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研習先哲古韻之精髓。

格律詩入門淺解

  本文有《夢門詩社●宋剛濤》編著

        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於形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從而在一些方面須按照規則來進行創作。南齊永明年間,「聲律說」盛行,詩歌創作開始注意音調和諧。「永明體」這一種新詩體的寫作規律,也逐漸影響到唐代律詩和絕句的形成。

        近體詩的創作在唐代得以高度成熟,並時入黃金時代。在唐代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湧現出一大批優秀詩人,除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的代表人物外,還有很多個性顯明的詩人。如: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之煥、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韓愈、孟郊、李賀、杜牧、李商隱等。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關於律詩寫作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關於結構特點:

 (1)    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長於八句叫長律,也叫排律(排律詩必須是六八十以此類推偶數聯)。(2)    每一句字數相等(不管五言六言或者是七言)。(3)    一韻到底,不得換韻。(換韻當遵循一些特定格式,如:進退格,葫蘆格等。)這也是格律詩寫作的一大鮮明特色。(4)   律詩一般是中間兩聯對仗,當然在一些變格里除外,如:蜂腰格、偷春格之類。(初學詩詞的朋友,還當先以中間兩聯對仗開始學習,循序漸進。)(5)    合乎平仄,即按照格律詩平仄要求。(初學先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為基準,在掌握格律後,再逐漸接觸其中變格句,如:孤平、拗救、折腰。)

 關於格律詩平仄:

        平仄就是聲調。古代四聲為平上去入,現代四聲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代的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今多參考清康熙年間修訂的《佩文詩韻》為韻書,我們慣稱為《平水韻》)。現代的平,就是陰平和陽平,仄就是上聲和去聲(普通話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正格五言格律有四種句型:

(一)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詩:                   王涯《閨人贈遠》

                 花明綺陌春,柳拂御溝新。                 為報遼陽客,流芳不待人。

(二)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詩:

                     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三)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例詩:

               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四) 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例詩: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正格七言格律有四種句型:

(一)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詩:

                 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二)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詩:

                   竇鞏《南遊感興》

          傷心欲問前朝事,惟見江流去不回。          日暮東風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台。

(三)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詩: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四)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例詩: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以上的舉例中,有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有些字在參照格律表時有所不同,比如「欲窮千里目」里的「欲」字和「君問歸期未有期」里的「君」字,一個是在格律表參照時應為平音,卻用了仄聲。一個卻應為仄聲,卻用了平聲。在「平平平仄仄」句式里,即使第一字用了仄聲,但因為沒有造成「孤平」,(孤平有兩種說法,一為啟功「兩平夾一仄」說,一為王力「除韻腳字外只有一個平聲字」,但「仄仄仄平平」為特例,不在孤平說之列,皆以五言句為例)。所以是可以被如此運用的,也就是我們初學所知道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里就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關於平仄的變格:

        接上所述,我們來說一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前提是「在不影響孤平,或者在拗救的情況下」)。初學時我們可以用來做為便於記憶和寫作的口訣,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會逐漸接觸到格律詩的真正意味,也就能在為了意境而需要在一些平仄做出取捨時,更加充分的利用前人所留下的一下變通之法,而不是隨意的變化句子,而失了格律是的正統,變得不倫不類。

        我們要明白有一些特定句子是不允許使用這個口訣的。(變格句多出現在白腳句,也就是我們說的不需要押韻部的奇數句)不管五絕、五律、七絕、七律都有四個句型:

        1.平仄腳(即是白腳句最後兩個字,格律為平仄關係),即: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腳(即是白腳句最後兩個字,格律為仄仄關係),即:五言:平平平仄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      3.平平腳(即是韻腳句最後兩個字,格律為平平關係),即: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平腳(即是韻腳句最後兩個字,格律為仄平關係),即: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四個句型里五言第三字(七言即是第五字),平仄按照常格即是以論,平仄變化即是不論。

