這是第一段,在第一段就點出了這個重點。

《金剛經》有一個承前啟後相貫的一個法,就是「某某什麼,即非什麼,是名什麼」這樣的公式?注意聽哦!比喻說,這個是「菩薩」,再來說「即非菩薩」,然後 「是名菩薩」,要先明白這個公式的奧妙:第一個「菩薩」,就是世俗共用的名字,大家都叫菩薩的這個菩薩;這個「非」,就是在否定他的實性,否定他的實有性,其實他是沒有實性的;然後,「是名」只是假名施設名為菩薩而已,菩薩只是假名安立的一個名字,不是有實性的,不是有永恆不變性。這個公式注意聽哦!《金剛經》的這個公式明白了,你就知道前後在破什麼了。隨便換個名字替換,「如來」也好,或者所有的萬法,我們能認知了解的一切事事物物,任何一個名字都可以把它安立在這個地方。然後加上一個「非」,這個非只是從實相上來否定它,所以當我們知道這個「非」的時候,就是了解實性實相。當明白了解一切法的「非 」時,就是否定他的實性、不變性、永恆性、實在性;當能了解它的「非」,也就是沒有這個實在性時,就知道原來一切只是假名施設,「是名」而已,是名就是假名施設。這個公式注意聽哦!為什麼?這個公式很重要!先明白了這個公式,再來看《金剛經》,你就很清楚了。所以,當我們了解一切法的「非」時,就已經悟入實相啦!這樣知道意思嗎?這個公式套用了,懂了,明白了,你就可以明白了解整個般若系統,這個就是重點,這個公式一定要明白哦!後面說「微塵、世界、阿羅漢、菩薩、一切法」,都「非」什麼什麼,「是名」什麼什麼,那時就知道了。

現在,佛陀在這裡第一個談到菩薩,那我們就知道了,菩薩如果有實性,那就不能了解一切法的實相,認為它是不變的、永恆的,那就是自信見啊!那這樣的話,就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了。為什麼?認為「我」是真實的,有一個「我」;不然就是「人」;「壽者」就是時間相;還有就是「眾生」相,就是落在實有裡面,都在真實感實在感裡面了。當我們落入實在有一個我,其中就有我執,就會起執著。現在說要離一切相,離執,離住啊!怎麼離?除非你了解一切法的非實,當你了解法的非實而悟入它的實際相狀時,你才能夠不執,才能夠離,才能夠安住在那邊不顛倒,其實法則就是這麼簡單。一切的法門,一切的佛法都離不開這個法則。你們聽到這個話,也許會想:「真的是這樣嗎」?真的!你們今天學到的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公式。但是,這個公式可以套用在一切法上,回歸到身心、生命、生活中,去體會觀察,用用看,你很快就會了解,佛法不過如此啊!你們一定要了解這個公式,很重要啊!當明白這個公式後,回過頭來整個的《金剛經》,你很快就體會到,一段一段的都在讓我們明白一切法的非實而已。只要是執著在它是實有的,是永恆不變的,那個叫自性見。注意聽哦!只要心中有那麼一點點的自性見,你就不能離執,不能去掉我執,離不開顛倒執取,離不開貪嗔痴了,煩惱痛苦以及一切的生死輪迴的根本就不會斷,就在這個自性見。

前面講的「緣起」兩個字就是在破「自性見」。為什麼?「緣起的,必然無自性;有自性的,就非緣起」。佛法一直強調:一切法都從緣起,沒有一法不從緣起的。佛法講得是那麼的明白!但是今天的外道以及我們佛法中也有很多法門和觀念卻與緣起不同。如果你認為我有一個自性,有一個永恆不變,有一個靈魂,有一個主宰,有一個上帝,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什麼形而上的實體……那我告訴你:那些都叫實有感,也就是不能體會它的「非」。所以要體會萬法的「非」,只有悟入緣起而已。你們還可以觀察內而身心,外而山河大地一切法,你去觀察它,從一一法上去觀察它,是不是真的都是有因有緣的緣起而已?當你明白體認,事實上確實找不到一個永恆不住的實體時,這個「非」才能成立哦!這個「非」不是只有觀念,注意聽哦!觀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我說,我們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我」根本就不可得。你說:「師父,你講的我都相信了啊,那不就成立了『非』嗎」?不能成立啊!為什麼?你的觀念以為是成立了「非」,但是你過去無始以來的那個執著實性不會跟著你說:「哦,我相信了」。你們知道這個東西嗎?這個才是重要的!今天理論懂了,為什麼做不到?碰到境界就被轉了,碰到財色名食睡,就被轉了。為什麼?你說它「非實」,我明明感覺是真的。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我們的習性太深啦,潛在的觀念太深啦!所以,你不要以為聽了就懂了,就解決問題了,不是哦!所以,要透過修行啊!,修行要去掉的是什麼?除了觀念的離執以外,真正要去掉的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生死執著,那個是非常深細,非常難的,深得就像地心引力,會使你下墜的,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的慣性。如果沒有透過很深細的修行和觀照,是沒有辦法發覺的;發覺不了,自然就去不掉。你認為沒有,其實那種慣性是存在的。原則上就是這個重點,你把握住了這個重點,了解經文就很簡單,修行很快有目標,有辦法,很快就可以明白,可以體證。

你們想想看哪,你們的生命,你們的身心,你去觀察它,它確實是如此的。所以,為什麼佛陀的時代阿羅漢那麼多,因為佛陀教他們這樣「看」,他就這樣一「看 」,果然如此,那就解決了嘛!我現在講的內容其實是很簡單的,但是不了解的就認為很難,了解了就很簡單。所以,這個方法是先明白這個公式,經文後面的後半段會證明,每一法都是這樣的。這樣,你們很快的就會明白整個《金剛經》的般若內容,修行上也就很快能夠相應。

「即非、是名」的公式也是整個佛法的真正特質 上一次講到發心菩薩時談到《金剛經》的一個套用公式。這個公式再提一下,比方講:菩薩者,「即非菩薩」,「是名菩薩」,套用了這個公式。整個《金剛經》的內容,整個佛法的重點,其實都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先理解這個公式的內容,因為它非常重要!明白了這個公式時,不但研究般若經典(《金剛經》,《心經》)也好,甚至於一切佛法的根本要義都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先把它講得很清楚,大家以後就會用了!

