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近百餘年的發展情況 - 中國太極功夫論壇 陳氏太極功夫交流學習平台 - Powere...

  研究歷史的學者,把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發展,按時代特徵劃分為近代、現代和當代三個時期。查太極拳在清季乾(隆)嘉(慶)時,還只在河南溫縣趙堡、陳溝等村落中流傳,鮮為人知。自楊祿禪,武禹襄於道(光)咸(豐)年間將太極拳廣為傳播後,太極拳始得風糜大眾,聞名中外。這段歷史算起來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其發展演變情況,實亦有近代、現代、當代之分,即創業、發展和普及三個歷史時期,這種劃分不僅符合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演變,也符合太極拳自身發展情況。了解這三個歷史時期--太極拳百餘年來的發展情況,有助於全面繼承和健康地發展傳統武術武術。

  一、近代太極拳家創業

  從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到1911年(宣統三年),是近代太極拳家創業時期。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教散失,患亂叢生,愛國人士亟思圖強救國,呼籲「尚武自強,以求強國種」,清廷軍旅多延請民間武師教官兵,提高戰鬥技術;富商顯宦家居外出,恆聘鏢師護衛;勞動人民亦多習武,健身禦侮;文人雅士雅好武技者日眾,用以養性自娛;加以宣揚武俠英烈事迹評話說部的鼓吹,時風所尚,促進了武術運動的極大發展。太極拳苑的拓荒者楊祿禪、武禹襄順應時代要求步入武壇,成為一代大家。

  楊祿禪名福魁(1799~1872),河北永年縣南關人。自幼生活在河南溫縣陳溝,曾隨鏢師陳長興(字雲亭1771~1853)學拳。壯年返回故里以教拳為業,得以結納本縣儒生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昆仲三人。武汝清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進士,官刑部四川司員外郎。京西富豪張某煩他代聘護院武師,汝清遂薦祿禪來京應聘,後來又保薦祿禪到旗營充任武術教員。楊氏從此定居北京教拳。

  楊祿禪的次子楊班侯(1837~1892)20歲後亦進京助父教拳,後在旗營任職、是戴藍翎的「武德騎尉」。因他武技出眾,對弘揚太極拳貢獻較大。

  楊氏父子高於同時代其他武術家之處,不光是武技出眾,而是能掌握時代脈搏,適應客觀需要,將技擊和健身融為一體。根據清末貴胄富室體質和生活習慣的特點,把拳技擊拳勢改為不猛不硬,順遂圓活,老幼強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練習,擴大了教學對象,太極拳遂風糜於京師。楊祿禪的弟子中著名的有富英、王蘭亭、夏國勛、劉太監、李東瑞(王蘭亭代收)等,楊班侯的弟子中著名的有萬春、凌山、全佑、王僑宇等。他後來因故返里隱居,又收有弟子張信義、陳秀峰等人。

  楊祿禪的同鄉拳友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清貢生,出自武術世家。自幼跟隨父親武烈(武秀才)練習紅拳和騎射擊刺之術。永年西大街太和堂藥店(現在尚有)為溫縣陳溝陳德瑚之祖產,但房屋是武家的,陳德瑚和禹襄的二哥武汝清是同科進士,因此,兩家關係甚好,禹襄到太和堂藥店,得以粗知太極拳術。咸豐二年(1852年)禹襄長兄武澄清得中進士,授職河南舞陽縣知縣,時太平軍已抵長江,禹襄奉母命去舞陽省兄,經太和堂店東介紹,禹襄繞道溫縣趙堡鎮拜訪了當地名師陳清平(1795~1868)。陳清平授以拳技奧秘。禹襄到舞陽後又從長兄澄清處獲得山西王宗岳的《太極拳譜》(澄清得於舞陽鹽店-王宗岳「太極拳譜」之出處今另有新說)。從此,無意仕進,放棄科考,終身致力於太極拳術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論之餘緒,以儒家學說為指導,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理,醫家經絡氣血之說,養生家吐納導引之功,陳清平所授蓄髮提放之技,結合實踐心得,寫出了《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勢略說》、《四字密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論,把太極拳升華為練意,練體,養氣(蓄神)三者相結合的高級拳術。他的傳人李亦畲(1832~1892)繼禹襄之學而光大之,寫有《五字訣》、《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訣》、《敷字訣解》、《太極拳小序》及《跋》等。禹襄的長兄澄清晚年亦寫有《釋原論》、《打手歌》。武、李兩家所寫拳論本諸實踐,並非向壁虛構,為太極拳的發展提供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膏馥了眾多的太極拳家,迄今仍被太極拳研究者奉為圭臬。

  武禹襄還根據拳理拳法創編了一套融技擊健身為一體的新型拳勢和刀、桿鍛煉套路,並把原來只有一進一退的推手,改為進退各為兩步半(暗合五行,後人又發展為進退各三步半),進步先進前足,後退先退後足的活步推手。因武禹襄、李亦畲都是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儒生,當時社會習俗士大夫階級的人也不能當拳師,所以禹襄所創拳式到第三世郝和(字為真,1849~1920,李亦畲的傳人)才廣為傳業,盛行於世。

