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竹窗隨筆(三筆)》第一筆白話譯

《竹窗隨筆(三筆)》第一筆白話譯

作者 弘盛

整理蔡漢以

2015-08-20

蓮池大師(公元1523一1615年),諱祩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人,出生於世代望族之家。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里。鄰家有一老嫗,日日念佛名,大師問其所以,老嫗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聞語感動,遂寄心凈土,書「生死事大」於案頭以自警策。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大師大師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髮,大師受具足戒後,策仗遊方,遍參知識。後參笑岩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閑事,魔佛空爭是與非。」文殊菩薩曾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見到童子便問:「兩腳全是泥,必是遠來客。」童子說:「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大師說:「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說:「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大師道行境界於斯可見一斑。蕅益大師,少習儒學,以衛道為職事,曾撰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時,因讀蓮池祩宏之《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悟己非,取所著闢佛論燒毀。二十四歲時,是歲臘月八日在蓮池大師塔前發心受持四分戒。二十六歲,進而受菩薩戒。

 

歸命十方三世一切佛,歸命十方三世一切法,歸命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歸命祩宏蓮池大師

 

願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加持弟子,願蓮池大師加持弟子,今弟子以愚鈍的、淺薄的見解轉載、書寫《竹窗隨筆》的白話,願仰仗三寶的加持力,仰仗蓮池大師的加持力,使得所做、所說都能符合蓮池大師本意。

願以此功德,迴向給寫《竹窗隨筆》白話解的常念彌陀菩薩,迴向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願臨命終時,舍報安詳,上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末學自皈依以來,一直以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修習、規範自己,並時常把《竹窗隨筆》推薦給各位同修師兄,但經常有人說不能看懂,進而不去閱讀了解。雖然有《竹窗隨筆》白話解,許多人不能看到。所以末學發心每日於博客上發表一篇《竹窗隨筆》的白話解,希望更多的同修可以看到,其中主要以《竹窗隨筆》白話解為藍本,加入末學的一些愚見,進行簡單的修改,使得更接近於日常用語,希望不當之處各位大德、法師、老師、居士同修批評指正。

彌陀弟子弘盛

2011.10.16

僧無為【原文】1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歲游蘇湖間。與同堂坐禪。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允。則固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我何人斯。自絕佳會。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許之。以賢下愚。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僧無為【譯文】1

吳江流慶庵的能公號無為,他的年齡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年少之時雲遊到蘇州太湖一帶,曾經和他一起同堂坐禪。等到後來我住持雲棲寺的時候,他前來我這裡受戒,請求做我的記名弟子。我婉言謝絕沒有答應,他非常堅持的請求說:「從前普賢、普慧二位大菩薩還要求加入廬山慧遠大師創建的白蓮社(自遠公大師結蓮社以來,後來一直到現在的一些祖師,沒有不按照這個方法,自己實行度化他人,廣度一切眾生的。長蘆的賾禪師,結蓮華勝會,普勸道俗,念佛往生,感的普賢普慧二菩薩夢中求入勝會,於是以二菩薩為會首。)我是什麼人物啊,自己斷絕這個好機會」我實在不得已,只好效仿「董蘿石拜王陽明為師(董沄字復宗,號蘿石,嘉靖辛丑進士。歷知安義、漢陽二縣,與大吏不合而歸,68歲時聽了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的講學以後,大為佩服,於是拜王陽明為師,並改號為從吾道人。)。」的故事,答應了他的請求。以無為能公的賢明來屈就我這個愚人,有古人的修養,忠厚、平和、沉穩、度量大、與世無爭的作風,因此記錄下來,可以勸勉以後要學習的學子們。

人命呼吸間【原文】2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人命呼吸間【譯文】2

有一位出家人患肺癆病有很多年了,長期卧床不起,大家都知道他一定壽命不長了,而他自己沒有快要死的打算。對他提到死的事情,他就很不高興。於是我安排人直接告訴他:「你已經快死了,趕快安排死後的事情吧,一定要一心保持念佛往生凈土的正確思想。」他卻回答說「男人生病時忌諱在生日前安排後事,等過了生日再慢慢商量吧」。這個月的十七日就是他的生日,結果他在生日的前一天就突然間死去了。唉!「人命在呼吸間」(《四十二章經》中說:「佛問一位弟子:「人的壽命大概多長時間那?弟子回答說:有好幾天的時間。佛說:你還沒有明白。又問另一位弟子:人的壽命大概多長時間那?弟子回答說:一頓飯的時間。佛說:你還沒有明白。然後又問另一位弟子:人的壽命大概多長時間那?回答說:一呼一吸之間。佛讚歎的說:太好了,你已經明白了!」)這句話,是佛對身體健康的人宣說的,何況病到要死的人還不能覺悟,真的是太可悲了啊!

古今著述【原文】3

予在家時。於友人錢啟東家。一道者因予語及出家。渠雲。不在出家。只貴得明師耳。予時未以為然。又一道者雲。玄門文字。須看上古聖賢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見。不足信。予時亦未以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雖未必盡然。而未必不然。以例吾宗,亦復如是。因識之。

古今著述【譯文】3

我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有一次在朋友錢啟東的家中集會。其中有一位修道的人因為我提到了準備出家的事情,他就告訴說:「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出不出家,而是可不可以遇到賢明的老師。(憨山大師費閑歌中也說: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我當時對他的說法並不同意。另外還有一位修道的人對我說:「佛家、道家這些方面的文章著作,一定要看古時候的聖人賢士們所寫的,最近這些年代的人所寫的大多加入了太多個人的主觀的看法,不值得去相信。」我當時也不同意他的說法。現在回想起二位的話都是非常有深刻意義的,雖然不一定完全是正確的,但也不一定完全都是錯誤的。就以我佛門為例子,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把它記載下來

儒釋和會【原文】4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雖然,據粗言細語,皆第一義,則誠然誠然;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

儒釋和會【譯文】4

有一位有小聰明的人,把禪宗和儒家經典結合到一起。這不僅僅是智慧穎悟、破除偏執、圓滿融通了,也是引導一些見識比較膚淺的人,不再以儒家的立場去攻擊佛教,這個意義上來說還是很好的。雖然這樣,按照粗惡的言語、柔和言語,都是無上的深奧、美妙道理的說法,那麼這樣做確實是可以的。但是只是按文章字句去深入探求其中玄妙深奧的學問、道理,那反而成了錯誤無意義的言論了。已經進入佛門的修行人不可以不弄明白這個道理啊。(慧遠大師廿一歲時,本想往南方豫章(今江西南昌)隨當時名儒范宣子隱居,但因戰亂,道路受阻,未能成行。而當時的佛教領袖道安大師,正在太行恆山(河北曲陽西北)建寺弘法,大師便慕名前往參學。當時道安法師正在講《般若經》,大師聞已,豁然開朗,深感佛法博大精深,感嘆道:「儒道九流,皆糠秕耳!」楞嚴(一)【原文】5

天如集楞嚴會解。或曰。此天如之楞嚴。非釋迦之楞嚴也。予謂此語雖是。而新學執此。遂欲盡廢古人註疏。則非也。即盡廢註疏。單存白文。獨不曰。此釋迦之楞嚴。非自己之楞嚴乎。則經可廢也。何況註疏。又不曰。自己之楞嚴遍一切處乎。則諸子百家。及至樵歌牧唱。皆不可廢也。何況註疏。