一切法的名字都可以寫在這個地方――某某法,比如,菩薩是一切法的其中一法,即非菩薩,是名菩薩。這個非就是在說它的無實性、非實,當我們講任何一法的名字時,就知道它是沒有實性的。這個「即非」的「非」字,就是在否定他的實有性、永恆性,一定要明白這個重點!「是名」,就是假名的施設,一切都只是假名施設而已。所以明白這個公式時,就可以套用在一切的《般若經》裡面,也可以了解一切佛法的根本就在這裡。比如講,菩薩發了大願要度盡一切的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為什麼會這樣呢?把眾生放到這個公式裡面,眾生也就「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就是說眾生都是假名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眾生的實有性啊!我們說眾生時,並不是有一個真正實有的眾生的實體。整個《金剛經》就是套用這樣一個公式,我們先明白這個公式的套用內容時,再來看《金剛經》後面的每一個章節就知道它在講什麼,就不會不太了解它在講什麼了。

套用了這個公式你就明白了:我們從什麼地方來認識它的「即非」呢?非,就是否定義非,就是否定它的實有性,。那麼,為什麼能否定它呢?憑什麼來否定它的實體性呢?在開始講《金剛經》時,講到了緣起的觀念,如果不了解緣起,你就不能了解它的「即非」。為什麼?因為緣起的萬事萬物都只是條件的組合,沒有一個永恆性、不變性、主宰性的東西,這個真理軌則一定要明白!如果不了解緣起的內容是在講什麼,我們就不能了解什麼叫「即非」,為什麼說它「非」,所以才在講《金剛經》的內容之前先講緣起。

緣起的內容就是在了解一切法的無自性而已,它是條件的組合,沒有一個永恆性、自主性、不變性。由於知道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所以它是無實性的,這才能說它「 非」(否定它的真實性)。把這兩個法則(緣起無自性以及依據此而用的公式)套在一起,就了解整個《金剛經》的內容了。比如說:菩薩明明度了眾生,而為什麼說無眾生可度?這是由於眾生沒有實性,它只是緣起的假合名為眾生而已。如果眾生有實性,他能度嗎?所謂「實」,就是真實不變之義,就是永恆的、獨立存在的,那就永遠也不會變的,那麼,眾生永遠只能是眾生,永遠不能轉化為佛了。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眾生也是緣起的,緣起的必定是沒有定性的,一定是可以轉化的,所以,菩薩才能度化他們。

從這個簡單的模式裡面,我們就已經看出並且把握住了整個佛法的一個根本特質,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哦!這個不但可以了解《金剛經》,而且整個的佛法都要用這樣一個模式哦!這一點如果把握住了,不但了解《般若經》不難,了解整個佛法的內容都不難,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為什麼要把他講得很清楚,就在這裡。現在再來看導師的解釋,就會越清楚:「發心菩提,即初發為度眾生而上求佛道的大願,也稱為願菩提心。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至而滅度之,是菩薩的大悲願心行。自如是滅度至即非菩薩,是與般若無相相應。」

剛剛說菩薩度了無數無量的眾生,為什麼沒有一個眾生得度呢?這個觀念是要跟般若的空慧、無相相應的,要這樣的去降服其心,這樣的去安住其心。如果不了解緣起的話,就沒辦法和般若無相相應。能成為菩薩的因緣條件是因為他發了大悲心,又有跟之大悲願相應的無相般若,這樣兩者合起來才叫做名副其實的菩薩,以般若慧安住其心、降伏其心,悲願為本的菩提心,才能成就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薩埵是眾生——新譯有情。菩提是覺。發心上求大覺的眾生;或上求大覺下化眾生的,名為菩薩。菩薩以菩提心為本,離了菩提心,既不名為菩薩。摩訶薩,是摩訶薩埵的簡稱。摩訶譯為大;菩薩在一切眾生——凡夫,小乘中為上首,所以名摩訶薩。還有,薩埵,在凡夫以情愛的衝動為中心,生存鬥爭,一切互相的爭執、殘殺,都由此情愛的妄執所引發。眾生的情愛勝於智慧,所以一言一動,都以一己、一家、一族、一國的利益為前提,甚而不顧眾生多數的福樂。菩薩發菩提心,以智慧凈化情愛,發為進趣菩提,救度眾生的願樂;於是乎精進勇猛地向上邁進,但求無上的智慧功德,但為眾生的利益,此心如金剛,勇健、廣大,所以又名摩訶薩埵(薩埵即勇心)。應如是降服其心,即於菩薩應發的度生大願中,不著一切眾生相」。

定與慧的關係--定是慧的前方便,定不等於就能發慧「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是總舉一切眾生。眾生是五眾和合,生死流轉的眾生。一切眾生,可以分作三類說:一、從眾生產生的方式說,有四種:卵生,如飛禽等。先由母體生卵,與母體分離,再加孵化而產生。胎生,如人獸等。起先也類似卵,但不離母體,一直到肢體完成,才離母體而生。濕生,如昆蟲等。先由母體生卵,離開母體後,只攝受一些水分及溫度,經過一變再變,才達到成蟲階段。化生,如天上的眾生,都是由業力成熟而忽然產生的。二、從眾生自體的有沒有色法——物質說,有二類:有色的,如欲界與色界的眾生。無色的,是無色界的眾生。關於無色界,有的說沒有粗色,細色是有的。有說:細色也沒有,僅有心識的活動。三、從眾生的有沒有心識說,有三類:有想的,如人類及一般的天趣。無想的,這是外道無想定的果報,名無想天。這無想的眾生,有說:只是沒有粗顯的心識,微細的心識是有的。有的說:什麼心識也不起。非想非非想的,是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他實在是有想的,但印度某些宗教師,以為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就是涅槃解脫了。所以,佛法中稱之為非想非非想,即是沒有粗想——非有想,但還有細想——非無想;還取著三界想,沒有能解脫呢」!

