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願講話》 --第六章 乃至十念
《第十八願講話》
--第六章 乃至十念第一節 「乃至十念」之義
「乃至十念」這四個字,分為五個大點來解說。
一、念之義
第一大點:「念之義」。
「念」之一字,在佛典當中指出五種含義。
第一,「明記不忘」之義。
第二,「想念」之義。
第三,「觀想、觀念」之義。
第四,「稱念」之義。
第五,「時間」之義。
第一,「明記不忘」之義
世親菩薩《俱舍論》卷四說:「念,謂對所緣之事,明記不忘。」
玄奘大師《唯識論》卷三說:「於曾受境,恆明記故。」
《唯識論》卷五說:「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從這三段文的簡短解說可以了解,「念」在這裡的意思是「明記不忘」:我們曾經見聞覺知過的,亦即凡是看到的、聽到的、知道的,存在腦海中,印象深刻,清楚、明白地記憶著,而不會忘掉,這就是「明記不忘」。
第二,「想念」之義
「想念」,也叫做「憶念」或「心念」。
《俱舍論》卷一說:「能取相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冤親、苦樂等相。」
《唯識論》卷三說:「想,謂於境,取相為性。」
如果單單這樣聽的話,可能不太了解。但這個其實很容易了解。也就是說,「念」的另一種意思就是「想念」,想念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想念曾經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是顏色上的青黃赤白也好,物體上的長短方圓也好,或是人類的男女、美醜,甚至回想曾經跟我們有恩愛或冤讎的,乃至想像喜樂的、痛苦的,這就是一種想念。想念的範圍很廣,就時間來講,古往今來;就空間來講,上窮碧落下黃泉,可說豎窮三世、橫遍十方,要怎麼想就怎麼想。這是「想念」。而心中默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佛名,亦屬於想念之念。
第三,「觀念、觀想」之義
「觀念、觀想」也就是息慮凝心、攝心專註。集中意識、心意,去思惟佛的本體,或是佛的內容;乃至像《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十三種觀,息慮凝心去做第一觀的日想觀,乃至第九觀的佛身觀、第十三觀的雜想觀,這叫「觀佛三昧」。「念」也有這種「觀念、觀想」的意義。
第四,「稱念」之義
「稱念」也就是以口業,發出聲音來念佛,這叫「稱念」之義。
《觀無量壽經》言:
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從這裡來講,這個「念」就是「稱名」,有聲音。
《安樂集》引《惟無三昧經》言:
耳聞念佛之聲。
可見,這個「念」是有聲音,念佛之聲。龍樹菩薩所寫的《易行品》:
念我稱名。
善導大師《般舟贊》說:
念念稱名常懺悔,
一聲稱念罪皆除。這也都是說明「念」就是「稱」。法然上人的《選擇集》說:
念即是稱。
念稱是一。又說:
稱名念佛是彼佛本願之行也。
故修之者,乘彼佛願,必得往生。從這一點來講,「乃至十念」的「念」就是指「稱名念佛」的念。
第五,「時間」之義-- 指極短的時間
在經論當中,往往形容最短的時間,都叫「一念」,有的以一剎那為一念,有的以六十剎那或九十剎那為一念。
「念」有以上經論所說五種含義。
二、念即是稱
第二大點:「乃至十念」之「念」,即是「稱」-- 稱念之義。
(一) 非四種念佛
「乃至十念」的念,在各種念佛方法之中,既非實相念佛,亦非觀想、觀像之念佛,又非想念之念佛,而是「稱名念佛」。
自古以來解釋念佛,有四種解釋。
第一種是「實相念佛」。所謂「實相念佛」,就是證悟到佛性--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然後把心安住在那種境界,這種念佛就叫「實相念佛」。一般所提到的「自性彌陀,唯心凈土」就是屬於實相念佛的範圍。
第二種是「觀想念佛」。也就是心意專註,乃至入定。像《觀無量壽經》第九觀所解釋的,息慮凝心去觀想佛身。阿彌陀佛的身體有多大?經典上說,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那麼大,這有多大?由旬有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是八十里。印度有一條恆河,寬有四十里,兩邊的沙非常細,一粒沙是一由旬,那麼所有的恆河沙代表多大?每一粒恆河沙就代表六十萬億,所有的恆河沙加起來,以這個來形容佛身之大。本來六十萬億還有數目可以算,那由他是一種沒辦法想像的數目,在這裡是表示什麼?表示阿彌陀佛的佛身是遍滿整個虛空界的,虛空有多大,阿彌陀佛的佛身就有多大,這裡的觀想,就是觀想這樣的佛身,當然,這一種不是我們凡夫的根機所能做得到的。
第三種是「觀像念佛」。觀像念佛也就是《觀無量壽經》第十三觀所講的,觀想小身的阿彌陀佛,多小呢?丈六高或是八尺高,或是像我們佛堂所供奉的這一尊佛像的高度、形狀也可以,這種叫「觀像」的念佛。《觀無量壽經》里說: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
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神通廣大,祂可以隨意自在地在十方世界,在大宇宙當中,要現大身充滿整個虛空,也可以;要現小身丈六、八尺乃至七尺、一尺、一寸,都可以,隨意自在。所謂的觀想或是觀像的念佛,就是這種的念佛。
第四種「想念之念佛」。這個「想念」既不是實相,也不是觀想,也不是觀像,而是以我們這種散亂之心想像佛的功德、慈悲,或「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也就是以意業念佛。我們的行為有三種,一種是「意業」,一種是「口業」,一種是「身業」,在這裡「想念之念佛」是「意業」。
可是,「乃至十念」的「念」,既不是實相念佛,也不是觀想、觀像的念佛,同時也不是想念為主的念佛,而是以「稱名念佛」為主。
(二) 稱念之經證
有經證,有祖傳。也就是這個「乃至十念」的「念」要如何解釋才契理契機、中正穩妥,而不流於偏失呢?凡是要解釋經文的意義,必須要依佛陀的語言,以及祖師的傳承,同時是依義不依語,不然的話,就會「依文解義,三世佛冤」。
以下就引用佛言、祖語,稍作解釋。「經證」就是以九部經、十一段經文,來作為「乃至十念」是以「稱名念佛」為主的根據。
第一,依《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依《觀無量壽經》〈流通分〉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第三,依第十八願成就文之「聞其名號」。
第四,依第十七願之「稱我名者」。
第五,依《大阿彌陀經》言:「聞我名字」。
第六,依《平等覺經》言:「聞我名號」。
第七,依《如來會》言:「聞我名已」。
第八,依《莊嚴經》言:「念吾名號」。
第九,依《般若三昧經》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
第十,依《文殊般若經》言:「不取相貌,專稱佛名」。
第十一,依《鼓音王經》言:「受持彼佛名號,其心堅固,憶念不忘。」
從這九部經、十一段文來看,都很明顯地,一目了然地,「乃至十念」之「念」是指「稱名念佛」。
在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第一段所引用的《觀無量壽經》的經文,說:
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裡很明顯的,十念就是稱名(若不是稱名,其人必墮地獄)。
如果拿這句經文與第十八願對比,就非常明顯,曉得第十八願的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就是《觀無量壽經》這裡所講的
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第十八願有「至心」兩個字,這段《觀無量壽經》經文也有「至心」兩個字;第十八願有「十念」兩個字,《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也有「十念」。那麼,「十念」之下,又有「稱南無阿彌陀佛」,就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三) 下品下生稱念十啟示
《觀無量壽經》這段經文,正好可以作為第十八願這三句願文的一種簡要的解釋。它可以給我們啟發,讓我們了解念佛的含義。現在,我們來全面了解《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這段經文,了解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主要是以什麼樣的眾生為標準,同時了解「乃至十念」的含義。現在我來念一遍經文:
《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說: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在這裡就說,有一個人,一生造惡多端,五逆十惡,所有不善業通通做過,一生之中從來沒做過一件善事。像這樣的愚痴造惡之人,由於他造惡的緣故,臨命終的時候,應該當下就墮入惡道,經歷多劫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像這樣的愚惡之人,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當下就要墮入地獄。剛好,他遇到了善知識,一生造惡,臨終遇到善知識,不但不會墮落,而且能夠超脫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那必須是他過去世累積過善根福德,跟阿彌陀佛有緣份,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說,千百萬人當中難得一人有這種福報。
這個人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善知識種種安慰,而且宣說妙法-- 妙法就是不可思議之法,所有佛法當中,可稱「不可思議之法」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為他講阿彌陀佛的救度,安慰他,教他念佛。在這裡的念佛,是指心念的念佛,也就是意業的念佛,不是口業的稱名念佛。可是這個人非常痛苦,根本沒有那種閑暇,用「心」去想佛念佛。
善知識了解他這種心境,就直截了當地說:「你如果不能用心念佛的話,就口稱無量壽佛。」所謂無量壽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說,就這樣懇切地發出聲音,一念一念呼喊著南無阿彌陀佛。由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當下蓮花出現,他就坐著蓮花,一剎那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這段經文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在此提出十點: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第一點,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這已如前述。
口稱勝心念
第二點,「口稱」勝「心念」。
這個人,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亂和恐懼。這個時候,要他回頭去行善積德,去學佛修行,拜懺、誦經、打坐……,這一些在時間上已經不容許了。同時,以他的心境來講,也不可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思惟阿彌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 -- 也就是救度的內容,也不可能以閑暇的心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只能像什麼呢?在危急的時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隨著這個聲音,當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當下蓮花出現。
這就顯示出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勝的,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勝過心念的念佛。因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稱念佛能夠普遍;心念的念佛,於臨終的慌亂和恐懼中難以提起,而口稱的念佛卻能讓他聲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當然這非指稱念為是,心念為非,一個人不可能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都不停地出聲念佛。當靜坐時、將睡未睡時、沙啞時,就默念念佛,口稱默念,所謂憶佛念佛,口稱默念都不離彌陀名號、彌陀救度。但這當中以稱名為主,像鸚鵡不知其義、幼兒不知其義、愚鈍者不知其義、或有臨終者不知其義,但只出聲念佛,即能消災、增福、延壽、往生,這全憑口稱,若心念則無此方便。
所以,從這裡來講,口稱念佛勝過心念念佛。這是第一點給我們的啟發。
功德不可思議、光明最尊第一
第三點,功德不可思議、光明最尊第一。
他沒有去觀想,也沒有去思惟,只是以慌亂的心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卻能達到那個效果。顯示這並不是他的功力,也不是他所累積的德行,而完全是這句名號的功能。也就是說,這句名號不離阿彌陀佛本身,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與光明。就「功德」來講是不可思議功德,《阿彌陀經》(玄奘譯)說:「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就「光明」來講是最尊第一光明。《無量壽經》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所以,不管他知不知、信不信、凈不凈,只要他當下不假思索地衝口而出這句名號,當下阿彌陀佛就跟他同在,在他的口中出入。既然是功德,他只要張口念佛,心中就有佛德;既然是光明,他只要張口念佛,身上就有佛光。這樣的話,就能夠消除他的罪業,解除冤親債主的障礙。
念佛必定會放光
有一位法師到美國去弘法,當法會結束之後,有一個美國人向這位法師自我介紹說:他是學神通的,所以他有某一種神通,能夠看出凡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口中都會吐出光明。誠心念佛的人,他吐出的光明非常之大,大到能夠把整個地球包起來;不是誠心念佛的人,他口中的光明是「噗」一下、「噗」一下,很微弱。這個美國人因為這樣,就說:「我看到了這種殊勝的境界,所以才來學佛的。」
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裡面,就有專門的章節,列出「念佛必定會放光」的十幾件故事做證明。由這些證明就可以曉得,我們在這個佛堂開懷暢念的每一聲佛號所顯現的光明,是不是都包滿了整個地球?