       如應平用仄,應仄用平。以第一個五言句為例,「仄仄平平仄」,第三字就可以不論平仄,如「五陵貴公子」(唐 儲光羲《洛陽道》);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沾衣欲濕杏花雨」(南宋 詩僧 僧志南《絕句》)。        第二個句式里,五言句「平平平仄仄」,第一個字就可以不論平仄,如「欲窮千里目」(唐 王之渙《登鸛鵲樓》)。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亦可不論平仄,如「只恐夜深花睡去」(宋 蘇軾《海棠》)。        第三個句式里,五言句「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不論平仄,如「君自故鄉來」(唐 王維《雜詩》)。七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字亦可不論平仄,如「金爐香盡漏聲殘」(北宋 王安石《春夜》)。       到了第四個句式里,我們就要注意,五言句「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七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如果不論,那就會造成「孤平」(舊時體制,試貼詩里出現「孤平」就算不合格,可見古時對「孤平」要求的嚴格)。如果在上述兩個位置用了仄聲字,那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必須使用仄聲字來進行補救。

  關於單句自救:

      此種是由一個固定句式變化而來,即五言句「平平平仄仄」,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將五言句三四字的平仄對調,七言句的五六字平仄對調。即成為五言句「平平仄平仄」,七言句「仄仄平平仄平仄」。而這一種變格在格律詩寫作中用的較為頻繁,被稱為「三拗四救」,「五拗六救」,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單句自救。如五言句「朝來入庭樹」(唐 劉禹錫《秋風引》);七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都是此例。        運用此種格式必須在不犯「孤平」的前提下使用,也就是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必須為平聲字。

   關於格律詩里的對和黏:

        語言的音樂美是修辭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漢語近體詩音樂美的一個表現形式就是平仄字音的錯綜安排,也就是詩律所謂的「黏對」。《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中華書局1996年)「黏對」條說:近體詩格律之一。「黏」與「對」合稱.「對」,主要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黏」,廣義指一首詩的平仄皆合格律,狹義指近體詩的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

        律詩多指八句而言,可分為四聯,第一聯叫做首聯,第二聯叫做頷聯,第三聯叫做頸聯,第四聯叫做尾聯。(四聯名字形象生動,分別理解為,頭,下巴,頸,足,四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也暗指四聯的結構需要緊密結合,不能過於分散)每聯的上句,我們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而上句和下句的平仄關係就是「對」,而前聯的對句與下一句出句的平仄關係,稱之為「黏」。

        顧名思義,「對」即與之相對、相反,一聯中的上下句的平仄相反,相對。前聯對句與下聯出句的平仄相同(因為前聯對句有韻腳字,而下聯出句為白腳句,根據平仄交替變化規律,我們只要記住每句第二個字的平仄,可以推演出整句平仄變化),所以叫做「黏」。

  如:

                          《游山西村》

   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以首聯為例,出句第二字「笑」為仄聲字,本著「本句相對」規則,對句第二字必以平聲字來應對,如「年」字。前面提過「二四六分明」,也就是在「二、四、六」字上,出句與對句必須相對(正格情況下如此,如有變格,當視句式變化為準)。而首聯對句與頷聯出句之間的關係,本著「鄰句相黏」規則,我們可以將兩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視為相同,即是所謂「黏」,但韻腳句需要押韻字,白腳句(不押韻句為白腳句)則不需要押韻,所以在尾字平仄變化上,由於「二、四、六」字平仄為交替( 「二、四、六」平仄關係交替,此為正格所用),我們通過推演句式變化,即能得出全句的格律(再長的排律,只要遵循這種方法,即可以不用格律表,直接推演)。可見記住每句第二個字的平仄,便可以拋棄格律表,是一種寫作時對於格律平仄校對的便捷方式。

        初唐時或有「失對」,「失黏」情況,但到了中唐以後漸少,有人將格律詩發展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格律初成,如建高屋,規則之日趨完善,如裝飾廳堂,後人在格律詩上的突破也是為了將屋子裝飾的更加富麗堂皇,而不是裝飾的不倫不類。所以合理運用規則是裝飾屋子的正確步驟,若將屋中柱樑加以撤換,恐危矣

    關於拗救:

        格律詩由於受格律束縛,在寫作中多有束手束腳之感,這也是讓初學者望而退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拗救的出現,一是詩人為取意而做的取捨,二是為了調整打破原來格律後所帶來的聲調協調。三也是詩人為自己的打破常規做的一個高雅的解釋,四是增加了用字的選擇。總之,為了格律詩的更大自由,前人們可以說是煞費心思,令人欽佩。       本句自救在上面已經解釋過了,在這我們只說一下對句救,也就是所謂「大拗必救」。「大拗必救」,指的是特定句式,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有很多格律書中,引用例詩不少,但其實只要注意到上面這一句,就基本可以了解並運用所謂「大拗」、或者「一字雙救」類,聽起來很是神奇的語句了。   常被人所引為例句的,最為著名的莫過於陸遊名句「一身報國有萬死,兩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此句為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變格「仄平仄仄仄仄仄」。而對句本著不犯「孤平」原則,在七言句第三字平聲字變為仄聲字後,第五字改仄聲字為平聲字,而這一變動,恰恰也救了出句的大拗。是謂「一字雙救」。        而五言句如「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唐 李商隱《登樂游原》),出句五字皆仄,但我們只要記住它是從「仄仄平平仄」句變化而來後,對句我們要做的只是將第三字仄聲字改為平聲字,做為拗救即可(拗救句,只在出句出現,所以在拗救時不能變動對句「二、四、六」字的交替規則,在不犯「孤平」前提下,變動第三字即可進行拗救)。

    關於格律詩變格的幾種變法:

        畢竟格律詩受了太多約束,不管是平仄還是押韻對仗,無一不限制了詩人的創作,在此情況下,出現了一些折中之法,冠之以美名,從而將束縛的思想得一釋放。

  我們開始學寫詩對仗時,往往注意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只看句子工整,而忽略平仄相對。而我們在寫作時會遇到一些情況,比如沉浸在詩情里時,會不由自主寫出一些句子,而校對後,發現有諸多問題,或是錯律,或是錯韻,或是不對仗。在此我整理了一些遇到此類情況下,前人們所用的一些技法。詩人為了遷就平仄,把詞語在結構上進行調整。於是就有了錯綜對、借對、流水對等等。

  一、錯綜對:是古代韻文對仗的一種方式,它不拘字詞的位置,相對的詞語處於錯綜交叉的情況。錯綜對,指凡是出句的詞語與對句的詞語本可相對,但不是在同一個位置而是錯開的情況。

    錯綜對又稱「交錯對」、「交互對」、「交股對」、「磋對」、「犄角對」,屬古詩對仗寬對中的一種現象。對仗時字詞位置不是依次相對,而是交錯相對。其特點是字詞位置不是依次相對,而是錯開對的。    如王維的五律《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中的頷聯:「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出句後三字是「柴門外」,對句後三字是「聽暮蟬」,「柴門」和「暮蟬」,都是前一字修飾後一字,可以相對,但從片語位置來看錯開的,故屬錯綜對。毛主席的《七律·吊羅榮桓同志》有句「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欺」與「非」也是錯綜對。    有一些書中舉例多以首聯為例,如劉禹錫《始聞秋風》首聯:「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整聯中,「君」、「我」,「與」、「卻」位置不同,屬錯綜對,關於這種說法,我是不認同的,因為在律詩里,首聯可以不對仗的,所以也不存在對仗問題,除非是詩中運用了「偷春格」。在此不多加評述。   二、借對:也稱借義對。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的詞構成對仗,但詩里所用的並不是這一種意義,而是另一種意義。如杜甫《曲江》詩中寫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為「平常」,一是「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裡用「尋常」來對數詞 「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三、流水對:流水對屬近體詩中的一種,是指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相對,而是上下相承,兩句不能互相脫離,更不能顛倒,在語言結構上有一定的前後秩序。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這兩句之間有前後承接關係,必須是先到水窮之處,然後才能坐下來,看雲起雲落。這兩句的先後次序不能倒置,下句承接上句,兩者構成一個順承複句,而這兩句使用的詞語卻構成對仗。這種對仗有如流水從上游流到下游,故稱之為「流水對」。

   四、扇面對:扇面對,亦稱「 扇對 」。舊體詩對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對,如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一首詩中前聯與後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如杜少陵《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詩》「得罪台州去,時危棄碩儒,移官蓬閣後,谷貴歿潛夫。」其中「得罪台州去」與「移官蓬閣後」對仗,而「「時危棄碩儒」與「谷貴歿潛夫」對仗。