  在楊祿禪、武禹襄和他們的傳人的辛勤努力下,太極拳始成為既有理論指導,又有教學內容和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法,才得以把太極拳傳播到通都大邑,並為日後的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這是太極拳在眾多拳種中獨能脫穎而出,如虹貫長空,成為舉世矚目的體育運動項目的根本原因。飲水思源應歸功於太極拳苑的拓荒者楊祿禪、武禹襄這兩位武術大家。當代武術家顧留馨說:「近代太極拳的傳布,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不斷創新之力最多。而於拳理的鑽研總結,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岳(太極拳論)之抽象性的概括,遠為具體切實。有繼承、有發展,乃能自成一家。」可為符合歷史真象之言。

  二、太極拳步入現代發展時期

  從1912年到1948年,是太極拳步入現代發展時期。

  辛亥革命後,由於政權更迭,加上交通工具的改進,軍隊戰爭手段的更新,影響了武術的發展。清末掀起的武術高峰,至此跌入低谷。但是太極拳由於他本身的優勢,繼續為各界人士特別是政客和知識分子所鍾愛。民初,北京人許禹生(楊健侯的弟子),武清人李東瑞(楊祿禪私淑弟子)鑒於不少武術家從大宅門和舊軍隊中退職,流落民間,遂將他們中的優秀者組織出來,許禹生在北平成立了「北京體育研究社」,聘楊少侯(師承伯楊班侯之拳技)、楊澄甫(楊健侯之子)、吳鑒泉(全佑之子)、紀子修(師承凌山)等來社教授太極拳。李瑞東在天津創辦了廣武學會(又名「中華武法會」)也積極傳授太極拳。後來愛國將領張之江在教育家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宣傳「強種救國」、「禦侮圖強」。發揚尚武精神,於1927年12月創辦了武術研究所。當時的南京政府和地方軍隊也將武術列為訓練軍隊的主要術科,於是社會上再度掀起武術熱,各省、市縣的「國術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

  由於當時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於是太極拳名家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孫祿堂(學太極拳於郝為真)、郝目如(郝為真之次子)、李畲遠(郝為真的弟子)、陳微明(楊澄甫的弟子)、陳照丕(陳長興之玄孫)等相繼應聘南下寧、滬、杭、穗等地教拳,將太極拳教學擴大到長江、珠江流域。

  溫縣陳溝的陳發科(陳長興之曾孫、陳照丕之堂叔)也北上授藝。溫縣趙堡鎮的和慶喜鑒於趙堡太極頻於失傳,以七十餘歲高齡在本地積極課徒。郝為真的入室弟子邢台李聖端(回族)創辦邢台國術館,率先將太極拳傳於回民子弟。這些名家適應客觀需要,發展了拳式套路(如李景林、陳微明創編了太極拳長拳)、推手內容(如許禹生引進了單推手。楊澄甫發展了大捋推手,武雲所長倬初創了江路太極散手對練等),創編(或改編了)刀、劍、槍的練習套路(如李景林創編武當太極劍,吳圖南創編了太極刀等)。積累了教學方法。

  有識之士還竟相著書立說,闡揚太極哲理,以期發揚民族精神,使國之瑰寶,傳之久遠。其中著名的有陳鑫(字品三。1849~1929)的《太極拳圖說》,(1933年開封出版時更名為《陳氏太極拳圖論》)為陳溝太極拳最早的理論著作;沁陽杜育石(陳清平的再傳弟子)的《太極拳正宗》(1935年開封版),為趙堡太極拳最早的拳理著作;許禹生的《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京城出版)是楊式太極拳的最早著作);徐致一(吳鑒泉的弟子)的《太極拳淺說》(1929年文華圖書印刷公司版)是吳鑒泉拳勢的最早著作。李亦畲的長孫李槐蔭(1903~1956)應邀出版了《廉讓堂太極拳譜》,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論的正式出版。

  由於這一時期的太極拳突出了健身技擊和表演以及豐富的文化內涵等優點,獲得了知識界及上層人士的喜愛,他們不僅練拳習武,研究拳理拳法,還對太極拳史、流行拳式、諸家變遷、拳譜真偽等進行了系統考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家要屬徐震(字哲東,1898~1967,中央大學文學教授;郝月如的弟子),唐豪(字范生,1897~1959,律師,「中央國術館」政審處處長)和張士一(南京高等師範學院和中央大學英文教授。徐震的《太極拳考信錄》、《太極拳譜(理董辨偽)合編》是考據太極拳史實的權威著作。唐豪將他在三十年代所見到的太極拳式劃分為十一個類型,開太極拳陳、楊、武、吳、孫「五大流派」說之濫解。直到現在我國官方仍持此說,可見其影響之巨。

