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學重點-(2)
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
主治特點
近治作用
腧穴都能治療其所在部位及鄰近臟腑、組織、器官的病證。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如眼區的睛明、承泣、四白、球後各穴,均能治眼病;耳區的聽宮、聽會、翳風、耳門諸穴,均能治療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門等穴,均能治療胃病。
遠治作用 某些腧穴不僅能治局部病證,而且能治本經循行所到達的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的病證。具有遠治作用的腧穴,主要指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經穴,即「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如合谷穴,不僅能治上肢病證,而且能治頸部和頭面部病證等。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具有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和相對的特異性治療作用。所謂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指同一腧穴對機體不同的病理狀態,可以起到兩種相反而有效的治療作用。如天樞可治泄瀉,又可治便秘;內關在心動過速時可減慢心率,心動過緩時,又可提高心率。此外,腧穴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某些腧穴可相對特異地治療某些病證,如大椎退熱、至陰矯正胎位等。
特定穴
特定穴 |
特定穴的分類及概念 |
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交會穴的內容及臨床應用 |
特定穴的分類及概念
特定穴是指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並有特定稱號的腧穴。根據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含義和治療作用,將特定穴分為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和交會穴等10類。特定穴主治規律強,應用範圍廣,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五輸穴
五輸穴是指十二經脈位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腧穴,稱為井、滎、輸、經、合。有關記載首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這是對五腧穴經氣流注特點的概括。 分布特點與組成 古人把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於手足之端;滎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輸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後;經穴多位於腕踝關節以上;合穴位於肘膝關節附近。 由於每條經有5個穴位屬於五輸穴,故人體共有五輸穴60個。五輸穴配屬五行,《靈樞·本輸》指出陰經井穴屬木,陽經井穴屬金,以此類推。五輸穴歌訣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 歷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里隨。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 少澤前谷後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經。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所宜, 至陰通谷束京骨,崑崙委中膀胱知。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 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五輸穴的臨床應用
按五輸穴主病特點選用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合。」其後《難經·六十八難》又作了補充:「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靈樞》又有「合治內腑」之說。 綜合近代臨床的應用情況,井穴多用於急救,滎穴多用於治療熱證,輸穴多用於治療關節疼痛,經穴治療作用不典型,合穴多用於治療相關臟腑病證。按五行生剋關係選用
五輸穴具有五行屬性,根據《難經·六十九難》提出「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觀點,將五輸穴配屬五行使用,然後按「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的原則,虛證用母穴,實證用子穴。這一取穴法亦稱為子母補瀉取穴法。陰經 |
井(木) |
滎(火) |
輸(土) |
經(金) |
合(水) |
陽經 |
井(金) |
滎(水) |
輸(木) |
經(火) |
合(土) |
在具體運用時,分本經子母補瀉和他經子母補瀉兩種方法。理解其中的概念
本經子母補瀉:肺經實證「瀉其子」,肺在五行中屬「金」,因「金生水」,「水」為「金」之子,故可選本經五輸穴中屬「水」的合穴即尺澤;肺經虛證「補其母」,肺屬「金」,「土生金」,「土」為「金」之母,因此,應選本經屬「土」的五輸穴,即輸穴太淵。這都屬於本經子母補瀉法的應用。
