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池畔蓮鈔第一集全 繁體 釋智諭法師

池畔蓮鈔 第一集

    緣起

  寮房外邊,有一個小小蓮池。有天然的水源,天然的形態。每當夏季,池中蓮

花迎風披敷。池不在小,有蓮則「名」。於是我小題大作,字曰「九品蓮池」。

  別人可以不欣賞,但我不能不欣賞。因為這個小小蓮池,是我親手掘成的。不

過這個蓮池,究竟是小了點兒。說是口井嘛,比井面積要大。說它是水坑嘛,但裡

邊種了蓮花。橫看豎看,還是叫蓮池比較恰當。  

  我每天總喜歡在池畔念佛。一半是自我陶醉,一半也是憐念當初創業維艱。

  阿彌陀佛!願我以此念佛因緣,生於極樂世界,九品蓮池之中。

  念佛之餘,便擇取經文,摭拾古德句義,加以申述,連綴成文。用表對聖意之

讚歎,先賢之敬仰。既然如此,所以不敢冒充是自己的文章。故以池畔蓮「鈔」題

之。                                   首一

  池畔蓮鈔,收錄二十二篇短文。均蒙劉國香居士,垂賜刊登於獅子吼雜誌,至

感榮幸。不過出單行本時,復略加編排修正而已。

  當初為文之時,只是隨筆性質。任意隨緣,未曾多加思考。出版單行本時,亦

未認真整理。一派粗針大麻線的作風,粗疏之處在所難免。草率成性,尚請讀者原

諒。 

                         釋智諭書於西蓮淨苑   首二

    目錄

緣起……………………………………………………………………………………首一

九品蓮華法性身………………………………………………………………………  1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一)…………………………………………………………  8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二)………………………………………………………… 15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三)………………………………………………………… 22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四)………………………………………………………… 28

願與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34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42

境由心現心逐念成…………………………………………………………………… 47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54

念佛了生死…………………………………………………………………………… 61

稱佛名號功德無量…………………………………………………………………… 68 p-1

最直捷了當的念佛法門……………………………………………………………… 75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83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上)……………………………………………………………… 90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下)……………………………………………………………… 96

從當下談到別時意…………………………………………………………………… 103

四土…………………………………………………………………………………… 114

不斷煩惱能否往生…………………………………………………………………… 126

九品往生皆須發菩提心……………………………………………………………… 134

心佛相應原無礙……………………………………………………………………… 140

有志一同……………………………………………………………………………… 147

愛重與念一…………………………………………………………………………… 154 p-2

    九品蓮華法性身

     一

  法性具有二種功德,同是不可思議。一者空寂常住,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非

有非無,非一非異。二者德具無量,橫遍豎窮,應緣普現。約事相言,空寂常住者

,佛壽無量義。德具無量者,佛慈光普照義。前者用明佛自度究竟,後者用表佛化

他德圓。故我今稱一句阿彌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是阿彌陀。故讚曰「萬德洪

名」。

  佛身如此,今我念佛心亦復如是。今我此心,非我相,非人相,非眾生相,非

壽命相。介爾有相,便成妄想。言其無,卻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論其有,縱然碎

塵不得其跡。故七處徵心,皆成戲論。是知我心亦復非有非無,橫遍十方,豎窮三

際。所以說佛心眾生心,原來無有二。是故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p-1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佛生心同,何以經中祇言壽同,不說光同?這是因為論本

覺,則佛生不二,故說壽同。若論始覺則迷悟有別,深淺有差,故不說光同。又,

法性原一,化德有殊。彼國人民,化德未具,故不說光同。我與諸佛,原是同一法

性身。只為我等無量劫來,結業所繫,故不得自在法身。我此罪業,無量劫來無量

無邊。佛說眾生罪業若有體者,盡虛空界不能容納。今我以念佛因緣,仰乞彌陀垂

慈,護念於我,接引於我。若得往生西方,便得離卻業報之身。七寶池中,蓮花化

生,便是分證法身也。

     二  

  佛說學人觀一切法,若觀諸法苦、無常,此是局在五陰。若觀空、無我,此則

通於法性。然而凡夫生見,妄執大小有無。不知佛心無大小,眾生見高低。故鹿苑

初唱四聖諦,天人聞法,即發無上菩提之心。法本不二,眾生見生分別。法本無大

小有無,眾生起見,妄見大小有無耳。眾生若能放卻我見,則不見大小,不見有無

矣。

  故世人聞空,不能仰體佛旨,觀空以遣除妄想煩惱而證解脫。卻妄起情見,執 p-2

空而廢善。聞有而不知仰體佛旨,達有以興慈普施濟度。卻妄起情見,著有而造罪

。於是業由自造,終歸自受。淨土行人,千萬莫起情見,妄執大小有無之見。淨土

圓宗,何法不包何法不賅?須知一色一香無非法性也。隨緣稱佛名號,以稱名因緣

,直入無為。千萬莫起情見,指斥有為,樂著無為。須知妄斥有為功德,樂著無為

功德,總是魔業,皆非正道。故法性空寂能隨緣,隨緣不失空寂性。

  進趣大乘方便經雲「佛言:一實境界者(亦名法界,亦名法性),謂眾生心體

,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

,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皆不可得

。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因緣,現妄境令生念著。」

  故說有道無,皆是眾生之見。見其所見,便執為有,不見其所不見,便執為無

。不知法性妙湛不動,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乃至法性實在不是「淨」,而

凡夫妄見為淨。法性實非不淨,而二乘妄執不淨。法性實非是樂,而凡夫情見妄計

於樂,法性實非苦,而二乘妄計為苦。法性實非生死,而凡夫妄見生死。法性實非

涅槃,而二乘妄執涅槃。                          p-3

  故見有不見無時,只是有顯而無隱。見無不見有時,只是無顯而有隱。凡夫之

人,於顯即謂之生,見隱即謂之死,不知顯而非生,隱而非死。只為見其所見,不

見其所不見,故於無生死之中,妄見生死。若能開佛知見,則能無所不見。凡有見

者,必有所不見,若能無所不見,自然無見。故佛不見生死,亦不見「不生死」。

正以「無見」,始能無所不見。正以「無知」,始能無所不知。是名開佛知見,亦

名等正覺。

     三

  眾生迷於隱顯之理,執於生死之事。於是墮入六道,不得往生。若能覺悟六道

之中無有生死,一念放下五陰身心,迴向無上菩提,則當下正報即名法身,依報即

名淨土。如果不能放下五陰身心,則西方極樂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若能放下身心

專念彌陀,則西方依正,原在我一念之中。

  何以謂六道中無生死?譬如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如果我「死」了,既已死,

焉能生為羊?若能生為羊,定知我未死。因為滅法不能復生,若生應是未滅。是知

羊死為人,必是尚未死,若死焉能再生為人。既然未死,定知無生。譬如車行於軌 p-4

,視其輪前之軌,寸寸前進便為生。視其輪後之軌,寸寸過去便為滅。如是生時正

是滅時,滅時正是生時,生之與滅,一時圓成,故曰無生即是無滅。而見生見死者

,眾生妄見也。若除妄見,則不見生亦不見死。故曰六道之中無生死。

  譬如然火,此處然薪,此處火起。此處薪燼,則火亦隨滅。然而此處火滅,非

火性燼。何以知之?若火性燼時,別處然薪,不應有火更起。而今十方世界,處處

然薪,處處火起。處處薪燼,處處火滅。滅後復然,火則復起。是知火起者非「生

」也。乃火相顯也。火滅者非滅也,乃火相隱也。六道生死亦復如是,生死實無生

死,不過隱顯而已。

  故法性空寂,即隨緣成事。隨緣成事,正是由於法性空寂。故經雲性空真火,

性火真空。於相非一,於性不二。不二之法,焉有生滅?一切法無不如此,我們可

以說,性空真法,性法真空。正以性空,故能隨緣而成事。正以性法,故能事成而

不失其空性。

  若人能如是信如是修如是證,可得理一心不亂。論正報即是法身,論依報即是

淨土。                                  p-5

     四

  法華經雲「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念佛法門

,即是圓教一乘,無上妙諦。願我以此念佛因緣,早證如來法性身。

  非是在報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而報身化身即是法身。乃至眾生肉身,一如

法身。五陰身心,皆從緣起,而緣起即空,空即法身。所以「五陰皆空」,即是明

法身也。故報身名報法身,化身名化法身。約報化而言,則曰無分別而分別,約法

身而言,則曰分別而無分別。是以可知,念即無念,與夫生即無生者,是分別即無

分別也,緣起性空也。無念即念,無生即生者,是無分別即分別也,性空緣起也。

此法不可定執,若生定執,即違無上正等正覺。只宜真信切願力行。

  法身猶如淨鏡清水一無所有,報化身猶如水月鏡花。雖然水中現月鏡中現花,

而仍不礙鏡淨而水清。雖然鏡淨水清,而不礙花月宛然。以是之故,空即無量,無

量即空。因為空即無量,故佛法身妙湛不動,而能化往十方現無量身。雖然現身無

量,而法身常住,本無來去。現身無量本無來去者,假名無量壽。本無來去,而能 p-6

以種種方便現身無量度眾生者,假名無量光。此所謂一月印千江,千江只一月也。

  故法身者,非是肉身外另有法身,而是肉身無性即法身。此即非色滅空,色性

空故。如此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一體圓融,無欠無餘。愚癡人聞色執色,聞空執

空。智慧者聞色即知是空,聞空即知是色。睹五陰身心,當下即證法身。知法身即

不著於五陰。如此念佛者,即是見自性佛。自性佛即諸佛法身,不出眾生一念。眾

生若能至誠念佛,心念佛心即是佛。所謂一念遍十方,一念窮十世。一念遍十方,

即同佛光無量,一念窮十世,即同佛壽無量。願天下人同此一念念彌陀。    p-7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一)

     一

  一部彌陀經要旨所歸,在於一心不亂。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淨念相

繼」,其實亦是一心不亂的意思。所以「一心」之要,實是諸經的通體。不但如此

,甚而言之,可謂縱貫五時,橫賅十宗,如來一代時教的旨歸,不出一心。

  不僅出世之道,理由心成,而處世之門,一切事業皆由心造。佛所說法,雖至

理圓明,悉不出一心。學道人若明自心,即是成佛。

  世事萬差,無非一心之所造。十界因果,依正二報,皆是一心所現。故經雲心

外無法,法外無心。

  所以世出世間一切理事,悉唯一心。於一心中,理事圓融。言理則全理成事,

論事則全事在理。所以一心之事,則一法即一切法,是一心舒之即無數無邊。一心 p-8

之理,則一切法即一法,是一心卷之即無跡無相。

  雖雲無數無邊,而不礙畢竟空寂。雖雲無跡無相,而不礙萬象森羅。如是相有

不礙理無,乃一心之妙體。理無不礙相有,乃一心之妙用。

  譬如一室千燈,一一燈光普納千燈之光,一時俱現。雖然千燈之光,於一燈中

一時俱現,而不礙一一燈光歷歷分明。雖然歷歷分明,而不礙光融一體。

  總之,如來出現於世,以大悲心普度一切,廣演佛法。所以佛說十二分教,是

從大悲心中流出。此大悲心,是佛既成等正覺後,憐憫眾生癡迷故發。所以大悲心

是從後得智中流出。後得智是從根本智中流出。根本智即是從清淨法界流出。而清

淨法界,即是一心之妙體妙用。

  所以阿彌陀經,指出稱念佛名一心不亂,實已盡諸佛本懷,攝盡諸佛教理無餘

    二

  不過佛法的「唯心」,絕不同於世間法所說的唯心。我無意在此廣論世間法之 p-9

唯心,不過期明其與佛法唯心的不同,略作分別而已。

  世間之「唯心」,是對唯物而立論。認為萬物終極的實有是「唯心」,而不是

物質。所以和「唯物」思想構成尖銳的對立,我們稱此二派為「一元論」。

  最早有柏拉圖的觀念論。他認為物質是生滅的,是無常的,不是實有的。僅只

是實有(心)之所顯現。所以實有是精神--觀念。

  後來的學者,討論此一問題時,諍執之焦點多在一切實有的終極,是物質抑係

精神?若係物質,則精神當由物質所生。若係精神,則物質當精神所生。

  此種立論,與佛法所謂「唯心」,名雖同而義實異。

  如果說「心」是實有的終極,我們要問,此「心」由何而來?若有來處,當非

終極。若無來處,便成為無因之果。如果無因可以致果的話,則萬物不必待此「唯

心」的終極實有為因,而可各各自致其果。

  如果說物由心而生,我們要問,此心於終極之時,是已有物質在其中,抑其中

尚未有物質?如果其中已有物質俱在,便不應立唯心之論。如果於終極時不含有物 p-10

質,不含物而能生物,依然是無因致果。如果無因可以致果,便有兩種情形發生。

一、物可從其餘一切法中生,不必定由心生。二、如果一切法可以無因而生,便是

說明物可自生,不必待他生。據理可知,「唯物」思想的錯謬,亦不難而知。

  現在我們以佛法的立場來看此一問題。佛知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因緣生法定

無自性。正因諸法無自性,始能成其因緣而生。絕不如世唯心論,執心為實有終極

  心、物二法,皆因緣所生,既屬因緣,故無實性。正因其無實性無定性,所以

因緣湊泊能現心現物。

  因緣仍屬因緣,故因緣當下即是畢竟空。而畢竟空當下即是因緣。法爾如是,

不可於中妄立見解,謂定謂實。若立定立實,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法實無有生,而妄見生者是大愚癡人。學佛人了生死,便須深達無生。

  龍樹菩薩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法不生。」    p-11

  如果說法可自生,則心可生心,物可生物,地可生地,空可生空,不如道理。

如果說法從他生,則心可從物生,物可從心生,米可從石生,油可從砂生,諸法可

從非因而生,一切法無因致果,不如道理。如果說法從「共」生,既然自不生,他

不生,兩個不生共在一起,又焉能生?如果說法沒有因便可生,這種說法,任何人

都可明白是不應道理了。

  而所謂「生」的狀況,不外由自、他、共、無,這四種情形發生。既然這四種

情形都不能生法,是知一切法不生。

  現在以世間常識而論。宇宙是無限長的時間與無窮大的空間的結構。而「無限

」焉有生滅?說生滅者豈非愚癡。

     三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說:心,虛空間,菩提,三種無二。

  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甚麼呢?因為等虛空故,無自性故,不可得故,

無分別故,平等一如故。

  因為一切法皆是緣起,緣起即空,故緣起諸法,等同虛空。所謂空者,非是「 p-12

有」個空,而是緣起故空。如是有不定有,不礙於空。空不定空,不礙於有。說有

時,虛寂寥曠,說空時,萬紫千紅。若執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若明一切法緣起,便可明白一切法如幻。若明一切法如幻,即明一切法是

假。若明一切法假相,即明一切法唯心所現。所以心是萬法根本,若能了心,萬法

俱備。而心等虛空,非有無諸見。非同世間法執心為實有終極。

  故曰「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

  我們修淨土行,切須仔細。應知非是心外佛,即此真心即是佛。非是佛外心,

即此彌陀是我真心。若人不明道理,心外求佛,雖雲愚癡,但猶有一點誠心,不失

往生之願。如果一味執著,不發願求生,只向佛外求生,如此便是大邪見人。以其

不知心佛一如故。須知見極樂彌陀,非關他物,即是自見真心而已。所以維摩經雲

,欲生淨土,但淨其心。                          p-13

  佛告賢護菩薩說:「三界空華,唯是心有。隨眾生之心念,還見自心。今我從

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因五陰身心皆空,亦唯

心造耳。)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

槃。諸法不真,思想相起。所思既滅(境空),能思亦空(智空)。賢護當知,諸菩

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p-14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二)

     一

  念佛的要旨,在求一心不亂。一心便是淨念相繼,不亂便是六根不被六塵所迷

。然而怎樣才能達到一心不亂呢?要想達到一心不亂,必須清淨心除煩惱、至誠心

起佛號。

  煩惱由何而起?煩惱由妄想而起。妄想由何而生?妄想由名相而生。

  一切法本來無相,眾生不知幻相是空,而取為實有。繼而因相立名,因相生想

。相既是妄,想即不真,故曰妄想。

  由此妄想,對境而生憎愛。由是因緣起貪瞋癡,是煩惱根。三毒因緣,造十惡

業,於是不脫六道苦輪。

  今念佛求往生,便是要求離苦得樂。所以首須清淨自心,而除煩惱,於是方能

至誠心起佛號。                              p-15

  不過淨土法門不同其他法門,其他法門必須先清淨自心,然後方得成就。必須

先達到「無間道」,而後方能成就「解脫道」。

  淨土法門不同,縱是五逆十惡之人,皆可憑稱念彌陀聖號功德,橫超三界,直

入無為。一旦往生西方,便不受諸苦,但受眾樂。何以如此方便?仗彌陀大願故。

  故念佛人,若能心清淨持念佛名固好。如果不然,只要至誠念佛,亂心自然清

淨。所謂「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念佛法門,清淨心除煩惱,至誠

心起佛號固可成就。而其可貴處方便處,卻在至誠心起佛號,自然煩惱除心清淨。

  所以念佛時,極須捉心令正,止於一聲佛號。如面帝王,如憶父母,至誠懇切

,三業投誠。如此聲聲佛號,相續不斷,可於念念中,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佛人尤須注意,於一切處不可著相。當念諸相虛妄,莫於相中妄生憎愛。亦

莫起取捨心,亦莫念利害成壞等事。但安閑恬靜,虛融澹泊,一心稱念彌陀。   p-16

     二

  至誠懇切念佛,便可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而

無間。

  全心是佛,是無心也。全佛是心,是無佛也。如是「有」見不生,真知乃發。

  既不住心,又不住佛,無心無佛,無佛無心,而不落斷邊,是「中空」義。中

空者,照而寂也。

  全心是佛,是非無佛。全佛是心,是非無心。如是有心有佛而不落常邊,是「

中假」義。中假者,寂而照也。照而寂曰無量壽,寂而照曰無量光。

  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是亦有佛亦有心,此謂雙即而照。雙即而照者,「假中

」義也,此是表詮。

  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是非有心非有佛,是雙離而寂。雙離而寂是「空中」也

,此是遮詮。

  是故言空不礙於假,言假不礙於空。言空假不礙於中,言中不礙於空假。如是 p-17

一切無礙,強字之曰無量光無量壽。雖然光壽無量,卻不出眾生心性之一念。是知

我們若以清淨身語意稱一聲阿彌陀佛,即是圓融無礙法界。如是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世尊於大悲心中流出,我輩末法眾生,能不感激涕零!

  所以切勸同修,極須制心念佛,莫生狐疑。

     三

  故知念佛之要,要在調心。而調心之術,在於無住。無論好惡是非,一齊放下

,不可住著生心。應緣處處無住,無住處處應緣。無住則無「有」心,應緣則無「

無」心。有無總無,則身心都空。身心空故,則與萬境一如。萬境一如,則照而常

寂。一如萬境,則寂而常照。於是一心法界,法界一心。體本自然。任運無礙。如

此妙法,收於一句佛號之中。

  故淨土行人,切須體認。萬勿心性不定,見異思遷。應堅執持一句佛號,直念

到彌陀現前,菩提圓成。如此上妙法門,世尊親傳,教有明文,我等應信受佛語,

依教奉行。                                p-18

  須知此時念佛是因,他日往生見佛是果。若謂念佛人不得見佛,難道不念佛人

能見佛不成?修因證果,理屬當然。故心念佛,則全心是佛,乃因賅果海也。佛成

心,則全佛是心,乃果徹因源也。始終因果,不出一念。此一念心,自他宛然而心

佛齊泯。依正歷歷,而法界湛寂。良以心佛雙亡,體其寂也。體其寂者,上體無量

壽也。自他歷歷,體其照也。體其照者,上體無量光也。

  然而真心妄心應須分別。有些人執著說:「我的心即是佛,何必念西方阿彌陀

佛?」

  是等人實是內取心相,外別佛相。殊不知心具十法界,心念惡,則心現三塗。

心念善則現人天。心念佛即現佛境界。

  所以境由心現,心逐念成。心外無境,境全是心,見境即是自見其心。然心隨

念而成,有何念,即成何心。所以心念是因,境現是果,因果不爽,如影隨形。

  如果說心不念佛,心即是佛,亦可說心不念惡,心即是地獄。是知心念惡,地

獄相現。心念善,人天道成。心念佛,則諸佛現前。十法界因果分明,毫釐不爽。 p-19

如果說心不念佛即是佛,實是撥無因果之論。

  所以真妄之間,一定要分辨清楚。簡單說,妄心是捨外取內的,真心是即外為

內的;妄心是心境宛然的,真心是即心即境的。莫分別心外佛,莫執著佛外心,須

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真心。

     四

  大寶積經講到修行念佛法門時說「不取相貌,專稱彌陀名號,隨佛方所,端身

正向,口念心憶無有休息。……」

  或者有人說,觀佛相貌是觀想,怎可不觀想呢?