楞嚴(一)【譯文】5

元代的天如惟則(釋惟則[1276—1354年],號天如,俗姓譚,江西省蓮花縣坪里鄉桃嶺村人,元代高僧、園藝家,倡導禪凈雙修,為開宗立派的大師。著有《師子林別錄》、《天如集》、《高僧摘要》等。)禪師把一些關於《楞嚴經》的解釋、領悟彙集到一起。或者有的人說:「這是天如法師的楞嚴,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楞嚴了。」我認為這話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剛開始學佛的人因為執著於這句話,於是就要完全廢棄古人的注釋、解釋,那就成錯誤的了。假如真的可以完全廢棄注釋、解釋,單單把經書的原文留存下來,難道不可以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楞嚴,不是我們自己的楞嚴啊。那麼所有的經書也都可以廢除了,何況注釋、解釋的文字!那麼又可以這樣說,自己的楞嚴遍布一切的地方。這樣的話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砍柴唱的山歌、放牧唱的牧歌,等等所有的都是不可以廢棄的了,何況《楞嚴經》的註解這樣的文章。

楞嚴(二)【原文】6

不獨楞嚴。近時於諸經大都不用註疏。夫不泥先入之言。而直究本文之旨。誠為有見。然因是成風。乃至逞其胸臆。冀勝古以為高。而曲解僻說者有矣。新學無知。反為所誤。且古人勝今人處極多。其不及者什一。今人不如古人處極多。其勝者百一。則孰若姑存之。喻如學藝者。必先遵師教以為繩矩。他時後日。神機妙手。超過其師。誰得而限之也。而何必汲汲於求勝也。而況乎終不出於古人之範圍也。

楞嚴(二)【譯文】6

不僅僅只是《楞嚴經》這個樣,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所有的經典也大部分都不使用用註解、釋義,如果只是因為不願意讓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在頭腦中佔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了,而希望直接探究經文的真實的、本來的意思。這也確實具有一定的見解。但是這樣的做法形成了一種風氣,甚至到了隨意發揮、宣說自己的想法、見解,認為這樣就是勝過古人了,就是最高明的了。但是其中錯誤的解釋或理解、不公正的歪理邪說非常的多!剛開始學習佛學的人因為缺乏基本的、重要常識,反而會被這些言論引入邪路、誤入歧途。而且古代的人比現在的人見識高、修行好是太多了,其中不如現在人十個裡面還沒有一個。現在的人比古時候的人差的實在是太多了,其中能夠比古人強的一百個裡面也未必能有一個。所以哪一個文章應該暫且留下來那?就好像這個世界上學習各種技能的人,一定要先遵老師的教導,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等到以後,成為這個技能方面的高手,本領、技術已經超過自己的老師的時候,還有誰比你更明白,還能夠去教導你怎麼做啊?又有什麼必要現在那麼急切就想要勝過其他人,而且這些實際上都還是沒有超出古時候人的見識、註解的範圍啊!

禮懺功德【原文】7

姑蘇曹魯川居士為予言。有女在夫家。夏坐室中。一蛇從牆上逐鴿。墮庭心。家人見而斃之。數日後。蛇附女作語。魯川往視。則雲。我昔為荊州守。高歡反。追我至江滸。遂死江中。我父母妻子不知安否。魯川驚曰。歡六朝時人。今歷隋唐宋元而至大明矣。鬼方悟死久。並知為蛇。曰。既作蛇。死亦無恨。但為我禮梁皇懺一部。吾行矣。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禮懺。懺畢。索齋。為施斛食一壇。明日女安穩如故。懺之義大矣哉。

禮懺功德【譯文】7

蘇州城中有一位曹魯川居士,他曾經給我說過這麼一件事:他有一個女兒已經出嫁,住在丈夫家裡面,有一年夏天正在坐在屋裡面坐著,突然看見一條蛇爬到牆上面去追趕鴿子,結果掉到了院子裡面,被男方家裡的人看到以後打死了。這件事情過了幾天以後,這條蛇的魂魄附在魯川居士女兒身上說話了。於是曹魯川居士就前去看望他的女兒,這條附體地蛇就說了:「我以前是荊州太守,當時高歡(高歡(496-547)即北齊神武帝,祖籍今河北景縣南。名賀六渾。曾掌東魏兵權,稱大丞相,他以晉陽為基地,東征西討。其子高洋建立北齊,追尊其為高祖神武帝。)造反,追趕我到江邊,結果死在江里了,我的父母、妻子等家人不知道是不是都平安呢?」曹魯川居士很驚訝地說:「高歡是六朝(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時代的人,到現在已經經過隋、唐、宋、元等朝代,到了大明朝了。」這條附體的蛇這才醒悟到自己已經死了很久了,而且還轉生變成了蛇,於是就說:「既然是做了蛇,被你們打死也就不怨恨你們了,只是希望能依照《梁皇寶懺》為我做一場佛事,懺悔我的罪業,那我就可以走了。」於是就請來泗洲寺的僧人定空師父主持做了一場《梁皇寶懺》法會。懺悔完畢後,這條蛇要吃齋飯,便又請師父開壇做了一場施食法會。到了第二天,曹魯川居士的女兒就安靜、穩重和以前一樣了。由此可以知道禮懺、施食的意義實在是非常大的啊!

螯蠣充口【原文】8

晉何胤謂。鱔蟹就死。猶有知而可憫。至於車螯蚶蠣。眉目內缺。唇吻外緘。不榮不瘁。草木弗若。無聲無臭。瓦礫何異。固宜長充庖廚。永為口食。噫。是何言歟。此等雖無眉目唇吻榮瘁聲臭。寧無形質運動乎。有形質而能運動者。皆有知也。汝不知其有知耳。況眉目等實無不具。特至微細。非凡目所見。而欲永為口食。胤之罪上通於天矣。

螯蠣充口【譯文】8

何胤[yìn] (字子季,今安徽廬江人。生於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卒於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年八十六歲。好學,陰帝時,入山隱居以終。)這樣說過:「鱔魚、螃蟹被殺掉、吃掉的時候,還能夠感覺得到它們恐懼、害怕,進而同情、可憐他們而不去殺害。至於那些水中的帶殼軟體動物,扇貝、螺絲之類的生物,身體裡面沒有眼睛、眉毛,身體外面看不到鼻子、嘴,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還不如小草、樹木,連一點聲音也出不了,與磚瓦碎石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就應該長期作為廚房裡的一道菜,永遠做我們口中的食物。」噫!這算是什麼話呀!這些生物雖然沒有五官可以觀察得到,即不知道痛也不能感覺癢,既沒有聲音也感覺不到呼吸,難道沒有看到一個形體在運動嗎?有形體而且可以運動的生物,都有知覺的啊,是你不知道它們有知覺罷了。而且五官等實際上並不是沒有,只不過是特別微細,不是普通人眼睛的能力可以看得見的,卻要把這樣的動物永遠充為口食,何胤的罪過真的比天還大了啊!

(因果輪迴、生生不息,因無始劫來的貪婪、嗔恨、愚痴等無知的念頭、行為,墮落到了畜牲道裡面就很可憐了。還轉生成貝殼、螺絲之類的不能言語的生物,更是可憐上加可憐。然而不去可憐他們,反而要把他們作為餐桌上的一道菜,人的心啊,太殘忍了。末學感言,阿彌陀佛!)

東門黃犬【原文】9

李斯臨刑。顧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斯蓋悔今之富貴而死。不若昔之貧賤而生也。寧思兔逢鷹犬。不猶己之罹斧鉞乎。兔滅群。汝夷族。適相當耳。不知其罪而反羨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子歟。

東門黃犬【譯文】9

李斯(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帝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後與趙高合謀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為趙高所忌,腰斬於市。)準備被腰斬的時候,回頭看著他的兒子說:「我想再和你一起牽著獵犬,帶著獵鷹,從蔡東門出去,到野外去打獵、去獵殺兔子,這是再也不可能的了。」於是父子兩個抱在一起痛哭流涕。然而現在被誅滅族了。李斯依然只是後悔今天雖然大富大貴卻要死了,還不如原來的貧窮下賤的時候能夠活著。卻沒有想想,兔子遇到獵鷹、獵犬被殺害的時候,不就像自己被刀斧殺害一樣嗎?兔群被消滅了,你三族的人都被誅殺,這也是差不多的啊。不知道自己的犯過的罪過,反而喜愛、懷念那種行為,李斯父子啊,真的是到死都還不明白啊!