經典上說:「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也就是說,念佛人身上有照四十里那麼遠的光明。我初次看到這段話,就覺得很難得,很不可思議,只要我們張開嘴巴念佛,不假其它功用,就有那麼大的光明照耀在我們身上、與我們同在。可是事後一想,覺得四十里光明看起來很大,其實很小耶!為什麼?因為我們起心動念都會繞遍整個大宇宙的啊!起什麼念頭,善念、惡念,任何念頭,當下就跟宇宙的那個境界相感通。好,我們所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祂是光明之佛,祂的光明是遍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的。那我們念這句佛號,我們的心豈不是也隨著六字名號而遍滿整個宇宙了!那麼,這句名號是光明,可見我們遍滿整個宇宙的這個心的光明,同樣也遍滿整個宇宙才對,所以就不只是四十里光明而已。
剛才所說的這個學神通的美國人,他說虔誠念佛的光明,幾乎可以包滿整個地球,那真的是有道理。
那麼,不是很虔誠念佛的人,他的光明就比較小。譬如說每個星期日都有參加超薦的家屬來這裡念佛,有的家屬或帶來的小孩,大概不曉得念佛的功德是可以超薦祖先的,他枯坐在那裡,很無聊地動來動去,嘴巴不是跟大家在念佛,偶而才張開幾次而已。我想,那一種應該就是所謂的不是虔誠念佛;他還是有光明,不過,他的光明應該是「噗」一下、「噗」一下。
所以,「下品下生」這一段文的第三點的啟示就是:功德難思,光明最尊,因此能夠消除罪業,能夠化解冤親債主的障礙,而往生凈土。
至心即是至誠懇切
第四點,「至心」即是至誠懇切。
這裡所謂的「至心令聲不絕」是什麼意思呢?可以說很容易了解,就是「至誠懇切」的意思。
我們可以想像,如同一個沉浮在大海中的人,他或者不會游泳,或者會游泳,可是體力已經耗盡了,沒有力氣游泳了,當下在沉溺、在喝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了。這時候,他是什麼樣的心境?就是「望救」,希望當下能夠被救。只要感覺有所依靠,他就會去抓,一根木棍也好,甚至一捆稻草也好,他都想抓,都想依靠,看看能不能依靠這個浮到岸上、得到解救。
他的心中只有慌亂、恐懼,所以,這裡的「至心」並不是說靜靜地沉下心來「好好地思惟」,或者「息心靜慮」,或者「行氣運心」,都不可能了。所以,這個善知識告訴他說,你只要懇切地發出「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就可以了,當下就能被救。剛好,這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的「南無阿彌陀佛」不但能夠解救他,而且能夠使他離開六道、到達涅盤的彼岸。所以,這裡的「至心」是「懇切」的意思。
「至心」兩個字有人作很多其它的解釋,都把它解釋得很玄、很妙,讓人難以做到,這些都是錯解經文、曲解佛意。
「十」是滿數
第五點,「十」是滿數。
「十念」是指什麼意思呢?因為臨終人這個時候心中慌亂恐懼,不可能去數他念佛已經念到第幾聲了,所以這裡「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說:具足乃至十念。你念不到十聲,只念到八聲、九聲也算;時間延長的話,你念十一聲、十二聲也算。所以,這「十念」就是滿數,也就是「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念功德成滿的意思,一念、百千萬念,也都是念念滅生死罪、念念功德圓滿,也都叫做「十念」。曇鸞大師說:
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不必須知頭數也。就是說只要是達到往生之業成辦,都叫做「十念」,而不限定在「十」這個數字上。
念念除罪
第六點,顯示念念除罪。
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在除他的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也就是說,「八十億劫」就是「生死罪」,「生死罪」就是「八十億劫」。如果只是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斷氣了,也在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生命延長而百念、千念,也是在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善導大師說: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名號獨運、稱名獨達
第七點,顯示名號獨運。
這個下品下生的人,以他當下的心境,雖然念佛,可是本身沒有身、口、意的功能。為什麼?他這個時候眾苦交攻,心中慌亂恐懼,意識心中根本沒辦法念佛,經中說:
彼人苦逼,不惶念佛。
所以沒有意業的功能;當然身業禮拜等更不可能;雖然口業有跟著善知識稱念,可是三業以意業為主,既然沒有意業的功能,口業也只是如鸚鵡學舌,依樣畫葫蘆地(他當下心中慌亂,善知識所講的他不可能完全理解,所以他沒有意業的功能。既然沒有意業的功能,那麼就沒有耳根清清楚楚聽聞的功能)跟隨善知識念「南無阿彌陀佛」,善知識念一聲,他跟著念一聲,他也不曉得他在念什麼。所以,身、口、意對他來講,都沒有作用的,雖然稱名,絲毫不是以他的身、口、意的功能、功夫、功德達到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的效果,而完全是仰憑著六字名號的功能,也就是說六字名號的本身,能夠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能夠讓我們遠離三界六道、往生極樂成佛的,完完全全是這句名號。不管我們以怎麼樣的境界來念這句名號,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以這種「三業亡功,名號獨運、稱名獨達」,來顯現出:學凈土法門的人,不管你很有學問、深入經藏、通達教理也好,或是大字不識幾個、對教理不完全了解也好,要曉得:「願生極樂,只要稱名」。所以,知與不知、信與不信,都回歸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第七點給我們的啟發。
不論何人,解脫有望
第八點,不論何人何時,都有解脫的希望。
第八點給我們啟發的就是:不論何人、何時都有解脫的希望。為什麼?論下品下生的人,他是惡人,不是善人,更不是聖人,也不是修行人,是最下流的人,是一個惡人,而且是惡人中極惡無比的惡人,他也能往生。可見任何人都能往生,因為即使再惡,沒有比下品下生的人更惡。
把自己看成下品下生
我們在座的各位,有比下品下生的惡嗎?應該沒有。
不過,我們的心態,要把自己看成就是那種下品下生的人,才能有那種下品下生的至誠懇切的心。
實,我們生生世世流轉在六道當中,可以說什麼都做過,攤開報紙所謂的八卦新聞,沒有一件我們沒有做過的,都有;這些惡業的種子,其實也潛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只是沒有那種境緣而已。所謂事過境遷,或者投個胎、轉個世,任何事情我們都可能做出來的。
所以,我們要有這種自覺,有這種自覺之後,我們就會怎麼樣?就會彼此接納、彼此包容、彼此同情、彼此安慰、彼此謙卑柔和,不會有高慢的心來鄙視對方。
所以,學我們這個法門,就像宗風所講的:
對他人恩慈體貼,
對自己謙卑柔和。為什麼?自己哪有什麼資格來顯現高慢呢?所以我們人跟人之間,萬萬不可以有鄙視對方、嫌怨對方的心態。
不論何時都有解脫的希望
再來,這個下品下生的人,他是什麼時候才念佛往生的?是臨終的時候,並不是久修念佛,是到最後,臨命終時,地獄之火燃燒到面前的時候才念佛的。那麼,他念了多少佛呢?他只是具足十念的念佛,並不是像我們,早上念了兩個半鐘頭,下午、晚上也各念兩個半鐘頭,我們在這個佛堂念佛已經快兩年了。
信體-- 不論何人都有往生的希望
下品下生-- 人是「惡人」,時間是「臨終」,所修行的也只是「十念念佛」而已,這樣的人都能夠被救,離開六道、往生極樂,那麼,就表示沒有一個人不能往生。所以,以這種教理做為我們信仰的內容 -- 信體。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信是信什麼?信「惡人」、「臨終」、「十念」也能往生,來顯示每個人當下都有往生的希望。