  要知道,不取相貌,才是大觀想。大觀想者,不取我人眾壽相是。不取我人眾

壽相,則心清淨極清淨,於是真知了了而現,是之謂觀照。所以說,不取於相,如

如不動。如是不取相貌,可見自性佛,可見法身佛。

  阿彌陀佛在西方,佛言不忘其方,必生其國。所以四威儀中要常念其方。無有

休息,是常不間斷也,若能念佛心常不間斷,定得往生。

  稱揚諸佛功德經有云「若有得聞阿彌陀佛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得 p-20

無量福,永當遠離三塗。命終之後,皆得往生彼土。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

捨,阿彌陀佛,將諸僧眾,住其人前。魔終不能毀壞斯等之心。」

  所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功德無量。望我同修,各自努力。         p-21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三)

     一

  有人說淨土法門太淺,不如修禪定或者修止觀,既深又究竟。這種說法,實屬

淺見。不知念佛始是究竟禪定。

  佛言:「念佛三昧者,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生處也」。

首楞嚴三昧有五名,一、金剛三昧。二、師子吼三昧。三、佛性。四、般若波羅蜜

。第五便是首楞嚴三昧。可見念佛三昧可出生首楞嚴、金剛、師子吼、佛性、般若

波羅蜜等諸大三昧。

  何以念佛三昧如此殊勝?良以十念法門中,念佛為第一。若心中無佛,則修一

切法門,悉是外道。所以學佛人初受皈戒時,世尊制定必須唱言「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以明別於邪外。

  所謂「禪」,是修定的方便,梵文曰禪那。行人若得心一境性,稱之為定。有 p-22

所謂凡夫定--四禪八定。不過四禪八定聖人也得,若僅斷心心所為凡,兼斷煩惱

為聖。小乘禪,斷煩惱出三界。大乘禪,不僅斷煩惱,並起大悲。又有如來禪,祖

師禪。祖師禪最為難修,稱教外別傳。自達摩祖師傳來此土,始立為禪宗。

  此外有外道禪,是修無想定,若得成就可生無想天。此種禪定不得解脫,報盡

還要墮落。

  修禪定者須斷三心離四相,方為究竟。三心就是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四

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三心不斷,四相不離,不得見性。參禪人慾

得見性,萬中難得一二。縱多劫修行,猶難企及。

  然而若假念佛方便,便可成就此項功德。不信大家試試看,至誠懇切念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佛號,要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要

念得字字分明,聽得字字清楚。如此一念之下,便可三心斷,四相離。此清淨心,

即我真性,亦即是阿彌陀佛。所以說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

  談到止觀,一般人總會聯想到天台宗。其實止觀法門,非天台宗一家所獨有。 p-23

不過天台特標出一心三觀為宗旨而已。修習一切法門,皆不離止觀。譬如般若法門

,不被煩惱所破便是止,能破一切煩惱便是觀。

  如念佛法門,無量壽實是止義,無量光實是觀義。無量壽,寥曠湛寂,非止而

何?無量光無微弗燭,非觀而何?不但如此,念佛法門,正是天台之圓頓止觀。因

為念佛止觀,一念圓成故。

  淨土行者應知,煩惱起時,知以念佛對治之,此曰觀。所謂佛號入於亂心,亂

心不得不佛。佛號提起,煩惱息便是止。此止此觀,借一念而圓成,不落次第。阿

彌陀經說一心不亂,而一心便是止,不亂便是觀。止則湛寂,與佛壽一體。觀則遍

照,與佛光不二。

  如此一心持名,日久功深,則煩惱由日損而漸盡。煩惱盡時,則雖觀而不用。

觀而不用是為止。止則玄遠常住,玄遠常住即是觀。是以止在佛名寂,觀在佛曰照

。如是照必依寂體,寂必具照用。故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常照故成其寂,常寂

故成其照。是以又曰常寂而照,常照而寂。

  常寂而照者光無量也,常照而寂者壽無量也。寂即是照,照即是寂,不二不別

,全收於一句阿彌陀佛之中。所以佛智無量,可假佛名號,一念清淨而圓成。諸佛 p-24

功德不可思議,稱名功德亦不可思議。如此法門,至圓至頓,不落次第。

     二

  以上所說,斯乃觀慧。然雖了觀慧須加修行,若雖了觀慧而不起修,觀慧便成

虛解。所以煩惱起,應即念佛。念佛時,力求降伏煩惱。

  平日無煩惱之時,亦應知苦,體念無常,殷切厭離娑婆,欣往西方,只此欣厭

之心,是往生西方的要訣。欣厭之心,滿成一「願」。若無此願力,或者願力不切

,縱欲往生極樂,以無因力,絕難滿願。

  所以念佛須真信切願,欣往西方厭離娑婆。須知若人具欣厭願心,縱不達觀慧

,亦得往生。若人雖了觀慧,而無欣厭願心,徒有虛解,不得往生。

  不過不識觀慧雖得往生,但屬事想成就,位非上輩。若能熾然欣厭,願心堅定

,而復觀慧圓明,既生而復上品。如膏之助火,猶風之催帆。

  或者有人疑問,佛法旨在不著於相,而此欣厭取捨,豈非著相之教?

  應知所謂不著相,非是灰身滅智不修之謂也。不著之義,旨在於相離相,非是 p-25

執著諸相滅跡。雖經雲「實相無相」,而是說相即無相,非相外更有無相也。若人

謂相外更有無相,那麼此人實是執著於無相之「相」。所以罪不在相而在著。佛宣

言教,旨在破眾生之執著,非是除法。

  若非厭捨娑婆,何以轉凡?若非欣願西方,何以成聖?細思之,自三塗以至人

天;自小聖以至大聖;自菩薩以至成佛,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取捨之所成就,

何獨往生極樂,不許欣厭取捨?

  須知欣厭取捨,事屬因緣,理即無性。厭欣取捨若定有自性,自不待因緣。若

無因緣,焉成乎欣厭取捨?今厭欣取捨皆屬因緣,定知其無自性。既無自性,不得

謂有欣厭取捨。所以合於理,則無欣厭取捨,成乎事,則無非欣厭取捨。全理成事

,全事在理,理事無礙。所以欣厭即是無欣厭,無欣厭即是欣厭;念即無念,無念

即念;往生實無生,無生是往生。

  佛勸眾生「防修」,不外折攝二門。而厭離娑婆,即隨順釋迦所說折門。欣願

西方,即隨順彌陀所說攝門。雖設折攝二門,不出眾生心性。順眾生求離苦之心,

故佛說厭離娑婆。順眾生求得樂之心,故佛說欣往西方。又,佛說厭捨,意在令眾

生知苦斷集。佛說欣取,意在令眾生修道證滅。                p-26

     三

  一切諸佛,皆說念佛是菩提正因。修學念佛,是為正行。其餘諸行,皆是助行

。因為其餘諸行,無論持戒參禪修密止觀,乃至禮拜懺悔,如果失卻佛之一念,即

是外道。所以善導和尚說,唯有念佛,方是多福德因緣。

  稱佛一聲,罪滅河沙,具足十念,形棲淨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皆是念佛人。

古來大德,多是念佛成就。如此殊勝法門,六方諸佛之所讚歎,千經萬論之所指歸

。末法眾生,求度無門,唯此念佛法門,猶明燈慈航,普濟一切。

  教有明文,法滅盡時,唯有無量壽經多住世百年。若法住世,必以度生因緣。

是知末法時期,唯有念佛一門是度生之寶筏。願一切同修,應真信切願,誓求往生

,誓見彌陀。應堅此心,如銅墻鐵壁般,不生彼土,誓不罷休。

  誠如永明大師之言「生安養者,緣強地勝,福備壽長。蓮華化生,佛親迎接。

便登菩薩之位,頓生如來之家。」                      p-27

    悲願彌陀佛唯心淨土機(四)

  

     一

  諸佛成道,具足親證清淨、光明、寂靜、無諍之法。如來既成道果,善知方便

。初得菩提默然而住。待眾來感,斯乃起應。釋迦世尊成道後,亦復默然而住,無

所宣說。待梵王來請,世尊受請,乃往波羅奈鹿野林中為五比丘轉正法輪。故諸佛

住世,全憑眾生來感。眾生感佛,全憑善根福德因緣。念佛即是感佛,所以善導說

,念佛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眾生以欣願心感佛,佛以悲願心來應,佛生不二,同此一心。須扇多佛成等正

覺,眾生善根不具無人請法,故彼佛旦成道而暮取滅。是故必待生佛感應道交,而

後始能成就一大事因緣。

  既然生以欣願心感佛,佛以悲願心度生,故凡聖殊途,而同此一心。

  故曰大道唯心,即心是佛。此心若染便成凡,此心若淨便成聖。念佛人但依一 p-28

心而修,勿被根塵所亂。此心若淨,佛土自然清淨。所以一心不亂即是根本之智。

  此一心若得不亂,自是湛然寂照,明明不昧而了了常知。舒之無蹤,卷之無跡

,萬象森羅,豁然靈鑒。斯則千聖同歸,佛佛道同。信之者,徹大道之源底,體之

者,成常住之法身。

  此之一心,智外無境,境外無智。約智,則是「境智」。約境,則是「智境」

。境智,諸佛證之以為法身。智境,諸佛證之以為淨土。

  眾生心垢,樂邦翻成苦域,金寶變成泥沙,華池卻成胎獄,珍樹化為棘林。諸

佛心淨,自然香閣寶台現在其前。

  佛於法華會上宣稱,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須知一佛乘者,即經雲一心不

亂也。

     二

  菩薩念佛三昧經中佛言「菩薩修習念佛三昧,應當安住決定心,永捨不決定心

。應捨我見心,知無我心。」                        p-29

  眾生心性無常,往往見異思遷。念佛不求功深,而多生厭想。於是每思改換題

目,見人持戒,認為持戒也很好,於是改修持戒。見人修密,認為也很好,於是又

改持咒。過一段時間,又感覺參禪不錯,於是又想盤起腿子試試味道。像這種朝三

暮四,帳帳不清,頭頭不了,修到驢年也不得成就。

  彼不知修道猶如學射。初學射箭者,雖然對正標的,一箭射去,但總不能正中

目的。須得勤加練習,日久功深,所謂久射方能鄰的。一旦功夫純熟,方中標的。

念佛亦是如此,一句佛號念到底,一旦功夫純熟,自得彌陀現前,華敷蓮池。所以

我們要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不捨彌陀,不換題目,以決定心念阿彌陀佛!

  云何捨我見心,知無我心?我見心是妄心,無我心是真心。眾生以「我見妄心

」,生貪瞋癡三毒之念。以三毒念而造十種惡業,以惡業因緣,墮落三塗受苦。所

以古德說「勸君學佛莫生瞋,法中無我亦無人。」

  何以說知無我心是真心?因為虛妄心令人不得自在,若得真心即得自在。譬如

色受想行識五陰身心,我實不欲於身有苦樂,而此色身病苦之時,我不得自在。我

雖不欲病苦,而病苦卻加之於我。既然「它加之於我」,而我不得自在,可知色陰

之身無我。若果有我,「我」應自在。                    p-30

  以此類推,憂喜來時,心即不得自在。若受想行識之心是我,我不欲憂即應不

憂,不欲喜時應即無喜,今以不自在故,定知五陰無我。

  良以五陰係因緣生而無性,我亦因緣生而無性。若知無性,則知無我。「我」

既不有,人、眾、壽自無。如是不生四相,不起三毒,不造十惡,不墮苦輪。故知

「無我心」,即「般若心」,般若心即「真如心」,此心具二種德,一者不變,二

者隨緣。以不變故,所以不被一切煩惱所破。以隨緣故,能破一切煩惱。所以無我

心者,是乃真心。

  心念佛,是真如不變隨緣義。佛成心,是真如隨緣不變義。如是全心發境,全

境是心,法爾如是,事出自然。故知佛正佛依,皆是自心,不關餘物。

  經雲「一心」者,緣理也。經雲「不亂」者,緣事也。理圓融而事周遍,圓融

周遍唯是一心。約理言,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約事說,則身絕殺盜婬,意絕貪

瞋癡,口離四惡業。理則會體,事則成辦功德,如是修行,定得往生。所以我們修

念佛法門,須以理導行,以行成滿功德。                   p-31

     三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無外,心亦無外,境周圓,心亦周圓。心佛都無性,

無性而隨緣。隨染緣則為生,隨淨緣則為佛。雖現於相,而諸法非有。雖現相滅,

而諸法不無。良以性空真法,性法真空,凡夫智劣,執為有無。生死之法,亦復如

是。本無生死,愚凡妄見生死。以妄見生死故,致六道宛然。

  譬如性空真火,性火真空。處處本無火,若因緣合會,處處皆可燃火。處處不

燃,卻不得謂火性無。若火性當真是無,然則因緣至時,亦不應燃,以根本無火性

故。處處燃火,卻不得謂火性有,以燃假因緣故。此法不縱不橫,既非先後,亦非

同時。唯以因緣故現,既然現屬因緣,定知其性空。性空幻有,幻有性空。一切法

無非如是,故曰性空真法,性法真空,絕「有無」之見,法爾如是也。

  生死亦然,如火傳薪。薪本無火,緣會則火燃。薪盡火滅,滅非是無。若火性

真已滅卻,則別處有因緣時,不應更燃。我等以業因緣故,現為人身。一旦身壞命

終,而性本無滅。若性滅卻,不應更生餘道。雖生餘道,而性非是有,以因緣現故

。                                    p-32

  簡單來說,若謂有生,定知未死。若謂有死,定知不生。譬如人死為羊,羊死

為人。若人死卻,焉能更生為羊?若羊死卻,焉能更生為人?既能更生為羊,定知

人未死。既能更生為人,定知羊未死。不過因緣合會,現人現羊而已。

  所以說謂有生,定知未死。謂有死,定知不生。如是性空緣起,緣起性空,三

界如空華,原本無一物。

  若人迷惑,落六道而生死宛然。若人了此,修此,證此,是謂真了生死者。

  雖現有生死,而實不來不去,不增不減。證不來不去不增不減者,假名曰佛。

入於來去增減者,假名眾生。而生佛皆是假名,唯由一心而立。

  所以感有千差,相示萬品。雖然相示萬品,非佛有差別,乃隨感而應也。故佛

現雖殊,良由心造。故念佛人,宜自修心。淨土之機,了心方生。

  佛言,行我法者,唯證乃知。吾人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便能親自證得。應起真

信切願,誓求往生極樂。須知自心起信,還信自心。自心發願,還生自心淨土。如

此殊勝法門,端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p-33

    願與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一

  淨土法門,圓攝一切,五乘普入。何止五乘普入,甚至五道眾生,念佛皆得往

生。若假念佛方便,不簡大小,皆得成就。故古德有雲「修淨土行者,須是解隨大

乘,行依小學,乃能合於念佛三昧。應知小而非小,小隨解圓。圓不離小,小即是

大。小大解行,一理無分。」

  所以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如果不然,便不成為圓頓大乘了。

  所謂不修禪定,亦得往生者,不是簡別禪定也。而是說修念佛即是大禪定,不

須別修禪定也。又有人認為只修念阿彌陀佛,不須修戒定慧三無漏學。他不知戒定

慧成就諸佛法身,焉能捨戒定慧而不修?不是念佛不須修三無漏學,而是假念佛方

便,自然戒定慧具足,換句話說,念佛正是修戒定慧。念一句阿彌陀佛,大小三學

無不含攝。故曰淨土法門,至圓至頓。阿彌陀佛橫遍豎窮,我此一念,亦復橫遍豎 p-34

窮。

  

     二

  三學中第一是戒,戒如大地,能生世出世間一切功德。若人無戒,雖假修行,

不得解脫。凡夫生至非想非非想天,不能出三界了生死,還再墮入惡道者無他,皆

因無佛戒故。戒清淨者,其心一定清淨無悔。若起清淨無悔,雖不作意「我起歡悅

」,然法爾如是,定生歡悅。戒是三乘初業,三乘行人,無不以戒為基礎而得成就

。必須先淨其戒,正直其見而無偏邪,具足清淨身口意,然後進修,定有成就。

  所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是為三學。聲聞乘行人,講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

,增上慧學。增上戒學,是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嚴持律儀威儀,行處具足,無有毀

犯,見微細罪而生怖畏。增上意學,是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所謂「

欲」者五欲也,「惡」者五蓋也,「不善法」者,十不善也。離如是法已,自然而

生喜樂,是為初禪,故知初禪由持戒生,由「離」生喜樂,所以說戒能生定。等到

獲得二禪,始由「定」生喜樂。如是乃至三禪四禪,皆是增上意學。       p-35

  增上慧學,是於四聖諦如實知。增上慧學之慧,不同世間智慧,而是無漏智慧

。增上戒增上定二種,仍在三界中,而具足得增上慧學,即可出三界。所以增上慧

學,唯有四果聖人得。

  增上戒學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

。所謂「不重」,是力尚有未及之謂也。初果二果人,皆當增上戒學之位。

  增上意學人,重於戒,戒增上。復重於定,定亦增上。而不重於慧,慧不增上

。這種人生在色界,所以凡夫外道聖人皆可得。凡夫外道斷心心所法,不斷煩惱,

雖亦可生於色界,然不得解脫。三果聖人,斷五下分結(貪欲,瞋恚,身見,戒取

,疑。)則不返欲界,居於色界。繼續增上無漏,則可出三界。至於凡外雖生色界

,報盡還墮。

  增上慧學行人,重於戒定,戒定均增上。復重於聖諦智慧,慧增上。於是欲有

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獲得解脫,解脫知見,如是五分法身

成就。乃至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成就阿羅漢果。   p-36

  所以戒如大地,能生一切功德。乃至無上菩提,戒為根本。戒者旨在離過非,

於五受陰不起愛著纏綿。不因五受陰造諸欲惡不善法,於是因戒得證菩提。何謂五

受陰?若於五陰起欲貪,此五陰便轉名五受陰。以欲貪故,此五陰身心,更起後有

。以受後有故,輪轉生死,相續無間,故名五受陰。

  以持戒功德,而獲解脫。由戒生定,此時戒便轉名定共戒。定共戒通凡外聖。

凡夫得者,如色無色界之四禪四空。外道得者,如無想天等。聖人除無想天以外,

餘皆得之。若斷五下分結,便得到定解脫。由定生無漏智慧,此時戒又轉名道共戒

,或名無漏戒。此唯聖人得,凡夫不得。

  比丘初受正法戒,懸受總得。而犯時對緣,對某緣犯某戒。雖犯一戒,而餘戒

仍光潔。若能受持一戒,則得一項解脫,故名別解脫戒。而道共戒定共戒,因為從

心而發,即是總解脫戒。(見行事鈔)

