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般若花(下)
佛教的形式、教理和人生價值觀
(一)印證真理的三種標準——三法印
(二)對一切事物的三種觀點——空、假、中 (三)事物的客觀規律性--因果論 三、佛教對人生價值的看法及其道德結構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這次袁家毅教授要我向同學們作一次關於佛教學術思想的報告,鑒於本人對佛教認識不夠全面,知識水準不高,本來不打算來講,但考慮到佛教是一種影響深廣的社會歷史現象和文化現象,來談一些佛教的基本教義和它對人生價值的看法,使同學們擴大視野,了解佛教對我國傳統文化、道德結構、生活領域等方面的影響,是有一定意義的,於是愉快地接受了這一任務。現在我分三個方面來講。不當之處,請大家給予指正。 一、佛教的形成和發展簡況: 佛教產生在印度,它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他降生在印度東北喜馬拉雅山麓的迦毗羅衛國,就是現在尼泊爾國境內的畢柏羅婆地方。釋迦牟尼是國王凈飯王的太子,原名悉達多。它從小就學通了各種學問和兵法、武藝,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但當他青年到城外郊遊時,見到了病人、老人、死人和出家人,給了他很大啟發,常常獨自思考,怎樣才能使人類的痛苦獲得解脫?當他看到印度四個階級的不平等待遇,也感到很不滿意。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奧秘,他29歲時終於排除了各種阻擋、干擾,拋棄了人間的尊榮富貴,在一天夜裡,看了正在酣睡中的妃子和愛子最後一眼之後,便跨上馬背,離開了王宮,到深山去探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六年極其刻苦的生活,在35歲那年終於克服了內外魔障,明悟了一切事物無不是因緣所生,從而體驗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狀態,成為一名覺悟者——佛陀。釋迦牟尼佛證道以後,他就毫不停頓地在印度和恆河兩岸,開展了弘法、教化工作。他的目的在使人們都能象他那樣明白真理,解脫痛苦。他並不要求人們對他作盲目的崇拜,而是用純理智、純客觀的自我悟證,使一切眾生——主要以人類為中心,獲得智慧和幸福。他奔走各地,傳教說法近半個世紀,到80歲那年從容、安祥地圓寂了。 佛教形成以後,不斷向各國傳播,特別盛行於亞州,許多國家普遍地把佛教奉為國教,近年來在歐美各國也廣泛流行。這說明佛教文化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在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我國後,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逐步納入了中國文化的框架內,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政策得到了恢復和貫徹,這不僅使宗教的文化藝術,受到了重視和保護,也為以歷史發展的觀點,推動宗教學術研究指明了方向。二、略說佛教的基本教理
——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佛教對宇宙人生有獨到的見解,這就是因緣和合、生起萬法的觀點,即不管是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乃至我們的主觀認識,無不都是各種條件和合的現象,缺少一個條件就不能產生事物本身。譬如一棵樹便是由種子、肥料、陽光、人工等所結合;這個大課堂是由水泥、鋼骨、磚木等所建造,條件不具足就不可能有樹木和會堂這些現象。同學們有學習的要求,這是「因」;經過家長的贊助,老師的教導,這是「緣」,將來便能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這便是「結果」,可見萬事萬物,因緣和合,才能生果。既然是因緣和合所生,就不免要遷流、變化,它們的體性是空的;體性雖空,但不妨有事物的各種假象,這就叫「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用兩點論來說明一切事物的。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豁然開悟,就是洞徹了宇宙人生是一系列無窮無盡的緣起現象;明白了事事物物都是生滅變化、互相依存的,沒有孤立和絕對的存在,正象時間和空間都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如果沒有物質運動,也就沒有時、空間的概念。 在人生領域裡,人們一切活動,看來是各自進行,實際上是農民為我種田,工人為我織布,我們的衣、食、住、行事事都依賴別人的幫助,才能生存。我們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他人提供方便。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相依賴,互為緣起。用「緣起性空」這一根本觀點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自然形成了下列一些基本哲理: (一)印證真理的三種標準——三法印: l、諸行無常:說明一切事物都處在發生、發展、消滅的無窮循環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如宏觀世界的各種天體:太陽系、銀河系、星雲、星團等等無不在運動變化,所以佛教說世界是成、住、壞、空,不斷循環。這一論點,已由當前宇宙學家的新發現所證實。美國天文學家佐治?甘茂(GeorgeGamow)曾發表了「宇宙是在虛無一物的情況下形成的」這一觀點。形成的過程是從非物質,先形成次原子的粒子、微子等等,然後形成原子,進入了物質狀態,再進而聚合到了極大密度時,壓縮到極點,就發生了巨大爆炸、輻射出去的氣體,逐步形成了星雲系統。目前世界各著名天文台都攝得許多「噴射星雲旋系」和「無線電波星雲旋系』(Radio-galaxy)的照片。例如美國海勒天文觀測台攝得一座典型的噴射星雲旋系,射出的強烈光炬,長達一萬光年。這就說明了虛無之中能射出物質。同時,許多天體,則是在不斷衰老之中,太陽上出現黑的斑點,正是太陽內部劇烈運動的結果,由於它每分每秒在釋放著能量,當然也有縮小、爆炸和熄滅的日子。發生、發展、消滅是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可抗拒的規律。天體的成、住、壞、空以及現代科學所說物質可變為能量,能量可變為物質,正是佛教理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物質領域裡的精闢概括。但是佛教的這一論點,實際上不僅指物質領域,而是論證物質、思維和絕對理體的融通不二的境界。同樣肉體上有生、老、病、死,思想上有生、住、異、滅、說明我們經驗世界中的一切現象——不管是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無不在迅速發展、變化之中,所以說一切是遷流無常的。 2、諸法無我:「諸法」是指一切事事物物。所謂「我」主要有二種含義:①常住不變的意思,即不因時間、空間等各種條件的變化而消失;②能作主宰的意思,能隨心所欲主宰一切。但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隨著細胞的新陳代謝而生生滅滅,細胞又是各種元素所合成,不可能常住不變;也不可能有主宰一切的能力。譬如誰都不想死,但死字臨頭,哪個能自作主張?因此,所謂我,實際上也是「緣起性空」的。 3、涅盤寂靜:「涅盤」譯為「圓寂」,即一切智慧、道德都圓滿,一切煩惱、習氣都寂滅,帶來內心世界永恆的寧靜。當人們掌握了無常、無我的道理後,就會對客觀世界和主觀意識不再堅固執著,不會凝結、僵化,打破「我」字當頭的種種不良傾向,用變化、發展的觀點去觀察、處理一切,平衡人們的精神生態。這種「涅盤寂靜」的境界已被許多學佛的人所證實。從邏輯推理上來說,我們的思想、心念既是有生有滅的,那末必然有一個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的「不生不滅」的空寂靈明境界,這是可以理解的。大乘佛教更綜合和深化了「三法印」,而說「一實相印」。通過時時以智慧觀照,有助於化除我、法二種執著,達到超越主客觀分別,進入光明自在境界。在證實這一客觀真理——實相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到人我一體,從而發起了同體大悲心,積極向上,與人為善,自利利他,達到凈化心靈、凈化人生的目的。 (二 〕對一切事物的三種觀點——空、假、中這是緣起性空道理的高度概括。任何事物都可從空、假、中三方面去認識。上面所說的樹,就可以這樣說:「所謂樹,即非樹,是名樹。」因為樹是各種條件的結合,本質上是空的(即非樹);本質雖空,但不無樹的假象(所謂樹);雖假而空,雖空而假,對立面的統一,不妨立樹之假名,就是中(是名樹)。著名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就有許多這樣的論點,其中甚至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未學佛法的人就搞不懂,為什麼弘揚佛法的人,卻來一個180o轉彎,徹底的自我否定——「即非佛法」?要知道雖然有佛法,但佛法也不過是借言語、文字來表達的概念,執著佛法與執著妄想,本質上沒有兩樣,譬如珠粉入眼和塵埃入眼,同樣會遮蔽視線,所以說「即非佛法」。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佛法中所包含的辯證法因素是十分豐富的。
(三)事物的客觀規律性——因果論: 從因緣所生的緣起觀出發,必然形成動機、行為與效果一致的因果規律的理論,這是佛教重要學說之一,它對促進個人品德,自覺抵制不良習氣,大公無私,遵紀守法,從而改善社會風氣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教化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含有因果的道理。例如你惡言傷人,人家便會用惡毒的言詞來回敬你,或者伺機報復;如果你熱心助人,當你遇到困難時,便會有人來幫助你。同樣,你對社會有大的貢獻,就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惡口罵人,被罵人心中發生的怨恨必然反饋不良信息到罵者身上,反之則是良性信息的反饋。佛經上曾說:「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孟子曾說「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這些都是因果律的反映。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也是因果律的生動說明。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出現為善的終身潦倒,作惡的反尊榮富貴的現象,在傳統學說中往往無法解說,引起人們對因果報應的懷疑。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傳入中國後,便突破了哲學思想上的困境。佛教說明生命的信息流,不僅限於一世的生死,因為反映在心理方面的因果關係是比較複雜,超越時間的限制,它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儒家不也曾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佛教更具體說明善惡報應的嚴肅性、規律性,真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來到。」佛教三世因果學說,是以身、口、意三方面造作的能力——業力不失作為理論根據的。概括說明因果關係的教理是「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1、苦諦:這是佛教對人生的價值判斷,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一般說來,人生有八種苦:生、老、病、死、愛別離(與親人別離)、怨憎會(和不可愛的人會合)、求不得(得不到所慾望的東西)、五陰熾盛(心身日夜如火熾盛燃燒)。