五眾和合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和合。人類以及一部分天界是在色界的,就是看得到身體,有物質的形色。關於無色界方面則有很多爭論,其實大部分都是從禪定的境界而引發的。佛陀還沒有成道以前,親近二位老師(阿羅拉以及烏達迦),一個能入到無想定,另一個能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佛陀成道後想回來度他們時,他們都已經往生了,一個往生無想天,另一個往生非想非非想天。從這裡我們就知道:禪定的最高境界是無想定和非想非非想定,但還是不能真正究竟解脫。雖然他們到達了無想的境界,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意識形態幾乎不存在了,但是還沒有究竟解脫哦!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什麼叫非想非非想?非想――沒有粗的「有」想;非非想――還有微細的想,不是完全沒有。那麼,只要還有這麼一點微細的取著三界的想,就不能解脫。

很多人不了解真正解脫的內涵到底是什麼,以為修定使得意識不動(不起心動念)就是解脫。這一點很重要啊!有很多學佛的人說:「我心還會動,意識還會起」。意識不動,心不起,那不是死人嗎?就算修定修到了無想定、非想非非想定也沒有解脫啊!所以,我們要知道哦,修禪定是幫助我們粗亂的心降伏下來,從而用般若空慧去觀察一切法,才能透入諸法實相,而不是修定就可以成就,一定要明白啊!

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守戒就能生定,定就能發慧。定不一定發慧唷!為什麼?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如定也發慧,無想定為什麼不能解脫?非想非非想定是最高的禪定,為什麼不能解脫?所以,定不是等於慧,是在定心中觀察,容易和慧相應,定只是慧的增上緣而已,是一個重要條件,但不是絕對的等於,這個一定要明白!很多人不了解:「我要修到一心不亂,我要修到心不起念。奇怪,我在打坐時還在起念呢」?那不起念又變成什麼了?不起念就成就了嗎?所以一定要注意哦!這裡就提到一個重點,大家要注意,修行不要錯用了功啊!以為禪定不起念就是成功、解脫了,那是不對的。

菩薩真正的大願--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 「 發菩提心,本經以大悲大願去說明:可見離了大悲大願,即沒有菩薩,也沒有佛道可成。以度生為本的菩提心,第一,是廣大的:不但為一人,一些人,或一分眾生,而是以一切眾生為救拔的對象。又是徹底的:眾生的苦痛無邊,冷了給他衣穿,餓了給他飯吃,病了給他醫藥,都可以解除眾生的痛苦。政治的修明,經濟的繁榮,字術的進步,也著實可以減輕眾生的痛苦。但苦痛的根源沒有拔除,都是暫時的,局部的,終非徹底的救濟。所以菩薩的大菩提心,除了這些暫時的局部的而外,要以根本解脫的無餘涅槃去拯拔眾生」。

三乘共一法性,都是從空慧入手,但如果是修菩薩道的,離開了大悲大願,就不能稱為菩薩了,這一點是三乘不共的,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要明白哦!發菩提心要滅度一切眾生,是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不是暫時的救濟哦!不是說你身體不太好,我就給你醫治;你沒有錢,生活很苦,我幫助你。那個是局部的、暫時性的,救的只是當下的這一期身心而已,和生死輪迴的解脫沒有關係,身心的輪迴生死還是不能斷。所以,人間的慈善方面的救濟,雖然很好,但卻是不究竟的,因為沒有完全徹底的斷除生死解脫。

現在就明白了六度為什麼要以般若為導,前五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才是般若,前面的布施就是暫時性的濟助而已。單獨修習戒律忍辱禪定是不能解脫的,只有與空慧相應的般若為導時,我們才能解脫哦!沒有般若的前五度只是人天福報而已,這個重點就點出來了。行菩薩道者,離開了與般若的空慧相應就不能真正達到解脫。既然自己都不能解脫,又如何濟度眾生入無餘涅磐?所以一定要明白哦!應該先把握這些重點,所以上課一再強調:我們為什麼要學緣起?不了解緣起,你就不能證入般若空慧,沒有般若的空慧,一切的六度就不能實現,前五度只是人天福報而已,想究竟解脫是不可能的。

「涅槃為名詞,指解脫生死苦迫的當體;滅度是動詞,即使眾生於涅槃中得到眾苦的解脫。涅槃本不可說一說多,然依世俗施設來說,即有凡外與佛法的不同。世俗有人說:冷了餓了,有饑寒的苦迫;如生活富裕,豐衣足食,這就是涅槃。涅槃的字義,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所以俗人拍著吃飽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有些外道,以四禪八定為涅槃;不知道這只是定境的自我陶醉,暫時安寧,不是徹底的。佛法說涅槃有二:一、有餘(依)涅槃:通達一切法的寂滅性,離煩惱而得到內心的解脫,即是涅槃。但由前生惑業所感的果報身還在,從身體而來的痛苦,還未能解除。所以,即使是阿羅漢,饑寒老病的身苦,還是一樣的」。

