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珍賞——細品《富春山居圖》

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珍賞(組圖)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局部(一)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局部(二)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局部(三)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局部(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一)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二)

《富春山居圖》子明本局部

《富春山居圖》子明本局部細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元 黃公望 絹本長卷 

 2011年6月1日,分藏在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這是中國十大山水名畫《富春山居圖》分離幾十年後首次完整呈現,此次展出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2011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接受網友提問時也談到了這幅畫,他希望「讓一個完整的《富春山居圖》永遠合璧在一起」。2011年6月1日,台北故宮博物院,長逾10米的巨幅《富春山居圖》「合璧」模擬圖筆墨清潤,意境簡遠,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呼之欲出。數百位來自兩岸的嘉賓及媒體記者,共同見證富春圖合璧首展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這「合璧」,穿過了數百年的風雨,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分離,在海峽兩岸乃至全世界中華兒女中激起廣泛共鳴。可以說,這次「合璧」的意義早已超越書畫藝術範疇,而成為兩岸人民在歷史、文化、民族層面上的一次「心靈相約」。《富春山居圖》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為什麼它誕生600年來,如此牽動中國人的心?為何會分成兩半,一半留在了浙江省博物館,一半留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在這幅畫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富春山居圖》好在哪裡?《富春山居圖》高一尺余,長約二丈。描繪的是富春江兩岸初秋的景色。畫面峰巒平坡,叢林樹舍,漁舟小橋。草木台石等迴旋轉輾,疏密有致,姿態各異,豐富而自然。整幅的繪畫效果,給人以「景隨人遷,人隨景移,步步可觀」的藝術感受。在這幅畫里,黃公望用筆乾淨利落,無輕浮之感。畫法有董源、巨然的濕筆披麻皴,也有長短干筆皴擦,在波峰之間還用了近似「米氏雲山」的筆法。墨色透明而凝重,筆勢蕭灑而秀潤。全圖只用少有的淡墨渲染,突出了筆墨意趣的發揮。黃公望的山水畫的主要風格有兩種:一是淺絳山水,山頭多礬頭,筆勢雄偉;二是水墨山水,皴擦較少,筆意簡遠逸邁,山峰具有那種如玉的圓潤透明的效果。黃公望曾寓居富春山,常常「雲遊在外」,遇山水就隨意畫畫,此圖始作於至正七年(1347年),差不多畫了10年才完成,是黃公望最得意的作品,而後代畫家也對此畫有著極高的評價。明代收藏家、大畫家董其昌說,他在長安看這畫時,竟覺得「心脾俱暢」,「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而這幅偉大的作品的確讓人有咫尺千里的感覺,嘆為觀止。《富春山居圖》的歷史背景1347年,元代書畫大師黃公望創作了《富春山居圖》,這幅作品也被認為是元代文人畫的最高傑作,中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幅畫用更自由、多變化的筆墨來描繪山水,透過山石的起伏與筆墨的變化,表現山水內在的生命。在元朝,漢族知識分子一直難以獲得「學而優則仕」的傳統道路,他們把時間、精力和思想情感寄托在文藝上,與這種思潮密切相關的山水畫,也就成為這種情感寄託的重要的領域之一。