為父母殺生【原文】10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子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凈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由。一日呵其妻子云。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由矣。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逝。予謹記之。以候應否。俄而生男。復妊。復生男。男隨斃。母亦隨斃。乃知一一語皆不謬。然則為父母殺生。孝子豈為之乎。

為父母殺生【譯文】10

錢塘縣有位姓金的人,吃齋(素食加上過午不食)守戒(此處說的應該是五戒)都很虔誠老實,後來生病去世了,他的魂魄附在一個小孩身上說:「我因為生前修善業時間太短了,所以沒有能往生到凈土,如今在陰間,不過也很快樂,來去都是自由的。」有一天,他責怪妻子說:「你為什麼在墳墓上祭奠我的時候,殺了只雞供給我?現在有當差的跟著我,不能再和以前那樣自由了。」他的兒媳婦懷孕了,因此問他的將來會怎麼樣,他說:「應當生男孩,平安無事,以後還會再生一個男孩,不過母子會雙雙去世。」我特意把這記錄下來,等待以後看看是否應驗。不久生下一個男孩,然後再次懷孕,又生下一個男孩,生下來就死了,母親隨後也死了。所以知道,他的話都沒有真實的,那麼為了父母而殺生的事情,孝子們怎麼可以去做啊!

鹿祀求名【原文】11

士人有學成而久滯黌(hóng)校者。禱於文昌。設遂鄉科。當殺鹿以禮。俄而中式。既酬願已。上春官。復許雙鹿。未及第而卒。噫。殺彼鹿。求己祿。於汝安乎。

鹿祀求名【譯文】11

有一位知識分子學習成績非常的好,卻總是參加科舉考試中不能中試,因此只能一直呆在學校裡面(就好像我們現在複課生)。於是他向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知識分子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座的名子,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祈求、默告自己的願望說:「如果能夠在鄉試(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均可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按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每場考三天。舉人一詞,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舉薦進京參加會試的秀才;到明代,成了鄉試合格秀才的專稱。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入更高層次的會試。)中考上舉人,我就殺一隻鹿來供奉、祭奠你。」結果真的在鄉試中考上了舉人。等到他殺鹿祭奠了文昌帝君以後,又要參加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了,於是又向文昌帝君許願如果考中就殺兩隻鹿來報答帝君。結果還沒有要等到考上就死了。唉!以殺死那些鹿,來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率,你能過的心安理得嗎?

心喻【原文】12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彿。非真也。試舉一二。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雲妙明真體。或喻寶珠。或喻虛空。種種之喻亦復如是。

心喻【譯文】12

心沒有什麼可以用來做比方的,凡是要用來把心比方成某些東西的,都是迫不得已而暫時用差不多的東西姑且變通一下,這不能算做真正的心,我嘗試著用一、二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把心比方成鏡子,這是因為鏡子能照見物體,當物體沒有來的時候,鏡子不會主動去照;物體面對鏡子時,鏡子即沒有憎惡也沒有喜愛的分別;物體離開鏡子時,鏡子沒有一點停留、留住的意思。這就好比聖人的心,常常在恬靜淡泊、不變不移當中,過去、現在、未來三際都是了無自性、本無生滅的,所以比方成鏡子。然而這只是好像差不多罷了,深入研究的話,鏡子實在是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知道。心難倒也是這樣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知道嗎?如果也是這樣愚昧、糊塗就沒有了靈性,怎麼能說它是妙明真體呢?或者比方成寶珠,或者比方成虛空,種種比喻也都是這個道理。

換骨【原文】13

陳後山雲。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換骨【譯文】13

北宋詩人陳後山(宋代彭城人,名師道(1052-1101),是所謂江西詩派的主要人物。)說:「學習詩詞歌賦就好像修仙術一樣,等時候到了,自然就會脫胎換骨了。」我也這麼認為:「學禪的人也和修習仙術的差不多,等到一定的時候,自然能脫胎換骨。所以學禪的人不用怕修禪不能成功,只需要擔心時候不到;其實也不用擔心時候不到,最需要擔心的是自己的修行夠不夠精進、有沒有真的下功夫。

洪州不得珠體【原文】14

洪州者。馬大師也。圭峰敘如來傳法迦葉而至曹溪。曹溪之道。惟荷澤為正傳。諸宗皆屬旁出。如摩尼珠。唯荷澤獨得珠體。其說析理極精。而品人不當。夫馬祖親承南嶽。南嶽親承曹溪。自後百丈。黃檗(bò,同柏)。臨濟。南泉。趙州。不可勝數諸大尊宿。皆從馬祖而出。而獨推荷澤。何以服天下。圭峰以荷澤表出「知」之一字為心。而諸宗於作用處指示。遂謂是徒得珠中之影。然古人為人解黏去縛。隨時逐機。原無定法。其言知者。正說也。其言作用處者。巧說也。巧者何。欲人因影而知現影者誰也。如執知之一字。則世尊拈花。曾無知字。將世尊不及荷澤耶。況諸宗直出知字處亦不少。豈專說作用耶。圭峰平日見地極高。予所深服。獨此不滿人意。

洪州不得珠體【譯文】14

這裡說的洪州,就是馬祖道一大師(道一,是中國唐代著名的禪師,今四川什邡縣人,俗家姓馬,後人尊為馬祖。道一在洪州弘傳懷讓大師的宗旨,當時稱為洪州宗)。圭峰禪師(圭峰大師,號宗密(780~841),我國華嚴宗第五祖。唐代果州人,俗姓何。住於陝西圭峰,世稱圭峰禪師、圭山大師,謚號定慧禪師。)講述說:「釋迦如來傳法給迦葉尊者,一直傳到曹溪(禪宗六祖惠能,在廣東韶州府曹溪說法渡生,後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六祖慧能大師道法傳承下來,只有荷澤神會禪師(唐代著名禪僧,菏澤宗之祖。襄陽(湖北襄陽)人,俗姓高。安史之亂平後,肅宗詔入宮內供養,並建造禪宇於荷澤寺中,詔請住之,故世稱荷澤大師。師在荷澤寺仍闡揚六祖之宗風。上元元年入寂,世壽九十三,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諸禪師,楷定禪門之宗旨,遂以師為禪宗第七祖,敕碑置神龍寺。其法流稱荷澤宗。〕是正統的傳承,其他宗派、派別都是非正統傳承來的。就好像摩尼寶珠(又稱如意寶珠,指能如自己意願,而變現出種種珍寶之寶珠。此寶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與佛德,及表徵經典之功德。)一樣,只有荷澤一個人得到了真正的珠子」。圭峰大師一直以來分析道理都非常得精密、準確,然而評論人物卻不合適、不恰當。馬祖是直接得到南嶽懷讓禪師(677~744,今陝西安康市人。25歲往參六祖慧能獲悟,親侍慧能15年。六祖對禪師說:「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曾預言:『在你門下將出一匹馬駒,這馬駒一出世,便會踏殺天下人。』)傳承,懷讓禪師又是在六祖處得到六祖親自傳的法。自馬祖大師以後有百丈懷海、黃檗希運、臨濟義玄、南泉普願、趙州從諗(都是馬祖的弟子或傳承人)等等,數量多得數不清的大德、有重望的前輩,都是出自於馬祖的門下,然而只單單推崇荷澤神會禪師一個人,怎麼能讓天下所人有相信、服氣。圭峰禪師的根據是荷澤神會禪師表達出「知」字就是心,而其他宗師只是在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方面指點迷津,所以就認為這些宗脈只得了珠的影子。可是古人為他人解除心裡的粘著和束縛時,都是根據眾生信受佛法的根機和因緣來不斷變化的,本來就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神會大師說「知」為心是從正面說的,其他的前輩高僧在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方面說,是巧妙的、側面地講述。巧在什麼地方呢?就好像要使人通過影子而知道能出現影子的是誰一樣的道理。如果執著於「知」這個字,那麼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釋迦牟尼佛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後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迴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於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後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可並沒有「知」字,難道世尊還不如荷澤神會嗎?況且各位宗師中直接指出「知」字的也不少啊,哪裡是全部都只是在「作用處」說啊?圭峰大師其它的見解非常高妙,我是深為佩服的,唯獨這一點不能讓人感到滿意。

