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EMBA︱乾貨】王雷泉: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

王雷泉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上海宗教學會副會長。2015年8月22日,王雷泉教授做客由沃爾沃汽車贊助的復旦EMBA首屆人文盛典,並發表主題演講。本文根據演講速記稿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記得曾經有一位台灣的朋友說,人生有四大快事:少從名師遊學,長與美人定情,壯與英雄定鼎,老與方外論交。這個「與方外論交」還是早一點比較好。我今天的主題是從一句佛語開始:「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邊行履。」「那邊會了」的「那邊」是哪裡?這就是我們宗教哲學要追求的境界:到「那邊」探求到真理之後,我們還要依然生活在這個不太如意的滾滾紅塵,然後我們在這個紅塵世界裡面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我一共分四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方面「會什麼道,做么生會?」,第二個方面「通達實相:直向那邊會了」,第三個方面「不離世間:卻來這邊行履」,最後一個方面「生命目標:得自由分」。這裡的標題全部都是禪師的話,談佛學,說千道萬,就是為了爭得自由。
宗教可以彌補法律和道德的不足

當今中國我們需要什麼呢?前幾年趙本山和徒弟有一個小品叫《不差錢》,當今中國真的是不差錢,我們差什麼呢?缺德,這是一個缺德無道的社會。所以當今中國我們需要的是道,這個道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談:一個是我們這個世俗社會的法律和道德,君子愛財,必須取之有道,就算小偷、強盜也得講行規。這個行規還是世間的道,世間的道最深層的根源,那就是超越世俗層面的宗教。所以道有兩個層面,宗教要探求的道,比法律、道德更為深遠。

國父中山先生有雲,宗教可以彌補法律和道德的不足。因為法網恢恢,疏而有漏,有時候把小魚打上來了,把鯊魚、鯨魚放走了,還好我們有一道天網,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當今我們需要的是一張天網。

我的題目是「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這個境界是跟我們的心眼相對的,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眼界。所以在這點上,我們要謙虛地承認自己都是缺心眼,因為跟佛相比,我們基本上都是缺心眼,學佛就是要從缺心眼的狀態到有心眼的狀態,從小心眼的狀態到大心眼的狀態,就是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

《法華經》被稱為「經中之王」,《法華經》的核心篇章是第二篇,裡面有句名言——佛教存在於世界上本體論的意義,也就是佛與諸佛,為大事因緣。什麼叫佛呢?諸佛就是三世十方諸佛,因為存在著無限的佛,這麼多佛不辭勞苦地出現在我們世界上,所為何來?就是為了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讓眾生達到佛一樣的高度,開佛知見,所以佛教出現在世界上的根本理由,所謂的「大事因緣」,就是要我們從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的肉眼上升到法眼、佛眼。

佛教必須契合真理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佛教,有根源性的叫做「證法」,傳播性的叫做「教法」。我們現在看到的金碧輝煌的佛殿,各種各樣的佛事活動,佛教的藝術表現方式,都屬於教法。證法就是佛所悟到的真理。這個真理既跟他們禪修的方法相關,更主要來自於釋迦牟尼的批判精神,包括三大批判:第一是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批判,如印度的種姓制度的批判;第二來自於思想批判;最後,把不合理的社會和錯誤思想歸結到對人心的批判。這就是證法。

證法就是真理,所以佛教必須要契合真理,當這個真理是不變的,不變的真理意味著佛法在人世間的傳播是可變的,這叫契機,機就是眾生的根契。佛所悟到的真理是統一的、圓滿的、一味的,但是佛教在世界上的傳播是多樣化的、可變的,它必須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這樣在根本的原理、根本的真理和現實的發展當中就會產生一種張力,它會產生變異乃至異化。所以異化是一種常態,沒什麼了不起。佛教里出現一些花和尚,這很正常,理和機之間會產生張力,這就是我們世俗社會的常態,因為佛教是在世俗社會中發展的,當然會受到社會的影響,它要提升這個社會,要改變這個社會,但是往往被這個對象所改變,所以你要度化眾生,反而被眾生所度化掉,這就是佛教史上的悖論,必然會產生對異化現象的救治。

如果真想對佛教有所理解的話,我推薦兩本書,一本是已故佛教協會會長的《佛教常識答問》,第二本是號稱為佛教界的聖保羅、改革大師太虛的《中國佛學》,這兩本書都是比較權威的。「契理」的「理」,太虛大師在《中國佛學》的講演錄裡面,就提出了「證法」,就是佛所悟道的那個法,那個真理就是實相,最真實的相狀,最真實的道理,叫諸法實相。諸法就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原理,你要把握住這個根本原理,就一定要打開佛的知見,使我們的認識水平達到佛一樣的高度。用佛的知見去把握諸法實相,這個就是佛的內證境界。

佛教史上,我們在中國漢傳地區就有八大宗派,今天最主流的就是禪宗。禪宗稱自己的智慧一無所得,超越了語言文字,這個就要消除思維上、語言上的分別,這個分別就叫做「二法」。要消除思量層面的二法,也就是說我們凡夫俗子的思維模式就處在「二」的狀態,佛學就要努力做到不「二」,所以我們到廟裡去叫做「入不二門」。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大家爭論不休,後來慧能大師聽不下去了,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自己的分別心在動,分別心者「二」也。


修行就是驅除雲霧見太陽

現在我們要通達實相,須向那邊會了,超越「二」的狀態。按照太虛大師的說法,佛教所謂證道的根本原理,佛的知見,諸法實相,還有佛的自證法界,這個都是根本。這個根本在於,從我們主觀認識的知見要做到心量廣大,才能遍周法界,心不能停駐在任何的事物和概念上,才能真正的通達真理,所以心不住法,道即流通。