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真是科學猛進,知識爆炸,逐步邁入了信息社會,但對人生所產生種種痛苦的解脫,仍是無能為力。象日本是一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但據前二年的報載,這個國家一年內曾自殺二萬多人。最近報載:「據統計,法國每年有1.2萬人自殺,自殺未遂和有自殺企圖者,更是高達12萬人,精神空虛,生活無望,是自殺的主要原因」。這些現象值得人們深思! 2、集諦:「集就是集合、聚集,是說明受苦根源的真理。人生由貪、嗔、痴等煩惱的因,促使身、口、意三方面進行顛倒活動,形成了業力——一種看不見的潛在力量,惑、業結合,便會招集種種苦果。這就是所謂「因惑造業,因業受苦」! 3、滅諦:是說明滅苦的真理。滅除了惑和業以後,就進入了安樂、清凈狀態,也即上面所說的「涅盤寂靜」。 4、道諦:是說明要解脫痛苦,必須修道的真理。佛法實踐的法門無量無邊,但都是以持戒、修定、開慧為實踐的總綱:以持戒對治妄作妄為;以修定對治散亂不安;以開慧對治愚痴顛倒。分別來說,就有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攝等無量法門。 上面所說的「四諦」中,「苦」、「集」二諦是講世間的因果,「滅」、「道」二諦是講出世間的因果。大小乘佛法都是以「四諦」為理論基礎。進一步說明三世因果關係的,是造成生命循環的「十二種緣起」,這裡從略。 三、佛教對人生價值的看法及其道德結構 從上述「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出發,佛教特別重視人的價值。首先,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間成佛的,雖然他教化的對象很廣,但是以人為本位,只有人最適宜於探求真理,徹證真理。因為佛教認為宇宙間有較好享受的高級生命,他們不存在脫離苦惱的需要;低級生命如牛馬畜生之類,智能低劣,又被人們所奴役,也沒有追求真理的可能。只有人是「萬物之靈」,又處在苦樂相等狀態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為追求真理去奮鬥。人們在各種苦惱交迫的情況下,又都有解脫的要求。所以佛陀教導弟子們要以「八苦」為師。「苦」當然是人們所厭患,但如果因受苦而奮發圖強,便可變壓力為動力。正象孟子所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逆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也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說,壞事可以變為好事,好事也可以變為壞事。要想達到清凈圓滿的佛陀境界,還要以人身作為基礎。所以佛教中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就是提醒人們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辜負這寶貴的人身。另外,我們知道在自然科學中,「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是關於物質運動最重要的普遍定律之一。它說明能量的形態,雖然可以發生轉換,但能量的總和是保持不變的。佛教的輪迴學說也可藉此來作比喻說明。佛教認為人的生命也可轉換為另一個形式——低級生命和高級生命的互相轉換,其中佛教心理學上所說最深層次的能量——第八識,始終在起主導作用。它含藏的一切染凈種子,遇緣便起活動,無始以來,相續不斷,推動生命長河的向前奔流。而人正是通過努力向高級生命發展的重要基石。換句話說,要成佛就要從人做起,先要做個好人,貫徹人類應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規範,完成了人格的修養,學佛的基礎也就奠定了。
佛教的道德結構可概括為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具體地說,就是要求人們認真實行「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殺生(主要是不殺人)、不偷盜(不偷竊屬於別人的東西)、不邪淫(不亂搞男女關係)、不妄語(不說假話)、不飲酒(不酗酒鬧事)。這些戒條十分重要,也十分合理,是人人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殺人、偷盜、亂搞男女關係,國家也要繩之以法。一個信口開河、言而無信的人,或者酗酒鬧事的人,都是不受人們歡迎的人。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從行為、言語、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惡,做到十善:行為上,不殺生而保護生命;不偷盜而勤儉節約;不邪淫而純潔清白。言語上,不妄語而說老實話;不兩舌而說團結話;不綺語而說樸質話;不惡口而說和善話。思想上,不慳貪而廣行布施;不嗔怒而難忍能忍;不愚痴而勤修智慧。 但「五戒、十善」還是個人的道德準則,對一個修菩薩行的大乘學者,佛陀更要求深入世間,無私奉獻,「恆順眾生」、「莊嚴國土」,進一步實行「六度、四攝」等廣大法門,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大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從而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 「六度」:就是①以「布施」度慳貪,不但不貪分外之財,還要以錢財和學問、知識等來幫助別人;②以「持戒」度放逸,促使人們去惡從善,遵紀守法,造成嚴謹的生活;③以「忍辱」度嗔怒,忍受別人對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並能安忍眾苦,與艱苦的環境作鬥爭,不被種種煩惱所動搖;④以「精進」度懈怠,就是大勇無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⑤以「禪定」度散亂,排除雜念,使思維能力統一集中,制心一處;③以「智慧」度愚痴,用高度的判斷、覺察力量,善巧方便地開展工作,研究學問,把握時代的脈絡,學好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此外「四攝」就是從四個方面攝取眾生:①「布施攝」就是以物質、才能等幫助別人,為人民謀福利,為國家作貢獻;②「愛語攝」就是和言悅色對待別人,使別人生歡喜心而受感化;③「利行攝」就是代人之勞,成人之美,處處代別人著想,熱心服務社會,維護社會公德;④「同事攝」就是與大家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任勞任怨,埋頭苦幹。 從以上「六度、四攝」的道德內容中,反映出大乘佛教立足人間、無私奉獻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把這些內容與「五戒、十善」等道德規範連結在一起,推動人們心靈、氣質的不斷升華,有利於形成歡樂、和諧的人際關係,進入真、善、美的和平、幸福境地。它與精神文明建設互相協調和補充,對社會的安定、繁榮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使超越世間而又不離世間的人間佛教思想,充分發揮社會效果。在此基礎上,佛教學者通過努力實踐超越二元對立的絕對真理,追求自我完善,積極開發自性潛在的無盡寶藏,無限擴展新的生命力,掌握自己,利濟他人,把小我融化為宇宙全體,共同奔赴光輝的未來,圓滿實現人生的終極價值。 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說: 「修菩薩行的人不僅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還要觀察、認識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無我的,要認識到整個世間主要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不斷發生、發展、無常變化、無盡無休的洪流。這種迅猛前進的滾滾洪流,誰也阻檔不了,誰也把握不住。菩薩覺悟到在這種無常變化的洶湧波濤中,順流而下,沒有別的可做,只有『諸惡莫作,眾喜奉行,莊嚴國上,利樂有情』,這樣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無常變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沒,依靠菩薩六波羅密的航船,出離這種無盡無邊的苦海。……這是佛教無常觀的世界觀和菩薩行的人生觀的具體實踐,這也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基礎。」 真可謂語重心長,淋漓盡致!趙朴老的講話可作為今天報告的最好概括。他的所謂菩薩行,正是佛教對人生價值的肯定。這次報告的目的是和大家共同進行一次學術上的探討,填補對佛教文化和哲學思想在認識上的某些空白。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有關佛性答問
答:佛法有權、實、頓、漸和禪、凈、律、密等等的不同,可以普遍適應客觀的需要,雖不能都親見佛性,但能依法實踐一分,便能得一分利益,正象海水深廣,大象小鼠前去飲水,可以各得其飽。參禪的人因可直下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而真能老實持名念佛,心心相續,念念無間,久久功夫成片,也自然能進入一心不亂境界。只怕思想上執見深,障礙重,不肯信,不肯行,在佛法看來,是很可憐憫的。
問:佛教說;佛性「不落空有,不可言說」,又有能離肉體而客觀地存在的說法,佛性既不是物質,怎能獨立存在?那豈非墮入唯心論,而與靈魂等幼稚學說名異實同? 答:「不落空有」即不著空有的兩邊,因空有對峙,都是生死的有為法,著空著有,都不能顯中道佛性。「不可言說」正說明言語文字,只能勉強說明佛性,不能代表佛性,可見佛法重實驗的精神了。同時,佛性既類似一種能量,故有客觀存在的可能。佛法對哲學上的根本問題——存在和思維的關係問題,具有它圓融的看法——心物不二,這與唯心論哲學的論點有所不同。至於靈魂之說,屬於業識、中陰一類,是虛妄的、偏執的、有漏的、生滅的,而真如佛性則是真實的,圓融的、無漏的、不生不滅的,不能相提並論。 問:那末怎樣才能真正證到佛性呢? 答:切實地說,要證到佛性,首先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佛法的要領。 問:明心見性不是要求很高,一般人能行嗎? 答:由於各人妄想執著有深淺,故明心見性有難易,但見性卻是學佛人分內之事,因為學佛願望成佛。成佛必須明心,「當仁則不讓」嘛!古德說過「平常心是道」。可見既不是神秘玄妙,也不是要求過高。 問:明心見性簡單的涵義是什麼?見性和證性的關係怎樣? 答:簡單說來,明悟妄心生滅不可得,息下妄心,徹見真性,就叫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自我顯現,自我認識,自我體會,自我肯定,也就是「悟」的階段;悟後起「修」,才能「證」到佛性。所以嚴格說來,未悟以前的修,雖是必要,但不免盲修瞎煉,譬如要打掃千年暗室,苦於無從下手,必先開燈,了了見室內雜亂情況,方可有的放矢,進行清理。修心也是這樣,見性正象開燈,見性後磨鍊習氣,才能逐步徹證本覺佛性。當然,在開燈之前,必先摸到開關。也就是說必先選修對機的法門,由依法修持而息妄顯真,頓悟自性,然後綿密保任,即境煉心,趨向正修。故知由修到悟,悟後再修,由修而證,所謂「理可頓悟,事須漸除」,實是修行成佛的一般規律。當然也有頓悟頓證的人,但畢竟是少數,而且所謂頓證,也何嘗不是由積漸而來呢? 問:在無量法門中,修什麼法門;最易悟性?答:佛法重在當機,並無定法可說;且法法皆可入道,法門都是般若。當參禪到心行處滅,靈光獨耀時,不是這個是什麼?當研教到境觀相資,圓解大開時,不是這個是什麼?當持名到能所雙忘,無住無染時,不是這個是什麼?當修密到寂然不動,見聞了了時,不是這個是什麼?可見方便不同,歸元無二。以指標月,意在見月,如果執指為月,分別勝劣,豈非笑話!話雖如此,離心意識,直指本心,簡便、迅速,畢竟莫過於禪宗了。