  五、偷春格:偷春格是格律詩寫作中對偶的一種特殊運用,就是本來應該是第二聯對仗的,提前把第一聯對仗了,第二聯就不用對仗了。這種格式就像冬天的那個梅花,把春色偷來率先開放,故名「偷春格」。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六、藏春格:即首聯、頷聯不對仗,頸聯、尾聯才對仗的稱為藏春格。如:                        《早花》                           唐 杜甫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             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雪杏,艷艷待春梅。             直苦風塵暗,誰憂客鬢催。

  七、蜂腰格:首聯、頷聯、尾聯皆不對仗,僅頸聯對仗的稱為蜂腰格,此格多見於五律。宋人魏慶之所輯《詩人玉屑·詩體》認為:「頷聯亦無對偶,然是十字敘一事,而意貫上二句,及頸聯,方對偶分明。謂之蜂腰格,言若已斷而復續也。」這是從詩意的貫通角度來解釋的,即頷聯雖不對仗,但上下句所敘為一事,到頸聯方對仗。從形象上看,本該都是對仗的兩聯,彷彿在頸聯斷了一下,所以叫已斷而復續。如:

                   《折楊柳》   唐 張九齡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鬢老邊城塵

 八、折腰體:是格律詩在平仄上的一種變格的稱謂。最早出現於唐代高仲武編選的《中興間氣集》。該書選錄了大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內一絕》:「八月長江去浪平, 片帆一道帶風輕。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關於,唐代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宋人的多種詩話中,亦提及過一說,大致定義為「中失粘而意不斷」。也就是說,第一,要「從中」失粘;第二,雖格律上「從中」失粘,但在詩意上並不截斷。簡而言之,折腰體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種變化,與整首詩的詩義無關。

   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這裡的「八句」,即是指律詩(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長律)。絕句只有四句,所謂「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

    同理,八句的律詩,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要強調的是,折腰後的平仄,須繼續按粘對的規律順承下去,該對的仍需對,該粘的仍需粘。(從形式上看,後半部分的平仄基本與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古人在創作格律詩時,極大部分是嚴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進行創作的。但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進行了一些平仄變化的嘗試,就是其中之一,這可以說是一種對審美更高意義上的追求。這種少量存在的不和諧,由於不對正格構成威脅,故反而形成了一種辯證意義上的缺陷美。    九、折腰句:格律詩中的七律,通常是上四下三格,間有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皆為折腰句。

如:                   《答客問杭州》                      唐 白居易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其中頸聯「大屋檐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即是此例。

    十、進退格:亦稱「進退韻」。進退格是兩韻間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韻,第四、第八則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一進一退,相間押韻。如:

   《餐雪》                            宋·方岳

  酒渴來時海不供,山寒餐玉有奇功。/東  柘漿滴處絲糕紫,冰碗擎將片腦忪。/冬  透骨洗清煙火氣,滿腔頓著水晶宮。/東  人間塵土何堪住,徑住瓊瑤第一峰。/冬   十一、轆轤格:亦稱「轆轤韻」。轆轤韻者,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先二韻用「七虞」,後二韻用「六魚」等,此起彼落,有似轆轤。如:

                  次韻楊宰葫蘆格                       宋 陳造

     生常信流坎,老不嘆漂零。/下平九青     雪後菊未死,雨餘山更青。/下平九青     仍煩析塵語,遠寄打包僧。/下平十蒸     政績隨詩價,多君日日增。/下平十蒸 

   十二、葫蘆格:「葫蘆韻」是一種律詩韻式,即通押二韻,先二韻甲、後三韻乙的韻式。這種韻式像葫蘆形狀,先小後大,故名「葫蘆韻」,亦稱「葫蘆格」。如:

           《七律無題》 

傷心莫過小橋東,依舊年年楊柳風。/一東人去空留花爛漫,燕來獨聽水丁冬。/二冬新潮女子常更伴,舊日歡情總在胸。/二冬何日學成歸國後,怕奴秀色已無蹤。/二冬

(未完待續!!!!)

如果對你有幫助,或者有疑義請留言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壽司之神》的匠人精神?
一口氣十遍《離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皇氏三墳
論當代詩詞價值觀念的傳承與重建
民間小調有什麼傳承意義?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傳承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