  若按聲聞乘如此修法,須多生多劫方得成就。縱然獲得解脫,卻仍局於小乘。

若修念佛法門,則三無漏學,可於一聲佛號中具足。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心淨無染

,不貪著世間,便可獲得戒解脫。持念佛名,持到一心不亂,便是定解脫。持念佛 p-37

名,若能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彌陀與凡夫,迷悟雖有殊,佛心眾生心,究竟

無有二。徹了自心,知佛與眾生,約相言不二二,約性言二不二。如是知,如是修

,便得慧解脫。故淨土行人,仗信願行持佛名號直捷了當。若得往生,即是菩薩。

誠所謂憑佛名號功德,一念圓淨而成佛也。似此至圓至頓,利鈍全收,無怪古德讚

曰八萬四千法門,唯念佛為第一了。

     三

  現在再講大乘。大乘人修行,亦是以戒定慧為進修途徑。如瓔珞經雲「戒除形

非,定無亂心,慧悟想虛,解脫無累,無累知見。」

  此所謂五分法身,即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此

五分法身,小乘人亦說。譬如初果二果,僅得一分戒法身。因彼等已獲戒解脫,而

未獲定解脫,仍須生欲界中。三果人得二分法身,即戒法身定法身。居於色界,不

須再來欲界。四果人出三界,故得五分法身。即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

解脫知見法身。不過質實而言,唯佛一人具足五分法身。            p-38

  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因為戒是一切功德藏,是無上菩

提本。菩薩持三聚戒,即第一攝善法戒,所謂廣行眾善。第二攝眾生戒,所謂行慈

悲喜捨,化度一切眾生皆得安樂。第三攝律儀戒,所謂受持十波羅夷。小乘戒有簡

眾,「簡」是簡別的意思,就是說簡別有些眾生不得受戒。大乘則無簡眾,六道眾

生凡解語言者皆能得戒。

  若統約三乘來說,學佛人應先受皈、戒。三皈依能令邪見人,翻邪向正,棄惡

歸善。若能更受諸戒,可以不受三塗惡報,生三善道中。譬如初果二果人,便永不

墮三塗,雖生欲界,不失人天之身。

  次修定,可以脫離欲界,可以達於色無色界,定道之中。此如三果聖人是。

  次修無漏智慧,可出三界之牢獄,證於涅槃道。次修慈悲喜捨,不局自利,不

止於自度,發願利益一切眾生,化度無邊有情,這便是大乘菩薩道了。

  如果修證實相,不落二邊之偏,徹證常住真心,那便是無上菩提了。所以無上 p-39

菩提,以戒為本。

  

     四

  往生西方,須發菩提心,而菩提心以慈悲為本,所以持名念佛便是修菩薩行。

  昔善導和尚,居長安,般舟行道,專修持名念佛,日夜不懈。每入殿念佛,必

至聲嘶力竭,遍體汗濕乃止。寫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壁。長安有日

課佛名一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京城一時大化。師每唱佛名一聲,有光明自口

而出。故皇帝字其寺曰光明寺。

  故持念佛名,可證大乘實相,一生補佛。有人說念阿彌陀佛是取相修,此人不

知念佛法門。而念佛法門,正是於相離相,圓證實相,直入無為也。今試念佛一聲

,念得字字分明,聽得字字清楚。當下即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過去相,現

在相,未來相。乃至離相之「離」亦離。誠所謂無所住而生心,生心而無所住。不

同凡外取著於相者,妄起貪瞋癡也。

  凡夫外道取著於相,皆由我相起。既有我相,便對人眾相,於是生三種緣。怨 p-40

緣親緣不怨不親緣,謂之怨親中三緣。由於三緣,便生三受。對怨緣則生苦受,對

親緣則生樂受,對中緣則生不苦不樂受,由三受則生三毒,對樂受則生貪,對苦受

則生瞋,對不苦不樂受則生癡。由三毒而造惡業,惡業因緣受苦無窮。

  今至心念佛,放下吾我,不生我相。放下三緣,怨親平等。放下三受,唯持正

念,縱遇大苦大樂,不動於心,正念分明。於是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願同念

佛人,同生極樂國。                            p-41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一

  佛滅一百二三十年至四百年間,小乘諸師,分裂成本末二十部派。雖雲小乘宗

派盛極一時,然不能不說是佛法分裂的肇端。

  至佛滅後五百年以後,有馬鳴龍樹等諸大菩薩相繼而出,力弘大乘。造成大乘

漸興,小乘漸衰的局面。當時大對小發,小因大衰,仍不如佛世時,佛法一體圓融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是知法本不二,機有階降,應機說法,見

有高下。故我們見大時,只見大顯小隱,見小時只是小顯大隱。應別於機,莫別於

法。

  佛法傳入中國,正當印度大乘法興盛之時。故雖然大小兼收,而偏弘大乘。起

初古賢偏修禪觀,其後禪宗,天台,賢首等諸賢,紛紛歸向淨土。固然如此,而前 p-42

期禪興之時,只是禪顯而已。宋明而後,淨土代興,只是淨顯而已。

  良以淨土法門,至圓至頓,法界一心,何法不入,何法不攝?法雖圓頓,而方

便易修,五乘普入,利鈍全收。於大方便中,不須漸次,一念直超入法界門,最為

究竟。

  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此係傳??大師

的一句偈,最能表現淨土法門的圓頓與方便。

     二

  何謂法界?文殊師利菩薩言「法界無界」。所以法界無界,無界法界。此義雲

何?

  原來一切法無非因緣生,縱觀天地之間,無微塵許法不是因緣所生。

  既然法屬因緣,定無自性。若有自性,必不待因緣。故法性者無性也,法相者

,如幻也,如幻者,虛妄也。故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而法無性始成幻有,所以幻有之相,假無性方成。幻有即是無性,故見幻有即 p-43

明無性。愚癡人聞有即執有,不知有徹無源。聞無即執無,不知無透有表。智慧者

聞有知是無。聞無知是有。

  幻有之相,名曰法界,空無之性,名法界性。故知法界即無界,無界而法界。

  譬如一微塵,必有十方分。所謂十方分,即是上下四方四維。而每一方分,復

具十方分。如是一十無盡,名曰無盡緣起。而緣起無性,故無盡緣起即畢竟空。因

為畢竟空,所以一十無盡非縱非橫。若論縱橫,皆落「有」見,甚而言之,「不縱

不橫」亦不可論,如果「得」於無縱無橫,或者稍涉言詮,依然落乎「有」見。故

「不縱不橫,何勞言說。若人親見,縱橫亦得。」

  是知法界緣起,說有則纖塵不得。說無則橫遍豎窮。正以不可得故玄通,玄通

故橫遍豎窮。窮遍故無方,無方故不可得。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一法莫非緣起,而緣起之法,悉入法界。故此法入法界

,彼法亦入法界,任拈一法,無非法界。準理可知此法入彼法,而彼法攝此法。彼

法入此法,此法即攝彼法。如此法法互攝,法法互入,不縱不橫,重重無盡。故有

四句,一、一法入一法(彼此互入故),二、一法入一切法,三、一切法入一法,

四、一切法入一切法。                           p-44

  如是法界,舉體全收性相依正因緣果報。可以作生,可以作佛。論正報即為法

身,論依報即名淨土。約佛言,彼名無量光--橫遍故,無量壽--豎窮故。

  莫道無量光無量壽即是阿彌陀佛,請問十方三世諸佛,那一尊是有量光有量壽

?若人明白是橫遍豎窮義,更能依教奉行,稱名求生,此人定得往生。

  或者有人懷疑說,佛法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得執持名號呢?是人不知,

所謂「言語道斷」,非是不念佛。「心處滅」非是不想佛,「行處滅」非是不拜佛

。而所謂心行處滅者,是身清淨,不犯殺盜婬,意清淨不起貪瞋癡。言語道斷者,

是語清淨不犯口四過。如此身語意三業清淨念佛,便是入法界之正因。

     三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為同一真法界故。所謂「心」者,眾生之佛心也。所謂 p-45

「佛」者,眾生之心佛也。所以念佛人,是以自己的「佛心」,念自己的「心佛」

。求生西方者,是以自己的「淨土心」,求生自己的「心淨土」。只要三業清淨,

至誠懇切,焉有不生之理?

  然此一心,具不變隨緣二義。不變者,即法界畢竟空義。隨緣者,即法界緣起

義。故眾生之心,也橫遍豎窮。等同無量光,無量壽。可憐眾生癡迷不識,世尊慈

悲,教眾生修行念佛。其實念佛者,旨在淨自心、識自心。故行策大師教人念佛要

在攝心。誠所謂「念佛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細難尋,可中尋到無尋處,方信生心

是佛心。」

  既然心具隨緣之用,故能現十法界。經雲「心如工畫師,能造種種色。」又曰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原來法界本無界,而心

隨念動,能現種種境相。所以「境由心現,心逐念成。」心念善,則人天境現,心

念惡,則三塗相現。若人至心念阿彌陀佛,極樂境相自然現前。而親見彌陀,親見

淨土者,即是親見自心也。

  是知法界緣起者,不過自心因之與果而已。淨業行人當知當信,我此念佛心,

即是法界圓因。阿彌陀佛,即是法界滿果。故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p-46

 

    境由心現心逐念成

     一

  所謂唯識無境,何以無境?因為法不孤起,因緣而起。既然如此,是知無有諸

法之相,相者,不過因緣幻現而已。既然諸法幻有非實,故知悉由識現。

  例如我手中的原子筆,實在沒有原子筆相,不過是塑膠相,顏色相……而已。

故說原子筆時,實無原子筆相。所以經雲「說某法,即非某法,是名某法。」因為

法非實有,因緣幻現故。

  再如我面前這張桌子,實在沒有桌子相。而是木頭相,油漆相,銅器相等等。

所以「說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所謂桌子者,不過唯識所現而已。

  總而言之,一切法悉皆無相,皆因緣幻有。幻有非實,故知其空。若人能了知 p-47

此法,安住此法,是名無相三昧,空三昧。是知諸法無相,諸法空者,如實不虛。

  既然諸法無相是實,何故吾人明見法相現前?此皆由妄心取相,執幻為實。故

法實無相,由心現境而已。

  所謂諸法無相,非是在諸法以外另有無相。而是諸法當下即是無相。若向法外

另覓無相,其「無相」者,即是相也。故諸相無相,則幻有不礙空無。無相諸法,

則空無不礙幻有。只許法眼得之,不得以肉眼而生執見。此名無相三昧,亦名如幻

三昧。菩薩得此三昧,故能印千江而月無來去,無來去而月印千江。

  既然識外無境,故知境由心現。心現境,境全是心,見境即是見心。心善則現

善境,心惡則現惡境,心念佛則現西方境。故心能現相,無生即生。相由心現,生

即無生。

  心境無量,各各遍滿十方。十方現境,千差萬別,歸納言之,不出十種。即佛

境界,菩薩境界,緣覺境界,聲聞境界,天境界,人境界,阿修羅境界,鬼境界,

畜生境界,地獄境界。此十種境界,又名十法界。               p-48

  佛境界即常寂光境界,亦名一真法界。真常寂寥而不無,橫遍豎窮而非有。本

不應立界,為別眾生境界故,假立佛境界而已。

  此十種法界,皆因心而現。有其心必現其境,現其境必因其心。然而一心云何

能現差別境界?原來境由心現,心逐念成。心念三塗惡因,則現惡道境界。心念人

天善因,則現善道境界。心清淨則現聖人境界。佛於阿含經說「眾生必與界俱」。

我們遵佛意旨,亦可說「眾生與心而俱」。因為楞嚴經雲「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

生。」故知心境不二。

  有人說「我不必念佛,我的心就是佛。」話雖不錯,理非盡然。如果說不念佛

心即是佛,亦可說不念惡,心即是地獄。不念善心即是人天。如此豈非無因無果了

嗎?須知心如工畫師,能造種種色。不知一心隨緣,能具十法界。心起何念,即現

何種法界。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學佛。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念佛。心念佛,則心現

佛法界。是知「心念是因,現境是果。」

     二

  由於一心能現十種法界,則知此心無有自性。此心若有定性,其若能現佛法界 p-49

,便不能現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乃至地獄法界。今此心能現其餘九界,是知非定性於

佛法界。正因心無定性,始能借念佛因緣轉三塗心為佛心。轉惡道境,為極樂境。

  故知心以無性為性。心既無性無有定法,故一不定一,不礙無量。無量非定無

量,不礙於一。是以可以十方入一毛孔而不小,於一毛孔現十方而不大。如此周遍

無礙,誠所謂舒之則瀰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也。此即「無有定法,即名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也。」

  是故心者,橫遍豎窮,隨緣能現十法界。以具十法界,故可生可佛,可罪可福

。一念隨染則生,一念隨淨則佛。心橫遍豎窮,佛亦橫遍豎窮。橫遍者假名無量光

,豎窮者假名無量壽。而心佛不二,可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是法界圓因,彌

陀是法界滿果。圓因者,我之佛心也。滿果者,我之心佛也。我今欲以清淨身語意

,將我之佛心,念我之心佛。若能得見彌陀,即是自見心佛。

     三

  既知境由心現,即知惡業盈滿,地獄相現,淨業成熟,彌陀現前。十種法界, p-50

此是依報。若論正報,即是十種五陰。所謂佛五陰,菩薩五陰,緣覺五陰,聲聞五

陰,天五陰,人五陰,鬼五陰,畜生五陰,地獄五陰。

  或者有人疑問,佛為何會有五陰?應知五陰即法身也。經雲五陰皆空,非法身

而何?所謂五陰皆空,非是無五陰也,而是說「五陰」當下即空也。五陰皆空,易

言之即是「空即五陰」。非是滅陰成空,如以佛眼觀之,五陰當體即空。故經雲如

來藏中,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

發現。此所謂不壞一切法,而達法性空也。

  如果壞五陰法,則無正報。若無正報,依報亦不立,於是十法界斷滅矣。

  眾生為五受陰所局,業報所繫,故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心境,俱時

頓現。淨土行人以念佛因緣,若淨業成熟,將捨現陰趣生陰時,淨土蓮華忽然在前

。斯皆境由心現,心逐念成的道理。故念佛旨在修心。

  云何五受陰?五受陰者是受後有之五陰也。眾生執著五陰身心為我,妄生欲貪

。以愛取因緣,更生後有,名五受陰。若能於五陰如實知見,不生欲貪不起愛取,

於是不受後有,五陰不受繫縛,便成法身。故以欲貪愛取故,五陰即轉名五受陰。 p-51

此亦名身見,以此身見,不了生死。

  瑜伽師地論云:

  「眾生修善,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有大苦逼迫於身。眾生行惡

,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吾人既明此理,切須

戒惡行善也。

  「善心死者,不見倒亂色相,心不顛倒,無有恐怖。不善心死者,見倒亂變怪

色相,生大恐怖。」

  「若作上品不善業者,以極惡心現境,彼由見斯變怪相故,以至遍體流汗,恐

怖毛豎,手足紛亂,捫摸虛空。不覺失於便穢,翻睛吐沫。彼於爾時,有如是變怪

相。」

  古德雲,若見命終之人現如是相時,應為念佛,助彼消業。念佛聲不斷絕,必

至惡相消滅,始得無礙。

  眾生命終,已捨舊五陰,未取新五陰之間,有中陰身。此中陰身或名乾達縛,

以其尋香行故。或名「意行」,以意為依故。或名「趣生」,以其對生有而起故。

瑜伽師地論雲,造惡中陰,如黑羺光,或陰闇夜。目光下視,俯面而行(或雲頭下 p-52

腳上而行)直入地獄。作善中陰,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往天趣者,頭上足下,向

上而行。往人趣者,則為平行。

  淨業行人,以念佛力故,八識田中淨業種子故,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顛

倒,西方境界自然現前。斯皆由心現境,絲毫不爽。

  故專念彌陀為因,往生極樂為果。得功緣之成滿,時節既至,大理昭然。視死

如歸,豈不慶快。故往生正訣,此時自信不疑,他日出門不誤。

  誠所謂念到心中蓮華開,阿彌陀佛自然來。願同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p-53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一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見於觀無量壽佛經。經云:

  「……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

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

海,從心想生。」

  心想者念也,心念佛心即是佛,此明心佛俱遍法界,心無外,佛亦無外。心念

佛時乃名作佛,心即佛時,乃名是佛。心作心是,唯是一心。

  作是之理,四明大師於妙宗鈔中,依天台三觀解釋頗詳。如說:「即空假之中

名是,即中之空假名作。」

  空假中三觀,非一非異,不縱不橫。因為空假中俱遍法界。說空時空遍中假,

說假時假遍中空,說中時中遍空假。故曰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 p-54

一假一切假,則不得中空。一空一切空,則不得中假。一中一切中,則不得空假。

而此「不得」亦復不得,故空假中宛然。所謂不得,非是無空假中,而是空假中隱

。譬如一空一切空,是空顯而假中隱。一假一切假,是假顯而空中隱。一中一切中

,是中顯而空假隱。顯而非有,隱而非無。如此顯隱,不出一念。

  天台一念三千所謂「法界者有十,佛法界菩薩法界,及緣覺、聲聞、天、人、

修羅、鬼、畜生、地獄法界。每一法界,各具十界是為百界。百界各具十如,十如

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

報,如是本末究竟,是為千如。一如又具三種世間,所謂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

土世間。乃有三千世間,名不思議假。

  所謂不思議假者,即一假一切假也。此從佛所說「於一說無量,於無量說一。

」演出。此不思議假,若說空時,即不思議空(一空一切空)。說中時,即不思議

中(一中一切中)。此即諸法實相,故空假即中。實相諸法,故中即空假。諸法實

相即是心是佛,實相諸法,即是心作佛。

  故不思議假,即不思議空,不思議中。若無中則攝理不遍。若無十界,則收事 p-55

不盡。若無十如,則因果不具。若無三種世間,則依正不足。故知一念悉足諸法。

重重無盡,融融無礙,猶如帝網。此之三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互融。此

者乃法界不二二,二不二。不二二者,畢竟空幻現萬法,而起菩薩萬行。二不二者

,萬法幻現皆空,猶百川同於大海。不二二者,是心作佛也。二不二者,是心是佛

也。

  故妙宗鈔中論作是說「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

一假一切假。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名一中一切中。即中之空假名作,即空

假之中名是。」

  若破若立皆名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故知若說是心

作佛,是全性起修也。若說是心是佛,乃全修在性也。

    二

  須知性修不二,互徹互如。性徹修,故全修在性。修徹性,故全性起修。外道

不識,迷性則執為自然,迷修則執為因緣。全性起修,即泯一切自然之性。全修在

性,即泯一切因緣之性。須知自然性因緣性皆無自性,以無性故能不變,以無性故 p-56

能隨緣。不變隨緣,故能全性起修,隨緣不變,故能全修在性。如果自然因緣各有

自性,便成「定法」,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作」不定作,全作而是,「是」不定是,全是而作。故曰作是一心,非破

非立,非不破立。此法只可以義會,不可以文取。會義者得旨,不會義者徇文。徇

文者不為悟道,徒自死於文下而已。

  法界圓融,無法不攝,平等如如。以平等如如故,又復不立一法,良以不二故

,無分別故,無自性故。是以作是一心,不礙性修宛然。一心是作,不礙性修湛然

。諸佛眾生同一法身,不礙隨緣作佛作生。佛生歷歷,不礙同一法身。

  是故諸佛者,法界身也。眾生者,法界心也。諸佛既證,是法界滿果。雖然眾

生未證,而其一點真心即是法界圓因。滿果者本覺也,圓因者始覺也。始本遙期,

是心作佛。始本既合,是心是佛。故作佛者是始覺,在修邊。是佛者是本覺,在證

邊。

  我輩念佛時,心佛歷歷名是心作佛。此時三世一切佛,唯心所造,唯心所現。 p-57

若念到心清淨極清淨,終至心佛雙泯,是曰是心是佛。此佛生不二,唯是一心也。

  所謂心佛雙泯,凡我同修莫作「無記」會,無記者大惡。住心有三緣,曰善、

惡、無記。三者之中,以無記最惡。因為心住於惡則能生惡,雖然生惡,卻非惡之

極者。第一雖然生惡,惡中應有小善。所謂虎毒不食子者是。惡人猶知趨吉避凶,

寧非小善。第二既能生惡,定亦能生善。故佛說一闡提於出地獄入地獄時猶生善根

。所以縱是惡人,猶有成佛之期。心住無記之人則不然,第一,心住無記,不僅心

無小惡,同時亦無纖毫之善。第二,心既不生惡,亦終不生微塵許善。是以無記之

心,永無成佛之期。若欲成佛,必須先捨無記。

  所以心佛雙泯者,善心一處住不動也,常照而寂,常寂而照也,寂照不二也,

作是一心也。

  故法雖本爾,然須借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在性則曰全修成性,在修

則曰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然。                    p-58

     三

  如果明白作是的道理,便可不執性廢修,執修違性了。故我一心信願,持念佛

名,則當下事理周圓,通同法界。事周必然理圓,理圓必然事周。理圓曰是心是佛

,事周曰是心作佛。

  理圓即是事周,故無念而念,無生而生。事周即是理圓,故念而無念,生而無

生。念而無念,生而無生,則法界遍滿而空寂。無念而念,無生而生,則法界空寂

而遍滿。總不出作是一心也。

  行人既了深旨,便應至心信樂,唯憶西方極樂,唯念阿彌陀佛。知身土無二,

了憶念亦一,全體無非法界也,是名念佛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名一行

三昧。一行三昧者,即念佛三昧也。

  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因緣而起名是心作佛。緣起則無性,無性則玄通,名為是

心是佛。玄通則遍滿,遍滿者全是而作也。遍滿則無二,無二則空寂,空寂者全作

而是也。我此持名之一念,清淨無染至誠懇切,當體即是無性。無性之體,故能橫

遍而豎窮。

  西方極樂世界即是法界,法界豈簡別西方。故古德雲說西方時,十方世界無非

西方。阿彌陀佛是法界身,是法界滿果,故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我此一念心即法 p-59