問:聽說參禪方法有所謂「參話禪」和「直指禪」,二者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比較適宜於現代人的修持? 答:所謂「參話禪」是參一句無義味話頭,要求發起疑情,而不能從語句上去分別、理解。參到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猛著精彩,截斷學人意識卜度,引發本地風光。但參話頭是後來的事,宋時,杭州徑山的大慧宗杲禪師才竭力提倡。當初都是用直指的方法。當二祖慧可「覓心了不可得」時,初祖便謂「與汝安心竟」。三祖僧粲因身纏風恙,要求懺罪。當他悟「覓罪了不可得」時,二祖便說「與汝懺罪竟」。同樣,當四祖道信要求三祖給予解脫法門時,三祖問:「誰縛汝?」,說「無人縛」,「何更求解脫法門乎?」四祖便於言下大悟。這些公案乾淨痛快,發人深省!六祖惠能大師更開門見山,直指無住心態。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也言下大悟。這所謂「與么時」,即不思善惡時,也即歷歷孤明時,這是此公案的關鍵。聽以祖師說:「但能與么時,不愁不徹悟。」實際上,人們正當善惡不思——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時,只要拈取這剎那顯現的空靈心體,無不恍然大悟!《傳心法要》說:「息念忘慮,佛自現前;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後來,這種直指方法一直沿用。如唐時的臨濟禪師示眾說:「要識這無位真人么,即令說法聽法者是。」又如龍潭崇信禪師問天皇禪師:「自某到來,未蒙指示心要。」皇說:「你擎茶來,我接;你禮拜時,我低頭,那一處不開示心要?」信低頭不語。皇說:「要見直下便見,擬思即不是。」崇信禪師當下開悟。進問「怎樣保任?」皇說:「任性逍遙,隨意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又如唐憲宗問鵝湖大義禪師「何者是佛性?」師對曰:「不離陛下所問。」 直指本心,當下契入,可謂是「正直舍方便」的妙法,但是毫釐之差,失之千里。所以雲岩禪師告洞山良價:「承當此事,大須仔細」。無准師範禪師有偈說:「亦非凡,亦非聖,當體如如絕修證,道人到此須推詳,莫把識神來錯認。」後來人們情見深固,妄想日多,於本來面目,難以契合,於是禪師們便各出手眼,或參話起疑,或即境示人,或當頭棒喝,或機鋒逼拶,莫非使人於識情不行處,親自領悟無念心體。但是參話頭重在起疑,如果疑情發不起,不免形成「念話禪」,就失去作用;何況現代人大都終日忙碌,誰能參到廢寢忘食,死去活來?《金剛經》說:「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世尊在靈山會上,何曾用過棒喝;達摩大師西來,也何嘗教人蔘過「庭前柏村子」。禪是活潑潑的,從來祖師大德,並無實法與人,豈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只教參「念佛是誰」?參來參去,只在妄想里作活計,到底與自性了不相干。所以反不如直指本性,承當便了,來得乾脆利落。不過從直指悟人的,也有前提,一是平時認真修法,對一切妄想、執著都作空華觀,使常與無住心態相應;二是常親近明師益友,相機點化,抽釘拔楔,助使悟入,譬如有人辛苦遠行,已近寶所,卻不得其門而入,經人指示、推進,便得入門。所以六祖說:「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若一時未遇明眼人,也可取《楞嚴經》、《楞伽經》、《金剛經》等大乘經典,來作印證。 另外,直指悟性必須腳跟點地,經得起考驗。如大寂禪師聽到大梅悟後住山,便派侍者去問:「和尚見馬大師時,得個什麼,使住此山?」「大師向我說『即心即佛』我便向這裡住。」侍者說:「馬大師近日佛法又不同了,現在他說非心非佛』了」。大梅卻說「這老漢惑亂人,沒有了日,讓他去『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聽到後歡喜地說:「梅子;了;」但唐時宰相於頔的情況,便有所不同。當他問紫玉禪師「怎樣才是佛?」時,紫玉召喚說:「大夫!」於頔應諾。紫玉便說:「即此是,無別物。」於頔似有所悟。而當葯山惟儼禪師用「可惜於頔相公埋向紫玉山中了也」這句話試他時,於頔便自生懷疑,不敢承當,又轉問葯山禪師「怎樣才是佛?」說明他以前所悟是經不起考驗的。所以直指悟性,必須腳踏實地,忌似是而非。 問:有人說:明心見性後,生死便了,對嗎? 答:明心見性的人,離了生死尚遠,正象上面所說,暗室的電燈,雖已開亮,垃圾尚待清掃,不能認為開電燈等於掃清了垃圾;也不能認為垃圾未清,就說電燈沒有開。有些人雖已開悟見性,只因習染深厚,一時不能凈盡,遇個別境界當前,未能不動此心,但並不妨礙其已開正眼,自能不失覺照,知其虛妄,不取不舍,不至於粘滯執著,留連忘返,譬如有線風箏雖在空中飄蕩,卻有一線牽住。只要假以歲月,勤加打掃,習染分分化,佛性分分顯,畢竟能了生死、成佛道。另外,歷史上高僧大德已明心性,而生死未了的事例很多,象唐朝惠林寺的圓澤和尚,曾與李源友善,有一天他們相約去朝禮峨嵋山,圓澤想取道斜谷,李源要取道荊州。最後圓澤和尚同意從荊州方向前去,當船到南浦,看見一婦人在汲水,和尚望而悲泣。李源驚問其故,他說:「我原想取道斜谷,正欲避開這婦人。因為她已懷身孕,正待我為子,不逢則已,現既相遇,實難避免。」他約李在三日後相見,以一笑為信,並說「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當再與公相見。」圓澤和尚當晚入寂。過了三日,到婦人家探望,果生一兒,並對李源微微一笑,李便把來龍去脈向家裡人講清。十三年後,李源自洛陽到杭州,以赴前約,在葛洪井畔聽到一牧童扣牛角唱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李源上前招呼說:「澤公健否?」牧童說:「您真是誠信君子!但我世緣未盡,未能親近,彼此勤修不怠,以後自可再見。」大家看!圓澤和尚已知過去未來,得了宿命通,在生死關頭仍然不能打破,這正說明僅僅開悟見性,而見思煩惑未盡,還是不免隨業流轉呀!此外,草堂青禪師轉世為曾魯公,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歷史上一直流傳。這幾位禪師都是宗門巨匠,有解有行,只以情染未脫,依舊生死輪迴,實值得人們深思! 問:這樣看來,明心見性,徹悟根本,好象也不管用,生死關頭仍難透脫,是嗎? 答:不!人們依於般若正智而明悟本具的光明性體,這是學佛的根本。所以菩薩六度萬行,都以般若為先導,若無般若,五度莫非世間有漏善法,不名為度。但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故佛隨機施教,開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中,學人必須自諒根性,擇一專修。總的說來,專仗自力為難,兼仗他力為易。例如凈土法門就是稱為三根普被的、得他力加持的特別法門,也是普濟一切含靈的大總持法門,這是許多往聖先賢——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蓮池、蕅益、徹悟、印光等諸大祖師所走過的道路,他們為我們作出了光輝榜樣。總結上面所說,「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實是我們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出離無盡無邊苦海的正確航向! 問:有人在各種修持中,見光見佛,或類似發神通、發特異功能等等,應該怎樣看待?答:要知道學佛的真正目的,在於斷除我法二執,開發本具智能,解脫生死流轉,成就無上菩提。雖然在修學禪定或藏密氣功等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息的方法,不僅有防止禪病,促使長壽健康的作用,而且有發種種特異功能的效應,但這不過是修禪密功夫的初級階段和副產品。佛法要領是無念、無相、無住。《金剛經》是「為發最上乘者說」,卻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說得這樣斬釘截鐵,還疑什麼?我們凡夫的心理,都求有所得,若無所得,就感到失望。這不僅是多生著相、貪得病根在作怪,也正是不明無相、無住的佛性所致。《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而不少人卻希求見光見佛,追慕神奇,從而走邪入魔的也大有人在。這樣學佛,豈不可嘆,《楞嚴經》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五祖也因此指示六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當知神通有報得的、依得的(依靠外力)、修得的(如外道也能發五種神通)、證得的(如阿羅漢,見思煩惱已斷,六通齊發)種種不同。真正所謂神通,是由修而證。心神通達,由體起用,由我達彼,是人人本有的潛在功能,只因為情慾所蔽,障礙不通,有體而不能起用。一般人不了解神通的本質,就以變幻為神通,實際上是幻境、幻覺和幻術罷了。我們無始以來,識情纏縛、無明作主,如同流寇,出入六道。能悟證佛性,在一切境緣上勤於轉化,不粘不滯,不染不著,剎那間轉有為空,革凡成聖,不變隨緣,遙遙自在;證知自性廣大圓明,萬世古今不離當念,千方剎土不隔毫端,這正是難能可貴的極大神通;這時一切塵勞妄想轉成自心的全體大用,用而無住,念而不著,正象流寇已受招撫,全聽自性指揮,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不再為患。六祖惠能大師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又說:「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又從前龐居士說:「神通與妙用,運水與搬柴。」可見道在尋常日用之中,只要悟性後時時打磨,力化五欲——財、色、名、食、睡,勤去五蓋--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一旦時機成熟,自然六通齊發,大用現前。永嘉大師《證道歌》說:「但得本,莫愁末,如凈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且看歷來祖師大德從不以神通化導學人,如蓮池大師就曾力斥弟子中著於神通的人,以免偏離學佛的正確宗旨。從前百丈禪師大弟子黃粱,二十歲時游天台,遇一出家人,目射寒光,認為是有道之人,便和他同行。到了溪邊,正值洞水暴漲,無法過渡。這人就以草笠浮在水面,牽黃案禪師同渡。師說:「您自己渡吧。」這人便牽衣踏波,如履平地。師就說;「我原來認為您是有道之士,原來是玩神通的。」從此與這人分離。還有唐朝代宗時,印度來一位比丘,叫大耳三藏,自稱有他心通,代宗請南陽慧忠國師勘驗。師問:「聽說你有他心通是嗎?」三藏說:「不敢。」師問:「你知即今老僧在什麼處?」「和尚是一國之師,為什麼到四川看龍舟競賽?」師又問:「現在老僧在什麼處?」「和尚是上國之師,為什麼到天津橋上看弄猢猻?」過了一會兒,師冥心絕想,又問:「現在老僧在什麼處?」三藏便瞠目結舌,無話可答。師便呵斥他:「你這個野狐禪,神通在什麼處?!」這是因為大耳三藏賣弄神通,所以被國師訓斥。因此敬請學佛同道老老實實,持戒修行,觀心、念佛,切莫執取幻相,追求神奇,播弄精魂,自誤誤人。
略述修禪次第
(一)六妙門