墳墓【原文】15

予既老病。眾為擇地作塔。數易之。予嘆曰。世人極意營圖風水。冀子孫長永富貴耳。爾輩望蔭出紫衣國師耶。古人有言。棄諸林莽以飼禽獸。幸不置我於鴉腸狐腹足矣。餘非道人所知也。

墳墓【譯文】15

我現在年齡也大了,病也多了,眾人就準備為我選擇地方建塔,用來安放我死後的骨灰,其間變了好多次的地方。我感慨的說:「世間的人、一般的人盡心儘力的去謀求得到一個風水寶地,是希望將來子孫可以永遠的享受榮華富貴而已。你們是不是希望後世出個紫衣國師(紫衣--紫色之袈裟或上衣也。是非佛制之色,乃賜僧之紫衣,始於唐之法朗等;「國師」是中國歷代封建帝王對於佛教徒中一些學德兼備的高僧所給予的稱號。我國高僧獲得國師稱號的,一般以北齊時代(550—577)法常為始。)呢?古時候的賢聖曾經說過:『把身體丟到山川、森林、草原之間,用來餵養各種飛禽走獸。』我能夠幸運的不被飛禽、走獸吃到肚子裡面去就很知足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不是我這個修行佛道的人可以知道的了。」

菩薩度生【原文】16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乎。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

菩薩度生【譯文】16

佛的經典中說:「菩薩自己還沒有成佛,先能夠度化眾生圓成佛道」。不明事理的人於是就認為菩薩只去度眾生,不再度自己了,卻不知道自己也是眾生裡面的一個啊,哪裡有把眾生都度盡了,而唯獨留下自己這一個眾生的道理呢?所以怎麼可以借口學習大菩薩的行為,就只管去教育別人應該怎麼做而忘記了自己的修行啊!

附:印光大師重要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悟後【原文】17

溈山和尚雲。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悟後【譯文】17

唐代溈山靈佑和尚靈祐(771-853,俗姓趙,今福建省霞浦縣人,十五歲在家鄉從建善寺法常律師出家,二十三歲時,靈祐到江西,參訪懷海,居為參學之首。820年,靈祐游長沙,路過溈山(今湖南省寧鄉縣以西),就於此結庵,後人稱其為溈山靈祐。)說:「如今初學的人,雖然由於宿世的種種因緣而能夠於一念之間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性,依然還有非常非常久遠(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劫數以來所積累的種種習氣還不能斷除的乾淨、徹底。必須要引導他把現在這一世的業障、果報消除乾淨,把流動著一刻也不停止的種種雜亂的念頭全部停止,這就是真正的修行,不要以為另外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指導他修行的方向。」溈山大師的這些話,如果不是大徹大悟到佛法本來面目的人是講不出來的。如今稍微明白佛法中一點點道理的人,就認為自己這一輩子參訪大德,雲遊修學的事都完成了,不用再做了。難道只有你一個人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嗎?

孚遂二座主【原文】18

太原孚上座。於揚州孝先寺講涅槃經。廣談法身妙理。有禪者失笑。孚講罷。請禪者茶。白雲。某甲狹劣。依文解義。適蒙見笑。且望教誨。禪者雲。不道座主所說不是。然只說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如是。當為我說。曰。座主還信否。曰。焉敢不信。曰。請座主輟講旬日。端然靜坐。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孚一依所教。從初夜至五更。聞角聲。忽大悟。又良遂座主參麻谷。谷荷鋤入園不顧。便歸方丈。閉卻門。次日復求見。又閉卻門。遂乃敲門。谷問是誰。遂方稱名。忽大悟。此二尊宿。只緣是虛心下賢。不存我慢故。今人自高。焉得有此。

孚遂二座主【譯文】18

太原孚上座【唐代雪峰義存禪師,(福建省泉州人,俗姓曾。十二歲出家,十七歲受具,嗣德山法。經過「三到投子,九至洞山」的苦修以後,結庵於福州象骨山,地名雪峰,聲譽廣傳,稱為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七十歲出遊浙江寧波四明、江蘇丹丘之地。後入閩,八十七歲示寂,賜號「真覺大師」),衣缽繼承弟子,姓氏未詳。】在揚州的孝先寺里為大眾講解《涅磐經》,正在大講特講經文中精微、奇妙道理的時候。聽眾中有一位修禪的人忍不住笑了出來。於是孚上座講完後,就非常恭敬的把這位修禪的人請了過來,對他說:「我的見識貧乏、見解底下,只能夠依照文章的字面意思來解釋他的道理,剛才的講解讓您見笑了,我希望能夠得到你啟發教育。」修禪的人說:「我不是笑座主講的不對,不過你只說到了如來正法一點邊上的道理,其實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如來的正法。」孚上座說:「既然是這樣,就請您為我開示其中道理。」修禪的人說:「座主還可以相信我嗎?」孚上座說:「哪裡敢不相信啊?」修禪的人於是告訴他說:「請座主暫時停止講經說法十來天的時間,端正自己的身心,排除思慮、閉目安坐下來,收起散漫放縱的心思,凝聚意念、收斂心神,把所有的事情在這段時間裡都全部放下。」孚上座於是全部依照這位修禪的人教導的去做。從晚上7點左右到天快亮的時候,聽到吹畫角(古代樂器名,相傳創自黃帝,或曰傳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製成,外加彩繪,故稱「畫角」。)的聲音,忽然間大徹大悟了。還有一位良遂(唐代僧。屬南嶽懷讓法系。生卒年、籍貫、俗姓均不詳。於安徽壽縣北舉揚禪旨,世稱壽州良遂。)座主去拜見麻谷寶徹禪師。麻谷禪師扛著鋤頭去到菜園子中鋤草,良遂禪師到鋤草處,寶徹禪師對良遂禪師看都不看一眼,馬上回到方丈室中,並且把門關閉起來。第二天良遂又請求拜見麻谷禪師,麻谷依然關著門不見他,良遂於是就去敲門。麻谷禪師就問:「你是誰啊?」良遂剛要報出來自己的名字時候,忽然間就大悟了。以上所舉這二位尊貴的前輩,只是因為能夠虛心向高賢請益,沒有驕傲自大的心態,所以才能遇到這種大徹大悟的機會。現在的人往往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又怎麼能夠遇到這樣殊勝的機會、緣分呢?

