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與干支紀年換演算法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序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0) |
2、地支序數表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序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0) |
3、推算公式 (1)、(公元紀年-3)/10 其餘數R1 為天干序數 (2)、 (公元紀年-3)/12 其餘數R2 為地支序數 (3)、 (公元紀年-3)/60 余R ,R/10餘x 為天干序數 R/12餘y 為地支序數(這裡的餘數為正整數,下同) 4、舉例:推算辛亥革命1911年的干支紀年 按公式(1)、(2): (1911-3)/10 R1=8 天干為辛 (1911-3)/12 R2=0 地支為亥 故1911年為辛亥年 按公式(3): (1911-3)/60 R=48 48/10=8 天干為辛 48/12=0 地支為亥 故1911年為辛亥年 【注】當公元紀年小於10、12、60時,公式(1)改為 (公元紀年+60-3)/10 (2)改為 (公元紀年+60-3)/12 (3)改為 (公元紀年+60-3)/60
(二)、利用60花甲序數推算公元年份的干支紀年 1、60花甲順序表
1 | 甲子 | 11 | 甲戌 | 21 | 甲申 | 31 | 甲午 | 41 | 甲辰 | 51 | 甲寅 |
2 | 乙丑 | 12 | 乙亥 | 22 | 乙酉 | 32 | 乙未 | 42 | 乙巳 | 52 | 乙卯 |
3 | 丙寅 | 13 | 丙子 | 23 | 丙戌 | 33 | 丙申 | 43 | 丙午 | 53 | 丙辰 |
4 | 丁卯 | 14 | 丁丑 | 24 | 丁亥 | 34 | 丁酉 | 44 | 丁未 | 54 | 丁巳 |
5 | 戊辰 | 15 | 戊寅 | 25 | 戊子 | 35 | 戊戌 | 45 | 戊申 | 55 | 戊午 |
6 | 己巳 | 16 | 己卯 | 26 | 己丑 | 36 | 己亥 | 46 | 己酉 | 56 | 己未 |
7 | 庚午 | 17 | 庚辰 | 27 | 庚寅 | 37 | 庚子 | 47 | 庚戌 | 57 | 庚申 |
8 | 辛未 | 18 | 辛巳 | 28 | 辛卯 | 38 | 辛丑 | 48 | 辛亥 | 58 | 辛酉 |
9 | 壬申 | 19 | 壬午 | 29 | 壬辰 | 39 | 壬寅 | 49 | 壬子 | 59 | 壬戌 |
10 | 癸酉 | 20 | 癸未 | 30 | 癸巳 | 40 | 癸卯 | 50 | 癸丑 | 60 | 癸亥 |
2、推算公式:公元後的公式 (1)、公元紀年/60 余R ,(R-3)為花甲序號的干支。 (2)、(公元紀年-3)/60餘數 R 即為花甲序號的干支。 公元前的公式 (3)、(公元紀年+3)/60 余R,(60-R)為花甲序數干支。 3、舉例:(1)、推算公元1911年的干支紀年 按公式(1)有 1911/60 R=51 51-3=48 查表48為辛亥年。 (2)有(1911-3)/60 R=48 查表48為辛亥年。 (2)、推算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執政)的干支紀年 按公式(3)有 (246+3)/60 R=9, 61-9=52 查表52為乙卯年。
(三)、利用公元紀年的餘數推算公元紀年的干支紀年 1、天干餘數表公元後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餘數 | 4 | 5 | 6 | 7 | 8 | 9 | 0 | 1 | 2 | 3 |
公元前 | 丁 | 丙 | 乙 | 甲 | 癸 | 壬 | 辛 | 庚 | 己 | 戊 |
2、地支餘數表
公元後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餘數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0 | 1 | 2 | 3 |
公元前 | 巳 | 辰 | 卯 | 寅 | 丑 | 子 | 亥 | 戌 | 酉 | 申 | 未 | 午 |
3、推算公式:(1)公元紀年/10的餘數 為對應天乾的餘數 (2)公元紀年/12的餘數 為對應地支的餘數
4、推算方法:以1911年為例。 1911/10 餘數=1(天干) 對應餘數1為辛 1911/12 餘數=3 (地支) 對應餘數3為亥 故1911年為辛亥年。 查公元前246年 246/10 餘數=6(天干) 對應餘數6 為乙 246/12 餘數=6(地支) 對應餘數6 為卯 故公元前246年為乙卯年。 5、推論: (1)、 在已知干支紀年(公元紀年)的基礎上,求得下一個(或上一個)紀年,只需 在此年份上加60(或減60)即可。如1911(辛亥)年,下一個辛亥年即1911+60=1971年。而上一個 辛亥年即1911-60=1851年。 (2)、查臨近的地支年份只需在該年份上加(或減)12即可。這裡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是分陰陽的,而搭配是按陽配陽、陰配陰的順序排列的,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甲、丙、戊、 庚、寅 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 為陰支。那麼推論(2)所得的地支應配的天干按下表順序陽干 | 丙 | 戊 | 庚 | 壬 | 甲 |
陰乾 | 丁 | 己 | 辛 | 癸 | 乙 |
如 1911年為辛亥年,那麼下一個豬年就是1911+12=1923年,取辛下一個「 癸」 即癸亥年。上一個豬年 即1911-12=1899年 應是己亥年。 那麼臨近幾年的干支如何確定?按干支自然順序 向上推按逆向,向下推按順序,如1911年是辛亥年, 那麼1910年便是庚戌年,1912年便是壬子年。以此類推。
(四)、以干支紀年推算公元紀年年份 干支紀年是60年一循環,所以同樣的干支紀年在公元紀年裡會有許多個相同年份。推算起來比較繁瑣, 需要估計大概的年代。 (1)、利用(三)餘數表推算:以辛亥年為例 天干餘數為1,地支餘數為3,那麼公元後最早的辛亥年應該滿足 10x+1=12y+3 的條件。因 為是不定方程,試算如下y= | 1 | 2 | 3 | 4 | 5 | 6 |
12y+3= | 15 | 27 | 39 | 51 | 63 | 75 |
可見同時滿足天干尾數1的只有51.。就是說公元51年是辛亥年。再按推論(1)可列出1851、 1911、 1971------,而辛亥革命發生在20世紀初,那麼只能是1911年。 (2)、利用(二)花甲序數推算:還以辛亥革命為例 根據公式(1)可知,在花甲序數加3,就是公元最早的干支紀年。如辛亥序數為48 , 48+3=51 那麼公元51年就是辛亥年。再按推論(1),可知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 再如甲午年,甲午序數為31,最早公元紀年是31+3=34,19世紀以後的甲午年可有 1834、1894、 1954、 2014------等等。那麼 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甲午戰爭應該是1894年。明年2014也是甲午年。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