(二)十六特勝(三)通明三、出世間禪(一)觀禪(二)煉禪(三)熏禪(四)修禪四、非世間非出世間禪五、教外別傳——最上乘禪 禪也叫禪那,譯為靜慮,心體寂靜,能審慮事物,故叫靜慮。它是修定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也叫禪定、思維修,含有定慧等持的意思。在戒定慧三學中,乃至一切佛法都是以定為依止;百千三昧,神通智慧,皆從定發。了解修禪次第,對修學佛法有重要意義。 禪的種類很多,有淺有深,大體上可分為四大類:一、世間禪;二、亦世間亦出世間禪;三、出世間禪;四、非世間非出世間禪。在下手的方法上,可分為觀息(如數息、隨息)、觀色(觀種種形色)、觀心(直觀當下心念或不生滅覺性)。一般說來,修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的凡夫禪,是從觀息下手;悟我空偏真之理的小乘禪,是從觀色下手;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的大乘禪,是從觀心下手。現把修禪次第簡略敘述如下:一、世間禪 世間禪是產生一切出世禪法的根本,所以也叫根本味禪;它有四禪定、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三種,因此也叫十二門禪。 1、四禪定: 初觀出息入息(梵語叫安那波那),攝心而數,從一至十。漸感覺氣息調和,心不馳散,這叫「粗住」。逐步增進,心念漸細漸少,這叫「細住」。此後,心境開始明朗,但仍有身心的感覺,這叫「欲界定」。逐步做到心境空寂如虛空,乃至不覺有身有物,便證入了「未到定」。這樣的定能出生初禪,但還沒有到初禪境界,所以叫「未到定」。此後,覺心身微動,出現動、癢、輕、重、滑、澀、冷、暖等八種感覺。叫做「動八觸」,這是心理上的變化,引起生理上的反應,正是進入初禪的現象。 初禪叫「離生喜樂地」,是說已離欲界之苦,心生喜樂,達到了心一境性——心念初步定住在一種境象上,開始進入了「念住」境界。初禪具有覺(新譯為「尋」)、觀(新譯為「伺」)、喜(粗)、樂(細)、一心五種功德,但既然尚有覺、觀二種粗細的尋求分別,影響定力的深入,因此厭離覺、觀,加功進修,不受不著,便得進入二禪。 二禪叫「定生喜樂地」,由於定力攝持,身心感到無比喜樂,心息相依,呼吸漸漸停止,這時頭腦清明,身體輕靈,進入「氣住」的境界。二禪具有內凈、喜、樂、一心四種功德。接著厭離二禪的過失,滅去「喜」心,內心進一步澄靜,便得進入三禪。 三禪叫「離喜妙樂地」,定力相應,心上沒有喜的感受,達到了妙樂境地,那時心臟、脈博的跳動,趨向緩慢,進入了「脈住」的境界。三禪具有舍、念、慧、樂、一心五種功德。最後,厭離三禪的過失,進一步破析,滅除「樂」想,這時出入息斷,心如明鏡不動,便進入了四禪。 四禪叫「舍念清凈地」,離去了喜、樂,住於舍受,一味清凈,具有不苦不樂、舍、念、一心四種功德,這才是世間的真實禪定。 2、四無量心: 在修四禪的中間,各可修四無量心,修「慈」是觀想受樂的景象;修「悲」是觀想受苦的景象;修「喜」是觀想苦者受樂而生歡喜的景象;修「舍」是觀想不苦不樂的景象。修時是先從至親的人觀想起,逐步推及其他五道眾生。修四無量心,是以無量眾生為所緣,故能感得大福。 3、四無色定: 如果厭離色界,滅去三種色:一、可見有對色,(如青黃等等色塵)二、不可見有對色,(如聲、香、味、觸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如無表色)一心緣虛空而入定,叫「空無邊處定」。 其次厭離「空無邊處定」,一心緣心識而入定,叫「識無邊處定」。 緣空叫外定,緣識叫內定,依內依外,都非寂靜,便依不用一切心識的方法,繫心無所有處而入定,叫「無所有處定」。 觀「識」是有想,觀「無所有」是無想,如果雙遣此二相,不見有無,一心緣中,念念不舍,便得「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定在三界中最為微妙,凡夫證入此定,往往誤認為涅槃,實際上此定雖能伏住第七末那識,故說「非想」,但第八阿賴耶識仍似盡未盡,故說「非非想」;也就是說入此定中,雖已沒有粗煩惱,但還有十種細煩惱——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五種偏行心所和五種別境心所)仍是虛誑不實,不能出離三界。二、亦世間亦出世間禪 這類禪有三種,就是六妙門、十六特勝和通明。慧多的人可修六妙門,定多的人可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的人可修通明。這些禪雖不離世間禪定,發有漏智,但也有出世的功能,能發無漏智,與世間禪純屬有漏的不同,所以也叫根本凈禪。 1、六妙門: 就是數(息)、隨(息)、止、觀、還、凈等六種微妙法門。分別來說,前三者屬於定,後三者屬於慧。修時或次第進修,或隨宜對治。如果在定中生起執著,便成有漏;若能用慧觀策進,就能得三乘的無漏道而出世。 2、十六特勝: 就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受喜、受樂等等。依此而修,能髮根本禪定,與三界諸禪相同,所以是有漏的;但在修持中,能處處破析不著,就能悟入三乘涅槃,這樣也就是無漏,因此叫做特勝。 3、通明: 修時是身、息、心同時並觀。例如觀自心時,同時通觀身、息;觀身時同時通觀息、心等。觀時明凈,而且能觀一通三,故叫通明。修時用上述三法,對於四禪八定所得的各種功德,知其虛妄不實,層層破析,不受不著,就得斷除見思煩惱,獲得阿羅漢果。前面所說的十六特勝是總觀,觀境較粗,這裡所說的通明是別觀,觀境較細。三、出世間禪 有觀、煉、熏、修的四種: 1、觀禪: 觀即依解起行。觀有深淺,行有先後,先修五停心觀:⑴多貪眾生不凈觀。⑵多嗔眾生慈悲觀。⑶愚痴眾生因緣觀。⑷多散眾生數息觀。⑸多障眾生念佛觀。修不凈觀時,先用方便修九想觀,對治對他身的貪著。將所愛的人,作死屍想,然後次第作膨脹、青瘀、壞、血塗、膿爛、蟲啖、散、白骨、燒九種觀想,能破除貪慾,同時,嗔、痴等惑也可隨著漸薄。但修九想易生恐怖心,因此可修八念——念佛、法、僧、戒、舍、天、入出息、死,來調伏,修時或次第或不次第,都入無漏,成就出世功德。修八念後恐怖心既除,可進修十想——無常、苦、無我、食不凈、世間不可樂、死、不凈、斷、離、盡。這樣可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得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上述九想和十想同而不同,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 為了對治對自身、他身的貪愛和背舍對世間四禪八定的貪著,就修八背舍——內有色相觀外色、內無色相觀外色、凈背捨身作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滅受想。修此八種背舍,發無漏智,斷盡三界見思惑而成阿羅漢時,便轉成八種解脫,這是「初行」。修背舍雖能對治各種貪著,因是初步觀行,未能隨心自在,次修八勝處,即發殊勝知見,以舍離貪愛的八種觀法,通過觀內外色相的多少和青黃、赤、白諸色,隨意能破自他貪慾,於禪觀中能得自在,故叫勝處,這是「中行」。次修十「一切處」,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十法,觀時一心作一一色等各照十方想,使定中色心周遍於一切處,這是「後行」。 其他四種停心觀,據理可知。心調停後,再深修「四念處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對治眾生依於五蘊身心所起之四種顛倒,但「四念處」僅觀苦諦,故尚須進觀集諦、滅諦、道諦,加修四正勤等一切道品,以伏斷煩惱,了分段生死。以上都是觀禪。 2、煉禪: 即九次第定。從離欲離惡、有覺有觀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修以上諸禪,觀行未熟,入禪時雜有異念,尚有間隔。修此禪時,修鍊既熟,能一禪一禪次第而入,心心無間,譬如煉金,能凈除滓穢,故叫煉禪,也叫無間三昧。 3、熏禪: 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一一次第入定後,再從最後滅盡定起,次第回入四空、四禪、乃至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後退奮迅而歸,進退自在。住在這三昧中,能熏所有觀定,都使通利,正象牛皮熏熟,便可任意操作,所以叫熏禪。 4、修禪: 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從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修到這一地步,具足功德,便是大力阿羅漢了。四、非世間非出世間禪 這是不共於凡夫、外道、二乘的大菩薩所修的禪定。如明悟諸法實相、圓融三諦一時現前的法華三昧;通達一真法界無盡緣起,廣修萬行,莊嚴佛果的華嚴三昧;七日或九十日,三業無間,繫念阿彌陀佛,感諸佛現前的般舟三昧;一切事畢竟堅固,諸魔不能破壞,以萬行莊嚴佛性的首楞嚴三昧等。以及菩薩修六度萬行所出生的九種大禪。如止觀雙修,定慧均等的自性禪;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的一切禪;大乘一切行法、一切善法、種種神通變化無不含攝的一切行禪;能除眾生苦患疾病的除煩惱禪等。總之,通過無量法門,勤修大乘禪定,自能漸得百千三昧。不落有漏、無漏的二邊,所以叫「非世間非出世間禪」。 以上略述修禪次第,使得一較有系統的概念,讀者如欲知詳細,可研習《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及其他有關典籍。在修持中,也可根據各人所宜,對治而修,不必如上述的一一次第。五、教外別傳——最上乘禪 上面所介紹的修禪次第,一般是指靜慮、思維、定慧雙修的禪那之禪。此外,尚有以「涅槃妙心」為核心,以不著言語,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即心即佛,一切現成為宗旨的禪宗之禪。它與色界之禪,自是不同。圭峰宗密禪師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上,稱之為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並說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即是此禪。自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大家都默然不識,只有大弟子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默契於心。當時佛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從此以心傳心的教外別傳法門,大放異彩。約公元五世紀,達摩大師東來,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此外,由達摩而慧可、僧粲、道信、弘忍以至惠能次第傳承六代。在五祖弘忍門下,弟子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惠能和神秀,分別開創了「南頓」、「北漸」二派,傳播範圍很廣。 惠能大師的禪法,以直指、直示為特點,把見性、悟性作為禪的生命,強調「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若識自心,一悟即至佛地。」主張即心即佛,直下承當。他還開示學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塵勞煩惱」,「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並說:「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可見惠能大師的禪法,始終即體即用地把見性功夫與般若妙行融貫在一起。 後來六祖門下的五大宗匠——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永嘉玄覺、南陽慧忠中,以行思——希遷、懷讓——道一兩係為最盛。幾傳之後就派生為雲門、法眼、曹洞、溈仰、臨濟五宗。總之,到惠能大師止,一花五葉,心心相印,影響所及,使禪宗在中國廣大地區,呈現了嶄新的面貌;到宋明時期,禪宗更是風行天下。它使人們從現實生活中,直接體認自心的現量境界和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獲得解脫的喜悅。
佛 教 常 識 問答——講於美國洛杉磯
徐恆志 著
(一九九五年九月)