實悟【原文】19

妙喜雲。若是乾屎橛如是說得落時。如鋸解稱錘。麻三斤。狗子佛性等。皆可如是說得。既不可如是說。須是悟始得。你若實得悟。師家故言不是。亦招因果不小。學者當切記妙喜此語。息卻口頭三昧而求實悟。

實悟【譯文】19

妙喜禪師(大慧宗杲,南宋高僧,俗姓溪,字縣晦,號妙喜。13歲入惠雲寺,次年為衲於郡中景德寺。後持行,向張商英求銘。張稱其為「英爽衲子」,字「妙喜」。17歲在汴州參謁禪師圓悟克勤。得圓悟許可,與之分座講法,以雄辯聞名。紹興七年,居徑山能仁寺。十一年,因不滿秦檜投降金人和議政策,被誣與張九成「謗訕朝政」,奪去衣牒,充軍衡州、梅州、福建等地。二十六年赦免,恢復僧服,往明州阿育王山。三十二年,孝宗賜其名為「大慧禪師」,並御書「妙喜庵」三字賜之。後在雲居山提倡禪宗修持以「看話頭」為主,開禪宗參話頭之先。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示寂,謚「普覺禪師」。)說:「有僧問雲門文偃禪師(雲門文偃禪師俗姓張,姑蘇嘉興(今浙江嘉興)人,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出生,是雲門宗禪的創始人。):『如何是佛?』雲門禪師回答:『乾屎橛。』參禪的人如果能夠說出這樣含有禪機的話,那麼類似如『鋸解秤錘』,『麻三斤』,『狗子佛性』等當然也都可以說得出。既然說不出這樣的話來,那就必須要有真參實悟才可以得到。你如果確實得悟了,而為你印證的師父故意加於否定,那這位師父也必招很大的因果報應。」學禪的人務必牢記妙喜禪師這段話,把口頭三昧全部丟棄掉、平息掉,而要務求實悟才行。

出家父母反拜【原文】20

予作正訛集。謂反者還也。在家父母不受出家子拜。而還其禮。非反拜其子也。一僧忿然曰。法華經言。大通智勝如來既成佛已。其父輪王向之頂禮。是反拜其子。佛有明訓。因刻之經末。予合掌雲。汝號甚麼如來。僧謝不敢。又問。汝既未是如來。垂成正覺否。僧又謝不敢。予謂曰。既不敢。且待汝垂成正覺。更端坐十劫。實受大通如來位。納父母拜未晚。汝今是僧。未是佛也。佛為僧立法。不為佛立法也。且世人謗佛無父無君。吾為此懼。正其訛謬。息世譏嫌。冀正法久住。汝何為不畏口業。甘心乎師子蟲也。悲夫。

出家父母反拜【譯文】20

我寫的作品《正訛集》裡面,我在所著的《正訛集》中,有一段文字解釋說『父母反拜出家兒子』的「反」字是「還」的意思。當出家的兒子拜父母時,在家父母不敢接受出家的兒子禮拜,而要還兒子的禮,並不是父母直接拜出家的兒子。有一位出家人看到我這樣解釋,心裡非常氣憤不滿,向我質問說:「《法華經》上記載,大通智勝如來(出現於過去三千塵點劫以前演說《法華經》之佛。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彌,從佛聞《法華經》。佛入定後,十六沙彌各升法座,為大眾覆講《法華經》。其第九沙彌,今已成佛,為阿彌陀。第十六沙彌成佛,即今之釋迦如來。)成佛之後,他的父親轉輪聖王便向大通智勝如來頂禮,這明明是反拜其子,可見這是佛的明訓,因而刻在經末。」我合掌問道:「請問你是什麼如來啊?」這位僧人連忙擺手說:不敢不敢。我又問他:「你既然不是如來,那快要成正等正覺了吧?」這位僧人又急忙擺手說不敢。我就對他說:「既然這些都沒有做到,那就等到你將來成了正等正覺以後,再端身正行十大劫,實實在在成為了大通如來的佛位,那時再接受你的父母禮拜還不晚。你現在還只是一個僧人,並不是佛啊。要知道佛為僧人立法,不是為佛、如來立法的呀。而且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在誹謗、毀壞佛法是教人不認父親、不認國王。我正為此事擔心、憂率,所以寫《正訛集》的目的,就是意在糾正種種差錯、誤解,以消除這個世界上的人的誤會、嫌棄的心,希望如來的正法可以長久的在這個世界上弘揚。你為什麼就不害怕由口而造的種種業罪業,甘心情願的充當佛門中的獅子蟲(獅子身上的蟲子,吃獅子的肉,比喻從內部破壞佛法的僧團中的敗類)呢?」真是可悲呀!

生愚死智【原文】21

洛陽伽藍記雲。史書皆非實錄。今人生愚死智。惑亦甚矣。蓋言史多溢美。不足信也。但皆非二字。立言太過。古號史為直筆。則焉得非實。夫子言文勝質則史。則容有非實。當改皆非作未必耳。夫古人慎重許可。一語品題。芳播千古。而今乃視為故事。等為人情。虛諛浪褒。取笑識者。可嘆也。故洛陽記有激而發此論。切中末世之弊。不如是道破。傳燈錄前代真善知識。與今安排名姓插入祖圖者何辨。爾後為吾弟子。毋妄干名公大人。裝點吾之未到也。

生愚死智【譯文】21

《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地理類),又稱《伽藍記》,為北魏人楊炫之所撰,成書於東魏孝靜帝時。書中曆數北魏洛陽城的佛寺,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敘述,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記載詳核。)中說:「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全都不是依照事實來記錄的,就好像現在的人寫傳記,活著的時候本是一個愚蠢的人,死後反而成了一名聰明的人,這些使人迷亂的事情已經非常多了。」這意思是說史書上的記載大多數都是過分的讚美,不值得當作可以信任的事情。但我認為用「皆非」這兩個字寫到文章里,未免太過於激烈了。古時候的人把專門書寫、記載歷史的書的稱為直筆(歷史編纂術語,直接、真實得敘述歷史的本來面貌。),所以裡面記載的事情怎麼可能全都不是事實呢。孔夫子(孔丘(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說過:「文章修飾的語言超過實質的內容,這就好像記錄歷史官員的手筆一樣。」可見記錄歷史的書上確實存在這不真實的地方。因此可以把「皆非」兩個字改為「未必」(不一定;不見得),這樣就比較公正了。古人做什麼事情總是謹慎認真地作出結論,用一句話來評定一個人物,便足足可以讓這個人流芳千古。而現在的人往往把傳記當做故事書來看待,把替人寫傳記當作送情面;情誼的事情,於是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加以加工製作,胡亂地把各種誇獎的話加上,不免讓明白、知道的人取笑。真是可嘆啊!《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有感於此而發議論,真是說到這個時代弊病的點子上了。如果不是這樣一句話把它說穿了,那麼《傳燈錄》上所記載的古時候那些真正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的人,與近代這些刻意安排名姓並插入祖圖的人,要怎麼樣去分辨清楚呢?從現在開始只要是我的弟子,絕對不可以輕易的去和有名望、有權利的人來往,以免胡亂裝飾點綴我還沒有達到的境地。

莊子(一)【原文】22

有俗士。聚諸年少沙彌講莊子。大言曰。南華義勝首楞嚴。一時緇流及居士輩無斥其非者。夫南華於世書誠為高妙。而謂勝楞嚴。何可笑之甚也。士固村學究。其品猥細不足較。其言亦無旨趣。不足辨。獨恐誤諸沙彌耳。然諸沙彌稍明敏者。久當自知。如言鍮勝黃金以誑小兒。小兒既長。必唾其面矣。