  總之,這個時期,太極拳苑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周鼎夏彝競放異彩的壯麗局面,是太極拳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具體體現。

  「七七事變」後,太極拳在淪陷區的發展雖然受到了一定阻礙,但避地異鄉的太極拳家還是做出了可貴的成績。如趙堡鎮的鄭悟清(1895~1984),鄭伯英(1906~1961)二人都是和慶喜的高足,抗戰後移居西安。打破「拳不出門」的戒律,將太極拳(當時稱『和式太極拳』)傳到西北教學,時人譽為「西安二鄭」(或『和式二鄭』)。楊門弟子李雅軒避地成都,成為太極拳四川的主要傳授者,被譽為」四川太極拳宗師」,河北清河人顧榮科、霍昌奎(二人都是菖顯齋的入室弟子)率先將武式太極拳傳入瀋陽,後來又邀請郝為真的門徒閨志高(1882~1961)出關教拳,武式太極拳遂遍傳遼寧大地。孫祿堂的學生李玉琳於1936年執教哈爾濱,白山黑水間習太極拳者也日益增多。

  三、太極拳在當代得到廣泛普及

  從1949年迄今,是太極拳在當代得到廣泛普及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術被當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予以繼承下來,寓健身、表演技術為一體的太極拳被列為重點研究和推廣項目;並賦以時代意義,把練拳健身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為了增強人民體質普及太極拳,國家體委編製了易於學習的簡化太極拳,出版了陳、楊、武、孫、吳、五式太極拳專著。體育學院和其他高等學校開設了教練太極拳的課程;太極拳運動員參加了自1953年以來的歷屆全國性的武術運動會;有關醫療部門還把太極拳鍛煉用以臨床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在黨和政府大力宣傳和積極提倡下,各地太極拳社,輔導站相繼興起,學校、機關、部隊、工廠、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士參加了太極拳鍛煉,太極拳成為廣大人民用來鍛煉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手段,參加人數之多,流傳地區之廣,是任何體育項目都難望其項背的。散居在各地的太極拳家如北京的崔毅士、楊禹廷、陳發科,吳圖南、孫劍雲;上海的郝少如、傅鍾文、馬岳梁;天津的郝振鐸、張萬福;南京的褚桂亭;杭州的黃元秀、趙斌等是這一時期弘揚太極拳的中堅力量,陳、楊、武、李(瑞東)、吳、孫、和(趙堡和式)七大流派的傳統太極拳都得到了較大的普及。在香港的楊守中、董英傑、吳公儀、吳公藻,在台灣的鄭曼青等太極拳家為向海外推廣太極拳也做出了可喜的成績。

  遺憾的是,這一時期過多的強調了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雖在普及太極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對太極拳技擊特點的繼承和研究未能給予應有的重視,致使不少特技瀕於失傳。在十年動亂期間,太極拳也和其他優秀文化一樣備受摧殘,造成太極拳苑一片蕭條景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發展武術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太極拳也得到了復甦,迎來了第二個春天。1978年11月16日應日本訪華代表團團長、日本眾議院院長三宅正一之請,鄧小平同志為日本太極拳愛好者題寫了「太極拳好」四個輝煌大字,揭開了太極拳運動的新篇章,不少城市成立了太極拳研究會,眾多太極拳家為弘揚太極拳藝而辛勤耕耘;《武術健身》(1981年6月創刊),《武林》(1981年7月創刊)、<少林與太極》(初名『卞梁武術』1982年創刊)、《中華武術》(1982年11月創刊)、《精武》(1982年創刊)、《武魂》(1984年創刊)、《武當》(1985年創刊)、《中國太極拳》(1993年創刊)等武術雜誌相繼問世,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提供了學術研究,交流心得的陣地;

  1990年在北京舉辦的亞運會把太極拳列為開幕式上的表演項目;河北省於1991年秋和1994年春在太極拳發祥地--太極拳從此處走向世界的廣府鎮(屬邯鄲地區永年縣)舉辦了第一、第二屆國際太極拳聯宜會,太極拳苑再一次出現了雲蒸霞蔚、煥發麗彩的新氣象。這一切無異會加強太極拳隊伍的凝聚力,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把太極拳的活動推向新的高潮。

  太極拳做為「太極文化」的代表,它的內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術藩籬。它產生於中華大地,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應進一步發揮其重大作用,使之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太極文化,民族瑰寶,她將跨過海洋、越過山川,遍及五湖四海,永遠受到人們青睞! 群山前頭、海闊天空......
 

推薦閱讀:

玩笑而已?
被拒絕
說話帶「幾把」「媽的」「我操」等辭彙會顯得爺們嗎,還是粗俗?
如何看待「不喜勿噴」的理念?
書信情結

TAG:中國 | 學習 | 發展 | 功夫 | 交流 | 太極拳 | 太極 | 平台 | Power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