一、什麼是佛? 答:佛也稱佛陀,譯為「覺者」,能徹證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動的、光明遍照的覺性;覺了一切煩惱都是因緣和合,虛妄不實;不受煩惱的干擾,朗然大覺,就稱為佛。二、什麼是佛法?答:能說明宇宙人生真理,能轉化一切煩惱,能斷除種種迷惑的方法,稱為佛法。三、什麼是菩薩?答:菩薩具體稱「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有兩種含義:一、是求大覺的眾生,稱為「覺有情」;二。是用佛法覺悟一切苦惱眾生,稱為「覺有情」。四、佛法包括哪些部分?答:佛法汪洋浩瀚,博大精深,它的內容可分為教法、理法、行法及果法四方面。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說的義理;行是依理所起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教和理是屬於理論的範圍,行和果是屬於實踐的範圍。佛法的理論,完全是從實踐中提煉出來而能指導實踐的。沒有實踐,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又是盲目的實踐。因此,佛法的教、理、行、果,是相互聯繫,分而不分的。五、什麼叫心法、色法?答:「心法」,指一切心理現象;「色法」,指一切物質現象,除色、心二法外,還有「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稱為五法。大乘說「五位百法」,小乘說「五位七十五法」。(詳閱《佛學大辭典》)六、什麼叫五乘佛法?答:乘各種法,使達到一定的果位叫「乘」。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如何理解? 答:佛法實際上只說一乘法--成佛之法。說「二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導,使中途不至於畏難而退。《法華經》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八、佛教與人生的關係如何?答:人生是整個生命長河中的一個短暫片段,充滿著矛盾和苦惱。佛法闡明宇宙實相和人生真諦,依之實踐,能從根本上解脫一切煩惱與痛苦。《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所以學佛的人,不作諸惡,力行眾善;工作、學習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覺照,凈化心地,不妄想、執著,不迷妄、顛倒,便可做到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禪宗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可見,在世能「覺」,便是出世。佛法與人生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九、佛法最主要的內容是什麼?答:佛法最主要的內容,在於教導人們息下生滅妄心,體悟本來不生不滅、無實無虛的真心,--常住真心。換句話說,是要人們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一一明心見性。十、什麼叫「三法印」?「三法印」對行者的關係如何? 答:一切事物運動變化,不是恆常不變,這叫「諸行無常印」。一切事物周遍分析,無我可得,這叫「諸法無我印」。自性不生不滅,滅一切生死流轉之苦,無為寂靜,這叫「涅槃寂靜印」。一切小乘經典,用這「三法印」印證,便可證明是佛陀所說,大乘經典卻以「一實相印」,印證其所說的真理,明白這些世出世間真理,是學佛的重要基礎。十一、有人提出:「時代不同了,為適應現代人的情況,應對佛法進行改革。」對嗎? 答:學佛的目的和要領,在證到「萬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無可改革的。眾生有無量痛苦,佛有無量法門,能治好眾生痛苦的,都是良方。但由於時代不同,在某些方式、方法上,可因時制宜,作一些改變,以利於饒益眾生,弘揚佛法。十二、什麼叫實相?一實相印? 答:實相就是離一切虛妄之相的真實相狀,也叫作真如、圓覺,自性……等等。當我們依法實踐,妄心逐步息下後,真實之相便得現,「一實相印」是「三法印」的綜合和深化。十三、什麼叫「諸法實相」? 答:世出世間一切事理、因果、性相……等等,統稱「諸法」;一切諸法都不離自性而有,全相即性,全性即相,真空妙有,融通無礙,故叫「諸法實相」;也叫真如、法性、法身、中道……等等。十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什麼意思? 答:相就是現象,一切現象包括物質現象和心理現象,都是種種條件和合而生(緣生),體性本空(性空),虛妄不實。十五、為什麼說實相無相,亦無不相?怎樣理解? 答:通過依法修持,逐步證知自性本凈,遠離一切虛妄、生滅現象,故說「無相」。雖自性無黏、無著,但一切事物無不隨緣顯現,了了分明,故說:「無不相」。無相就是「真空」,無不相就是「妙有」。十六、「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怎樣理解? 答:雖見諸相,知其虛妄而不執著,境寂心空,當下便見清凈寂滅的自性如來了。但這全在勤苦修持、悟證,才能相應。十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怎樣理解? 答:「一切有為法」,即「凡所有相」,「如夢幻泡影」,即「皆是虛妄」,含義相同。總的說明,一切有為事物,都像夢、幻、泡、影般的不實。十八、「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怎樣理解? 答:含義也如上述。比喻一切事物,正像夢、幻、響,似有實無,緣生性空。十九、「一切法皆是佛法」,怎樣理解? 答:一切事物雖因緣所生,虛妄不實,但自性能顯萬法,一切事物又不離自性而有,只要不執,則當相即道,全性即相,一切事物都是佛法了。正像天台宗所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二十、大乘經典均以實相為體,哪些經典不以實相為體? 答:大乘經典說法了義、透徹,都以實相為正體。小乘經典談苦、空、無常、無我等理,方便接引,故以「三法印」印之。二十一、「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是怎麼一回事? 答:諸佛菩薩雖修六度萬行,廣作佛事,但視同夢幻,心無住著,遠離諸相;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修而修,修即無修,終日度生,終日無度。二十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是什麼意思? 答:凡夫作業,因果不失,六道流轉,酬償分明。若能修證佛法,改惡為善,轉迷為覺,便知罪福性空,終得解脫自在。二十三、什麼叫無明?無明怎樣來的? 答:自心暗鈍、污染,失去光明智慧,不能照了一切事物,故叫「無明」,也叫「痴」。無明是無始以來,一念昏迷不覺所引起,叫根本無明。由此引起種種貪、嗔、痴等見思煩惱,叫枝末無明。二十四、什麼叫「不二法門」?一和二有何同、有何不同? 答:實相本體,平等不二,沒有一切人我、是非等對待分別,叫做不二。學佛的人,悟入這平等不二的性體,叫「入不二法門」,這時,若說一,是平等性,是「體」;若說二,是差別性,是「用」。一與二,平等與差別,正是體與用的關係,是二而不二的。 二十五、「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怎樣的? 答:「色不異空」,是說一切事物,因緣所生,其性本空。「空不異色」,是說其性雖空,而不礙因緣和合生起萬法。「不異」就是不離,說明並非離色別有空,離空別有色。又進一步說明「色」與「空」不是二法,譬如水與波不二,同是濕性。又如鏡與影的關係,所現的影,即是能現的鏡,所以說「即是」。二十六、「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說的是什麼? 答:說明自性的本覺理體,是本來無生,故亦無滅;本來不垢,故亦不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正顯示人人本具的絕對心體。這心體離一切人我、是非、順逆、得失等等虛妄對待諸法;非空非有,無實無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湛寂靈明,假名本覺。二十七、什麼叫有為法?什麼叫無為法?兩者關係如何? 答:凡各種條件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都叫有為法。本來就是這樣,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叫無為法。真如、實相、法性、圓覺都是無為法。但無為對有為而說,如果執取「無為」,取相分別,又成「有為」了。二十八、什麼叫生滅法、不生滅法?兩者關係如何? 答:凡精神的、物質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運動變化、生滅代謝的,都叫生滅法。悟證本性的人,知本來不生,今亦無滅,空有圓融,寂照同時,故叫不生滅法。生滅與不生滅,體同用異,它們的關係是不一不異的。二十九、怎樣理解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什麼是萬法歸一、一為萬法? 答:一法,指真如自性;一切法,指真如自性所顯的事事物物。兩種含融無礙。正像種種黃金所造的飾物是一切法,但各種飾物全體都是黃金,無二無別,即是一法。自性能顯萬法,萬法不離自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返妄歸真,即萬法歸一。從真起妄,即一為萬法。修念佛法門的人,到念空妄息,心不散亂時,正是「萬法歸一」啊!三十、什麼叫「一切唯心造」?這個心指的是哪個心? 答:「三界唯心,萬物唯識。」說明眾生流轉六道,都是生滅妄心所造成。所以這個心,是指集起的妄心。《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從總的來說,世間、出世間「十法界」的四聖六凡,皆唯心所造,心迷隨於染緣,便現「六凡」;心悟隨於凈緣,便現「四聖」。那麼,這個心又是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真如法性,因為從真起妄,全妄即真。所以,《華嚴經》又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十一、「十方世界,不離一心」怎麼講?答:「一心」是指真如實相。實相無相而又無不相,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十方世界,都在自性包含之中。《楞嚴經》說:「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三十二、十方世界和十方佛土有什麼區別? 答:十方有無量世界,是一切眾生所依止的國土。佛所住、所教化的領土,叫佛土。十方有無量佛土,其中有凈土、穢土、報土、法性土等區別。世界和佛土含義不同。十方世界有無佛世界,如釋迦已滅,彌勒未生的中間時期。三十三、禪、凈、密三宗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答:學禪從不思議處下手,直指當人本性,全仗自力。凈土以執持名號為重點,自力、他力兼顧。密法著重身、口、意三密齊修,仗自力外,也仗他力。故三宗下手方法不同,但歸趣清凈自心,徹證寂照本體,並無差別。禪之靈光獨耀,凈之一心不亂,密之當相即道,畢竟又有何別?這就是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三十四、為什麼說凈土法門是殊勝中之殊勝? 答:這娑婆世界眾生,大都事多身忙,業重障深。凈土四種念佛法門中,以執持名號為重點,它的特點很多:(1)、下手容易,只念六字(或四字);(2)、收機最廣,三根普利;(3)、帶業可生,一生成辦;(4)、自力之外,兼仗他力。而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今念佛之心,正是自心實相,即是法界全體。所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第一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三十五、「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什麼意思? 答:佛與眾生雖有迷悟、苦樂的不同,但心體全是相同。所以《華嚴經》說:「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三十六、為什麼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苦是怎樣產生的?答:娑婆世界譯為「堪忍世界」。因為這世界的眾生,能夠忍受貪、嗔、痴三毒,及種種苦惱的侵害、逼迫,不想出離。一切苦惱的產生,主要是迷惑不覺,妄想執著所引起,所謂「因惑造業,因業受苦。」三十七、有沒有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是什麼樣?怎樣產生的?答:首先應該說明:世界無盡,眾生無盡,十方有多種類型的無量、無數、無邊世界。現在天文學家已證實二千億光年之外(一光年約十萬億公里)還有星系,證明世界是無有窮盡的。佛經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佛是嚴戒妄語的。佛教的宇宙觀已逐步為科學所證實。當然,所謂「西方」只是「指方立相」,使學人有所歸趣。實際上哪有定相?因為地球、行星等天體,都在不斷運動中。