界圓因,因圓果滿,不二不別。故曰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故至心信樂,持念佛名,眾生以欣願心感佛悲願心,佛以悲願心應眾生欣願心

。感應道交,事隨願成,即因賅果海也。往生西方,即入法界,法界圓融之體,心

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果徹因源也。佛說「如是甚深微妙之法,一切眾生難以起信。

  末法眾生,我見甚重,為我見所障,不信妙法,實可憐憫。不知佛本是無,心

淨故有。以己淨心現佛,必得往生,必得成佛。而末法眾生妄以不淨之心,憑一己

之我見測度佛法,實不應該也。須知一切見中,唯有我見即時能斷慧命也。

  念佛人應真信切願,六時行道,三業無虧,持念佛名無有休息。以決定心,誓

求生彼,這便是「是心作佛」。一旦念到功夫純熟,緣觀俱寂,心佛一如,這便是

「是心是佛」。

  所以觀無量壽佛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境由心現,心逐念成。境全是心,心全是境。作是唯心,一念圓成。     p-60

    念佛了生死

     一

  凡學佛的人都知道學佛的目的,是為求了生死。而了卻生死即是成佛,求了生

死者,即發菩提心是也。

  生死是愚癡凡夫,了生死者是獲得解脫的聖人。生死者是大苦聚集,了生死者

是寂滅最樂。所以了生死是轉凡成聖之通途,是離苦得樂之關鑰。

  依據勝鬘經說有二種生死,即一、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所謂分段生死,

正是凡夫位上事。所謂變易生死,古德判有三種。第一,通於凡聖者。第二,聖有

凡無者。第三,大有小無者。因為聖有凡無者,與大有小無者二種變易生死,非凡

夫位上事,故今暫且不論。現在僅把分段生死,和凡夫位上的變易生死約略介紹。

  分段生死者,即凡夫六道輪幫也。凡夫以惑業因緣,受三界之有,惑業無盡, p-61

故生死後有亦無盡。

  輪轉生死有四種後有,即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生有之後,死有之前為本

有,亦即現生正住報時。本有之後,中有以前是為死有。換句話說,五陰身壞,未

入中陰以前為死有。死有以後,未起生有以前,是為中有,亦名中陰身。中有以後

,本有以前,是為生有,即雖已起生,然而尚未受身,此其間曰生有。

  眾生既受後有,於是有色形之區別,有壽限之長短。尤其於本有之起,諸根漸

起名生,諸根次第壞名死。此之謂分段生死。

  分段生死又名三界有,即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聲聞乘人初果二果漸了

欲界有,三果人盡了欲有後漸了上二界有。四果無學三有俱了,曰了分段生死。

  至於變易生死,雖名生死,但是無有色形區別,亦無壽限長短,僅是心神念念

相傳,前變後易而已。

  譬如吾人無論壽限或久或暫,總是一天一天老去,乃至一天一天死去。不僅一

天一天老去死去,甚至一剎那一剎那老去死去。所謂念念遷流,前變後易,這種生 p-62

滅現象極為微細,不見於色形之差別,無有於壽限之長短,這便是變易生死了。這

種變易生死,至佛方盡。

  凡夫眾生,無論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完全具足。不過對於微細的變易生死,不察

覺罷了。眾生愚癡,取著於五受陰,為五受陰所覆不見於真性。因而起惑造業,惑

業因緣,以致受生死之苦。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之間,一生所造善惡業,俱時頓現。

或是命終之後,善惡業之熏習功力,深種入第八識,因而生起善惡二種覺觀,引導

眾生隨業流轉。

  念佛人亦復如是,念佛功深,果報將熟,將捨本陰趣生陰時,淨土蓮花自然現

前。或是命終以後,以念佛力故,生在佛前。此是自心現境,不從外來,故曰心想

佛時心即是佛也。既然境由心現,故知西方娑婆,皆是我心。約土而言,說是十萬

億。若識自心,當下即是。豈有彼此去來之相哉。

     二

  所以真了生死者,唯有一人,佛也。不但小乘未了生死,甚至菩薩亦非究竟了

生死。如果九地菩薩已了生死,不應再登十地。等覺菩薩若無生死,不應再轉妙覺 p-63

。不過這些大菩薩已分證真實法身,顯現自在,雖有微細變易,而實非生死。究其

實,金剛道後異熟空,唯佛一人二死皆盡也。

  因為唯佛一人空二執,除二障,盡二死也。佛空人我執,故除煩惱障而證究竟

涅槃。佛空法我執,故除所知障而成無上菩提。唯佛一人分段變易二死永盡。

  我們說過,了生死是轉凡成聖的通途,是離苦得樂的關鑰。所以偈云:拔苦必

期二死盡,與樂直教萬德彰。

  二死盡萬德彰,是言佛果也。二死盡則過無不盡也,萬德彰則德無不圓也。過

無不盡,德無不圓,十號具足是名曰佛。

  故唯佛一人真了生死,幸勿把了生死作消極看也。

     三

  法界本無生死,眾生闇昧妄見生死也。如果生死實有,佛便不應教眾生除滅。

因為先有後無,便是斷滅故。生死實無,眾生虛妄見有,佛為除眾生之妄見,於是

說無生法,教眾生了生死。                         p-64

  是知生死之根,即虛妄無明,無明若破即是了生死。破無明在斷惑也,了生死

者證真也,故斷惑證真即是了生死。唯佛一人破無明,是以唯佛一人真了生死。

  眾生以無明故,於現在世妄生愛取。以愛取因緣,妄造諸業。以業繫故,於是

墮入生死。法界本無六道,可憐眾生以惑業故,輪轉六道。

  無明愛取為惑,造作行有為業,由此惑業,乃有生死。以愛取行有,故有分段

生死。以微細無明故,乃有不思議變易生死。如果不起惑不造業,便是了生死。

  故生死之根,在於無明。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

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矣。

  而無明非有,體是妄心。妄心若息,諸緣即絕,真知即現,故曰斷惑則證真也

。斷惑證真,是曰入無生法忍,入無生法忍者,即可隨分了生死也。

  既然無明非有,故知生死亦無。所以經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

死盡。」然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又怎樣去了生死呢?是知若 p-65

洞達生死性空,即無生死,是名了生死。故曰非是生死之外有真如,生死無性即真

如,遍尋無處有真如,了卻生死是真如。

  既然了卻生死即是真如,所以了生死即是度眾生,度眾生即是了生死。何以說

了生死即是度眾生呢?若不能了生死又何以度眾生呢?故曰拔苦必期二死盡也。諸

佛成就一大事因緣,不過是要令一切眾生悉了生死也。

  何以說度眾生即是了生死呢?因為眾生即諸佛法身故。眾生者五陰生也,色為

其身,受想行識為其心故曰眾生。然而五陰皆空,空即法身。故度眾生即是了生死

也。

     四 

  阿彌陀佛,乃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者,橫遍十方也,無量壽者,豎窮三際也

。橫遍豎窮,不得謂有,復不得謂無。橫遍豎窮,焉有生滅。直是言亡慮絕,不可

思議。

  若人念佛往生西方,面見彌陀,豈非親證無生?故曰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願諸同修,深信切願持名念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p-66

  莫道心外有佛,莫道心外無佛。只此真心,即是彌陀,彌陀如來,即我真心。

念佛不得見佛者,怪自心不真也。自心若真,本亦橫遍豎窮不可思議。故心佛法界

,不二不別。

  眾生雖是無明不覺,然無明亦無根本,直是無始世來,虛偽習氣念念自迷而已

。若能發真誠心念佛,便是由不覺而轉始覺。故真誠心念佛便是始覺,往生西方面

見彌陀便是本覺。換句話說,念佛即是始覺,了生死即是本覺,眾生焉可不依教奉

行、迷途而不知返呢?

  諸佛是已覺之眾生,我等眾生是未覺之佛,眾生一旦迴心放下我執,便可獲得

無上正覺。無上正覺者,乃一切法悉平等覺也。故諸佛無時不欲度生,只怪眾生念

念與佛迷背也。

  一切法悉平等覺故,所以往生西方者,東西南北無非西方。何以故?法界一相

故,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故。如此以真誠心持念佛名,自然念念彌陀現前,處處蓮

開九品了。倘或一念疑執分別,定是西方路斷,惡道門開。蓋由自敗,非關他事也

。                                    p-67

    稱佛名號功德無量

     一

  諸佛度化眾生,有四種方便。第一以相好光明度生,此所謂身業度生。令眾生

得見,即起恭敬心。第二以說法弘教度生。令眾生聞法歡喜,即發道意。此是口業

示教。第三以神通力度生,此是意業接引。第四種便是以名號度生,此是以悲願力

,功德力攝受眾生。

  說法與神通二種,須是佛力示現。只能佛念眾生,眾生純是被動。相好光明,

可令眾生起觀想,借之與佛相應。尤其稱名一門,最為殊勝。佛以悲願愍念眾生,

眾生以欣願心仰稱佛名。如母子之相憶相念,佛生願同,感應道交。故四種方便中

,以稱名一門,最為方便。

     二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在度眾生。眾生稱念佛名,必蒙佛拔濟。我今以至誠 p-68

心稱念佛名,佛昔本誓,定當攝受於我。

  稱佛名號,眾生聞者,即發慈悲心,當無害人之意。是以佛之名號,具化惡為

善,感動祥和的功德。

  稱佛名號,眾生聞者,即發菩提心。由發菩提心故,即能成就無上菩提。當知

三世諸佛,皆從初發心而來。若無初發菩提心,焉有佛道之成就?故能令眾生發菩

提心,即是續佛慧命,功德無量。我今稱佛名號,即是令佛種不斷。故稱名功德至

為殊勝。

  諸佛名號,具有令惡魔退散的威神力。世人聞帝王名號,尚生敬畏之心,何況

諸佛聖號,名聞十方,威神無量。是故稱佛名號時,善神護持,惡魔退散。

  若人至誠心稱念彌陀聖號,自然不作諸惡,奉行眾善自淨其意。故稱佛名號,

功德無量。同時一稱佛名,十方諸佛普皆聞知。所謂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

成就。

  以上明稱名功德,現在談談稱名之方法。稱名旨在攝心,切忌佛號念得嘴滑,

毫不入心。那樣只修舌根,雖亦能蒙佛慈悲,不過僅種遠因,不能現前得度。稱佛 p-69

名號,旨在心佛相應,如果自心自口尚不相應,何能與佛相應?所以聲聲佛號,一

定要發自於心,出之於口。聲聲佛號必須攝耳諦聽,如此耳根一攝,六根都攝。於

是可淨念相繼,一心念佛了。所以古德說借口扶心,將口引心令不散亂。所謂「辟

散之要,在於音聲。」「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此皆借聲攝耳之方便也

。所以行策大師教人念佛,即「聲」「聞」並重。借口宣耳聞之功,始得成滿往生

信願。

     三

  稱念佛名方法多種,行者勿須遍修。擇一種與自己根性相近者,久久持之,自

得成就。現在擇幾種介紹,俾供參考。

  第一,記數念。初學念佛人,必是意根散亂,妄想紛飛。記數念佛可收一心不

能二用之效。一面唱佛名號,一面確記數字,亂心自然伏住。初學念佛人,不可隨

意散念。若散念日久,心必日漸飄浮,一旦臨終事急,保你不得受用。如此念久功

熟,亂心漸伏。一旦亂心稍伏,必然昏沉障起,闇心昧略,不能明記。此時切須奮

全身力氣,記數念佛。如果仍然昏沉,應精進拜佛驅除之。如拜佛仍不能驅除,應 p-70

以冷水洗面。

  須知睡眠有三種,一、飲食致睡眠。二、時節致睡眠。三心昧致睡眠。心昧、

睡眠,須以思惟觀行除之。飲食與時節二種睡眠,須奮起精進始能除之。若經一次

二次除之以後,睡眠情形,即不再起。

  第二攝耳諦聽。娑婆眾生,耳根最利。眼、鼻、舌、身諸根攝時,六根不能都

攝。唯獨耳根一攝,則可有目如不睹,有鼻若不嗅,身觸若不覺。口念耳聞,自然

舌根已攝。甚至意根亂想亦伏。所以耳根一攝,六根都攝。是故念佛時應口唱耳聽

。縱然不方便出聲時,亦應心念心聽,看牢一聲聲佛號,決不讓它跑掉。

  第三,三三四念佛。此為印祖所倡,即是念三聲南無阿彌陀佛,再念三聲,最

後念四聲。正好十聲佛號,過一珠記之。不須一句一過珠,如此念法,辟散最為有

效。

  第四高聲念佛。大集日藏經雲,小念見小佛,大念見大佛。大念小念者,即大

聲小聲也。至山林無人之處,高聲唱佛名號。令聲聲佛號,充耳塞心。日日高宣,

不久成功。                                p-71

  唱佛之法,攝心一也。應病與藥,故有多種。今略介紹幾種,餘不備述。總之

對機而修,不可一概。

  若能至心念佛,皆是多劫深植善根,發大菩提心人。娑婆世界眾生,現見多是

稱佛名號為上。昔有懷感大師者,一向稱阿彌陀佛名號。以稱佛名號故,即得念佛

三昧,現前見佛。

  最後我們以慈雲懺主的十口氣念佛法,結束本篇。

  慈雲懺主,諱遵式,字知白。宋台州臨海人,居杭州天竺靈山寺。先習律,後

宗台教。最後修淨土念佛法門,專志安養,得念佛三昧。臨命終時,有人問曰,師

一生精勤,所歸何土?師對曰常寂光。

  師曾教人說:   

  「稱名之法,必須制心令不散亂。念念相續,繫緣名號。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

,以心緣歷,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繫。若百聲千聲萬聲,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但

稱佛時,並須一心一意,心口相續,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可見念佛之法,的須攝心。只憑嘴滑,散念無記者,難得受用也。      p-72

  師傳十口氣念佛法,省時易行,度人無算。師曰:

  「淨業行人,每日清晨,漱洗服飾以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念南無阿彌陀

佛。盡一口氣為一念。

  如是十口氣名為十念,是名十念法。每一念,但隨氣之長短,不限佛數,唯長

唯久,氣極為度。

  稱佛音聲,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

不散,專精為功。是借氣束心之法也。」

  所謂借氣束心,的確收效甚宏。讀者不妨試試看,當你盡一口氣念佛時,亂想

絕難入心。懺主又說:

  「十口氣念畢,並須發願。其願文曰,我弟子某甲,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

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

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

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

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 p-73

提願。」

  「如是作願已,不必禮拜。只是須盡一生,不得一日暫廢。唯將不廢,自要其

心,方得生彼國。」

  遵式大師,曾著有「往生淨土懺儀」「請觀音消伏毒害懺儀」及「金光明懺法

」等,故後世稱為慈雲懺主。尤以「往生淨土懺儀」,流通甚廣,世所遵行。   p-74

    最直捷了當的念佛法門

     一

  有人曾問「禪宗嘗謂離心意識參。又說只論見性,不論禪定。究竟性和心意識

有何分別?同時為甚麼要離心意識參?」

  簡單說,第八識阿賴耶名心,又曰心王。能集諸法種子令不散失,故名集起心

。第七末那識名意。第六名識,亦名意識。若通說,前五及六七八等皆名為識。而

第八能為五六七作所依。換句話說,前五識及第六識第七識,皆依第八識而得建立

  為甚麼要離心意識參禪呢?簡略地說,心意識及習氣,能長養凡愚善不善妄想

,是眾生五受陰之因,所以應該遠離。

  所以心意識虛妄,故須遠離,然而離心意識談何容易,一般人都是作意離心意

識,作意心起,卻是以妄代妄,不出惑網。須知無念即離,有念即落心意識。進而 p-75

言之,有念無念俱無,即離心意識,著於無念,仍是心意識,若欲離心意識,唯有

念佛法門最為直捷了當,容後再加說明。

  至於性,亦名為心。不過此心不同第八識之心,因為此性能為一切世出世法作

所依,假立心名。故見性又曰明心。此性復立多名,如中道第一義,實相,畢竟空

,如來藏,真如等等。

  性者無性,無性為性,如果有性,皆如幻化,非真本性。正以其無性,所以能

隨緣而成,與一切世出世法為性。因為無性,故玄通無礙,玄通無礙,故能遍一切

處,一切時,一切法。因為遍一切故,所以法性無分別相。以其無分別相,故於一

切處一切時一切法無所不在。以其無所不在故,所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與一切法

不異而異,異而不異。不異而異,雖無性而能幻現一切法。異而不異,雖幻現一切

法,而一切法皆無自性。故曰真如隨緣成生滅,生滅無體即真如。

  如是一塵無性,不礙遍滿十方,十方無性,不礙在一微塵。一塵如此,一一塵

皆如此。故塵塵剎剎,互攝互入,無盡無盡。以其無盡,故湛然常住。所以舒之遍

滿十方,收攝在一微塵。                          p-76

  以其無性,故能隨緣成事。隨緣成事,猶如鏡中之花,水中之月,雖然影現歷

歷,而無有實體。影現非實,故還歸無性。故曰無性能隨緣,隨緣不失性。所以縱

令花敷月朗,而水鏡之體常寂不動。體性常寂,能現如幻之花月影像。人之生死,

猶鏡花水月之隱現,雖然百骸潰散,而體性卻是不動長靈。所以僧肇大師讚性之常

住曰「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此略別心意識與性之不同。

     二

  前五識取塵,皆有生滅。譬如眼識先見白色,次見紅色,後見黃色。初見白色

時,見白色之眼識生。次見紅色時,則見紅色之眼識生,而前見白色之眼識滅。後

見黃色時,則見黃色之眼識生,前見紅色之眼識謝滅。如是前識謝滅,後識乃生。

如果前識不滅,後識即生,則眼識應同時見一切色。則眼識應無分辨,而墮於混亂

。是知眼識若能分別於色相,必是前滅後生。

  然而前滅後生不如道理。譬如初見白色之眼識滅,眼識已滅,應更無眼識之用 p-77

,則不應更見紅色,再見黃色。若能更見紅色黃色,應是眼識未滅。耳鼻舌身識亦

復如是。

  是以尋理可知,前五識取塵,轉入第六識,第六識記法為因,以第六識故,五

識得前滅後生,更見餘色相。耳鼻舌身識,亦復如是。

  但是第六識亦有生滅。第六識不對現在,只對過去未來,故第六識只能取前五

識的謝落影像。譬如眼能現前見色,耳能現前聞聲,鼻之於香,舌之於味,身之於

觸,皆能現前取塵,而意識則不能。如果意識亦能現前取塵,則瞎子亦應能見,聾

子亦應能聞,不如道理。故第六意識只能取過去未來法塵的影像。取於過去曾歷境

,或豫想未來所望境。

  意識之有生滅,譬如第六識想台北時,則想台北的意識生。再想台南時,則想

台南的意識生,而想台北的意識滅。如果前識不滅,後識即生,是一切法塵同時現

於意識之中。如果一切法塵同時俱現,則第六識必無辨別而混亂,不如道理。如果

前識已滅,勢必不能再生後識,以滅法不能再生故。如果後識能生,必是前識未滅

。故前識滅與未滅,均不應道理。

  原來第六識有念念滅,與相續生。前識念念而滅,後識相續而生。此相續生者 p-78

,依第七識而得建立。第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者,皆依第七識而受果報。五

識取塵,第六識造業,第七識受生死果報,故有相續。

  第七末那識,名思量識,思謂思慮,量謂度量。此識恆常執我,執第八識見分

計度為我。以執我故。於是生煩惱障。於二種障中,煩惱障障大涅槃,所知障障大

菩提。若斷二障,便顯二空。證二空則我見盡除。我見除盡,可成菩提,可證涅槃

  第七識既受生死果報,故知定有生滅。所謂前七識唯生滅,如水之起波浪。第

八阿賴耶識,亦生亦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水隨動靜,故亦生亦滅。而濕性

不動,故不生不滅。譬如得人身,則第七識執人身是我。再轉生畜生身,則第七識

捨人身之執,改執畜生身為我。如是我執之意生滅改易,遷變不停,乃成六道輪幫

  依前可知,執人身為我時,是人我生。改執畜生身是我時,是畜我生而人我滅

。然而人我若滅,焉能再生為畜我?若能生畜我,定知人我未滅。但是人我未滅可

有畜我,則應一時俱有六道之身。如此豈合道理?

