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為何總是招「污名」??
2013年底,一個有10人左右、ID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微博圈」被媒體曝光。在這個微博圈裡,人們發現,這群人發布了大量照片,以及不少十分露骨的微博文字,內容都和「性侵小男孩」有關。這是一個讓人吃驚的虛擬「圈子」,媒體甚至用「變態」兩字來形容。這個隱秘的「小圈子」最終被人舉報給了110。在微博微信興起之後,各種虛擬的網路圈子也隨之而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虛擬圈子都會像上述圈子那麼「邪惡」。其實,在現實中,圈子被視為中國獨有的文化特色。在我們的生活中,圈子幾乎無處不在,同學圈、朋友圈、戰友圈、同業圈,似乎事事都要「鑽圈」。不過,圈子雖然無處不在,但是很少被人正面看待。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圈子到底是什麼?當它們進入了虛擬的網路世界,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太太的客廳:不知亡國恨?
「藝術家,詩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閑的下午,想喝一杯濃茶,或咖啡,想抽幾根好煙,想坐坐溫軟的沙發,想見見朋友,想有一個明眸皓齒能說會的人兒,陪著他們談笑,便不須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走路或坐車,把自己送到我們太太的客廳里來。」這是1933年冰心發表在《大公報》副刊上的著名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描述的是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一群文人墨客聚集在「太太的客廳」打發時光。冰心是以諷刺的筆調來描述這群人的。這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圈子」的沙龍生活。哲學家金岳霖說:這篇小說中30年代的中國少奶奶們似乎有一種「不知亡國恨」的毛病。「太太的客廳」就是一個因為興趣愛好、品味、氣質相投的人組成的一個小圈子:人們在這裡交流信息、結交朋友,或者純粹打發無聊的時光;它相對封閉,有一套不言自明的規則;它又具備一定的自發性,沒人逼著誰也沒人被逼著參加這樣的圈子生活;另外,最為關鍵的,或許是這裡還有一個「太太」,即一個核心或者權威人物,她是圈子的中心點。被污名化的「小圈子」中國過去的傳統,對於小圈子,基本是帶著一種警惕心態的。孔子說「君子群而不黨」就是這種心態的寫照。而在清代初期,為了汲取明朝因為「黨爭」滅亡的教訓,對於知識分子和官員結黨的行為更是高度敏感。但是,說到底,圈子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本身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就像「太太的客廳」,其實,放在和平年代,它或許就不會令冰心反感了。對此,通化師範學院教授、社會學博士王如鵬在接受《法制晚報》的採訪時說:「『圈子』作為非正式組織是中性的,原本不存在褒貶之說。」「從社會學角度來講,所謂『圈子』是指同質化的群落,它是由志趣、身份、利益或行為特徵等相同的人組成的群體。是人們交往、互動的模式。」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管健接受筆者訪問時也認為:「圈子實際上應該是個中性的辭彙,只不過現在被污名化,人們一提及圈子就覺得是小團體主義。」確實,圈子在中國一直被「污名化」。某種程度上,人們說起「圈子」兩個字,就似乎意味著搞小動作、分裂、見不得光等。管健依據「緊密程度和安全程度」把圈子分成了四種類型:第一種,圈子是緊密而且安全的,比如下班之後一起打球的同事;第二種,安全但不緊密的圈子,比如老鄉會,互動不多,見面也是聊聊鄉情;第三種,不健康也不緊密的圈子,比如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偶爾接觸,發發牢騷;第四種,緊密又不安全的圈子,比如,組織嚴密的專搞恐怖破壞和惡趣味的群體,「性侵小男孩」的微博圈即屬此類。看來,圈子分很多種,有的圈子很可怕,需要抵制,但是也有很多好圈子可以促進人們健康的生活。不過,總得來說,中國的傳統對於圈子還是以「怕」為主。
非正式的中國圈子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曾經提供過「差序格局」的理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就像是一顆投入水中的小石子激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紋,以己為中心,一圈圈推出去,形成彈性的內群體與外群體。內群體的人就是「圈子內的人」,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自己人」。這個「自己人」可以有很多標準,血緣、地緣、血緣、業緣都行,彈性很大。比如,遇上某個和自己同姓氏的人,人們有時候便會拍拍別人肩膀說「本家人」;而遇上了來自同一地方的人,便會以「老鄉」的名義把別人劃歸在同一個圈裡。這樣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圈子,其實都是「非正式」的。所謂的「攀關係」、「走關係」的「攀」和「走」,其實就是這種狀態的精確描述,關係或者圈子本來不存在,都是「走」出來「攀」出來的。正如管鍵所言:「我們每天無不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之中,也無時無刻不在構建著某些圈子。」對此,王如鵬告訴記者:「中國的『圈子』與西方的社團有著本質的區別,『圈子』具有自發行、鬆散性、封閉性和差序性等特徵,屬於非正式組織。」既然是「非正式」的,它就不可能像西方的社團那樣,具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宗旨、目標和章程。王如鵬認為,與西方的社團想對比,「『圈子』里講究的是專制與潛規則、隱匿與意會。」「圈來圈往」、「人走茶涼」,「非正式」的圈子在其利用價值散失之後,往往很容易煙消雲散,即使不消失,由於沒有固定的規則,也容易變質、變性而極不穩定。
圈子「地下化」或被網路放大
很多人都認為,圈子文化是中國的傳統特色。雖然作為非正式的群體並非中國特色,在西方,非正式的群體一樣存在。但是,管鍵認為:「中國和西方的差別在於,中國人處處都有圈子,我們對於圈子文化更為熱衷。」管鍵還告訴記者,這很可能與東西不同的生產方式和財富積累方式不同有關,長期處於農業社會的中國,更強調人的團體性:「抱團取暖」、「一個好漢三個幫」。但是,熱衷小圈子卻和中國傳統中對於「小圈子」的鄙夷以及「怕」看起來是矛盾的。一方面,我們熱衷於結小圈子,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很怕並時刻警惕「小圈子」的出現。兩者相互作用,造成的結果只能是:「小圈子」一個個的「地下化」,圈子從其緣起開始,就變得有點「陰暗」、「名不正言不順」。走向「地下化」的「小圈子」無疑會更容易傾向於偏離、規避社會普遍規則的約束。這也解釋了為何中國人愛抱團卻又被認為是「一盤散沙」。王如鵬根據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交際理論,認為「圈子文化」實質上是一種極端自私的文化,正因為小圈子只顧及圈內的利益而損害公共利益,才表現為個體單元的「有組織性」和社會整體上的鬆散性。如今,微博微信的興起,雖然沒有改變傳統圈子的實質。但是,管鍵告訴記者:「網路世界中的匿名性、去個性化、責任分散更有可能使得群體極化思維在網路社群中大行其道。」換句話說,微博、微信很有可能使得中國傳統的「圈子文化」的「地下化」缺點放大。實際上,或正是因為這種缺點的放大,才會有開篇所舉的「變態」圈子的出現。
文/記者 曾煒
推薦閱讀:
※東拉西扯:圈子與班子
※豆瓣小組是如何成長的?
※高智商有才華的普通家庭子女,為什麼進不了上流社會圈子?
※張全景:黨內絕對不準搞「小圈子」
TAG: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