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命理的人,你們怎麼看待《了凡四訓》?只是雞湯么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概括起來就是,命運是自己掌握的,是需要反省自己不足,不能總是向外求。接著,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點,如善怒,缺乏愛心,徹夜不睡等各種缺點。了凡先生反省完了之後,雲谷禪師勸說了凡先生要積德,多行善事。慢慢改掉自己的不足。說完之後,了凡先生髮願」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即了凡先生在佛前懺悔自己之前的過錯,為了能考上,做善事三千件。同時雲谷禪師給予了凡先生功過格,善事的記上,惡則退除,並教了了凡先生准提咒。接著,雲谷禪師交代了凡先生如何持准提咒:汝未能無心,但能持准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其實啊,能念到這個程度是很難的,也是需要下功夫的。了凡先生開始修正自己的行為了。原文中的:余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結果呢,了凡先生考上了第一,而算命先生算的是第三,這次開始算命先生已經算的不準了。接下來,是各種爆發,基本破了算命先生的預言。從以上的摘錄中,《了凡四訓》不是雞湯,是了凡先生實打實的行動的總結,懺悔自己的錯誤,行善積德,修持佛法,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以下摘錄准提法的殊勝功德:佛言此咒能滅十惡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不揀凈穢。但至心持誦。能使短命眾生增壽無量。迦摩羅疾尚得除差。何況余病。若不消滅無有是處。若誦滿四十九日。准提菩薩令二聖者常隨其人。所有善噁心之所念。皆於耳邊一一具報。若有無福無相求官不遂貧苦所逼者。常誦此咒能令現世得輪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稱遂(禪宗傳燈錄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切隨心。又誦此咒能令國王大臣及諸四眾。生愛敬心見即歡喜。誦此咒人水不能溺。火不能燒。毒藥怨家軍陣強賊。及惡龍獸諸鬼魅等皆不能害。若欲請梵王帝釋四天王閻羅天子等。但誦此咒隨請必至不敢前次。所有驅使隨心皆得。此咒於南贍部洲有大勢力。移須彌山竭大海水。咒乾枯木能生華果。何況更能依法持誦。不轉肉身得大神足往兜率天。若求長生及諸仙藥。但依法誦咒。即得見觀世音菩薩或金剛手菩薩。授與神仙妙藥。隨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壽命齊於日月。證菩薩位。若依法誦滿一百萬遍。便得往詣十方凈土。歷事諸佛普聞妙法得證菩提。若欲成就壇法。不同諸部廣修供養。掘地香埿之所建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道殿法師我文字功底並不好,知友可自行閱讀《了凡四訓》,更能理解文中大意。雖然涉及到神秘部分,但是做為普通人,行善,改過,也是善莫大焉,文中也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了凡能改變命運,更重要的是改善修證自己的行為,自己的缺陷,同時學佛。這幾天經歷過一些事,重新讀了一些書,蠻有收穫的,晚上會繼續增加一些內容。以下是學佛的師兄可以看一下。「修定之前總要把自己身心進行調整,把過去進行反思,懺悔,這是應該做到的。不要認為懺悔帶有宗教色彩,我們這個社會對犯罪錯誤的人也提倡悔過自新。反思,反省,檢討,都是人類調整自我的常用辦法。
貪嗔痴疑慢五種心,都是修定的障礙。要從修定入手證菩提道果的人,一定要重視修心,沒有良好的心態,很難進入定境的。作為世間修行人,持居士戒即可,簡而言之,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持戒清凈,修定的障礙就減少。以上皆選自《禪定指要》章節。對照了凡先生所做的,以上這些行為他都做到了,時常反思檢討改過行善,持誦准提咒,所以把命給改了。小有涉獵勸善之文,若是不貽誤世人以至迷信,方可言之上佳,不然亦難免於妖妄。此文不乏欺人之說:或言行善以延壽之說,屬虛妄言。或借邵子皇極之威,而捧其虛言,此說無憑亦無證,即便果有此事,未嘗不是卜者有誤,豈可為證。或言其中准提咒法,其法亦不過竊於道家五行之說而施拜,何足道哉?若觀於史,更知世間絕無此等之事,若有,則天下無早死之善人,更無晚死之惡人。正謂天性,人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周濟萬物而不求其報,如此方可謂之上德。
若以虛妄之說,誘人以善,而淺薄者又稱快之,傳播越盛。初見頗善,然其根實由欺騙而來,故而終不過淪為將惑人入教,精神操控他人工具。此非文之罪?實乃文之罪,若文無欺,何以被他人用以欺人?依時而論,多有讀此而實踐者,其似善也,其真善乎,非也,不過功利之善,即偽善也。故而放生周濟之時,大顯慈眉善目之象,於此之外,家庭不幸婚變者有之,與親人反目者有之,迷信者有之,貪污腐敗者有之,如此種種,蓋不過聲稱其所以行善可改之說,故而愈加猖狂。故而,此類所謂勸善之言,皆不過淺薄之詞,雖迷信者有之,看似有調劑之用,但亦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唯不行而自行,不思而自思,不做而自做,皆符於良善,此方謂之真善。或有雲此乃方便法門。所謂方便者,因欺人故而方便,其實乃邪行。或雲雖欺人但有理。有理便可欺人?釣魚執法,亦是有理,然便可以此欺人乎?
