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賓禮 古人待客規矩多

賓禮是古代天子、諸侯、使臣相互交往中涉及的一系列禮儀,本文中將針對以下問題向您介紹:

《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時聘曰問,殷祧曰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周禮的賓禮是邦國間禮遇親善的禮節。具體來說,也就是各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間相互會見以及使臣往來的種種禮節。由於時間和形式的不同,分為八種。這八種賓禮的種種細節,歷來學者多有爭議。它對秦漢以後各王朝的影響很大,各個王朝群臣朝覲皇帝時的禮儀、皇帝出巡時的禮儀、王朝與周邊國家使臣之間的交往禮儀等等都以此為基礎。

古代請客吃飯講究多 宴席上的禮儀

宴會在賓禮活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宴會也不局限於賓禮活動中,《儀禮》中就有「鄉飲酒禮」、「燕禮」「公食大夫禮」,都是指不同宴會的場合中所應遵從的禮節。其實,只要有宴會的場合都會有禮節的存在。這裡就介紹一些古代宴禮的知識。

說到宴會恐怕最重要的要數迎送和座次了,這方面的禮數相當繁瑣,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古人特別講尊卑之別造成的。就迎賓之禮來說,如果主人與客人的地位尊卑相同的話,那麼他要到大門外邊去迎接;如果主人身份要尊於客人的話,那麼他就應該在門內迎接。如果是君臣之間,那麼他們都只需要站在房屋門口的台階上,君主要在這裡,臣子還要向台階下降一級。古代的房屋都是建在台上的,出門就有台階,像故宮內的房子都保留了這個習慣。其實故宮就是一個放大的標準庭院,午門就是大門,太和殿就是房屋。跟我們平常說的大門不完全相同。如果客人是不請自到,那麼他到大門的時候要「請事」,然後主人才好迎接。

進門的時候也有禮節,賓客要從左邊的門進,主人則從右邊的門進,要讓主人先進門。如果是大臣見了帝王,則應從右門,意思是臣子不能以賓客的身份自居,因為凡賓客都是要受到尊敬的,而帝王的情況是最特殊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有臣子尊敬主子的份兒。進門後還有「三揖」的禮節,即曲揖、北面揖和當碑揖。《儀禮?士昏禮》中說「揖入,至於廟門,揖入,三揖,至於階三讓。」這裡出現了一個廟門,需要解釋一下,古代正式的會見是在宗廟中的,這是庭院最尊崇的地方,供奉著祖先的地方,凡家族最重要的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行,也相當於一家之公共場所。後來演變為正屋,祠堂則另闢地方。所謂的三讓是指到廟門之前的台階時,要相互謙讓三次。之後,如果尊卑相同時,則要一起上,如果尊卑有別,則尊者先。

送客的時候似乎沒有這麼繁瑣,主人送於門外,要拜兩次,客人不需要答拜,離開就行了,注意,客人離開前行時,不應該回頭。

座位安排上有什麼講究

只要講尊卑,必然就會在各種場合體現,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座位的安排了,在古代這叫向位之儀,向指的是人和物之所向,即向東還是向西;位指人和物所在位置。顯然,二者是聯繫在一起的,如帝王坐北朝南。應該指出的是尊卑之別只是向位之儀的一個方面,向位之儀還涉及到人鬼、男女、吉凶等。

古代的向位,不是隨便安排的,它的根據就是陰陽。東、南、左為陽;西、北、右為陰。人以陽為貴,神鬼以陰為上。行禮時候堂上設席,神以西為上,人以東為上。如果坐席是東向或西向的話,神應該以南為貴,人則以北為貴。站的位置也是這樣,如果是東西向,北邊為上;如果南北向,東邊為上。吉事尚陽位,凶事尚陰位。男女同處時,男人在左,女人在右,也是用陰陽來分別的。現在算命看手相,還是男左女右,可見這種傳統淵源之久。用於國政,則文事尚左,武事尚右。

宴會的座次也是據此來排定的。古人的宅院都是堂室結構,成語有「登堂入室」,房屋結構為前堂後室,欲入室必先登堂。堂是坐北朝南的,在堂上聚會就以朝南為尊。室之門開在東邊的,在後室中聚會,就以坐西朝東為最尊。大家都熟悉《史記》所述「鴻門宴」的情形吧!當時項羽的座位就是「東向」的,即坐西朝東,亞父范增是南向的,要次一等,但仍然占著陽位,劉邦是北向,張良是西向,就在門邊上,是最差的。根據這樣的安排,項羽顯然是以帝王自居的。如今我們還以正面對門的位置為尊位,大概就是這種傳統的演變型吧!