  原來第七識,有思量意,與無間意。思量意即第七識,而無間意則通第八識。 p-79

以通第八識故,亦得前滅後生。

  第八識名種子識,亦名異熟識。而種子異熟,皆含生滅義。種子者,即是生義

。前視曰生,後觀曰滅,故有生必有滅。所謂異熟識者,具有三義,一、變異而熟

。簡單說便是因壞果熟。亦就是因變異之時,果方得熟。譬如瓜種子在地下壞了,

新的瓜才能成熟。人身壞了,餘道身方得成熟。二、異時而熟。與因異時,果方能

熟。譬如今日種豆,數月後方能收成新豆子。三、異類而熟。果與因異性,以果酬

因故。譬如人造惡,則三塗類果報熟,人行淨業,則極樂果報成熟。

  所以說第八識亦生亦滅。然而第八識若滅,焉能與前七作依?原來生滅因緣,

最初依第八識為體,而第八識即如來藏,如來藏唯不生不滅。如來藏緣起隨染,便

名阿賴耶。賴耶緣起合於淨,便名如來藏。故曰阿賴耶識,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合。

     三

  如來藏又名如來藏心,如來藏性,如來藏智。如來藏者,二空義也。諸法幻有

緣起,以幻有故,所以謂諸法皆空,幻有者無體,無體即是無性。無性為性,故無 p-80

礙玄通,能遍一切。以遍一切處,故能成就一切法,而不歸斷滅,故曰不空。此空

不空是真空義,名如來藏。

  言空則空遍一切處,言不空則不空遍一切處。空與不空一時俱遍,故生時即滅

時,滅時即生時,既然生時即滅時,故生即無生。滅時即生時,故無生即生,生滅

不生滅皆不可得,此不可得亦不可得。如是廓然大淨,而淨亦不可得,湛然常存而

性本無住,遍成諸法而諸法無生。以諸法生者,如鏡花水月,只是虛影而無實體。

唯從眾生無明妄想而得建立。故曰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於中既無生

死,亦無涅槃。故知佛出現於世,不為度生死入涅槃,但為度生死涅槃之二見也。

如是之法,在眾生則曰佛性,在一切法則曰法性。此之為性者,妄徹真源,居一相

而恆有。真賅妄末,入五道而常空。此上是略說心意識與性之分別。亦即說明,參

禪者必須離心意識而參的原因。

     四

  然欲離心意識而見性,談何容易?欲離心意識者,還成以心離心,以妄代妄。 p-81

故若欲離心意識,唯有念佛法門最為直捷了當。

  現在我們試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必須念得清,聽得分明,只要聽得分明,當

下即三心斷,四相離。三心斷時,「心」即離矣。四相離時,「意與識」亦皆離矣

。故至誠懇切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即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即是見性。

  故一句佛號,即我真心,即我實性,即我圓智。直捷了當,不須別修其他法門

費時勞神,唐無所得。故方念得一句佛號,已得轉凡成聖之機也。

  阿彌陀佛,功德無量,自他二力,圓成種智。誠所謂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

,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                        p-82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一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出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原文是「佛問圓通,我無

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可見念佛法門之殊勝,一念之下,便可六根都攝。六根一攝,自然六塵六識六

大五陰隨著便清淨了。因為六根清淨,則一心清淨。一心清淨,則一切法清淨。心

清淨者,逐念而成。一心念佛,心便清淨。所以說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因為這六種能生六識,所以稱之為根。「根」,便是

取其能生之義。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能生眼識乃至意識等六識。六識於六塵

生貪,便不清淨。若不清淨,便成十八界。六識於六塵不生貪著便清淨,此時十八

界當下即是法界。

  所謂貪著,是六識於六塵生「憎」「愛」,皆名貪著。若生貪著,十八界便不 p-83

清淨。不清淨即是生死。若不貪著,十八界便清淨,清淨便是法界,又名為涅槃。

所謂十八界清淨者,實是一心清淨。一心清淨則六根清淨,六塵清淨,六識清淨,

一切法清淨。然而若要清淨其心,必先清淨其念,此所謂一念圓淨而成佛也。故念

阿彌陀佛,以二力加持故,最為方便,必得一心清淨。一心清淨便是定,故曰得三

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者,即是定也。

  都攝六根即是不亂,淨念相繼即是一心。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與阿彌陀經

所說的「一心不亂」,道理是一貫的。不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重在事修,尤其道

出得一心不亂的方法。

  菩薩圓智,入於一相,而知無量相。於無量相,而入於一相。故世尊說於一知

無量,於無量知一。此是利根菩薩中道智,非二乘所能及。二乘但入一相,不能入

無量相。別教菩薩雖入一相,又入無量相,但不能更入一相。利根菩薩一空一切空

故,入於一相。一假一切假故,能知無量相。一中一切中故,能更入一相。

  今此念佛法門,以念佛心應乎亂世,便是淨念一心,攝根不亂。雖處亂世紛紜 p-84

,而不失念佛心,便是攝根不亂淨念一心。是知念佛法門至圓至頓,功德無量。故

菩薩念佛三昧經有云「菩薩坐禪,不念一切,唯念一佛。」

  我們說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便於凡夫事修。我輩末世眾生,只要發真實

信,信有西方極樂國土,信有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慈悲大願不虛。仰望阿彌陀

佛垂手援引,猶如靠著一座須彌山,決定不疑。時時刻刻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求

生之心猶子憶母,無時或忘,定得往生彼國。

     二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可只重理論而忽於事修。莫說只務道理談論不切實際,

於聞、思、修之中,止於聞思,尚不究竟,何況空談?所以念佛人若欲攝根淨念,

必須踏實修習。今人學佛,往往只重文字功夫,聞說修行即不耐其勞。如此行徑,

實是自誤誤人之道。所以我們修念佛法門,切莫執理廢修而死於文下,應假聞思而

開慧解,以慧解而立正行。依正行剋己求證,如此方不負世尊臨世之懷。所以世尊

曾說「我法甚深,唯證乃得。」

  攝六根者戒也,淨念相繼者定也。由此成無漏智慧。戒定慧可由聞思而生,非 p-85

由聞思而證得。若欲證得,非修莫辦。

  尤其定慧與戒不同,戒者如法受之即得,如法持之即具。而定慧二道,必須如

法修習,日久功熟方能現前。如人渴欲飲,見井中有水,雖如實知見,卻不得受用

。必須借繩罐因緣取水到手,方得受用。學佛人亦復如是,徒有聞思尚不得受用,

何況執文以為悟道者哉?必須慧解立行努力修習,廢寢忘疲,一旦功夫純熟,定慧

自然現前。畢及定慧現前,方知定體慧用,不可偏廢。有定無慧,便成外道。有慧

無定便是狂慧。良以智慧雖尊,非定不深也。

  都攝六根首須調伏欲貪制伏煩惱,漸漸以達斷欲貪斷煩惱。調伏制伏是持戒的

功夫,除斷便是定慧的功夫了。如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定慧雖由戒生,而必由

修發。修習功力漸熟,定慧便可忽然現前了。

  談到持戒調伏,應明其方便,不明方便猶乘舟不識水路。總說戒者約束身口意

三業,在心名護,在身口名戒。故身口成辦,始名犯戒。自心以至身口,有四種犯

戒方便,應明其調伏懺悔之法。一、遠方便。犯者起心而未動身口,此時責心則滅

。責心又名心念懺,即是長跪合掌面對佛像,心念口言,發露懺悔。二、次方便。

已動身就緣,或是口說欲作,此時罪相更明,應急作意調伏。欲滅罪相,應作對首 p-86

懺,即對比丘一人或三人發露懺悔。三、近方便。身近罪緣,或欲觸摩,然尚未成

犯。四根本成犯。

  此係略說,欲知詳文,應閱律藏。總之戒之功在攝六根,六根既攝,自然淨念

相繼。須知眾生造業,必託三毒,三毒之起,以我心為本。若能至心念佛,口念心

憶,句句分明,即是淨念相繼。一心清淨,則不起三毒。三毒不起,惡業不造,名

為解脫。起三毒者,在於取相,一心念佛不取於相,自能六根都攝。故念佛心即是

無相心,無相心正是念佛心。誠所謂「明明念佛心,明明心無念,無心明明念,念

明明無心。」

     三

  欲攝六根,唯念佛法門最為方便。念佛時攝耳諦聽,如貓捕鼠絲毫不敢大意。

如此口唱佛名則舌根已攝,耳聽佛號則耳已攝,以心緣歷則意根已攝。其實只要耳

根一攝,不須作意,餘根自然攝住。

  大家不妨試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攝耳諦聽歷歷分明,自然意根想住,眼根無

睹,鼻身二根亦復不亂。何況念一聲佛號耳舌意三根備攝,只要三根已攝,餘根則 p-87

不足為慮矣。故念一句佛號,必須字字分明,絕不含混,把牢自己的耳根,守住自

己的意根,不須作意顧慮餘根,餘根自然都攝了。

  這樣攝六根念佛,即是淨念現前。此時妄想都息,唯有一句佛號獨照。猶如浮

雲倏破,朗月乍現,此一念清淨無染,是名一念清淨一念佛。

  此一念甫過,心中妄念復起,猶如浮雲遮月。此時你必須奮起全身力量,以一

句佛號攝汝六根,六根既攝,又復一念清淨。如此奮力念去,要他前一淨念連後一

淨念,這樣時時用功,日日用功。用功既久無始劫來的妄想習氣自被消磨。漸漸淨

念相續,終至成片。這是淨念相繼,亦即是念念清淨念念佛了。

  所以念佛時必須奮起全力念去,切忌悠悠蕩蕩,一顆心飄飄浮浮毫不著力。那

樣念法,只是自瞞自誤,空過時日。古德說如一人與萬人敵者,便是要念佛人高舉

一聲佛號,獨力嚴守六門也。

  如此日久功深,自然六根漸攝,唯有念佛心朗然獨耀。任它六塵煩動。此心如

密室燈,照而常寂,寂而常照。這便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亦即所謂一心不亂。

到了這種地步,名得念佛三昧。故曰入三摩地斯為第一。經雲得此三昧者,必定見 p-88

佛。縱不能現前見佛,命終後必生佛前。

  說到這兒要提醒大家一句,如能念到這種地步,自屬利根之人。似我輩凡夫,

善根微少罪業深重,若稍具善根罪業不深,應於像法時期即獲解脫矣,何至於留到

末法時期?既然自知罪障深重,能否達到淨念相繼的地步,必然人人猶豫。奉告同

修,不須猶豫,須知持念阿彌陀佛是二力法門。縱令自力不濟,必有佛力加被。四

十八願雲「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故印光大師說念佛必定見佛。見佛即

是得念佛三昧。所以大家只要真信切願念彌陀,必是西方蓮池中人也。

  如果念佛人能逐漸地攝住根門,心漸清淨,當於一切現前境界,一切事物,不

論善惡、是非、榮辱、苦樂等,曉了分明。雖然曉了分明,卻是淨念常住,毫不為

境所動。看來似是木木獃獃,實非木呆,而是大智朗然。此即般若經所云「知法不

住法也」。亦即是以無分別心,能知一切分別法。雖知一切分別法,而始終無分別

心是也。無分別心者,如如不動也。這便是前文所說的「明明念佛心,明明心無念

,無心明明念,念明明無心。」                       p-89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上)

     一

  淨土行人,都知道信、願、行,是往生三資糧。欲生西方,欲見彌陀,必須真

信切願力行。

  靈峰蕅益大師,著彌陀要解,歷來讚為千古絕唱。其中讚信願持名為一乘真因

,四種淨土為一乘妙果。四種淨土者,凡聖同居土,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

寂光土。

  西方淨土,四土圓融,縱凡夫生彼,亦可預寂光之分。故阿彌陀經言,眾生生

者,縱是凡夫,也「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地上菩薩曰善人,上善人者,

等覺菩薩也。等覺菩薩位居寂光。凡夫眾生得與俱會一處,故知西方四土圓融。

  彌陀要解中言,信願持名,為一經之正宗。正宗者,起修之正途,成就之指要

也。取要言之,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者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今且略說,欲得詳文,可覽彌陀要解。          p-90

  別說則謂信謂願謂行,攝末歸本,只在一念之心。若能一心不亂,信願行三資

糧自然具足。蕅益大師,秉天台之旨,釋淨土之教,極得其中妙諦。

     二

  然三資糧中,要中之要,在一「願」字。雖雲信以導願,願以導行,而察其意

旨,實是信以啟願,行以成願。重點只在一個「願」字。所謂修一切法門,皆隨願

而成,無願不成。

  精進有三名,一、欲。二、精進。三、不放逸。所謂欲者,非是慾念之欲。而

是初發心曰欲。一切諸佛,悉從初發心而得成就。若無初發心,三世諸佛皆不能成

等正覺。

  既發心後,直進無退曰精進。精進路上,不為餘事所留,曰不放逸。然而若無

初發心,則無精進,亦無不放逸。故精進與不放逸,實是以欲為本。可見「欲」是

何等重要了。而所謂欲者,實即願心。而此願心,可以貫徹始終。上承乎信,下振

乎行,信行之功,滿乎一願。

  所以往生淨土,以大願為自主意。淨土行人,秉此大願,盡於形壽,須口唱心 p-91

憶,不離彌陀。晝夜持名,早晚禮拜,日親日近,心口與佛相應,如此便去佛不遠

矣。因為佛即汝心,一之則佛近,亂之則佛遠。而一之則在真信,切願,力行。

  有些人念佛念得嘴滑,聲出於口而佛不在心。試問你自己的心與口都不相應,

又怎能和佛相應?所以念佛欲得受用,切須注意自己的心口要相應。心如其口,口

如其心,心口一如。如此念佛,必能心佛相應。

  所以要口念心憶,誓願見佛。起決定信,發深重願,執持名號,日久歲深,功

夫純熟,三昧自然現前。如此功夫,於一心不亂中得。所以說「念不一不生極樂,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著心者,即亂心也。

  愛之一字,有輕有重。所謂「愛、著、染、婬。」地上菩薩,尚有法愛。十地

菩薩,尚有一分生相無明。大菩薩雖有法愛,但卻不發業潤生。二乘聖人,偏空墮

寂,著於有餘涅槃。而此住「著」,實屬愛之延展。

  凡夫引境染心,自失真如之性。於是發業潤生,入六道流轉生死。至乎於「婬

」,最粗最濁,一切眾生以此而正性命。

  不知一切眾生即我法身。多婬之人,實是自污其法身。何以知眾生即我法身。 p-92

因為「眾」生者,因緣所生也。因緣生法,無有自性。法無自性,即便空寂。空寂

即是諸法空相,如是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乃至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

常不斷,非我法身而何。

  若人如是解,如是信,便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了。自他理事因果

,皆此一心所現。一心固然不變,以隨緣故能現自現他,現因現果,現理現事。此

是諸佛所教,千聖所傳,真實不虛,吾當堅信不疑。

     三

  此念佛法門,不外戒、解、行、向。戒是無上菩提本,戒能生定,定能生慧,

一切功德,悉由戒發。所以戒如大地,能生一切。欲求往生,先須持清淨戒行。

  所謂解者,是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若能解第一義,守護正法,既得往生,且

復上品。所謂行者,既開慧解,即依解立行。六時行道,曉夜忘疲。持佛名號,三

業無虧。直進無退,決期往生。

  所謂向者,即是迴向。以此戒解行一切功德,迴嚮往生西方。而迴向者,即「 p-93

願」是也。故四義俱行,乃滿一願。故念佛要旨,一言可盡,「願」也。戒解行向

,必從願起。若非大願自為主意,戒解行向,無由建立。

  眾生於六道中,隨業流轉。業力甚大,無能救者。有人問佛曰「世尊具大神通

力,不可思議。不知還有比佛神通力,更大者不?」

  佛答「有,業力比我之神通力更大。我今出現於世,便是業力所致。」

  可見業力之大,實不可思議。雖升天入地,沒於大海,業力所追,無可逃免。

  然業力雖大,唯願力可勝之。修淨土行,便是要以願力勝過業力。若人業力高

過願力,此人必留娑婆。若人願力超過業力,此人必生西方。所以佛以大願度眾生

,生以大願求見佛,生佛相應,同此一願。

  所以求生淨土,即應專稱彌陀名號,心無外緣間雜,時時正念現前。如是必得

往生。

  正念者,仗信願行,致力於一心不亂。心無雜染。唯念彌陀。心無貪瞋癡,身

無七惡行,此曰正念現前。憑彌陀名號功德,仗信願行資糧,決期往生,直入無為

。                                    p-94

  或者有人會說「我們是娑婆世界的人,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我們應該念

本師釋迦牟尼佛,為甚麼念阿彌陀佛?」

  此人不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釋迦牟尼佛所教。世尊諄諄叮嚀說「眾生聞

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

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所以我們稱念彌陀名號,正是信受佛語,依教奉行。我等對佛語佛教,應真信

切願力行。不可妄自生疑,自誤誤人。

  唐白居易,晚年專修淨業。曾賦讚念佛詩一首:

  「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句阿

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

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

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

  這首詩可以說,將信願行表露得真誠無遺。                p-95

    信願行往生三資糧(下)

     一

  眾生對淨土法門,所以不能生信者,是因為不明道理,心存疑惑故。譬如有人

疑曰「求生淨土,是自求安樂?而捨眾生於不顧。諸佛菩薩,大悲為懷,以救度眾

生為旨趣。所以我們應留娑婆,自度度人。」

  彼不知菩薩有二種,一種是得無生法忍者。一種是未得無生法忍及初發心的凡

夫菩薩。

  所謂得無生法忍,是已證無漏,已離業繫,可以意生身或化法身遊化十方。這

種菩薩應當興大悲,入穢土度眾生。

  至於未得無生法忍及初發心的凡夫菩薩,須常不離佛,一俟忍力成就,方堪處

三界度眾生。如我輩具縛凡夫,被煩惱所纏,罪業所繫。縱發悲心,總是愛見。我

與一切凡外,同等愚癡。若謂我留娑婆度眾生,則一切眾生當皆能度眾生。既然一 p-96

切眾生皆能度眾生,當是一切眾生皆能自度。然則不須諸佛出世,更不須「我」留

娑婆度眾生了。故似我輩具縛凡夫能度眾生者,一切具縛凡夫當亦能度我。

  再者,我既不離業繫,當然難保人身。如果隨業墮入三塗,又怎能度眾生?或

者有人說,地藏菩薩不是甘入地獄,不捨度生之願嗎?要知道地藏菩薩是法身大士

,不取佛果,以大悲願度一切眾生。他老人家雖入地獄,卻是大自在身。不是罪業

因緣入地獄的。我輩愚凡,以罪業因緣墮入地獄,毫無自在可言。正如維摩經云:

「自疾不療,能療他疾者,無有是處。」豈不聞,一旦落入地獄中,萬劫不復。所

以具縛凡夫,欲留娑婆度眾生者,實非自度度人之道。

  還有人說「法體本空,求生西方,實是捨此取彼,執著成病。佛法在於無生,

為何反而求生西方?」

  智者大師回答說「若謂求生西方是捨此取彼,汝不求生西方則是捨彼著此,此

還成病。夫不生不滅者,生西方是因緣生,因緣生實是無生。故往生實無生,無生

是往生。非是緣生以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淨土,喚作無生。故智慧人熾 p-97

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

即作無生解。不知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

  故疑者只是自疑,非法有疑。我人應深達勝義,萬勿生疑自誤。

     二

  現在談談何謂資糧。

  所謂資糧者,是言資糧位也。唯識宗判修道有五位,即一、資糧位。二、加行

位。三、通達位。四、修習位。五、究竟位。亦名無學位。

  第一資糧位。修大乘法順解脫分。換句話說,資糧者,是修習方便,在斷除結

使,修學正法。唯識判此在三賢位,即住、行、向,三位菩薩位。  

  第二加行位。修大乘法,順決擇分。以定慧力,加行決擇。所謂順決擇分者,

是順大乘無漏道,亦即中道。決擇者,即決擇於無漏中道也。此已近於見道位。所

謂順解脫分順決擇分之「分」字,是「因」的意思。即是順解脫因順無漏因。唯識

判加行位在四加行的地位,四加行是在十迴向以後的煖頂忍世第一義的四善根位。 p-98

  第三通達位。通達位即住見道位。可知見道以前方便緣修,立資糧加行位。資

糧位與加行位,乃修世間法。通達位以後,乃修出世間法。前者稱賢位,後者名聖

位。各家所判,不外本此。唯識判見道位的菩薩,在初地前心。

  第四修習位。此等菩薩已住修道位。見真俗妙理,分破無明,分見法性。唯識

判此等行人,自初地後心直至等覺位。

  等五究竟位。亦名無學位。習氣已盡,出障圓明,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易

言之即已成佛。

  淨土法門係方便中之大方便,以信願行為資糧位。不須加行便可直入無為。以

凡夫身,修信願行,可與三賢四加同德。準此而論,往生極樂,即同初地。

  現在我們試將此五位,約配其他各教,以顯淨土法門之殊勝。不過此係大約而

配,非是定配。因各家所判之教,略有小異故。

  先約小宗。資糧位若在小宗,修三觀行。即修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加

行位修煖頂忍世第一。通達位即是初果見道位。修習位即是二果三果人,包括斷盡 p-99

七十一品思惑,至七十一品思惑解脫道時之四果向人。無學位,即是全斷七十二品

思惑至解脫道時。證五分法身,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即證成阿羅漢。

 所以準小乘言,秉信願行念佛,亦等三賢四加位。往生西方,即等初果。

  若約三乘十地而言,資糧位在乾慧地。加行位在性地,八人地。通達位在見地

。修習位在薄地,離欲地,已辦地,支地,菩薩地。究竟位是佛地。

  約配其餘各教,以文繁從略。

     三

  由此可見淨土法門,如何殊勝了。如觀無量壽佛經雲「或眾生有作不善業,五

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

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之「念」字,非

是口念之「念」,乃心想「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為苦所逼,不能提起

觀想。)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觀想)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指出稱名法門) p-100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

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極樂世界。」

  當知縱是五逆十惡之人,一旦往生極樂,亦是位登不退。如此殊勝法門,誠不

可思議。故世尊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世尊具大慈悲,說此微妙法門。而眾生猶自懷疑,不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能不

令人痛心?

