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成生生不息

      五行相生相剋,以成生生不息,循環無窮之道。第二是五行與五方的配合,所謂北方陰極而生寒,南方陽極而生熱。把五行相生相剋的兩種關係放在一起,其五行生剋圖如下:

      戰國時期,「五行」學術風行一時,並且進一步總結摸索出了一套「五行相生相勝」的規律,所謂相生,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生髮和促進的作用,如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便是;所謂相勝,即相剋,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克制和約束的作用,如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便是。正因為自然界廣泛存在著這種相生相勝的作用,所以天地萬物才能得到動態的平衡。否則只生不克,或者是只克不生,天地萬物就不可能保持平衡,也就不能維持和生存下去,所以相生、相剋,就是自然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一個人命運起伏多變的外在和內在的因素。所以五行學術,作為命理學的又一基礎理論,必須掌握以下概念。

      一、五行相生: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白虎通》云:「木生火者,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溫潤流澤,銷金亦為水,所以山雲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生,故水生木也。」

      二、五行相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洛書》載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五中土,五中土克一六水,此五行相剋之序也。《五行大義》論相剋說「克者,制罰為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亦稱「五行相勝」。《白虎通》解釋說:「五行所以相害(相剋)者,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克)火也;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故土勝水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用陰陽五行解釋揭示大自然萬事萬物的發展動力和次序時說:事物的發展取決於陰陽的消長,而陰陽消長的原因又在於五行的運動。「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為之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這裡的「官」指官能,也就是功能。五行的運動,就是五種功能,其方式是:「比相生而間相勝。」五行相生的次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它們這種次遞相生,就稱為「比相生」。五行相剋的順序為水克火,中間隔以木;木克土,中間隔以火;火克金,中間隔以土;土克水,中間隔以金;金克木,中間隔以水。這種中間有物相隔而克者,就稱之為「間相勝」。顯然五行的運動,既是一種運行方式,又具有一種生殺的功能。正因為五行的相生和相剋,大自然以及賴大自然生存的萬事萬物,才有四時的新陳代謝和物種的自然平衡。

      五行相生相剋,此其自然之理。十干十二支,五運六氣,歲月日時,都源自天干、地支的相互為用。在天則為氣,故有寒暑燥濕風熱;在地則成形,故成金木水火土。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這是大自然變化的規律。五行又各分陰陽,在天為陽,謂之天干,五行流行,有燥熱涼寒之變;在地為陰,謂之地支,五行在地,春夏秋冬,有四時流行之序;其所妙用,可謂變化無窮。成和子說:人稟五行以生,順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祿,未嘗不由乎五行之所取。故須辨五行之行,須識五行之性。

      五行之用,多則太過,少則不及。其氣其數,有餘不足,皆能致凶;抑揚歸中,然後為福。生旺太過,則福中藏禍;死絕太過,則福無可托。凡命五行下生上曰助氣,主一生享福,凡事容易受人福力;上生下曰盜氣,主一生為人所謀,多庇蔭他人。凡命造中,五行下克上,主沉滯難發,上克下,主有威勢,害物,不利妻妾子孫,一般皆孤獨,生旺則差慢。書云:「五行之數最難詳,閑位須防勝位亡。」還有所謂五行反制者,火多金少渾閑事,火少金多大不祥。陰陽偏出,造化不成,過與不及,皆可為患,如火多金少,聚散不得成形,若火少金多,即不能成銷煉,火則反有灰飛煙滅之厄。如見過與不及,皆為不吉。《窮通寶鑒》專論五行,不言十神,在命學領域中獨闢蹊徑,自樹一幟,後世命學家論定四時五行的衰旺喜忌,多以此書為宗。

      《五行大義》云:「天生一,始於北方水;地生二,始於南方火;人生三,始於東方木;時生四,始於西方金;五行生五,始於中央土。」所以有水居北方,火居南方,木居東方,金居西方,土居中央之說。五方者,東南西北中之謂也,五行與五方相配合,即:木,東方;火,南方;水,北方;金,西方;土,中央。五行與天干五方相配為: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西方庚辛金,中央戊己土。而五行與地支五方相配為:東方木寅卯辰,南方火巳午未,西方金申酉戌,北方水亥子丑,中央土辰戌丑未。

      為了便於記憶,把五行和天干、地支聯繫在一起,編成歌括:東方甲乙寅卯辰,南方丙丁巳午未,西方庚辛申酉戌,北方壬癸亥子丑,中央戊己辰戌丑未土。《黃帝內經·素問》認為:東方生風,風生木;南方生熱,熱生火;中央生濕,濕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這裡反映了中國大陸的特點,而命理學認為,同樣的命運,由於出生地點的不同,會導致命運的不同。所以五行和五方的配合,是命理學的重要內容。原因是木的秉性溫和向陽,而東方正是太陽初生的地方,所以木用來代表東方;火的秉性炎上而至熱,而南方氣候炎熱,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用火來代表南方;金的秉性清涼而肅殺,而西方正是太陽落山,草木不生的地方,所以用金來代表西方;水的秉性清澈寒冷,而北方水冰地寒,所以用水來代表北方;土的秉性厚實適中,有利於萬物生長,中央地處東南西北的中間,所以用土來代表中央。正如朱子所說:五行質於地,氣行於天,所以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皆以時地相須為用。

      本文出自國易堂,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guoyi360.com/wxxs/5939.html


推薦閱讀:

四季五行
起名常用字五行字型檔(1)
五行--如夢道人
五行人餓命綜述—餓木(李居明餓命改運學系列)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中國前世漢族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器械與法度榜樣

TAG:五行 | 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