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烽火三千年(下):長城能從月球上看到的傳說19世紀就有了

接著《長城烽火三千年(上)》繼續講。


兩宋時期(公元907-1368年)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原王朝從此失去了對北方的控制權,直到明朝建立之後才重新獲得,對長城的控制更是遙不可及。在此期間,遼、金、西夏等政權,佔據了中國北方,他們在各自領土的北部也修築了長城來防禦更北方的游牧民族。

金國的勢力範圍已經金、遼、西夏修建的長城

公元938年,後晉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使遼國掌控了長城一線所有南下進入中原的關隘和要塞。遼國建立後,遼國的主要民族契丹人同他們的祖先鮮卑人一樣,開始運用漢人的方法防禦其北方邊境。1026年,遼國在如今吉林省中部沿著松花江岸修築城牆。後來臣服於遼的女真人推翻遼的統治,建立金朝後,繼續沿著這一長城修建,這一修築過程一直持續到了1203年金章宗統治時期。遼金兩代在東北地區的長城修築,使這一地區的長城體系規模十分龐大,包括從黑龍江延伸到內蒙古的約700公里長的外長城,以及從在如今北京北部和東北部的總計長達1000公里的內長城。兩條長城之間的距離約有440公里。

北宋建立後,一直試圖奪回燕雲十六州,重新控制長城一線。因此宋遼之間爆發了一系列大戰。公元1004年,遼國大舉南下入侵,雙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陽)決戰。宋真宗趙恆御駕親征,經過艱苦作戰,就在遼軍已成強弩之末時,趙恆居然與遼達成停戰協議,也就是著名的《澶淵之盟》。根據協議,宋遼兩國劃定了新的邊界,過去北齊沿恆山山脈修築的內長城成為了新的邊界。

在西北方向,宋與西夏之間的戰爭也在進行。宋將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修建長城作為宋與西夏之間的邊界。但這一地區的地勢並不利於防守,宋軍守將曹瑋認為這些老舊的秦國長城不足以阻擋西夏党項人的進攻,因此沿著這條長城又挖掘了一條壕溝,溝深20米,寬15米,上架壕橋以通行。1042年,在定川寨一戰中,西夏軍引誘宋軍前出長城後,繞其背後燒掉了壕溝上的橋樑,斷了宋軍退路,16名將領戰死,損失精銳近萬人,剩餘宋軍困守定川寨。西夏軍一路南下,燒殺搶掠,直到范仲淹率援軍趕來,才退去。

1127年,北宋首都汴梁(今開封)被金軍攻破,宋朝欽、徽二帝被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幸免於難,在南京繼承皇位,後定都於臨安(今杭州),稱為南宋。南宋憑藉長江天線偏安一方,在接下來的2個半世紀里,長城在中原王朝的歷史中再也沒有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可惜南宋自毀長城

從公元13世紀開始,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開始反抗金朝的統治。在蒙古人接下來征服金朝的過程中,金朝在如今山西和河北一線的長城集中了75萬大軍,企圖憑藉長城阻止蒙古騎兵南下。但是蒙軍並不直接進攻長城,而是一方面通過大軍威懾,另一方面煽動金軍中被抓壯丁的契丹人造反,從而在野狐嶺之戰中打敗金軍,全殲其主力。

根據史書記載,金蒙之間在長城一線發生的重大戰役只有居庸關一戰。當時,哲別率領蒙軍將金軍誘出居庸關後,設伏將其全殲,並趁勢進入居庸關。1234年,金朝滅亡。在此之前7年,西夏已被蒙古滅亡,而南宋則憑藉長江堅守到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打敗,丞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昺跳海自殺,宋朝滅亡。隨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雖然元朝由蒙古人建立,但是元朝也同樣沒有免於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包括其他游牧部族的競爭以及內部叛亂,始終威脅著元朝北方的安全,但是元朝並沒有利用長城進行防禦,而是採取軍事和經濟封鎖的手段予以應對。所以長城在元朝歷史中並沒有特別重要之處,這也是為什麼馬可波羅在其遊歷元朝的記述中並沒有提及長城的原因。

明代時期(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蒙古人退回了大草原,雖然朱元璋進行了數次征伐行動,但是北方草原的威脅始終不能消除。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議,開始北京以北的130個長城關隘和重要戰略據點部署重兵。但是這種軍事部署當時絕非是防禦性的,長城所扮演的角色也並不關鍵,當時的主要軍事政策依然是進攻。

永樂皇帝朱棣即位後,延續了父親朱元璋的主動進攻的戰略方針,並於1421年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北遷至北京,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謀劃和指揮對蒙古的作戰。在朱棣的命令下,明朝開始對長城的重要關隘進行大規模建設。在1442年左右,為了保護遼東地區定居的漢族人免受蒙古和建州女真人的侵擾,明朝開始在遼東地區興建長城。1467年至1468年,遼東半島上的長城防禦體系進一步擴大。

