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混元太極----馮志強先生與混元太極拳
恩師馮志強先生離開我們快兩周年了,而他所創立的混元太極拳這支奇葩在中華武術的百花園中正盎然綻放,顯露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拳以人立,人以拳名,混元太極拳的成功創立造就了馮志強先生從著名武術家成為當之無愧的一代創派宗師。原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徐才先生在恩師的眾弟子緬懷文集《師恩》的序言中盛讚馮志強先生「不愧是武術界的一面旗幟」。馮志強先生德藝雙馨,有口皆碑,在諸多方面均為楷模。作為旗幟,筆者以為首先是中國武術界繼往開來,探索創新的旗幟。在當代中國推進社會和文化現代化的背景下,混元太極拳新流派的問世和新一代創派宗師的出現,確實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中華武術文化的新現象。縱觀中華武術發展史,可謂代代相傳,流派紛呈,大家輩出,但囿於歷史條件,流傳至今的資料並不多。值得慶幸的是馮志強宗師與混元太極拳出在當代,故資料翔實,記憶猶新。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學習研究和傳承發揚的問題。本文試從創立混元太極拳的準備、成果、理念和貢獻四個方面作一探索,作為弟子對恩師的珍貴遺產學習研究的一份作業。一、創立混元太極拳的準備混元太極拳的創立由馮志強先生完成絕非偶然,而是合乎邏輯發展的必然。只要大體了解他絢麗多彩的武術生涯,便不難看出這項創舉是由他多重師門的傳承淵源、習武修鍊的超群稟賦、鍥而不捨的刻苦努力、廣泛交流的豐富積累和敢於超越的創新精神等諸多優勢集於一身,經整合升華而創造的碩果。馮志強先生出身於武術世家,八歲開始學武,多年習練少林樁功、達摩易筋經、形意拳、通臂拳等。早期啟蒙的童子功和跨門派的功夫習練,使他的武術根基扎得既深又寬。20歲時,先後師從有「內家拳大師」、「拳神」之稱的胡耀貞老先生和被譽為「太極一人」、「拳聖」的陳發科老先生學習心意六合拳和陳式太極拳。兩位老先生慧眼識俊才,各以本門派精髓同時傾心相授。他們聯袂合作,共同精心培養一位青年才俊,可見對其的鐘愛和器重。這種罕見的傳授方式衝破了門戶之見,使馮志強先生不僅在年輕時得天獨厚地學到了不同流派的內家拳精華,而且為日後遵循陳發科老先生的遺願,朝混元方向發展埋下了創新的種子。馮志強先生武功高強,在以武會友的切磋交流中,留下了許多戰勝國內外高手的佳話,被譽為當代著名太極拳實戰家。這就使他能站在技擊實戰的角度重新審視太極拳套路、推手等基礎性技術。與此同時,他懷著宏揚太極,「造福人類」的夢想,始終以極大的熱情關注太極拳養生健身功能的進一步挖掘、完善和傳播。由此,逐漸萌生出對傳統太極拳進行改進和創新的願望。多年來,馮志強先生受組織派遣,以中國太極拳界代表的身份多次出訪許多國家和地區。通過國際往來交流,在把太極拳文化傳播世界的同時,自己也從中打開了視野,積累了對中外技擊運動文化比較的感悟,並養成了開放的心態,而這些均為太極拳創新所必需的精神上的準備。馮志強先生對武藝追求卓越,對太極拳的理論研究也有很高的造詣。在他撰寫的大量著述中,不僅有技術傳授、習練體悟、教學經驗,還有理論探索。這種理論和實踐結合式的探索使他始終走在當代太極拳界的前沿。他在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地教授門徒,從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加深了對太極拳功理功法的理解和探索。上述這些造詣和成就為創新提供了必需的精神動力、文化底蘊和武藝優勢,然而這一切還都不是創新本身。事實上馮志強先生研創混元太極拳系列發軔於80年代中後期,定型於2007年。這歷時20多年的探索、創造、驗證和完善的艱難歷程孕育並見證混元太極拳新流派的應運而生。二、創立混元太極拳的成果混元太極拳是馮志強先生創立的以陳式太極拳和心意六合拳的精髓為主要來源,以太極大道的經典哲理為核心理念,以道家修鍊思想、方法和中醫養生之道為運行機理,以內外相合,以內為主的混元運動為本質特徵,以混元功法、拳法、器械、推手、散手等為主要內涵的太極拳系列。1 功法—是混元太極拳的基礎,是培養內氣、增強太極內勁、充足精氣神的重要方法。它既是基本功也是通向太極巔峰的上乘功法,由預備樁功、放鬆功、混元功、纏絲功、按摩保健功等組成。