涅槃本來不是「同和不同、一和異、多和少」的問題,但是為了使大家明白涅槃的真正的內容,不再隨便把外道的觀念也混雜當作涅槃,所以用世俗的施設來解釋涅槃。有人這樣說:經濟上比較困難的人,沒有衣服禦寒,吃又吃不飽,有這方面的痛苦。但是如果生活改善了,吃住穿都沒問題時,這就是涅槃。這是世俗凡夫俗子的觀念,是不對的。還有些外道,以四禪八定為涅槃,修禪定進入四禪的無想定,有的修到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定,他們以為在那個地方一切的痛苦煩惱都沒有了,所以認為這就是涅槃。而不知道這個只是定境的自我陶醉,暫時安寧,不是徹底的。

佛法說的涅槃有二――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當悟到了法性,見到了空性,明白了一切法的寂滅性,於是便止息了內心的煩惱痛苦,但這個身體還在,所以,冷、熱、餓的時候還是會苦的,這純粹是由於身體反應出來的那種感覺知覺。即使是阿羅漢去托缽,托不到食物時,肚子還會餓的。很多人都以為阿羅漢不食人間煙火了,那是不對的。所以,有餘涅槃的「有餘 」,是代表身體的痛苦還在,雖然涅槃了,貪嗔痴煩惱止息了,但是還剩下了身體的這麼一點點的痛苦。阿羅漢沒有飯吃,還是會餓的;佛陀沒有飯吃,也還是會餓的。不要以為他們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身體如果被傷害了,被打了,還是會痛的,不是神經麻痹的那種沒有知覺,這種身體的感覺還是存在的。這一定要明白哦!他們和我們這個身體的知覺是完全一樣的,是因為還留著身體,還有身體這一方面的苦迫性。但是,人間一般講「痛苦」,其實「痛」不一定等於「苦」哦!解脫者身體的痛和苦是有的,但是他內心已經沒有苦了。如果涅槃的人還有心裡的痛苦,那問題就大了。所以簡單的講:有餘是身體的知覺(痛癢冷熱餓)方面還是存在的。但是,眾生總是把「痛」和「苦」連在一起,其實我告訴你:痛是可以不苦的,這就是身苦心不苦,要慢慢的去體會!

「二、無餘(依)涅槃:無學捨身而入無量無數的法性,不在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礙,名為無餘。菩薩發願度生,願使每一眾生都得此究竟解脫。所以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餘涅槃,為三乘聖者所共入,菩薩也會歸於此。菩薩安住無住大涅槃。即此無餘涅槃的無方大用,能悲願無盡,不證實際罷了」!

到無學位時就證入了法性,這個法性是不能用數量去計數的,不能去說「多少、大小、有邊無邊」,就不會有物和我、自己和他人以及身心上的拘礙了,這個才叫無餘啊!所以,菩薩發願度生,願使每一眾生都得此究竟解脫,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個才是真正菩薩的大願所在哦!那我們就要注意了:大家都發了四弘誓願要修菩薩道,有的還受了菩薩戒。那我請問你:你們發的願是不是這樣子?大概都不是啊!這裡說,要令所有的眾生,不是部分哦,是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入無餘涅槃而滅度!這樣的發願才是真正的菩薩的大願。

菩薩為何不住涅槃,不怕生死? 無餘涅槃為三乘聖者所共入。為什麼說是三乘聖者所共入?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都一樣的同入這個無餘涅槃,法性是一樣的,空寂是一樣的,所以菩薩也會歸於此,但是菩薩安住無住大涅槃。什麼叫無住大涅槃?他不是把這個大涅槃當為實有性而住在那裡,所以叫無住。他也能像佛陀一樣證入無餘涅槃,但是他不進入,這是因為悲願無盡的大用。真正的菩薩不會說,我要馬上證入涅槃解脫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的悲願就不足,為什麼?因為眾生還沒有度盡。菩薩已經有一個大願,眾生沒有度盡,他是不成佛的,所以不住涅槃,不畏生死,這才叫菩薩。他雖然能證入法性空寂,但是不入實際,也就是不真正的進入那樣的狀態。他留著大悲大願應用無方來度一切。這才叫菩薩哦!

那麼,菩薩為什麼能這樣?為什麼他不證入涅槃?為什麼不怕生死輪迴之苦,因為他已經證入了法性空寂,了達一切如幻如化實無自性!如果他還有實有感的話,就不能安住在這個無住大涅槃,也不能不畏生死。我們說生死不是很恐怖嗎?所以只有當菩薩已經悟了一切法的空寂性,體悟到一切法的無自性,這才能了達生死如幻非實體,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在生死,因而才能不畏懼生死。所以,注意聽!我們一直在講般若,重要性就在明白這一點哦!今天不能證入緣起法性的般若空慧的話,你如何能夠真正的不畏生死!哪一個不畏生死啊?現在返觀我們的身心感覺:生死真的如幻嗎?我看是幻不了,一餐沒吃就很苦啦!怎麼會是如幻?幾句話不對就很苦,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就受不了啦!怎麼會如幻呢?幻不了啊,都是實有的啦!

「本經以無餘涅槃度脫一切眾生,即本於三乘同入一法性,三乘同得一解脫的立場;也就因此『通教三乘』而『但為菩薩』。

菩薩願滅度無限量、無計算、無邊際的眾生。但在菩薩的菩提心行中,不見有一個眾生得滅度的。《般若經》也說:『我當以三乘法拔濟一切有情,皆令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當雖以三乘滅度一切有情,而實不見有情得滅度者』。何以不見有情?因菩薩觀緣起相依相成,無自性可得,通達自身眾生身為同一空寂性,無二無別,不見實有眾生為所度者」。

從緣起的角度來看,眾生是五蘊和合,只是緣起條件的組合,而沒有一個獨存性,沒有一個永恆不變性,沒有一個實在性,一切都只是緣起而已,而緣起的必定是空寂的。我們的自身與一切眾生一樣,同樣是緣起空寂的,都是緣起無自性的,是無二無別沒有什麼差別的,當我們證入法性時,就悟到我們與眾生都是同一法性空寂,知道無我,那個我執就脫落了。