又極樂世界與我們這裡由微塵所凝結的穢土也不同,所說七寶莊嚴等,只是藉此處物體,方便說明。正報也是蓮花化生,「清虛之身,無極之體。」與此處胎胞所生的不一樣。總之,這個世界是清凈藏心和大慈悲願力所顯現。在《密嚴經疏》上,已經說明:「今是密嚴藏(包括極樂國土),但於清凈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我們知道,電磁波是四維時空連續區的波浪,可以透過牆壁,普遍存在於虛空之中,如果轉動接收器,那麼全世界各地的情況,立即出現在當前。在更高維空間的諸佛菩薩,他們的神通妙用,當然不是世間常識所能想像的。三十八、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一了百了。對嗎?答:絕大多數的人,都存著這種「斷滅見」,只知道有形的肉體,不知道無形的「覺性」。正如下棋,由於這一子之錯,弄得全盤皆錯。三十九、什麼叫「六道輪迴」?有沒有六道輪迴?它是怎樣產生的? 答:各種生命現象,概括為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由於自性迷妄顛倒,造作善惡諸業,執持不舍,不同的業力,形成了不同的生命現象--六道輪迴。凡夫迷憫不知,甚可憐憫!四十、求生極樂與求生彌勒凈土有什麼不同?哪個容易?哪個不容易? 答:極樂世界要從此地經過十萬億佛土,彌勒凈土在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之內院。好像往生這兩種凈土,有遠近、難易的不同,近者易生,遠者難生。但所謂遠和近是凡夫的一種分別心。「心凈則土凈」,雖然西方極樂凈土,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但是往生的人,可以「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何遠之有?求生兩種凈土,都是各人的不同願力,如果信願具足,都易往生;若無信願,都難往生。四十一、什麼叫眾生? 答:一切眾生是眾緣(各種條件)和合所生,故叫眾生。又六道往返流轉,受眾多生死,故叫眾生。四十二、什麼叫妄心?什麼叫真心?我們平時起用的是妄心還是真心?兩種心有什麼不同? 答:起種種分別計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叫真心。沒有修持功夫的人,平時都是分別、執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無住;妄心處處黏滯,事事掛礙。自在和不自在,正是兩心的不同處。四十三、怎樣去掉妄心,使真心顯現? 答:不能說去掉「妄心」,只宜說「息下」妄心。比如去波覓水,那麼水也不可得了。一切佛法,目的都是息妄想,顯真心。所以只要依照佛的教法,認真實踐,一旦妄想息下,我空、法空、常住真心,便能現前。四十四、什麼叫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答:念佛決生凈土,故生則決定生;凈土不離自性,故去則實不去。比如明鏡照物,鏡中種種影像,了了分明(生),但鏡體仍寂然不動(不去)。這就是所謂「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四十五、什麼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答:戒、定、慧是修習佛法的總則,一切佛法都不離戒、定、慧。戒如防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又清凈無染就是戒;寂然不動就是定;觀照無礙就是慧。是自心一物的三面,圓融而不可分離。四十六、什麼叫五戒、八戒、十善戒?受持各戒有什麼利益? 答: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叫作五戒。在五戒基礎上,改不邪淫為不淫戒,再加上不塗飾香鬘和不歌舞觀聽(也可以把這一條分為二條),不眠坐高廣嚴麗床上,不食非時之食(即午後之食),這叫八戒;因有不非時食的「齋法」,故叫八戒齋。十善戒是五戒的開展,從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惡,做到十善。行為上不殺生而保護生命;不偷盜而勤儉節約;不邪淫而純潔清白。言語上,不妄語而說老實話;不兩舌而說團結話;不綺語而說樸質話;不惡口而說和善話。思想上,不慳貪而廣行布施;不嗔怒而難忍能忍;不愚痴而勤修智慧。持五戒得人身,持十善生天道。至於八戒齋是為在家人所制的出家法,以一日一夜為受持的期限。常受此戒,不墮阿修羅,恒生梵天,或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等。四十七、殺生有什麼惡報?放生有什麼利益? 答:殺生得多病、短命等報。《楞嚴經》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歷千劫,常在生死。」又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若能常存慈心戒殺、放生,自得長壽、吉祥、眷屬和順等利益。四十八、什麼是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我們能看到的是哪一種身的佛? 答:法身佛是諸佛的理體。報身佛是功德所成就的果報,分兩種:自受內證之法樂,叫自受用報身;為初地以上菩薩所顯現,使其受廣大法樂,叫他受用報身。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佛。也可以把應現佛身的作為應身,化現「五趣」之身的作為化身。四十九、什麼是因緣所生法? 答:一切事物,都是「因」(內因)「緣」(外緣)和合所生叫做「因緣所生法」。比如種子為因,加上泥土、肥料、日光、人工等緣,便能生長、開花、結果。五十、「因緣所生法」與實相有什麼關係? 答:悟證真空實相後,一切因緣所生之法,都成為自性之妙有,所謂「離一切相(即實相無相),即一切法(即實相無不相)。」五十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怎麼講? 答:諸法即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有滅,緣生緣滅,如幻如化。五十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怎麼講? 答:持「五戒」才得人身。佛曾指示:「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說明人身非常難得,佛法又很難聞到,如生於三途惡道,或因世智辯聰、聾盲喑啞,或生於佛前佛後,中間沒有佛法……有這樣「八難」,就很難聞到佛法。五十三、什麼是六根、六塵、六識?它們的作用和相互關係如何? 答: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塵」是污染的意思。六根接觸六塵,和合而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是「內界」,六塵是「外界」,六識是「中界」。六根、六塵、六識和合而生「十八界」。五十四、什麼叫心外求法?怎樣做到不是心外求法? 答:雖修佛法,但心仍向外馳求,執取種種境相,隨外境流轉,不從心地上做功夫,這會增加系縛,叫做心外求法。時時返觀自心,念念消歸自性,務使念寂心空,徹見真如本心,才不是心外求法。五十五、什麼叫六度?六度中,前五度如「足」,後一度如「目」,是什麼意思? 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稱為六度。因依此而修,能息煩惱妄想,度生死苦海。但前五度正像足的運行,全靠後一度--般若慧目的指引,否則方向錯誤,豈能超度茫茫業海!五十六、什麼叫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 答:上求下化,求正覺之心,叫菩提心。有兩種菩提心:(1)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2)緣理菩提心,安住於實相理體,成就上求下化的行願。至於發菩提心的「發」字,也有兩種含義:一是發起,相當於緣事菩提心;二是開發,即心悟實相,明心見性,入見道位,悟後起修,圓證無上菩提。五十七、怎樣理解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可以生天堂,可以入地獄? 答:「介爾」是微細的意思。我們日常現前的微細一念,即是法界、法性,能隨染、凈的因緣,生於「四聖」、「六凡」的十種法界。所以,「十法界」都是唯心所作,可以生天堂、地獄。《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五十八、什麼叫正信?什麼叫「信為道源功德母」。 答:深信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和世、出世間的善根;深信自性具足諸法實相,便叫正信。正信能使人趨向真理,生種種清凈功德。故《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五十九、什麼叫正知正見?以什麼為標準? 答:所謂正知正見,即遠離一切迷妄顛倒的邪知邪見。例如以不凈為凈,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都是顛到。以轉迷為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趨向菩提為目的。便是正知正見。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標準,便是正知正見。六十、為什麼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 答:學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見,不從根本處下手,往往著相迷境,只求人天福報,便勞而無功。正像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十一、佛教有哪幾宗? 答: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步分宗立派,曾立十宗。大乘有華嚴、天台、法相、三論、凈土、密宗、律宗、禪宗八宗;小乘有俱舍、成實二宗。六十二、普遍修學的是哪些宗? 答:以禪宗、密宗、凈土宗為最普遍。凈土宗更甚。六十三、這三宗大意如何? 答:禪宗是佛法的骨髓,以明心見性為主,離心意識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於不思議處,直指本心,自參自悟,全仗自力。凈土宗有四種念佛法門:觀想、觀像、實相、持名,而以持名念佛為重點,下手簡易,人人可修,以即生往生極樂凈土為目的,除自力外,兼仗他力。密宗則是手結印,口持咒、意作觀,「三密」相應,修法緊湊,三業同作,能獲得殊勝的加持力。三宗下手方便不同,但歸元無二,都以自性實相為旨歸。六十四、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三根普被攝收? 答:因為這個法門收機最廣,下手最易,不勞分別考究,只要驀直念去,念念即佛,當下圓成,一句彌陀,即是實相、不同偏漸修法,故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亂,便同破無明的法身大士;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亂,便同斷見思惑的阿羅漢;即使下根凡夫,惑業未消,也可仗信願的力量,帶業往生凈土。六十五、什麼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實相念佛? 答:觀念阿彌陀佛報身的相好功德,叫觀想念佛。觀念阿彌陀佛化身的形象,叫觀像念佛。觀念阿彌陀佛法身的非空非有中道實相,叫實相念佛。六十六、為什麼說持名念佛最為殊勝? 答:因觀想念佛,境廣心粗,不易成就。觀像念佛,有像可觀,離像難現。實相念佛也不易契入。而提起一句洪名,妄想立即轉化,簡單易行,故持名最為殊勝。六十七、為什麼有人輕視念佛法門,認為太簡單、難生信? 答:許多人認為佛法深廣,一句簡單佛號,豈能攝盡!不知佛法雖廣,而念佛是向業習切近處下手,懇切地一念提起,諸妄頓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下手雖易,成功很高。若只知好高騖遠,往往虛耗光陰和精力,難得佛法的真正利益。六十八、一句佛號,即是佛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怎麼講? 