莊子(一)【譯文】22

有一位世俗之人,把許多剛剛出家比較年輕的小和尚召集到一起,為他們講解《莊子》(書名。戰國時宋國莊周著。因唐玄宗封莊周為南華真人,亦稱《南華經》。道家重要經典之一。全書原有五十二篇,但留傳下來的只三十三篇。其內容大抵記載莊周及其門徒的思想,是繼承老子的學說而加以發揚。),居然狂妄的吹噓說:「《南華經》裡面的言辭、文章的含義和觀點比《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由於《楞嚴經》內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還要好,還要高明。」當時在座的出家人和居士們,居然沒有一人起來發駁、批評他這種荒謬的說法。如果用《南華經》拿來和世俗的書籍相比較而言,它的內容確實算是高明、巧妙的,但如果說它的含義和觀點已經超過了《楞嚴經》,實在是沒有比這更可笑的了。大概這位見識淺陋的人只不過是一個村莊里迂腐淺陋的讀書人,他的人品學問本就比較粗俗低下,不值得和他去計較;他的話又完全是夸夸其談,沒有什麼目的與意義,也不值得與他去分別明白。只是擔心會錯誤的引導那些剛出家的小和尚們而已。然而這些剛出家的小和尚們如果稍微聰明一點的,過一段時間以後一定也可以分辨明白真的、假的。就好像有人用「黃銅比黃金還要好」的話欺騙小孩子,小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向騙他的人臉上吐唾沫。

莊子(二)【原文】23

或曰。莊子義則劣矣。其文玄曠疏逸。可喜可愕。佛經所未有也。諸為古文辭及舉子業者。咸靡然宗之。則何如。曰。佛經者。所謂至辭無文者也。而與世人較文。是陽春與百卉爭顏色也。置勿論。子欲論文。不有六經四子在乎。而大成於孔子。吾試喻之。孔子之文。正大而光明。日月也。彼南華。佳者如繁星掣電。劣者如野燒也。孔子之文。蓄而汪洋。河海也。彼南華。佳者如瀑泉驚濤。劣者如亂流也。孔子之文。融粹而溫潤。良玉也。彼南華。佳者如水晶琉璃。劣者如珉珂珷玞也。孔子之文。切近而精實。五穀也。彼南華。佳者如安南之荔。大宛之葡萄。劣者如未熟之梨與柿也。此其大較也。業文者宜何師也。而況乎為僧者之不以文為業也。

莊子(二)【譯文】23

或者有人這樣說:「《莊子》這部書的意義、道理雖然和佛經相比顯得低下,但是他的寫作的技巧;文章的風格玄奧、曠達、超脫、飄逸,使人讀之既感到喜悅又感到驚奇,這是佛經裡面所沒有的東西。因為這樣很多朝代的文人作文章、詩詞、歌賦已及科舉應試的時候,都相學習他裡面的東西、引用他裡面的詞句,這又該怎麼解釋呢?」我回答說:「佛教的這些經典,屬於那種最最奇秒的道理沒有辦法用文字、語言來表達的。若與世間人所做的文章來比較,就好像拿如同溫暖、祥和的春天去和那些花朵比較顏色的鮮艷一樣。這個暫時放到一邊可以先不說。你如果要談論寫作的技巧;文章的風格,不是還有六經四子(六經,指儒家六部重要經典,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四子,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在嗎?而孔子正是集文學之大成就的人。我嘗試用打比方來說明一下:孔子的文章,正大而光明,就好像太陽、月亮;而《南華經》裡面的文章,好的文章句子就好像天上的星星、空中的閃電,不好的文句就好像點著的野草的火苗發出來的光亮。孔子的文章,即含蓄又如同汪洋大海一樣;而《南華經》的文章,好的文章句子好像是瀑布、波浪,不好的文句就好像到處流淌的水。孔子的文章,既包含精華在內,而且還溫和美好,就好像最好的寶玉一樣;而《南華經》的文章,好的文章句子好行是水晶、琉璃,不好的文章句子就好像類似與玉的石頭。孔子的文章,既符合道理又精簡充實,就好像五穀雜糧一樣;而《南華經》的文章,好的文章句子,就好像越南那裡生長的荔枝、大宛國(古代中亞國名,是中國漢代時,泛指在中亞費爾干區域居住大宛附近各國圖的國家和居民,大宛國大概在今費爾干納盆地。)結出的葡萄,不好的文章句子就好像沒有成熟的梨與柿子。這是大體上的比較。從事文學的人要應該向那一位老師學習,應該心中有數了吧。何況出家人根本就不以文學為自己所應該做的事情啊。」

莊子(三)【原文】24

曰,古尊宿疏經造論。有引莊子語者。何也。曰。震旦之書。周孔老莊為最矣。佛經來自五天。欲藉此間語而發明。不是之引。而將誰引。然多用其言。不盡用其義。彷彿而已矣。蓋稍似而非真是也。南人之北。北人不知舟。指其車而曉之曰。吾舟之載物而致遠。猶此方之車也。借車明舟。而非以車為舟也。

莊子(三)【譯文】24

有人問:「古時候有名望的前輩高僧用文字解釋佛經或者發表各種論說的時候,也有引用《莊子》裡面的文字語言的,這是為了什麼那?」我說:「我們中國這個地方的書(震旦:指中國。《佛說灌頂經》卷六云:「閻浮界內有震旦國。」唐朝慧琳法師云:「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稱震旦。),當推《周易》、孔子的《六經四書》、老子的《道德經》、莊周的《莊子》等著作是最優秀的文章。而佛經是從印度(五天:中古時期,印度全域分劃為東、西、南、北、中五區,稱為五天竺。又稱五印度。略稱五天、五竺、五印。)傳過來的,必須要藉助中國的語言文字來創造性的發揮、傳播佛所說的經典,如果不引用這些中國最精妙的文章、語言,那還去引用誰的文章、語言?然而大部分都是引用其裡面言語、文詞,並不全部引用他們的含義,只是取其大概相似而已,實際上是稍微的有相似的地方,而不是真的就是這個樣子。比方說有一個南方人到北方來,和北方說起船,北方人不知道船是什麼,南方人就指著拉貨物的車子對北方人解釋說:『我們南方人常用船運載貨物到很遠的地方,就和你們這地方用車載物基本上差不多。』這是借車子來說明船的作用,並不是說車子就是船啊。」

養老書【原文】25

有集養老書。日用服食。多炮炙生物。至於曰雀。曰雁。曰雉。曰鴛鴦。曰鹿。曰兔。曰駝。曰熊。曰猯。多豪貴少年所未及染指者。先德有言。君善將息。難與死魔爭。胡為老不息心。反勤殺害。誤天下老人並其子弟俱陷地獄者。是書也。孔子曰。老者安之。定不教渠殺生為安。孟子曰。七十食肉。亦定不教渠遍食眾生肉也。作俑者其思之。

養老書【譯文】25

有人編寫安享晚年、防止老病的書籍,裡面寫的日常使用的、吃的各種物品、食物等等,大部分都是介紹用各種具有動能的生命體加工製作而成的。以至於其中提到的麻雀、大雁、野雞、鴛鴦、鹿、兔子、駱駝、狗熊、野豬,等等這些連許多生長在富豪貴族的少年子弟都沒有品嘗過的野生動物。古時候的大德、高僧說過:「不管你怎麼樣費盡自己的心思來保養自己的身體,也不可能抵抗的了死亡這個魔鬼。」為什麼到了年紀很大了還不能熄滅自己各種慾望的念頭,反而更加努力的去製造殺生的罪業啊?因為這本書使得天下的老人和他們的子女們都掉到地獄裡面去,罪魁禍首就是編輯這本書的人了。孔子說:「要讓老年人安度晚年。」而他一定不會教人以殺生作為安度晚年的方式。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說:「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吃一點肉。」也一定不會教人吃遍眾生的肉。希望開啟吃肉食滋補養生先例的人好好想想吧。

心得【原文】26

以耳聽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讀而得者之廣也。以目看讀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極其廣也。以心為君。以目為臣。以耳為佐使。可也。用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

心得【譯文】26

憑耳朵聽能夠得到的知識,不如用眼睛去看、去閱讀所得的知識廣。用眼睛看、閱讀所得到的知識,又不如隨時用心領會而能覺察、明白事情的真相所得的知識廣闊無邊。。如把心當比喻成皇帝,那麼眼睛就是朝廷中的大臣,耳朵就是輔助皇帝的內臣,就可以了。把眼睛當作心,這就算是是下等的做法了,如果把耳朵當作眼睛,那就是最最下等的做法。