古人吃飯時的規矩

在吃飯的時候,也有一系列的細節要注意,《禮記?曲禮上》非常詳細地記載了這些內容,如帶骨頭的肉要放在左邊,切好的大塊肉要放在右邊,細切的烤肉放得遠一點,醬醋放得近一些,飯放在左邊,羹湯放在右邊。那個時候還是用手抓飯的,所以不要把手中的剩飯再放回去,當然飯前一定要洗手。(洗手的方式也是有規定的,下文再慢慢介紹。)不能不停地喝酒,不要大口喝湯,不要發出吃飯的聲響,不要啃骨頭,不能當眾剔牙,也不要只顧著自己吃飽。可見古人在禮節方面研究之細緻深刻,看起來相當繁瑣,但想一想,若都能做得很好,則是很人性化的,最起碼不會因過於放肆而攪了別人的局。

吃飯喝酒,主人要先向賓客進酒,這叫做獻;客人還敬主人之酒,這叫做酢;主人此時要先自飲,然後勸客人飲,這叫做酬。在飲禮的第一獻之後,主人要送禮物給客人,以勸酒,謂之酬幣;這是飲酒禮。還有類似的食禮,在食禮的初食之後,主人也要送禮物,以勸食,叫做侑幣。禮物是束帛乘馬。天子舉行宴會饗諸侯,有九獻、七獻、五獻,卿大夫士行禮,有三獻、一獻。正獻之後,眾賓客按照長幼的次序相酬,這叫做旅酬。旅酬之後,大家就不用再客套了,這叫做無算爵。與此配合的音樂,叫做無算樂。吃飯用手,手抓一次叫做一飯,剛開始吃三飯,三飯之後王公會賞賜一些東西,這就是侑幣。然後吃九飯,每三飯之後,要喝酒或羹湯,最終一次後要用酒或者漿漱口。

待客禮儀中的細節

迎送賓客、宴飲、祭祀、射禮都有奏樂。其中也有一套程序。迎賓,擊鐘、鑮,名為金奏,大概是因為這些樂器的材質是金屬做的吧。然後擊磬以應之,這套設備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大夫、士都沒有,他們只有送客之樂。然後是升歌。凡飲酒獻酬之禮畢,樂工就開始奏樂,金奏都是在堂下,(可知堂內也有高低之別。)升歌即鼓瑟和唱歌,人要在堂上,歌的內容就是《詩經》之雅、頌,用瑟伴奏。兩君相見應用《大雅》或者《頌》,諸侯以及大夫、士用《小雅》,天子用《頌》。(不知兩君是指諸侯呢還是指天子,這裡似有不通之處。)升歌之後,則堂下笙奏,吹奏《小雅》。然後是間歌,即堂上升歌與堂下笙奏輪流而作。然後是合樂,即升歌與笙奏同時歌奏,至此正樂完畢。此時也應該是喝酒旅酬結束的時候了,接下來就是無算樂了。無算樂是指間歌、合樂重複演奏,直到盡歡而罷。最後結束送賓,諸侯、大夫、士金奏,均用《陔夏》;天子用《肆夏》。天子、諸侯金奏用鐘鼓,大夫、士僅用鼓。以上這些都是常禮。諸侯以上,禮之盛者,不用笙,而用管。吹管者就是堂上的歌者。因為歌者與吹管者為一人,所以就沒有間歌、合樂了,此時就以舞來代替。行射禮,至第三番射時,也要奏樂,以樂節射,即射時的動作需與鼓聲配合。

下面介紹洗手的方式,按照禮書的記載,古代洗手方式有兩種,其一為在堂的東階前東南處,那裡放著盛水的器皿,叫做罍,罍裡面放著一個勺,叫做枓,是用來舀水的。另外,旁邊還有一個器皿,叫做洗,是用來接洗手之水的,簡單地說就是用枓舀水淋洗,而不是像今天把手直接放在盆里。這種方式是一個人自行解決的。還有一種方式,程序與此相同,只是舀水是別人來幫助你,這個時候所用器皿的名稱也變了,盛水的叫做匜,下邊接水的叫做盤,沒有枓之類的東西,侍者直接擔著匜淋洗就行了。如此看來,還是相當講究衛生的。