  稱讚淨土經雲「若人聞說是經,能生信解,受持演說,如教修行,是人命終,

定生西方。」

  所以我們應該生清淨信,發深重願,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萬勿以我慢心,生偏邪見,生疑生謗。若生疑謗,不但自受苦報,若有聞者,聞謗

亦復生疑,是因汝障其菩提心,斷彼善根,則汝罪過大矣。

  佛於「稱揚諸佛功德經」中說,「其有不信讚嘆稱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而毀

謗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具受眾苦。」

  淨業行人應須注意,臨命終時,勿憂佛不來迎。但當深信切願,持念彌陀名號 p-101

。只要正念不失,命終之後定生佛前。若能見華見光,則已受寶池化生,決定無疑

  有人說命終時,不見瑞相,便不得往生。其實不一定,須知信願行正念不失,

便是最好瑞相。尋諸經文,佛言若人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命終後定生佛前。故命終

後生在佛前,非肉眼凡夫所能見,焉得定言不生?

  昔人一稱南無佛,終成道果。何況吾等日課持誦?釋迦無誑語,彌陀無虛願,

行者萬勿自致疑惑。古德雲,行者萬勿自疑,佛迎不迎?往生不生?若起此疑,當

真不得往生矣。因為往生西方,全憑信願持名不失正念。佛既未說,莫作他計。應

堅決相信:信、願、行,為往生三資糧。                   p-102

    從當下談到別時意

  我和×法師,在家是老朋友,出家是老道友,見了面是老諍友。若說是諍友,

未免把我們形容的太文明了。說老實話,我們喜歡「磨牙」。磨起牙來總是童言無

忌。反正誰也不怕誰,準知道對方絕不會翻臉。為甚麼?數十年的老朋友嘛。

  好在我們一年中難得見一次面。他住南部深山,我居北部僻野。各人都為生死

忙,誰也沒閑時間窮聊。

  有一次見了面,他問:

  「最近修甚麼法門?」

  「來日不多,趕緊修積資糧--天天念佛求往生。」

  「沒出息!」他喝一口茶接著說:「念佛求往生。你就不知『當下』體會往生

意。」

  「過去了!」                             p-103

  「誰過去了?」他怔怔地問我。

  「你看!又過去了!」

  他白我一眼說:

  「你還是直白罷,別念咒啦!」

  我忍不住笑出聲來,說:

  「請想,你『當下』二字,剛出嘴唇皮,便已成過去。讓我向何處會『當下』

義呢?」

  「你的高見是……?」

  我清清嗓子說:

  「要知道,『當下』是無住義,不取相義,空義,平等義,清淨義,無分別義

,不可得義……。」

  「還有沒有?」

  「還有就不是當下義了。」

  他放下茶杯說:

  「不和你抬摃。現在我們換個題目談談。」                p-104

  「如是,我聞。」我笑著說。

  「前一陣子,為了『別時意』這問題,和人家磨了半天牙。你對這個問題有何

看法?」

  「多年的沉冤老狀,虧你又翻了案。」

  他爽朗地笑道:

  「人家要告,我不能不受理呀。」

  「你的意見如何?」

  「我不贊成別時意。我認為與經有違,無量壽經佛發願說『十方眾生,至心信

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佛言了了,怎麼會是別時意呢?

  我一挑大姆指說:

  「法師見解正確!」

  「那麼為什麼世親菩薩,在攝論上說,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呢?」

  「世親菩薩沒那麼說,完全是當時攝論師們誤引。同時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造

,世親菩薩不過作釋而已。」

  「無著菩薩為何要說十念往生是別時意?」                p-105

  「無著菩薩沒說,完全是攝論師誤引誤解。」

  「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中,如何說?」

  「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卷中說『復次有四意四依。一切佛尊教,應隨決了。一

平等意。譬如有說,昔是時中,我名毘婆屍,久已成佛。二別時意。譬如有說,若

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復有說言,由唯發願於安樂佛土,得

往彼受生。三別義意。譬如有說,事如是等恆伽所有沙數諸佛,於大乘法義得生覺

了。四眾生樂欲意。譬如如來,先為一人讚歎布施,後還毀呰。如施戒及餘修亦爾

。』至於四依,我們不談。所以在攝大乘論中,實在沒有十念往生是別時意的說法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完全是攝論師的曲意附會。」

  「那麼『唯發願』是甚麼意思呢?」

  「唯發願,就是有願無行嘛。有願無行,其願必虛。善導大師說,唯發願者,

便是念佛無相續心,三日打漁,兩天曬網。被懶惰障故,不能當生成就。其實無著

菩薩這句話,正說出淨土法門的殊勝處。就算有願無行,只要發願往生,以後生決

定往生彼國。」                              p-106

  「原來如此,可惜攝論師錯引論意,致使淨土的弘揚,大受影響。像懷感大師

的釋淨土群疑論中便說,攝論傳來百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而不修西方淨業。」

  我感歎地說:

  「唉!所以不可輕率曲解淨土法門,否則誤人不淺!」

  談到這兒,彼此慨歎良久。然後我又把話引到正題上:

  「其實所謂別時意,無著菩薩,不止在攝論中提到。其餘像『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都提到過。可是都沒有十念往生是別時意的說法。」

  「大乘莊嚴經論怎麼說?」

  「無著菩薩所造的大乘莊嚴經論卷六說『別時意者,如佛說,若人願見阿彌陀

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往生故如是說。』這還是若人發願求生,便得畢竟不

退的意思嘛。

  再如無著菩薩所造,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說『有四種意趣,由此意趣故,方廣分

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一平等意趣,二別時意趣,三別義意趣,四補特 p-107

伽羅欲樂意趣。』

  此外三藏法數解釋別時意更乾脆。三藏法數說,別時意趣,謂眾生現世修習淨

業,求生極樂世界者,命終皆即往生得不退轉。蓋現是因,則在他時成熟,是名別

時意趣。」

  他拍手笑道:

  「乾脆,乾脆!」稍加考慮後,他又提出問題,「你認為極樂淨土,是報土?

是化土?」

  「是報土。因為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已有詳細說明。」

  他懷疑地問:

  「那麼像迦才大師,道世大師,以及憬興大師等,怎麼都說彌陀淨土,通於報

、化二土呢?」

  「那是為了化解攝論師別時意的主張,才說彌陀淨土通於報化。凡夫於化土即

生,於報土有別時意。其實都沒有善導大師的解說正確。等到善導大師的主張倡行

後,通報、化之說,自然滿天雲霧散了。甚至攝諭師的別時意,也就敗訴了。」我

看看他,繼續說「所以我說你是多年的老狀,又翻案啦。」           p-108

  他笑笑說:

  「觀經疏如何說法?」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說『彌陀淨土,是報非化。云何而知?如大乘同性經

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雲,法藏比丘,在世蹺王佛所(

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

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既然約果酬因,當然是報身報土。」

  「若是報土,應是破無明證法性的法身大士所生之處。具縛凡夫,無有其因,

怎會生到報土呢?」

  我一拍手說:

  「您老總算問到癥結處了。千百年來,攝論師所持諍論的重點,就在這裡。善

導大師的勝訴,亦在這裡。」

  「你說說看!」

  「善導大師言,一般認為凡夫不能生報土的理由,完全是偏於自力。眾生自力 p-109

羸劣,自然不能往生報土。但是凡夫往生極樂,非是自力所致。而是仗彌陀強大的

願力往生的。例如四十八大願說,若有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

取正覺。又說十方眾生,欲生我國,稱念我名,臨命終時,不與聖眾迎接者,不取

正覺。這不明明仗佛力往生嗎?所以善導大師此論一出,天下拜服。」

  他摸著下巴,沉吟地說:

  「嗯--吳下阿蒙,總算你有點兒出息。」

  我故意裝出一副得意的樣子說:

  「善哉!善哉!」

  「看,剛說你胖,你倒喘上了。」

  「長者嘉許,敢不喘乎!」

  他笑笑說:

  「別得意,我還有問題。」

  「甚麼問題?願道其詳。」

  「凡夫得生報土,有善導大師一番解釋,自無問題。但是凡夫生到極樂淨土, p-110

為甚麼不能見報佛?卻見化佛化菩薩呢?這樣豈不是通於報化嗎?」

  「大法師!要知道,不是佛、土有化,那是眾生之凡見,見化而已。這有很多

譬喻可以說明。例如同是一水,人見則是水,天見便是琉璃,鬼見是膿血,地獄見

是火。

  再如同是一飯,忉利天人福報勝的,便見飯美。福報劣的便見飯劣。

  同一法會聽佛說法,有的見佛不具相好,有的見佛丈六金身具足相好。有的見

佛身高無量由旬。有的見佛金色,有的見佛銀色,有的見佛琉璃色。如果像你我這

兩塊料,就算見佛,不過是一個老比丘而已。

  再如……」

  「別囉嗦了!我懂了。」

  「本來嘛,」我笑著繼續說,「法界無界,一切法本來畢竟空。可是地獄眾生

,於畢竟空見是地獄法界。鬼道眾生,於畢竟空見是鬼法界。畜生道眾生,於畢竟

空見是畜生法界。三乘聖者,於畢竟空見是聲聞緣覺菩薩法界。所以法界本無二,

是眾生情見,見二者也乎。」

  「別冬烘氣啦!」                           p-111

  他看看錶,見午齋的時間快到了。故意賣關子說:

  「儘顧窮磨牙了,把正事都忘了--我該走啦。」

  我趕緊站起說:

  「別叫關啦!其實我已經點香啦。」

  他怔怔地問:

  「你點香幹甚麼?」

  「請您老應供--來受甘露法食。」

  他微一凝神,猛地一拍大腿:

  「嗨!」

  這突如其來的動作,把我嚇了一跳。問:

  「這又是那一經的病?」

  「我問你,畢竟空中怎的會有應供?應供怎麼會是畢竟空?」他露出一副得理

不讓人的態度。

  我慢條斯理地說:

  「畢竟空中沒有應供,難道還有不應供嗎?所以應供不礙畢竟空。」     p-112

  他怔住了,稍停說道:

  「你真是焰口台上唱二簧--怪腔不少嘛。」

  我陪著笑臉說:

  「您老是戲台上放焰口--鑼鼓點兒滿不對嘛。哈哈哈……」

  「哈哈哈……」

  一陣哈哈以後,他笑吟吟地說:

  「我看你小廟子可憐兮兮的。應供還是別時意罷?!」

  「不,咱們當下就吃。」                        p-113

    四土

     一

  四土者亦名四種佛土,即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亦名方便聖居土,三

實報無礙土,亦名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此四土係天台宗所立,當中國隋唐之

代,其他各家亦有佛土之分類,但比較起來,要算天台宗所立,最為契理應機。

  總十法界,可攝入四土。故四土周圓,深契佛理。佛以十身利益群機,以四土

攝化眾生。

  為節省篇幅,其餘各家不作介紹,今僅就吉藏大師所立四土,簡介於下:

  吉藏大師於大乘玄論中,分佛土有五種。一淨土,二不淨土,三不淨淨土,四

淨不淨土,五雜土。淨土者,菩薩以善法化眾生,眾生具受善法,得純淨土。   p-114

  不淨土者,眾生造諸惡緣,所感之穢土,為不淨土。

  淨不淨土者,本是具善眾生所居之淨土,此等眾生緣盡,後為造惡眾生來居,

致國土變為不淨,是為淨不淨土。

  不淨淨土者,惡眾生之不淨緣盡,後更有淨緣眾生來居,致國土變成淨土,是

名不淨淨土。例如今此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不淨之土。待彌勒降生,娑婆穢土即

變為淨土矣。

  雜土者,眾生造善惡雜業,故感淨穢雜土。

  綜觀吉藏大師所說,乃以眾生業感,分國土為五。此實維摩詰經所說,心淨則

佛土淨之演繹也。

  吉藏大師就淨土中,復開四位。一凡聖同居土,如彌勒淨土,西方彌陀淨土,

皆凡聖同居淨土(此是吉藏大師立論,不能視為定論。餘多有判彌陀淨土為報土者

。)二大小同住淨土,此種淨土,三乘聖人同住。三獨菩薩所住土。四諸佛獨居土

,如仁王經雲,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

  細觀吉藏大師所立四種淨土,與天台所立四土,如出一轍。凡聖同居土,與天 p-115

台所立者完全同名。大小同住土,實即方便聖居土。獨菩薩所住土,即實報無礙土

。諸佛獨居土,亦即是常寂光土。

  由此可知,吉藏大師所立四土,與天台智者大師,頗有關係。同時我們知道,

吉藏大師約較智者大師,年幼二三十歲。如果說二者之間有影響的話,則吉藏受智

者影響的成份為多。

  所以天台所立四土,可謂理盡事圓矣。故古來諸德,多於四土有所發揮。及至

蕅益大師,並於四土中,發揮各有權實之分。於凡聖同居土中,凡夫小聖是實居。

菩薩示現於同居土者是權居。方便聖居土中,二乘無學,及大力菩薩是實居。破無

明證法性的菩薩,示現生方便土者是權居。實報無礙土中,地上菩薩是實居。諸佛

世尊,示現於實報土者是權居。於常寂光土中,諸佛世尊是實居。地上菩薩分證寂

光,概屬權居。

  由於蕅益大師四土權實之論,使我益發了解四土圓融的道理。所以我們現在談

四土,大都依於天台宗所立的四土而介紹。                  p-116

     二

  摩訶止觀以四諦對四土,有橫豎之別。若以四諦豎對四土,同居土有四,即苦

集滅道。方便聖居土有三,即集滅道是也。實報無礙土有二,即滅與道。常寂光土

唯一,即滅諦是。

  若以四諦橫對四土,則同居土是生滅四諦。方便聖居土,是無生四諦。實報無

礙土,是無量四諦。常寂光土,是無作四諦。

  此固天台宗之意,卻亦深合如來教旨。我們若通達四諦無二之旨,則會四土圓

融之義也。

  法界原無四土,四土悉由心現。所謂心淨則見土淨,心穢則見土穢,淨穢由心

,非關餘物。欲得土淨,先淨自心,此即淨土法門之宗要也。

  是故四土各有淨穢,五濁輕重,則成同居之淨穢。體空析空有其巧拙,則成方

便有餘之淨穢。次第而修,及與利根頓入,則成實報無礙之淨穢。分證實相,與究

竟實相,則有寂光之淨穢。所以四土空寂,圓歸一心,一心隨緣,現有四土。

  穢土,淨土,悉由心造,悉由心現,悉是一心。娑婆世界眾生心惡,故三毒猖

狂,不淨充滿,成其為穢。西方極樂,眾生心淨,念佛念法念僧,故現寶池行樹, p-117

天雨妙華,成其為淨土也。我人若得往生西方,雖然自無福分,仗彌陀功德,亦得

一切現成。阿彌陀佛!大慈悲父!

     三

  極樂世界凡聖同居淨土。此同居土無有阿修羅鬼畜獄等四趣,只有凡夫人天。

因為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經雲五逆十惡之人,臨終懺悔,持念阿彌陀佛

名號,亦得蒙佛接引往生彼國。因為極樂世界無四惡趣,故名同居淨土。因為娑婆

世界有四惡趣,故名同居穢土。  

  同居淨土之聖,有其權實二種。實聖者,行人界內通惑雖盡,而報身猶存者,

理應實生此土也。惑有通有別,界內見思,三乘聖人通須斷之,故曰通惑。塵沙無

明唯菩薩斷之,故曰別惑。此種聖人雖然通惑已盡,而三界果報猶存,故理應生同

居淨土。故聖者,為度眾生故,善權示現生來此土也。例如已生方便、實報、寂光

土中之菩薩,或者法身大士及妙覺佛,為利益有緣,示現而生同居土也。如是此土

凡聖同居,故曰凡聖同居土。

  次說方便有餘土。此土所居,唯聖無凡,故又名方便聖居土。若依天台四教分 p-118

別,即藏教四果,辟支、通教已辦地、辟支地、菩薩地,別教中十住十行十迴向,

圓教中十信位之菩薩等九人之所居也。

  何故名方便?如是等人,已證方便道。見思惑已盡,塵沙惑無明惑未斷,已捨

分段生死身,生於界外受法性身也。以其證方便道故名曰方便,以其塵沙無明未斷

,故曰有餘。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所謂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

法性身者是也。此中復有利鈍,指上為淨,名下曰穢。

  所謂出三界外有淨土者,非是於三界外另有一清淨土也。是因為聲聞辟支佛心

淨,已斷見思,已了分段,於此三界中見有淨土也。須知三界如空華,唯是一心造

,何有內外之分?同時一真法界,無二無別,何有內外之分?故皆因心性隨緣,由

心變造,乃有三身四土耳。

  次說實報無礙土,此土亦名實報莊嚴土,此土無有二乘,唯是法身菩薩所居。

如是法身大士,分破無明顯了法性,得真實之果報。觀入實相,發真無漏,證中道

義,故名實報。是等菩薩,色心無有障礙,故名無礙。

  何謂色心?乃五陰也。色即五陰之色,心即五陰之受想行識。五陰無有障礙,

即證法身也。就中次第證者曰穢,頓入者曰淨。                p-119

  最後說常寂光土,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

也,而實報土之菩薩亦得分證。故有究竟分證上下淨穢之分也。

  約正報則曰清淨法身,約依報則名常寂光土。而實無能無所,非身非土,即土

即身。其光無量,明不對暗,無生無滅故曰常。其光無量,明不對暗無來無去,湛

然不動故曰寂。其光無量,明不對暗,無有障礙,是故名光也。正如西方極樂世界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樂不對苦,故名極樂。

  生同居方便二土者,所見之佛,只是化而非實也。生實報土者,可見報身佛也

。如觀經所說,可見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之佛也。所謂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