答:蜂蜜一滴,具有百花之精。一句佛號也是這樣,是阿彌陀佛多劫修持功德的結晶,念佛便是以果地之覺,作為因地之心。六十九、為什麼說:稱佛名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答: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正因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至誠稱名能消多劫重罪。七十、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也可往生,如何做到這點? 答:《觀無量壽佛經》中說到:即使是五逆十惡的人,臨終之時生大恐怖,聽從善知識的教導,至心念佛十聲,也能往生。這時正像有人被賊追趕,前無出路,後無退路,一心尋船渡江,只此一念,更無二念,便能伏住惑業,頓出生死。所以《大智度論》說:「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這種不斷惑業而得往生,絕不能僥倖而得,如平時沒有篤實的念佛功夫,就難以把握。如能平時真為生死,信真願切,行持踏實,臨終十念乃至一念,也得往生。七十一、若人命終臨危之際,不能念佛,怎麼辦?如何解決? 答:在命終臨危之際,種種善惡業力,自然現前。強者先牽,自力不能轉化,又沒有善知識在旁指點、提醒,難免剎那之間隨業流轉,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平時「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是何等的重要啊!七十二、帶業往主指的是什麼業? 答:善業是菩提階梯,與覺性相應,帶去自不待言。所謂帶業往生,所帶的主要是惡業,因雖然念佛,惑業尚未消除,但平時信願真切,臨終至誠,懇切,便能「伏惑往生」--伏住惑業,使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不起現行,心不散亂,便得往生。七十三、什麼叫凈念相繼? 答:起初是以六字洪名,作為「凈念」,念念相繼。隨著持名功夫的深入,便能使自性清凈心態相繼現前,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定慧圓明,寂照同時了。七十四、什麼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答: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別想便是「無念」,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便是「正念」。這樣久久念去,便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境界。七十五、為什麼說一句佛號「是名無上深妙禪」? 答:一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聲相依,久久功純,念到妄想脫落,自然寂照現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經上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七十六、什麼叫「萬緣放下」? 答:種種事事物物,種種六塵境界,念而無住,接而不染,心裡沒有粘著,這是真真「萬緣放下」,不是一切拋棄。萬事不管、消極逃世叫「萬緣放下」。《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萬緣放下」的很好說明。七十六、什麼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答:這是說明自性的本體和妙用。正像一座大圓明鏡,鏡體雖空寂不變,而能隨緣照物顯影。七十八、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為法就不如夢幻泡影嗎? 答: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叫有為法,都是虛妄不實,如夢幻泡影。離因緣生滅,無所造作之法,叫無為法。既無所造作,豈還有夢幻泡影之相?《百法明門論》立六種無為法,前五種無為,是按照法性所顯差別之相;後一種「真如無為」,是說明法性之體,即是涅槃。六種所立的都是假名。七十九、世間常說的所謂智慧與佛法上所說的智慧,有什麼根本不同? 答:聆音察言叫「聰」,見貌辨色叫「明」,世間所謂聰明智慧,實際上都是根與塵所和合的識;是有分別、有粘縛、有對立的。佛所說的智慧,是一種無分別、無生滅、無粘無縛非空非有的覺照境界,也是一種現量直覺的心態。八十、什麼是聞、思、修?三者關係如何? 答:見聞經教而生的智慧,叫聞慧;依思維義理而生的智慧,叫思慧;依修定所得的智慧,叫修慧。前兩慧是發修慧的助緣,修慧有斷惑證真的作用。八十一、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怎麼講? 答:因為是真空,所以不礙妙有,否則就是頑空。因為是妙有,所以不礙真空,否則便是妄有。真空是體,妙有是用,體用不二,空有圓融。八十二、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何講? 答:菩薩雖弘法說教,度無量眾生,但是心中並不執著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也不執著於所說的法。否則諸相未空,妄心未降,豈得名為菩薩。八十三、眾生者,非眾生,是名眾生。是什麼意思? 答:所謂眾生者,是眾緣和合所生。緣生則性空,並無實際存在,故說「非眾生」。但不無眾生之假相,所以可假名叫「眾生」。八十四、何謂「無住生心」? 答:對現前六塵境界心不住著,過而不留,不受污染,叫「無住」;妄既不住,湛寂靈明之心,自然顯露,叫「生心」。「無住」即真空,「生心」即妙有。八十五、佛教「以戒為師」,為什麼? 答:學佛不離戒、定、慧三學。因戒生定,因定生慧。無上智慧,必由定發;無漏大定,必由戒生。戒是「三學」的基礎。八十六、什麼叫「我執」、「法執」?為什麼要破除「我執」、「法執」? 答:所謂「我執」,是對虛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由於本來無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種種煩惱。「法執」是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由於執著於「我」,便成煩惱障,招感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由於執著於「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變易生死。所以學佛就是要化除這二種執著。八十七、「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怎麼講? 答:一切眾生由於受貪嗔痴等煩惱驅使,以致狂妄心識,紛馳不停,如能歇下狂心,那麼菩提妙心,當下現前。八十八、「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是什麼意思? 答:凡夫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以幻為真,所以不能舍離種種煩惱。如果知是幻化不實,不取不舍,便能逐步歇下。應知道這個「知幻」的「知」字是「證知」,而不是「解知」,因為「解知」仍屬意識分別範圍,不能產生「知幻即離」的力量。若能離幻,當下便是圓覺了。八十九、迷是眾生,悟了即成佛,怎麼講? 答:以妄想為真實,迷妄顛倒,不知不覺,便成六道流轉的眾生。明悟自性本空,寂然不動,而能隨緣起用,便成光明自在的佛道。九十、什麼叫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答:「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固執自身的惡見等,以為最勝)、戒禁取見(固執不合理的禁戒等,以為最勝)。五鈍使就是貪、嗔、痴、慢、疑五種。利使好像刀口,鈍使好像刀背,利使的造業,是與鈍使分不開的。所以修行到了小乘見道位,這利、鈍十使(五見與「疑」,叫作「親迷之惑」;依於五見等所起的貪、痴、慢,叫「疏迷之惑」)便同時斷盡。因為這十使是見道位中所斷之惑,故簡稱「見惑」。至於依於妄情而貪著一切可愛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貪、嗔、痴和慢,是小乘修道位進一步思維與修習真理,漸斷的惑,簡稱「思惑」。「見思惑」是粗惑,叫「煩惱障」,能招致三界內的分段生死。「塵沙惑」和「無明惑」是細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變易生死,又前二種也叫枝末無明,後二種也叫根本無明。九十一、三毒是什麼?如何消滅三毒? 答:三毒就是貪、嗔、痴,在六種根本煩惱中,這三種力量特強,故稱「三毒」。依照當機之法,努力實踐,並常與自己習氣鬥爭,就像經上所示:「譬如一人與萬人戰」,就可以使習氣逐步轉化。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九十二、為什麼佛教特彆強調因果? 答:因果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都不離因果法則。九十三、為什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答:凡所作之因,遲早必然得果,只是時間問題。菩薩智慧明朗,為了怕得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眾生迷昧,不信因果。但不斷除惡因,惡果終是難免的。九十四、有些人做壞事還享福,做好事的人不順利。為什麼? 答:按照佛法所說的因果報應,必須結合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來觀察、分析。偈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九十五、為什麼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答:菩提心即是成佛之心。我們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目的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如一切行持不以菩提為歸,雖修善法,得福的時候很容易造業受報,這不正是為魔作事業?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修行人時時不忘菩提心十分重要!九十六、「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怎樣講? 答:我們學習佛法,應該以成就無上菩提為正因,種下成佛的種子,發同體大悲、救度一切眾生之心,作為根本。《華嚴經》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又須以善巧方便,對機施法,使一切眾生能獲得真實利益,究竟圓滿無上菩提。九十七、什麼是大慈大悲? 答:給一切眾生以歡樂叫大慈;拔一切眾生的痛苦,叫大悲。九十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怎麼講? 答:諸佛雖予一切眾生以歡樂但離一切取捨分別,心無所緣,叫無緣大慈。諸佛如實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真如法身畢竟平等,因此而起大悲救拔之心,叫同體大悲。九十九、什麼叫「三輪體空」? 答:如在財布施時,不執著能布施的我,有受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財物。法布施也這樣,不執著有能說的「我相」,有聽法的「人相」,以及有所說的「法相」,這都叫三體輪空。因為對於這三個方面,都空無所著。《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一○○、什麼叫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從教理上說明修行的階段和位次。其中十信是修「觀行」的位次,信常住真心的理體,並無疑惑。