同樣的,眾生也沒有實在的「我」可得。也就是說,我已經悟入無我的空寂性了,那麼,也了解眾生也是一樣無我空寂性的。如果「我」是非實根本不可得,那麼,眾生也一樣的是「非實有」,因為一切法都同樣無二無別呀!自己悟了空寂性,也了解眾生的實有性不可得,所以,雖然滅度了一切眾生,其實沒有一個真正實有的眾生是被我所滅度的。如果有一個眾生是實有的,你就滅不了啦!眾生如果不是如幻非實,你能度嗎?這個法要是和證入緣起的般若空慧的重點是一樣的,一定要明白!所以說到緣起,就要很仔細地注意去體會其中的深義:一切法無不從緣起,沒有一法不是從因緣而生起的。當了解到你的身心是無自性而悟入空性時,那麼,擴展開來觀察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一樣的。緣起的深義只要明白了,你就不會執著在一切法的上面,所以我空,法也空;破了我執,也就破了一切法執。

如果不了解緣起無自性這個根本法義的話,誰能破我執?誰能真正悟入無我?眾生的一切顛倒就在自性見,就在有我、有自性,這個自性見、我執不破,你怎麼能解脫?講到這裡,大家就要注意了,修行的重點在哪裡?只是在破自性見而已!如果說佛法是先建立有一個自性,然後再來修行,我請問你:是不是開倒車?注意聽哦!在佛法的法門裡如果先建立一個自性,再來修行,那等於是先建立我執,加強我執而已!我執不破,我們的貪,嗔,痴能止息嗎?我們無邊的慾望能止息嗎?煩惱能止息嗎?重點就在這裡哦!

如果聽懂了這個重點,就能明白導師為什麼一直只是在闡揚這個重點而已。因為我們整個的佛法出問題都出在這裡!為什麼學佛者人人都是那麼的虔誠、精進用功卻不受用?這就是一個重點啊!每一個人捫心自問:沒有體悟空慧以前,我們所學、所聽的佛法到底是建立在什麼上面的?先這樣的反省思維一下,你就知道了,整個的佛界問題出在哪裡?在爭論的是哪一點?如果不了解這個般若空慧,你就不知道修行為何不受用的根本原因。我們大家都很用功,很虔誠,很發心,也在作布施,但是為什麼不能解脫?為什麼當生不能真正自作證?我一直在強調這個重點,希望大家能明白,注意這個重點,抓住這個重點,把這個重點釐清,對你們將來的修行受用有非常非常重大的關係,一定要明白!

有些人說,那你一直講這些就夠了嗎?我告訴你:這個根本的般若智慧如果不懂,你所修的一切不過是前面的五度,只是建立在一切的福報上面種個善根而已,而不能達到究竟解脫,原因就在這裡。所以,很多人不了解:「我做了什麼什麼慈善工作,我這樣去做就好了」。沒有眼睛的做就像瞎子,注意哦!有了般若空慧做慈善,就變成波羅蜜,才能到彼岸哦!如果沒有般若的眼睛為導,一味的只是行善、布施,只是製造人天福報而已,不名為波羅蜜,一定要明白啊!所以六般若波羅蜜,離開般若就沒有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真正達到解脫的彼岸才叫波羅蜜,這一點很重要哦!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講這個重點,因為這個重點你沒有把握修學,你就不會成就!一定要明白,非常非常重要!

水月道場、夢中佛事 「 通達我、人、眾生、壽者的無相,即般若慧的妙用。在大乘行中,般若是通達一切的,不論四攝、六度、三解脫、四無量以及一切智、一切種智,無不以般若慧而徹悟它的空無自性」。所以,菩提心是即空的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悲願,即無緣大悲。見到眾生的痛苦,生起了救拔他的惻隱之心,以世間的財法去救濟他,是眾生緣悲。如見眾生為相續、和合的假我,法生苦生,法滅苦滅,因而起悲濟心,是法緣悲。如能觀諸法從緣,都無真實性的自性,悟入法性空,緣即空而緣起的假我,生大悲心,願度如幻眾生,這是無緣大悲。無緣大悲,即與般若相應的大悲。悟了眾生空寂無自性,所以雖度脫一切而實無眾生得滅度。如海中印現的明月,由於風吹波動而月相不見了。從它的不見來說,好似滅去了,其實哪有實體可滅呢?發心菩提,重在發願度生,所以也就重於我空」。

無相就是無實性,「我、人、眾生、壽者」其實都是眾生的別名,是從不同角度來講眾生而已。能通達這四相的非實就是無相,就是般若慧的妙用。如果沒有般若的空慧,就不能通達他的無相,大乘法中,不管四攝、六度般若蜜、三解脫門、四無量心及菩薩的一切種智,無不以般若慧來徹悟它的無自性。所以導師已經很簡潔、明白的把重點都講出來了,這些都是法的根本哪!注意聽哦!

