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你在,南明怎能不亡國!

文|眠眠

本文由小號簽約作者獨家原創發布

今天想說說某個王朝滅亡的那一刻。

在昆明市中心的翠湖附近,華山西路一條坡道旁邊,有一個街邊小公園。綠樹掩映下的一座新建的小亭內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的是「明永曆帝殉國處」。

這個山坡叫做「逼死坡」,坡道旁的石碑是民國元年由蔡鍔將軍所立。它所記載著的,是明王朝一段慘痛的歷史。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陷,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短命的大順政權隨即被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潰逃亡,中原逐漸落入滿清之手。

明王朝滅亡後,明宗室先後在中國南方建立過一些地方性政權,主要有: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以及永曆政權,前後共經歷18年,這就是歷史上的南明時期。

在外族入侵,國破家亡,大敵當前之時,朱家子孫及明末殘餘大臣們還要爭權奪利,同室操戈,不能團結一致對外,基本落得被清軍各個擊破的下場。

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是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首先建立的。留都南京的明朝大臣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擁立明神宗之孫、福王朱由崧為帝,年號弘光。這其中還曾出現擁潞王與擁福王之爭,最後馬士英的意見佔了上風。

1644時局精細圖

1644時局簡易圖

然而,弘光政權內部黨爭不斷,內訌不已。朱由崧又是個不爭氣的傢伙,沉湎酒色,不理朝政。

次年三月,即有寧南侯左良玉以清君側,誅奸臣馬士英為名由武昌起兵進逼南京。清軍乘機迅速南下,破徐州,渡淮河,兵臨揚州城下;渡長江,克鎮江,進逼南京。

明末名將左良玉

五月,大臣趙之龍、錢謙益等獻南京城投降。朱由崧出奔蕪湖被擒獲,押解北京,弘光政權滅亡。

隆武政權

隆武政權是順治二年(1645年)閏六月,明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及南安伯鄭芝龍等,在福州擁立朱元璋九世孫、唐王朱聿鍵稱帝,年號隆武。

隆武政權建立之初還是有所作為的,朱聿鍵即位不及半月便下詔親征,各地義軍紛紛響應抗清。

然而海盜出身的地方實力派鄭芝龍並無反清復明之心,北伐成為空話。次年七月,清軍攻下浙東浙南,揮師南下。鄭芝龍見勢不妙隨即北上投降,清軍長驅直入福建。

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被清軍追獲,朱聿鍵絕食殉國。隆武政權滅亡。

魯王監國

幾乎與福州的隆武政權建立同時,在浙江抗清義軍及地方官吏支持下,魯王朱以海在紹興出任監國,建立政權,憑藉錢塘江之天險,控制了浙東紹興、寧波、溫州、台州等地,還曾舉兵攻打杭州。

但卻與福州的隆武朝水火不容,互相傾軋,都想以皇統自居。次年六月清軍乘錢塘江久旱水枯,渡江迅速平定浙東,大臣們或死或降,朱以海出海逃到舟山,魯王政權建立不到一年也告滅亡。

紹武政權

順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隆武帝朱聿鍵之弟朱聿鐭在廣州被擁立為帝,改元紹武。同年十二月,清軍李成棟部攻入廣州,朱聿鐭自縊殉國。紹武政權僅存41天,可就在這段短短時期內,還和在肇慶建立的永曆政權為爭正統而自相殘殺,大打出手。

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清攝政王多爾袞以明衡王、荊王欲起兵為由,將在京居住的弘光帝朱由崧與秦王朱存極、晉王朱審烜、潞王朱常淓、荊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櫟、衡王朱由棷等十七人斬首於菜市口。

相比以上幾個南明政權,歷經時間較長的是永曆政權。

永曆政權

順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明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擁戴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王朱由榔於肇慶稱帝,年號永曆。

永曆皇帝朱由榔

當廣州的紹武政權被清軍消滅後,近在咫尺的肇慶永曆政權當然也待不下去了,在清軍進逼下朱由榔逃往廣西。

此時永曆政權開始與和李自成的大順軍余部聯合抗清。李自成死後,大順軍余部分為郝搖旗和李過兩支。

1647年底,郝搖旗部在湘桂交界的全州大敗清軍後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余部又聯合明湖廣總督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在湖南抗擊清軍不斷取得勝利,收復了湖南大部。

原先降清的將領金聲桓和李成棟先後反正,在清軍後方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現了南明時期抗清復明的良機。

扶不起的朱由榔

然而,朱由榔卻是一個懦弱寡斷,昏庸無能之輩。

永曆政權內部又是矛盾重重,大敵當前各派政治勢力互不信任,互相指責攻擊,而不是團結一致對敵,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1648年後,金聲恆、李成棟等反正明軍先後被清軍剿滅,何騰蛟、瞿式耜等南明重臣也相繼被俘犧牲。