2 拳法—是混元太極拳系列的核心,是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精、神、意、氣、膽,練太極十三式,練一粒混元氣的重要載體。其套路有以鬆柔為主,柔多於剛的二十四式及精練四十八式;有剛柔兼備,剛多於柔的三十八式、四十六式、六十二式炮錘系列;有以散手實戰為目的、以單式練習為特點的兩套二十四式散手炮。3 器械—是混元太極拳的延伸及輔助練習,主要有太極劍、刀、槍、棒、球、桿等。4 推手—是練好太極功夫,訓練感覺器官,檢驗聽勁反應,練習沾粘連隨,以達知己知彼的重要手段,是向散手過渡的一種運動形式和訓練方法。有單推手、雙推手,各種柔靠法、散推手等練法。5 散手—是拳術招法的實戰應用,是手眼身法步、內在功力和戰術招法的體現。以上五項內容是一個風格相同,功理相通,內涵相關的完整系列。混元太極拳具備雄渾大氣,環圈套疊,鬆柔圓活,虛靈變幻的風采,而這種非凡魅力是其內在功理功法特點的外在呈現。從根本上說,混元太極拳的特點均植根於傳統。然而在混元理念下創立的新流派,這些特點得到明顯的深化、強化和優化,使混元太極拳作為內家拳的本質特徵更加鮮明,更加完備。1 以意行氣,心為主帥混元太極拳全憑心意用功,運化全在一心之中。心為一身運行之主宰,心意一動全身無處不動,心神放鬆則周身內外皆放鬆。外形動作、神態、氣勢的變化是內部心意的外在表現。意出於心,所以心為主帥。2 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體混元太極拳是全身心的整體運動,講究意、氣、神、形的高度統一,要求四肢百骸協調一致,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周身一家,混元一體」。按這四個要領修鍊使人這個「小宇宙」達到整體的和諧,體現全身心的混元。3 以混合的圓形運動為主混元太極拳在拳架上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以混合的圓形運動為主。古人曾有「得圓者得太極」之說。周而復始的圓形旋轉運動是宇宙中天體運動的本象,因此,「道法自然」的混元太極拳,從太極哲理到行拳意念,從肢體運動到丹田旋轉無處不圓,可謂處處渾圓,勢勢太極。環圈套疊,形態各異的圓形運動牽引四肢百骸舒展運動,引導內氣開合鼓盪,在描繪太極圖的混元運動中,進入天地人合一的境界。4 一松一緊濟剛柔一松一緊濟剛柔是通過氣的馳張,勢的迴環,摺疊往返,蓄髮相變,神氣鼓盪來實現的。要求剛柔兼至,渾於無跡。這裡的剛是由放鬆而產生的具有彈性的內剛,而非僵,非硬;柔也是由放鬆而產生的具有彈性的鬆柔,具有柔韌、柔順之特性,而非軟,非散,非懈。5 渾身俱是纏絲圈,螺旋纏繞運剛柔馮志強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入門》中說,「太極拳纏絲法也」。螺旋纏繞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式,由此培養的纏絲勁是特有的太極內功。纏絲勁的內涵是心神意氣纏繞抽絲,其外部表現是形體各部的螺旋纏繞運動。練到極致,其柔時粘到何處何處纏,令人難進也難去,如蠅蟲落膠有翅難飛;其剛時挨著何處何處擊,纏繞諸靠皆我依,如紅爐出鐵人不敢摸,渾身上下處處是手處處咬人。6 胸腹摺疊運開合,節節貫穿在其中馮志強先生指出,胸腹開合摺疊運化乃乾坤循環之道。五臟藏於胸腹,一身虛實由胸腹而引,一身纏絲由胸腹而運。若胸腹不思開合摺疊,則丹田不能吸引推拉;若腰胯不做左右旋繞,則內氣難以鼓盪發動,中氣難以達於臍下,真氣難以出入循環;若氣不能纏繞於肌膚之間,也不能貫通於骨髓之中,則無纏絲勁可言。混元太極拳是優秀拳種,是上乘功法。然而,要真正學到手,功上身,必須遵循正確合理的修鍊方式。為此,馮志強先生提出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修鍊思想和修鍊方法。實際上這些都是混元太極拳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方面馮志強先生有大量論述,擇其要者為:1 以功為主,一功二拳三推手四器械。拳無功,一場空,功是第一位的。功是推手、散手和養生之基礎,也是提升功力的重要途徑。2 一松二慢三圓活,心靜用意不用力。一要松,松則氣通無阻力,行拳可化後天力。二要慢,慢宜行氣通經絡,留心轉關周身靈。三要圓活,圓活者松而不散,慢而無滯,意氣神形圓滿無虧。氣如車輪,腰如車軸,環形開合,混元纏繞。3 修心養性,修身養拳,全憑心意用功。會練懂養,一在心,清靜養精,平和養氣,虛無養神。