我們說發菩提心,如果沒有般若慧,就不能成為菩薩的菩提心,要注意哦!所以為什麼要強調緣起空慧?行菩薩道,發大菩提心,離開般若空慧,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菩提心,這一點一定要明白哦!這裡講得很重要:如果能觀察一切法是從緣起,都沒有實在的自性,從這一點就可以悟入法的空性。所以,緣即空而緣起(五蘊和合)的假我,生起大悲心,願度如幻的眾生,而不是實有眾生。注意哦!我們當下的當體都是如幻的,但是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如幻,都把他當作實有的、真實的。

離開般若慧就沒有真正的大悲心了,導師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悟了眾生空寂無自性,一切眾生和我們一樣是的緣起如幻非實的,根本只是五蘊和合而沒有真我、實我,沒有真性、自體性,沒有真正不變的本體性,悟了這一點,所以,雖然度了一切而實無眾生得滅度。因為見到法性空寂,知道眾生的不可得,自性不可得,雖然滅度眾生只是如幻的緣起。所以,佛家常講的一句話說:大作夢中佛事,興建水月道場,就在講這個。作的很多佛事,其實像夢中的佛事,不要以為他是真的實有;建了很多道場,其實像水中的月影也是非實,沒有真實的實體啊!這個比喻很恰當。如海中印現的明月,由於風吹波動而月相不見了。從它的不見來說,好似滅去了,其實哪有實體可滅呢?當水平靜時月光反射,海水上面見有月亮,起波浪後,月就不見了,看起來好象有個東西消失了。但是請問:是不是有一個真實的實體的東西消失了?不是啊!它並不是真的。因為月亮在水面的消失,其實只是一個幻現的影子消失而已,這個比喻非常好。當我們眼睛看那個虛空時,看久了,眼睛會疲勞而眼花,看到天上有什麼星星,其實是眼睛疲勞眼冒金星。把眼睛閉一下,休息一下,再張開時,星星不見了,那是不是有真正的星星不見了?

我們人間的生命相,猶然如此而已。生命生起時我們把它當作為實生,但從緣起般若的空慧來看時,這個生是幻生,非實有;所以它滅時,也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滅掉,因為幻生即是幻滅無實性啊!但是這樣講時,大家會覺得很奇怪:我這個生命活了幾十年,明明是真的,哪裡是幻?我們不會了解這個真理的。但是從無實性的緣起空幻來講,確實是如此的。因為它是無常的,是剎那不定的,剎那剎那在變化,沒有一剎那是安住不變的。那你說說看:哪一剎那是你?哪一剎那是永恆不變的?哪一個是真實的我?上課時進來的那個你和現在的那個你其實已經不一樣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這樣的相續相其實只是一期的安定相,但是我們沒辦法用緣起的空慧來看,所以都會執著一切法是實有的,會執著這個生命以為是實有的。而其實是幻生幻滅而已,就好像水面上的月亮的影子消失了一樣,你不能說他有一個實體消失了,知道嗎?這個是很重要!這個比喻非常非常重要!

發菩提心重在發願度眾生。《金剛經》一開始就講二道五菩提,第一個就講到願心菩提,發菩提心就重在發願度生,所以,也就重於我空。你今天如果不重我空,那麼就會執著在實有,你就不了解眾生,你哪裡能度眾生?就會執著了,就會起我、人、眾生、壽者相,那就不叫菩薩了。所以,菩薩一定要通達我空,也通達法空,才能夠不執著在我、人、眾生、壽者的實有性裡面。

布施為主而統攝其它的六度行 「 菩薩發菩提心,以大悲為根本,即菩提心由大悲而發起;大悲所發的菩提心,非般若空無我慧,不得成就,即要以般若為方便。悲心不具足而慧力強,要退墮聲聞乘的。慧力不足而悲心強,要流於世俗而成所謂『敗壞菩薩』的。必須大悲,般若輔相成,才能安住菩提而降伏其心。《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即般若空慧為方便』 。發菩提心者,不可不知」!

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悲心不具足,慧力特彆強,就會退墮到聲聞――二乘。比如說,我今天出來弘法,希望行菩薩道,能夠利益眾生。如果悲願不足的話,碰到比較剛強的,或者根本就不想學的,甚至還要跟你相對的,就會覺得這些人根性太差了。還是自己修學解脫就好了,管那些幹嗎呀,你們不要那是你自己的事,就會有這樣退墮的心態,那就變成自了。所以悲心不足,就會產生這樣一種現象,這個菩提道就很難走,走不下去的。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慧力不足而悲心強,要流於世俗而成所謂敗壞菩薩的。只知道同情眾生,要度眾生,但又沒有具足般若的空慧,就要流於世俗而成所謂「敗壞菩薩」的。一個車有兩個輪子,如果一邊不具足,車就會傾斜難行了。所以悲心與般若的空慧相依相緣而行,這個叫悲慧等持,那是最好的,悲心與智慧二個平行是最好的。必須要大悲與般若輔相成,才能安住菩提而降伏其心。既有般若,又有大悲心,要這樣的安住於菩提心,這樣的降伏其心。剛剛開始的兩個問題――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現在就知道當悲心愿與般若相輔相成,兩個具足時,才能安住在菩提心上不會退轉,又能這樣的降伏其心。我們執著顛倒的自性見一破,一切煩惱就止息了,所以這兩個條件就是安住與降伏的根本內容!《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即般若空慧為方便」。一切智就是佛智,相應作意就是與佛智相應,也就是發菩提心,就是要成佛的心,一定要相應才叫菩提心。大悲為上首,如果缺少悲心,就不成為菩薩了,所以一定要以悲為上首。什麼叫無所得?具足般若空慧才能無所得,般若空慧就是見一切法無自性,這樣才能無所得,所以無所得就是以般若空慧為方便,發菩提心者,不可不知!上面講的是願心菩提。

「戊二 伏心菩提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裡講到伏心菩提了。發了菩提心,怎樣降服我們的煩惱心?這也就是般若道的一個修行內容。六度裡面,佛陀以布施拿來作比較、較量,怎樣才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也就是怎樣才能不執著呢?佛陀的回答是,不要住於相布施,用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來比較、比喻。

「發菩提心,不單是心念而已,要有踏實的事行去救眾生。從救度眾生中,降伏自己的煩惱,深入清凈的實相,達到自利利他的圓成。所以,在發心菩提——願心菩提以後,應進而修行——行心菩提,漸能折伏煩惱使不現行,七地以前,名為伏心菩提」。