所以,這個「下品下生」,既顯示「信的內容」,也顯示「平生業成」,為什麼?我們從現在,就已經看出我們是下品下生的根機,不必等到臨終要墮落地獄才念佛,是現在就歸命彌陀: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凈土、專稱彌陀佛名,豈不是現在就已經往生決定?再者,也顯示剛剛所講的,不論何人都有往生的希望。
念佛是真正的善
第九點,顯示念佛是真正的善。
佛經里有一則「石頭乘船」的比喻:在古印度的時代,有一位那先比丘,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他有神通。當時的國王叫彌蘭陀王,這位國王對那先比丘非常敬重,經常請那先比丘到宮中宣說佛法。一次,國王就問那先比丘說:「一生造惡多端,從無行善,臨終短暫念佛就能遠離六道而往生成佛,這個我相信不來;曾經殺一生命,死的時候就墮落地獄,這個我也相信不來。」
那先比丘就反問國王說:「如果有一顆小石頭,放在水面,這顆石頭是會浮在水面,還是會沉到水底?」
國王回答說:「肯定沉到水底。」
那先比丘又問:「如果有一百顆大石頭,放在船上,那會不會沉下去?」
國王就說:「那肯定不會沉下去。」
那先比丘接著開示:「這一百顆大石頭如果放在水中,是一定會沉下去的;之所以不會沉下去,是因為有船的關係。一個作惡多端的人,他是應該墮落地獄的;他之所以不會墮落地獄,是因為有這句名號的救度。那顆小石頭之所以沉下去,是因為沒有船(造業而直墮地獄) -- 他沒有學佛,不曉得凈土法門,沒有依靠阿彌陀佛。」
國王一聽,就合掌說:「善哉!善哉!」表示他已經領悟了,他相信了,確實有道理。
我上次也曾經說過,世間真正的善是什麼?就是願生彌陀凈土、專稱彌陀佛名。一個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往生,那麼,他最後還是輸給一個回心念佛的惡人;一個惡人,最後能夠念佛往生,他勝過一輩子行善的大慈善家。同樣的,出家不學凈土法門,輸給在家;在家能學凈土法門,勝過出家。
方法極易、功德極高
第十點,顯示凈土宗,方法是易行極致,功德是大利無上。
惡人於臨終苦逼之時,也能做得來,而且當下能滅五逆十惡,直登佛國,其方法之易,功德之大,無與倫比。若論五逆十惡,非上品上生之方法與功德能修能滅,顯示一切法門,方法不如念佛,功德也不如念佛。所以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這是「下品下生」這段經文對我們的啟發,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第十八願。
(四) 稱念之祖傳
我們繼續學習:
祖傳。
就是祖師對於第十八願解釋的傳承。
龍樹菩薩解釋第十八願
龍樹菩薩於《易行品》解釋第十八願之義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
這裡點出「乃至十念」的「念」就是稱名,同時也說明龍樹菩薩所認為的「本願」就是第十八願,而不是第十九願,也不是第二十願。龍樹菩薩在這裡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完整的文字有二十八個字。就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總共有二十八個字,這二十八個字意義很好,以後會解釋到。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又說:
若人慾疾至,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在這裡也有稱名的字眼,更表示念佛的念就是稱名念佛的意思。
天親菩薩於《往生論》言:
稱彼如來名。
也是稱名。它的完整的文字是: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曇鸞大師解釋第十八願
接下來曇鸞、道綽、善導、法然等,這幾位祖師也是以「稱」來解釋「念」,而且非常地多,在這裡沒辦法一一來舉出。不過,可以簡要地舉出幾段。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裡面說:
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
便出三界。又說:
緣佛願力故,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從這裡可以看出所謂的十念也是稱名念佛,因為都有這一句名號出現。
道綽大師解釋第十八願
道綽大師也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總共三十個字,直接地說「十念相續稱我名字。」所以十念就是稱名。
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就更多了。《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說: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總共二十八個字,直接點出「稱我名號」,並以「稱我名號」解釋「至心信樂」。
《觀念法門》以三十二個字來解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直接點出「稱我名字,下至十聲」。同時說明,稱名的本身就是在依靠彌陀的力量了。
《往生禮讚》更以有名的四十八個字,來解釋第十八願及成就文說: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直接點出稱念就必定往生。這幾段經文以後會解釋到。
法然上人解釋第十八願
《法然上人全集》裡面,可以說琳琅滿目,都是在說「稱名念佛」。最有名的就是《選擇本願念佛集》「標宗之文」,也就是開宗明義就說:
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結論的地方就說: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這裡直接點出稱佛名。同時在《選擇集》裡面,也很簡要地解釋說「念稱是一」,也就是說,念就是稱,稱就是念,是一樣的意義。
「念」不可完全以世間感情之念解釋
以上,祖師相傳的念佛,都是指稱名念佛。如果念佛只是停留在心念,則下下品之機必墮地獄,不能往生。故念佛之「念」,不可完全以世間感情之念解釋。
同時,稱念世間人物之名號,並無功德可言;因為是稱念萬德所成、真如實相之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則聲聲念念功德不可計量,所謂「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念佛能消業障,能增福慧,能解冤孽,能除魔難;念佛佛光攝護,菩薩相隨,龍天恭敬。善導大師說:念佛本身,具足四德,也就是「懺悔、讚歎、發願、莊嚴」;又說:念佛有五種增上功德,即「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等。不論知不知、信不信,一向稱名念佛,不知不求,便有如此大利無上功德,這純粹是佛力。學者學此,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若只是強調心中感情、感受、感恩之念,則有阻人稱念之虞、啟人懈怠之過。因為眾生之心,一言以蔽之,即是妄想、生滅,所謂「動念即乖」。善導大師也說:
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若不稱名念佛,必是終日妄想度日。是故祖師相傳,解釋第十八願的念佛,即是稱名念佛。
稱名勝易
稱名念佛有「勝易」功能:彌陀名號功德最勝,眾生稱念下手最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縱令愚鈍、不堪義解之人,但能專稱佛名,也得往生,舍此稱名念佛法門,則非勝易之易行道。
思念化為聲聲稱名
又,若真了解彌陀與眾生的關係,則思念、感念佛恩佛德之心,皆化為一聲聲的「南無阿彌陀佛」。
在原始佛教的時代,凡是讚歎佛的威德,或皈依於佛,則皆自然稱念「南無佛」!
