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輩人見面行拱手禮 以人格平等為內涵
1793年,一個悶熱的午後,82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小憩。這時,官員送來了英國的禮物。之前,乾隆接到沿海商人代稟的英國使團信件,其中說到,皇帝大壽時未及來賀,今特遣使節前來進貢。乾隆允准使節馬嘎爾尼等來京覲見,並命令沿海官員妥善接待。
馬嘎爾尼一路受到中國各級官員的禮貌接待,對中國人的「彬彬有禮」大為讚賞。然而,就在面見乾隆的前夕,雙方就朝見禮節進行商討時,中國官員要求馬嘎爾尼等向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禮,而英國使團堅持要行面見本國國王時的單膝跪拜吻手禮。雙方爭執得很厲害,馬嘎爾尼甚至以不見乾隆相威脅。
經過激烈交鋒,雙方終於達成一致:英國使團官員以單膝跪拜禮見皇帝。儘管最後乾隆對此表示了寬容,但也認為西方蠻夷,不懂禮數。既然禮數不全,其他皆免談。當然了,平級官員和平輩人之間,打拱作揖之禮比較常見。但是,這比起鞠躬和握手來,又顯得繁瑣了。晚清社會從跪拜禮向鞠躬握手之禮的轉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以人格基本平等為主旨的西式的鞠躬和握手,作為正式禮儀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是從清代開始的,但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作為正式禮儀在中國流行。所以,當《神探狄仁傑》中出現兩人見面握手問好的鏡頭,不禁讓人有些錯愕。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即使是在晚清,「禮」也是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不守禮法,說小了,說這人沒規矩、不懂禮數,被人瞧不起,往大了說,可是會被殺頭的。
古人等級制度森嚴,相見時,按長幼之序和官職大小行禮。按照會面者的地位,見面禮儀從低到高分別為:揖、長揖、拱、拜、拜手、再拜、頓首、稽首。西方人喜歡肉體親近,什麼握手、碰鼻、貼面、擁抱,這在我們的老祖宗看來,是不成體統。我們的老祖宗通過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而這種敬意,講究以人和人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來表現。現代很多禮學專家認為,講求距離的文化,既典雅,也比較衛生。所以,拱手禮不僅是最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見面禮節,也是最恰當的一種交往禮儀。記得看過一則小故事,葛優說,他曾有幸和馬龍白蘭度就餐,當時這位國際巨星一見面,就先行了個拱手禮。
拱手禮已經存在了兩三千年。從西周時起,同輩人見面、交往時就開始使用。《論語》中有語云:「子路拱而立。」這兒的拱,就是拱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下次見面,我們就別握手了。大夏天的,都是咸濕手。不如互相拱拱手,互相道一聲:「幸會!」
更多精彩:《凱風智見:慈禧唯一一段可以被證實的畸戀》
推薦閱讀:
※氣質與內涵是女人一生的財富
※22幅內涵插畫,第一幅就中槍 !
※給孩子起個有內涵的名字吧——男楚辭女詩經
※搞笑幽默:笨丫的把大金戒指丟我嘴了!
※《言葉之庭》名字在日文的內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