他經子母補瀉:在五行配屬中肺屬「金」,腎屬「水」,腎經為肺經的「子經」,根據「實則瀉其子」的原則,應在其子經(腎經)上選取「金」之「子」即屬「水」的五輸穴,為腎經合穴陰谷,即為他經子母補瀉法的應用。原穴、絡穴
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腧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稱為原穴,又名「十二原」。絡穴是指絡脈從本經別出的部位。「絡」,是聯絡的意思。 分布特點與組成 原穴分布在腕、踝關節附近的十二經上。陰經五臟之原穴,與五輸穴中的輸穴為同一穴,即陰經的輸穴與原穴為同一穴;陽經則除輸穴外,還有專門的一個原穴。 十二經的絡穴都位於肘膝關節以下,任脈之絡穴鳩尾散於腹,督脈之絡穴長強散於頭上,脾之大絡大包穴佈於胸脅,共十五穴,故稱為「十五絡穴」。十二經脈原穴、絡穴表
經脈 |
原穴 |
絡穴 |
經脈 |
原穴 |
絡穴 |
手太陰肺經 |
太淵 |
列缺 |
手陽明大腸經 |
合谷 |
偏歷 |
手厥陰心包經 |
大陵 |
內關 |
手少陽三焦經 |
陽池 |
外關 |
手少陰心經 |
神門 |
通里 |
手太陽小腸經 |
腕骨 |
支正 |
足太陰脾經 |
太白 |
公孫 |
足陽明胃經 |
沖陽 |
豐隆 |
足厥陰肝經 |
太沖 |
蠡溝 |
足少陽膽經 |
丘墟 |
光明 |
足少陰腎經 |
太溪 |
大鐘 |
足太陽膀胱經 |
京骨 |
飛揚 |
《十二原穴歌》
肺淵包陵心神門,大腸合谷焦陽池, 小腸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陰三原太, 胃原沖陽膽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十五絡穴歌》
人身絡穴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 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 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 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 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 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 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 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號尾翳, 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脈君須記。臨床應用
原穴:原穴可用於診斷和治療臟腑疾病。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原穴是臟腑原氣所留止之處,因此臟腑發生病變時,就會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 《難經·六十六難》記載:「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原氣,歷經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原穴有調整其臟腑經絡虛實各證的功能,針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暢,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十二絡脈具有加強表裡兩經聯繫的作用,絡穴能溝通表裡二經,故有「一絡通二經」之說,因此,十二經的絡穴除可治療本經脈的病證、本絡脈的虛實病證外,還能治療其相表裡之經的病證。如手少陰心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皆可取其絡穴通里來治療。
在臨床上原穴和絡穴可單獨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臨床上常把先病經脈的原穴和後病的相表裡經脈的絡穴相配合,稱為「原絡配穴法」或「主客原絡配穴法」,是表裡經配穴法的典型用法。如肺經先病,先取其原穴太淵,大腸後病,再取該經絡穴偏歷。反之,大腸先病,先取其原穴合谷,肺經後病,後取該經絡穴列缺。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臟腑之氣結聚於胸腹部的腧穴。 分布特點和組成 背俞穴分布於背腰部的膀胱經第1側線上,大體依臟腑所處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五臟六腑(加上心包)各有一相應的背俞穴,共十二個,依據臟腑的名稱來命名。 募穴分布在胸腹部相關經脈上,又稱為「腹募穴」。多位於臟腑附近的部位。五臟六腑(加上心包)各有一相應的募穴,共十二個。募穴分布有在本經者,有在他經者;有呈雙穴者,有為單穴者。背俞穴與募穴表
六臟 |
背俞穴 |
募穴 |
六腑 |
背俞穴 |
募穴 |
肺 |
肺俞 |
中府 |
大腸 |
大腸俞 |
天樞 |
心包 |
厥陰俞 |
膻中 |
三焦 |
三焦俞 |
石門 |
心 |
心俞 |
巨闕 |
小腸 |
小腸俞 |
關元 |
脾 |
脾俞 |
章門 |
胃 |
胃俞 |
中脘 |
肝 |
肝俞 |
期門 |
膽 |
膽俞 |
日月 |
腎 |
腎俞 |
京門 |
膀胱 |
膀胱俞 |
中極 |
《十二背俞穴歌》
肺三厥四心五找;肝九膽十脾十一; 十二胃俞焦腰一;腰二腎俞大腸四; 骶一骶二小膀胱。 《十二募穴歌》 天樞大腸肺中府,關元小腸巨闕心, 中極膀胱京門腎,膽日月肝期門尋, 脾募章門胃中脘,氣化三焦石門針, 心包募穴何處取,胸前膻中覓淺深。臨床應用
臨床上腑病多選其募穴,臟病多選其背俞穴。八脈交會穴