《增一阿含經》二十六卷〈等見品〉說:「有五百釋女,重傷苦極,自歸稱喚如來名號。爾時釋尊以天耳清徹,聞諸釋女……。爾時,諸女命終,皆生天上。」
「念」必會因內心宗教信仰的發露,而顯現為「聲」。
因此,第十八願願文之「念」,並非只是停留在「憶念」,有顯現為音聲的必然性,故祖師相傳,以「聲」釋「念」,而說「念聲是一」。
應常念佛
又六字洪名之本身,即是阿彌陀佛的生命。曇鸞大師說「名即體」,意思是:彌陀佛名就是彌陀本體,故不論有心無心,但稱佛名,其人身上必放佛光,所謂「念佛一聲,有四十里光明燭身」。
人若不念佛,必念妄想;欲常念佛,須常動唇稱名,小聲念或金剛念。能常念佛,即是念念不舍,符合願文「乃至十念」之義。故善導大師說: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金剛念最適合
所以,四種念佛-- 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這四種念佛當中,以「金剛念」,也就是動嘴巴,聲音只有自己聽得到、感覺得到,這樣便能夠綿綿密密、細水長流,終日念念不舍,而不感覺疲累。
當然,法無定法,該大聲念就大聲念,該小聲念就小聲念,該默念就默念。但這四種當中,總以金剛念最適合,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何緣。
三、臨終十念亦得往生,顯平生業成
第三大點:乃至十念,顯平生業成。
道綽大師釋第十八願言: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是指「平生之機」還是「臨終之機」?道綽大師的解釋,明知是指臨終之機,非指平生之機。以此臨終十念亦得往生,顯示平生之機,已是「平生業成」,往生決定。
四、「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第四大點: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善導大師《觀經疏》言: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從多向少)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從少向多)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這段文也很能解釋「乃至」這兩個字的意思。扼要來說,就是「上包一形,下包一念」。「一形」就是一輩子,「一念」就是臨終一念。
亦即「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
「上盡一形」:他現在遇到凈土法門,信受彌陀救度,就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盡他一輩子的光陰,他此後的人生還有五十年,或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或是十年,他都專念這句名號,不夾雜,不間斷,不假借其它的功行,這就是「上盡一形」。
「下至一日、一時、一念」:也就是「下品下生」所講的,這個人一生沒有遇到佛法,也沒有遇到一般的善緣、做行善積德的善事,而是遇到了惡緣,一生作惡多端,到了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那麼,他一念、十念,當下就往生了。他如果生命延長的話,就會「乃至一時、乃至一日、乃至此後一輩子」都專念這句名號。
所以,「乃至」兩個字,有不定的、彈性的含義在裡面。大意就是:現在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發願專念彌陀名號之後,盡這一輩子,都不改變、不退轉,一直到往生極樂凈土為止。所以說「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凈土為期」。
這是從概要上來講。
五、「乃至」含多義
第五大點:「乃至」含多義
如果細微地解釋,也就是說,如果廣泛地解釋的話,「乃至」兩個字包含很多意義。
不論何人
一,不論何人—— 男女、老幼、僧俗、善惡、平生、臨終、中陰身、三惡道。
也就是不管男眾、女眾、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惡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臨終;乃至他已經斷氣了,進入中陰身,如果有善知識為他開示這個法門,引導他念佛,他也能夠在中陰身往生極樂世界;甚至三惡道,就是畜生、餓鬼、地獄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上次曾引用《凈土聖賢錄》裡面很多畜生道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事迹。
所以,論眾生來講,就是包括這些,就是「不論何人」。
不論何時
二,不論何時——二六時中。
就是說,任何時間,二六時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不論何處
三,不論何處—— 佛堂、房間、浴廁,不論凈穢之地。
光照十方,難擇死地。也就是說,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固然大雄寶殿、念佛堂可以念佛,即使房間、浴廁,也可以念佛。是不論清凈的地方、污穢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沒有忌諱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話,那就不一定。譬如說我們要誦經,必須恭恭敬敬地在清凈的地方;要持咒的話,也有一些咒是不適當的時間就不能持、不是清凈的地方也不能持。
只有這句六字萬德洪名最沒有忌諱,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稱念。
「光照十方,難擇死地」:也就是說,哪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無所不在啊!所以,佛堂有阿彌陀佛,房間、洗手間照樣有阿彌陀佛,我們在那裡念佛,也照樣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一點都不會嫌棄,一點都不會受地點的障礙。何況我們眾生難擇死地,很難自我選擇說「我死的時候,要在佛堂,眾多蓮友圍繞之中來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難把握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斷氣。但是,不管他在什麼地方斷氣,阿彌陀佛當下都會顯現在他面前,來迎接他。
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不論何事
四,不論何事—— 士農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諸緣。
事緣本無礙,若礙當遠之。職業是士農工商、舉止是行住坐卧、當下的事情是任何諸緣。「一切諸緣」,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動腦筋的事,都可以念佛。為什麼?
「事緣本無礙,若礙當遠之」:也就是說,如果厭離娑婆、欣生極樂之心非常懇切的話,即使無人鞭策,也會隨時、隨地、隨緣念佛。
這就是「事怕有心人」,他只要有這個心,不必人家勉勵、鞭策,都會自動自發地去念佛。就像上次所講的,會忙裡偷閒、鬧中取靜。為什麼?念是在我們的嘴巴,念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是不會受障礙的,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只要有這個心。
生死心要懇切
有的同修說:「有空的時候沒有想到要念佛,偶然念佛了,也很渙散。」
這就是沒有懇切的心,也就是說生死心不懇切。如果處於「下品下生」那種境界的時候,他一定會「至心令聲不絕」去具足十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可是他現在不這樣,就表示他生死心不懇切。
所以,學凈土法門的人,生死心要懇切,懇切到把我們現在就拉到臨終,把我們的身份拉到「下品下生」,而「念念不舍」。
這是不論任何事情。
不論何心
五,不論心境—— 善心噁心、定心散心、清凈心、污穢心。
凈心方法。也就是說,不管當下的心是起善心或是噁心,是定心或是散心,是清凈心或是污穢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為自己苦惱,說:「我一直都是很虔誠地在念佛,可是越是虔誠專一地念佛,越感覺自己妄想雜念非常多,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上窮碧落下黃泉,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也想,像這樣的念佛,到底管用嗎?」
每一句都管用!
為什麼?往生不是靠我們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們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這句名號,我們只要以我們這一顆心,以我們這種根機、身份去念佛,當下就乘上佛的願力、搭上佛的願船、領受彌陀的功德,都能夠往生的。
所以,我們要曉得:凈土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不是靠我們的功夫來成就往生的法門。
而彌陀的救度是現成的,在哪裡?在這句名號,在祂的願力。只要我們以我們的身份、根機,以我們當下的心境,專一地、誠懇地去念這句名號,就可以了。
不要因為有妄想雜念而擔憂苦惱,甚至懷疑「我這樣能往生嗎?」如果這樣的話,就是不了解我們這個法門,那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了。
凈土法門本來就是要安我們的心的,而且讓我們大安心、大滿足,我們既然遇到這個法門,如果還有所苦惱、有所不安,那就表示:雖然念佛,但是不了解這個法門。這樣的話,那就務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我們編的書,因為很多問題在這些書中都有解答。
十念記數
當然,要想念佛的時候比較清凈、沒有妄想雜念,也有方法,方法就是以十念記數達到「攝心專註」:垂瞼斂目,十念記數(註:每句佛號都知道是第幾句,從一記到十,循環往複),或是五念記數,這樣就比較能夠專心。當然,還是不能完全沒有妄想雜念,但是比較粗的妄想雜念就沒有了,如果有粗的妄想雜念的話,十念記數就記不清楚,五念記數也記不清楚。所以,我們念佛盡量都是以這種十念記數或五念記數念佛。
在這裡靜坐念佛,就是垂瞼斂目,攝心專註在這句佛號上,運用十念記數。那麼,如果不是在這裡念佛,在家裡,靜坐或是經行,經行的時候撥念珠也可以,十念或五念撥一顆。
念佛最能感受到清凈的法喜,就是早晨的時候。所以,我很希望我們的同修都能早睡早起,早起念佛,晨坐念佛。
不論何數
六,不論何數—— 從多向少,從少向多,徹至臨終。
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每個人的根機、時間都各不一樣,因此阿彌陀佛沒有規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論數目多少。
可是,我們要把念佛培養成習慣,所謂「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形成「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凡夫最熟悉的是什麼?就是五欲、煩惱;最陌生的是什麼?就是念佛。我們把最熟悉的五欲盡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習慣,這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學佛也只不過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金剛念最持久
念佛有四種聲音: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在這四種當中,金剛念最能夠持續而不累。所謂金剛念,就是動嘴巴,聲音自己聽得到,別人聽不到;如果是小聲念,旁邊的人還能聽得到;大聲念,難以持久;默念,往往會忘記。能夠持續長久的,就是小聲念或是金剛念,其中以金剛念最能持續長久。
走路坐車皆可一向專念
我們走路的時候,可以一步一句佛號;坐在公交車上,也可以閉目念佛;開車的時候,也可以邊開邊念佛。為什麼?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這句佛號啊!所謂「世間虛假,唯佛是真」,那我們何必顧念旁邊的人以異樣的眼光來看自己呢?
當然,出家人比較方便,可以端坐閉目,撥著念珠念佛。如果是在家眾,穿著西裝、打著領帶,也在那裡端坐閉目、撥著念珠念佛,人家就覺得怪怪的。
不過,這個輕重緩急,可由自己選擇,有心的話,可以不管旁人的眼光,這一點是不要妥協、不要遷就的。
總之,不論時處諸緣,一向專念,念念不舍。
六、念佛即是乘佛願
第六大點:念佛即是乘佛願。
念佛當下即是乘佛願船,
非念而後乘願船,亦非念至功夫成片方乘願船,亦非平生念佛,至臨終方乘。意思就是說,念佛的本身即是在乘佛願,當下念佛、當下就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船,如果當下斷氣,當下就往生。並不是像播種,春天播種,當下不能開花結果,要等到秋天;或者是今年播種,要等到明年;或是今年播種,要等好幾年,都不是。是當下念佛、當下就在靠彌陀的願船。而且,當下念佛,以當下的心境,就已經擁有往生的功德。沒規定需要念到所謂的「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凈念相繼」、降伏見惑、斷除思惑、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是這樣的。也不是現在念佛是培養,等到臨終才能決定能不能往生,也不是,是「平生業成」。
預知時至
當然,一個人能夠預知時至,所謂「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要能夠這樣的話,往往都是常常念佛的人,也就是有事無事都把這句佛號掛在口中、懸在心上。而且,他念念之間都很專註、很攝心,雜念比較少,能夠念到所謂「凈念相繼」。這樣的人往往能夠預知時至。
不然的話,同樣也可以往生,也是平生業成,只是不容易達到預知時至。
七、乃至十念,攝前三心
第七大點:乃至十念,攝前三心。
欲生我國:目標。
乃至十念:方法。既指目標,又示方法。也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三心導歸「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攝前三心。
「欲生我國」是目標,「乃至十念」是方法,在這裡指出目標與方法,而最後是「專稱彌陀佛名」這個方法。為什麼?因為「願生彌陀凈土」而「專稱彌陀佛名」即「已蒙彌陀救度」,「必生彌陀凈土」,肉身雖然仍在娑婆,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極樂聖眾,一旦娑婆命終,即於極樂化生。
故,「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即是「乃至十念」的前方便,有「信」有「願」之後,信願便潛於心底,此後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八、印光大師惕弟子之事
第八大點:印光大師惕弟子之事。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時人命只在呼吸間。
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張,二不恐懼,但覺佛尚未念好為憾。愈後與一緇友朝江浙諸山,至蘇謁師稟告病危時心理。師聞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麼叫念好,十念當往生!」 (印光大師《永思集》)這一段典故記載在《印光大師全集》裡面的〈永思集〉,也就是說,有一位居士,在民國二十五年的冬天大吐血,那個時候他的生命只在呼吸間,很可能當下就會斷氣,但是他「一不慌張,二不恐懼」(就表示一般人在臨命終的時候會怎樣?所謂「心緒多端,六神無主,前途茫茫,無所依靠」,有那種慌亂跟恐懼,可是他沒有),他很鎮定,既不慌亂,也不恐懼。他只有一個遺憾,他平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並沒有念到那一種清凈心,念念當中還是有妄想雜念。
幸好,之後他病好起來了,就跟一位緇友(緇友就是出家眾)去朝山拜佛,「江」指江蘇,「浙」指浙江,到了蘇州,那時候印光大師在蘇州。這個居士到了蘇州,就頂禮印光大師,報告當時的心境,印光大師一聽,就喝斥他說:「你不可以有這種觀念,你抱持著這種觀念,往生就不確定了,恐怕就不能往生了。什麼叫念得好不好?十念應當往生,何況你念佛不只十念!」
「十念應當往生」,表示往生不在念佛的功夫,而是在於名號本身的功德,在於彌陀願力所使然;既然這樣,也無所謂念得好與不好,念得好與不好都能往生,所以,也就顯示不論何人,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都能「往生彌陀凈土」,何況我們念佛再少也超過十念。
現在就要被救
所以,這個「乃至十念」,「下品下生」說「具足十念」,我們念佛都已超過十念。我們現在就已經念佛,不等到臨終;我們現在是念佛之人,不是五逆十惡、具足不善之人,我們更能往生!