二得中,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陰陽平衡,不丟不頂,剛柔參半,行中和元氣,養浩然正氣。三逆運,即收心求靜,抑制後天妄動,從後天以返先天,練先天以化後天;意守丹田,使神內斂,氣沉足底,以收修心養性之效。三、創立混元太極拳的理念混元太極拳創立的成功主要在於功法的優化,而功法優化的根本原因又在於功理的深化。由於歷史久遠,現在對於太極拳的誕生年代和創始人已很難考證論定,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對太極拳產生的主要依據和原理進行解讀認定。如果我們撇開厚重的歷史迷霧,以現代視角去研究,就會發現太極拳是由特定的構成要素和特定的構成方式創造出來的充滿著中華文化基因的特定拳種。概括地說,就是太極陰陽之道的經典哲理、道家的修鍊思想、方法和中醫養生之道這三者同傳統武術的高度融合而生成的充滿哲理智慧的內家拳。這就是太極拳的本相、核心內涵和生命力。在太極拳的發展史上湧現出眾多的流派,凡是成功的發展無一不是在上述哲理運用和要素融合方面正確深化的成果。混元太極拳的創立全方位地展現了太極拳的原本練法,實質上是對太極拳核心內涵的發揚,是對偏離太極拳本相練法的正本清源,也是混元太極拳生命力旺盛的奧妙所在。與此同時,馮志強先生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體現出對太極拳核心內涵認識和踐行的深化。1 提出「混元一氣」的概念。馮志強先生生前多次向弟子們提及恩師陳發科老先生經常對他說:「陳式太極拳練到一定階段要向混元發展。」何為混元?其基本含意就是整合一體的和諧,而混元運動則是整合一體的和諧運動。宇宙間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運轉是混元運動;「道法自然」,融合太極、心意、拳法、功法等為一體的混元太極拳也是混元運動。混元太極拳行拳時,招式中的心與意、意與氣、氣與力;肩肘腕與胯膝足;五臟六腑與四肢百骸均在同一混元圈內作混元運動。馮志強先生還指出:「太極拳就是從心、形、氣上去找,要從纏絲上、從混元上去求,以心意為主帥,達到混元一氣」。「練太極拳要混元一氣,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混元一氣」。(注)這兩段通俗簡練的論述揭示了太極拳習練的核心、重點、途徑和目標。由此可見,「混元一氣」是創立混元太極拳的主要理念,而混元太極拳的創立,則是「混元一氣」理念成功踐行的碩果。2 提出行拳的每個動作都從「無極象始,無極象終」的理念。他根據「無極生太極」的原理,在「未學拳先學無極樁,未練拳先練無極樁」這一傳統原則的基礎上,進而對「一動一太極」注入新的內涵,使行拳中的開合不僅有陰陽轉換,更有無極生太極的體現,從而在更深的層面上體現太極哲理。這是太極陰陽理論在太極拳功理中運用的突破,使混元太極拳對太極大道的體現更全面,更透徹,在拳架上則為更松,更柔,更圓,更活。3 提出了「內外俱練,以內為主;動靜相兼,以靜為主;練養結合,以養為主」的原則。(1)「內外俱練,以內為主」。混元太極拳以修鍊內功為本,而練內功首先是練內氣,氣為勁之體,勁為氣之用。為此,馮志強先生強調要達到練拳即練功的境界,必須拿住丹田練內功。拿住上丹田以凝神,拿住中丹田以聚氣,拿住下丹田以化精,從而進入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最終煉成丹田一粒混元氣。功成時,身體就像大氣囊,以丹田為中心,開時氣由丹田運四體,合時氣由四體歸丹田。一開一合,周而復始,氣足血旺,精氣神飽滿,內勁自然渾厚虛靈。(2)「動靜相兼,以靜為主」。何為靜?馮志強先生說:「練拳的時候,沒有太極,沒有陰陽的時候就是無極,這就是『靜』」。可見,「靜」即全身心的無極狀態。他還說:「其中的關鍵是要心靜」。靜極才能生動,從而進入最佳習拳練功狀態;才能排除所有干擾、雜念和不良情緒,擺脫現代社會的繁雜、喧擾和壓力,回到那種質樸純潔的生存狀態中去。(3)「練養結合,以養為主」。馮志強先生強調,要練好太極功夫,必須明理、會練、懂養三者齊備才能功夫上身。他說:「打了一輩子拳,悟出一個道理很重要,練拳要養」。「練拳不懂養,百練功不長」。所謂養,即內養三寶精氣神,外養三體身手步;內養津血液,外養筋骨肉;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這三項原則提示著混元太極拳運行和修鍊的基本方式,即以內運外,內外一體;以靜生動,靜動循環;以養助練,養練相濟。