八脈交會穴是指與奇經八脈相通的十二經脈在四肢部的八個腧穴。 分布特點和組成 八脈交會穴均分布於肘膝以下,包括公孫、內關、後溪、申脈、足臨泣、外關、列缺、照海。 臨床應用 古人認為這八個腧穴分別與相應的奇經八脈經氣相通。 臨床應用中,八脈交會穴可以單獨應用,治療各自相通的奇經病證,如督脈病變出現的腰脊強痛,可選通督脈的後溪治療。又常把公孫和內關、後溪和申脈、足臨泣和外關、列缺和照海相配,治療兩脈相合部位的疾病,如公孫配內關治療胃、心、胸部病證和瘧疾。八脈交會穴配伍及主治病證表
穴名 |
主治 |
相配合主治 |
公孫 |
沖脈病證 |
心、胸、胃疾病 |
內關 |
陰維脈病證 |
|
後溪 |
督脈疾病 |
目內眥、頸項、耳、肩部疾病 |
申脈 |
陽蹺脈病證 |
|
足臨泣 |
帶脈病證 |
目銳眥、耳後、頰、頸、肩部疾病 |
外關 |
陽維脈病證 |
|
列缺 |
任脈病證 |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
照海 |
陰蹺脈病證 |
《八脈交會穴歌訣》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 列缺任脈連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八會穴
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會」,是聚會的意思。 分布特點和組成 八會穴分部在軀幹部和四肢部,其中臟、腑、氣、血、骨之會穴位於軀幹部,筋、脈、髓之會穴位於四肢部。八會穴的組成是:臟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絕骨。 臨床應用 八會穴對於各自所會的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相關的病證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凡與此八者有關的病證均可選用相關的八會穴來治療,如六腑之病可選腑會中脘、血證可選血會膈俞等。郄穴
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中的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之經氣深聚的部位稱為郄穴。 分布特點和組成 郄穴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十二經脈各有一個郄穴,陰陽蹺脈及陰陽維脈也各有一個郄穴,合稱為十六郄穴。 臨床應用 郄穴多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一般來說,陰經郄穴多治療血證,陽經郄穴多治療急性痛證。十六郄穴表
陰經 |
郄穴 |
陽經 |
郄穴 |
手太陰肺經 |
孔最 |
手陽明大腸經 |
溫溜 |
手厥陰心包經 |
郄門 |
手少陽三焦經 |
會宗 |
手少陰心經 |
陰郄 |
手太陽小腸經 |
養老 |
足太陰脾經 |
地機 |
足陽明胃經 |
梁丘 |
足厥陰肝經 |
中都 |
足少陽膽經 |
外丘 |
足少陰腎經 |
水泉 |
足太陽膀胱經 |
金門 |
陰維脈 |
築賓 |
陽維脈 |
陽交 |
陰蹺脈 |
交信 |
陽蹺脈 |
跗陽 |
《十六郄穴歌》
肺向孔最取,大腸溫溜列, 胃經是梁丘,脾屬地機穴; 心則取陰郄,小腸養老列, 膀胱金門守,腎向水泉施; 心包郄門刺,三焦會宗持, 膽郄在外丘,肝經中都是; 陽蹺跗陽走,陰蹺交信期, 陽維陽交穴,陰維築賓知。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又稱六腑下合穴。 分布特點和組成 下合穴共有六個,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的下合穴依次為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陽陵泉、委中、委陽。其中胃、膽、膀胱三腑的下合穴和本經五輸穴中的合穴為同一穴位。大腸、小腸的下合穴位於胃經,三焦的下合穴位於膀胱經。六個穴位都分布在足三陽經膝關節及以下部位。 臨床應用 下合穴主要用於治療六腑疾病,《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合治內腑」,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特點。如足三里治療胃脘痛,下巨虛治療泄瀉,上巨虛治療腸癰、痢疾等。另外,下合穴也可協助診斷。經脈 |
下合穴 |
手陽明大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手少陽三焦經 足陽明胃經 足少陽膽經 |
上巨虛 下巨虛 委中 委陽 足三里 陽陵泉 |
《下合穴歌》
胃經下合足三里,上下巨虛大小腸, 膀胱委中膽陽陵,三焦下合屬委陽。交會穴
交會穴是指兩經或數經相交會合的腧穴。交會穴多分布於頭面、軀幹部位。 交會穴能治本經的疾病,也能兼治所交會經脈的疾病。如大椎是督脈的經穴,又與手足三陽相交會,它既可治督脈之疾,又可治諸陽經的全身性疾患;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的經穴,又與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相交會,因此能治脾經病,也能治療肝、腎兩經的疾病。下列各項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A.所根為井 B.所溜為滎 C.所注為輸 D.所行為經 E.所入為合 |
|
【正確答案】A |
手少陰心經的原穴是 A.少府 B.少海 C.通里 D.陰郄 E.神門 |
|
【正確答案】E |
推薦閱讀:
※臨床上點穴結合麥肯基療法(Mckenzie)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中醫中藥針灸耳針療法有效治療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
※強烈建議所有醫院都掛上這幅畫!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