不過,我們的心態要把它調整到「我是下品下生,現在是臨命終時,現在念佛,現在念念都是往生的正因。」
第二節 何故發「念佛往生願」
一、以問啟答
接下來,對於「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提出一個問題:
何故發「念佛往生願」?
為什麼阿彌陀佛在因位法藏菩薩之時,要廣度十方眾生,不發其它的願,而發「念佛往生願」?祂有什麼理由?
就這個問題,引用法然上人《選擇集》第三章〈本願章〉的一段問答,也就是《法然上人全集》二七頁到三○頁,來作為解釋:
問曰:普約諸願,選舍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舍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也;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傢具,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然則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故「舍劣取勝」以為本願歟!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是故《往生禮讚》云: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又《往生要集》云:問曰: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余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卧,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 」,「舍難取易」以為本願歟!若夫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睏乏之類定絕往生望;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為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絕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若以「多聞多見」而為本願,則少聞少見輩定絕往生望;然多聞者少,少聞者甚多。若以「持戒持律」而為本願,則破戒無戒人定絕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自余諸行,準是應知。當知以上諸行等而為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然則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故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贊》云: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凈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法然上人是八百年前日本一位鼎鼎有名的高僧,當時佛教界普遍讚揚他是「智慧第一,勢至再來」,日本的凈土宗就是由法然上人開創、開展、傳承下來的。因此,引用法然上人的言論,比較有權威性。
問曰:普約諸願,選舍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願選舍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先以此設問,來引起下面的解釋。
「普約諸願,選舍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意思是說,普約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法藏菩薩以當時八地以上的果位,在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之下,觀照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做為祂規劃四十八願藍圖的參考。那麼,在這二百一十億國土之中,凡是粗劣的、不好的就舍掉,凡是善德的、微妙的就選取,這個道理,當然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在這當中的第十八願,為什麼舍掉了所有的法門,而唯獨選取念佛這一個法門做為十方眾生往生的本願呢?它的理由、它的原因是什麼?
二、總標二義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
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在這個回答當中,首先提出「二義」-- 二種道理、原因,第一種就是「勝劣」,第二種就是「難易」。
「聖意難測」:「聖」就是聖智,聖哲的智慧,也就是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不止那個時候才示現為法藏菩薩,成佛度眾,是本來就已經成佛,為了度眾,才示現為法藏菩薩。那麼,祂所發的第十八願只說「念佛往生願」,同時釋迦牟尼佛傳承第十八願,也說「念佛往生願」;在《阿彌陀經》十方諸佛讚歎,也是讚歎「念佛往生願」,而佛的境界是難以測量的。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說:
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
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佛的境界,是連三賢十聖都沒辦法窺透的,因為佛的境界幽深玄奧。三賢十聖都已如此了,何況我們是貪瞋痴的信外輕毛凡夫,怎麼能夠理解得到、了解得來呢?本來以十地來講,初地不能窺探二地的境界,二地不能窺探三地的境界,一地比一地高超,何況我們是凡夫,要窺探佛的境界?
可是在這裡為了解釋,法然上人就說,雖然如此,「今試以二義解之」,這個「試」有一種謙卑退讓的含義。為什麼?我們凡夫要窺視佛的境界,總是小心謹慎、誠惶誠恐,所以說「試以二義解之」,也就是以「勝劣」跟「難易」來解釋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之所以「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的理由。
稱名念佛既殊勝又容易
「勝劣」跟「難易」可用四句話來分辨:
「易而非勝」:容易不困難,卻下劣不殊勝;
「勝而非易」:殊勝不下劣,卻困難不容易;
「非勝非易」:不殊勝而下劣,不容易而困難。
「亦勝亦易」:既殊勝不下劣,又容易不困難;
在這四句當中,既殊勝又容易的,就是接下來要解釋的「稱名念佛」。除了「稱名念佛」之外的各宗各派、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就往生來講,都是既非殊勝也非容易。
信機與信法
「勝」是就法而言,也就是法體、德能,「易」是就機而言,也就是根機、修相。「勝」是就信法、恭敬來講;「易」是就信機、慚愧來講。「勝易」也就是二種深信,就是信機跟信法。信機的本身一定是信法,信法的本身一定是信機。信機 -- 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個真正這樣信受的人,必定也是信法-- 信受彌陀救度,這種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必得往生。
如果只是認為自己是罪惡深重、煩惱強盛的生死凡夫,沒辦法以自力脫離六道輪迴,而苦惱、沒有安慰,那表示他不是信機,這樣的人罪惡觀很深。可是他沒有信受彌陀的救度,所以內心苦惱不安。這種罪惡觀跟信機的覺悟有什麼差別呢?差別在於他跟彌陀的救度沒有交集,他跟彌陀的救度是平行的。
一個修行人,修行愈久,愈發現以自己的力量要斷煩惱、出三界,不可能!那個時候,可以說是苦惱無邊,不得安心,過著苦惱的日子,想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今日如果閻羅王發帖子來,不曉得以何來面對。
他是因為沒有接觸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如果有的話,那麼,他就不只是罪惡觀,而是信機了。
機跟法是結合在一起的,是二種一具的深信,它們不是獨立的,不是分離的。
「今試以二義解之: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這是先標出有兩種道理,然後,再做下面的解釋。
三、舍劣取勝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余行是劣。
先解釋勝劣義,分為三段:先標、次釋、後結。
這一段就是「標」,也就是先標示出觀點:「念佛是勝,余行是劣」;接下來解釋「念佛是勝,余行是劣」的道理——「釋」;最後,「然則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故『舍劣取勝』以為本願歟!」這一行是「結」,最後作出結論。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余行是劣」:還沒有詳細解釋前,把結論先點出來:什麼是勝、什麼是劣?念佛一法是「勝」,除了念佛以外所有法門,就往生來講都是「劣」,都是缺陷的,也就是一部分的,是拘限的,不是全部的,不是超越的。為什麼是這樣呢?下一行說:
所以者何?名號是萬德之所歸也。
先概略做一個解釋,就是念佛之所以勝,因為所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是萬德之所歸。
彌陀之內證與外用
接下來就以「法」跟「譬喻」來解釋什麼叫做「萬德之所歸」。「萬德所歸」是指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所修行,以及果上-- 也就是成佛的時候,所具足的一切功德,通通涵攝在六字名號之中,因此名號普遍具足阿彌陀佛因位、果地的萬德,所以說「萬德之所歸」。也就是:六字名號是萬德的結晶,有絕對性的價值,使稱念者擁有阿彌陀佛無邊勝德,具足大善根、大福德。如《無量壽經》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又說:「具足無上功德」,意即阿彌陀佛在因位之時,代替一切善惡眾生、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廣修萬行,以及所有波羅蜜之行門,而將這些功德通通容納在六字名號,同時將這六字名號布施給我們十方善惡眾生,因此,名號具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萬行、萬善、萬德。可說,因位果德、內證外用、依報正報等等,恆河沙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無一遺漏地融攝在名號之中!所以,這句名號成為極善無上殊勝之法,故:稱名念佛功德最為殊勝。
法然上人接著解釋:
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
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也。阿彌陀佛「內證」跟「外用」的功德,通通包涵、收攝在這句六字洪名當中,所以,這句名號的功德最為殊勝。這裡所講的「內證」,就是阿彌陀佛的正覺的內容,也就是「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所謂的「外用」,就是正覺顯現在外的一種功能、作用,也就是「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
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
這裡所提的「四智」,就是佛的境界,到了佛的境界,就是「轉識成智」。我們的心有八種功能,所謂的「八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還有末那識、阿賴耶識,共八識。八識是凡夫之心,不是聖者之心,如果要成佛的話,必須「轉識成智」,轉八識成為「四智」:第一,轉第八識成為「大圓鏡智」;第二,轉末那識成為「平等性智」;第三,轉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第四,轉前面眼、耳、鼻、舌、身五識成為「成所作智」。但這只是名相,至於內涵呢?內涵我們理解不來,那是佛的境界,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現在這樣說明,都是一種記問之學,對我們來講只是增加知識,此外沒有什麼意義。
而「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化身。「十力」、「四無畏」等名相,我們這裡不必談,因為現在講完,等一下就忘了,需要了解的話可以查佛學辭典。
這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是有次第關係的,證到了四智,就能擁有三身;所生的三身,能具足十力;所具足的十力內德,同時具足四無畏的功能。
相好、光明、說法、利生
「相好、光明、說法、利生」這四種正覺內容顯現在外的功用是什麼意思?相好跟光明就像《觀無量壽經》所講的: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這是阿彌陀佛的「相」跟「好」以及「光明」的說明。
「說法」,《阿彌陀經》一開始就說: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也就是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一直在說法,過去在說法,現在在說法,未來盡無量的時間,都是在說法。
「利生」就是利益十方三世無邊的眾生。
屋舍喻:名號總攝萬德
「余行不然」:其它的行法就不是這樣。
「各守一隅」:它們只擁有一部分,不是整體的,不是圓滿的,所以跟名號來比較,就下劣了。
這一段是就「法」來講。接下來用譬喻:
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傢具;
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房子是總名,房子裡面的棟、梁、椽、柱,或是衣櫥、柜子、門、窗等等,都只是房屋裡面的一部分。而名號就像房子的總稱一樣,具足萬善、萬德,是屬於整體的,是絕對性的、圓滿的。除了名號之外的所有行門,是萬善、萬德的一部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譬喻為棟、梁、椽、柱。
然則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故「舍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從這些道理來看,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的功德,勝過所有一切法門的功德,所以舍劣取勝。
四、舍難取易
接下來解釋「難」、「易」。
「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
這是總標。接下來就是文證,用兩段問答之文做為證明,之後引用法照大師的一首偈,來解釋「難易」。
「念佛易修,諸行難修」:這也是先提出結論。接著第一個問答先舉《往生禮讚》(《善導大師全集》四七八頁):
是故《往生禮讚》云: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問:為什麼不讓眾生觀想佛身,而直接了當地要眾生專一稱念佛名,有什麼原因?