要認識到一個完整的真理,首先要使我們的認識能力保持統一,要從我們原來破碎的、分別的、二的狀態進入到統一的狀態。所以六祖講「自性」,強調在我們日常的人心中就具有覺悟的本性,「自性」也叫做清凈心、本心。但是很不幸,我們生命本質的東西恰恰處在妄心的包圍中,妄心就是煩惱心。按照大乘的說法,心的活動一共有51種狀態,即51種心所有法,其中煩惱心的所有法有26種,占我們心理活動的51%。所以生命如果是一個公司的話,煩惱毫無疑問就是生命的董事長,我們現在就被「煩董」、「惱總」領導著。禪宗就是直接告訴我們,我們生命的本質是跟佛一樣的,都有覺悟的本性,但是這個覺悟的本性被煩惱包圍住了,就像太陽被烏雲包圍住一樣,修行就是驅除雲霧見太陽。

佛的知見,要把握的諸法實相就是我們要把握到的客觀真理。六祖偏重於主觀方面,但是後來禪宗漸漸地發展到了真理這個層面,所以我們要認識到的真理就超越了語言,超越了思維,這叫不可說。所以,悟到的真理沒法說,當你說出來喚作無名大道,它早就屬於語言,而任何語言都是有限的,語言永遠是單薄的、抽象的,而你所認識到的真理是具體的、豐富的,那不是任何乾巴巴的語言所能涵蓋的,所以這裡隨著對真理的探索,禪宗越來越用一種不可說的方式,來指代超越語言文字的真理。

這裡有一張瀑布結冰圖,瀑布都能結冰,就象徵著我們眾生的煩惱有多麼的深厚,我們現在都處在結冰狀態,但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冰和水在體上是統一的,我們凡夫就是結了冰的瀑布,而佛就是春暖花開的流水,冰和水本來就是一體的。通達實相,超越凡聖之別,我們才能真正的獲得自由,這才是禪所指向的生命目標。
活在當下,平常心是道

這裡我引了兩段經文,《阿含經》和《大般若經》。你悟也罷,沒有悟也罷,佛經就在那裡;佛出現也罷,佛沒有出現也罷,佛就在那裡。佛的偉大就在於認識到這個哲理,所以佛教告訴我們,任何佛經都是幫助我們走向真理的渡船,你上了岸以後,就可以把佛教這個船放下。任何佛經、任何理論體系都是指向終極真理的手指,你看到了真理之後,就可以把手指放下。更進一步,這個此岸與彼岸也打通,世間與出世間徹底打通,再落實到平常心是道。什麼叫活在當下?當我們掌握了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活在當下,當我們掌握了真理之後,仍舊生活在這個痛苦的罪惡的滾滾紅塵,我們仍然要在這個世間行履。

六祖講過,佛教是為眾生而存在的,如果沒有眾生就不需要佛教。佛經不是念給佛聽的,佛不需要,欲求見佛,但識眾生。這段話我引的是錢穆的,當時台灣有一場大討論,錢穆在這個文章裡面就講到了,《壇經》里講的主要就是兩件事,一個是人性,一個是人世,不能離開人性和人世。南泉臨終的時候弟子問他到那裡去,他說到山下作一頭水牛。弟子問他死後到哪裡去,他說我死後下地獄,我不下地獄,誰下去救你們呢?所以我們繼續留在這個滾滾紅塵,與廣大眾生在一起,士農工商都是我們修道的道場。


禪的終極目標是心靈的自由

最後,禪所要指向的目標是什麼?得自由,得心靈的自由。我們看看禪宗的四祖道信去找他的老師,願和尚慈悲,給我一個解脫的法門,誰把你捆綁住了?既如此,為什麼還要求解脫?所以道信大悟,束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禪的目標就是要通達生命和世界的實相,就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獲得自由。鈴木大作在《禪宗與精神分析》中指出了禪的本意,禪本質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藝術,指出從奴役到自由的道路。誰奴役?奴役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我們有什麼樣的眼光,就具有什麼樣的相狀,其實都不是實相,但是都反映了實相的一個側面。這就說明我們凡夫俗子的認識特點就處於二的狀態,我們要從二的狀態進入到不二的實相,才能得到自由,所以要得理才能心安。「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禪宗的智慧告訴我們,我們跟佛雖然都是一致的,但是我們現在處在結冰狀態,而佛通達無礙,他已經認識真理,獲得了完全的自由,我們現在被我們的煩惱所板結,結成了冰,所以要高高山頂立,獲得智慧,深深海底行,依然生活在世界。靈機禪師有一句名言,達摩祖師到東方來,就是要做一個不受人欺的大丈夫,我們基本上處於欺人、自欺和被人欺的狀態,我們要力圖要超越,要用無念法門展開修行,就是餘一切法,不取不舍也不攔阻,但是這一點很難,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那才是自由。

最後,什麼是禪宗的頓悟法門?就是把我們這個苦難的凡夫的世界跟佛所覺悟的世界徹底打成一片,就是開佛知見,把握實相,進入佛的自證法界。我們現在從「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每一步的所作所為,統統都是實現我們心靈的解放,走向覺悟的家園。

 


推薦閱讀:

我譯網翻譯大禮包:翻譯參考、在線詞典、語料庫,拿好不謝
乾貨 | 20多門AI網路課程資源(附鏈接)
千字乾貨貼 | 十年美簽5月成功出簽,已去墨西哥玩了一圈
【乾貨】學潛水只需10個理由
【乾貨】手淘首頁六大入口流量的獲取方法

TAG:人生 | 智慧 | 境界 | 乾貨 | EM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