故而所謂方便法門,不過為欺人找一堂皇借口罷了。我在頭條問答上的ID: 談者無語,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要從迷信走入另外一種迷信。首先,肯定袁了凡先生的作為,做善事積德,對自己他人都有益。大家也要多多向善,多積福德。我為人人,方有人人為我。但中國古話也說:「竊國者侯竊鉤者誅」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項羽仁義,分封六國貴族後代,按照說法是「興滅國,繼絕世」,豈不是大大的有德?如此有德之人,居然不免垓下之圍,身死國滅。反而讓劉邦這等無賴子坐穩了漢家江山數百年。老天爺豈非不長眼?跟著劉邦起家的元勛功臣,哪個手上不是無數的人頭鮮血,然而人家就能開國承家,富貴幾世。所以要知道,世界沒有袁了凡先生想得那麼簡單。天命、天機也不是說看誰是好人就特別照顧你,壞人就沒事拿雷劈你。最後再說兩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繫辭》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知乎用戶正好前段時間在別的問題下提過,直接複製粘貼。
《了凡四訓》是一本佛教的勸善書,這類書的出發點值得肯定,但是其中的內容卻未必正確。
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果,卻仍然免不了被外道砸死的命運。南傳佛教中,阿羅漢是與佛陀同等的最高果位,但是連羅漢都躲不過死亡的厄運,袁了凡只做做好事就能延長壽命嗎?按佛教的觀點,行善只是積累福德,頂多只能往生天道,與四聖中的阿羅漢差得不是一點半點。袁了凡是真的改命了?還是孔先生斷錯了?我傾向於後者。術數水平再高,也不可能100%準確。這一點,很多易友都認同。這本書,應取其勸人積德行善的良苦用心,不應執著其中提到的改命之法。知乎用戶我不懂命理,才看了了凡四訓,不甚解,只是覺得命改於不改無需執著。行善積德,無愧於心。人算不如天算,算不算,都保持清凈自心,應該就可以離煩擾更遠,無關乎結果。
知乎用戶佛教怎麼看待算命?它往往揭示了事物的現象,卻少觸及事物的本質。某人為什麼短命,為什麼貧窮,為什麼一生不得志?……很難解釋清楚。如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點捨本逐末。佛教認為,只有認清了業力的規律,才能從根本上通達命理,用斷惡修善的方法改造命運,否則,其他一切都徒勞無益。by索達吉堪布
了凡四訓是從因果上下工夫,自然能起到改變命運的作用,命理只是對短暫的命運的一種解析,是命運的地圖,根本上還是因果業力。了凡先生是從根本上下手。原名「可修」,現在是沙彌看了一些回答很想吐槽,因為我讀完《了凡四訓》感覺說得很好,也沒有覺得哪裡寫得很假。但是素來不自信,所以一直避免與人交鋒,也不想花時間去證明這本書的可靠。就睡前貼出以前讀完整理的一些我覺得比較好的句子吧,尤其那些講改命的基本原理的,就知道了凡絕不只是通過做好事就改了命了。- 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
- 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
-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若不返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 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符籙家有雲。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祕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夭壽不貳。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豐歉不貳。然後可立貧富之命。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當萬善。
- 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
- 第二要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不惟是也。閒居之地。指視昭然。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終難自欺。被人覰破。不值一文矣。烏得不懍懍。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纔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 第三須發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剌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嚙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 強制於外。其難百倍。且病根終在。東滅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 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於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傳也。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大抵最上治心。當下清淨。纔動即覺。覺之即無。苟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須隨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為失策。執下而昧上。則拙矣。顧發願改過。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經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
-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 隨緣濟衆。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捨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
推薦閱讀:
※新派命理精髓詳解之三十四
※命理十神心性
※江湖類雜文 - 張神峰病葯說類(待校正...) - 江湖命理 - 命理研討 - 龍騰易學論...
※[轉載]破譯特級命理大師夏仲奇(盲人)的論命絕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