答:第一,眾生障重;第二,境細心粗;第三,識揚神飛。「觀」-- 觀佛身就很困難,難得成就,所謂「觀難成就」。
觀想有三種困難
從這一段文可以看出,觀想有三種困難。
第一,罪障深重難,此約其體。
這是從體上來講。也就是罪障深重,作觀難成!
第二,心境不應難,此約其相。
這是從相上來講。什麼是「心」呢?這裡說「心粗」,也就是,我們的心都是粗動的、散亂的,因為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所謂欲界的眾生就是散地,散地就是:欲界眾生的心都是散亂的,散亂是他的天性。就好像法然上人的譬喻,我們出生為人,就有眼睛、鼻子這些相貌;我們出生在欲界,我們的內心就是散亂、粗動。
「境」是什麼樣的境呢?我們看《觀無量壽經》十三定觀的第九觀「觀佛身」,佛身有多高?顏色是什麼顏色?白毫長得什麼樣子?眼睛長得什麼樣子?毛孔是什麼樣子……,一一相好;還有,毛孔放光,光中化佛,佛本身又化菩薩,這些都很微細。極樂世界在《往生論》中分為「三嚴」,「三嚴」就是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這是正報),還有極樂世界境界的莊嚴(這是依報)。這些境界是那麼的微妙、纖細,我們凡夫的心怎麼能觀想的來?這就是心境不相應的困難。
第三,妄想飛揚難,此約其用。
這是從「用」上來講。「識揚神飛」這四個字很有文學性,但是道理很容易了解,就是「識神飛揚」的意思。「識神」就是心,我們的心,凡夫之心,也稱為「神識」,那我們的心是怎麼樣呢?就是妄想紛飛。所以,第三就是妄想飛揚之難。
念佛時妄想雜念多的原因
有人感嘆說:「我平常不覺得有什麼煩惱、有什麼妄想雜念,可是,不念佛便罷,一旦想靜下心來念佛,妄想雜念就特別多。」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剛剛講,我們的心有八識,就是有八種功能,這八種功能,有一首偈是這樣描述的:
兄弟八個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在家出主意,一個司帳管錢財。「兄弟八個」:是指八識,因為八識是一體的,是一個心分為八種功能和作用。
「一個呆」:是哪一識呢?就是第八識。第八「阿賴耶識」,也叫做「藏識」,這個倉庫本身是不選擇的,人家搬好的進來,或是搬不好的進來,倉庫通通接受,不會分別好壞,所以「兄弟八個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這五個就是眼、耳、鼻、舌、身。我們沒有眼睛,就不能看外面的色(也就是境界);沒有耳朵,就不能聽聲音;沒有鼻子,就不能嗅氣味;沒有舌頭,就不能嘗味道。透過這五識,第六識才能產生它的作用,所以說「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出主意」:這是第幾識?就是第六「意識」。可以說,這八識當中,第六識是總經理,它在家出主意呀!所以,第六識能夠有什麼?有記憶、有分別、有思惟、有判斷(要與不要)等等這些功能,所以,它是總經理。
「一個司帳管錢財」:這就是第七「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執取,把倉庫當作自己的身心性命。什麼都為這個身心性命設想,愈多愈好,只怕少,不怕多。所以,凡是前面五識 -- 這五個兄弟所做的買賣,經過第六識這個總經理的收納之後,末那識通通把它們-- 點點滴滴,不管是好是壞,都沒有推拒地收在阿賴耶識裡面。
可說阿賴耶識是董事長,它要負最後的責任,它如果轉識成智,通通是妙善的功德,它就能成佛;如果是粗惡的話,它就永遠六道輪迴。
所以,世親菩薩《唯識三十頌》就有兩句話說: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公。這就是在說第八識。
「受熏持種」:接受,而且把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識所看、所聽、所想,形成一個影子、一粒種子,落在第八阿賴耶識的田地裡面、倉庫當中,而成為未來的果報,所以說「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公」:去最後,來最先。「去後」,也就是一個人死的時候,這個第八識最後才離開,也就是說,身體先冷,逐漸逐漸地冷,如果沒有全部冷的話,他還沒有死,他的阿賴耶識 -- 第八識還在身體當中。必須要全部冷透了,第八識最後才離開,這個人才稱為死亡。「來先」,也就是投胎的時候,它最先到,還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它已經到了。它是主人公。去是最後,眼、耳、鼻、舌、身已經沒有作用了,但是它還沒有離開,它是最後才離開的,所以「去後來先做主公」。
剛剛講總經理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在家出主意的。它好像老闆一樣。第六意識,有所謂「五俱意識」跟「獨頭意識」。
五俱意識
「五俱意識」就是第六意識陪伴著眼、耳、鼻、舌、身,在一起產生作用。現在我們坐在這裡,就是第六識跟五俱意識,也就是五俱意識的一種功能作用。以我來講,我的眼睛在看大家,耳朵也聽到冷氣或有人咳嗽的聲音,所以,我的意識跟這五俱 -- 眼、耳、鼻、舌、身是相伴一起在思惟。大家也一樣,眼睛看著前方佛堂、佛像,有的耳朵專心在聽,當然有的在聽的當中也兼夾著胡思亂想,這就是五俱意識。當我們五俱意識時,是有針對性的,所以,妄想雜念比較少。
獨頭意識
可是,當我們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的時候,這時候有沒有五俱?沒有了!這是單獨,這叫「獨頭意識」。也就是眼睛不看、耳朵不聽,身體也沒什麼動作,只是嘴巴專一地念佛,這叫「獨頭意識」。獨頭意識的時候,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的種種種子就會怎麼樣?神識飛揚,就會浮現出來,就會躁動不安。
所以,有時白天忙於事情,沒感覺到煩惱;等到晚上靜下來時,就會追思過去種種境遇,難離難捨,甚至到了三更半夜還難以成眠。這就是獨頭意識的作用。
當然,獨頭意識有散亂獨頭(像剛剛講的,當自己靜下來的時候,有種種的念頭,這是散亂獨頭),也有「夢中獨頭」,因為躺在那裡入眠之後做夢,眼、耳、鼻、舌、身都沒作用了,那時候在夢中居然還能聽到聲音、看到景象,還能做種種動作,那是「夢中獨頭」。還有一種是「定中獨頭」,入定,那也是第六識的範圍,一切沒有離開第六意識。
從這裡可以了解,我們靜坐念佛的時候,更能感受到我們真的是博地凡夫啊!煩惱之強盛,雜念之繁多,平常沒有發覺,以為自己很清凈、自己根機很銳利、很能夠修其它的法門。一旦靜坐的話,才發現到自己不是昏沉就是散亂。靜坐下來,沒有精神的時候,睡眠不足,就會打瞌睡;一旦精神好的時候,就是天南地北,上窮碧落下黃泉,種種追想,該想也想,不該想也想,有意義沒意義都在想!所以稱這個想叫「妄想」。
為什麼說「妄」呢?本來世間萬法,物質界也好,精神界也好,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因緣相聚就生,因緣離散就滅。而這個因緣是時時刻刻都在變的。譬如過去有過去的因緣,過去有過去的人、事、物,可是過去已經過去了,事過境遷,人物不再,當時的心、當時的境已經完全轉變了。這個時候,再追想那個時候,已經完全不相應了。可是我們凡夫都有執著,都會去想。那從這本身來講,是實在的嗎?不是!是虛幻的。所謂「有想皆妄」,所以說「妄想」。我們凡夫都難免這樣,所以,我們凡夫可悲、可憐、可嘆就在這裡。
這樣的凡夫,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超越三界六道,那是沒辦法的,可是如果靠彌陀的力量,那就易如反掌。
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大聖」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以悲憫之心來可憐我們十方眾生,所以勸導我們專稱六字名號,由於這句名號是具有殊勝的功能,而稱念這句名號很容易,大家都做得來,「相續即生」,也就是說,自從發心愿生極樂、專稱佛名之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一直到臨命終時,這樣就必定往生。
那麼,臨命終時的必定往生,不是臨命終時才決定必定往生,是現在這樣的話,現在就決定必定往生了。
稱名有三種容易
「專稱名字」,如果與前面觀想佛身來做比較的話,也有三種容易。
第一,無障重之難,不舍逆謗闡提故。
也就是說,不論善惡賢愚,都能稱名念佛,所以即使業障深重,也能稱名。而業障深重,更需要稱名!唯有稱名,才能夠救度業障深重的凡夫,除此之外,所有萬行、雜行,都不能救度。因為阿彌陀佛本來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而十方眾生當然包含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所以善導大師說:「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又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
所以,以念佛來講,就沒有罪障深重的這個難處。
第二,無不應之難,不須觀行威儀故。
也就是說,稱名念佛很方便,行住坐卧都能稱名念佛;若是作觀,則需要端坐,然後凝心正念來觀想佛身,或者觀想極樂國土的莊嚴。
第三,無亂想之難,不論時處諸緣故。
也就是不論時處諸緣,都能念佛,只要念佛,都能相應。所以,念佛容易,而觀想困難。
《般若經》有個譬喻:「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向地面射箭,能不能中?一定百發百中,即使眼睛閉著,也必中無疑。但如果向目標物射箭的話,那就困難了,如果不是射箭高手的話,就不能射中目標。
當然,念佛的種種容易,也不局限這三種,只是用這「三種難」來說明「三種易」。
唯勸念佛問答
接下來又有一個問答。
又《往生要集》云:
問曰: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余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卧,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往生要集》是源信大師所寫的。源信大師早於法然上人大概一二百年,也是凈土宗的一位祖師,他是學天台宗的,可是最後舍天台而歸凈土,為了自行化他,寫了一部鼎鼎有名的《往生要集》。
這部《往生要集》對法然上人來講是有恩德的。法然上人是因為《往生要集》這本書的引導,才去專看善導大師的著作,尤其是《觀經四帖疏》,才在《觀經四帖疏》的「正定業之文」領悟到彌陀救度的法門。
《往生要集》這部書在台灣並沒有單行本,是被收納在《大正藏》的第八十四冊。源信上人有一段言簡意賅的開示,也就是「源信上人法語」,我想我們同修大部分都知道,也都看過,那段法語意義很好,給人很大的啟發,是凈土法門不可多得的簡短扼要的法語。在這裡源信上人自設問答,來顯示所有法門都不如念佛。