綜上所述,「混元一氣」和「一動一太極」、「無極象始,無極象終」的理念,「以內為主、以靜為主、以養為主」三項原則以及混元太極拳的六項主要特點引導習練者行拳時意、氣、神、形合一地描繪陰陽太極圖,以太極之形運太極之氣,以太極之氣走太極之形,進而逐步登上混元太極的高雅殿堂。四、創立混元太極拳的貢獻1 混元太極拳的創立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奉獻出一個嶄新的,優秀的太極拳系列。無論是養生健身,還是習武深造,「誰練誰說好」,廣大混元太極拳習練者的口碑見證著混元太極拳創立的成功。馮志強先生經常對弟子們說,「要把混元太極拳發展普及好」,「人不能自私,好東西要大家分享」,「造福全人類」。時至今日,眾弟子回憶起師父這一諄諄教誨,說起師父的博大胸懷,無不為之動容。經多年發展,在混元太極旗下,在第二代弟子甚至第三代弟子中已經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練隊伍,他們不遺餘力地以各種方式傳播混元太極拳,不僅在全國,乃至在國外已經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2 混元太極拳的創立衝破了中國太極拳壇上半個多世紀來新流派產生缺失的沉寂。太極拳發展史實告訴我們,它的發展提升,往往是由新流派的產生來推動的,缺乏新流派,必然導致缺乏新活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混元太極拳的創立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太極拳發展創新的珍貴典型。3 混元太極拳創立成功給我們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1)近幾十年來,太極拳普及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確實態勢喜人,可是習練者數量的增長並不能代替太極拳自身的發展提高。同其他任何文化事業一樣,只有自身不斷地發展、創新、提高,才能不斷地增強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不斷提高普及的質量。(2)繼承傳統和探索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偏廢。如果片面強調繼承傳統,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則日久天長勢必如逆水行舟,不進而退。如果片面強調探索創新,而不繼承傳統,那麼這樣的探索創新必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可能成功的。除此之外,繼承傳統必須取其精華,對太極拳而言,即繼承反映其本相的核心內涵。如果背道而馳,則會誤入歧途。(3)探索創新要獲得成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理念和「雜交」的方式都極其重要。馮志強先生的眾多弟子大都是從其他拳種或流派轉入混元門下的,但他從不排斥其他門派,相反鼓勵弟子不要丟掉原來所學,而要兼收並蓄。顯然,這同他自己學拳時同時師從兩位大師和博採眾長的經歷密切相關。他提出「一人一太極」的概念,強調要把混元太極的理念、方法、特點與每個弟子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練出自己的特點,才算真正學到了混元太極。馮志強先生還多次對弟子們說:「太極拳不是一門一派的,它不姓陳,也不姓楊,更不姓馮,而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這是何等的胸襟氣魄,又是何等的智慧高明。筆者深切感到,重溫恩師教誨,研究一代宗師,解讀混元太極的過程既是自己再學習的過程,也是混元太極拳價值再發現的過程。恩師追求的「混元太極,造福人類」的崇高夢想永遠是激勵和鞭策我們學習進取的精神力量。註:摘自余功保先生編著的《隨曲就伸——中國太極拳名家對話錄》第221頁、213頁。
推薦閱讀:
※猶龍派太極拳 (韜鈞)
※陳照丕晚年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史上最透徹的分析】太極拳真的能以柔克剛嗎?(一)
※[轉載]練習太極拳的體悟感覺
※從心意拳鷹捉實戰法,看戴家拳,形意拳大成拳的核心:周身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