明朝的長城防禦體系及沿長城設立的九邊重鎮,及九個軍事重鎮

同時,從朱元璋開始就在長城以外設立的一些外圍據點開始逐步向內收縮,以節省開始和糧食補給。雖然此時的明朝軍事戰略開始趨向保守,但是依然保持著對蒙古的軍事優勢,直到1449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當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蒙古(當時也稱瓦剌)慘敗,被圍困於如今河北省懷來縣的土木堡內,22萬精銳死傷大半,包括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在內的66名重臣戰死。這被看做是明朝由勝轉衰的轉折點。這以後明朝的戰略也全面由攻轉守,明朝早期的邊境防禦體系全面崩潰,也更加刺激了蒙古南侵的野心。因此,在1470年左右,明朝開始在邊境一線重新修築長城,也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長城,稱為明長城。

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俘

明朝修建長城的計劃最初由右副都御史餘子俊提出並主持,動用4萬人在黃土高原寧夏靈武至陝西之間修築了約1100公里長的長城,設置了超過800個哨樓和烽火台,花費超過100萬兩白銀。這一高昂花費很快就得到了回報。1482年,蒙古大軍從這一方向入侵,被困在了兩道長城組成的防禦體系中間,遭到慘敗。因此,明朝開始大規模推廣這一長城體系建設。

餘子俊首先提出將這道長城從黃河邊向東延伸到如今北京的延慶地區,意味著明長城將在增加700公里的長度。這一提議在1485年得到批准,但是由於餘子俊在朝廷的政治鬥爭中失利,不得不放棄修築計劃並辭官回鄉。在此後的50年里,由於政治鬥爭的阻礙,明朝一直沒能繼續擴大長城的修築。

不過萬幸的是在這段時間內,黃土高原上的明長城得到了良好的維護,磚和石塊代替了夯土,成為了明城牆的主要建築材料。但是這種建築材料上的改變,也使得建設成本和後勤保障大幅增加。因為過去用夯土築城,就地取材便可。但是改用磚和石塊後,必須增加磚窯、採石場以及運輸的保障,過去使用夯土1個人1個月的工程量現在必須由100個人才能完成。

以磚石建設的明長城質量當然是最好的,防禦性能也是最強的,如果在長城上仔細看每塊磚,都能看到磚塊上刻印著「某年某地造"的印記

由於黃土高原上長城修築較為完備,蒙古人開始改變入侵方向,選擇從如今山西大同至河北宣化一線進攻。當時的大同府和宣府是防守北京的兩大門戶,但是還沒有建設長城。以前北齊和明朝早期的防禦設施狀況已經嚴重惡化,不能滿足防禦的需求,結果當年北齊修築的那道簡易長城反而成為了明軍防禦的主要依託。

因此,從1544年至1549年,明朝在這一地區開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長城建設工程。在宣府至大同之間,沿著原來北齊長城一線,明朝部署了大批軍隊,新的城牆和哨樓建立起來,新式的火器和大炮被密集部署到城牆和哨樓上。1548年6月,整個建設工程宣告完成,這一段長城總廠850公里,在重點區域還建設了內外兩道長城,甚至有的是三道、四道。

此後,蒙古人再次改變了進攻方向,尋找防禦相對薄弱的地區。陝西成為了他們進攻的重點。當時明朝最西邊的軍事要塞在如今甘肅的嘉峪關,這裡從1539年開始顯著加強了建設,也沿河西走廊斷斷續續修築了城牆至武威。從武威開始,低矮的夯土長城分成兩道,靠北的一道經過中衛和銀川,與黃土高原上的明城牆相聯結。靠南的一道則經過蘭州然後向東北一直到達如今陝西的定邊縣。

嘉峪關附近的明長城

1550年,由於明朝拒絕與蒙古土默特部進行邊境互市,蒙古再次從大同至宣府之間對明朝發動進攻。一方面,大同守軍賄賂了蒙古首領俺答汗,讓他不要進攻大同;另一方面,蒙軍面對宣府的兩道長城,也久攻不下。在陷入僵局之時,俺答汗決定繞過正面守軍,從防禦相對薄弱的古北口地區(在如今北京東北方向,懷柔區境內)突入長城以南,對北京周邊進行了劫掠。據當時的資料統計,此次進攻共造成6萬明朝百姓喪生,另有4萬人被劫為奴隸。因為此次進攻,明朝將防禦重點從宣府至大同段轉移到了北京正北方的薊州鎮,後又增設昌平鎮。在這一地區,明朝沿陡峭山勢建設長城,起到了良好的防禦效果。1554年,蒙古大軍再次從這一地區入侵,希望複製4年前的勝利,但是明朝剛剛豎立起來的高達城牆和陡峭的山勢阻止了蒙軍的再次進犯。

北京古北口地區的司馬台長城,按當時明朝官員的說法叫」匹馬不入「

1567年,戚繼光從抗倭一線轉調至薊—昌防線。從1569年至1571年,在戚繼光的統一指揮下,明軍對這一線成成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增設了1200個磚制的哨樓。這些中空的哨樓是首次在長城建設中使用。過去的哨樓和碉堡都是實心的,只在頂部有一個小碉堡作為防禦和藏身用。從1569年以後,薊—昌段長城的碉堡都是中空的,可以用來駐兵和儲藏物資,並作為防禦之用。所以這些大型中空哨樓可以最為區分河北段明長城和其他朝代長城的標誌。