「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這是一種比較客氣的、和緩的,先認同對方,然後再逐漸引導的一種問答。所以他的回答也說:
「今勸念佛,非是遮余種種妙行」:這是他回答的第一段,先肯定他,然後再導入念佛,所以說:
「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卧,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前面說不禁止種種的妙行,所有的行都是妙行。當然,如果自己是那種根機,就能在那種法門當中得到利益。可是,要能夠普遍攝受所有根機、利益一切善惡凡夫的話,那就不是這樣了。所以,接下來就說,「只是男女貴賤,不論行住坐卧,不論時處諸緣」,都能夠毫無困難學得來的,甚至到了臨終才要往生極樂世界,也都很方便、不困難的話,那就只有念佛的法門了,念佛即使臨終都可以受益,何況其它的人、其它的時候呢?
在這裡,源信上人也提出念佛三種容易。
第一,不論男女貴賤,此約其體。
就是不論智愚、善惡、清凈不清凈。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就有選擇對象。
第二,不簡行住坐卧,此約其相。
就是任何威儀都能夠念佛,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就講究行儀了。
第三,不論時處諸緣,此約其用。
就是不論何時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也能夠念佛。
如果是念佛以外的話,跟這三種容易比較,就有三種難,這是可以去推想的。在這裡最扼要的就是最後一句:「不如念佛」。
傳承於善導大師
源信上人的凈土思想,主要還是傳承於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般舟贊》以及《法事贊》就說:
一切善業回生利,
不如專念彌陀號。又說:
萬行俱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為尊。又說: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意思就是:所有一切的善事功德,都可以迴向往生,都有迴向往生的利益,可是都不如專念彌陀這句名號。
「萬行俱回皆得往」:六度萬行通通用來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念佛一行,是萬行之中最尊勝的。
「種種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雖然都能夠解脫,但是無過於念佛往西方,因為念佛往西方,是不論男女貴賤、行住坐卧、時處諸緣。其它種種法門也能夠解脫,但是要選擇對象、選擇行儀,選擇時地因緣,總之,都不如念佛。
這是就難易來講,舉出兩段文來解釋。
舍難取易
之後,法然上人就自己解釋,並下了結論說: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
諸行難故,不通諸機。也就是,念佛容易,能夠通於一切眾生,普遍攝受、救度十方三世一切善惡凡夫。
「諸行難故,不通諸機」:除了念佛以外,所有行門都很困難,不能普遍攝受眾生,有的修得來,有的修不來。
其實,到了末法時代都是修不來的,所以,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舍難取易」以為本願歟!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為了平等地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舍難取易,作為祂的本願。
如果阿彌陀佛不是大慈大悲,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祂所救度的眾生是有條件限制、有選擇對象的話,祂就不必選取念佛做為祂的本願了,所以,「舍難取易」是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諸行是劣、是難,所以舍;念佛是勝、是易,所以取。
「舍」的含義
「舍」跟「取」,在凈土法門裡面是重要的字眼。
從凈土三經來講,從祖師傳承來講,都顯明凈土法門是有舍有取的。「舍」是貫穿舍聖道、舍雜行、舍助業,而選凈土、選正行、選正定業。既然貫穿聖道、雜行、助業 -- 聖道就是凈土宗之外的各宗各派,包含天台、華嚴,要舍;包含密宗、禪宗,也要舍。不舍的話,就不能專,不舍的話,就不純不凈。
就像這隻杯子,要裝另一種飲料,為了保證飲料的純正、純凈,保障它的正確度,必須把原來的先倒出來,把杯子洗乾淨,這樣的話,就能一味地純凈。
再比如說,我們既然要走高速公路-- 快速到達的道路,就必須要舍其它的道路。又好像要搭飛機,就必須要舍船,舍種種其它的交通工具。
這個「舍」是很有含義的。不了解的話,就不了解這個「舍」的關鍵性、重要性,而以種種的字眼來代替,這就是不了解。為什麼不了解?因為不知道凈土法門有它單獨的、完備的、圓滿的教理和行法,不需要兼取其它的來加入,如果需要兼取其它的,那就表示這句名號不殊勝,也不容易,就表示阿彌陀佛所選取的第十八願不能救度十方眾生。
何況,不管天台也好、華嚴也好(這是著重於教理的),或是密宗也好、禪宗也好(這是著重於修行的),我們既修不來,也不需要。
如果修得來的話,我們就不是罪惡生死凡夫,就不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機」了。如果還需要的話,也不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的「法」了。所以,就「機」來講,就「法」來講,我們應該用「舍」這個字,明確而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協,而不應該取其它的字眼。
這個「舍」,可以說是一面很鮮明的旗幟,高舉在上,讓我們曉得凈土法門就是唯走、專走白道,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外都不需要。我們儘管有十八般武藝,也置於無用之地。何況我們連一般武藝都沒有,我們只有跪在那裡,接受閻羅王的審判而已。
所以,「舍難取易」,這個「舍」字是關鍵,可以讓我們不混亂、不混淆、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協、不夾雜,可以讓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掌握到要領。
如果不用「舍」的話,會讓人誤會,錯以為必須要這樣那樣,或是自己還能這樣那樣。
真諦、俗諦
所以,我們的宗風,分為真諦、俗諦-- 往生之道跟處世之道。往生之道就是專一稱名;處世之道,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三綱五倫、四維八德,該遵守就遵守,但不以這些做為往生的功能、往生的必要條件。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是要親近、接受同門的善知識。在法義上不要親近、接受非同門善知識,這樣就能使我們這個法門純凈,而有所保障。
四雙八重:獨選稱名往生
接下來,法然上人引用法照大師的一首偈子來做說明。在引用之前,法然上人也預先為這首偈做闡釋: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睏乏之類定絕往生望;
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若以「智慧高才」而為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絕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若以「多聞多見」而為本願,則少聞少見輩定絕往生望;然多聞者少,少聞者甚多。若以「持戒持律」而為本願,則破戒無戒人定絕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自諸餘行,準是應知。當知以上諸行等而為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這一段文就是「四雙八重」,第一雙就是富貴跟貧賤相對,一雙二重;第二就是智慧、愚痴相對;第三雙是多聞、少聞相對;第四雙是持戒、破戒相對。也就是將諸行跟稱名念佛做比較,來顯現余行、諸行、萬行比較難,顯示出念佛之容易。
總攝萬機
這「四雙八重」是在解釋法照大師的偈子。這首偈是: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凈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這首偈子有八句,可說「總攝萬機」,其中第三句到第六句,就是剛剛所講的「四雙八重」的內涵。這「四雙八重」是很容易理解的。
「造像起塔」:就是在佛門之中做布施,以布施來講,有錢的人有心就可以布施;貧窮的人即使有心,也沒有能力布施。如果以布施做為往生的條件,那就只有王永慶、張忠謀、郭台銘等之類的富豪才能往生,而貧窮困苦,甚至三餐無以為繼的人就不能往生,何況富貴之人很少,而貧賤之人非常之多。為了不管富貴、貧賤都能往生,所以法藏菩薩不以布施做為往生的本願。
接下來,智慧、高才也是一樣。如果以智慧、高才為往生的本願,那麼我們大部分都是愚鈍下智的人,怎麼辦?如果必須「多聞多見」,那少聞少見的人怎麼辦?如果必須「持戒持律」,可是破戒無戒怎麼辦?所以,如果以這些做為往生本願的話,那麼往生的就很少,阿彌陀佛就不能普度十方眾生。所以說:「當知以上諸行等而為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則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
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追根究本,法藏菩薩就是基於平等的慈悲,要救度一切眾生,所以不以其它的余行、諸行、萬行等雜行為本願,而獨以稱名念佛一行為祂的本願。所以,就引用這首偈子。
法照大師
法照大師是善導大師往生之後大概九十年左右,也是生於唐朝,他一生也有種種的神跡、靈異,可是他專修念佛,並不因為他有高超的修行、德行而學其它的法門,他也跟老太公、老太婆、一字不識的人一樣,老老實實地只是稱念這句彌陀名號。所以,後世的人尊稱他是「後善導」。也就是等同善導示現,同時由於他的思想跟善導大師很相像,幾乎是傳承善導大師的。
稱名必來迎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彼佛」就是指阿彌陀佛,「因中立弘誓」就是指在因地的時候所立下的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是普遍救度所有眾生的誓願,如果不達成,祂誓不成佛,所以說「弘誓」。祂這個願在講什麼?