再介紹一下脫履的禮數。古代沒有我們今天這樣的板凳,高腳板凳的使用大概要到南北朝時期,還是從北方的少數民族那裡傳過來的。古人席地而跪坐,如今日本韓國尚有這種遺風。所謂的跪坐,是指雙腿跪地,臀部坐於腳跟,挺身時動作叫做跽。鴻門宴中,樊噲衝進宴會的時候,項羽立刻跽坐,是帶有防衛意思的。因為要布席而坐,所以要脫鞋,以免弄髒了席子,但例外的是行祭禮和宴飲,此種場合不宜脫鞋。平時聊天閑居的時候,無論在堂上還是在室中,都得脫履,連君主也不例外。如果是在室內活動。那麼要在門外脫鞋,只有身份尊貴的人可以在門內脫鞋;如果是在堂上活動,那麼就應該在階下脫鞋,也只有尊者可以在堂上脫鞋。

古代的外交禮節

西周,春秋時期,凡吉凶必告,《春秋》裡面就有「凡告則書,不告則不書」的筆法。諸侯間的外交活動非常頻繁,在這些活動中有一套大家需要遵守的聘禮。所謂的聘既包括諸侯親自到他國聘問,也指諸侯派遣使者到他國聘問。按照習慣每年一次的出使叫做「問」,隔幾年一次稱「聘」,新君即位,新君聘問他國,或他國來聘稱「朝」。隨著時間的遷移,春秋時期便沒有那麼嚴格了,一般來說,禮節隆重的就稱「聘」,差一點的稱「問」;大國之臣來使稱「聘」,小國之君來聘稱「朝」。天子與諸侯的外交禮節也可以稱「聘」。

出使前,君主要任命卿一人為使者,大夫一人為上介,作為使者的副職;司馬任命士擔任次介,或稱士介、眾介。至於隨從人員則沒有嚴格的限定。出使時要攜帶禮物,即授幣,一般是玉、帛、皮、馬之類。出使前夕,行授幣禮,然後使者回家在父廟行釋幣禮,表示將出使,不能按時奉祀。出使之日,使者要帶著一面紅色的小旗,帥上介、眾介朝君主門外。若到了別人國境,使者要宣布禁令,防止無禮行為。若要借道他國,使者則要派遣次介向所過國的下大夫借道,送束帛,並請嚮導。下大夫向上報告國君,國君派人款待使者,然後再派人作嚮導。

到達出使國之前,使者一行要預習禮儀。入境,要向關禁報告,再由關令向上通報,國君派人來問,因何事來聘,使者告之,便可以入國境。入境之時要檢查一下禮物,稱為展幣,共三次,其他兩次分別在入都郊和入招待之賓館時進行。根據禮書記載,使者到達都郊,受聘之國君要派卿來慰勞,然後派大夫引導他們去住所,一般住在受聘國大夫之宗廟。但從《左傳》中記述的事例來看,春秋時期好像就已經有專門招待使者住宿的賓館了。然後就是下大夫奉命迎賓於館,接著進見國君行聘禮、行享禮,將禮物按規定頒送。這些都是正式的使命,另外使者還可以以個人名義拜見。出使快要結束時,受聘國要派卿到賓館返還使者行聘禮時送給國君的珪和送給夫人的璋,再以束紡贈予來聘之國君,束紡稱為「賄」,另外還有玉、帛、皮、馬,這些稱為「禮」,來聘時所送多少,返還時也要依數返贈,以表示報答來聘之盛意。使者出都郊,君主派地位相等的臣下去送行。

使者回國後,達到本國都郊時,要請復命於君。在行禳禮後,入朝,然後陳幣於朝。君主執慰勞之禮。使者回家之後要在家廟中行釋幣、奠禰之禮。

以上簡要介紹了出使之過程,其中禮節相當複雜,進退揖讓,以及言辭都有很高的要求和規定。即如外交辭令,都要求「賦詩言志」。所謂的「賦詩言志」,引用「詩三百」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有生命危險,《左傳》中就記錄過這種事情。所以孔子在後來教學生的時候即有「語言」一課,且說「不學詩,何以言」。春秋時候,人們也常說,出使「受命而不受辭」,其旨在於強調使者的應變能力。燭之武退秦師便展現了那種言辭的風範。這些都是需要卿大夫們年輕時的學習和演練。


推薦閱讀:

婚宴座位怎麼排?敬酒有什麼講究?
江湖二三事~

TAG:古人 | 規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