菩薩在七地以前都在修六度,每一地就是六度的一度,每一度完成就完成一地,七地就是六度完成了,七地以前名為伏心菩提,這個六度的過程都叫伏心菩提的過程。修六度的目的就是降伏我們虛誑妄執顛倒煩惱心。所以,發了願菩提心,如果不在六度之中去實行,又如何能降伏其心呢?不能只有空談理論,一定要實際地從事行上去修正。

「論到菩薩的修行,總括的說,不外於六波羅蜜。此六度以般若為導,而實彼此相應相攝,一波羅蜜即具足一切波羅蜜。本經發菩提心,以大悲度眾生為首,這與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給予眾生,使他其苦得樂,尤為吻合,故本經即以布施為主而統攝利他的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攝六度?布施有三;一、財施:以財物周濟人是財施,以體力甚至犧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財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財物為外財施,體力、心力以及生命等為內財施。這財施,即俠義(身心的有形物)的施波羅蜜。二、無畏布施;令眾生離諸怖畏,這就是持戒與忍辱二波羅蜜。持戒,能處眾不礙大眾,不使人受到威脅不安。如殺人者,使人有生存的威脅;偷盜者,使人有外命(財物)喪失的恐怖等。如能受持禁戒,潔身自守,即不會侵害他人,能使人與人之間相安無事了。但人類個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卻以非禮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設法避免,不能忍受而衝突起來,仍不免相殺相奪,造成人間的恐怖。必須以戒自守——克已,又以忍寬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無畏施。三、法施:即精進、禪定、般若三波羅蜜。般若是明達事理的,沒有智慧,即落於顛倒二邊,不知什麼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禪定是鑒機的,如內心散亂,貪著世間,我見妄執,即不能洞見時機,不知眾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時知機而給予適宜的法樂。精進是雄健無畏的,有了精進,才能克服障礙,誨人不倦,利人不厭。這樣,六波羅蜜統攝於布施,為菩提行的根本了。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已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從前,僧團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見和無諍』,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實施」!

六度的第一個就是布施,行菩薩道的目的就是在成就自己。要達到理事的合一,必須要在事行上去行!發了願心而沒有事行,那等於是有願無行,也不能達到啊!從整個社會普遍地來講,布施是人人都會的,包括外道基督教等也談救濟,很多宗教都在講利生事業悲濟眾生,所以辦救濟等種種的社會福利,都很注重這一方面。但如果只有救度這個身心身體,那只是一時的、一期的暫時幫助而已,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轉化他的觀念、內在。比喻講:一個人很窮,你每天只是給他食物,他永遠還是窮啊,改變不了的。但是如果我們給他觀念、教育、輔導,給他充實內在的技能,他自己就能去討生活嘛!所以,內在的建立比物質直接的供應更重要。我們常常講,救急不救窮!,真正救窮從哪裡救?從內在觀念上的修正,使他意志堅強,慢慢地給他導正,給他技術輔導,他才有討生活的能力。所以,不能說我只拿錢以及參加慈善工作,就以為在行布施。那樣的利濟眾生是有善的行為,沒有錯,但不是最根本的。同樣的道理,眾生在顛倒痛苦煩惱,不是給幾個錢就能解決的,他的煩惱是多方面的――經濟不足,身體不好,觀念的不和諧等,這是多方面的。不是說,你今天窮了,我給你錢,你所有煩惱就都解決了。要真正解決的是一個根本問題,根本問題解決了,人間性的這些物質上的東西反而容易克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法施啊,就是救慧命。財施,是救這個內體。所以布施是多方面的,參加人間的慈濟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你今天不懂得這個法要,沒有從慧命上著手去改造自己的話,功效是有限的,後面談到較量功德就知道了,這一方面為什麼那麼重要!

在僧團裡面有六和敬,其中有「利和同均」、「戒和同遵」、「見和無諍」,六度的精神都涵蓋在裡面。出家人沒有私有財產,在僧團或者一個道場、叢林里,大家的權力是一樣的,吃的、住的、領的費用都一樣,都是「利和同均」,大家共同守戒遵律,才不會有爭論、爭端。再如果思想、見地、觀念不一樣,也不能相處而起爭端,所以這裡的利和、戒和、見和,就與六度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佛對須菩提說:菩薩行布施——六度利他時,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即是說:不要住於色境而行布施,不要住於聲境乃至法境而行布施。於法應無所住的法,指一切法說:香味觸法的法,但指意識所對的別法塵(六根對六塵)。住,是取著不捨的意思。眾生在六塵境——認識的一切上起意識時,都有自性的執見,以色為實色,以聲為實聲,總以為是確實如此存在的。因為取著六境,即為境所轉而不能自在解脫。菩薩為度眾生而行布施,對於施者、受者、施、施時、施處、施因、施果這一切,當然要能遠離自性的妄取,能不著相而布施,才能真實利濟眾生。否則,覺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報答,希望未來的福報,甚至因而貢高我慢,這都是從住於法相而生起來,這哪裡還像菩薩行?所以,佛總結的對須菩提說:菩薩修行,應這樣的不住於相——相即六塵境相而行布施 」!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甚至於一切法時,都不能執著,不能住在那邊,應於一切都無所住。眾生的通病就是自性見,也就是實有感,都有實有性、實自體的那種感覺,在意識上,當我們的六根與六塵一接觸,就以為外在的境界都是實有的,就會起這種執著,以色為實色,以聲為實聲,總以為是確實如此存在的,都以為它是真的,是真實的,是有體性的。因為取著六境,即為境所轉而不能自在解脫。菩薩為度眾生而行布施,對於施者、受者、施、施時、施處,施因、施果這一切,當然要能遠離自性的妄取,能不著相而布施,才能真實利濟眾生。只要你執著在實有裡面,就是住,就是執著,就是染著。對能施的這個施者,就會起執著,以為「我」很了不起,有功德,而受我布施的人也好象是實有的,對施的時間、地點、因果都以為是真實的。人們常講布施有很大功德,這就是執著在實有功德裡面,只要是這樣行布施時都會起執著。但是,菩薩在利益眾生布施時,不能這樣,要遠離自性妄取,能不住相布施才能真實地利濟眾生。所以,只要執著在實有自性的這個自性見里,你一定會起執著。怎樣才能夠遠離自性的妄取呢?那就是要達到般若空慧,話又說回來了,重點就在這裡!要了達一切法的緣起無自性,否則,覺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報答,希望未來的福報,甚至因而貢高我慢,這都是從住於法相而生起來,這哪裡還像菩薩行?現在的人也是一樣,住相布施是普遍的現象:要能夠看得到我在布施,要留個名字,施的那個東西常常能看得到的,那種布施特別搶手;默默無聞的,人家看不到的,沒辦法表現是我布施的那種,就不願意拿出來了。那個寺院的龍柱能加上名字,二百萬都願意拿出來,而某某孤兒院、慈善機構缺錢,卻怎樣都募不到錢,因為那個沒有辦法寫上名字嘛!甚至還有人說,我花了多少多少,我發心多少多少,我比你們功德大,起了貢高我慢心,所以,這種一般有為的行善,只要著於相的都是這樣,那就不是菩薩的發心了。而菩薩的發心是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通達法性空,通達般若空慧。佛總結的對須菩提說:菩薩修行,應這樣的不住於相——相即六塵境相而行布施!在六塵境相里,不要執著而去行布施,一執著在這裡就不叫菩薩了。