十住、十行、十迴向是離真如不遠的「相似」位次,也叫「三賢位」。其中十住是已斷見思惑和三界內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內凡夫的病與應施的葯,叫界內塵沙惑)。十行是已斷三界外的塵沙惑(不能知三界外三乘人的病與應施的葯,叫界外塵沙惑)。十迴向伏無明惑。十地也叫十聖位,能破無明,見佛性,證到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從「別教」立論,經過「等覺」到「妙覺」,共破十二品無明。如果按照層次較高的「圓教」,共須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才證妙覺極果,成清凈法身。一○一、什麼叫「涅槃」? 答:「涅槃」譯為「圓寂」。德無不備叫「圓』,障無不盡叫「寂」。一○二、什麼叫「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答:己滅生死之因,不再流轉六道,但所依的有漏之身尚未滅掉,故叫做「有餘涅槃」。已滅生死之因,所依的有漏之身也已滅掉,叫「無餘涅槃」。一○三、什麼叫「羅漢」、「聲聞」、「緣覺」? 答:聽到佛的身教,明悟「四諦」道理,斷除「見思煩惱」,叫「聲聞」。所證極果,即「阿羅漢」。觀「十二因緣」之理,覺悟無常,斷煩惱,證真理,從緣得覺,故叫「緣覺」,也稱「辟支佛」。一○四、什麼是「分段生死」?什麼是「變易生死」?兩種有什麼不同? 答:由於見思粗惑未斷,而受六道分分段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由於無明細惑未斷,雖已出離六道生死,尚須經歷無明漸滅,證悟漸增的變易,叫「變易生死」。前者是三界內的生死,後者是三界外的生死。一○五、佛的知見是什麼?眾生的知見是什麼?怎樣入佛的知見? 答:明悟不生不滅、本來具有的智慧覺性,寂然不動,而慧照無礙,便是佛的知見。一味妄想執著,分別顛倒,便是眾生知見。能轉化妄想分別,用而不著,便能入佛知見,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一○六、什麼叫大乘?什麼叫小乘?兩者有哪些共同處和不同處? 答:「乘」即車乘,大乘載運多,小乘載運少。一般說來,小乘偏重自利,大乘兼能利他。小乘斷見思惑,悟「我空」,證偏空真理,破煩惱障,出分段生死。大乘斷塵沙惑、無明惑,悟「我、法二空」,證中道實相,破所知障,出變易生死。一○七、《彌陀要解》上所說:「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怎樣理解? 答:實相無相,但無不相,也即諸法無不是實相的體現。譬如以金子做眾器,眾器都是金子。就《阿彌陀經》來說,能說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阿彌陀佛;能度的佛,所度的眾生;能信的心念,所信的法門;能願的欣厭,所願的極樂;能持的「三業」,所持的「佛號」;能生的信願行三種資糧,所生的四種凈土;能贊的釋迦等諸佛,所贊的極樂依正,都不離開實相,也無不是實相的體現。所以說:「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總的說明《阿彌陀經》是以實相為體的。一○八、什麼叫了生死?怎樣了生死? 答:生死是虛妄識心的流轉,如果能息下一切無明妄心,生死本不可得。但我們凡夫無始以來,污染很深,只有老實依教奉行,依法修持,自能逐步解脫一切系縛,徹證本具的常住真心,了脫生死,成就無上菩提。一○九、什麼叫「四攝」、「六度」? 答:「六度」就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行門來度脫眾生。「四攝」就是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便來攝取眾生歡喜心,信受佛法,實踐佛法,超脫生死苦海。一一○、為什麼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切法即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緣所生,有相皆妄。但自性能生萬法,妄體不離本真,如果能轉迷為悟,會相歸性,那麼一切法皆是佛法。《楞嚴經》說:「色身、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正說明真如本體,「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一一、怎樣理解「不離佛性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性」? 答:學佛的人照樣工作,照樣生活,就在生活日用中,時時處處加上一個「覺」字,自性隨緣起用,用而不著,過而不留。《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一一二、自殺的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佛法以「心」為主,不想生活而要自殺的人,其內心必十分痛苦,以這種煩惱痛苦的惑因,作自殺惡業的業緣,而想得往生極樂之樂果,實使人難以相信。一一三、什麼叫「三維空間」、「四維空間」、「多維空間」? 答:「維」是一種度量,如幾何平面即二維。長、寬、高便構成「三維空間」。在三維空間坐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繫,就構成四維空間連續區。現在科學家已承認十一維空間。空間維數愈高,說明其境界愈不可思議。佛陀法身遍滿廣大虛空,維數必然是無限大。由於復度多空間的學說,可以減少人們對佛教種種不可思議境界的懷疑。一一四、有人說:念三千遍《大乘無量壽經》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說對嗎? 答:不可說死。能否往生極樂世界,關鍵是有無信願。如信願具足,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何況至心誦經三千遍。如無信願,只是追求形式和數字,恐未必能往生彼土。一一五、有人說:自己已能來去自由,要去就去,要走就走。這樣說可信嗎? 答:來去自由,全靠真修,坐脫立亡,須憑定力。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似不必加以肯定或否定。一一六、有人說:老和尚赴宴,一看都是大魚大肉,為了隨緣應機說法,便既吃了魚肉,又弘揚了佛法,使皆大歡喜。這樣對嗎? 答:經說:「夫食肉者,斷大悲種。」獨身、素食、僧裝是出家人必須做到的。但在《瑜伽菩薩戒》里規定,為了權巧方便,從饒益眾生出發,「於諸罪性,少分現行,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云云。「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造多無間業,……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憫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這就是說,大乘菩薩為利益他人,見機得開,所以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和處理。但總的來說,「以戒為師」是學人的一門必修課。一一七、有人說:佛子可以飲酒,只要不醉,少喝點可以,年老的人可以活血,不是破戒。這樣說對嗎? 答:在家居士受「五戒」時,有「不飲酒」的規定,這叫「遮戒」,為遮住醉後易於犯戒。世人飲酒能控制自己「不要喝醉」的不多,而酗酒、鬧事、喪德的卻隨處可見。所以在《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不但戒「飲酒」,而且把「沽酒」(買酒、賣酒)列為「十重戒」,「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為的是防止無量過失。一一八、有人說:只讀一本《無量壽經》就可以,不必再讀其他的經,否則就是夾雜。這樣說對嗎? 答:經云:「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眾生根性萬差千別,有專讀一經,便能攝心不亂的;也有須廣讀多經,才能漸漸攝心。總要對機施法便好。一一九、有人說:「密法興,佛法就滅。」這樣說對嗎? 答:法門無量,總在息妄顯真。密法、顯法莫非方便。《大日經》說:「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大約公元七世紀以後,大乘佛教開始密教化。在修法上,以身、口、意三密相應為特點,以「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圓融為要領。佛法原是不二之法,你真懂禪、凈,就不會輕視密法。一二○、有人說:阿彌陀佛聖號最進補,可以強壯身體,不老不病,健康長壽。這樣說對嗎? 答: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主要妙用在於消業去障,得定開慧,了生脫死,成就正覺。業消智朗,神寧氣旺,強身延壽,是附帶的好處。如果僅以念佛作為進補、強身看待,未免「棄金擔麻」、捨本逐末了。一二一、有人說:帶著財、色、名、食、睡的念頭念佛,也可以往生。這樣說對嗎? 答:帶著「五欲」的念頭念佛,念佛決定不懇切、不專一。信不真、願不切,要想往生,哪有可能?只有「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才能伏斷種種煩惱,往生凈土。一二二、已歸依佛門的人,再去練氣功,對嗎? 答:練氣功是以強身體、祛疾病為主,每每見效於一時,流弊在日後。既歸依佛門,應樹立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以明悟心性,了脫生死為主。如果再去練氣功,好比已進入高等學府,再去讀中小學,實無必要。一二三、已歸依佛門的人,卻一味去追求神通,搞特異功能,對嗎? 答:既已歸依佛門,當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為旨歸。況且業障消除,神自通達。若不從息心達本下手,一味求神通,必將勞而無功,甚至走火入魔。《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口誠言,為何不信?一二四、學佛與搞氣功有什麼根本不同? 答:一般氣功的吐納引導和佛教所說的定慧等持是兩回事。大體說來,氣功和佛教的不同處,在於前者著重於保健益壽,調動人體潛能;後者著重於斷惑證真,明心見性。佛教認為「四大苦空,五陰無我。」如果只是在身體上作些活計,最終不但會落空,且會增長我見和身執,不能完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持;即使在修禪定和藏密氣功過程中,有些調身、調息方法,可以防止禪病,促使長壽、健康,並發生一些特異功能效應,但這不過是修習禪、密功夫的初級階段和副產品。只有斷除我、法二執,解脫生死流轉,成就無上菩提,才是學佛的真正目的。一二五、什麼叫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 答:一般說來,佛滅後五百年是正法時期,因各種法制、儀式均未更動。再一千年是像法時期,這時所行的是像似正法的佛法,故叫像法。這以後一萬年就是末法,在這一時期,去聖更遠,教法漸衰,接近末微,故叫末法。照這樣算,現在已開始進入末法時期。以上是從總體上說。若按修證來說,有教、有修、有證,就是正法;有教、有修而無證就是像法;有教而無修、無證,就是末法。一二六、什麼叫護法?怎樣護法? 答:護法可有兩種含義:護持自己所得的善法、凈法,勿使忘失;擁護、弘揚佛的教法,都叫護法。所以護持自己的凈心,如護初生之鳥,如防風中之燈,以及弘揚佛陀教法,護持三寶事業,廣利一切有情,都是護法者所應該做到的。一二七、禪定與禪宗有何區別? 答:禪也叫禪那,譯為「靜慮」,是一種修定方法,故也叫禪定。禪定種類很多,有色界、無色界「四禪定」的世間禪;有「五停心觀」、「九次第定」等等的出世間禪;有「法華三昧」、「首楞嚴三昧」以及菩薩修六度萬行,所以生出種種大禪的出世間上上禪。禪宗則是以「涅槃妙心」為核心,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與色界之禪或禪定之禪,含義有所不同。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略述》
我的學佛因緣 徐恆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