祀神不用牲【原文】27

杭俗歲暮祀神。大則刲羊蒸豚。次則用豬首雞魚之屬。予未出家時。持不殺戒。乃易以蔬果。家人雖三尺童子無不愕然。以為必不可。予燃香秉燭高聲白神雲。某甲奉戒不殺。殺生以祭。不惟某甲之過。亦非神之福。然此意某一人獨斷。其餘皆欲用牲。倘神不悅。凡有殃咎宜加予身。若濫無辜。非所謂聰明正直者。家人猶為予危之。終歲合宅無恙。遂為例。

祀神不用牲【譯文】27

杭州這個地方有個風俗,過年的時候每家都必祭祀(si)神靈,大戶人家就殺豬宰羊用來祭祀,稍差一點的也用豬頭、雞鴨、魚之類東西祭祀。我在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因為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中不殺生戒,所以把祭祀的物品改為蔬菜、水果之類的。我的家裡人中連小孩子也都感到很驚訝,以為我這樣做肯定是不行的,於是我便點燃香燭,高聲向家裡的神像表白說:「我本人奉持佛的戒律不殺生。如果我殺生用來祭祀,不僅是我個人犯了殺生的罪過,而且我相信這也決不是神靈們的福氣。雖然這樣改用蔬果祭祀,這全都是我自己一個人作出的決定,其它人都要用各種牛羊之類畜生做供奉你們的禮品。如果你們這些神靈們感到不高興,那麼請把所有災難、禍事加到我一個人身上,如果波及到其他無辜的人,那就不配稱為聰明正直的神靈了。」我的家人們仍然為此感到恐懼不安,為我擔心害怕。然而一直到一年都過去了全家也都平安無事。因此此後每年祀神靈就按照這個辦法了。

好樂【原文】28

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而終老。但清濁不同耳。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詠。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書為勝矣。然此猶世間法。又進之。則好讀內典。又進之。則好凈其心。好至於凈其心。而世出世間之好最勝矣。漸入佳境如食蔗喻。

好樂【譯文】28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而且各人隨各人的愛好度過每一天,一直到老死為止,只是愛好的事情有高尚和低下的分別罷了。最低下的愛好是喜歡錢財,緊隨其後的低下者是喜歡美色,再其次的是喜歡喝酒。稍微清高一點的,有愛好古董文物的,有愛好琴棋書畫的,有愛好遊山玩水的,有愛好吟詠詩歌詞賦的。再上一等的,則是愛好讀書做學問的,打開書本讀書總會有好處的。所以,種種愛好之中,要算讀書為最高尚的了。但這還是屬於俗世間的事情。要追求更加高尚的愛好,那麼就是喜歡讀佛經了。如果繼續追求更高層次,就是喜歡清靜自己的身心,如果愛好到了喜歡清靜自己的身心,那麼這就是世間和出世間裡面最最上等、最最殊勝的愛好了,人的不同愛好,由最低下一直到喜歡清靜自己的身心,使的精神生活逐步升華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這就好比吃甘蔗一樣,一節比一節甘甜。 

世智當悟【原文】29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學宏辭。長技遠略。但以多知多解而勝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惡別邪正。行其所當行。而止其所當止者是也。僅得其初。是謂狂智。當墮三塗。兼得其後。是謂正智。報在人天。何以故。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也。出世間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別如來正法四諦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無明惑。如實了了。見自本心者是也。僅得其初。是出世間智也。名為漸入。兼得其後。是出世間上上智也。乃名頓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查德世智初分。便謂大徹大悟者。何謬昧之甚。

世智當悟【譯文】29

智慧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世間的智慧,另一種是出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學識淵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廣,知識豐富、能言善辯、技藝出眾、謀略深遠,只是依靠豐富的知識,可以解釋多種事情來勝過普通的人。另一種是注重品德修養的,能認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分別邪正,凡是符合道德規範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違背道德規範的則堅決禁止去做。在這二種世間的智慧當中,如果僅具第一種的智慧,那麼這種智慧只能稱為狂妄的智慧,依仗這種智慧只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勢必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如果具有第一種智慧,還同時具有第二種品德修養的智慧,這種智慧才可以稱為正確的智慧,用這種正確的智慧做引導斷惡修善,來生一定會生到人道或者天上。為什麼這樣呢?凡注重品德修養超本身具有的學問的人稱為君子;至於那些只做研究學問的工作而不重視品德修養的人即是趨向於小人了(此兩句話出自資治通鑒)。出世間的智慧也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非常擅長分辨明白佛所說正確的法則、四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六度(六度就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種種法門,並依此正法而真實修行的人;一種是打破無明惑(無明惑者,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能夠如實了知諸法的實相,清楚的明白什麼是自己的妙明真心的人。在這二種當中,只是得到第一種智慧,可以稱為出世間的智慧,這個叫做漸漸的修正到佛法的境界;如果兩種智慧都是得到,這就是出世間的智慧中的最上等的智慧了,可以描述為直接達到甚深不可思議的佛的境界。為什麼這樣說呢?只要得到事物根本的東西,自然不愁得不到事物枝末上的東西;如果僅得枝末,卻不一定可以得到根本的東西。現今有些人,稍微得到世間的智慧上的一點點皮毛,便以為就算是大徹大悟了,真是荒謬愚昧到了極點了。

時不可蹉【原文】30

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當趁此時。一氣做工夫。使有成立。若悠悠揚揚。蹉過此時。日後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廣。多為所累。淪沒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時不可蹉【譯文】30

一般來說剛剛出家的人,必定都抱著勇猛精進、銳意進取的修行心,應當趁這個時候,一鼓作氣地精進修行,使戒定慧的工夫都能有所成就。如果在剛剛出家的時候就馬馬虎虎應付著過日子,養成懶惰散漫的習慣,錯過了這個關鍵性的時期,將來或者住持寺院,或者教授徒弟,或者信眾、施主往來頻繁廣泛。就大多被這些事情拖累了,甚至連最初出家時的志向也被埋沒了,修行的人對這一點一定不可以不了解啊。

念佛鬼敬【原文】31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念佛鬼敬【譯文】31

海昌(現浙江海寧市鹽官鎮)有一個村民某人,他的村子裡面有一老婆婆死了,她的靈魂依附在家人身上,向人談起她平生所經歷的事,以及陰曹地府中的善惡報應的事情,講得都非常詳細,老婆婆的家人、鄰居都聚集到她周圍聽她講這些事情。這位村民也在這些人當中,忽然收斂心神在心裡念起了阿彌陀佛,這個老婆婆就對他說:「你如果能常常保持這樣,還用發愁不能夠成佛嗎?」這位村民就問:「為什麼呢?」老婆婆就說:「你剛才心裡在念阿彌陀佛,所以我才這麼說。」這位村民就好奇的問:「我心裡念佛,你怎麼會知道的?」老婆婆說:「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散發出光明來,所以知道你心裡在念佛。」這位村民不認識一個字,只是偶然在心裡默念阿彌陀佛,尚且能夠使的鬼生起恭敬心,何況長期修凈土念佛的人呢?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可知念佛功德一般人是無法想像,很難理解的。

鬼神【原文】32

或問有鬼神歟。無鬼神歟。曰。有。鬼神可信奉歟。不可信奉歟。曰。亦可亦不可。何謂也。曰。夫子不云乎敬鬼神而遠之。蓋一言盡其曲折矣。敬之雲者。有也。遠之雲者。信而不奉也。祀之以時。交之以禮。如是而已耳。過信而諂奉焉。冀其報吉凶。降福佑。獲靈通。則駸駸然入於邪矣。噫。有可敬而不可遠者。諸佛諸菩薩是也。胡弗思也。

