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軍事制度,名為八旗,細分則24旗,再細分則有27旗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權,在軍事方面最突出的是八旗制度,但確切的說起來,八旗應該是由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組成的,這一點大家想必都很清楚,不過,還有三旗不很多人不是很了解,那就是內務府三旗,所以說,清朝的「旗」一共有27個。下面就八旗制度做一番介紹。
清王朝的八旗兵制,是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製的基礎上創立的,是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牛錄」是女真部落中最早的組織形式,起初一個牛錄只有十人,後來在努爾哈赤用兵的過程中,利用並發展了牛錄。
1601年,努爾哈赤編訂了新的社會軍事組織:
一牛錄擴充為300人,首領稱為「牛錄額真」,五牛錄為一「甲喇」,首領稱為甲喇額真;五甲喇為一固山,首領稱為固山額真,下設左、右梅勒額真為副職。每個固山以不同的旗幟為標誌,當時一共有四個固山,即四旗:黃旗、白旗、紅旗、藍旗。
努爾哈赤用四旗代替牛錄製後,又將四旗擴充為八旗制。他在原四旗的基礎上增設了另外四旗,以鑲邊為標誌,分別為鑲黃旗、鑲紅旗、鑲白旗、鑲藍旗。
清太宗皇太極在滿洲八旗之外,又組建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滿洲八旗當時有93000人,蒙古八旗有23600人,漢軍八旗有32000人。二十四旗總共約15萬人。
清朝入主北京後,攝政王多爾袞按照漢制改定了八旗官制的稱謂。他將固山改稱為「旗」,固山額真稱為「都統」,梅勒額真改稱為「副都統」,甲喇額真改為「參領」,牛錄額真改為「佐領」。
自皇太極開始,大清皇帝親領滿洲兩黃旗。皇太極在權力之爭中擊敗了三貝勒莽古爾泰後,收奪了他親領的正藍旗,從此以後,大清皇帝直接統領八旗中的三旗,即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所以說,在皇太極時期,滿洲的上三旗中並沒有正白旗。
順治帝即位初年,多爾袞將皇帝親領的正藍旗據為己有,加上其控制的兩白旗,其軍事實力無人能比。順治親政後,清洗了多爾袞黨羽,並收奪其原有的正白旗。由此,大清皇帝親領的三旗就是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稱為上三旗。其中的另外五旗則有皇帝所任命的諸王、貝勒分領,稱為下五旗。
八旗中,每旗的都統均設「都統衙門」,掌管政令的執行、稽查本旗戶口、教養旗眾、排定旗內成員應有的官爵,核算旗員的軍賦等。都統之下還有參領、佐領。佐領是八旗的基層親民官。
各旗中所轄的成年男性,在清初的時候實行的是三丁抽一,隨著人口的增長,逐漸改為五丁抽一或更小的比例。抽中的男丁構成了京師各個軍伍,即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以及銳健營、火器營、善撲營、虎槍營等。
在每個佐領下(上三旗內),計有侍衛親軍、驍騎、前鋒、護軍、步軍、匠役等從軍人員共76人,這就是每佐領之下額兵。後增設的禁衛軍軍營官兵,也都按比例從各旗中抽取。
清廷在完成了對全國的佔領和控制之後,將八旗的主力安置在北京城,對皇宮和京師保衛系統進行了重建。
清廷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按方位分布在北京城區各處。鑲黃旗被安置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成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八旗又按東西分為左、右兩翼,左翼為鑲黃、正白、鑲白和正藍四旗;右翼為正黃、正紅、鑲紅和鑲藍四旗。
除此之外,清廷還在內務府設三旗,因為被定性是皇帝的包衣奴才,所以內務府只有上三旗,即鑲黃、正黃和正白,他們被安置在皇城內。內務府三旗地位相比滿洲、蒙古、漢軍八旗表面上地位要低,但實際上因為是侍候皇帝,這些內務府包衣們個個肥的流油。
內務府主要由以往的降附、俘虜的外族民眾和本族內部的世代家奴組成,內務府三旗主要從事以往明代由宦官執掌的職能,兼掌內廷禁地一部分門戶的宿衛。
推薦閱讀:
※漢軍旗到底有沒有擴編為漢人八旗,為什麼史載趙爾巽和甘文焜是漢軍正藍旗?
※清朝末期的旗人還講滿語嗎?
※明亡清興的關鍵其實是雙方戰車大pk?
※在旗與不在旗的老北京話差異在哪裡?
※萬曆皇帝不上朝是真的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