所謂的假我即是無性從緣起的和合的相續 「 我、人、眾生、壽者都是眾生的異名,《般若經》中有十六種異名,都不外從眾生的某一特性而立名,眾生即執此為實有。『我』是主宰義,即每一眾生的行動,常人都有自己作主與支配其他(宰)的意欲,所以稱為我。人,行人法,所以名為人。眾生,約現在說:即五眾和合生的——有精神與物質和合的;約三世說:即由前生來今生,今生去後生,不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受生,與補特伽羅的意義相合。壽者,說眾生的從生到死,成就命根,有一期的生命相續。以般若的正觀,即無我、人、眾生、壽者的實性可得。但在五眾和合的緣起法中,有無性從緣的和合相續——假我;依此假名眾生,成立業果相續,生死輪迴。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如達自性空而離自我的妄執,即能解脫而入無餘涅槃」。

我們當下就反省自己:是不是都認為自己可以做主並且還要主宰別人?不但自己要隨自己的心意,還要支配他人,這個就叫主宰義,有自己自主也希望主宰別人的慾望,這個就叫「我」。所以,當我們說「我」時,就是主宰義,就是要主宰的意思;人,行人法,所以各為人;眾生,約心現在說:即五眾和合生的——有精神和物質的和合的(就是五蘊和合);從三世來講:即由前生來今生,今生去到後生,不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復生,與補特伽羅的意義相合,有一個輪迴不已的東西叫補特伽羅;壽者,說眾生的從生到死,成就命根,有一期的生命相續的這個感覺。但是,如果用般若的空慧去觀察時即無我、人、眾生、壽者的實性可得。我們現在的身體就是五眾和合的緣起法,當下去看它時,有無性從緣起的和合相續——假我,所以我們常常說,這個五蘊和合是假我,非真實的。依此假名眾生,成立業果相續,生死輪迴。當我們說,有業有果,業果在相續,生死在輪迴,這都是在是依此假我而講的。

注意聽!「無性從緣起的和合的相續」,這句話很重要!不要以為有實體性的因緣和合相續,所以一定要明白哦!無性(無自性)是從緣起的,從緣的必是無性的。所以無性從緣起而展現他的一期相續相,變成和合的一種相續相,不是實體性的輪迴唷!注意聽!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我以前常常講:無我是法爾如此的,本來就無我!就是因為它緣起了五蘊和合,我們妄執它為實有,妄執一切法為實有,在這裡起了迷惑,認為它是實有的,不知道它是無性的緣起和合,就在這個地方才起迷惑的執為實。

一切法執為實,就產生了我及我所。「我」就是主體性,「我所」就是「我的」:我的身體,我的妻子,我的兒子,我的家庭,我的事業,我的名字,我的國家,這個叫法執,產生了相對的執著。迷惑以幻為實,就產生了我和我的。這個「我」一出來,執著就來了,貪嗔痴就來了,開始造業相爭奪取,造業而生死不了,就是在這裡起的迷惑,一直就在這裡轉不出來。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明白一切法是無自性的,根本沒有這個實有我,明白這一點時,達到自性空,你就離開了自我的妄執,即能夠解脫而入無餘涅槃。知道一切法非實,那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實性都不可得。只要悟到了這一點,悟入一切法的空寂性,就體證無我。

所以,注意哦,這個無我不是修來的,無我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從來沒有一個真正能主宰的東西!如果有,今天就不會變了,會變的就是無我的,一定要明白!所以從小乘的三法印來看,一切法是無常的,無常就是遷流變化不居的,從來沒有停住的。既然是變化不停的,沒有一剎那是停住的,這個就是「常」不可得,「常」不可得就是「我」不可得,這是同樣的道理:「我」就是常、主宰、永恆不變,既然是無常,那就是無我,很簡單就可以證明這一點。能證入無我就是涅槃,所以三法印介紹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這三法印一下子就貫通了,馬上就可以證入了。所以很重要哦!只要執著一點點的自性見,這個我執就破不了。

推薦閱讀:

宗薩仁波切的《金剛經》開示 (個人認為是最好的講解之一) - 般若花園 - 鼎典網 - P...
《金剛經》系列開示 48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十一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六十三集)

TAG:方法 | 法師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