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收復不久的失地相繼丟掉了。大順軍首領李過病死,其子李來亨率部脫離了南明永曆政權。

1652年,走投無路的朱由榔轉投張獻忠的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此時,大西軍余部佔據著雲南全境。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再次攻入湖南、廣東。

駐防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戰敗自殺;隨後清軍統帥敬謹親王尼堪又在衡州戰死,震驚清廷。

同時, 四川和東南沿海的抗清武裝也發動攻勢,並接受了永曆政權領導。抗清鬥爭再現大好形勢。

然而南明軍的老毛病又犯了,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孫可望妒忌李定國功高勢大,竟然陰謀殺李定國。李定國前往廣東,試圖與鄭成功聯合收復廣州,不料戰鬥失利,實力大損。

李定國給了王朝最後復興的希望,然並卵

他撤到貴州,接走了被孫可望劫持的朱由榔,1656年李定國擁永曆帝回師昆明,受到黔國公沐天波等文武官吏的迎接。

次年,孫可望率軍征討李定國,大西軍內部再起戰端。

孫可望兵力雖多,但不得人心,被李定國打敗。1658年,孫可望降清,使南明朝廷雪上加霜。

清軍進佔黔桂,南明地盤盡失。1658年11月,清廷分三路進攻雲南,李定國抗敵兵敗。

12月,永曆帝採納沐天波建議,率領文武隨從撤離昆明,往西向緬甸方向退卻。途中,永曆帝與李定國失去聯繫,而隨行的平陽侯孫崇雅發動叛亂,大肆劫掠後宮財物及隨從婦女。

接著禁衛總兵靳統武又率部棄永曆帝而去。

1659年1月,永曆帝派沐天波到位於滇緬邊境與緬甸官員進行交涉,談判達成後,永曆帝率領所剩文武官員隨從進入緬甸。

沐天波已從緬方的表現中,敏銳地感到形勢兇險,他向永曆帝提議派得力將領護衛太子到位於今緬甸北部與怒江州交界處的茶山戍守,以便「既可在外調度各營,且皇上入緬,亦可遙為聲援,或不至受困」。

然而,永曆帝卻以「興廢由天,非人力能挽。太子尚幼,父子之情何忍遽離」為由,拒絕了沐天波的建議。,並向緬甸縱深進發。

緬甸人在首都曼德勒外修建了十餘間竹圍欄圈起的草房,當作永曆帝的「皇宮」。而隨從人員則只能在草房四周自建茅屋居住。後來李定國曾多次交涉,欲迎永曆回雲南,均為緬甸國王拒絕。

緬王的態度變得愈加冷淡,所供食物也更少,因此永曆帝的「群從有四三日不火食者」,只得「采木子蔬果以慰飢」。

甚至還遭到緬方公然勒索,沐天波按永曆帝派遣前往贈送禮物時,緬王為了炫耀其聲勢,竟然強迫沐天波 「椎髻、跣足,以緬禮見」。由此可見南明君臣寄人籬下的慘景。

1661年7月, 弒兄奪位的新緬王假稱要永曆帝以及文武隨從前往阿瓦城與其飲咒水為誓。

他事先埋伏了3000緬兵,當南明隨從次第出屋飲咒水時,相繼被殺。

黔國公沐天波以下42人慘死異域,而永曆帝則被軟禁起來。

當年12月,清朝平西王吳三桂兵臨阿瓦城,向緬王索要永曆帝,緬方順水推舟交出朱由榔父子。

康熙元年(1662年)4月,永曆帝父子及其眷屬25人被押到昆明篦子坡金蟬寺處死。據說,行刑前,吳三掛主張將永曆帝拖出砍頭,滿洲將領不贊成,認為「永曆嘗為中國之君,今若斬首,未免太慘,仍當賜以自盡,始為得體。」

於是,吳三桂命人將朱由榔父子等用弓弦勒死,南明最後一個政權覆滅。

永曆皇帝死時的慘狀

南明滅亡的故事是值得以史為鑒的:外族入侵,大敵當前,民族危亡時刻,不是團結一致對外,而是兄弟鬩牆,爭權奪利,甚至同室操戈,大打出手,焉能不受外侮。

在滿清征服明帝國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付出多少代價,而是屢有吳三桂孫可望這樣的漢奸操刀。

在消滅本民族政權的過程中,吳三桂們竟然比異族更加兇狠決絕,有這樣的奸徒,國家焉能不亡?

推薦閱讀:

南明弘光帝:江山萬里不如梨園一佳人
為什麼洪承疇愛惜自己衣袍便被判斷捨不得死?
南明翻盤機會挺多的,為啥都把握不住,個體真能決定歷史的走向?
明朝的文官是怎麼從儒家的理論上說服自己效忠於新王朝的?
南明史:1648—1650年

TAG: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