明長城哨樓

由於長城防禦日趨完善,且明朝答應開放邊市進行貿易,俺答汗最終於1571年與明朝講和。此後明長城一線進入了一段相對和平時期,大的入侵停止了。但是因為劫掠所帶來的收益遠大於正常貿易,所以小規模劫掠始終沒有停止。這促使明朝將北京附近的所有長城關隘和通道通過建設連接在了一起,包括那些過去認為難以通行的地段。這才形成了今天人們看到的蜿蜒盤旋連綿不斷的長城景觀。

明朝對長城的建設一支持續到1644年明朝滅亡才停止。但是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中,明朝以及長城駐軍本身,不僅要面對關外建州女真政權的入侵,還要應對內部的農民起義。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從1629年開始對明長城發動首次進攻,隨後於1634年、1638年和1642年接連實施大規模進攻。同事,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也在不斷聚集力量。1644年初,李自成宣布自己為皇帝,國號大順,並從陝西開始向北京進發。他的進軍路線基本沿長城進發,目的在於切斷裝備相對精良的長城守軍與內地駐軍的聯繫。由於戰略重鎮大同、宣府和居庸關都不戰而降,李自成迅速抵近北京城。

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上吊自殺,農民軍成功進入北京城。此時,原本接到崇禎皇帝命令率領遼東明軍精銳入關勤王的吳三桂剛剛返抵山海關。吳三桂在大順政權與清政權之間搖擺不定,本想聯合清軍共同打擊李自成,但李自成親帥大軍向山海關進發。吳三桂被逼無奈之下,投降清朝,在山海關打敗李自成,引清軍入關,於6月5日佔領北京。這一段歷史被演繹成了」衝冠一怒為紅顏「。失去長城屏障的保護,剩餘的內地明軍無法抵擋清軍的攻勢,最終清朝取代了朱家江山,統一了中國,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明末山海關布防示意圖

關寧鐵騎是明朝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也是少有能與滿清八旗軍正面交鋒的部隊

清代時期(1644年—1911年)

清朝統治中國後,由於在長城內外都擁有大片領土,長城作為邊境防禦設施的作用消失,清朝也沒有再進一步擴建和維護長城。清朝視遼東為祖地和龍脈,不允許漢族人進入,所以原本用來御外的長城變成了阻止漢族人北遷的屏障。從1638年至1681年,清朝又以今遼寧省威遠堡鎮為交點向東南、西南、東北方向修了三道土長城,因牆上遍植柳條,被稱為柳條邊。三道長城西南連接山海關長城,東南直抵遼東半島黃海岸邊,北接吉林松花江,將整個東北與內地隔絕開來,不許除滿清貴族外其他人染指。這一野蠻政策使得東北一帶人口極其稀少,後來俄羅斯輕而易舉的殖民東北北部,割走了100萬平方公里的大片領土。

清朝建立的柳條邊

清朝對長城關注極少,一方面是其本身戰略價值喪失,另一方面也是清政府出於壓制漢人文化的考慮,直到清朝中期西方人對長城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長城才重新回到歷史舞台。外國人第一次親眼見到長城是在17時期初。1605年,葡萄牙傳教士鄂本篤(Bento de Góis)從印度經新疆到達嘉峪關,可能是有記載的第一個通過長城進入中國內地的外國人。此後陸續到來的外國人,在對於長城的描述上,越來與添加進自己的想像與誇張。比如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從古北口長城前往承德避暑山莊覲見乾隆皇帝時,一名叫約翰·巴羅的成員(後來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創始人)誇張地估計長城的用石量與建設英格蘭和蘇格蘭所有房屋所耗費的石料相當。這些誇張地描述更加吸引了外國人的好奇心。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國門被徹底打開,更多地外國人前去遊覽長城,居庸關和山海關的老龍頭成為了當時最著名的景點。

1845年英國建築師托馬斯·阿羅姆手繪的長城

馬戛爾尼使團經過長城時,對長城的建築構造進行了詳細的勘察和記錄

19世紀末,隨著更多的長城旅行見聞在歐洲傳播,長城披上了更多神奇的外衣,最著名的說法便是長城可以從月球或火星上被看見。後來隨著世界對中國長城的認識加深,這種誇張的說法稍微收斂了一點,變成了是唯一可以從太空中用肉眼看見的人造建築,這成為了太空領域最著名的傳說之一。甚至連美國航空航天局這樣的頂尖航天科研機構都曾對此進行了專門的驗證。不過包括咱們自己的航天員在內都已經證實這同樣是謬傳。但是這並不會影響長城在中國甚至世界上的地位,更多的人把它看作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美國航空航天局專門用衛星拍攝的北京北部地區長城圖片,以次驗證人眼是否能在太空中看到長城,途中箭頭所指為長城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TAG:月球 | 長城 | 傳說 | 世紀 | 19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