鬼神【譯文】32

有人問:「這個世界究竟有鬼神呢?還是沒有鬼神呢?」應該回答:「有鬼神。」又進一步問:「那麼,鬼神可以信仰、尊重、拜祭呢,還是不可以啊?」這個問題應該:「也可以也不可以。」就疑惑的問:「這是什麼意思啊?」你們應該聽孔夫子說過這麼一句話把:「尊敬鬼神但是要離他們遠一點」。這一句話就已經把剛才所有的問題都解釋得清清楚楚了。既然說要『尊敬』,那就說明鬼神是有的;而『遠一點』的意思,便是告訴人們可以相信他們存在而不要去供養、奉侍他們。只要能特定的時間祭祀,盡到應有的禮節,這樣就可以了。過分的信仰敬奉就變成是巴結討好了。如果能預示運氣的好壞,得到的幸福和保佑,獲的神通感應。那恐怕就好像寶馬飛奔一樣進入邪道裡面去了。噫!有既可以尊敬供養而又時刻都不能夠遠離的,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啊。為什麼沒有想到他們啊!

東坡(一)【原文】33

洪覺范謂東坡文章德行炳煥千古。又深入佛法。而不能忘情於長生之術。非唯無功。反坐此病卒。予謂東坡尚爾。況其餘乎。今有口談無生。而心慕長生者。有始學無生。俄而改業長生者。蓋知之不真。見之不定耳。故道人不可剎那失正知見。

東坡(一)【譯文】33

北宋覺范禪師(北宋寂音尊者。名慧洪,又名德洪,字覺范。瑞州(今江西高安)人,俗姓喻。年十九,試經於東京天王寺而得度,通唯識論奧義,並博覽子、史奇書,有過目不忘之能,落筆萬言了無停思,而以詩名轟動京華。後南返,參謁真凈克文禪師而得法。其著述極豐,有《林間錄》、《禪林僧寶傳》、《高僧傳》、《法華合論》、《金剛法源論》等。)對別人說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博通經史,對儒、道、釋三教皆有研究。嘉佑元年(1056)及第進士。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居黃州時,築室東坡,因號「東坡居士」。)的文章和品德言行都能夠顯耀、流芳千古,又能夠深刻、透徹的研究佛法,唯獨陶醉於長生不老的各種方法技能中無法自拔,結果不但一點點的作用也沒有,反而因為這個導致生病直到死去。我感慨的說,像蘇東坡這樣聰明有才智的人尚且是這樣子,何況其他的人呢!現在有很多人口裡雖然談論的都是沒有生滅,不生不滅,其實心裡卻一直羨慕、希望可以長生不老、永遠存在;更有些人剛開始也學習不生不滅的佛教妙理,沒過多長時間就變換到學習長生不老的技能去了。這都是由於對佛教的教理、法門認識不真切,對正確的見解不能做到寂靜不動、一心專註原因啊。所以修行佛道的人一會兒的功夫失去正知正見也是不可以的啊。

東坡(二)【原文】34

元禪師與東坡書雲。時人忌子瞻作宰相耳。三十年功名富貴。過眼成空。何不猛與一刀割斷。又雲。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為何於自己性命便不知下落。以東坡之穎敏。而又有如是善友策發。何慮不日進。今之縉紳與衲子交者。宜講此誼。

東坡(二)【譯文】34

佛印了元禪師(北宋了元禪師。字覺老,號佛印,故又稱佛印了元。浮梁(今江西景德鎮)人,俗姓林。二歲學論語。及長,從寶積寺日用禪師出家,受戒後,遍參諸師。學通內外,能詩文,辯才無礙,且擅長書法,宋神宗元豐間主潤州金山、焦山,江西大仰、雲居等剎,九坐道場,四眾歸慕,名動朝野。當時名士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等均與之交善,以章句相酬酢。神宗欽其道風,特賜高麗磨衲、金缽,贈號「佛印禪師」。)和蘇東坡書信往來的時候寫到:「當今官場上許多人都害怕子瞻(蘇東坡的字)你將來做宰相。依我看,即使你真的做了宰相,享受人間二、三十年的功名富貴,也不過轉眼就變成空的,有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趁早下大力氣把這名利之心一刀割斷。」還有的書信中寫到:「子瞻你雖然閱讀過大量的書文、經典,所寫的詩詞、文章沒有一點點塵世間的俗氣,為何對於自己的生死大事反而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呢?」憑著蘇東坡的聰明才智,又有佛印禪師這樣的良師善友經常給他勉勵啟導,他解脫之道的修行何愁不能日日進步啊!當今社會上許多名流人士喜歡和出家僧人交往的,也應該講究這種能夠以正知正見、生死事大勸告、勉勵的情誼。

憎愛【原文】35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鳥。言愛之極其至也。忽緣變而情遷。轉愛為憎。憎而又憎。向之愛安在哉。轉憎為愛。亦復如是。是故愛不必喜。憎不必怒。夢事空花。本非實故。

憎愛【譯文】35

古人曾經說過這麼句話:「愛這個人愛到,連他住的房子頂上的烏鴉都喜愛。」這是形容對一個人的愛達到了最最極端的地步了。但忽然因為某種事情的變化,結果使得從前的那種感情也隨著改變了,於是把愛轉化成了憎恨。當憎恨到了極點的時候,從前的那種愛還存在嗎?把憎恨轉變成為愛的過程,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被人愛沒有必要感到高興,被人憎恨也不用憤怒。一切都好像是夢裡面的花朵一樣,本來就不是真實的。

靜之益(一)【原文】36

日間有事。或處分不定。睡去四五更起坐。是非可否忽自瞭然。日間錯處於此悉現。乃知爾來不得明見心性。皆由忙亂覆卻本體耳。古人云。靜見真如性。又雲。性水澄清。心珠自現。豈虛語哉。

靜之益(一)【譯文】36

白天有些事情,如果不能夠處理得非常妥當、處理好,等到晚上四五更時睡醒起來靜靜的坐下,凡白天處理的事是否合適、妥當都能明明白白、了了分明,白天的時候做的錯誤的、不恰當的事情都能夠在腦海里浮現出來。這才明白自己到現在為止都不能夠發現並徹底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是因為身體和心緒太忙亂,把自己本來清靜無染的自性給覆蓋埋沒了。古時候的人說過:靜見真如性(真即真實不虛,如即如常不變。真如性指一切眾生本具的自性清凈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無有變異,無有增減)。【龐蘊(今湖南衡陽縣人,字道玄。家世累代習儒。到了龐蘊這輩,卻厭棄塵勞,志求真諦,由儒入佛了。傳記詳見http://study.pusa123.com/a/shijichuanji/fumengushi/20101223/2834.html)舉家修行偈: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還有人說:「性水澄清,心珠自現。」這些話難道是隨便說的嗎?

靜之益(二)【原文】37

世間釅[yàn]醯[xiān]醇[chún]醴[lǐ]。藏之彌久而彌美者。皆由封錮牢密。不泄氣故。古人云。二十年不開口說話。向後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

靜之益(二)【譯文】37

這個世界上釀造的香醋和美酒,貯藏的時間越久味道就會越醇厚、甜美。這都是由於嚴密的封蓋,使其牢固、不漏氣的原因。古時候的大德曾經說過:「如果二十年都不開口說一句話,那麼以後就是佛這麼大得神通也拿你沒辦法。」這句話真的是有非常深的意思啊!(未完後續!)

第一筆: 後續38--161

第二筆: 後續1--141

第三筆: 後續1--125


推薦閱讀:

關於貴陽
大作業
A trip to the death(簡譯)
一隻狗的故事(一)
意義

TAG:隨筆 | 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