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覺悟 201~300則

201~300則

◆我們最容易犯的過錯,就是輕率的斷定別人為好人、壞人或愚者、賢者。人是像河川一樣,不斷在流動變化的。「人」——並非每天都以同樣的面貌存在,人是有各種可能性的:傻瓜可能變聰明,惡人可能遷善。反之亦然,這就是人的偉大之處。因此,我們如何去判決一個人呢?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呢?或許在你下判斷的時候,他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說話浮躁的人,如刀刺入。而智者的舌頭,卻能成為醫人的良藥。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別人。

◆西洋杉儘管高大,仍留下空間讓矮小的蕈菌生存。

◆真正偉大的人,會使你覺得你也可以變得偉大。

◆一位真正有智慧的教師,他不會邀請你進入他的智慧殿堂,而是引導你到(你)心智的門檻。

◆能知足便是富,能求退便是貴。

◆「施予」和「感恩」——就像幽默與笑一般不可分離,亦如微風吹過和風鈴的呢喃。感恩使得施予的美德節奏活潑,這種活潑的節拍,使得沉重的世界為之輕快。

◆我們越習慣於「滿足」,就越減少喪失的恐懼。

◆在我們已經為自己所說的話,後悔過一千遍的時候,是否曾經因保持沈默,而後悔過一次?

◆心暗時則所遇皆禍,眼明時則途遇皆寶。

◆雖知自己是正確,而能沈默到底的人,最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小孩子柔嫩的手指間,往往擁有大人頑強的手所把握不住的真理,雖然,成熟的人,會以發現它而自豪。

◆能啟發心智的娛樂,才能使人心安意適。

◆戰勝自己,是獲得自由的最好方法。駕御自己,是不被別人控制的最佳良藥。

◆深窺自己的心,而後將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聰明人總是省察內心,從那裏找到恆久的平安。

◆真正的愛,並非相互凝視,而是共同朝同一方向凝視。

◆人人捐出一根線,窮人可得一件衣。

◆人因怕死而祈求長生不老,怕容貌改變而濃妝豔抹,因厭棄年老而祈禱青春,永遠不斷的追求不變的事物,有如走進無花果林中,如何能尋找得到花朵呢?

◆思想的力量,若能以道德為舵,就會變得偉大而穩固。

◆草木不經霜雪則枝桿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

◆當我們一無所求,我們就擁有一切。

◆「人生如夢」,這出戲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

◆人生有如一本畫冊,它的內容,端看你個人如何去彩繪之。

◆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不久,便買不起他所需要的東西。

◆人所認識的世界,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片斷,是極不完整的。這種極不完整的感覺,所得知的種種知識,多半是不正確的一種假像,而人們往往認假為真,把心態都扭曲了。

◆心的意志力,是無法估計的。一滴水,我們看不出它的力量,但如把它滴入石縫而結冰,就足以把石頭撐裂。

◆當山崩的時刻,一粒落砂,也能引起更大的災難。

◆左畫圓、右畫方,則兩不成。

◆太陽是不會失信的,它天天依照時刻到來,儘管受著風吹雨打,一有機會依然出現,它從不表示意懶心灰。

◆對於自身的不幸掛念愈久,它傷害我們的力量就愈大。

◆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來鞭策自己去實踐,那是不夠的。實踐,必須要彙入空性,方為究竟。

◆時間是一個健談者,它對我們解釋一切,你不需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

◆不尊重別人的,便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而苦惱也來自本身,除非自己傷害自己,否則,你永遠不會是一個犧牲者。

◆愛挑別人毛病,是由於遺忘自己的缺失,而產生的現象。

◆設若只因小過,就將他人剔除,則無需多久,即無人能與你相處,因為和睦來自寬恕。

◆憤怒,使他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人總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眼中的芒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

◆假如,你不向別人期待任何東西,也不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那麼任何人對你,都不會造成恐怖的現象。但,如果你的幸福,在別人的掌握中,那麼,你就必須不斷地對別人懷著恐懼。

◆不要讓邪惡的意念、不良的情緒在你心中生根,你應該把他們當成「癌」一樣,小心防範它們的感染。

◆只要一個人擋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切似乎都擋住了他的去路。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礙,也是最大的距離。

◆每個人都難免有以牙還牙的心理,被打了一下,就想回打三下。本來是有解決之道,卻由於彼此燃燒著憎恨之火,相互傷害,終於導致兩方的挫敗與滅亡。

◆揮霍無度的人,等於將自己的前途抵押了出去。

◆我們常以不正確的觀念,來看待這個世界,並且,不以它本來的面貌視之,而是透過一層主觀意識,加上了有色眼鏡。

◆我們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實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見。

◆如果你要寬容別人的過錯,請將眼光放在自己身上。

◆當你先從不好的動機來看人時,你要知道,你的精神正在下降了。

◆最可怕的「不信」,是對自己的不信賴。

◆錯誤終歸毀滅,無知即是痛苦。

◆憎恨,並不立刻結惡果,但它如同隱藏在熱氣下的火,逐漸焚燒著,而終讓心懷憎恨的人身受其害。

◆「偏見」是進步的最大阻礙。

◆敵意不能鎮壓敵意,放棄敵意方可消弭敵意,此乃古今通則。

◆自卑感是人格的泥沼,一旦你身陷在裡面,便會失去上進的勇氣。

◆哭泣,不能減少昨日的哀傷,只會消除明天的力量。

◆疑心是友誼的毒藥。

◆一個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自私——是一種慢性毒藥。一旦上癮,即不能自製,倘至飽和的程度,會使人生充滿痛苦與失望,終歸毀滅。