「聞名念我」:「聽到我的名號,然後稱念我的名號」,這樣的話,不管是誰,阿彌陀佛都親自來迎接。
「總迎來」:有一種含義,表示這個法門就是「佛力」的法門,「平生來護」、「臨終來迎」的法門,我們只要念佛,不論老少賢愚、貧富善惡,阿彌陀佛都迎接我們從娑婆到極樂,讓我們萬古以來的生死輪迴當下停止,從今之後,獲得無量壽、無量光的佛的壽命。同時也顯示,不是臨終才決定是否迎接,是現在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攝取不舍,一直到臨終顯現來迎。
回娑婆、向極樂,回自力、向他力
最後一句說: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回心」是回什麼心呢?回娑婆的心,向極樂凈土。以前修行是以自力、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得人身、學佛法、成佛道。現在不是了,曉得沒辦法這樣,這樣只有三惡道輪迴、「常沒常流轉」的份,所以回心愿生極樂。
再來,回雜行、歸正行。以前所修的是雜行,曉得雜行困難、雜行不殊勝,現在回心專念佛。「回心」,回自力,向他力。以前有自力的執著,靠自己行善積德迴向往生,或靠自己的念佛功夫想得往生,現在才曉得不是那樣,只要念佛,不管有德無德、有功夫無功夫,阿彌陀佛總是親自來迎接,不論善惡、賢愚,「總迎來」,通通親自來迎。
多念佛
「但使回心多念佛」:什麼是「多念佛」?就是「一向專稱,念念不舍」,盡自己的根機、時間、能力,來念這句彌陀名號,就叫「多念佛」。
三界善惡皆是瓦礫
「能令瓦礫變成金」:瓦礫是什麼?是指前面那些,貧窮、富貴、下智、高才、多聞、凈戒、破戒,那些跟彌陀名號來比的話,通通是瓦礫。同時,瓦礫也是指我們三界的眾生,惡是瓦礫,善也是瓦礫。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說:
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
是故名不實功德。所以,我們人或是天界的天人,因地所行的善,果地所獲得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都是顛倒的,都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
這句話很震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都是貪瞋痴的凡夫,惡是貪瞋痴流露出來的,善也是貪瞋痴流露出來的,並沒有達到降伏貪瞋痴甚至斷除貪瞋痴的那種「無我」、「三輪體空」的境界。因此,所得的果,不論人的果、天的果,都是不出三界火宅,還是在六道苦海裡面,並沒達到安然無苦、自在無礙的那種聖者的身心境界。
印光大師也說:
世間善業不出輪迴;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凈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所以,世間一切都是瓦礫。
炭素喻:念佛一法轉凡成聖
可是,只要念佛,就能夠「令瓦礫變成金」。這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有一句話說:「靈丹一滴,點鐵成金。」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好像靈丹一樣;「靈丹一粒,點鐵成金;念佛一法,轉凡成聖」。
如果要譬喻的話,可以用《演講集》第一集二○九頁「炭素因緣」的譬喻。炭素是因,如果接受的緣是一般的溫度、一般的壓力,它就是一般的「炭」;如果接受二千度的溫度、五萬五千氣壓的話,就會變成「鑽」。緣不同,果就不同,而且天差地別,無法相比。
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如果依照我們各自所接觸的雜緣去學的話,還是不離生死;如果接受阿彌陀佛為我們所選擇的稱名念佛的話,我們就能夠往生成佛。所以,憶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
自審根機
一個人開始發心學佛、修行的時候,往往自視很高,自認為根器銳利、勇猛精進、所證所悟甚高。可是隨著歲月的增長,心靈、心境的成熟,就會逐漸發現過去所謂的證悟,並非如此,它有很大的修正空間。那時候才會發現到自己的卑微、卑劣,甚至卑賤、悲慘,體悟到自己的無能、無力,甚至無方便、無法門,既無能力讓自己解脫,更無能力讓他人解脫,可說彼此無有出離之緣。唯有如此的覺悟,才能徹底舍自力歸他力,如同機法二種深信。
前幾次我曾提到,自力修行之法,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世間法是不能解脫的;出世間法雖然能夠解脫,我們學不來,所以註定我們無有出離之緣。
出世間法能夠解脫,固然學不來,即使是不能達成解脫的世間法,我們也做不到。世間法就是五戒、十善。我們都在犯戒,我們不能具足十善。連五戒十善人天果報尚且不能成就,何況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所必須修行的諸善萬行,我們哪能做得到呢?
所以,一個人如果只是當個佛學者,上台講經、下台著作,而不能借教觀心,無常感不深,生死心不切,那就會自誤誤人,以為自己領悟高超、能夠教導別人。
但是,如果生死心迫切、無常感深重,終有一天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是這樣的卑微、卑劣、無能、無力。善導大師於「機深信」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業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一個修行者,若有朝一日體悟到自己無有出離之緣,則其內心的悸痛,即使仰天哀嚎、俯地慟哭,都無以表達、無以形容。
佛恩難報
修行人應該有自知之明,把生死看得很重,學佛的目的在於自己跟他人生死輪迴的解脫。近程來講,解脫三界六道輪迴;遠程來講,成就佛道、廣度眾生。
這近程、遠程,如果依自力聖道門,那是難行道,難如登天,我們做不到。如果依凈土門,依靠彌陀他力的救度,就是易行道,當生成就,一生成辦。
我們何其有幸,今生今世終於遇到曠劫以來從未遇到的彌陀救度,今生今世斷除未來生生世世無窮無盡的輪迴之苦,這種恩德,即使盡形壽獻身命、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其百千萬億分之一。希望我們同修都能夠同心、同德、同信、同願、同行。
法德殊勝
法然上人《選擇集》的第三章〈本願章〉的法語,主要是就「法」和「機」來闡明念佛的殊勝與容易,及阿彌陀佛所以發念佛往生願的原因。
就法來講,念佛,所念的這句佛號,具足殊勝的功德,它有殊勝之義。
如果不是念佛,而是學其它八萬四千、種種無量法門的話,那些法門跟這句佛號比較起來,就是下劣、缺陷-- 並不是說那些法的本身是下劣或者是缺陷,而是說如果它們跟這句佛號比較的話,如果把它們用來作為往生之因的話,就下劣、不殊勝了,這是從法德來講。
攝機廣泛
從機修來講,不管上根利器、或者是下根鈍器,只要他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畢生不退,就能夠當生成就,也就是具足往生之因,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必定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就必定成佛,成佛就必定廣度眾生。所以,解脫、往生、成佛、度生,種種功能,通通在念佛一法之中就全部具足。
念佛是佛教最高深、又最平常的法門,上根不能超出其外,下根也能穩坐其中。
因此念佛,就法來講,是殊勝的;就機來講,是容易的。
第1頁 │ 第2頁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凈土 廣度十方眾生 |
推薦閱讀:
TAG: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