四大海者是也。

  常寂光土可見法身佛。所謂法身者,非是報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報化二身即

是法身也。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者,即見法身佛也。

     四

  由是可知,四土唯心所現。淨土唯心,心外無土。唯心淨土,土外無心。滴水

原是滄海,毫末無非大千。一心隨緣成四土,四土性空歸一心也。        p-120

  凡夫之人,煩惱具縛業報相續,本難以顯現淨土之相,仗彌陀功德願力,始得

生於凡聖同居淨土也。二乘無學及諸菩薩,證得方便道,心淨無有見思,理空不落

分段。故得方便有餘之果報。菩薩發菩提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中道,為度眾生

,行真實之法,乃現實報之土。若能心寂而照,心照而寂,以如如智照如如法界,

即感寂光土也。  

  寂光淨土,真常究竟,唯如來所居。雖然菩薩亦得分證,究屬隨分隨力方便次

第,非是實居寂光也。

  寂光說土而非土,何以故?唯是一心也。心現心證,原非外物。如果心外有法

,即是魔說。故彌陀者,乃我心中之彌陀也。淨土者,我心中之淨土也。無一土不

是依我心而建立,無一佛不是由我性之顯現。

  同理可知,我今此心,亦非自性而有,必假緣成。緣成無性,無性緣成。故心

念佛則佛現,心念六道則六道現。故佛與六道,悉是心想而生。若謂心有自性,自

性不應有取相之想。有取相之想,定知心無自性。

  再者若心有自性,應現「自心」,不應現十法界之相。若心有自性,不應有惑

,不應造業,不應受苦。何以故?自性不動故。                p-121

  故唯識雲唯識無境。又云:若人執有內識,此人不解唯識。為何不許有外境,

又不許有內識?良以一切法一相無相故。一切法無分別分別,分別無分別故。一切

法平等故。一切法清淨故。一切法寂滅相故。一切法離戲論故。一切法畢竟空故。

一切法如法性故。一切法緣起故。

  一切外道不識,於不可得中強作主張。故一切外道迷因緣為自性,聖弟子知自

性是因緣。所謂因緣者,無性也,故一切諸法以無性為性。

  以無性故,所以心念佛心即是佛,心念善惡心即是善惡。乃至心淨則土淨,心

穢則土穢。於是一心能現四土,四土還歸一心。四土無決定相,一心亦無決定相,

四土即一心,一心即四土。見四土即是見自心相,而心土本來無相,無相者不可見

,故曰心不見心。

  是故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互攝互入,重重無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

別而差別,雖現差別而實無差別。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念念彌陀

。雖假緣起,而非新成。

     五                               p-122

  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三身及四土,悉由心變造。何謂一真法界性?一真

法界性者,我此真心是。故曰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甚麼是我真心?阿彌陀佛即我真心也。我之真心,即無量光壽。何以知之?以我

真心橫遍豎窮故。橫遍豈非無量光?豎窮豈非無量壽?故欲見阿彌陀,直須識自心

,若人心外求,盡是大癡人。

  極樂世界之四土,以凡聖同居土為最可貴。此土圓融,攝盡方便實報寂光。其

餘三土,不出同居之外。若人於同居外另求餘土,此人不解一真法界之意也。故西

方極樂,四土圓融,雖然四土圓融不二不別,而實獨讚凡聖同居土也。是故極樂淨

土,五乘普入,利鈍全收。

  固然西方極樂,四土圓融,而眾生根機不同,故身土受用,亦各有別。彼國之

所以四土圓融者,實彌陀願力所致也。眾生仗彌陀之悲願,雖生同居,甚至下品生

者,亦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所謂善人者,諸大菩薩也。上善人者,等覺菩薩也。等覺菩薩,即居常寂光土

也。

  西方極樂世界,同居土攝其餘三土。縱是凡夫生彼,亦可與等覺菩薩俱會一處 p-123

。故多一生補處者,補處菩薩,即等覺位也。此皆阿彌陀佛功德之力,非眾生自力

可能致之者也。

  吾人須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是成佛,而是作極樂國的眾生也,故准帶業

往生。其所以帶業往生者,乃仗佛力也,非靠自力往生也。生娑婆之眾生則苦,生

西方之眾生則樂。其所以樂者,是仗彌陀之慈悲願力。故吾人求生極樂,猶世之避

秦然。若人以為往生極樂即是成佛者,誤矣。所以古德云:西方極樂世界,猶鬧市

中一伽藍耳。

     六

  既明唯心之旨,便應不廢事修。彌陀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今一念迴

心念彌陀便是始覺,往生極樂親見彌陀便是本覺。始本既合,則無覺無不覺,唯是

一心也。此心周遍圓融,無能無所無內無外,不可分別。

  有人執佛非心,有人執心非佛,如是之輩,總是不明一心之旨。須知既曰心外

無佛,焉得佛外有心?故極樂彌陀非是外物,即我真心也。

  莫道彌陀是我真心,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不是我真心也。眾生迷此真心, p-124

落入分段生死。二乘背此真心,取證有餘涅槃。菩薩於此真心未能了了,未能究竟

得見,尚須分證以求。此真心者,唯佛與佛方能究極也。故我今一心念彌陀,即是

念我真心也。若人向阿彌陀佛以外另求心,猶如煮沙不能成飯,磨磚焉得成鏡也。

  所以佛者心佛,心者佛心,見佛即是見心,觀心即是觀佛。不縱不橫,不並不

別。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佛相傳,祖祖相授。過去現在諸佛由之而成佛,未

來諸佛,亦必由此而證覺。所謂心佛者,智境也,佛心者,境智也。智不孤起,由

境而發。境不獨立,由智受名。

  心者覺之名也,覺者心之實也。念即是覺,覺即是佛。執心而非佛者,是執心

之名,而非覺之實也。無實之名,則所執之心,非妄即魔。

  奉勸淨業同修,於此切須真信切願持名求生。應知執佛廢心,徒勞舌根。執心

廢佛,便成魔業。應須至誠懇切,以我佛心,念我心佛。一旦工夫純熟,心佛相應

,焉有不往生的道理?                           p-125

    不斷煩惱能否往生

     一

  常常有人問我:

  「我的煩惱很重,不知道念佛能得往生否?」

  答曰:「能!不管他煩惱沓至,只要以決定心念阿彌陀佛,求願往生,一定能

得往生。所謂決定心必現決定境,心念佛必然見佛。」

  念佛法門之可貴便在於此。因為至誠心持名念佛,正是斷煩惱的無上妙方。決

定相信不移,決定願求不改,恰是往生的正訣。豈可自疑不信,致生違誤。

  彼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p-126

  依經文所說,只言至心信樂求生念佛即得往生。未言不伏或者不斷煩惱者不得

往生。依壽經除五逆誹謗正法,不許往生。若依觀無量壽佛經,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之人,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皆得往生。亦未說煩惱眾生,不得往生。

  觀經第十六觀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

善。如此愚人,應墮惡道……善友告言,汝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中不僅未言具煩惱者不得往生,甚至五逆十

惡,皆得往生。此正淨土法門殊勝之處,若言必待無煩惱始得往生,那麼淨土法門

又何殊勝之有?末法煩惱眾生,又何能賴以得度?

  或者有人會問說,壽經除五逆人,而觀經不除,何故?古德解釋說,壽經除五

逆,是指未懺悔人言。觀經言五逆人亦得往生,是指已懺悔人言。

  五逆罪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是五逆,第一不通懺悔。

第二來生定落無間地獄。既然來生定落無間,不待再世,所以障來生往生極樂,故 p-127

壽經除之。

  既然五逆罪不通懺悔,何言觀經是懺悔人?須知所謂不通懺悔,是說五逆罪縱

經懺悔,亦不得淨盡。雖經懺除,輕報亦得受之。不像餘罪,可以懺除淨盡。

  所以有所謂遠報改近報,重報改輕報。五逆罪經懺悔後,不必等來生落無間獄

償還,今生提前受其他輕報,即可償還了。所以阿闍世王雖犯逆罪,能及時向佛求

哀懺悔,即免地獄之報。以是之故,觀經言五逆十惡亦得往生。

  佛言無罪不可懺悔,若不可懺悔者,眾生不得成佛。因為眾生罪業,若有體者

,盡虛空遍法界容納不下。如此罪報,永無償盡之期。故若不可懺悔者,即永無成

佛之期。

  世尊對父王說:「空王佛滅後,有四比丘犯不可悔罪,自忖必落地獄,於是大

哭。有天人告曰,空王佛塔現在,汝等可入塔,觀佛白毫相,求哀懺悔!四比丘入

塔觀佛,撲地痛哭,求哀懺悔。釋迦牟尼佛說,今四比丘均已成佛,東方成佛者,

號阿??鞞。南方成佛者,號曰寶相。西方成佛者,號阿彌陀。北方成佛者,號微妙

聲。」                                  p-128

  可見懺悔功德,殊勝微妙。普勸同修,急發至誠心,以清淨身語意,懺悔三世

業。

  同時十六觀經,一開始便說:「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之所害

者,說清淨業。」所以有煩惱不可怕,怕只怕你不肯至誠懇切念佛求生。只要求生

願心時時升高,煩惱自然消息。所以說此土眾生,但有信願念佛,不斷煩惱,不捨

家緣,不修禪定,臨命終時,彌陀接引,皆得往生。

     二

  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便說明,心念佛,心即是佛的道理。只要一念至誠,一念即是佛。念念至誠

,念念即佛。此念佛心,人人皆可自主,人人皆能發至誠願。欲生極樂,不須外求

,只須堅定此心。莫道西方十萬億,極樂只在自心田。所以大家莫怕煩惱紛雜,只

管攝心念佛求生。須知此心即是七寶池,能生西方九品蓮。

  極樂淨土,好比在鬧市中,別處一所伽藍。原本要使煩惱眾生,獲一得度機會 p-129

。所以念佛法門,正是要度煩惱的眾生。若人有志誠願,普皆得度。

     三

  所謂煩惱,只是籠統名稱,其中尚有很多的分別。譬如有現行煩惱,種子煩惱

,習氣煩惱。現行煩惱是粗中之粗。種子煩惱是粗中之細,細中之粗。而習氣煩惱

,則是細中之細。

  只要因種子而受後有,或者發乎於身口,或者意中具有三毒意業,皆名現行。

至於種子,則細於現行。「種」有能生義。能生起現行,故名曰種。所以種者,乃

現行的生起因。

  習氣微細,極難解說。大智度論舉譬喻說,譬如風吹樹搖,風停止以後,樹猶

搖動,這便是習氣。

  唯識宗說習氣是種子別名。如此說來習氣就是種子,那麼何以又說習氣是細中

之細呢?因為習氣雖也是種子,但與種子稍有差別。

  種子在未被潤生以前,名為習氣,依此未受潤種上,立習氣名。所謂潤生,於

九結中,唯有愛結潤生。猶如種籽,未遇水土潤生,即非生現行之因。如是微細依 p-130

處,即名習氣。若被潤生已去,雖未便生現行,但已能為後來現行果為因,於是習

氣便改名種子。

  所以習氣與種,可由已潤未潤而分。未潤者名習氣,已潤者名種子。

  依勝鬘經,立五住名。即無明住地,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

住地。見、欲、色、有等四,又名四住地。與前無明住地,合稱五住煩惱位。

  「地」者,是能「生」義也。「住」者,是言可為煩惱作依處也。譬如無明住

地,可生恆沙上煩惱。天台宗立塵沙煩惱名。見一處住地,可生三界見煩惱,亦名

見惑。欲愛住地,可生欲界思惑煩惱。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可生上二界思惑煩惱。

四住地所生,通名曰見思煩惱。小乘聖人,及大乘菩薩,均須斷之。斷了四住煩惱

以後,即出三界,證無漏果。

  五住地皆可名種,因為可為煩惱作依止處故。四住地可生見思煩惱。無明住地

不但可生塵沙煩惱,同時可生四住地煩惱。再者一般有名四住為種,無明曰習氣。

質實言之。唯有無明住地,才是根本種子呢。

  因為四住煩惱斷盡,還有無明住地煩惱未斷及塵沙煩惱未斷,塵沙煩惱已斷, p-131

還有無明根本未斷。如果無明住地已破,一切煩惱便都盡了。可知無明極為微細,

通一切煩惱,故又立習氣名。茲列表於下:

    ┌─塵沙上煩惱

無明住地│

    │

    └─四住煩惱─┬─見一處住地 (成三界見惑)    

           │

           ├─欲愛住地─┐

           │      │

           ├─色愛住地─┤(成三界思惑)

           │      │

           └─有愛住地─┘

  一般說來,除現行曰伏煩惱。斷種子或斷習氣,名斷煩惱。又因為現行具有「

起」義,種習具有「生」義,故煩惱不「起」曰伏,不「生」曰斷。所以小乘聖人

,唯有阿羅漢可名斷煩惱。因為唯有四果聖人,斷盡三界煩惱,不受後有故。

  若依大乘法,唯有破無明稱斷煩惱。若僅除塵沙煩惱及見思煩惱,皆名伏煩惱

,或名除煩惱。

  由此可知,似我輩末法眾生,惑深業重,自然煩惱浩浩,等虛空。若非世尊大 p-132

慈大悲。留此淨土法門,焉有得度之期?一旦身壞命終,落入三塗,那時除卻彌陀

,無能救我者。當真要淒風苦雨,哭向天涯了。思念及此,深感佛恩,不禁淚濕尺

素,痛哭失聲!

  經雲無上供養,在於信受佛語依教奉行。我們不但要自修淨業,同時要弘揚淨

土,令一切眾生,悉發菩提心,同登彼岸。                  p-133

    九品往生皆須發菩提心

     一

  求生淨土,修因證果,有通有別。通因者可感十方淨土。別因者又分能求所求

。所求者,別舉一方,標心有在。別念一佛,以為師範。如今人多念西方阿彌陀佛

者是,能求有六項:一、別念阿彌陀佛,意業專憶。二、別禮阿彌陀佛,身業專禮

。三、別唱阿彌陀佛聖號,口業專讚。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五、行住坐臥

,唯遵十六觀經,觀察彌陀依報正報。六、一切功德迴嚮往生西方。

  然不論通因別因,均須發菩提心。往生西方,三輩九品,均須持念阿彌陀佛名

號,及發菩提心。上輩三品生者,有三種因。一須發菩提心。二須是出家人。三須

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中輩三品生有三種因:一、須發菩提心。二、須專念阿彌陀佛

名號。三、受持禁戒,奉行齋法。並起塔造像,飯食眾僧,燒香散華,燈幡供養。 p-134

下輩三品生亦有三因:一、發菩提心。二、專稱阿彌陀佛名號,乃至十念。三、聞

正深義,信樂不疑。(見迦才撰往生論)

  由此可見,發菩提心,是何等重要了。

     二

  菩提和發菩提心不同,菩提者佛性也,發菩提心者善根也。一闡提斷發菩提心

之善根,不斷菩提佛性。由於一闡提不斷佛性故,所以佛說彼於出地獄及入地獄時

,猶能發起善根。

  菩提有多名,例如自心、無相智、無生智、涅槃、圓覺、不可得、畢竟空、般

若、權實智、根本智、後得智、正遍知、……乃至佛性。

  無行經雲「菩提非菩提,佛陀非佛陀,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可知菩提

者,平等一如。

  因為一切法平等一如,所以菩提性圓明,周遍含容,事事無礙。一不礙多,多

不礙一。說一時,只是一顯多隱。說多時,只是多顯一隱。所以世尊自言,我於一

說無量,於無量說一。由是可知,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我見阿彌陀佛, p-135

即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若不如此,則諸佛有二有分別。有二有分別者,是生滅法

。若說佛有生滅者,有謗佛罪。佛若有二,即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眾生不識一多隱顯義,不知諸法平等一如義,於是妄謂顯者為「生」,隱者為

「死」。以是之故,不見佛性,不了生死。

  佛證菩提,圓顯佛性,故成等正覺。所以佛說「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一切佛法

,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

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

,悉證悉修悉斷。」此即諸佛圓滿佛性以後,於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也。

  佛以此一念相應慧,猶如大海,能印百川。故能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

知一切相,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

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以無執著智

知一切執著,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如是三昧,名曰海印三昧。       p-136

     三

  至於發菩提心,則是不取於相。念佛發菩提心,則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則不生

人我憎愛之心。既無人我憎愛,於是不生貪瞋癡三毒。無有三毒,自然不造惡業。

不造惡業,可免六道三塗之苦。假隬陀慈悲接引,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發菩提心,以慈悲為首。菩薩慈悲,以眾生為本。所以菩薩發菩提心者,盡未

來際度一切眾生。眾生無邊,故菩薩發菩提心亦無邊。等虛空界,無有窮盡。雖至

德圓覺滿,成就佛道,猶是倒駕慈航,不捨眾生。

  自利利他俱利,即是菩薩發菩提心。菩薩以自利利他俱利之心,修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般若,是名修菩提行。所以修六波羅蜜,即是菩提行。修菩提行的眾生

,便名「菩提薩陲」。所以不行六度,不能自度度人者,不名為菩薩。

  凡發菩提心的菩薩,應遠離七法,否則不能圓滿菩提行願。是那七法呢?第一

要遠離惡知識。何謂惡知識?經雲有我者是惡知識,無我者是善知識。因為有我者

必然自私,自私者必生三毒。生三毒者,必不能自利利他俱利。所以具三毒者是惡 p-137

知識,無貪瞋癡者是善知識。因為惡知識最壞菩提心,所以發心菩薩首應離之。

  第二應遠離女色。敗道壞德,莫過女色。障道之尤,婬欲第一。故菩薩發菩提

心,應遠離女色。

  第三須離惡覺觀。莫生害他之想,對一切眾生,應起慈悲心。須時時警覺,菩

提心以慈悲為本。同時切勿貪惜幻軀,染著守護。應念幻質非堅,為求無上菩提,

身命財皆捨之。

  第四應遠離瞋恚。發菩提心既以大悲為首,當然要須離瞋為先。

  第五要遠離放逸。經雲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是謂放逸。

因為貪染之心,在於意根。所以六根貪染六塵便是放逸。放逸之人,必無慚愧。無

慚無愧,萬惡之源。是故菩薩發菩提心,應遠離放逸。

  第六遠離外道書論詩文等。外道書論詩文,增長妄想,世心貪染,故應遠離。

  第七不應親近邪見惡見之人。邪見惡見之人,不信因果,不信正法,故應遠離

。                                    p-138

  故淨土行人,應具慈悲心,應離如是等七法。然後發起菩提心,持名念佛,便

可完成往生之願。

  以上說過,六度是菩薩菩提之行,稱念佛名,則能賅此六行。若能放下娑婆,

捨諸雜念,於一切無有貪戀染著之心,便是行於布施。若能念念清淨,意無有染,

離諸過非,便是行於持戒。若能世念盡弱,興起慈悲,無有粗暴,柔順謙和,便是

行於忍辱。若能持名不懈,不因餘事羈留,盡形壽畢念不退,曉夜忘疲,便是行於

精進。若能念念不離彌陀,願願求生西方。乃至念到一心不亂,三昧現前。如是念

念是佛,不貪著禪味,方是大禪定。故經雲,菩薩參禪,不念餘事,唯念於佛。若

了念佛之因,知念從緣起,故念即是空,焉得有念?非念滅空,焉得無念?念性自

空,焉得生滅?念本非有,佛本非無。念佛名真無念,往生名真無生。離諸有無之

見,破諸常斷之想,便是真行般若大智。

  故知阿彌陀佛,功德無量。無量光無量壽者,即無上佛菩提也。論其德,與十

方諸佛同一性海。言其用,與法界有情普洽化育。窮其原無二,觀其跡多端。大哉

,阿彌陀佛!

