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不愧為大清戰功之最,門前一對石獅便能說明一切
清朝有定製,凡是王府門前必須有石獅,以顯其威。諸王府門前的石獅都是傲視天下盡顯威武的蹲姿,而唯獨豫王府門前的石獅是平腰而立,威武不足卻有憩息之態。據說這是朝廷對第一代豫親王的特殊恩典。
第一代豫親王多鐸,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20歲不到便統兵打仗,勇猛且有計謀。最初封貝勒爵,因軍功顯赫賜「額爾克楚虎爾」之名號,其意是戰場上的勇士,類似於巴圖魯稱號。
崇德元年欽封豫親王,但不久又被降為貝勒,原因不詳,據傳是不拘小節,有違禮制。不過,雖降爵卻恩寵不減,清太宗皇太極即多鐸之兄對其信賴而倚重,稱之「義以行法,仁以睦親」。
順治元年即復豫親王爵位,復爵後不到一個月又授予多鐸「定遠大將軍」,統率勁旅攻打陝西。平定陝西之後,再率軍直下江南,攻克南京,迫南明弘光帝歸降。順治四年加封「輔政叔德豫親王」,其王府門前不同尋常的石獅,表示對豫親王多鐸南征北戰勞苦功高,該讓他休息過過安逸的生活了。這對石獅如今尚在,仍置於原處,即協和醫院門前。
可惜天妒英才,下馬離鞍的清閑生活只過了兩年,功高位重的豫親王多鐸便歸天了,當時他才36歲,英年早逝的原因在《清史稿》中有記載,曰「天花所致」。
豫親王爵位由其次子多尼承襲,但改豫親王為信親王。幾年後,受多爾袞案牽連,多尼被降為信郡王。多爾袞與多鐸關係最為密切,不僅因為是一母所生,還因為脾氣、秉性乃至相同。《清史稿》中記載多爾袞「視豫親王厚,每寬假之」。
由於多鐸功高且早逝,所以其後人僅被降爵一級,並未被朝廷疏遠。多尼的爵位雖降卻實權有升,先升任議政王,後又授「安遠靖寇大將軍」,握有兵權。不過,多尼和他父親一樣,幾年後也早亡,年僅26歲。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諭旨:多鐸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特旨追封豫親王。由此,信郡王府又成了豫親王府,從昔日降豫親王為信郡王,再到信郡王恢復豫親王,時隔128年。
豫親王爵位共傳9世,計有13位親王,其中兩人被削爵,變正宗為散宗。第八位豫親王裕豐,乾隆五十二年襲豫親王爵。
嘉慶朝白蓮教起事頻繁,嘉慶帝對白蓮教恨之入骨,制定出逢白蓮教必誅的政策,豫親王裕豐上摺子,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首惡當誅,脅從當罰,而裹挾之愚民可從寬,不必一概誅殺。
就是這麼一道入情入理有益社稷的摺子,讓嘉慶帝勃然大怒,立下諭旨:革去裕豐親王爵位,豫親王由裕豐的三弟裕興承襲。但六年後,嘉慶帝又動無名肝火,下諭旨奪了裕興的親王爵改由裕豐的五弟裕全承襲。
33年間,豫親王爵位由親兄弟三人先後承襲,這在清史上絕無僅有,由此可見嘉慶帝的心胸狹窄,剛愎自用。
上摺子惹禍的裕豐搬出豫王府,在鼓樓西大街買地蓋房,建了一處宅院。或許是裕豐人緣好,也或許是眾人對他無過受罰的同情,他搬入新居之後,來客不斷,並戲稱這座宅院為「修王府」。「修王府」之稱,或許是借裕豐之父修齡之名諱而稱之,估計意在私下還尊裕豐為王爺。
沒了爵位的裕豐自然沒有俸祿,同時還意味著後人將是散宗,不再享有正宗宗室的特權,即承襲爵位永享俸祿、宗人府派差等「恩典」。不過,散宗也有散宗的好處,那便是正宗不能報考的科舉,散宗可以報考。
裕豐的後人中便有一人進科場高中進士,此人名麟書,咸豐朝進士,積年累進升遷到尚書,而且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位置上整整轉了一圈,故落下「六部尚書」的美稱。
這樣的尚書莫說在清朝,恐怕歷朝歷代也沒有第二人。光緒二十二年,這位「六部尚書」晉陞「武英殿大學士」,他的門生弟子眾多,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便是其中之一。
麟書自己憑學識考取進士,靠本事升遷尚書,他兒子英綿也步其後塵,進考場中進士,官至禮部侍郎、鴻臚寺正二品卿。英綿的官位雖不及其父顯赫,但父子皆進士,在清代宗室後裔中並不多見,好像除了和親王弘晝之後,即啟功之先祖之外,並無第三家。
如果您喜歡本文,喜歡滿洲文化、老北京文化、滿族文化、熱愛清史。
推薦閱讀:
※一些評論的備份,怕自己找不到
※關於圈子說一件事,順祝元宵節快樂
※博大的子平精深的真宗(中、下篇)延後說明【59】
※老婆使用說明書
TAG:說明 |