尤其到了元朝末期,戰亂風起,更多的文人逃避仕達,處於半隱居狀態的生活,慢慢形成了元代「文人畫」。《富春山居圖》六百年流傳簡史《富春山居圖》有兩幅,一幅至正七年開始起稿,經過三四年之後才題款,歷經十年完成,是繪贈「無用師」(據考證為 鄭無用道士)的。另一幅被認為是「偽跡」,稱為「子明卷」。圖上款識:「子明隱君將歸錢唐,需畫山居景,此贈別。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一三三八) 秋。」從這段題款可以知道此畫是為「子明隱君」畫的,公望年70歲。上幅「無用師卷」公望年82歲。從這兩幅題款看,相差12年。《富春山居圖》的「子明卷」曾被清乾隆所得,並被認定是「黃公望真跡」,愛不釋手。每觀賞一次就題詩一首,先後題了48年、50多處,而且仍然意猶未盡,最後在前隔水題有「以後展玩亦不復題識矣」的識款。此「子明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被認為是「真跡」的「無用師卷」,自鄭無用道士收藏後,經過一百餘年,到了明朝在蘇州重現,最初由大畫家沈周收藏,大約在成化年間被董其昌在北京購到,並珍藏於書禪堂。董其昌在萬曆年間將此畫賣給了吳正志;吳正志又將此畫傳給他三子吳洪裕。吳洪裕是當時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一生到死最喜兩件寶,一件是《智永千字文真跡》,另一件則是《富春山居圖》,於是,在他臨終時,他叮囑他兒子把這幅畫燒了「炎殉」,使他在九泉之下仍可持有此畫。在燒完永智的真跡「千字文」後,他的侄兒吳子文不忍名畫被毀,急從火中搶救出來,可惜畫的前段已被燒壞數處 (卷首部分經過修補後,題為《剩山圖》,也保留下來)。大約在1730年間,畫卷的主要部分流落到了中國繪畫重要的收藏家安岐手上。他先是收藏了仿本,才又收藏了真品。當時安岐一心想找到《富春山居圖》,所以一收到仿本,就馬上在空白處品評題字,一共題了55處,整幅畫變得面目全非,而真品卻由此逃過一劫。從此,這幅長卷分為兩段,後段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前一段在抗日戰爭時期由現代名畫家吳湖帆先生收藏,後由浙江博物館收購珍藏。什麼是「文人畫」所謂「文人畫」的看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強調審美趣味,正如「元四家」的代表人物倪瓚所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畫畫用於「寄興」,表達自己困境,發泄憤懣。二是對筆墨的突出強調;他們認為繪畫本身的線條、色彩、筆墨能夠反映作者的精神境界,他們把題材和風格上的平淡視為美德,目的是在平淡之中表現出細膩動人的特質,《富春山居圖》則是「文人畫」的標準樣本,平淡有致,淡泊簡勁,是典型的文人氣質的完美體現。三,從元代起,畫家門開始在畫上題字作詩,形成詩、書、畫、印的結合。元末時期,畫家們大量使用宣紙,因為紙比絹更便於發揮中國畫筆墨的皴擦、渲柒效果。黃公望生平畫家黃公望是江蘇常熟人,生於1269年,自幼天資聰穎,中年時曾做過小官,因涉案入獄,後來再沒有踏入仕途。他有一段時間住在松江,以占卜為生,後來在聖井蓬萊庵為道士。研究過「九流之學」,且通音律,50歲之後專心畫山水畫。名家導覽從現存的畫卷看來,此畫是從寧靜的河岸開始,展開了一幅非常平靜的江南風光,接下來我們看到了一座山峰,和其他兩座一樣,高聳起伏,將畫面分割成了數個長短。它先向右彎,繼續前進時又向左傾斜,中間夾有山谷,谷中有一些隱者的重樓。在接下來的段落里,我們能在山谷里看到更多的房舍,前景可以看到松樹,松樹林中有一間小涼亭。觀者只有在全心投入,融化在章法之中才會看到畫中浮現的精神——由於捲軸本身就是用來近視。整幅畫卷的構圖生動而有層次,焦點從前景移動到中景、後景,視線有時被帶到遠方後,卻又立即被拉回到了前景來,山脈與黑色樹叢之間蜿蜒迂迴的激蕩,被後世的畫家稱之為「開「與」合「。第二座主峰繼續向斜後方退去,以一道一道平緩的斜坡落入水面,墨色逐漸轉淡,終於消失在煙霧裡,依然平淡有味,這是元畫一貫的特色。黃公望將全畫構圖中最熱鬧的一段放在背景中:從大片的松林中望去,有一位漁夫,另一位則在松林的右邊,而松樹下的涼亭中有一個人在凝視河中的鵝群。——高居翰《隔江山色》(張玥晗)(來源:中國網)
推薦閱讀:

《富春山居圖》還真不是個爛片
浙博鎮館之寶——黃公望 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上篇)

TAG:富春山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