  故念一阿彌陀佛,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非阿彌陀。何以故?因無量光,無

量壽,焉得有外?                             p-139

    心佛相應原無礙

     一

  我輩凡夫,在煩惱生死之中,自度尚且不暇,當然更無度人之力。若人未能自

度,便言留娑婆度人者,可謂自不量力也。

  然雖無度生之力,應度有生之心。所謂度生之心者,乃與人為善也。故凡夫之

人,自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亦教別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縱

不能完全作到,亦應盡力而為。這樣便是與人為善了。同時亦是盡其自度度人的本

分了。若謂自己未度,能令眾生得度者,無有是處。

  故曰心淨則佛土淨,菩薩若能自淨其心,又能教一切眾生各淨其心,便是清淨

佛國土了。而心淨則佛土淨,實在便是心佛相應了。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

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所以念佛心清淨,清淨心念佛,佛本是無,清淨故有。如

此便是往生極樂國土的保證。                        p-140

  有些人捨念佛法門,別修禪定,不知念佛三昧正是大禪定。佛言:念佛三昧者

,諸佛世尊之所遊戲,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也。

  何故說念佛三昧是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呢?因為修念佛三昧,可得畢

竟淨故。

  例如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時,至誠懇切發自於心,口中聲音念得字字分

明。同時攝耳諦聽,聽得清淨楚楚,聽得字字入心。如此念得清楚,聽得明白,攝

心住緣。當下必然過去心斷未來心斷現在心斷,離我相,離人相,離眾生相,離壽

者相。

  既然三心斷四相離,自然空心無念。雖然空心無念,而實非無念。何以故?佛

號念得歷歷明明,焉得謂無念?雖然佛號念得歷歷分明,卻明明無念。而此無念之

心,絕不歸於斷滅,而是無始世來具足無量佛功德者也。何以故?心清淨無染,生

法亦清淨無染故。如此佛號想得朗朗,正是無想而寂寂。正當空心寂寂,恰是佛號

想得朗朗。

  所以朗朗時恰是無妄,寂寂時恰是洞真。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者,

非是念外另有無念也,而是即念而無念也。何以故?念屬因緣,無性體空,所以當 p-141

體即是無念。無念亦無,隨緣成事,故當體即念。無念者,念之無念也。念者無念

之念也。念之無念,無念而非無。無念之念,雖念而不有。此所謂生之無生,真性

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無生而說生者,是明十法界性相宛然也。

  正所謂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亂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故一句南無阿彌

陀佛,當下即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故曰首楞嚴等諸大三昧始出生處也。

     二

  故一心具有二用,寂而能照,照而能寂。無念之念,朗朗曰照,念之無念,無

妄曰寂。正以無妄,故能朗朗。正以朗朗,故能無妄。如此常無妄,則常朗朗。常

朗朗則常無妄。是以常寂而照,常照而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假名

無量光,照而常寂,假名無量壽。故若能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自然一心清淨,具

足無量光壽。

  所以持念佛名功德無量,若能念到清淨如如,一心不亂,見此真心,即是見佛 p-142

。此一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便是現佛也。若此心不現,只怪客塵自遮,見網自

隔,自身過咎也。

  是知只要一心念佛,至誠懇切,即可親見自性佛。此自性佛,念到一心不亂則

現。念到三心斷四相離則現,念到無心則現,念到不分別人我是非則現。此之謂心

佛相應也。此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故知極樂彌陀,佛依佛正,全是自心。故曰

心淨則佛土淨也。

  念佛人應時時保持正念,一心念阿彌陀佛,勿生妄想。縱至命終時大苦逼身,

亦要咬緊牙關奮力忍受,一心念佛,求願往生。如此定可往生極樂,決定無疑。

  善導和尚說,凡一切人命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當念此身多苦不淨,

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形,超生淨土,受無量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

事。如脫弊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

  所以念佛人若要保持正念,應放下身心,時時興往生之願。此願力之堅猶若金

剛,一切莫壞。此願力之強,百牛莫挽。寧捨我命,不捨我願。此人決定往生極樂

國也。故臨命終時,其心不為世緣牽纏,不為病苦所亂,而正念不失者,皆得往生 p-143

也。    

  佛於經中,亦復叮嚀弟子們臨命終時,不失正念,即得解脫。佛告弟子說: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嚎呼,

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於苦樂捨皆不生二受。」

  佛說如是便能不失正念,不失正念便得解脫。不生二受者,所謂身受心不受也

。佛並舉例說,如大象身中一毒箭,不應更受第二毒箭也。如果行人臨命終時,身

受苦心亦受苦,便如大象受第二毒箭也。

  這段話,正好作我們念佛人的借鏡。我輩無量劫來造業深重,若罪性有體,盡

虛空容納不下。臨命終時業報現前,誰人敢保不受痛苦?命終之時,八苦交煎,如

烏龜脫殼。若當彼時,切須記取,身受心不受,放下一切,持念彌陀。願諸同修,

各自珍重。

     三                               p-144

  談到放下,非僅命終之時應該放下,平時亦須早作放下之功夫。究竟要放下些

什麼呢?總說則是放下身心器界,對這一切無有貪著。若分別說略有十種,即殺、

盜、邪婬、惡口、妄語、綺語、兩舌、貪、瞋、癡。此十種惡業,均應放下。

  所以我們平時便應不殺生。不殺生者,不自殺,不教人殺,不見殺隨喜,凡有

命者不得故殺。

  盜者,律雲不與取。別人的東西沒經允許,不得擅取。若未經允許擅取者,即

犯盜罪。

  所謂邪婬,即於夫婦以外,與其他的人發生婬欲行。在家眾戒邪婬,出家眾戒

正婬。

  其餘惡口是罵詈,妄語是不實語,綺語是無益之語,兩舌是離間之語,悉不得

犯。

  意的方面有三種惡,即貪、瞋、癡,均須不犯。

  不殺不盜不婬,是身業清淨。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是口業清淨。不貪不

瞋不癡是意業清淨。若人三業清淨,可謂放下一切矣。經雲,若人修學十善業,則 p-145

與諸佛菩薩同行。菩薩從初發意來,自除身口意十惡粗業,亦教他除十惡粗業,便

名淨佛國土也。

  世間人亦行十善,聲聞乘人亦修十善,菩薩亦修十善,究竟此三人修十善有何

分別?應知世間人修十善業,不離執著於我。換句話說,世間人修十善業,多為著

我而求福報。聲聞人修十善業,只為自度,而無慧方便。換句話說,聲聞人只求自

度,不為度人。

  菩薩修十善業,能入一切法平等,有慧方便,成就度生功德,自他俱利。故菩

薩自修十善業,亦教他修十善業,自己身口意三業清淨,亦令一切眾生身口意三業

清淨,如是便能自他俱利,我輩凡夫,雖無其力,但亦應常存此心也。

  三業清淨是事邊說,唯是一心是理邊說。修行人要須事理周圓,不可偏執。事

實上理事無二,事周自然理圓,理圓自然事周。至心念佛之人,便得一心不亂三業

清淨。故至心信樂稱念彌陀聖號,便是理事無礙也。如是不以理礙事,不以事礙理

,至心信樂稱念佛名,便心佛相應,西方緣成了。               p-146

    有志一同

     一

  有些人只重讀經,不重念佛。甚至認為念佛是老太婆的修行法門,大有「智者

所不取」之慨。卻不知讀經是念佛的準備,而念佛是讀經的實行。

  佛法甚深,行者可至。若只「數紙」作文字上功夫,能至寶所者,無有是處。

  禪、律、密、淨,都是重於修行的,若論行易而證深,要算淨土持名念佛一門

了。所以千萬莫把數紙讀文認作修行,須知慧解而後立行。行起解絕方至寶所。故

佛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話說回來,讀經可助成聖行之功。讀經如開目,念佛如舉足。借正見之助,起

正行之修,如是必至寶所。

  讀經欲啟正見,須是以恭敬心。今之誦經者,多見有兩種人:一種人誦經只求 p-147

增長知解,此種人只宜增長我見,不能攝受於法。一種人誦經只求有助於談論,褒

己貶他,論人短長,此種人只宜增長慢心,亦不能攝受於法。不知修學之道,只宜

低頭,不宜揚目也。

  我們要知道:讀經的目的,在於了生死度眾生。了生死度眾生是一樁事,莫作

兩樁看。因為了生死必須度眾生,以眾生是我法身故。度眾生便是了生死,不了生

死何以度眾生?既然讀經的目的在於了生死度眾生,所以一定要有恭敬心。於自己

有恭敬心,便不會令自己起惑造業受苦。於眾生有恭敬心,便不令眾生起惑造業受

苦。

  如果讀經沒有恭敬心,不但增長我見我慢,同時尤有多過。今略舉幾項,願共

勉之。

     二

  大行和尚說:讀經如看藥方,念佛如服藥。

  佛是大醫王,知眾生病,知眾生病因,知眾生病之對治,知眾生病癒已。知眾

生病者,知苦諦也。知眾生病因者,知苦集諦也。知眾生病對治者,知苦滅道諦也 p-148

。知眾生病癒已者,知苦滅諦也。

  今念佛法門便是對治眾生病的良藥。念佛法門是最方便之道,是最易行之道,

是最穩當之道。只要持念佛名,絕對功不唐捐。如果只重讀誦不重修行,直如讀方

療病,無濟於事也。

  若不以恭敬心則讀經徒然尋文,而念佛卻是明心。念佛時雜念消沉,心若澄水

,靈知神解不同於妄識。六塵緣影之妄識,必是仗境託緣,作意分別。如是之知,

無非妄想。而念佛之心雜念不起,猶澄水之映,淨鏡之照也。

  若人不以恭敬心讀經,徒增長分別知見,反亂其心。念佛則泯除分別知見,令

心定於一。故經云:讀誦多亦是禪定障也。

  若不以恭敬心讀經,易生人我見,至誠念佛卻能對治人我見。真念佛人必是看

得開,放得下,不與名利爭競,不作無謂計較。所謂以無人我心契合萬境,萬境自

空。不似只作文字功夫不務實修者,口雖說空,而行在有中,遇愛起受,遇瞋起瞋

,遇見執見,遇慢生慢也。

  古德演教,不忘念佛。如天台宗以智者大師而興,然智者以念佛而終。佛祖統

紀曰「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十月,晉王遣使迎智者,至石城乃稱有疾。謂門人智越曰 p-149

:大王欲使我來,吾不負言。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乃右脅西向,專念彌陀。至

十一月二十四日,為眾說法即入三昧。門人奉龕歸佛隴,藏之西南峰。」

  智者大師教理淵博,號稱中國小釋迦,命終時猶念佛求生西方,何況我輩生死

凡夫哉!故奉勸讀者,不妨深入經藏,卻亦莫忘西方指歸。

     三

  有些人提倡修觀,輕視念佛。不知念佛正是大觀照。初修之人,亂心易浮,故

宜修止不宜修觀。固然聲聞乘人開始便修五停心觀,然而修五停心觀者,旨在停止

其亂心也。譬如念佛,能念之心歷歷明明便是觀。而歷歷明明雜念無侵卻正是止。

故止其體也,觀其用也,修觀者在於會體。

  似我輩忘想紛飛,煩惱叢起,故開始修行宜止其亂心,截其煩惱。如果誤以循

妄想以為修觀,則無疑以膏助火也。所以亂心人,首宜歇狂,狂歇始有望於菩提。

  所謂觀者,莫作攀緣外境會。須知一切境皆是心變。而此心亦是託境方生,如 p-150

幻不實。心緣一如,同歸法界,法界無相,原是空寂。所以實無境外心,能取心外

境。心境皆是虛妄,何可以虛妄心攀緣虛妄境而自以為修觀呢?

  所謂觀者,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之謂。諸相既離,虛妄乃盡。一

念不生,六根自然無過,而萬法自然無咎。如是玄照,無物不寂。十方寂滅而不無

,種類歷歷而不有。心佛法界,冥合為一。二既無有,一亦不立。如此一切俱泯,

心無所住,即此無住亦復不住。泯盡即離之情執,是謂見性,是謂觀照。如是觀照

,當體即是大定,曰首楞嚴定,曰金剛定,曰獅子吼定,曰般若波羅密,曰佛性,

亦曰念佛定。

  如是起觀,要在離相。若欲離相,以持名念佛最為方便。

     四

  有人不明,謂念佛人是著相修,實相無相,不如逕修無相。其不知所謂無相者

,非是相外另有無相,而是相即無相也。若人修於無相,此人是著於無相之相。須

知相是因緣所現,當體即空,空即無相。                   p-151

  同理可知念佛之念,亦因緣生,當體即空。故念即是空,何得謂有念?非念滅

空,何得謂無念?若人不明,於念外另執無念,則此「無念」,定還是有。

  念佛時自念自聽,只要念得清楚聽得明白,當下散亂心立伏。若還有亂心,那

是怪你念得不清聽得不明。只要念得清聽得明,妄想煩惱自無立足處也。所謂佛號

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

  佛號念得清聽得明,自然心不貪過去不貪現在不貪未來,過去未來現在心斷。

所謂「斷」者,非是斷滅,而是無住也。只要佛號念得清聽得明,自然無我相無人

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然而雖無我相而心不減少,雖無人相而心不減少,雖無眾生相壽者相而心不減

少。此時心即無住,無住即心。心即無住曰照而寂,無住即心曰寂而照。此心照而

寂,仰體無量壽也,寂而照,仰體無量光也。

  如此三心斷四相離,何得有念?雖曰無念,而佛號歷歷,明明是念。雖然明明

是念,卻又明明無念。所謂明明心無念,無念心明明,念明明無心,無心明明念。 p-152

  這種殊勝法門,唯佛能說唯佛能傳。我輩生死凡夫,豈可不仰承佛旨,努力修

行呢?

  所以念佛法門,至真至正,絕無差錯。學人至誠持念,定得成就。猶如正鵠而

射,雖一時不能即中,亦不遠矣。若能久習功深,自然勤射鄰的也。何況念佛人,

必蒙佛護念呢!

  念佛時只管正念相繼,無休無息持念佛名。持念既久,自然心住彌陀一緣,煩

惱應時脫落,不須顧慮出入息。固然有人借出入息亦可定心,不過用來念佛,卻易

生差錯。第一若著心於出入息,易生氣滯的感覺。第二若著心於出入息,即有人我

之見。

  正念念佛,功不唐捐,願有志一同,求生西方,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p-153

    愛重與念一

     一

  有句話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因為愛為貪欲本,貪為生死根。本來一切法無相,而眾生妄取相執為實有。於

是分別我人,由於我人二見,生愛憎二心。愛即是貪,貪而不得,於諸違緣生憎恨

心。以愛憎二心,造諸惡業,惡業因緣,輪幫生死妄受諸苦。究其根源,因妄所生

。誠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無生死之苦,妄失清淨之樂。諸佛出現於世

,豈有生死可度,亦無涅槃可得,不過為覺迷惘,復眾生本來清淨而已。

  眾生迷由心迷,覺由心覺,罪之與福,苦之與樂,唯一心現。吾人學佛,但正

其心,更無餘學也。如果馳意外求,不自正其心,即所謂赴焰求水,依方致迷了。 p-154

  正法念處經略雲「心不可調御,甚於大猛火……若人能制心,則不受苦惱。」

  又曰「……苦樂由心作,慾火無遠近,常燒愛眾生,以意想薪力,邪憶念所使

,愛油投慾火,焚燒愚癡人。」

  所以修道人應當斷諸想薪,乾竭貪愛膏油,停止念風的飄鼓,息滅慾火的熾然

。總之防制意地之馳散,恆順真如之自然,圓滿無上菩提,體證常樂妙果。

     二

  如果我們的心常正直,便不會有偏私貪著。於是心體玄虛曠達,清淨自在。於

是道全是心,心全是道,心原無礙,道本自然。如果不能自正其心,必然隨思慮心

,起愛憎念。以致被外緣所拘,為內結所亂,起惑造業,受苦無窮。所以修學佛道

,唯應令念歸一,不尚餘學。如此薰習既久,虛明之智自現,極樂淨業遂成。

  所以心平正不被外物所誘,便自然得其清淨。清淨若久,必然寂光朗照,智明 p-155

顯現。智明源於寂光,必是用常燭照而體恆虛。如此則心淨土亦淨矣。

  所以學道人必須識知自心虛妄無常,莫被自心所誑。應時存正直,清淨不染。

即此不染之心,便是極樂淨土。故曰莫慮十萬佛土外,但應好自耕心田。故寧作心

師,莫自師心。若自師心,則隨六趣流轉而不返矣。若作心師,則可冥一道而常清

淨矣。

  心常清淨,則六道永息,六道永息便是離苦得樂。論正報則假名法身,論依報

則假名淨土。故欲生淨土,但淨自心。

  如果任心攀緣,馳散外務,必然終日煩勞不得寧靜。所以學道人切莫師心,但

應制心一處,自然道可成就。

     三

  所謂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一念心不生,萬法自清淨。一念不生,即是菩

提,一念才動,便落生死。

  若修道人日日厭生老病死求解脫,雖亦持念彌陀,但一顆心總是東西馳散日夜 p-156

昏沉。念佛只勞舌根,心中無有半點。終日裡隨意業而起諸惑,隨身口而造諸業。

以致時日空過,業果恆新。如果能一念心寂,萬緣放下,以恭敬心待人,以平正心

處事。淡於人我名利是非,自除諸惡亦勸人除諸惡,自奉眾善亦勸人奉諸善。以此

清淨身語意持念阿彌陀佛,求願往生西方。如此清淨心感清淨報,清淨報應清淨因

。決定寶池蓮開,彌陀授手了。

  所以修道在於體悟真心,悟得真心,生死自然休歇,更無異術。持念彌陀名號

,亦復如是,淨心為上,須知心淨即是土淨時也。

  念佛人一定要自謙自下禮敬他人,若能吃得虧,忍得苦,一其念專其志,定是

西方蓮池中人也。須知一切由心,邪正在己,苦樂皆由自招,豈關他人所賜?若能

不起心礙境,豈是有境礙心?曠達坦蕩,胸中不著一物,即是清淨本心。

  此所謂心佛法界,清淨不二。於一真法界中,彌陀即我心中之佛,我心即是彌

陀之心。何以故?一法界故,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故。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我

真心。經雲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現,一切唯是一心,豈有心外佛,能為心作

緣?                                   p-157

  我此淨心,即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既曰唯是一心,便是一切法皆是一心

。既曰一切唯是一心,則是一心即一切法。既不可執佛廢心,亦不可執心廢佛。阿

彌陀佛橫遍豎窮,我心亦橫遍豎窮。

  我心遍時,則能攝佛,佛入我心。彌陀遍時,則攝我心,我心入佛。如此攝入

,原是一真法界。故眾生心淨時,心佛原無有二,眾生心染時,妄起分別耳。

  我今既明此理,願以清淨身語意,禮敬稱讚阿彌陀佛,入於如來大誓海中。佛

是法界滿果,今我此心即法界圓因。我以至誠懇切心,將此圓因,仰求滿果,如果

不得往生,只怪自己意不誠心不淨耳!

     四

  有人重於看經,不重於念佛。認為看經可明白佛理,念佛只是愚昧盲行。彼不

知念佛是成佛正因,看經只是修道助緣。

  有三種途徑可以致慧,曰聞思修。如果聞而能解義理始曰聞慧,見文不解其義

,則有目如盲,終不見佛終不聞法。如果思而能解其義是謂思慧,思而不得其理, p-158

仍為愚癡妄想。修而能入其境,便是修慧,如果修而不入其境,概是盲修瞎練。

  今持念阿彌陀佛,乃世尊金口所宣,六方諸佛證信,焉有纖毫不實?今此念佛

法門,不僅入理入境,直是即心即境,一真法界也。

  反觀只重看經之人,若不解義,等同盲人,臨終不得受用。縱令解義,猶不如

念佛。因為聞慧思慧,一皆是假,唯有修慧方乃真實。

  佛雲我法甚深,唯證乃知。而證由修得,非由聞思。所謂不由聞思,不是說聞

慧思慧無用,而是修慧與聞思二慧,互為因緣。修假聞思,其行方真。故行人宜乎

慧解立行。聞思有修有證,則進境益深。

  經雲讀誦多者,散亂必增。因為讀誦多者,知解益增,而定力益減。慢說世智

,縱令出世智亦必假定力方深。故有雲「智慧雖尊,非定不深。」而定則是由修而

得,非由聞思而得。淨土念佛法門,便是以修行為主。禪律密淨,都是著重於修行

的,其中要算淨土念佛法門,最為易行而證深了。

  如果只重看經,徒增知解,徒長我見,處處是分別心,處處是我人眾壽見。徒

作文字功夫,與修佛道了生死毫無干涉。                   p-159

  念佛則不如此,只要至誠念佛,一心求往生。既不增知見,又不長我見。遠離

分別心,遠離我人眾壽見。

  至於虔誠誦經者,自當別論。可惜有一般人非是為修佛道了生死度眾生誦經。

有的人為增長知解看經,有的為助長談論看經。助長談論者,只求顯己勝他,毫無

了生死度眾生之懷。

  增長知見者,是我心重。助長談論者,則慢心強。我慢心若起,欲求佛道,適

得其反也。

  念佛則不如此,只要以清淨心念佛,決定無我慢心。當下即得三心斷,四相離

,一念平等,直入法界。

  所以清淨心念佛,即是正念。只此正念,便是西方極樂,便是阿彌陀佛。如果

心染外塵,隨境而轉,我慢貢高,造諸惡業,便永無得度之期了。

  所以念佛之人切須信得,只此淨心,便是彌陀。十惡不造,便是極樂。莫慮生

與不生,只問自心淨與不淨。要知道,西方十萬億,盡在我這裡。

池畔蓮鈔 第一集終
推薦閱讀:

會性法師講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
了凡家庭四訓講記之六(凈空法師)
法師開示:誦經好?還是持咒好?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九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道源法師

TAG:法師 | 第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