◆處罰,必須基於一種瞭解,才能發揮感化的作用。

◆盲目的熱情,不但無益,且足以害事。

◆拖延是不能成事的,只會讓自己在最後關頭焦頭爛額。

◆「幸福」是沒有後悔之後的滿足。

◆信義是最寶貴的財富,實話的味道最好,智慧的壽命最長。

◆知足心地寬,貪得宇宙狹。

◆少吃儉用,免紛擾於心田。知足除貪,播馨香於意地。

◆滿桌好菜,不如飽。綾羅綢緞,不過暖。

◆要能忍受落葉禿枝的醜陋,才有重新綠意盎然的時節。

◆人一悲觀,智慧就會枯萎,繼而失去判斷力,而不知所措。

◆此許忍耐,價值勝於大量智力。

◆虛幻不能產生真實,就像骯髒不能產生清潔一樣。

◆追求名利之人,如以手掬水,掬得一時,終會流失。

◆越是想把自己背負的痛苦推到一旁,它越是成為一種負擔。

◆學習拔除因無知而來的頑劣與叛逆,任何時候都不嫌太晚。

◆如果想更上一層樓,就不要以現在的成就為滿足。因為,人是很容易停步不前的,如果你以現在的自己為傲,等於宣告了你的毀滅。

◆在惡意的人群中不懷惡意,在拳握刀拔的人群裏言行溫順,在與執著的人相處而能不執著,是謂聖者。

◆在人與人之間有爭端發生的時候,無論爭執的程度如何不同,一定是互爭的兩個都不好。如果只有一邊不好,爭論便無法燃起。火柴,是無法在鏡子那般光滑的表面擦出火來的。

◆「知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無有羞恥心的人,容易陷入罪惡火中。

◆當死期將至的時候,皇上和奴才又有什麼分別呢?若有人掘開死者的墳墓,他必認不清那個是貧?何者是富的?

◆高手仗著名氣,由於自認為熟練,而無法知道自己亦有拙劣的地方。拙者,本來就嫌工夫不到家,對其拙劣之處固然不知道,偶有高明的地方,往往亦不自知。因此,無論高手或拙者,都應相互切磋學習。

◆凡栽下不良的種子,而期盼有好收穫的人,是徒勞無功的。

◆一知半解,適足以歪曲真理。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鋼鑽,只朝單純一點的——驀直鑽去。

◆若想成為堅強的人,則必須像水一般,沒有障礙物時,水便流動。裝到四方形容器,它就成為四方形,裝到圓形容器,它就成為圓形。因為,水有這種謙遜的性質,所以,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比任何東西都強。

◆贏家像河流一樣,他們找到一個管道,便循著這個管道前進。失敗者像沼澤,他們到處遊移,什麼事都只做一點,結果一事無成。

◆責任與自覺,是成功的開罐器,配上毅力及勇氣,打開了這一層「阻礙」,就能享用罐內豐盛的成果了。

◆充滿熱誠的人,會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四周的人。

◆知足的乞丐,強過貪求財物的富翁。

◆快樂就像一副眼鏡,可以校正你心靈的視力。

◆快樂有如香水,向人灑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幾滴。

◆土木工程的技師,懂得如何疏導水流,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木工能把彎彎曲曲的木材,刨至平滑。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頓自己。

◆別人教給我們的真理,只不過像義肢、假牙裝在我們身上而已。唯有通過自己的思索獲得的真理,才是屬於我們的。這樣的真理,才能為我們所運用。

◆每一個人都要親身經歷,才知道爐灶是燙的。

◆德行——是我們所該追求的,是盜賊無法搶,暴君無法侵害,你死後仍能留下來,絕不會腐朽的財富。

◆在你的內心裡,有一塊磁鐵,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那塊磁鐵就是「無私」,也就是處處先為別人著想。

◆有理不在聲高,事實勝於雄辯,娓娓道來勝過言詞激烈咄咄逼人。有些事理,說不如不說好,乾脆任其火燒牛皮自轉彎。

◆修行就好比彈琴,琴弦張得太緊或太鬆,都無法彈奏出美妙的樂音。過分勇猛的修持,但忽略了修行所需要的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可能會導致反效果。因為,過與不及,都是不正確的態度。

◆從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綠葉:一片「好的思想」、一片「好的語言」、一片「好的行為」。

◆人生最甘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香料必須經火燃燒,才能發出濃郁的香氣,泥土必須耕鬆,才適於下種,麥子必須磨碎,才能做成麵包,一顆破碎的心,最能體會到豐盛的喜悅。


推薦閱讀:

佛者,覺也。佛法者,覺悟之法也。覺者是誰
莫要庸人自擾

TAG: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